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京的春节读后感读后感450到500急急!!!!!!!!!!!!!!!!!!!!!!!!!!!!!!!!!!!!!!!!!!!!!!!!!!!...
读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读后感450到500急急!!!!!!!!!!!!!!!!!!!!!!!!!!!!!!!!!!!!!!!!!!!!!!!!!!!!!!!!!!!1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对词语的理解。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学生学习本单元时,春节刚过不久,也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
2.整体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本文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从腊月初写到正月十九,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所以,理清写作思路是学好本课的关键。文章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可分5个时间段来把握:①1—6自然段(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开始);②7自然段(除夕);③8—10自然段(正月初一);④11—12自然段(正月十五元宵节);⑤13自然段(正月十九结束)。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在教学过程中,初读课文后,可先让学生谈谈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再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初读课文后可填写以下表格:
时间
风俗习惯
3.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课文先写北京春节的开始,比较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春节的准备。有的民俗习惯只一句话带过。如,“必须大扫除一次”“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紧接着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最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老师适时点拨,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4.品读语句,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老舍先生曾说,“我不论写什么,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流畅通达,清浅俗白,雅俗共赏,耐人寻味。这种语言风格在文中处处可见,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教学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指导学生抓住自己对课文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把培养语感落到实处。
本文有较多的场景描述,有较强的画面感,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并引领学生理解本课所展示的民俗的内涵——春节代表的亲情、乡情、祝愿、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比如,“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一画面可以反映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关于表达方法的领悟,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并着重指导学生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特点。比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用俗语说明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再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夸赞腊八蒜;又如,“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非常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农业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丰收的自豪和期盼。
5.生字可以重点指导易错的字。例如,“醋”的左边不要少一横,“轿”左下是提不是横。“栗”下面是“木”而不是“米”。
6.课后第一题除练习快速默读外,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全面了解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并能抓住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或细节谈感受。在交流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本地过春节的习俗,对比谈感受。本题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完成。
课后第二题旨在落实本年段的重点目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本题宜在把握全文内容后进行,找出详细描写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读议结合,相互促进,切实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课后第三题的练习意图是联系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节日蕴涵着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激发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7.课后“阅读链接”可在课内完成,也可在课外完成。目的一是扩展节日习俗信息;二是训练浏览,提高浏览速度,培养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三是与课文相关部分比较,学习不同的写法。比如《过年》,“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天天打扫剩菜”,守岁“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写出了与课文不同的另一种感受。再如《除夕》,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习俗,可以让学生和课文中的除夕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教学案例
第 一 课 时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时间〖〗风俗习惯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初旬、蒜瓣、翡翠、色味双美、饺子、杂拌儿、榛子、栗子、鞭炮、风筝、截然、寺院、逛庙会、张灯结彩。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同桌互相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四、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交流重点如: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五、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六、学习“阅读链接”
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
五、相关链接
1.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2.老舍的语言风格
(1)北京韵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例如,《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言富有北京韵味。
老舍作品语言的北京韵味,有赖于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生活。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为老舍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老舍一向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当然,老舍创作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北京的地方语言,而是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然后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2)通俗明白
老舍在语言运用上有着自己的一贯追求,他多次表述这种观点:“我不论写什么,我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致力于“俗白”,所谓“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自然,老舍的“俗白”并不是粗俗浅露,而是精练含蓄、耐人寻味。
比如,《北京的春节》一文,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明白如话,没有难懂的字,没有拗口的句子,没有文雅的辞藻,也没有欧化句式。读起来,我们犹如在听一位长者拉家常、讲故事一样亲切有味。曹禺说得好:“他作品中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谈的。”
(3)幽默诙谐
幽默诙谐是老舍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他的语言艺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突出标记。老舍说:“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老舍对生活中的幽默极为敏感,并善于以机智与讽刺的形式来表现。作为语言鲜活色彩的幽默,它往往还要借助于其他修辞手法和语言要素的综合运用,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老舍小说经常运用夸张、比拟、讽喻、反语、谐音、曲解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可以这样说,老舍是一个幽默的语言艺术家,他的幽默才华闪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
3.北京春节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一交丰年子时,迎来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驱邪、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起源于魏晋南北朝,自宋代中国人开始用纸裹火药制成鞭炮。京城百姓才开始有了燃放鞭炮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守岁最早起源于晋代。守岁其意有二,年岁大的是在辞旧之际有珍惜时光之意。年青人守岁则有为父母延寿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再搞些娱乐活动。年长的打麻将,妇女们打索胡斗纸牌。年轻的推“牌九”,小孩们则点灯笼、放鞭炮,玩“升官图”。
除夕子时接神后,全家要进行团拜,团拜最早出现在汉代为官方朝拜皇帝之礼。老北京的团拜从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头拜年,然后晚辈再给长辈磕头拜年,这时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钱。给压岁钱的习俗起于清代。为的是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也有驱邪取吉之意,团拜后,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馅的接神饺子,又称五更饺子。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则要串亲走友,相互拜年,请客送礼、逛庙会、逛厂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称“破五”,百姓“送穷”、商人“开市”(初六正式开业)。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称之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内不犯“小人”顺顺当当。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过完了春节。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实际上是一种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它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轻松和期望,这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美好理想的古老传统节日,已扎根于人民心目之中,所以才能延续二千多年至今。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之三
作者:市南区教育中心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通过阅读,能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500字以上 6年级水平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对词语的理解。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学生学习本单元时,春节刚过不久,也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
