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信仰读后感(出埃及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2-30 19:31: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邓晓芒经典语录语句,1、理工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容易服从,所以清华大学比北京大学出来更多的领导人,其实这是清华大学可悲的地方。,2、教育(政教...

邓晓芒信仰读后感(出埃及记读后感)

邓晓芒经典语录语句

1、理工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容易服从,所以清华大学比北京大学出来更多的领导人,其实这是清华大学可悲的地方。

2、教育(政教)把理工科——实用化、技术化;人文科——无害化。

3、哲学不是指导生活,我觉得哲学就是生活。哲学是活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学出来的那不是哲学,那只是哲学知识。

4、中国教育问题的根在以“忠孝立国”的官本位主义。

5、西方重视语言,重视语法。中国人不重视,觉得语言之前的东西像内心的体验、感觉、情感最重要,那些东西是不可言说的。西方哲学家当然也有这种倾向,认为不可言说的东西是很重要的,但他们毕竟把可以言说的东西规范化了。

6、我从我的生命之瞬间晕眩中已经看出并相信:人生是艺术,是迷人的、美的、孤芳自赏的艺术,是可怕的、可羞的、难以隐忍的艺术。

7、教育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道德教育不是教育的唯一内容。道德教育应该重点培养自由意志的激发,善与恶的思考等。

8、中国没有大学,包括清华、北大(笑),都不是大学,这哪是大学。只不过国家当官的,雇了一批学者,想让他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

9、现在打工者都已经黑社会化了,你像到深圳、广州那边,那些人都是一拨一拨的,湖南帮啊、四川帮啊,一帮一帮的,才有力量,才可以立足啊。但这是黑社会原则。

10、我们今天为我们没有信仰感到悲哀,这不是我们信仰的失落,应该说是发现了我们信仰的真相。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捡回我们的信仰,而是反思我们为什么没有真正信仰的原因。

11、中国传统:儒表法里,儒内法外,软硬兼施。

12、真正的信仰是指那种超验的、彼岸的信仰,或者说是纯精神性的信仰。中国的民间信仰,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中国人求神拜佛,就是希望神灵能够做到“有求必应”,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已,并没有在精神上真正信奉和仰慕神灵。

13、中国教育缺乏科学精神。技术可为任何政教、道德所用,科学可能揭示道德的虚伪性。

14、天人意识其实是群体意识。天人未分、天人合一,其实是人我合一,人和人没有分开。一旦人和人分开,每个人的精神各不相同,那么天与人也就分开了。

15、现在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是毁人不倦的,把人都毁了,毁灭式的教育。一点灵气,一点自由的创造精神,一点起码情感全部毁掉。

16、人的本质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人就在关系之中,不存在封闭的内心世界,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隐私。

17、明规则与潜规则:明规则可以违反,但潜规则不能触碰。

邓超经典语录语句

1、其实经历越多的事情,你越发现每一块时间的重要性,它们都是完美的。你朝着总统这个目标努力,在没有达到结果的这个过程中,其实你已经每一分钟都是总统了。

2、荣誉不分早晚,其实行走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3、有人教我建房子,我从打地基开始一点点学起,终于建起了自己的房子,之后如果我只满足于建这样的房子,总有一天会失去买家。可是如果你敢和别人合作建房,或是可以帮助别人设计房子,你的手艺越来越精,房子肯定会越建越好。

4、聚光灯前,女演员的美丽有两种:一种光彩照人,让人只能仰视;一种素面朝天,却让人难以忘怀。前者浓烈如酒往往惊鸿一瞥,来去匆匆不许人间见白头;后者则清淡如茶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沁入心脾。

5、我喜欢的女人没有标准,如果有,那证明我很自私,应该让她自然一点,我要的是那种平常体验不到的心动。

6、当你发现长期计划没有短期计划好用的时候,我选择短期,因为可以让自己更舒服,更踏实。

7、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得去照顾她的一切,她的情绪,她的快乐悲伤,这才是爱情,或者叫婚姻。

8、爱是人类所剩下的最纯洁的感情,我一定会好好地珍惜,疯狂地爱,勇敢地付出,什么也不怕,我相信美好就在前面等着我。希望孙俪能相信这份爱情。

9、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恋的情结,只是是不是在潜意识当中,什么叫真正的自恋?我们一说自恋就是一个贬义词,其实未必。其实你是爱护自己,人的出发点都是自私的,不能说不自私,那你说自私就是贬义吗?

10、琐碎就是生活。生活中没有什么大事,如果你每天和一个人这样琐碎地生活也是你愿意的,这就是爱情。你会明白这个人骨子里是跟着你的,她也知道你骨子里是跟着她的,我会在她沮丧的时候支持她,在她得意忘形的时候打击她。

11、心灵的美是最重要的,角色的美是最重要的。

12、世界就像一本书,我不想只是其中的一页,而是希望自己本身像一本书,每页都有不同的内容。

13、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最幸福的画面就是:两个蹒跚的老人,互相搀扶着,一起看着暖暖的夕阳。

14、其实一部电影的诞生就像一场旅行,主角遇到很多人,由一个人的视角转到无数人的视角,又由无数人的视角看到更多东西。

15、帅不重要,如果一个人说他可爱,那太重要了,因为他会进到人的心里去,而不是一个摆设。

16、在一个家庭中,男人要像一座山;在爱人面前,男人要像棵树,让她可以依靠。

17、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重要,但只有大家都觉得你重要的时候,你才是最重要的。

18、人可以老,但心可以不长茧,在心灵的秘密基地里,我们依然是少年……

19、帅不是耍出来的,耍出来的也不帅!

20、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要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怒火就像一列火车,只能减速而不能停下它的人是车夫,能停下它的人才是好车长。

21、抬头三尺,即有神明。落寞或无助时,心中有希望;迷失时,心中有方向……

郭晓冬经典语录语句

1、只要自己愿意去做的事,就是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寂寞自有它存在的价值,每一种情感都有被享受的理由。而光阴是否正被虚度,也只有自己才能评断。

2、或许我的艺术轨迹有所不同,但我坚信我散发出的魅力总有点薄荷味儿,你嚼上几口后整个人都会感到清凉。

3、我希望自己是盛在容器里的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

4、孝顺是我们天性中必须的一部分,燕子尚知道反哺老燕,羊儿还知道跪谢哺乳恩,何况我们是万灵之长的人类。

5、如果幸福不在路上,那就一定在路的尽头。

6、自卑情绪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鞭策你成为前行的动力,或者拖住你成为前行的累赘,让你黯然失色,最终迷失自己。

7、不要狠命地把门“砰”地关上,因为很可能你还要回来。

8、硬汉不一定是外表的,意气风发是硬汉,绵里藏针也一样是,意志上的坚韧不拔、坚不可摧就是一个硬汉最内核的元素。

9、做一个简单的人,把事情看得简单一点,永怀感恩的心。到了我这个年龄,飘飘然谈不上,但我确实不会因为几句赞扬而迷失自己。

10、人,一旦丢了根,就象风筝断了线。

11、道出于平和安静,德出于谦和大度,慈出于博爱真诚,善出于感恩包容,福出于满足快乐,喜出于健康成就,友出于平时一点一滴的关爱。

12、有时候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会更容易发现她身上那些细小的闪光点,为婚姻的持久打下坚实的基础。

13、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尽孝,二是行善。

14、在婚姻中,相互尊重是第一位的。生活中有很多甜蜜的时刻需要慢慢分享,有很多困难的时候需要我们共同承受。彼此的一些小性子、小脾气,我就把它理解成生活中的小插曲。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抱着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的心态。

15、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际关系也越来越疏远,任何时候都别忘了停下脚步,关心身边的人,永远敞开心扉,不要害怕说出你的烦恼。总有人会默默支持你,给你鼓励关怀。

16、善良并不遥远,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你就拥有了全世界!

17、每个人都有宣泄方式,我的方式就是写日记,blog是写给别人看的,而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

18、善行再小都不会是浪费。

19、活的时尚并不是要住豪宅、品好酒,享受奢华,简单而质朴的生活反而更时尚。

20、自卑会有两种情况出现:第一由于过度自卑可能会这个情绪会把你完全打如低谷,还有一种我觉得自卑可能会有一个反弹的力量,让你养精蓄锐,有朝一日会激励起你或者鞭策你不断前进的一种动力。

21、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恐怕都是事先命定的,但是你得努力,并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不怕有理想,不怕这个理想有多高多远多大,只要坚持,不过分高估自己,总会成功。

22、理想与行动同在,才能看到希望。

23、微笑不难,难的是永远微笑面对人生!面对你所面对的每一个人!

