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前线》读后感(斯诺:《西行漫记》之外的故事|西行漫记读后感2000字)

发布时间: 2023-12-25 13:33: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8

求爱国影片读后感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国主义电影观后感,我重温了几部经典的爱国主义电影,感触颇多。李向阳之所以成为英雄,朴志高之所以成为叛徒,...

《远东前线》读后感(斯诺:《西行漫记》之外的故事|西行漫记读后感2000字)

求爱国影片读后感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国主义电影观后感
  我重温了几部经典的爱国主义电影,感触颇多。李向阳之所以成为英雄,朴志高之所以成为叛徒,毕玉玺之所以成为贪污犯,有着种种原因。
  当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时,是什么力量决定他们(今后也许就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选择正路还是邪路,如何坚定地走好正路。是信念!信念是人生的罗盘,决定人生的方向,决定人生的成败。如何才能保持信念的正确性呢?我认为加强对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是确保信念正确性的关键途径。
  一个理论薄弱的政党,不可能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可能担负起自己的领导职责;同样一个思想贫乏的人,不可能胜任现代社会的重要工作,不可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加强先进思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修养,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而在参加工作后更为重要。每个人都是从社会中来的,并且今天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经常和这个社会中一切不好的东西接触,他会或多或少地带有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意识和习惯。为了保持自身的纯洁,提高思想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人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修养。
  那么先进的思想理论都包括什么呢?我认为能够指导人们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积极改造现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等的思想理论就是先进的,包括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思想和理论,如马列主义、中国传统思想理论中积极的部分等。
  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获得先进的思想理论资料呢?我认为有以下四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浏览互联网。当今世界是高度信息化的世界,互联网是信息的海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绝大部分书刊、资料都有电子稿,可以在互联网上阅读。如人民日报电子版不仅有时事,更有主流政治理论。方便、快捷、重要的是便宜,甚至免费。免费的精神食粮弃之不顾,实在是可惜。第二种途径是阅读图书。图书可以购买,或是借阅。第三种途径是学校学习。这是传统主流的,不必多言。第四种途径是工作生活中的感悟。这一点我也是听说的,年轻,还没有太多的认识。
  就我个人而言,怎样做才算加强先进的思想理论学习呢?第一,学习岗位知识技能。第二,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的精华,多阅读史书典籍,如《史记》、《资治通鉴》、《孟子》等。第四,知道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尽量保持与时代同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持之以恒,更要有严谨的计划。同时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用实践去发展丰富自身修养。
  坚持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的学到些东西呢?思来想去,最后认为还是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指出的共产党员的修养方法是切实可行并且是受益终生的。虽然时代不同,但是精神、本质是不变的。对于个人来说,工作就是革命,就要有些革命的精神。下面是原文(用来提醒自己,时刻谨记并实行之):
  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无论怎样都不能脱离当前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而是必须结合这种斗争去总结、学习和运用历史上的革命经验。这就是说,要在革命的实践中修养和锻炼,而这种修养和锻炼的唯一目的又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这就是说,我们要虚心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高贵的无产阶级的品质,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言论、行动和工作中去,不断地改正、清洗自己思想意识中的一切与此相反的东西,增强自己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意识和品质。这就是说,我们要虚心地倾听同志们和群众的意见和批评,仔细地研究生活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细心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且根据这些去检验自己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了解是否正确,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是否正确,去检查自己的缺点错误而加以纠正,去改进自己的工作。同时,我们要根据新的经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哪些个别结论,在哪些个别方面,需要加以充实、丰富和发展。总之,我们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
  当前,我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不仅因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可学,可用,更可贵。