2.整体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本文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从腊月初写到正月十九,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所以,理清写作思路是学好本课的关键。文章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可分5个时间段来把握:①1—6自然段(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开始);②7自然段(除夕);③8—10自然段(正月初一);④11—12自然段(正月十五元宵节);⑤13自然段(正月十九结束)。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在教学过程中,初读课文后,可先让学生谈谈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再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初读课文后可填写以下表格:
时间
风俗习惯
3.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课文先写北京春节的开始,比较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春节的准备。有的民俗习惯只一句话带过。如,“必须大扫除一次”“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紧接着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最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老师适时点拨,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4.品读语句,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老舍先生曾说,“我不论写什么,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流畅通达,清浅俗白,雅俗共赏,耐人寻味。这种语言风格在文中处处可见,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教学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指导学生抓住自己对课文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把培养语感落到实处。
本文有较多的场景描述,有较强的画面感,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并引领学生理解本课所展示的民俗的内涵——春节代表的亲情、乡情、祝愿、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比如,“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一画面可以反映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关于表达方法的领悟,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并着重指导学生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特点。比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用俗语说明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再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夸赞腊八蒜;又如,“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非常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农业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丰收的自豪和期盼。
5.生字可以重点指导易错的字。例如,“醋”的左边不要少一横,“轿”左下是提不是横。“栗”下面是“木”而不是“米”。
6.课后第一题除练习快速默读外,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全面了解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并能抓住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或细节谈感受。在交流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本地过春节的习俗,对比谈感受。本题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完成。
课后第二题旨在落实本年段的重点目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本题宜在把握全文内容后进行,找出详细描写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读议结合,相互促进,切实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课后第三题的练习意图是联系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节日蕴涵着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激发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7.课后“阅读链接”可在课内完成,也可在课外完成。目的一是扩展节日习俗信息;二是训练浏览,提高浏览速度,培养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三是与课文相关部分比较,学习不同的写法。比如《过年》,“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天天打扫剩菜”,守岁“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写出了与课文不同的另一种感受。再如《除夕》,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习俗,可以让学生和课文中的除夕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教学案例
第 一 课 时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时间〖〗风俗习惯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初旬、蒜瓣、翡翠、色味双美、饺子、杂拌儿、榛子、栗子、鞭炮、风筝、截然、寺院、逛庙会、张灯结彩。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同桌互相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四、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交流重点如: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五、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六、学习“阅读链接”
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
五、相关链接
1.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2.老舍的语言风格
(1)北京韵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例如,《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言富有北京韵味。
老舍作品语言的北京韵味,有赖于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生活。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为老舍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老舍一向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当然,老舍创作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北京的地方语言,而是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然后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2)通俗明白
老舍在语言运用上有着自己的一贯追求,他多次表述这种观点:“我不论写什么,我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致力于“俗白”,所谓“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自然,老舍的“俗白”并不是粗俗浅露,而是精练含蓄、耐人寻味。
比如,《北京的春节》一文,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明白如话,没有难懂的字,没有拗口的句子,没有文雅的辞藻,也没有欧化句式。读起来,我们犹如在听一位长者拉家常、讲故事一样亲切有味。曹禺说得好:“他作品中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谈的。”
(3)幽默诙谐
幽默诙谐是老舍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他的语言艺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突出标记。老舍说:“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老舍对生活中的幽默极为敏感,并善于以机智与讽刺的形式来表现。作为语言鲜活色彩的幽默,它往往还要借助于其他修辞手法和语言要素的综合运用,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老舍小说经常运用夸张、比拟、讽喻、反语、谐音、曲解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可以这样说,老舍是一个幽默的语言艺术家,他的幽默才华闪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
3.北京春节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一交丰年子时,迎来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驱邪、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起源于魏晋南北朝,自宋代中国人开始用纸裹火药制成鞭炮。京城百姓才开始有了燃放鞭炮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守岁最早起源于晋代。守岁其意有二,年岁大的是在辞旧之际有珍惜时光之意。年青人守岁则有为父母延寿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再搞些娱乐活动。年长的打麻将,妇女们打索胡斗纸牌。年轻的推“牌九”,小孩们则点灯笼、放鞭炮,玩“升官图”。
除夕子时接神后,全家要进行团拜,团拜最早出现在汉代为官方朝拜皇帝之礼。老北京的团拜从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头拜年,然后晚辈再给长辈磕头拜年,这时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钱。给压岁钱的习俗起于清代。为的是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也有驱邪取吉之意,团拜后,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馅的接神饺子,又称五更饺子。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则要串亲走友,相互拜年,请客送礼、逛庙会、逛厂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称“破五”,百姓“送穷”、商人“开市”(初六正式开业)。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称之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内不犯“小人”顺顺当当。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过完了春节。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实际上是一种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它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轻松和期望,这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美好理想的古老传统节日,已扎根于人民心目之中,所以才能延续二千多年至今。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之三
作者:市南区教育中心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通过阅读,能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北京的春节》读后感(通用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1刚刚考完试,爸爸妈妈就叫我预习下学期的内容,心里很不高兴,快春节了,并且刚考完,不让人家休息一下,太“法西斯”了。
机械的翻着书本,想到春节,居然就看到有一篇《北京的春节》,不想被吸引住了。
原来的春节多热闹啊。照这个日子计算,现在也该为春节准备了。过去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可现在呢?没有一点节日气氛,而且还不许玩,唉。现在人们过年的方式和习惯一点都已经找不到像老舍先生眼中的样子了。腊八粥、麻糖、饺子,我很少吃,甚至没吃过,过去过年吃的,应该很好吃吧,可没有了。现在我吃的是汉堡、薯条、可乐,当然,味道也不错。
真想回到过去,大吃一顿,痛痛快快的玩,过去春节可要放一个月啊!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2老舍先生认为元宵节是新年的高潮“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这当然不能成为理由。老舍先生最在意元宵节恐怕就是元宵节的灯会了,也有焰火。
我认为还是除夕和正月初一最美!不说现在还未到元宵节工人就要返岗工作,学生就要返校上课,实在有煞风景。况且中国南北方,东西部传统和文化是有一些差异的,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甚至有些地方已趋于淡薄。而除夕就不同了,举国欢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五湖四海,全球华人到处欢歌笑语——辞旧迎新嘛!
