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读后感开头怎么写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
医学读后感开头怎么写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xxx读后感》,也可以用《读xxx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什么是次要,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变化,摘取其中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感受、体会以及受到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一点,用一个简洁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就是这篇文章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位置是可以灵活,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关系中,“读”是“感”前提、基础;“感”是“读”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含义,深入体会作者写作目和文中表达思想感情。
协和医事读后感范文
2007年12月初,我到北京大学参加一个研讨会,晚上在中关村图书大厦购得一本《协和医事》(讴歌编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0月出版),看后感触颇多。
本书通过协和的建立、协和的教育、协和怎样服务社会、协和人九十年(1917——2007)的传奇故事,展示协和文化、协和精神和协和传统。作者本人是医学博士,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系,毕业后赴美国,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抗结核药物课题研究一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两年。2002年回国后投入抗肿瘤生物类新药物的临床研究。现任职某制药公司。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投资建立的,其“志在世界一流”的办院宗旨绝非今天大*动中的空洞口号。她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医学大家,他们每一位都撑起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医学世界。这些人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黄家驷、林巧稚、吴阶平、张孝骞、吴英恺,等等。
一个世纪前,英国思想家怀特海认为,进入大学的学生状态应该是:“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嘹望。”进入协和的年轻灵魂,在协和育才模式里,得以用科学的思维突破束束缚、自由观察世界,而身边许多大师营造的浓厚学术气氛,则赋予了他们内在的崇高和自律,天长日久,人格得到塑造,变得完整。老协和的许多老师是“大师”,他们聚集在协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氛。身在其中,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气氛上身、入心。有人说:“协和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
细分起来,协和的“熏”有三重境界:
一是“一对一”,协和曾经有导师制,不仅导医术,还导道德;
二是大师聚集在一起,形成浓厚的为医文化和学术气氛;
三是气氛的保障,一套严格的制度和系统,保证相对的自由和独立。
探究协和为什么能够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原因,从吴阶平的回忆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我在协和一二年级时,虽有个别科目学得较好,但总的来说,成绩平平。三年级开学不久,我因患肾结核,动了手术,休学一年。那时,协和的学术空气十分浓厚,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其中有属于教师阶层的活动,有属于医学院的活动,有属于各门学科的内部活动。医学生有权自由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我充分利用了这些机会,虽然对很多具体内容并不理解,但耳濡目染,得之于心的东西却不少。例如:研究工作中的科学态度,客观评价前人的贡献,有条理地分析和归纳实验结果,论据充分地阐明观点以及预测学科在某一领域中的发展等。我听过许多专家的精彩报告,在他们的启发下,我又阅读了一些享有盛誉的外科学者的传记。这一切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也教给我不少思考问题的方法。三四年级开始临床实习,这个阶段主要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靠思维能力。我学习比较主动,成绩突飞猛进,出乎教师和同学的意料,一下子名列前茅。”
按照一位哈佛医学院教授的说法,一位医学生在医学院里应当完成五个方面的成长:知识的增加、躯体的成长、情感的成熟、社会判断和道德操守的提高。但在中国,全社会对高等医学教育的问题,很少给予关注,但却对从这里培养出来的医生质量,寄予了过高的期待。
内科专家张孝骞一生并没有留下宏篇大著,但是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倒是积累了很多。“*”中,他的宝贵财富——五十多本写有密密麻麻病案资料的小本,随着三次抄家荡然无存。“*”后他重又拿起笔记录,即使在右眼已经失明、左眼一尺以外已看不清人影的情况下,还要靠着药物维持视力继续记录,总数达五十六本。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纸片记录,加起来他差不多记有一千多个病例。
