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读后感(亲历芬兰教育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2-20 06:45:2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亲历芬兰教育读后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我收集...

芬兰教育读后感(亲历芬兰教育读后感)

亲历芬兰教育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亲历芬兰教育读后感范文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用一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对芬兰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主要给我以下几点启示:

  一、信息化

  书中介绍,芬兰学生都在网上进行考试,上课也要用电脑查找资料,这让我惊叹芬兰教育的信息化程度之高。看完书后,我在手机上看到《广州日报》的一则新闻——“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视力尤其堪忧,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广州大部分儿童、青少年也在遭遇近视困扰······市教育局牵头起草了《广州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为了防止近视要限制电脑的使用。这跟芬兰学生天天接触电脑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我个人觉得学生近视的原因其实跟使用平板电脑关系不大,不然芬兰学生的近视率应该比我们高才对。反而信息化这是时代潮流,我们应该积极接受,如果学生能在网上做作业、考试,这将大大减轻老师的工作量,不少简单的题目可以依靠电脑完成批阅。

  我自己工作的学校也有平板班,学生上课可以使用平板电脑,但我个人觉得自己对平板对信息化的利用还是不到位的。可能根源在于自己对学生的不信任,不相信学生能借助平板电脑作出什么创意,课上所谓让学生借助平板查资料,不过是让学生从网络中找出某个问题的标准答案罢了,课上还不断警惕着学生有没有用平板做别的无关的事情。如何做到像芬兰的老师一样信任学生,对于我自己而言也是一个修炼。

  二、共享文具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非常喜欢芬兰的课室布置,像作者说的一样,就像家一般。如果课室像家一样,如果厌学的学生就会少很多吧。可惜受限于当前的课室空间——课桌几乎已经把课室填满,作为班主任也很难做出太多改变——比如增加沙发等温馨的物品。但我觉得芬兰课室里面提供文具的做法可以供我们参考。我的学生天天上课前就在找文具,数学课找圆规,语文课发现没有作文本用完了,物理课上没有架子夹试卷,美术课发现没有白纸。如果文具变成公共的,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尤其是美术这类课程,为了上课每个学生都要买刻刀、白纸、水彩笔、水桶等各种东西,每周上完两节课这些东西就不用了,变成公共用品,可以节省不少开支,体现环保的理念,也方便收纳。

  三、跨学科合作

  我感觉我们各学科的老师更多是竞争关系——竞争学生的时间,总希望学生多学点自己科目的知识,多花时间做自己科目的作业,只要学生自己科目学好了,自己的`学科是最重要的,才不管他其它科目怎么样。但细想一下,学生进入社会后,遇到的问题难道靠单一的学科知识就能解决吗?芬兰教育中的跨学科现象教学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各科老师也应该改变心态,学会跟其他科目的老师合作。

  四、学生合作学习

  今天我们的课堂基本都会有小组探究的环节,倡导学生合作学习。但我觉得自己设计的合作环节其实是假合作。小组讨论的材料其实一个人也能看完,也能解决,而且合作学习时间最多只有7分钟,学生还没分完工,时间就到了。所以课堂的合作更多其实是组里的优生或者是组长做完了全部的任务。我觉得芬兰的小组合作才比较合理,任务足够有挑战性,而且时间也比较充裕,可以用几节课完成。如何把这种形式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这值得我们探究。

  五、学校与社区相联系

  我觉得芬兰这方面真的做得很好,没有围墙,直接融入到社区里,社区成员与学校互动频繁。而我们最多只是请某些优秀学生家长来学校讲讲话,或者让社区民警来学校普法,学生对社区的了解还是很少的,在社区生活多年,也不知道当地的历史。其实与社区联系,更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有助于加深他们的家国情怀。可惜我们对社区并不信任,对家长不够信任,总担心社区成员或者家长会给学校挑刺,会宣传学校的负面消息。

  从某个角度讲,这些问题都是信任问题——老师与老师之间互不信任,老师与学生之间互不信任,学校与社区之间互不信任,我们把大量精力用在防范对方,监督对方上了,而忽略了合作,那么这种不信任从何而来,为何芬兰就能做到互相信任呢?这也是我看书后的最大的疑问。

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读后感字

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读后感范文2000字

  在继续教育研修中,我选修了母校一位教授的课程。老师在授课中两度提到《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这本书,加之我对外国教育颇感兴趣,当即买了此书,读罢,我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是关于学校教育。当我读到“在芬兰教育中,学校与学校,不会做无谓的‘竞赛’、‘排名’;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更不会做原本起跑点就不公平的较劲”时,我很吃惊。没有评比,没有考核,那岂不是乱套了?