24、微笑不难,难的是永远微笑面对人生!面对你所面对的每一个人!

25、任何事情都没有比你由衷的热爱来得心旷神怡,让你忘记现实的存在,这是一种境界。我不希望孩子为了名利去做一些事情,我会从小教导他放弃这些东西,脚踏实地,以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去过生活。

26、梦想,在很多的时候不一定只是梦,只要不懈地努力,梦终会成真。

27、就算有天前方没有路,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收留自己,那就是家,那里有真正的自己。

28、孝顺并不是一种值得赞赏的美德,它应该是人的本能。能有今天,我唯有跪天跪地跪父母。

29、婚姻意味着男人生活的另一个阶段已经开始,而我是自己坚定地走进这个围城。

30、所谓的幸福、美好似乎更多是过后再回忆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的。

31、让别人快乐是慈悲,让自己快乐是智慧。

32、世上最大的“结”是心结!每天都会告诫自己:千万别让自己的结把自己给绕进去!

33、心门敞亮,每天都会有阳光照进来时时刻刻。

34、机会给我了,我去努力,我努力一分和努力十分获得的东西是不一样。所以我依然会做一个非常努力的工作者,依然非常认真地不折不扣的努力的去完成每一件我份内的工作。

35、质朴,简单,就像一汪水,放在不同的容器里,会变化成不同的形状,但它依然是水,它的本质不会改变。

36、生活或者工作中我很少发脾气,我觉得很多事没有必要,只是时候未到而已。就像电脑天天出毛病,你着急上火,但换成一个IT高手,三两下就弄好了。很多时候需要的是自我提升,而不是白白抱怨。

37、不要整天抱怨生活欠了你什么,实际上生活不知道你是谁。

38、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人,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人,小时候简单,长大了复杂。贫穷时简单,变阔了复杂。落魄时简单,得势了复杂。人生如梦,转瞬即逝,明白就是境界。

39、无论何时,我永远记得那些滴水之恩。

40、健康其实就是神清气爽,就是快乐的一种状态。

41、梦,它让人焦灼,让人迷失,让人痛苦,但倘若不是有梦,我怎么会在这里?

42、有过得不到的阶段,才会更珍惜得到的时刻。说完全不失落肯定是虚伪,但是我天生是个宿命论者,我最淳朴的父母所教导我的,让我懂得人的一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付出一定会有对等的回报。

43、明星有时候就像花果山上的猴子,让围观的人评头论足。而我讨厌这种状态,只想踏踏实实做好这个行业的敬业者。

44、人不怕有理想,不怕有梦想。也不管它又多大,又有多远!只要你客观的认清自己,在道德规范之内,坚持自己,做你想做的,一定会有收获的那一天!

45、之所以回忆过去,是为了更加激励自己!

46、生命很短暂但明天还很多!快乐不应是期待!应是一种心态和能力。

47、一个成熟而有主见的男人,才能够给身边的爱人最大程度上的安全感。

48、孝顺的人生才会顺当,孝顺也是需要智慧的,愚孝早就过时了。有时候孝顺就是和父母‘斗智斗勇’。

苏芒经典语录

1.从来没有真正的屌丝可以逆袭。很庆幸自己一直清醒着,勤奋努力一步步地和工作好伙伴们一起前行。有能力就有痛苦,你的能力越大痛苦越少。不怕终日辛苦,怕就怕人生虚度。

2.当一个女人越来越成功,你会发现尊敬你的人越来越多,爱你的人越来越少,你会懂得更多的东西,同时越来越忘了你自己。

3.花1分钟迈出第一步,而不是花一年,两年去计算得失风险。年轻的时候,你没有什么输不起的。怎么输,你都赚了。你一无所有,世界会给你所有。想要世界手中得到所有,先从脚下一步一步做起。

4.简单生活的真谛,绝对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自己坚信并热爱的事情,不去做无关理想的事。专注做好自己规划好的事情,坚定自己最初的方向,发自内心的愿望才是最美,请记住,你是为什么而活,为什么奔忙?那一刻,阳光会为你前面的道路洒满金光,笔直通向那个你所向往的地方!

5.美好的意义,不是喊出来、写出来、登出来的,而是日复一日做出来的。你要做一点完全不为自己的事,这种坚持为你人生带来的会是巨大的。

6.你的人生,不只为自己而活。心有敬畏,为爱而战。为他人带来美好,即便微薄,也要坚持,终将回以你巨大的快乐和成就感。

7.年轻时,你没有什么输不起的,怎么输,你都赚了。你一无所有,世界会给你所有。做了再说,是你的大智慧。

8.我永远尊敬那些不满足于个人成就,更愿意服务于大众和社会的人。真的,慈善是我们一生能做的最美好的事。

9.一个女人如果只能哭给自己看得话,那她就是可怜到极致了。

10.专注内心、专注生活、专注、最好的方式,就是幸福靠自己来创造,用你所信赖的方式去写出你美好的人生。

出埃及记读后感

《出埃及记》原是《旧约》中最重要的一卷,讲述了希伯来人(犹太人)同古代埃及人之间的矛盾起源,下面给大家分享出埃及记的读后感,欢迎借鉴!

出埃及记读后感1

埃及法老把流浪到埃及的犹太人当奴隶,当时,出现了一个杰出的犹太人领袖摩西,他请求埃及的法老释放犹太人,让他们回到自己的故乡迦南,埃及法老不同意,并继续做着奴役犹太人的事情,这时,上帝发怒了,给埃及人降下了“十大灾”,以示对埃及奴役犹太人的惩罚,这十大灾分别如下:血水灾、青蛙灾、虱子灾、畜疫灾、泡疮灾、冰雹灾、蝗灾、黑暗之灾、长子灾。

这个故事,让人对万能的上帝有了更大的恐惧和害怕,上帝似乎就是一个顺我者昌而逆我者亡的暴君,虽然,上帝如此惩罚是事出有因。不过,我们从这个神话传说中貌似能得出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恐吓”是所有宗教的一种手段。试想一下,哪个民族、哪个国家能经受得起这十大灾难。一个可以摧毁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神,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更是随意地可以支配个人的生命与祸福荣辱。因此,所有的宗教都在宣扬神的善的同时,还附加着如果背弃信仰或者阻碍宗教传播时,将受到神的惩罚,这个很重要,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信徒,总是恩威并用,胡萝卜加大棒,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第二,《出埃及记》中可以看出上帝的厚此薄彼。出埃及记中,上帝为埃及人布下的十大灾难,很明显上帝作为宇宙的创造者,对于他所创造之物的厚此薄彼:虽然犹太人是上帝之选民,可是,埃及人亦是他所造之物,原则上来说,甚至,埃及人所信仰的埃及之神亦是他所造之物,为何对他所造之物如此残酷?当然,从理性的、历史的看待这些神话,那么,很明显,犹太人是上帝信仰的常随众,因此,上帝当然会厚此薄彼,就像一个议员要选举总统,如果有幸当选后,他当然要考虑对于支持他、给他竞选资金、给他选票的人,宗教亦是如此。

第三,摩西与埃及法老斗法,探讨宗教的神迹问题。摩西与埃及法老斗法的故事,有点像《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二郎神杨戬之间的苦战。据史学家的研究,犹太人是否在埃及生活过,至今,在埃及的历史遗址中没有找到丝毫的证据,因此,《出埃及记》有可能是完全没有历史根据的文学作品,出于《圣经》作者的想象。如果,这部分故事让埃及人叙述,我想斗法结果肯定会是另一个样子,一定会是埃及法老的御用法师们斗败了摩西等人。

可是,我们这些想要探讨的是神亦的问题,摩西在斗法中借上帝之力量显了神迹,而后来的传教者,耶酥及基督的神及所有的代理,为了增强信徒的信心而可以随进随地地显神迹,并证明,上帝及主耶酥基督这三位一体的真神的真实的存在。可是,却将他教他方之神之代理人的这种方式,直接诬陷为巫术、附魔。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是宗教排他性的集中体现。这里面就出现一个悖论:如果他教他派不能显神迹,则说他教他派无人无神;若他教他派也变了相同的法术,甚至更高,则斥之为魔鬼撒旦的能力。那么谁是上帝谁是撒旦又成了一个大问题。普遍的标准则在于谁行人道、天道,行仁爱、博爱、大爱、大善等这些普世的价值,但人的目光总浅短的,因此,谁是真正的大善、大爱,还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体认物外之理,才能辨诸有情是否符合道的原则。因此,这又似乎上升到了哲理的思辨上,因此,抛开神,寻找人类的理性力量又显得是如此的重要。可是,人类往往是胜者王侯,败者寇,而宗教的竞争也是如此。在西方,宗教的冲突,往往通过宗教的.战争去解决,相比较而言,中国在这方面显得比较温和。