张孝骞的学生鲁重美在《难忘一事——回忆我的导师张孝骞教授》中描述了这五十六个小本和四盒卡片:
“整理张老的遗物时,我又见到了那些我所熟悉的小本本,那是张老亲手记下的一些复杂、疑难病例,多附有随访结果及有关文献的出处。密密麻麻的字迹,凝聚着张老的心血和汗水……身边的桌子上堆放着四个大小不等、质地不同的盒子,一个旧铁盒,一个长木盒,两个厚纸版做的鞋盒,里面装满了张老长年积累的文献摘录卡片,英文的、中文的,分门别类,井然有序。新旧卡片参差码放,泛黄的、褪色的、毛边的旧卡片是老人早年从医生涯的艰辛写照,而更多的新卡片却展示了老人永不满足、不断向医学领域冲刺的不倦精神。只有科学的天平才能平衡——一头是不起眼的小本本和几盒外表破旧不堪的文献卡片,一头是协和泰斗、医学巨匠。”
说到协和,不能不说到大名鼎鼎的林巧稚大夫。林巧稚的*、今日的协和妇产科名家郎景和,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科学家也许更多地诉诸理智,艺术家也许更多地倾注感情,医生则必须把冷静的理智和热烈的感情集于一身。”在今日关于林巧稚的文章中,常常会提到她的这句话:“健康应从婴儿抓起,我一辈子没有结婚,为什么呢?因为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就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孩子。为了事业我决定不结婚。”
虽然她自己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但经她手接生的孩子千千万,人们给了笃信*教的她这么一个称谓:不曾做过母亲的“万婴之母”。她为林徽因、冰心这些文化名人接生过孩子,也给周恩来夫人、朱德夫人、彭真夫人看过病,她更为众多社会上的普通妇女治过病接过生。就象康克清在一篇回忆林巧稚的文章中说“她是看病,不是看人”。
在梳理九十年协和的脉络之时,一些当今医疗存在的问题,对照过去也许就有了答案和启迪。这也许是读《协和医事》,可以给生活在今天的为医者和虽不为医但需要看病者的更多效用。
《协和医事》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医生的修炼》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医生的修炼》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医生的修炼》读后感1《医生的修炼》是一本令人惊艳的作品。这本书魔力般的文字,能让病房里的真实故事仿佛正在我们眼前上演。书中每一个病例故事饱含了对医学事业深刻的反思,触碰到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对于如何修炼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如何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这本书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要接纳临床的复杂性,因为医学是一个时刻变幻、难以琢磨的知识体系。医生所知道的和医生所追求的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距,但是正是这个差距使得我们更加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临床医学作为经验学科,需要的是不断的练习和总结。但每一次的练习都生死攸关,我们必须认清楚,这样一个现实:医学并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而是一个时刻变幻,难以琢磨的知识系统,不断进步的科学指引着我们。
外科机器人与人机博弈几乎所有的竞赛中电脑要么与人类战平,要么战胜人类。反对方认为现代的医学关怀已经很缺乏人性的温情,倘若继续技术至上,人类会感到越来越孤独,病人常常会感觉自己不过是一个病例上的数字。或许数码医疗的前景是水火不容的,不是相辅相承而互恰方则支持医生可能会摆脱医疗错误的困扰,转而更多的关心病人。
《医生的修炼》读后感2翻开《医生的修炼》的首页,我便生出了浓厚的读下去的欲望。在这一页,睿智的学者面带从容淡定的微笑,旁边编写着简短的简介(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时代周刊》上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作为一名医学后辈,在看见如此优秀的前辈时的那种激动,我是无以言表的,对于他的作品当然也就兴趣满满。
带着对阿图医生的崇敬之情,我继续往下读了下去,然而,让我惊讶的是书的开头竟是我是菜鸟。在这一段,我看见了我的偶像褪去光环而作为菜鸟的成长经历,受到深深的启发。能达到如此成就的阿图医生应该算的上我们口中的天才啦,然而就算是天才,在最初也不过是一个菜鸟。
优秀如他在第一次做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时也是错误不断。当他以为万事俱备时,指导医生问他血小板是多少?,他因为紧张而忘了检查;当他消毒时,医生问他给他垫布卷了没?,他才惊觉自己又忘了;当他要开始注射时,医生问他用来冲洗导管的注射器呢?他着实又懵了。外科手术像其他事情一样,技巧和信心是从经验中积累的,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中,半年后的他学会了阑尾切除手术,一年后的.他可以做截肢手术,两年后的他已经能胜任气管切开术,而今的他正在努力学习处理腹部主动脉瘤。天才在于积累,一如他所言自己既不是天才,也不是傻瓜,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我就可以做到。
明明知道手术可能会出错,下手时却重来不会有丝毫犹豫和怀疑。我觉的这就是一名医生的魅力所在,从容淡定,给予患者心灵最大的安慰。当然这般从容淡定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来自积年累月的练习,不仅仅是住院医生需要不断练习来完成菜鸟的逆袭,经验丰富的医生也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更先进的新技术。可以说,学习是一辈子的学习。