  通过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要使自己拥有下面的修养: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第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第三,坚持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第四,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第五,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
  通过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自己拥有正确的,适应时代要求的,确保人生不走歪道的强大强大思想武器,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看电影,片名叫《南京大屠杀》,看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浓烈的尸臭与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难民们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声,惊叫声,和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更给这城市増添了几分恐慌。此刻,明朝的墙,清朝的庙,还有那五千年的繁荣与辉煌,都在这混浊不清的分不清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动,消失。只有那血红的太阳旗在污浊的空气中耀武扬威的飘舞。令人触目惊心的杀戮在街头巷尾进行着。我身临其境般地目睹这场残无人道的大屠杀,心几乎走向崩裂的边缘,心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的愤怒。那是一场中华民族遭受的浩劫。30万 呀!!! 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阴云重重笼罩。遭受洗劫的又岂止是一个南京?日本侵略者的兽蹄践踏着东北三省,华北平原,甚至大半个中国。这真是中国的耻辱!一个曾经拔萃与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国,居然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躏!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但中华民族的血能够白流吗?华夏大地掀起了革命狂潮!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华儿女献出了无数不屈的灵魂和钢强的躯体,拯救着这古老的民族。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国人赶出了神州大地,今天,我们不可能向日本发动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我们现在只能做的就是从国力上超过日本,赶上世界。这样,才能告慰那残遭劫难的30万英灵。
  但令人心痛的是,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及日本比较,我们还多有不及!当年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为历史谱写新的辉煌,像我们的祖辈那样,把青春和生命融入这场风起云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东京审判》历史背景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飞抵东京。东京的中国同仁及朋友为梅汝璈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席间,顾毓秀郑重地赠送了一把宝剑给梅汝璈。《大公报》记者肖南负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全程跟踪报道。在宴会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动和欢欣,但他却预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艰难……
  9月18日晚,军训团组织06级新生在图书馆广场观看了电影《东京审判》。这部电影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冲击,点燃了心中雄雄的爱国主义热情。我们为革命前辈的傲骨豪情而喝彩,为日本战犯死不认罪而激愤,为最终的胜利而欣慰,充分感觉到身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
  东京审判,是国人给死难同胞的一个交代,是向世界讨要公道的一场审判,这是一段真实而又不为所熟知的历史。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觉得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即将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成为未来的创造者,我们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使体魄更加强壮,技术更加先进,意志更加坚毅,思想更加成熟。
  《东京审判》让我学会用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态面对这段苦难的历史……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看电影,片名叫《南京大屠杀》,看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浓烈的尸臭与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难民们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声,惊叫声,和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更给这城市増添了几分恐慌。此刻,明朝的墙,清朝的庙,还有那五千年的繁荣与辉煌,都在这混浊不清的分不清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动,消失。只有那血红的太阳旗在污浊的空气中耀武扬威的飘舞。令人触目惊心的杀戮在街头巷尾进行着。我身临其境般地目睹这场残无人道的大屠杀,心几乎走向崩裂的边缘,心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的愤怒。那是一场中华民族遭受的浩劫。30万 呀!!! 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阴云重重笼罩。遭受洗劫的又岂止是一个南京?日本侵略者的兽蹄践踏着东北三省,华北平原,甚至大半个中国。这真是中国的耻辱!一个曾经拔萃与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国,居然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躏!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但中华民族的血能够白流吗?华夏大地掀起了革命狂潮!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华儿女献出了无数不屈的灵魂和钢强的躯体,拯救着这古老的民族。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国人赶出了神州大地,今天,我们不可能向日本发动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我们现在只能做的就是从国力上超过日本,赶上世界。这样,才能告慰那残遭劫难的30万英灵。