结论,不可否认,基督教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宗教,在西方世界有着国教的地位,武汉大学哲学教授邓晓芒在一次关于国人信仰的演讲中,对基督教的评价非常高,不过,他说自己不会信仰基督教。不过,在他的演讲中,自相矛盾的地方还是很多,或者说,他自己内心的矛盾吧!既想信仰又怕他不灵,没有中国传统宗教中的神实心实意,还怕信仰了上帝不能信仰其他的神,比如佛菩萨、宙斯、雅典娜等,简单来说,也是他对西方文明的不放心,这也可以说是他爱国性的另一种体现吧!不过,宗教是超国界的,甚至超四万八千阿僧祇劫和三千大千世界的。

总之,如果未来基督教欲在中国和平传播,那么,包括基督的信仰者和其他教派、非宗教信仰人士必须增加沟通,认识到宗教之间的和谐远比对抗好,对话远比隔阂好,不能将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凌驾于其他宗教之上,这样才能共同进步!!!

出埃及记读后感2

出埃及记是一本故事性十足的书,每一段落都充满了神圣启示的异象。是犹太人称为摩西五经的第二本书。其重要的地位诉说了神整个救赎的计画,并且与人互为居所的重要启示,可以说是神经纶构成的主要蓝图。若能充分了解此书,对我们完整的认识神的建造,可起到结构性的果效。此篇心得得到生命读经的帮助甚大,许多观点脱胎于它,弟兄姊妹若愿意更深切的认识神经纶的奥秘,我强力推荐生命读经成为你读圣经的辅助工具。

以色列人因着饥荒下到埃及已过了许多代了,由原本的70人到如今的富庶的生活常让人乐而忘忧,甚至得意忘形,我想以色列人一定作了什么,以至引起埃及新王的侧目,进而引发杀机,只因没有正当理由,就借着苦虐的方式,慢慢的把他们消磨怠尽。反观我们今日的生活,每日被世界的娱乐捆绑,日子好像蛮快乐的,你若问大多数人生存的意义,没几个能确定的回答你,纸醉金迷的生活,早以让我们迷失了本性,忘了为什么来,为什去。感谢主!我们还生存在这地上,完全是因着神的宽容怜悯,以色列人越是受世界的欺凌,越是发旺昌盛,乃是因为神记念对亚伯拉罕的约。神不会忘记我们的。,若说以色列人因着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神为了自己的公义,不得不整救以色列这悖逆的百姓。同样我们因着信入主耶稣之名的人,也被带进神的救恩中。得以因信称义,称义只是救赎的第一部工作,好像一份合约签字生效,接下来就是执行合约的内容,圣别的工作就是这合约的内容,创世记是这份合约签定的记载,出埃及记则是这合约执行的详细步骤。圣别顾名思意就是分别为圣归给神,神应许亚伯拉罕,他的后嗣要称为他的子民,他要称为他们的父。。神是圣的,他决不容许不洁的俗物来玷污他,所以圣别是他执行救赎的必须手段。我们也许只看到埃及人的迫害,殊不知一切的环境是因为我们远离了神,而他为了他爱的盟约不得不出此下策,今日我们虽然已领受了这救恩,但实在说我们还正在埃及到美地的途中徘回,40天的路程,以色列人花了40年。旷野里的甜酸苦辣每经历一次,就教我们把天然老我脱掉一层,直到我们全部旧人都倒毙在旷野,穿上基督耶稣这新人复活的大能。

现实生活常逼的我们不得不向环境低头,可以有不为5斗米折腰的志向,但生存的基本条件就不是高挂在口中的理想可以填饱的。面对埃及的奴役,以色列人非但没有造反,反而帮着这世界的系统造了两座积货城比东和兰塞。这两个名称在原文分别意,正直的口,和标准的雷;指明这两座城是为骄傲和夸耀而建造的。

出埃及记读后感3

有一种力量,能凝聚民族的力量,让族人的血液沸腾;有一种信仰,能颠覆暴政的信仰,让失意者找回自己的梦想;有一种毅力,能回到家乡的毅力,让坚强者夺回家乡的斑斓彩云……

这是什么?犹太人告诉了我们答案——对自由的呼唤。以色列人在《圣经》中有很高的地位:摩西在《圣经·出埃及记》中,接受上帝的托梦,带领无家可归的犹太人一步一步脱离险境,来到了美丽富庶的巴勒斯坦土地之上……这也许只是神话传说,但以色列—犹太人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与财富。但是这却引起了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嫉恨,所以犹太人的社会形象一直不是很好,却和其他民族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有一天,西班牙—英格兰殖民者闯入了巴勒斯坦的土地,将犹太人全部赶出了巴勒斯坦这片净土。但聪明的犹太人很快在西欧找到了落脚点,又活跃起来。可是,拿破仑说的好——“一个没有国家庇护的民族是脆弱的。”所以众所周知,犹太人在二战期间,成了希特勒独裁的牺牲品。

在战争中,犹太人受得了惨痛的教训。也开始醒悟到犹太人需建立自己的国家。但与邻近国家阿拉伯结怨太深,加之巴勒斯坦地区控制者——英国为了其中东之利益,也和阿拉伯建立外交关系,犹太复国运动的实行困难重重。《出埃及记》作者里昂·尤里斯站在一个新高度,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希伯来·犹太人历经千辛万苦建立以色列国的过程。这部书借用了《圣经·旧约》中的许多典故,使得《出埃及记》和出自《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同名同义,让小说主题更加深化,让人回味无穷。

小说主要写了主人公阿里·本·迦南为了希伯来·犹太复国运动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与女主人公,美国人基蒂·弗利孟德一心只想收养犹太姑娘安娜的作为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时势等方面生动地描写出了以色列建国一路的艰辛与泪水。

一个民族两千年梦想的追求啊!六十年的努力,两千年的血汗,这些都多么让人黯然失色!《出埃及记》歌颂了犹太人为国家不懈地努力,也公正地批判了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些错误。这部书让人感动:感动两千年的坚持;同时也给予人启迪——自强的民族,需要每一个族人的努力:挺起胸膛,追求自由;才能强盛不衰。