在中国的词语里恐怕没有比“除夕”更甜更美的词了!甜在哪美在哪?恐怕就是词条后面的举国同庆,合家团聚,万家灯火了!
而“正月”呢?“正月初一”也是开心和快乐的——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虽然总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天总是欢天喜地的,但既然高兴既然满足那就成了,也不去想那么多。
现在有了“五一”“十一”这些黄金周,加之平时休假时间长了,有更多休闲方式可供选择,“年”的情结便淡了下来,但不管如何“年”已深深扎根中国人心底,是团聚和谐平安亲情的符号!
借老舍先生的话来做结:“以前,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的过节。”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3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著名语言大师老舍,用他的大笔、风格、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让我们无不感受到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也让我们领悟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不仅仅是北京有隆重的春节,还有我们浙江省宁波市的春节,也称得上是热闹啊!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人们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早盼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们素有的传统习惯,也是全国人民素有的习惯。打扫完,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日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采购,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瓜果蔬菜,都要买齐全,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拜访亲戚朋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新衣服,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日前要在家里的大门上贴红纸黄字的春联。还可以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福字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这些都是用来增添喜庆气氛的。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动物。年一来。树木枯死,百草不生,年一走,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应该怎么样才能不出现呢?就需要鞭炮炸,于是有了放鞭炮的习俗,这也算是增添热闹场面的一种方式。过了除夕夜,等第一声鸡鸣响起了,或者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就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春节是个欢乐和祥的日子,愿每个人都新春快乐,恭喜发财!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4谁家的屋顶上燕子又做了新房,谁家墙角又开放了一朵蔷薇,谁家又幸幸福福迎来了那个他(她)。生活本是如此,明日复明日,时间总在流逝,生命总在循环。
但任何事情总有一个开端和一个结尾。春节,不外乎是一年的开端,也是一年的结尾。老北京的春节,是中国春节过法中具有代表性的
你肯定听说过腊八粥吧?这种粥在全世界都在畅销,但是你知道吗?老北京,腊八粥的发源地。在老北京,腊八节就开始进入春节了,在当天,人们都要上街买各种米,各种豆再加上自己家上半年存的各种干果,经过几个小时的熬,一碗香喷喷地老北京纯风味腊八粥就出锅了。
过了二十三,才是老北京春节的重头戏:除夕。大家可就忙了,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年货都给准备充足。在当时,店户可早就关门了,因为要忙着家里的事,到正月初六才开张。除夕可是最热闹的,每家每户都在做年夜饭,每个人都必须换上新衣、贴对联、贴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休,一片红火的新气象。晚上,家家都是最圆满的,出去工作的儿女都必须在除夕赶回家吃团圆饭,深夜大家都不会睡······
到了春节,全城都休息了,门外都堆着除夕燃烧的'烟花爆竹。男人们,要出去窜门。女人们,就在家中,接待宾客。可清静了。
这就是老舍先生眼中的老北京春节,腊八的甜蜜,除夕的热闹,初一的宁静·····组成了老北京的春节,现在已是新时代新气象,但是别忘了我们的传统习俗,老北京的春节,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泯灭的一段历史!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5今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阅读了《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作者用充满京味的语言来描述了一幅北京春节热闹的场景,表达出作者对北京过春节习俗的喜爱之情。
北京的春节是热闹、喜庆而隆重的。
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初一和正月十五的相关场景。感受到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和深刻的内涵。文中以“时间”为线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课文的最后一段以“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一眨眼就到了残灯末庙。”同时,这一段与课文首句相呼应。
老舍爷爷在这篇文章中,各用了一句话来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作者以自己老家的风俗来写过年的场景。
我们这一带地方的风俗就跟北京不怎么相同,我们这个的地方过新年不赶庙会,而北京就赶庙会。我们这个地方大部分都还是和北京相同的----贴对联,穿新衣,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我们这一带小孩也跟北京小孩过年差不多,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些爆竹,买些玩具,还买些零七八碎而的东西。
北京的元宵节就跟春节差不多,都非常的热闹。而我们这一带不如北京热闹。过元宵节我们开始吃元宵,闹元宵。可高兴了
这篇课文给我留下影像最省的除夕前,孩子们要做的三件大事----买爆竹、买零七八碎儿的食品、买各种玩意儿。因为这些事情也是我们过年时喜欢做的。