  但令人心痛的是,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及日本比较,我们还多有不及!当年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为历史谱写新的辉煌,像我们的祖辈那样,把青春和生命融入这场风起云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不应忘记的历史——电影《东京审判》的观后感
  《东京审判》历史背景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飞抵东京。东京的中国同仁及朋友为梅汝璈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席间,顾毓秀郑重地赠送了一把宝剑给梅汝璈。《大公报》记者肖南负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全程跟踪报道。在宴会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动和欢欣,但他却预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艰难……
  9月18日晚,军训团组织06级新生在图书馆广场观看了电影《东京审判》。这部电影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冲击,点燃了心中雄雄的爱国主义热情。我们为革命前辈的傲骨豪情而喝彩,为日本战犯死不认罪而激愤,为最终的胜利而欣慰,充分感觉到身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
  东京审判,是国人给死难同胞的一个交代,是向世界讨要公道的一场审判,这是一段真实而又不为所熟知的历史。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觉得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即将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成为未来的创造者,我们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使体魄更加强壮,技术更加先进,意志更加坚毅,思想更加成熟。
  《东京审判》让我学会用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态面对这段苦难的历史……
  最近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此书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太行山上》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国民党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刚刚看完优秀抗日题材电视剧《烈火金刚》,震撼了我心,震撼了一颗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现代青年的心。
  在片尾,肖飞、丁尚武、林丽、齐英等英雄人物,或身缚手榴弹炸毁敌人正在修复的公路,或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与战友执行任务时力争献身、最后诀别的环节,队长史更新忍悲送别战友,双目含泪,一个铁打的汉子强忍内心的强大悲痛,通过向战友一拍肩膀和后来端起抢来的机枪向鬼子愤怒激射的镜头描写,淋漓尽致地突现了英雄的爱恨情仇。而肖飞身负重创,最终还是来到准备要炸毁的公路上,从容躺下,拉开身上捆绑着的数十枚手榴弹的导火索时,那一声“战友们,请向我投弹!”的大喊,更让人看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女战士林丽奋力挣脱汉奸的阻挡,冲向敌群的英勇身姿,更是让人肝肠寸断,顿生无限敬仰、强烈的爱国主义革命情感。同时,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更是充满了无比的仇恨。片尾中的熊熊烈火,又一一再现了牺牲了的英雄们光辉形象。他们在烈火中重生、涅盘,在人民正义战争中归于永恒。人民永远铭记他们。
  谁没有年轻的生命?谁不珍惜这宝贵的年华?谁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战场上,我们的英雄,却用他们年轻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了战斗的胜利。
  电影《上甘岭》讲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抗击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八连已经在山上抗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旁观看。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心好像被无数的钢针刺着一样疼。我想起自己平时对同学的态度不好,心里难受极了,感到自己脸红,羞愧。
  过去,我在班上算得上一个“吵架、打架王。”我不是找这个吵嘴,就是找那个打架,根本谈不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在跑步的时候不小心踩了我一脚,他一边跑一边说:“对不起!”我却故意刁难他,把他一推,大声说:“对不起值几个钱,你把我的鞋子弄脏了,你赔!”那位同学一边道歉,一边说:“我不是有意弄脏你的鞋,我帮你洗。行吗?”可我还是要他赔,并举起拳头要打他。旁边的同学听到我的叫骂声,围了上来。了解情况后,个个都不满意,眼睛怒视着我,好象说:“如果你再欺负这个同学,我们就去告诉老师。我一看这吓人的架势,不敢再说什么,只好偷偷地溜跑了。
  看《上甘岭》的英雄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情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像我平时那样,就会没有朋友,会变成“离群之雁“。
  电视演完了,爸爸和妈妈津津有味地谈论《上甘岭》电影中的精彩情节,可是我这个平时爱闹的人,却在一旁默默地思考着……
  《邱少云》观后感
  你知道烈火焚身的感觉吗?你忍受过火烧火燎的痛苦吗?在熊熊的火焰中,有谁能够保证自己一动不动呢?今天,我看了《邱少云》这部影片,他那钢铁般的意志深深地震撼了我。
  哪是一个黄昏,邱少云潜伏在草丛里,一动不动,邱少云知道对面就是敌人,只要这边已有动静,就会被敌人发现,就会破坏整个计划。突然,一颗罪恶的燃烧弹在邱少云的身边爆炸了,转眼间,燃烧油飞溅到他的身上,腿上的伪装物立刻燃起了烈火,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自己在熊熊大火中移纹丝不动,最后,他牺牲了。但我们打败了敌人,我们胜利了!真是闷怀着最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同志生前打坑道使用过的铁杆、大锤精心刻写了一块碑文。战士们脱下了帽子,满含泪珠地向他敬了个军礼!