邓晓芒:什么是实践美学

【内容提要】作者站在“新实践美学”的立场,认为在何谓实践、何谓超越、何谓生存、何谓审美这些事关美与审美的根本问题上,新实践美学既与李泽厚等的实践美学有别,又与杨春时等的后实践美学不同。新实践美学坚持“美是人对自身的确证”,“审美活动是人借助于人化对象而与别人交流情感的活动”。【摘要题】美学理论问题【关键词】新实践美学/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正文】拜读了杨春时先生发表在《学术月刊》今年第一期上的《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一文,感到双方真正的对话并没有形成起来,主要是文中所涉及到的不少概念讨论双方的理解并不一致。这也是当前国内大多数学术争论的通病,它使得加入争论的人常常是自说自话,答非所问,众声喧哗,却不会产生任何促进学术的成果。在此,我作为“新实践美学”的一员,试图通过对一些基本概念的澄清,来表明这种美学究竟在哪些方面不同于以往的美学(包括旧实践美学),它的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以此就教于杨先生及学界同仁。  一、何谓“实践”综观杨先生的文章,他对新实践美学的一个最重要的误解就在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上。他说:“所谓‘新实践美学’与‘旧实践美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以实践哲学为基础,以实践作为美学的基本范畴”,并说这一点“正是致命之处”。但也正是在这一“处”上,暴露出杨先生根本没有弄明白新实践美学与旧实践美学的“本质区别”何在。其实,杨先生只要读一读我和易中天所写的《黄与蓝的交响》(注: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或《走出美学的迷惘》,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这个问题本来是不存在的。如在该书第397页上我们写道:“许多人已经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是当代中国美学的出路,但对实践的理解却仍然受到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的束缚。它通常被像费尔巴哈那样理解为一种纯粹物质的谋利活动、谋生活动,因而也像费尔巴哈那样被一道鸿沟与人道主义原则隔离开来:人道主义是心,实践是物,心与物不相谋。……这是我国当前美学界走向深入的最大障碍。”在第386页上则对李泽厚的“旧实践美学”作了如下批评:“李泽厚为了使客观美学摆脱其庸俗性、机械性,他引入了马克思的实践的能动性;而为了从实践观点坚持美的客观性,他又从实践中排除了人的主观因素,使之成为一种毫无能动性的、非人的、实际上是如费尔巴哈所认为的那种‘丑恶’的实践,这种实践只有在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即那种动物式的谋生活动中才得到体现。这正是李泽厚美学中所贯穿的最大矛盾。实际上,一旦把‘人’完全还原为‘客观的人’、‘物质的(筋肉的)人’、‘自然的人’,则‘自然的人化’就等于‘自然的自然化’,就成了毫无意义的同语反复;‘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在哪里?‘人’在哪里?‘美’又在哪里?”我不相信杨先生如果读到如此明确的表述,还会认为我们与李泽厚所代表的“旧实践美学”“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两段话已经透露了我们的正面的观点(实际上是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的观点)。在同一本书第402页上,我们对这一正面观点展开了论述:“虽然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即劳动这一观点,在今天几乎已成了普通常识,但奇怪的是,许多人至今没有将它理解为对实践概念的本质规定,对实践的最精炼的表述。”“只要不带偏见地领会马克思的意思,我们就不难发现,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既不是一种纯主观的东西,也不是一种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客观的统一’。最基本的实践,即作为人类的现实本质和整个社会存在基础的实践,是人的社会物质生产劳动。在这种劳动中,主观自觉性、目的性和伴随而来的‘自由感’,是产生于肉体的客观物质需要,又体现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因此,生产劳动是‘主观统一于客观’的活动。”然而,如果说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把劳动颠倒为“客观统一于主观”的活动(马克思所批评的“精神劳动”)的话,那么费尔巴哈(及李泽厚等人)则是把劳动中的主观意识“消融于”或“等同于”客观。而在我们看来,“实践首先是一种‘客观现实的物质性的活动’,不承认这一点,就会陷入康德、黑格尔式的唯心史观;但是,实践又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情感的物质性活动,而不是像动物或机器那样盲目的物质性活动,它把人的主观性或主体性……作为自身不可缺少的环节包含在内。不承认这一点,就会陷入费尔巴哈(从否定的态度上)和现代行为主义、操作主义(从肯定的态度上)的机械论观点,同样落入唯心史观。”(注: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第403页。)由此观之,我们与“旧实践论美学”的本质区别不是很清楚了吗?显然,在我们看来,就连最基本的人类生存活动,包括杨先生所说的巫术观念支配下的“原始劳动”,都具有精神性或主观性的因素,否则就只是动物的本能活动。旧实践美学正是由于企图把这些主观因素从物质生产劳动中清除出去,才导致了机械主义和行为主义,从而失去了建立美学的合理根据。在这方面,旧实践美学和蔡仪派的“机械唯物主义美学”才真正是“没有本质的区别”。新实践美学则是对这一切旧唯物主义美学的根本超出,因为它把人当人看,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活动(而不仅仅是动物的活动)来看,并试图从人的最根本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发现人的全面丰富的本质要素,以从中引出人的一切人化活动、包括审美活动的根据。这就涉及到了我们要加以澄清的第二个主要概念,即“超越性”的概念。  二、何谓超越性杨先生认为,他的“后实践美学”与我们的“新实践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承不承认审美的“超越性”。他说:“审美是超越性的活动,即超越现实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理性的解释方式,审美具有超越现实、超越实践、超越感性和理性的品格。正是这种超越才使人获得了精神的解放和自由。在对待审美具有现实性还是超越性这一根本问题上,‘新实践美学’与‘旧实践美学’站在同一立场,并无区别。”(注:见杨春时:《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以下对杨文的引述,均出自该文,不再注明。)很明显,把“现实性”和“超越性”完全对立起来,是杨先生这一段立论的根据。然而,按照我们上述对实践的理解,人类精神生活的超越性正是从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升华出来的,因为实践本身就具有自我超越的因子,这就是实践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和“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本身所固有的精神性要素。在《黄与蓝的交响》中,我们把这种“有意识”所体现出来的超越性概括为三个方面:“1.意识使动物也有的对客观外界的直观的‘表象’,上升到了人的‘概念’;2.意识使动物也有的对自己生存必需的物质对象的‘欲望’,上升到了人的有目的的自觉‘意志’;3.意识还使动物也有的由外界环境引起的盲目的‘情绪’,上升到了人的有对象的‘情感’。”(注: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第405页。)人类实践活动所不可分离的“知、意、情”三维特点,就是其对动物的活动所具有的超越性的最根本的体现,正是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够发展出对真、善、美的超越性追求(顺便说说,超越性并不只是审美所特有的属性,而是包括人类真、善、美在内的一切精神生活的属性;至于说审美的“超越感性和理性的品格”,则并不一定是绝对必要的品格,审美也完全可以与感性和理性和谐共存。杨先生对审美的这两个规定,一个太大,一个则太小)。当然,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中,实践本身的这种自我超越性还只表现为对以往的现实和以往的实践的超越,即马克思所说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0页。)其现实后果是创造出以往从未有过的现实和实践,由此而有了人类的历史和发展;但它本身确实已经蕴含了对整个现实生活和物质实践活动的超越性的萌芽。随着生产劳动中社会性分工(而不只是男女老少等等的“自然分工”)即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的必然发生,于是“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实地这样想像:它是某种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东西,它不用想像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像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注:《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5页)。不言而喻,意识从这时起也才能着手去构造“纯粹的”艺术,从事“纯粹的”审美活动。显然,从“想像某种真实的东西”到“真实地想像某种东西”只有一步之遥,它们都是想像力对现实的超越活动。超越性来自于人的现实生活本身的自我超越的本性,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或上帝赐予的。杨先生退一步又说:“从历史上讲,超越性肯定与实践有关,但不能说仅仅是实践的产物,实践只是它的发生条件之一而非全部,不能把超越性还原为实践。”无疑,这一判断的依据仍然是对“实践”一词的上述片面的理解,即理解为一种(李泽厚所说的)“纯物质过程”,所以才有“还原”之一说。如果改用我们的“实践”概念,则完全可以说,超越性最终仅仅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超越性的最本源的发生条件。显然,在这方面,“后实践美学”还完全没有摆脱李泽厚所设定的概念框架。其实,李泽厚本人近年来也正是看到自己对“实践本体”的狭隘理解在运用到美学上时的失败,才又另外提出了一种“情感本体”来解释美学问题(所谓“双重本体论”),而把“实践本体”仅仅当作他的美学理论的“基础”,这就使他的美学煮成了一锅“夹生饭”;“后实践美学”则试图抛开任何“外在的规定”,干脆直接从“作为一种精神性的、自由的、终极性的、形上追求”的“超越性”出发,认为这种超越性“作为生存的基本规定,只能经由生存体验和哲学反思而不证自明,而不能被历史经验证实或证伪。”这种致思方向与李泽厚何其相似!只是李泽厚还对自己悬在半空中的“情感本体论”缺乏自信,想要对它作某种来龙去脉的说明;杨先生却一口咬定:人就是有超越性,其他免谈。我们并不反对审美具有超越性或情感性,也不否认这种超越性和情感性都植根于人的“存在”或“生存”,我们只是要求把这些抽象的字眼在理解上落到实处,与人类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合理地结合起来,而不是设定一种概念的“游戏规则”让大家来玩。当李泽厚抓住审美超越中的“情感”这个核心要素时,他还注意到了美学理论应与自己切身的审美体验相契合(审美离开了情感感受还能是什么呢);杨先生却笼而统之地诉之于人的“存在(生存)”、“哲学思辨”、“自由超越品格”、“形上诉求”等等玄秘莫测的字眼,难怪易先生要把这种思辨称之为“神秘主义”了。但至少,既然杨先生自己也承认“人的终极追求并不是只有一种形式,审美体验、哲学思辨、宗教信仰都体现了形上诉求”,那就起码应当用更为具体一些的规定把审美从其他形上诉求中区分开来。逻辑上说,这叫做给审美下一个“种加(最近的)属差”的定义,杨先生只规定了“种”(“超越性”),但还没有规定“属差”(什么样的或什么东西的“超越性”)。审美的确是“一种”超越性的活动,但并非“所有的”超越性活动都是审美。  