《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生活中,许多事情,总是事与愿违。,你的愿望是自己表达的,但是真正能决定事情发展的是潜意识。,想要成为更好的人,自...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
你的愿望是自己表达的,但是真正能决定事情发展的是潜意识。
想要成为更好的人,自己的行为需要受到自己的控制,那就要让潜意识意识化。
当你的潜意识,慢慢的透出表层,你的意识就会增加。
如何才能扩大自我意识呢?
当你不仅重视自己的感受,还开始重视身边人的感受时,你的意识就在扩大。
意识扩大,也会出现一些糟糕的事情,比如退化。
许多之前形成的意识,会在潜意识出现时,慢慢退回,因为面对新的领域,自己没有掌控能力,一开始就会失控,所以要刻意练习,把潜意识意识化。
就像一位老司机,熟练地开车,靠的是强化训练的本能,最后形成自己的意识。不需要考虑自己需要干什么,什么时候刹车,什么时候加油门,而是一连贯形成的。
当然,最好的增加自我意识的方法,还是需要自己去慢慢成长。
只有不再总是依赖和恐惧,才能成长起来,自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拥有一个强大和健康的人格。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
潜意识藏着我们的命运
荣格:一个人的潜意识指引着他的人生,我们称之为命运;当潜意识被呈现,他的命运就改写了。
潜意识就像最高指挥官,我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常常隐藏着潜意识的样子。所有心理治疗的目的,都是扩大一个人的意识范围。换言之就是要尽可能的让潜意识意识化,这样我们才能更觉醒的活着。
没有被意识化的的潜意识有以下特性:
1、它没办法分辨过去现在和未来,它可能仍沿用着过去的方式来应对现在的生活。十多年前我在职场受到了伤害,我不敢再重返职场,那成了刻在我心深处无法诉说的痛楚。即使我已经成长了,潜意识依然在保护着我。曾奇峰老师说,当事情发生时问问自己:那是什么时候的你?是那是什么时候的?那时的我弱小讨好,常常无力招架更别提反抗了。
2、潜意识分不清对象,你我他。当一个人在婚姻关系中无穷无尽的抱怨时,也许他在抱怨的是他的父母,他内心有一个未被满足的期待。
3、潜意识跟意识经常是相反的。我知道晚睡不好,可是很焦虑的我,常常看小说刷视频,以逃避内心的痛苦。
潜意识意识化的标准有三个:
1、自我意识范围的扩大。我不仅能看到自己,也能看到别人了。当自我意识扩大后,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很糟糕的反应。比如刚开始学车,又要开车,又要看后视镜,常常手忙脚乱,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2、情绪的改变。那些根植在心中的情绪开始浮现,我们慢慢看见接纳情绪,最终弱化。
3、行为的改变,自我攻击会减少。
扩大自我的意识
1、练习觉知,从每个念头每个念头的觉起。
2、建立第三只眼的觉察,学着觉察自己和他人。
3、多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这样和未来我该怎么做?
4、学会画自己和他人的冰山。
投射
投射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想法、情绪、冲动或者愿望放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他宁愿在别人身上看到这些东西。投射现象无处不在。
如果将一束光投在墙上,墙上一定会形成一个光斑,会有一个光亮的区域,如果把手伸到光源前面,就会在墙上显示出手掌的影子。如果想改变墙上影子的形状,直接针对影子做改变,显然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回到二维的墙壁,回到三维的立体的世界,改变手掌的形状,这时才能非常简单的改变影子的形状。
高维能量认为:心是投影源,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投射。随着不断的成长,越能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深意。如果仍在相上捉取,那无疑只有挫败,唯有进入内心寻找答案才是长久之策。
从某种意义来说,所谓的外相并不存在,那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所处的能量层级,这种认知佛家管它叫业。 我们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渲染出什么样的外部世界的影像,也就是万法由心,相有心生。
学习心理学明白了那是佛法在世间的方便法,再次理解佛法的究竟与智慧。 人在联结自己内心高维能量那刻的喜悦,是任何物质世界的喜悦都没法比拟的。 人活着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纵向提升自己的纬度,意识的自由度。
雯雯写于2021.5.28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