我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了大家的幸福,团圆的美好愿望。那丰富多彩的名风名俗,写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传统。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6“腊七腊八,冻逝世冷鸦。”到了腊七腊八还有不久就当过春节了而北京的春节却独具特点。老舍先生笔下的春节无比濒临咱们的生涯,很恶的表示出了陈社会时过年的风气跟习惯。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学生写的一篇散文,道述了北京己功春节的风俗和睦氛。比方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纯拌儿,干新鞋新衣,扫房,守岁,拜年等等;还有过元宵节时的游庙会吃汤圆,抬花折(置焰火),焚火判这些运动,丰盛多彩,一股传统节日的滋味充斥了情趣。
就好比说买杂拌儿吧,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取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等的不皮——例如:一般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便没有饺子吃,也必需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殊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鹞子、空竹、心琴等——和年绘儿。春节,杂拌儿在孩子们中是异常主要的。
还有元宵节的花灯。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巷象是办喜事,火炽而漂亮。著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多少百盏灯去,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皆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画全体《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该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伏,免何我都能够入到展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俗气。干果店在灯节(元宵节)还要息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没机杼的,造成各样的炭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二条碧绿的长龙,把瞅客招来。人们在灯节望灯,逛集市暖热烈闹的氛围十分浓烈。
现在尔们过春节都是往超市买年货,而不是本人着手来制造;大年节夜也不出去串门,而是呆在野面瞅春节联欢晚会;也不守岁了,通常是看完春节联欢晚会就上床睡觉。这样的事例良多,固然迷信让当初的很多货色辅助了我们,到达了钝捷,便利,然而这样就缺乏了过年的情趣。过任何传统节日都没了过后该有的节日气氛,多数人都不乐意出门。北京的春节比我们的春节更传统,更贴近生活。
老北京的春节实佳啊!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7这两天,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学完后,我的人似乎也被带入了那个喜庆红火、喜迎新春的老北京。
文章的开头,以老北京春节的开始一一腊月初旬为时间的起点,向我们展示了北京人是怎样过腊八节的。在腊八这天,北京人是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的。腊八粥用各种米、豆、干果熬制而成。我虽然没吃过腊八粥,却能从文章的词句中感到其用料之丰盛,营养之丰富,令人浮想联翩,若是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添上一碗,定是喝得心里都暖和起来。腊八蒜用醋泡制,泡好后色如翡翠,色味双美。用料简单,结果却喜人。泡好后的腊八蒜,颜色亮丽、清爽,想来就算不吃,光摆在那看着,就能让人胃口大增。
到了除夕,家家赶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守岁。从字里行间,我似乎能看到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场景。大家都对除夕夜相当重视,除了对睡眠需求很高的小孩,其余的人通通守着夜,不眠不休。
要说整篇文章最让我感到有画面感的地方,我觉得还是描写元宵的那一段了。在那一天,北京整条大街到处张灯结彩,隆重的像在办喜事。其实过春节又何尝不是一种喜事呢?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当各型各色的灯挂在街边,一一点亮时,透过五彩斑斓的灯罩,看火光闪闪烁烁,一定十分有趣吧?当所有的灯连成一片时,映在夜空中,会不会是一片璀璨的星河呢?人群在街上涌动,时不时停下驻足观望自己喜欢的花灯,到处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在文化发展的长流中,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许多节日民俗,其中最为隆重的就是春节。但随着时代的脚步匆匆,春节的味道却逐渐淡化。现在的我们,只能在书上看到当年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情景……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8今天看了老舍的文章——《春节》,发现其实各地的春节都是差不多的,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但是,现在的春节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呢。
老舍的文中提到过,那时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八节有喝粥的习俗,不过现在貌似已经不是很流行了,而且腊八节还要泡腊八蒜,一直要到年底吃饺子的时候才用,因为那时过年每家每户是要吃饺子的,现在过年只是偶尔会吃饺子,在我的印象中,现在过年都是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但并没有一定要吃什么,只是要一家人在一起才有气氛。
而在春节,最热闹的就是放鞭炮、放烟火,可能正是因为大家都很喜欢烟火和鞭炮带来的喜庆的感觉,所以一直到现在,大家都还是很喜欢在过春节的时候放鞭炮。每当过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楼下鞭炮噼噼啪啪的响,这才有过春节的气氛啊。
文中还写了,在过春节的时候人们通常都是不动刀子的,因为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而且过小年的时候要祭灶王,吃年夜饭的时候要先祭祖,,这些都可以说是迷信,但也可以说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虽然人们求神仙保佑他们,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但大家也明白,美好的生活不是靠祖先保佑出来的,所以即便是祭过了神仙,也还是会在来年辛勤耕耘,祭祖这种形式现在有的人家也还在用,但在现在,这只是表现对祖先的尊敬。
过年时,最高兴的就要数小孩子了,以前过年的时候,即便不出门,也可以看走马灯,而且过年时可以出去尽情的玩,不论是谁都会很高兴的吧?现在过年,很多小孩子都要收压岁钱,所以小孩子当然更是喜欢过年了,不过大多数的情况都是要把压岁钱上交的,尽管这样,还是很多小孩盼着春节。
春节是新的开始,这不管是在从前,还是现在,大家都会认可,因此,春节才会如此的隆重,新的开始就要有新的面貌,人们常说新的一年就要有所改变,也确实是如此吧?不过,唯一不变的,只有过春节时那热闹、欢乐的气氛!