三、何谓“生存”依据杨先生的行文风格来判断,我最初以为杨先生的“生存”(他有时也称作“存在”)就是存在主义(Existenzialism)所说的“生存”(Existenz)或“此在”(Dasein)。但细究之,又大不相同。杨先生说:“生存的超越本质并不直接体现于现实活动中,它只是发生于现实生存的缺陷中,即由于现实生存的不完善性(异化的存在),人才努力超越现实。”这话说得太奇怪了!生存的超越本质“发生于现实生存的缺陷中”,不正好就是发生于“现实活动中”吗?人类“由于现实生存的不完善性”而“努力超越现实”的活动不正好就是一种“现实的活动”吗?存在主义的存在原则就是选择和行动的原则,本身是极其“现实”的,同时又是具有现实的超越性的;杨先生的存在原则却只是一种冥想原则,是不准备付之于实现(现实)的,因而与其说是“努力超越现实”,不如说是尽量逃避现实,它只能为那种自称天才却不曾创作出任何一件作品的“艺术家”提供托词。当然,逃避现实或单纯的冥想也是一种精神生活,但它并不能体现人类生存的超越本质,因而也不能体现人的自由品格,反而本身就是人所要超越的“现实生存的不完善性(异化的存在)”,即一种脱离现实的病态的精神生活,它是审美活动应当加以疗救的对象。但也许,杨先生对“现实”一词的理解如同他对“实践”一词的理解一样,是一种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理解?如果是这样,那么对这种“现实”的超越完全用不着那样高深的“终极的”理论,单是人的一件有计划有目的的劳动行为就足以“超越”它了,人类就是凭借他的这种实践理性而超越于一切动物之上并成为万物的支配者的。可惜杨先生对这种低级的“超越”行为不屑一顾。他提出了四点理由。先看第一点:“劳动只是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只是生存的一个具体方面。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广泛的生活领域,如性爱(人类自身的生产)、精神活动(生产)等,……劳动可以还原为更一般的生存,因此不能是逻辑起点。”劳动的确是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但决不“只是”这种手段,否则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还有什么区别?黑格尔说过,工具比工具所要达到的目的更高贵;恩格斯也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的劳动对人来说具有双重的意义,它既满足了人的肉体生存需求,又形成了历史和文化,使人得到教化(教养),提高了人的素质,使一部分人逐渐脱离物质劳动而专门从事精神劳动、最终分化出一个知识阶层成为可能。至于“性爱”,如果没有劳动和劳动所形成的文化,它就只是动物性的繁殖行为,是不可能有任何“超越性”的。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生存”,是与杨先生自己所设定的“生存的超越本质”直接冲突的。再看第二点:“审美不包含于劳动的内涵之中。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劳动是物质生产,而审美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虽然劳动也有精神的参与,但只是附属的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劳动是不自由的现实活动,审美是自由的超越活动,两者本质不同。”在这里,“显而易见”的是杨先生的自相矛盾。既然劳动“也有精神”作为“附属的部分”的“参与”,怎么能断然说“审美不包含于劳动的内涵之中”?劳动的确是“物质生产”,但是否就与审美这种“精神活动”水火不容?杨先生强调审美是“纯粹的”精神活动,我请问,当你在挑选一台造型优美的电脑时,当你把它搬回家在键盘上敲出清脆的响声时,你有没有审美活动?如果有,它“纯粹”吗?更不用说一位农夫对自己的扁担、一位陶工对自己的产品的审美要求了。至于说劳动“不自由”,审美才“自由”,这只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才有其合理性,在此之前,当劳动异化还未达到极端尖锐化的时候(如马克思曾举中世纪的手工业者为例),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往往抱有极其虔诚的热爱和兴趣,钟表匠和鞋匠常把自己的产品当怍一件艺术品来完成和欣赏。实际上,古希腊的“艺术”和“技术”本来就是一个字(techne)。大量的事实都说明,劳动本来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只是在资本主义时代被异化成不自由的、动物式的和机械式的操作了(如卓别林所表现的),怎么能笼而统之地说“劳动是不自由的现实活动”呢?第三点涉及到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杨先生反对“历史发生学的方法”,认为“审美本质的逻辑证明不能被发生学代替,发生学只能部分地说明审美的起源问题,而不能说明审美的本质问题。以发生学代替逻辑证明,以审美起源代替审美的本质,这是‘新实践美学’与‘旧实践美学’共同的根本性错误”。杨先生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由黑格尔创立、被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赞赏的“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辩证方法论原则。在辩证法看来,一个东西的逻辑本质只能历史地确定,即它的逻辑结构只能由它的历史发展而展现出来。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东西的本质就是它的历史起点,如杨先生所误解的:“实践创造了美,因此实践就是美的本质”;而是说,例如美的本质只能从它如何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历史过程中得到说明。新实践美学从来不说“实践就是美的本质”(这种说法之可笑,就像说“猴子就是人的本质”一样),而是从实践中如何包含美的“因素”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因素如何一步一步独立出来成为“纯粹的”美(审美和艺术)的过程中,来发现和确定美的本质,如我们在《黄与蓝的交响》中所做的(我们得出的定义是:“美是对象化的情感”)。旧实践美学的错误不在于历史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而在于它恰好没有弄通和贯彻历史主义,而是概念先行地预先确定了对“美”的“唯物主义”定义,然后再去找些历史的例子。杨先生当然完全可以对辩证法不屑一顾(这也是现代人的时髦),但至少在评论新实践美学时应当对此有所了解。第四点关于“审美本质确证说”和“人化自然说”的讨论不用多说,我们前面已证明的新、旧实践美学在“实践”概念上的根本差异也适用于此处。要指出的只有一点:杨先生把“最低限度的人的规定”(“现实水平的概念”如劳动)与“最高限度的规定”(自由、超越本质)割裂开来,这并不是什么新的创见,西方从柏拉图到中世纪基督教和近代的康德都是这样干的;而在“上帝死了”之后,现代的生命哲学、意志哲学、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总体趋势则都是力图把两者融合起来。杨先生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要在人的面前复活一个新的“上帝”呢?  四、何谓审美易中天先生指出,哪怕在最原始的生产劳动中也蕴含有艺术和审美的因素,这就是“劳动的情感性,以及这种情感的可传达性和必须传达性”。杨先生却说:“原来它所谓审美因素就是情感,如此而已。把审美的本质确定为情感,这种观点之不妥是不言自明的。审美当然会有情感,但不能说审美就是情感,也不能说情感就是审美,哪怕说情感是审美的因素也一样。”这里面的偷换概念已经达到了一塌糊涂的程度。“审美的因素就是情感”、“审美的本质是情感”、“审美就是情感”三者是不能等同的,何况这三句话没有一句是易中天先生的意思的完整而准确的表达。易先生的意思是,最原始的劳动必然带有情感,而情感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内心活动必然要求传达,这种情感的传达就是审美的因素。这是与我们对审美的本质定义“审美活动是人借助于人化对象而与别人交流情感的活动”(注: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第471页。)相一致的。那么,杨先生是如何反驳易先生的呢?在这里,他不幸踏进了他所不熟悉的政治经济学领域。为了证明“原始劳动创造了美,这是一个绝大的错误”,他把“实践”概念和“劳动”概念截然割裂开来,生造出了“实践劳动”和”前实践劳动”这一对不伦不类的概念,认为前者是“文明人类的社会化劳动,它具有自觉性,是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有社会分工,形成了生产资料的占有,而且在实践劳动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原始劳动是巫术观念支配下的非自觉性的劳动,它没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占有可言,因为当时的生产对象——荒漠的自然界和野生动植物以及生产工具——木棍和石器也不是生产资料,而所谓的‘原始公有制’也不存在,它只是‘无所有制’。……这个基础上也没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而只有血缘关系。因此,原始劳动只是前实践劳动,而不是实践劳动。”这一整套观点使用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术浯,但叫任何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常识的人来看都不会认同的。不过这个问题与本题没有多大关系,为节省篇幅,我们可以另作专题讨论。在这里,我们更感兴趣的是,杨先生提出原始劳动的“原始情感受巫术观念支配.还不是真正人的情感,更不是自由的情感”来反驳易先生,这有没有说服力?首先我们要问,原始情感不是“真正人的情感”,是什么的情感?动物的吗?巫术观念是人的观念呢,还是动物的观念?杨先生语焉不详。我们先让他想好了再说。其次,说原始情感不是“自由的情感”,这已经有点跑题了,易先生并未说一定要是自由的情感才能形成审美的因素。一般说,情感就是情感,本身无所谓自由不自由;情感的顺利传达和宣泄才是自由感,情感的压抑才是不自由感。这种自由感是一种更高级的情感,即“对情感的情感”,我们称之为“美感”(注: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第473页。)。在这种意义上的美感无疑在原始人类那里已经出现了,当他们围坐在篝火边狂歌欢舞庆祝丰收时,不是在相互宣泄和传达自己喜悦的情感吗?当他们在葬礼上为死去的亲人齐唱哀歌时,不是在相互排解和安慰自己的悲伤吗?肯定性的情感和否定性的情感都是审美的因素,只要它们能够传达开来。甚至在异化劳动和异化社会中形成的“痛苦、沮丧、麻木、压抑等”,只要能传达出来,引起共鸣,也能成为审美的因素(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加缪的《局外人》、萨特的《恶心》、达利的绘画等等)。这就是丑恶的事物也能成为审美对象的秘密。这些审美现象用杨先生的“后实践美学”是无法解释的。以我们的美感定义来看“劳动感受”与“美感”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劳动感受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所伴随着的情感的总和,它包括一般的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情感,也包括对情感的情感即美感;在异化劳动中美感丧失了,劳动感受就接近于动物的情绪了,劳动活动也就接近于动物的活动了,劳动和劳动感受也就从自由变得不自由了。所以马克思一方面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另一方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却提出要“扬弃劳动”,这显然是在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异化的和非异化的)“劳动”。这样一些基本概念不弄清,只会使问题越搞越糊涂。总之,“后实践美学”与“新实践美学”之争至今还只是一场遭遇战,而不是阵地战。最主要的原因,我想是由于新实践美学虽然在1986年就已提出了自己的基本纲领,1989年才出版了代表性的著作(《走出美学的迷惘》,十年后更名《黄与蓝的交响》再版),但因为“美学热”的陡然降温,根本没有引起美学界的注意,顶多被认为不过是李泽厚一派“旧实践美学”的翻版。所以当时我对易中天说:“此书推迟了两年面世,使中国美学界停滞了20年”。现在20年虽然还未到,但从此书仍然被忽视(连杨先生这样著名的美学家甚至在论战中都不看此书)来看,很可能会“不幸言中”。不过既然美学界对此已经处在讨论之中,也许新实践美学真正被人了解的一天已经不远了吧。