  那时那刻,我也已经是热泪盈眶。想想我,平时站队的时候都站不好,要是让我上战场,那结果不堪设想。我以后得向邱少云学习,管好自己的纪律,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 100字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写《红星照耀中国》主要内容,以及关于作者的背景,再详细述说一下其中的主题思想,最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等等。

正文: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长大后成为一名著名的记者。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去红都的道路 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在保安 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本章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变改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由于有了这一种思想武装,使得一批青年,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斯诺:《西行漫记》之外的故事|西行漫记读后感2000字

  1936年,长征到陕北的中共中央,为了争取舆论的理解和支持,粉碎国民党的政治“抹黑”,让外界了解真实的红区情况,在党的历史上开创性地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方针。党中央主动邀请或欢迎中外正赢的人士来访问,就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斯诺是回应中共对外开放方针,应邀访问陕北红区的第一人。他的《西行漫记》等著作,向世人介绍了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和党的政策,起到了正视听、助革命的强大作用,一时名扬天下,这是党的对外开放方针的重大胜利。斯诺此访的意义在于,为外国人来访开了个好头,打破了敌人的封锁,改善了党的政治生态环境。但是,还有许多鲜为人知、饶有兴味的故事,他并未写入《西行漫记》中。本文则其要者,以飨读者。
  踏上“伟大的探险”之路
  斯诺1936年到陕北“探险”前,已在中国生活了7年。
  斯诺的祖父塞缪尔·斯诺,担任过美国首任驻广州领事,他少年时就听到过关于中国的故事。1928年,不满23岁的斯诺经夏威夷、日本到了上海,身份是周刊《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后来又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驻上海的特约通讯员。从1929年起,斯诺开始遍访中国内地的主要城市,以及东三省、内蒙古、两广、云南、台湾等地,对中国当时的社会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同情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斯诺曾以战地记者身份前往东北采访。返沪后,又经历了“一·二八”抗战。他根据见闻,在1932年年底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远东前线》,颂扬东北和上海军民的英勇抗战。同时,在书中根据第二手材料,对江西苏区的情况作了报道。
  斯诺是怎样产生访问陕北动机的呢?这事与宋庆龄有关。他为撰写宋庆龄传记,1931年9月在上海拜见宋庆龄,进行了多次长谈。他被宋的伟大人格深深感染,并同她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关系。经宋庆龄的介绍,斯诺结识了鲁迅。在他们的影响下,斯诺“在对中国的现实认识上,来了一个飞跃”。后来,在鲁迅的具体指导下,斯诺编辑了英文的中国左翼作家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
  1933年秋,斯诺离开上海到北平的燕京大学新闻系执教,并在这里结婚安家。在此期间,他同学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分子来往密切,并且和他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一起积极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正是从这些学生那里,他得到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新闻记者的敏感,使他立刻萌生了要到陕北红区,亲眼“看一看蒋介石费了十年时间试图‘清剿’的究竟是些什么人”的念头。但怎样去呢?一时无策。1936年春,斯诺又去拜访宋庆龄,表达了这一愿望,宋表示赞同并愿帮助。时隔不久,宋庆龄接到有关人士转来的中共中央的电报,内容是请宋帮助邀请一名诚挚的西方记者和医生,到陕北访问。
  经宋庆龄介绍,斯诺与中共华北地下党取得了联系。1936年6月,他带着中共北方局负责人刘少奇委托柯庆施,用隐性墨水写给毛泽东的介绍信,怀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带着两架照相机、24个胶卷和许多笔记本,登上了从北平驶往西安的火车,开始了他的被后人称作“伟大的探险”的旅程。
  受到苏区的热烈欢迎
  当时,驻扎在西安的张学良的东北军,已经同陕北红军达成了停战协议。这为斯诺进入红区提供了方便。