春节,一个喜庆的节日,给中国添加了许多的色彩,让传统的中国更红,更绚丽!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9今天,我仔细阅读了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从中积累了许多关于旧时春节的知识,同时也对春节有了更深的了解。
北京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腊八时,各家都会用各种米、豆、干果熬粥,这和我们现在比较相似。街上会出现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货摊,那时的孩子们喜吃一种用各种干果与蜜饯和成的东西,叫杂拌儿。我想:它应该是薯片、蔬果干之类的吧!老舍先生写道:孩子们还喜欢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这和我们现在的孩子特相同,过年就喜欢放鞭炮和烟花,这多热闹呀!
那时的大人们,忙着给孩子们赶作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每年妈妈都要给我买新衣服过年,我特喜欢。老舍先生说:除夕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我们现在可没了这些规矩,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就急急忙忙地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那时街上的店铺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初六才开张,这和我们现在大不相同了,我在正月初二时和爸爸妈妈逛街,各色商店、超市,还有肯德基、麦当劳,全都人满为患,大家都出来购物、消费,人人脸上喜气洋洋。我最喜欢花灯了,老舍先生道:那时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如今的花灯,除了保持原有的手工制作外,还增添了塑料、电动、声控等特色,越来越丰富多彩。
你看,北京的春节虽与我们现在有些不同,但那热闹的气氛始终没有改变,人们对迎接美好的明天都满怀着希望!新年快乐!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10《北京的春节》这是一篇非常平实的文章,记叙了北京过春节期间的一些日子一些习俗一些事情,反映了作者对于现代生活的一些看法。
我想对于文章内容这里没有必要多讲什么,大致就是叙述了一些节令有什么习俗,吃些什么食物,做些什么活动。
全文当中也没有太大道理的阐述,可是我隐约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讲述些什么。我想,作者应该是告诉当代的人们沉浸在繁忙工作当中,不要忘记了生活的乐趣,不要一味地只晓得工作,应该注意下传统节日的美好,回味下生活,体会生活的乐趣。
我认为作者抒发的这个道理尤其是说给当今在北京这样大城市当中的人们,不要一步步淡化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的春节原本年味是那么浓,一年当中如此高兴,而如今变得不怎么热闹了,恰恰是人的思想观念有些转变了。而这个转变是否真的是我们要的,还是我们更渴望曾经过春节的那份喜庆呢?作者没有给出一个肯定回答,只是告诉我们应该快乐生活,要用心生活,体验其中的快乐。
这篇《北京的春节》文字,值得当今的人们阅读、思考。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11《北京的春节》是大作家老舍的作品。今天,我细细的品读了这本书,写出了这篇读书感悟。
《北京的春节》主要讲了在乾隆时期,孩子们、大人们的兴奋、过年时他们主要干什么、春节时的热闹景象、过年之间的的庙会、元宵、灯展以及那过完年之后的一片冷清景象。
随着时代的推进,手机、电脑的出现,使家庭之间关系越来越淡。过年时,年味也越来越淡。大家似乎已经忘了以前的腊八蒜、钻天猴;忘了以前的杂拌、糖葫芦;忘了以前的草纸抿嘴、糖瓜粘灶王,而是只记得在温暖的热被窝里充着电玩手机、坐在桌子上网购。越来越多的人在过年时不回家,只是一再的给父母钱,年味儿到底去哪了呢?
爸爸妈妈在我小时候就告诉我,他们小时候很苦,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能吃上白面馒头的机会。他们过年的时候和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有所相同。
我希望大家都读这本书,争取让那浓浓的年味回归!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通过学习“老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我又了解到了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是如此的有意义,不但知道了春节期间分腊八节、除夕、大年初一、还有元宵等的节气、还知道了各种节日在北京民间的过节习俗和意义,同时也感受到老北京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他们有着积极、乐观、和谐、注重亲情、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他们热爱生活、生活多姿多彩,同时在春节的开始和元宵的结束又让我看到老北京人求真务实的生活态度,读了“老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我真渴望春节早一点到来,更渴望能够去北京过一个有趣又热闹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2《北京的春节》是一篇介绍老北京春节的故事。里面讲到了北京的过年顺序,总体分三部分,年前,过年,年后。
经过写这一些,表达了作者的热爱和想念,所以我也来讲讲我们家是如何过的春节吧!
我们这年前会经历大扫除,然后就要等到过年那一天了。这一天妈妈早上会很早就起来去购买食材。中午我们都随随便便吃点东西垫垫肚。下午,妈妈就拿出大锅到上热油,把腌制好的鸡腿,排骨,鱼。和一堆炸物一样一样的放下去炸。等炸好的时候就差不多五点多了,然后,妈妈就准备火锅。
一个火锅,几十盆才,一张桌子,一家人坐在椅子,其乐融融的。
等我们吃完之后,稍坐休息后,我们就准备跳火群了。每个人都跳三遍。但我们中有一个“例外”就是我表弟,他一直不敢跳,怕烧着。都他爸抱着他跳的,直到去年他还是不敢跳。
我们家的春节到这就差不多结束,虽然没有北京那么多的活动,也那么热闹,不过也十分开心!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3看完了《北京的春节》通过著名作家老舍的描写了解了北京与众不同的春节。
腊八:家家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腊八粥,泡腊八蒜。小孩,大人各忙各的。小孩:买杂拌、买爆竹、各种各样的玩意儿。而大人则预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
腊月二十三:一到了腊月二十三天,天一黑家家炮火连连,灯火通明。一过二十三大家又忙活起来。
除夕: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气。家家都穿起新衣服,贴上了对联,灯火通明,鞭炮日夜不停人们必须回家来吃年夜饭。
正月初一:午前男人去老家拜年,女人则在家中招待客人,城内还办起了庙会小孩们经常去逛庙会。
正月十五:元宵上市许多店铺都挂起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到了晚上就有更多人来参观。
到了正月十九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4《北京的春节》是大作家老舍的作品。今天,我细细的品读了这本书,写出了这篇读书感悟。
《北京的春节》主要讲了在乾隆时期,孩子们、大人们的兴奋、过年时他们主要干什么、春节时的热闹景象、过年之间的的庙会、元宵、灯展以及那过完年之后的一片冷清景象。
随着时代的推进,手机、电脑的出现,使家庭之间关系越来越淡。过年时,年味也越来越淡。大家似乎已经忘了以前的腊八蒜、钻天猴;忘了以前的杂拌、糖葫芦;忘了以前的草纸抿嘴、糖瓜粘灶王,而是只记得在温暖的热被窝里充着电玩手机、坐在桌子上网购。越来越多的人在过年时不回家,只是一再的给父母钱,年味儿到底去哪了呢?