务虚笔记的优秀读后感

务虚笔记的优秀读后感1

  在史铁生的创作中,命运问题是一贯的主题。这也许和他的经历有关。许多年前,脊髓上那个没来由的小小肿物使他年纪轻轻就成了终身残疾,决定了他一生一世的命运。从那时开始,他就一直在向命运发问。命运之成为问题,往往始于突降的苦难。当此之时,人首先感到的是不公平。世上生灵无数,为何这厄运偏偏落在我的头上?别人依然健康,为何我却要残疾?别人依然快乐,为何我却要受苦?在震惊和悲愤之中,问题直逼那主宰一切人之命运的上帝,苦难者誓向上帝讨个说法。

  然而,上帝之为上帝,就在于他是不需要提出理由的,他为所欲为,用不着给你一个说法。面对上帝的沉默,苦难者也沉默下来了。弱小的个人对于强大的命运,在它到来之前不可预卜,在它到来之时不可抗拒,在它到来之后不可摆脱,那么,除了忍受,还能怎样呢?

  但史铁生对于命运的态度并不如此消极,他承认自己有宿命的色彩,可是这宿命不是“认命”,而是“知命”,“知命运的力量之强大,而与之对话,领悟它的深意”。抗命不可能,认命又不甘心,“知命”便是在这两难的困境中生出的一种智慧。所谓“知命”,就是跳出一己命运之狭小范围,不再孜孜于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讨个说法,而是把人间整幅变幻的命运之图当作自己的认知对象,以猜测上帝所设的命运之谜为乐事。做一个猜谜者,这是史铁生以及一切智者历尽苦难而终于找到的自救之途。作为猜谜者,个人不再仅仅是苦难的承受者,他同时也成了一个快乐的游戏者,而上帝也由我们命运的神秘主宰变成了我们在这场游戏中的对手和伙伴。

  曾有一位评论家对史铁生的作品做了一番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断言由瘫痪引起的性自卑是他的全部创作的真正秘密之所在。对于这一番分析,史铁生相当豁达地写了一段话:“只是这些搞心理分析的人太可怕了!我担心这样发展下去人还有什么谜可猜呢?而无谜可猜的世界才真正是一个可怕的世界呢!好在上帝比我们智商高,他将永远提供给我们新谜语,我们一起来做这游戏,世界就恰当了。开开玩笑,否则我说什么呢?老窝已给人家掏了去。”读这段话时,我不由得对史铁生充满敬意,知道他已经上升到了足够的高度,作为一个以上帝为对手和伙伴的大猜谜者,他无须再去计较那些涉及他本人的小谜底的对错。

  史铁生之走向猜谜,残疾是最初的激因。但是,他没有停留于此。人生困境之形成,身体的残疾既非充分条件,亦非必要条件。凭他的敏于感受和精于思索,即使没有残疾,他也必能发现人生固有的困境,从而成为一个猜谜者。正如他所说,诗人面对的是上帝布下的迷阵,之所以要猜斯芬克司之谜是为了在天定的困境中得救。这使人想起尼采的话:“倘若人不也是诗人,猜谜者,偶然的拯救者,我如何能忍受做人!”猜谜何以就能得救,就能忍受做人了呢?因为它使一个人获得了一种看世界的新的眼光和角度,以一种自由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困境,把困境变成了游戏的场所。通过猜谜游戏,猜谜者与自己的命运、也与一切命运拉开了一个距离,藉此与命运达成了和解。那时候,他不再是一个为自己的不幸而哀叹的伤感角色,也不再是一个站在人生的困境中抗议和嚎叫的悲剧英雄,他已从生命的悲剧走进了宇宙的喜剧之中。这就好比大病之后的复元,在经历了绝望的挣扎之后,他大难不死,竟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健康。在史铁生的作品中,我们便能鲜明地感觉到这种精神上的健康,而绝少上述那位评论家所渲染的阴郁心理。那位评论家是从史铁生的身体的残疾推导出他必然会有阴郁心理的,我愿把这看作心理学和逻辑皆不具备哲学资格的一个具体证据。

  命运的一个最不可思议的特点就是,一方面,它好像是纯粹的偶然性,另一方面,这纯粹的偶然性却成了个人不可违抗的必然性。一个极偶然极微小的差异或变化,很可能会导致天壤之别的不同命运。命运意味着一个人在尘世的全部祸福,对于个人至关重要,却被上帝极其漫不经心、不负责任地决定了。由个人的眼光看,这不能不说是荒谬的。为了驱除荒谬感,我们很容易走入一种思路,便是竭力给自己分配到的这一份命运寻找一个原因,一种解释,例如,倘若遭到了不幸,我们便把这不幸解释成上帝对我们的惩罚(“因果报应”之类)或考验(“天降大任”之类)。在这种宿命论的亦即道德化的解释中,上帝被看作一位公正的法官或英明的首领,他的分配永远是公平合理的或深谋远虑的。通过这样的解释,我们否认了命运的偶然性,从而使它变得似乎合理而易于接受了。这一思路基本上是停留在为一己的命运讨个说法上,并且自以为讨到了,于是感到安心。

  命运之解释还可以有另一种思路,便是承认命运的偶然性,而不妨揣摩一下上帝在分配人的命运时何以如此漫不经心的缘由。史铁生的《小说三篇》之三《脚本构思》堪称此种揣摩的一个杰作。人生境遇的荒谬原来是根源于上帝自身境遇的荒谬,关于这荒谬的境遇,史铁生提供了一种极其巧妙的说法:上帝是无所不能的,独独不能做梦,因为唯有在愿望不能达到时才有梦可做,而不能做梦却又说明上帝不是无所不能。为了摆脱这个困境,上帝便令万物入梦,藉此而自己也参与了一个如梦的游戏。上帝因全能而无梦,因无梦而苦闷,因苦闷而被逼成了一个艺术家,偶然性便是他的自娱的游戏,是他玩牌之前的洗牌,是他的即兴的演奏,是他为自己编导的永恒的戏剧。这基本上是对世界的一种审美的解释,通过这样的解释,我们在宇宙大戏剧的总体背景上接受了一切偶然性,而不必孜孜于为每一个具体的偶然性寻找一个牵强的解释了。当一个人用这样的审美眼光去看命运变幻之谜时,他自己也必然成了一个艺术家。这时他不会再特别在乎自己分配到了一份什么命运,而是对上帝分配命运的过程格外好奇。他并不去深究上帝给某一角色分配某种命运有何道德的用意,因为他知道上帝不是道德家,上帝如此分配纯属心血来潮。于是令他感兴趣的便是去捕捉上帝在分配命运时的种种动作,尤其是导致此种分配的那些极随意也极关键的动作,并且分析倘若这些动作发生了改变,命运的分配会出现怎样不同的情形,如此等等。他想要把上帝发出的这副牌以及被上帝洗掉的那些牌一一复原,把上帝的游戏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在这研究中获得了一种超越于个人命运的游戏者心态。