这一点在小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作息非常不规律。他是常年熬夜,外加酗酒。
上班时,每天回来不管多晚都要喝二两才能睡觉,否则就睡不着。原本还以为是自己工作性质导致脑子高度紧张,所以下班后心静不下来才无法入睡的。
现在不上班了,可依然要用手机听着点啥才能入睡。就这还经常半夜里醒来,继续听。
对酒,基本上到了痴迷的程度。经常把自己喝到呕吐不止,严重时会吐出黑红色胆汁。
而且经常酒后失言,搞得身边人都对他怨声载道。
看到这本书,我恍然大悟:他的作息不规律,熬夜,酗酒等等不良习惯都是自虐行为。
平时心里的攻击性无法释放出去,就转而攻击自己。
而酒后失言则是就借助酒精的作用来表达自己的攻击性。
比如因为儿时的创伤,对父母的怨念,平时说出来吧,又觉得自己不孝,只能喝酒后发作。
工作太忙,有时一连几周不能休息。儿时父母对他的各种不允许导致他不允许自己请假,无论多累都要撑着。直到实在撑不住了,才会以放松的名义喝酒,借助酒的力量跟领导表达不满。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儿时父母在他内心留下的不配得到爱的感觉,总是让他很敏感。对方一句话,一个眼神,就可能触动他内心的创伤。平时无法表达的愤怒,酒后也会让他充分释放攻击性。
也难怪他会熬夜,酗酒,平时的攻击性释放不出来,所以不停地通过熬夜攻击自己;
只有酒后,他才能把攻击性向外释放。当然这也是攻击自己的一种方式,毕竟自己身体的痛苦和释放之后, 内心的愧疚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目前来看,在他意识到酒后失言,其实是平时自己对自己的各种不允许借助酒精来释放之后,这半年多,再也没有类似事件发生过。
这也许就是把潜意识意识化的作用,的确让人始料未及!
至于“熬夜”式的自我攻击,意识化之后肯定也能有所改变。
怎样才能少犯错误读后感
怎样才能少犯错误,读后感如下: 工作不犯错的真谛是:可以犯错,但是错误只能犯一次!
千万别想着什么错误都不犯,那是不可能的。你可能工作时间还不长,还有一个心理适应期。
一定要明白,除了圣人,所有人在职场上都会犯错,少犯错有以下几个技巧:
1、多问、多做、多看、多想,就是少说!动手前要做充分的沟通,必须把工作的目的、方向、内容、要求等等搞清楚,不要怕人家嫌烦,新人嘛很正常,但是问一遍应当就记住!
2、心态平和。总是畏首畏尾怎么能干好工作呢,年轻就要拿出年轻的朝气,敢干,但不是鲁莽、不是傻干,认准了就好好干。心态一定要好,干活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因噎废食,否则提心吊胆的什么也干不好。你这种怕犯错儿的心态只能叫“完成任务”,而不是“工作”。
3、最重要的,一定要记住,不要用过去的错误折磨现在的自己。根本没必要,错了已成现实,根本无法补救,只要认真分析原因,然后告诫自己以后不会再犯就好了。有时候我犯错误会宽慰自己,甚至说是暗自庆幸,心想:幸亏今天暴露了这个问题,以后一定多加注意,要是哪天不小心因为这个犯了更大的错误可怎么是好。
心态、心态、还是心态,放开手脚好好工作!不要自己折磨自己!
读曾奇峰“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该片讲述的是1948年深冬,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对此却一无所知。
恰巧这周五晚上的读书会上,通过阅读曾奇峰对这电影的影评,让我再次回顾了关于这部电影的感受,产生了从以前不同的角度去评论这部电影的想法。
以前认为这个女人真的是太不值当,为了一个不爱她的男人,把自己的命都给搭进去了,人格上也太不独立了。
现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发现其实她对这个男人纯真的爱,也恰恰是她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表现。她任由自己爱着,她的爱不受男人花心的影响,不受其他女人的影响,也不受另外一个她不爱的男人的影响,更加不受世俗的条条框框的影响。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背景是乡下的湖和湖边的草丛,女人的画外音说:我怀上了你的孩子,我不想用孩子来要挟你,我要让你觉得我和你的其他女人都不一样。这是需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足以支撑得啊?强大的独立人格,不屑于跟凡夫俗子为伍。
她不在乎她所爱的人如何看她?她想的是:“我爱你,和你无关,只是我爱你”。这封信是她用生命来完成的,信件里面有惊涛骇浪的爱,但行为上却极尽平淡从容。
这是一个把爱置于一切之上的女人。爱给了她佛祖一样的智慧:瞬间的美好,本身就有着永恒的意义。所以她没有试图使她的爱情有一个世俗的,却可能是很危险的结局。她发出那封信之后就死了,相信她是带着许多美丽的东西离去的。
这是一个把爱置于一切之上的女人。爱给了她佛祖一样的智慧,瞬间的美好本身就有着永恒的意义,所以他没有试徒使她的爱情,有一个世俗的、却可能是很危险的结局。她发出那封信之后就死了,相信她是带着许多美丽的东西离去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