爸爸妈妈在我小时候就告诉我,他们小时候很苦,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能吃上白面馒头的机会。他们过年的时候和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有所相同。
我希望大家都读这本书,争取让那浓浓的年味回归!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5刚刚考完试,爸爸妈妈就叫我预习下学期的内容,心里很不高兴,快春节了,并且刚考完,不让人家休息一下,太“法西斯”了。
机械的翻着书本,想到春节,居然就看到有一篇《北京的春节》,不想被吸引住了。
原来的春节多热闹啊。照这个日子计算,现在也该为春节准备了。过去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可现在呢?没有一点节日气氛,而且还不许玩,唉。现在人们过年的方式和习惯一点都已经找不到像老舍先生眼中的样子了。腊八粥、麻糖、饺子,我很少吃,甚至没吃过,过去过年吃的,应该很好吃吧,可没有了。现在我吃的是汉堡、薯条、可乐,当然,味道也不错。
真想回到过去,大吃一顿,痛痛快快的玩,过去春节可要放一个月啊!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6这两天,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学完后,我的人似乎也被带入了那个喜庆红火、喜迎新春的老北京。
文章的开头,以老北京春节的开始一一腊月初旬为时间的起点,向我们展示了北京人是怎样过腊八节的。在腊八这天,北京人是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的。腊八粥用各种米、豆、干果熬制而成。我虽然没吃过腊八粥,却能从文章的词句中感到其用料之丰盛,营养之丰富,令人浮想联翩,若是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添上一碗,定是喝得心里都暖和起来。腊八蒜用醋泡制,泡好后色如翡翠,色味双美。用料简单,结果却喜人。泡好后的腊八蒜,颜色亮丽、清爽,想来就算不吃,光摆在那看着,就能让人胃口大增。
到了除夕,家家赶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守岁。从字里行间,我似乎能看到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场景。大家都对除夕夜相当重视,除了对睡眠需求很高的小孩,其余的人通通守着夜,不眠不休。
要说整篇文章最让我感到有画面感的地方,我觉得还是描写元宵的那一段了。在那一天,北京整条大街到处张灯结彩,隆重的像在办喜事。其实过春节又何尝不是一种喜事呢?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当各型各色的灯挂在街边,一一点亮时,透过五彩斑斓的灯罩,看火光闪闪烁烁,一定十分有趣吧?当所有的灯连成一片时,映在夜空中,会不会是一片璀璨的星河呢?人群在街上涌动,时不时停下驻足观望自己喜欢的花灯,到处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在文化发展的长流中,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许多节日民俗,其中最为隆重的就是春节。但随着时代的脚步匆匆,春节的味道却逐渐淡化。现在的我们,只能在书上看到当年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情景……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7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初一和正月十五的相关场景。感受到春节习俗 的丰富多彩和深刻的内涵。文中以“时间”为线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课文的最后一段以“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一眨眼就到了残灯末庙。”同时,这一段与课文首句相呼应。
老舍爷爷在这篇文章中,各用了一句话来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作者以自己老家的风俗来写过年的场景。
我们这一带地方的风俗就跟北京不怎么相同,我们这个的地方过新年不赶庙会,而北京就赶庙会。我们这个地方大部分都还是和北京相同的——贴对联,穿新衣,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我们这一带小孩也跟北京小孩过年差不多,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些爆竹,买些玩具,还买些零七八碎而的东西……
北京的元宵节 就跟春节差不多,都非常的热闹。而我们这一带不如北京热闹。过元宵节我们开始吃元宵,闹元宵……可高兴了。
这篇课文给我留下影像最省的除夕前,孩子们要做的三件大事————买爆竹、买零七八碎儿的食品、买各种玩意儿。因为这些事情也是我们过年时喜欢做的。
我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了大家的幸福,团圆的美好愿望。那丰富多彩的名风名俗,写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传统。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8“腊七腊八,冻逝世冷鸦。”到了腊七腊八还有不久就当过春节了而北京的春节却独具特点。老舍先生笔下的春节无比濒临咱们的生涯,很恶的表示出了陈社会时过年的风气跟习惯。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学生写的一篇散文,道述了北京己功春节的风俗和睦氛。比方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纯拌儿,干新鞋新衣,扫房,守岁,拜年等等;还有过元宵节时的游庙会吃汤圆,抬花折(置焰火),焚火判这些运动,丰盛多彩,一股传统节日的滋味充斥了情趣。
就好比说买杂拌儿吧,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取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等的不皮——例如:一般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便没有饺子吃,也必需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殊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鹞子、空竹、心琴等——和年绘儿。春节,杂拌儿在孩子们中是异常主要的。