  当我们试图追溯任一事件的原因时,我们都将发现,因果关系是不可穷尽的,由一个结果可以追溯到许多原因,而这些原因又是更多的原因的结果,如此以至于无穷。因此,因果关系的描述必然只能是一种简化,在这简化之中,大量的细节被忽略和遗忘了。一般人安于这样的简化,小说家却不然,小说的使命恰恰是要抗拒对生活的简化,尽可能复原那些被忽略和遗忘的细节。在被遗忘的细节中,也许会有那样一种细节,其偶然的程度远远超过别的细节,仿佛与那个最后的结果全然无关,实际上却正是它悄悄地改变了整个因果关系,对于结果的造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前的作品中,史铁生对于这类细节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醉心于种种巧妙的设计。例如,在《宿命》中,主人公遭遇了一场令其致残的车祸,车祸的原因竟然被追溯到一只狗放了个响屁。通过这样的设计,作者让我们看到了结果之重大与原因之微小之间的不相称,从而在一种戏谑的心情中缓解了沉重的命运之感。

  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对命运之偶然性的研究有了更加自觉的性质。命运之对于个人,不只是一些事件或一种遭遇,而且也是他在人间戏剧中被分配的角色,他的人生的基本面貌。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命运即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史铁生便格外注意去发现和探究生活中的那样一些偶然性,它们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不知不觉中开启了不同的人生之路,造就了不同的人间角色。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这样的偶然性名之为人物的“生日”。不同的“生日”意味着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进入世界,角度的微小差异往往导致人生方向的截然不同。这就好像两扇紧挨着的门,你推开哪一扇也许纯属偶然,至少不是出于你自觉的选择,但从两扇门会走进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去。

务虚笔记的优秀读后感2

  最大的遗憾,是当我读到史铁生的作品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死,在汉语中有很多可以代替的词。但是,我还是选择了这个字。为什么人们创造了那么多的词语来代替“死”?因为恐惧。而关于生死,史铁生在活着的时候已经想了无数遍。我想,他不怕这个字,他可以坦然面对。

  这是史铁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为数不多的长篇小说之一。

  这一本小说,还是很厚的`,也不容易看进去。

  它不像小说,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对于小说的印象。一开始,只觉得非常零散。东一笔西一笔,看不出明确的故事情节,看不到习惯的人物形象塑造。里边的人物,没有名字,只有一个或两个英文字母作为代号。可是越往后读,就会发现故事的各条线索逐渐清晰,合拢成为一个精巧的艺术品。人物只有代号,也越发觉得意味深远。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是一个具体的某个人,都代表了一类人的命运,很多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史铁生从没有具体地描写哪怕一个人物的外貌,可是这些人物确实如此清晰,栩栩如生。

  史铁生的语言,有一种独特的味道。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人的精神世界。他似乎在空中俯视着芸芸众生。他很少写吃喝拉撒,挣钱谋生,虽然他为此吃得苦肯定比一般人要多得多。即便写,也有一种超脱的感觉。我相信,因为残疾,他的外部世界很狭小,正因如此,他的内心世界才如此丰富。他经常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答。邓晓芒说:史铁生是作家中哲学意味最深的人。在小说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这种思维的交锋。这些地方,也是我读起来感到自己智力不够的地方,也是这部小说读得累和值得再读以及值得买一本的原因。这部小说里时时可见充满了智慧的语言,我想那是蚌柔软的身体被沙粒摩擦而形成的珍珠。

  史铁生以一己之力,构建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虚幻的,因为它是“务虚”笔记,他在写人的心理:性格的变化、形成,人的精神世界,信仰,人的内心的挣扎,面对人生悖论的无力……里边的人物如Z、L、WR、F、Z的叔叔以及N、O等等都仿佛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南方的小院,北方的葵林,都美好得如诗如梦,美得让人觉得虚幻,但是又觉得真实得可怕。医生F一夜白头,从此一言不发,看似荒诞,但感觉就应该这样。这个情节非常使我震撼。N对F的追问,F的沉默不语,我都经历过。我也曾苦苦追问,我也曾沉默不语。我的头发还是黑的,可是它已经白了。我没有成为哑巴,可是我不敢再触碰雷区。“有些话是不能够说的,有些话不是用来说的。”是啊,说什么呢?说情况变了,我原来说过的话不能作数了,但是我依然爱你?说我要做父母的孝顺女儿,以前的决定就要推翻了,你被我舍弃了?这些都无法说出口,于是只能沉默。身体发育成熟,就会对异性产生爱慕,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就好比L写给少女T的诗,“他生怕自己不够坦白”。但是T把它交给了革委会,说:“只要他改了就还是好孩子。”但是T的父亲说:“你让他改掉什么呢?”他改掉的只能是坦率和真诚。

  但问题是,有了爱的欲望,就获得了爱的资格吗?不是。WR、F都没有爱的资格,因为,他们都无法对自己的爱(不是爱人)、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只有一个具有了独立人格的人,才有爱的资格。只有这个社会尊重了人的独立人格,人才成为真正的人。而按照这个标准,F、Z的叔叔最终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O最终选择了放弃生命。按照这个标准,不得不说,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成为真正的人。

  史铁生颠覆了很多千百年来人们自以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比如对于英雄和叛徒。对于健全和残疾。人们唾骂叛徒,人们歧视残疾。但是,人们只能暗地里庆幸或者盼望:被敌人捉住,或者被命运捉住的那个人不是我。因为都知道落到了被捕或残疾的境地,就是万劫不复。比如我们国家的社会对待战俘的态度。士兵到了战场,或者战死,或者活着回来。如果既没有死,又没有回来,即成了战俘,那么即使生还,也是生不如死。而一个人如果不幸残疾,那么你就主动放弃尊严和爱情吧,只要活着有吃有穿就该谢天谢地。

  史铁生不幸是个残疾人,是个残疾先于爱情到来的残疾人,更不幸是一个生在中国的残疾人。然而他爱读书,爱思考,有才华,故幸而成为一个会被历史记住的作家。然而在西方,我们知道,投降不是可耻的,战俘回国是受到欢迎的。残疾人也可以有尊严地活着,也可以有爱情(不仅仅是婚姻)。史铁生如果是在这样的国家,他还会成为一个如此深刻的作家吗?《我与地坛》里有一句话: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什么?我想我是知道了。

务虚笔记的优秀读后感3

  不得不说,读这样的作品是累人的,那些高密度和高浓度的心灵叩问,要一一跟随下来并不容易。不知道史铁生写这本书花了多久时间,也许是他之前的全部生命时间,而读者试图用短短几天的时间跟上全部细节,显然不太可能。至少我在读到后面的时候,有一些段落跳过未读,因为脑子已经转不动了。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和好评。

  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命运,与一颗敏感的心灵和聪慧的大脑相遇,必定会让那些属于生命本身的问题更加凸显,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它们更加不容无视,更加咄咄逼人。小时候读江姐的故事,读到敌人把竹签扎进她的十根手指,不敢想象那场面,更不敢想象如果换作自己会怎样,小小的孩子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我当不了江姐,受不了那样的严刑拷打。读过《务虚笔记》我才明白,小时候自己的情绪中还含有一种庆幸:幸好那不是我。还有很多庆幸:庆幸自己没有残疾,庆幸自己没有生在极度贫困的家庭,庆幸自己没有一个酒鬼父亲,庆幸自己不是罗密欧朱丽叶……庆幸自己绕开了所有那些不幸。但那样的不幸是存在的。每个人的具体境遇不同,境遇一旦变化,也许我们头脑中的大部分价值判断都要发生变化,至少会不再绝对。精神是强大的,但肉体是真切的;肉体是基本的,但精神不可泯灭。网上读到的一句话说,凡属人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仅仅身体性的,我深为赞同,但想补充一句,凡属人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是仅仅精神性的。这或许是我们的存在令我们永久困惑的原因,它永远都不是一道数学题,也永远都不是一幅解剖图。