  7月初,斯诺乘东北军的卡车由西安到达肤施(即延安,当时为东北军控制),然后步行,于7月9日到达红军前沿司令部所在地安塞。刚一到达,他就受到一个蓄着浓密黑胡子,双目炯炯有神,态度温和的青年“军官”的接待。这位“军官”用流利的英语同他交谈,斯诺大感意外。谈话中他才知道,接待他的是大名鼎鼎的周恩来。周恩来说:“我们欢迎来苏区访问的任何一个记者。阻碍记者来访的不是我们,而是国民党。你可以把看到的一切都写出来,我们将从各方面帮助你了解苏区的情况。”斯诺没有想到,刚来到这个“神秘”之地,就受到热情接待,兴奋得彻夜未眠。
  斯诺在安塞住了两天,同周恩来商定了一个92天的采访计划。第三天,周恩来派人骑马护送他前往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今志丹县)。斯诺在这里受到更为隆重的接待,大半中共中央委员和在此的全部政治局委员同群众一起,热烈迎接第一位到访的外国人。群众打出的欢迎横幅上用中英文写着:“欢迎美国记者来苏区调查。”在保安,斯诺开始了他对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的正式访问。
  毛泽东正式接见斯诺前,7月13日晚有一个礼节性的看望。斯诺在窑洞里等待着,直到吃完饭时毛泽东才来。毛泽东用力同斯诺握手,以平静的语调寒暄,要斯诺在同别的领导人谈过话后,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认识方位,然后去见他。之后,他缓步走过挤满农民和士兵的街道,在暮霭中散步去了。7月14日,保安举行欢迎斯诺和马海德大会,毛泽东出席并即席讲话,对客人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
  7月15日,毛泽东正式会见了斯诺,主要谈中国抗日的世界性问题。此后,毛泽东与斯诺又有过几次谈话:7月16日,谈中国抗日的形势问题;18日、19日,谈苏维埃政府的对内政策问题;7月19日,张闻天接见斯诺,回答他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阶段划分等问题;7月23日,毛泽东同斯诺谈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苏联的关系问题,第一次公开表述中共的独立自主立场。7月底至9月中旬,斯诺前往甘肃、宁夏,采访红军前线部队。返回保安后,9月24日,毛泽东同他谈联合战线问题;10月间,毛泽东应斯诺再三要求,同他连续几个晚上谈个人历史和关于红军长征的经过。对他人系统地谈个人经历,这在毛泽东一生中是仅有的一次。为慎重起见,毛泽东要求斯诺将这部分内容整理成文后,由黄华译成中文,交毛泽东仔细审阅修改。黄华照改英文稿后,再交给斯诺。谈话通常从晚上9点开始,持续到次日凌晨两点,吴亮平(时任中央宣传部长)做翻译。这些谈话,马海德通常在场,但他只听不发言。
  辣椒趣话
  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内容很广泛,除政治外,也穿插一些趣闻逸事。
  斯诺在保安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去毛泽东的窑洞里坐坐。毛泽东也经常邀他来吃饭。毛泽东的饮食非常简单,经常是一盘儿辣椒,一盘儿青菜,偶尔有少许肉。主食是小米饭或馒头。即使是斯诺这样的国际友人光临,也只是加一份儿贺子珍用野果子自制的甜食。

有关战争的读后感、、如读《 》有感 一定要战争的哦 急需啊

总是说四野的战斗力如何强悍,战斗水平如何高,101的指挥水平如何了不起。在舰船上是争论得沸沸扬扬,在这里也有以绯红巨剑为首的一批网友在追捧。其实从所面对的力量,从自身所具备的实力,从遭受的败仗之多,败仗之惨,综合来考虑,东野是远远不如关内部队的,各主力的表现,并不比东北国军野战主力的平均水平强,甚至还弱一点。
  东野的胜利,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归结于那个我象祥林嫂一样念叨了许久的话题:战后的雅尔塔国际体系。
  远东,已经划定了是红色帝国的势力范围。唯一能在远东控制苏联扩展势力的日本,已经无能为力。
  东北国军一直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在凭借自己高出一筹的战力,以少胜多胜利进据辽中以后,发现自己就处于一个既无法多养兵,又两面受敌的情势。
  这种情势的形成,就是辽南解放军的存在。辽南东野主力,一直以关东州和朝鲜边境为依托。部队打散了可以到关东州或者延吉去重编,武器弹药军资粮秣缺乏了,可以从苏联朝鲜整车皮整车皮的调拨,军工体系除了设在大连就在中朝边境一带,用着朝鲜提供的原料,用着朝鲜水电站提供的电力,舒舒服服的生产着武器。(在60军小丰满撤退前,东北主要电站都在国军手里)
  而这些得天独厚的南满解放军,一边切断了从营口对国军的海上补给道路,一边经常切断北宁路关内的陆上补给道路。对国军的威胁是致命的。
  一是国军要在北满有所行动的话,必须先稳定南满态势,至少要控制住本溪,这样先打南满再去北满,部队行动量大大增加,很多主力部队就这样长年不得休息中被拖垮。(就象廖耀湘向魏德迈诉的苦中所说的情况一样)
  二是廉价大量的陆上、海上运输渠道被切断,国军在东北补给一直是短缺而且代价高昂的,最窘迫的时期完全靠飞机空运。特别是粮食,自己飞机不够,以黄金美钞雇佣陈纳德空运公司德飞机,先从锦州把粮食运到沈阳,再派飞机从沈阳把粮食空投到长春。最顶峰的时期所花费的费用占全国军费的3/5!!这样东北还怎样养兵?怎样打仗?东北国军野战主力常年只有8、9个军的实力,即使以陈诚之尊,国防部联勤总部土木系班底的全力支持,也不过将兵力扩充到14个军,而且识者也完全知道野战主力除了战斗力SOSO的49军,其他根本没什么增加,只是番号的虚扩,将战斗力很弱的暂编师编进去而已。
  这种战略上的绝境,难道国军是傻子,不知道先把南满东野主力清除干净?