还有元宵节的花灯。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巷象是办喜事,火炽而漂亮。著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多少百盏灯去,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皆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画全体《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该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伏,免何我都能够入到展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俗气。干果店在灯节(元宵节)还要息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没机杼的,造成各样的炭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二条碧绿的长龙,把瞅客招来。人们在灯节望灯,逛集市暖热烈闹的氛围十分浓烈。
现在尔们过春节都是往超市买年货,而不是本人着手来制造;大年节夜也不出去串门,而是呆在野面瞅春节联欢晚会;也不守岁了,通常是看完春节联欢晚会就上床睡觉。这样的事例良多,固然迷信让当初的很多货色辅助了我们,到达了钝捷,便利,然而这样就缺乏了过年的情趣。过任何传统节日都没了过后该有的节日气氛,多数人都不乐意出门。北京的春节比我们的春节更传统,更贴近生活。
老北京的春节实佳啊!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91951年,老舍先生创作了散文《北京的春节》。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
1997年,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也创作了一篇《北京的春节》。对比阅读父子俩写于不同时期的《北京的春节》,颇有些意味。
从写法上来说。父子俩都从腊八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但是各有侧重。
老舍先生详细描写了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四个日子里人们的活动。每个日子里,人们的活动有区别的,腊月初八,熬腊八粥、做腊八蒜;腊月二十三,送灶王;除夕,贴春联、祭祖、吃团圆饭;正月初一,拜年、逛庙会;正月十五,灯会。
舒乙从吃和玩两个方面来进行,腊月以吃为主,进入正月主要写了玩。他详细写了腊八粥的做法及文化意义;腊月二十三极富人情味儿的祭灶仪式;春饼的做法;以及正月里人们的游玩。
对比着读,不难发现春节的习俗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老舍先生笔下的春节隆重而热闹;从舒乙的文章中,依然可以看到春节的热闹,但是人们对吃和玩关注得更多。不同的侧重,让读者感受到社会变迁对习俗的影响,
从语言上来说,老舍先生的语调平实,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和春节的欢喜。如,腊八粥。老舍先生这么说:“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他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舒乙这样写:“本来年底一切庄稼都收货了,好像要刻意展览一下全年收成的丰富多彩,便发明了这么一种腊八粥。”舒乙的句子有了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开始审视这些习俗。从这些句子中也可见:“最具戏剧性的要算二十三祭灶了。”“春节男女老幼都休息,一起放假,不过了初五不准动刀动剪,不准倒土,为的是让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彻底休息几天,多么人道!”
老舍先生所做的是描绘,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舒乙在审视,用学者的眼光,学者的笔触记录下春节中的这些人和事,在我这种普通读者看来,有一些疏离感。无怪乎,当我布置孩子们去对比阅读,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篇的时候,参与的孩子都选择了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
其实,我还想就这两篇文章完成的时间来进行对比,同样的春节,不一样的时代;同样的春节,不同的作者,所带来的差异。可是,我发现我不能做到。好吧,那就作罢。只是,好怀念除夕夜晚响彻大地的爆竹声,怀念初一早上在爆竹声中醒来,睁开眼看新年的黎明。那是属于我的春节仪式。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10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圆和吉祥。
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用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让我们感受着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气氛,也让我们领悟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北京的春节从腊八就开始了,那天人们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买年货、过小年……春节的前期准备开始了。紧接着,老舍先生详细描述了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正月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直到正月十九春节才渐渐结束。
书中描绘的春节太让我向往了。虽然现在的春节少了鞭炮的陪伴,少了很多有仪式感的项目,但是我仍然那么期待和喜爱春节。
临近过年,我先忙活起来了。把大红纸铺在桌上,拿出毛笔、饱蘸墨汁,“刷刷”几笔,一个大福字写好了。楷书、隶书、行书,哈哈,多写些福字送给邻居爷爷奶奶们,祝他们福气多多、幸福多多。
贴福字、吃饺子是春节里必不可少的节目。除夕夜,我最爱的就是和全家人一起包饺子。奶奶拌馅儿,爸爸擀皮儿,妈妈、哥哥和我负责包饺子。把一枚硬币包在饺子里,谁吃到就在下一年里财源滚滚;把花生、糖果包在饺子里,谁吃到了就会有一年的好运气……饺子虽然包得不那么好看,但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多么幸福啊!