  《务虚笔记》的大部分主题,其实在《我与地坛》中就已经说过,并且说得很透彻。甚至那种千回百转的复调式的东西,在《我与地坛》中也已经初具雏形。在这个意义上,我不把《务虚笔记》看作是小说,它和《我与地坛》一样,是一个人的生命笔记。这份长长的笔记最终得出的结论,可以用史铁生自己的一句话概括:“人信以为真的东西,其实都不过是一个神话;人看透了那都是神话,就不会再对什么信以为真了;可是你活着你就得信一个什么东西是真的,你又得知道那不过是一个神话。”这是寒冷的,也是温暖的。

务虚笔记的优秀读后感4

  从我出生到现在的16年间,我所非常庆幸的是家里没有一个人离开过,现在的一切和十六年前的一切,至少从角色数量方面,是只增不减的。我惟一接触过的死亡来自电视里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能出现在的电视里的大抵都是或有才或有权的人,而这些人中,只有两个人让我流下过眼泪。

  一个是唱歌的阿桑,她有很好听的喉咙,她的歌曾在无数个夜里给予我感动。即使她的《叶子》被名声远远大过她的庾澄庆翻唱,那种温宛沧桑的力量依然只有阿桑能够给我。

  而另一个,就是刚刚离开不久的史铁生老先生。我很少喜欢一个作家,可能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对这些老一辈的作家通常不抱什么好感,因为他们的文章总能变着法儿的让我的考卷上多扣一点分。可是史铁生不同,第一次读到他的文章就有一种再去看看他别的作品的冲动。老师在上《我与地坛》的时候曾说,地坛与史铁生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地坛让他真正地活下来,是地坛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与动力。而我现在觉得,《务虚笔记》里藏着真正的史铁生。

  这是一本对于我来说很复杂很难懂的书,史铁生的语言文字固然优美,但不明白却又另当别论。我把它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如此几次后,我才下定决心要好好看完它。

  《务虚笔记》是一个人的生命笔记,那些关于生死,关于爱情,关于苦难的拷问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书中的人物没有具体的姓名,一律用字母代替,作者也常常出现在字里行间与人物对话,我更愿意相信,它展示的不仅仅是几个人的悲剧,而是几代社会的悲剧。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其实是被艺术加工过的真实人物。一开始我以为只有C是史铁生自己的写照,很简单的理由,因为他们都是坐在轮椅上的人。但越是深入故事越是觉得,其实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史铁生的影子,不止是身体上的,更是与心灵相契合的,“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以我现在的水平我似乎还不太能够完全理解这本书的内涵,我看到的,只是故事本身,比如O对绝对纯净绝对平等的爱情的追求,W对O与N的选择,诗人L对爱情的探寻与流浪……我没有办法很好地理清楚这些事件之间的关联与它所要表达的主题,但我分明地从这本书里看到了这些词语:爱情,平等,生死,孤独,家……

  更加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史铁生的文字总是充满哲理的,是即使什么都不懂的人也能一眼看出它是回事儿的哲理。这在《务虚笔记》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开篇中那段有一大堆年份的议论。那些看似跟你绕迷宫的文字里其实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过去与现在的时候仿佛在我面着交杂起来,本来应该平行的空间似乎受到了某块磁石的吸引开始错乱,认知前与认知后的时空穿插在一起。的确,我们目前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传说”,在我们懂得运用脑子去记忆以前的那些故事,都是通过别人的嘴巴说出来的。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或段落在书里很常见。

  《务虚笔记》不是几个下午就能消化的地摊书,在这本书的面前,不能浮躁,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用一颗安静的灵魂去好好品味。这样一本书,读一遍远远不够,在我以后的人生里,我必将一次又一次地重温这本书,它也必将带给我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向史铁生老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求解

邓晓芒教授以四点来作深刻的剖析:中国人什么时候有过人文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信仰、中国人为什么缺乏信仰、我们可能有什么信仰。他的演讲风趣,思想深邃给人以深刻启迪。他说,我们可以建立超越宗教和教派上的精神层面上的信仰追求。真善美可以作为信仰,其前提是要求个人独立,形成保障思想自由的体制和自由精神对话的氛围。当前要紧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做好人格建设的任务,促进个人精神生活达到自我意识的觉醒。
  讲座一开始,邓教授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什么时候有过真正的信仰".他谈到90年代曾经有人讨论过中国人文精神失落的问题,但最终没有结果.他说,实际上"中国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一个假命题".中国的精神不是人文精神,而是自然精神,天地精神.纯粹的人文精神是不会因物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因而也就不会有人文精神的失落的问题.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性,它是纯粹的精神,与物质完全分离,而中国的精神却是建立在自然界之上的,以人为本的,与世俗紧密联系的精神,也就是说中国人没有真正的信仰.    首先,什么是真正的信仰呢?
最初的信仰源于宗教,而宗教主要有自然宗教、实用宗教、自由宗教。自然宗教更多的是迷信,实用宗教起源于古罗马,是统治者统制人民的工具;而自由宗教则是真正的宗教,其代表是基督教。
  基督教强调不依赖耶稣的法力,反对迷信,推崇纯粹的精神超越。无怪黑格尔说,基督教是绝对宗教。现在答案揭晓了,真正的信仰是精神的独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超越。邓教授说了一个故事。以前一个学生告诉他,自己信教了,问是什么教,说是基督教,再问为什么信教,答曰精神痛苦,又问为什么不信佛教,又答曰信佛教也可以。宗教真的彼此间无区别,只是像马克思所说,是人间的鸦片,因为它可以麻痹人们的精神吗?其实不然,邓教授说,佛教能给人安慰;而基督教则教人承担痛苦,树立独立人格。这就是绝对宗教所具有的特质。信仰不同于迷信,迷信多是与物质相连,有所求才会迷信。而信仰是一种内在超越,它甚至可以忽略温饱问题。真正的宗教推崇超出动物式的生存模式。基督教认为,上帝面前无贫富,它承认一切人都是自由的。有信仰的人,越谦卑越高贵。
    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真正的信仰?    中国古代的张载有一个闻名天下的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邓教授说,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精英理想,有理想性,但无超越性,在解决百姓温饱问题后,很容易产生失落感,所以这并不是信仰。如果,我们今天为我们没有信仰感到悲哀,这不是我们信仰的失落,应该说是发现了我们信仰的真相。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捡回我们的信仰,而是反思我们为什么没有真正信仰的原因,并且了解西方宗教信仰的根基。为什么没有真正的信仰?实际上,我们的自我意识没有独立,更谈不上用逻辑的眼光去分析我们的自我,去跳出,不断地跳出。当然,中国也有反思的思想,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也讲慎独,但这反思精神是一次性的,有个既定的标准,即用传统天道、天理,以三皇五帝传下来的那套法则来反思自己,看自己是不是符合,不符合就自我批评,符合就继续做下去。这是一次性的,不能不断地跳出自我。这是中国人自我意识没有独立起来的明显体现:没有建立独立的内心的精神生活,也没有个人独立的精神需要。个人与群体是融合为一,不可分割的。天理、天道都是群体的法则,个人不能例外,亦不能跳出去;相反,个人必须用这套现成的法则来办事、来衡量。它是一套既定的标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样等等,从远古时代就这么传下来,没什么道理可讲的。中国人从生下来就生活在这种群体关系之中,很难有独立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
所以,中国人在懂事之后,就更加自觉地把自己沉默在群体之中,比如说,他受到委屈和伤害,只有在群体中才能找到安慰,或者说就能找到安慰,因为他没有更高的精神要求。西方人在群体中、家庭中可以得到保护,但寻求不到精神安慰。因为他们个体独立了,有他个人的精神追求,与别人无关,在这方面,他们的痛苦和失败在群体中找不到安慰,必须寻求纯精神的上帝才能安慰他们。所以,中国人这种群体使人有一定的精神性,但这只是群体意义上的精神性,而且与群体的物质性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前面讲的,拯
本文标题: 邓晓芒信仰读后感(出埃及记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191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皮皮搬进维拉读后感(长袜子皮皮第一个故事皮皮搬进维拉 维洛古拉读后感想)写阳光校园的读后感(《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读后感作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