医生的修炼,修炼一生,直至生命的终结。
《医生的修炼》读后感3作为一名刚踏入医学院的精神医学专业的医学生,有幸读到了阿图葛文德的《医生的修炼》。
作者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十几个故事,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医生所面对的不确定和做决择时需要考虑的'复杂因素,讲述了年轻的新手医生阿图出生在医生世家,毕业于名校医学院,满怀抱负的进入了梦想中的白色巨塔。从硬起头皮第一次拿起手术刀;第一次气管切开等种种经历;眼见身边曾经尽责的医生最终沉沦;面对种种无法解释,又难以治愈的病症,体验生命从自己手中一丝丝的逝去讲述了医学工作者的无助、无奈。而且里面有些医学知识,对初涉临床的我是个学习,更是种警示、鼓励。
临床医学作为经验学科,需要的是不断的练习和总结。说实在的,最重要的才能就是练习,愿意练、肯练。然而每一次的练习都生死攸关,我们必须认清楚,这样一个现实医学并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而是一个时刻变幻,难以琢磨的知识系统,不断进步的科学指引着我们。当然也有习惯和本能,还要靠一些经验,有时还有运气,然而我们知道的和我们追求的目标之间总会存在一段差距,不过,正是这个差距驱使我们更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因为我发现医学真的很奇妙,在很多方面很难解释,风险那么高,病人却信任我们,让我们自由发挥。医生总会面临两难的境地,有时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医疗决策,而这样的决策,是否会带来并发症呢?不确切的答案让人难以回答。
毕竟医疗上的决定是错综复杂的,当你遇到三岔口的时候,很难决定要走那一条,就好像阿图第一次做深静脉穿刺,第一次做气管切开,这就需要医生果断决策,敢于实践,就和网球运动员,钢琴弹奏家和电脑修理工一样。我们都需要不断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职业技能。但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矛盾。像机器一样完美成为医学界的一种目标。从进入医院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明白医生是不被允许犯错的达到完美的关键是多学习,只有终生学习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犯错误的可能性,我父亲告诉我,你认为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不久后你会发现有人做得比你更好,因为新技术和掌握新技术的人层出不穷,你必须去不断学习新东西,我今天所做的事情,其中大部分以前上学都没学过。医学也是一门探索性学科,人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远还没有达到理想和完美的境界。事实上每个医生都有相似的经历: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医生也必须不断尝试、学习新事物。不能适应新事物就意味着降低治愈病人的概率,使他们不能享受到现代医学进步的好处,然而学习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来麻烦。同时我们也要认清这个事实,每天,医生都要面对变化莫测的情况信息不充分,科学理论含糊不清,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永远不可能完美,即使是最简单的手术,医生也不可能向病人保证术后状态一定会比原来好。教科书里讲的各种病的典型症状,但是在临床上却无法找到一个人能把所有典型症状都见全,尤其是许多的病本来就难以鉴别诊断。
唯有通过不断的练习,积累总结,谨小慎微,才能把失误降到最低,但是医生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医生要通过严酷的医学训练,本来应该比大多数人更坚强,更抗压,但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还要面临医患纠纷,麻烦出现时,还不能得到外人的理解,最炽热的人,也要被冰冷的态度所浇灭。医生属于一个孤立的世界,一个不断流血,不断实验,不断切开人体的世界。我们是活在病人群中的少数健康人,因此,我们很容易被孤立,就连我们的家人也很难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医生常常被认为是冷血、没有人情味面对活生生的病人表现出冷漠的样子,事实上,这正是一名医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至少,在医学医疗活动中,这种表面的冷漠也是必要的。医生在情感上比较冷静,能理性地看待所有不确定的事情,不会因为恐惧或感情用事来歪曲事实。我们无法获得每一个病人的谆解,但是最起码做到问心无愧!
葛文德在书中还谈及了外科机器人与人机博弈命题。1996年,瑞典兰德大学附属医院负责心脏监护的资深专家沃林主任与电脑识别仪比赛,分别对2240份心电图资料(其中一半是问题心电图)进行分析识别,结果沃林正确地挑出620份,电脑则正确的挑出738份,电脑以20%优势击败专家,几乎所有的竞赛中电脑要么与人类战平,要么战胜人类。反对方认为现代的医学关怀已经很缺乏人性的温情,倘若继续技术至上,人类会感到越来越孤独,病人常常会感觉自己不过是一个病例上的数字。或许数码医疗的前景是水火不容的,不是相辅相承而互恰方则支持医生可能会摆脱医疗错误的困扰,转而更多的关心病人。
在医生的队伍里,常会有一些问题医生需要矫正,文中详细分析了哈里森的问题医生。详细分析了他的心灵堕落史,问题医生会面对同行的责难,最终哈里森在专业的矫治中心治愈。我们所有人都一样,生病的时候,都是医生在掌握着我们的性命,而医生通常是不完美的,他们也有可能犯错。
选择医学就是一辈子的学习,作为正在进入临床阶段学习的我们,在为人类战胜疾病的理想中肩负责任。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让这个人过得更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