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五一”“十一”假期也让人们有了更多休闲娱乐的方式。有些年轻人不再稀罕老舍先生文章中提到的赛轿车赛马的场面,不再迷恋街头卖爆竹拉洋片的热闹场景。各种风味中西糕点取代了蜜供、麦芽糖和江米糖。年味儿渐渐淡了。
但是“年”已经刻入我们的心扉,融入我们的血脉。不管身处何方,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共享团圆,这不就是春节的意义吗?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11谁家的屋顶上燕子又做了新房,谁家墙角又开放了一朵蔷薇,谁家又幸幸福福迎来了那个他(她)。生活本是如此,明日复明日,时间总在流逝,生命总在循环。
但任何事情总有一个开端和一个结尾。
春节,不外乎是一年的开端,也是一年的结尾。
老北京的春节,是中国春节过法中具有代表性的。
你肯定听说过腊八粥吧?这种粥在全世界都在畅销,但是你知道吗?老北京,腊八粥的发源地。在老北京,腊八节就开始进入春节了,在当天,人们都要上街买各种米,各种豆再加上自己家上半年存的各种干果,经过几个小时的熬,一碗香喷喷地老北京纯风味腊八粥就出锅了······
过了二十三,才是老北京春节的重头戏:除夕。大家可就忙了,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年货都给准备充足。在当时,店户可早就关门了,因为要忙着家里的事,到正月初六才开张。除夕可是最热闹的,每家每户都在做年夜饭,每个人都必须换上新衣、贴对联、贴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休,一片红火的新气象。晚上,家家都是最圆满的,出去工作的儿女都必须在除夕赶回家吃团圆饭,深夜大家都不会睡······
到了春节,全城都休息了,门外都堆着除夕燃烧的烟花爆竹。男人们,要出去窜门。女人们,就在家中,接待宾客。可清静了。
这就是老舍先生眼中的老北京春节,腊八的甜蜜,除夕的热闹,初一的宁静·····组成了老北京的春节,现在已是新时代新气象,但是别忘了我们的传统习俗,老北京的春节,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泯灭的一段历史!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12《北京的春节》这是一篇非常平实的文章,记叙了北京过春节期间的一些日子一些习俗一些事情,反映了作者对于现代生活的一些看法。
我想对于文章内容这里没有必要多讲什么,大致就是叙述了一些节令有什么习俗,吃些什么食物,做些什么活动。
全文当中也没有太大道理的阐述,可是我隐约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讲述些什么。我想,作者应该是告诉当代的人们沉浸在繁忙工作当中,不要忘记了生活的乐趣,不要一味地只晓得工作,应该注意下传统节日的美好,回味下生活,体会生活的乐趣。
我认为作者抒发的这个道理尤其是说给当今在北京这样大城市当中的人们,不要一步步淡化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的春节原本年味是那么浓,一年当中如此高兴,而如今变得不怎么热闹了,恰恰是人的思想观念有些转变了。而这个转变是否真的是我们要的,还是我们更渴望曾经过春节的那份喜庆呢?作者没有给出一个肯定回答,只是告诉我们应该快乐生活,要用心生活,体验其中的快乐。
这篇《北京的春节》文字,值得当今的人们阅读、思考。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13今天,我仔细阅读了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从中积累了许多关于旧时春节的知识,同时也对春节有了更深的了解。
北京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腊八时,各家都会用各种米、豆、干果熬粥,这和我们现在比较相似。街上会出现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货摊,那时的孩子们喜吃一种用各种干果与蜜饯和成的东西,叫杂拌儿。我想:它应该是薯片、蔬果干之类的吧!老舍先生写道:孩子们还喜欢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这和我们现在的孩子特相同,过年就喜欢放鞭炮和烟花,这多热闹呀!
那时的大人们,忙着给孩子们赶作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每年妈妈都要给我买新衣服过年,我特喜欢。老舍先生说:除夕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我们现在可没了这些规矩,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就急急忙忙地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那时街上的店铺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初六才开张,这和我们现在大不相同了,我在正月初二时和爸爸妈妈逛街,各色商店、超市,还有肯德基、麦当劳,全都人满为患,大家都出来购物、消费,人人脸上喜气洋洋。我最喜欢花灯了,老舍先生道:那时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如今的花灯,除了保持原有的手工制作外,还增添了塑料、电动、声控等特色,越来越丰富多彩。
你看,北京的春节虽与我们现在有些不同,但那热闹的气氛始终没有改变,人们对迎接美好的明天都满怀着希望!新年快乐!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14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著名语言大师老舍,用他的大笔、风格、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让我们无不感受到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也让我们领悟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不仅仅是北京有隆重的春节,还有我们浙江省宁波市的春节,也称得上是热闹啊!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人们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早盼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们素有的传统习惯,也是全国人民素有的习惯。打扫完,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日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采购,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瓜果蔬菜,都要买齐全,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拜访亲戚朋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新衣服,准备过年时穿。
春节是个欢乐和祥的日子,愿每个人都新春快乐,恭喜发财!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篇15老舍先生认为元宵节是新年的高潮,“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这当然不能成为理由。老舍先生最在意元宵节恐怕就是元宵节的灯会了,也有焰火。
我认为还是除夕和正月初一最美!因为还未到元宵节工人就要返岗工作,学生就要返校上课,实在有煞风景。况且中国南北方,东西部传统和文化是有一些差异的,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甚至有些地方已趋于淡薄。而除夕就不同了,举国欢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五湖四海,全球华人到处欢歌笑语,辞旧迎新!
在中国的词语里恐怕没有比“除夕”更甜更美的词了!甜在哪美在哪?恐怕就是词条后面的举国同庆,合家团聚,万家灯火了!
而“正月”呢?“正月初一”也是开心和快乐的——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虽然总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天总是欢天喜地的,但既然高兴既然满足那就成了,也不去想那么多。
现在又有了“五一”“十一”这些黄金周,加之平时休假时间长了,有更多休闲方式可供选择,“年”的情结便淡了下来,但不管如何“年”已深深扎根中国人心底,是团聚和谐平安亲情的符号!
北京的春天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北京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认同以及喜爱之情。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老北京过春节的民风民俗一一展示,用词朴实无华,充满京味儿,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温馨美好,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跃然纸上。
扩展资料:
老舍,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剧本《茶馆》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