  可是不行,听我细细道来。
  在我的统计中,南满东野主力被打垮有三次:
  第一次是二战四平时,新6军等部先占本溪再趋四平,在本溪扫荡的时候,就先把本溪聚集的10万余南满主力打垮,老底子损失之重部亚于四平,其他收编部队纷纷溃散,营口丢失,大凌河一带辽南地方武装被打散,部队退入关东州整编,追踪的国军看着干着急没办法。
  第二次是在46年夏季以后,在关东州、延吉重编的南满部队从南、北两方向回到辽南,再次控制南满。国军感到威胁,在冬季强行发动对南满的作战,分兵而进,不顾一切的非要拔掉南满。这种冒险战略断送了25师(被3、4纵配以炮9团的绝对优势兵力火力打掉,炮9团有恐怖的240迫击炮),但以195师为首的部队先在蚰岩几乎全歼辽南独立师,在通化重创6纵17师,使其没能回到北满参加一下江南战役而在延吉重编。已经把南满贯通式的切断,通化南面残存部队又退进关东州重整,国军又干着急没办法。通化以北的部队只有四个县的地盘了,但是从延吉而来的朝鲜武器弹药甚至大量的朝鲜兵又不断补充(那时是朝鲜兵补进东野最多的时候,后来回人民军的东野朝鲜族部队以这时入伍的新兵为骨干),国军攻势发展到尽头没了办法。这一仗把南满彻底打垮,但是仍然没法做到肃清。但国军利用南满的短暂安定在北满与东野反复争衡,北满也发动了三下江南乃至夏季攻势来吸引国军注意力,帮助南满缓过气来。
  在三战四平的夏季攻势里面,国军利用这一短暂安定,能从南满抽调出9个师的援兵把13个师的东野阻击部队打得大败,169师在八棵树,195师在八面城得钻隙迂回,都是辉煌之极的战例,13个师兵力火力都占优的部队败得之惨之丢脸,是罕见的。而同时7个师攻2个师守的四平城,也是怎么攻都攻不动。三战四平东野损失应在5万以上,换成关内部队一次损失5万野战主力,是绝对翻不过身了,惟有东野扛得住。
  第三次南满主力被打垮是在47年秋季攻势。北满主力大举南下,协助恢复了元气得南满在辽南攻城略地,连冀热辽被傅作义打败的部队都调到南满来了(以8纵为首),歼灭了49军,完全切断了北宁路。国军从华北出援,以两个师在西满活动,新1军也从长春向四平运动,一下101就把1、2、3、4、6纵调到四平、吉林和通辽一带,对付北满回师的国军和预计从西满而来的援军,不让他们会合。结果华北国军5个步兵师又一个骑兵师从北宁路正面杀出,打得7、8、9纵土崩瓦解,一路退到临江延吉,每个纵队当时的团队总结一片哀鸿遍野,减员极多,辽南几个独立师又往关东州钻,北宁路被打通。而195师在辽中一带纵横,先在阜新小挫3纵,又在通辽重创6纵两个师,减员9000余人。这个山东7师改编的老底子主力纵队,实在运气不好,留在吉林攻击的一个师也受到相当损失。(题外话:46年11月6纵在通化17师被195师重创;47年1月一下江南16师在焦家岭又打得很惨,18师没怎么参战但是冻伤却很多;二下江南6纵打德惠失利,损失很大;三打四平17师在城里苦战13昼夜,退下来只有三四千人;47年秋6纵吉林攻击部队伤亡很重,通辽6纵主力又告崩溃,而且是被195师一个师打烂的!换在关内,这个纵队早完蛋了,但在东北它就是能补充恢复起来,还成为101帐下五虎之一,这能说明四野战斗力强么?只是家底厚得超乎想象而已!)
本文标题: 《远东前线》读后感(斯诺:《西行漫记》之外的故事|西行漫记读后感2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112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小弟弟和小姐姐读后感(小姐弟俩读后感亲子网)小船长读后感450字(十五岁的小船长读后感6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