  然而,我的忧虑是多余的,“不考核”不代表没有目标与方向。在看似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下,“信任”成为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防制不是管理的法则,相互尊重与相互信任才是教育的开始。”

  信任学生,培养他们独立管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与节数不同,所上的课程也是随时调整。学生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规划一天的行程,而不是死板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我们把一天的时间切分成大大小小固定的几块,装在不同的“抽屉”里,到了固定的时间就打开对应的“抽屉”,让学生做一成不变的事情。就像《小王子》中的掌灯人,每天只会干一件事——“点灯”“熄灯”,这是何等可悲?当我们有大把富余的时间需要自主安排时,反倒无所事事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管理”“的能力,才是我们的教育所应给予的。

  信任教师,芬兰人意识到“如果一个社会体制对自己的教师连最基本信任都没有的话,那还谈什么教育呢”?只是很可惜,很少有人能够意识甚至做到这一点。我们都说“干教师,是一件良心活。”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是万万不敢登上讲台的。只要我们有过准备不足的经历,我相信大家都会“痛定思痛”。且不说我们有多高尚,为了学生,为了家庭,为了学校。就单单为了自己的尊严与颜面,也会认真对待课堂与学生。因为谁都不想体会“被挂在讲台上”的尴尬与无助。归根结底,我们都是人,有作为人的尊严。那么,大胆地放手给教师,是不是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我想一定会的。

  二是关于家庭教育。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究竟该是一次马拉松长跑,还是一场只在乎赢在起跑线的百米冲刺?”这句话深深震撼到了我,《虎妈猫爸》应该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缩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要给孩子挑最好的幼儿园,买最有优势的学区房,动用各种关系,以便让孩子进入最好的.小学。此外,对孩子的兴趣培养是万万疏忽不得的,书法班、舞蹈班、绘画班、钢琴班、跆拳道班······形形色色的兴趣班,恨不得给孩子全部报上去,希望孩子从小就是一个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只是,现实情况是,孩子并不是对所有的兴趣班都感兴趣,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孩子们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穿梭在各种兴趣班中,而家长们也被裹挟在迎来送往的大军中。我们不愿意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强的不安全感,也有着太多的期望!

  反观芬兰教育,他们想的却是“尽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适当的位置,让行行都能出状元”。我想我们在一路往前奔跑的过程中,是不是忘记了我们的孩子最合适什么、最喜欢什么、不适合什么、不喜欢什么,忘记了孩子最大的天性是“玩耍”与“游戏”。

  有一首小诗写道:“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慢一点,再慢一点,不只关注开始起跑时的那百米冲刺,而是多一些理解与陪伴。在孩子十岁前,哪怕多花一两年时间用在孩子习惯的养成上,在漫长的马拉松长跑中,孩子才会对各种事物拥有持续不断的动力与兴趣。老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同样的道理。

  此外,此书还让我意识到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阅读是终生资产。芬兰的孩子每天会坚持至少半小时阅读,就像每天要洗漱一样自然而然,没有强制与要求。因为他们知道读多读少,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并且读书是以乐在其中为宗旨。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阅读现状,要求孩子读什么、怎么读,还要定时检查。当阅读成为一种任务的时候,它便很难形成一种自觉。但我不得不承认,适当的强制与要求还是有必要的,当一切步入正轨后,便可以撤掉外力这一“支架”。同时,我们做家长与老师的,需要做好孩子阅读的熏染者与同行者!

  芬兰教育中的智慧还有很多,比如无论练习技能还是教学,都主张“先见林,再见树”,让学生对知识或者技能有了总体的了解形成兴趣再进行学习,这远比支离破碎地教授好的多。就像溜冰或者花样游泳,从一个个肢解的动作开始,孩子只会过于注重细枝末节;反之,向他们展示了各种溜冰姿势、各种游泳动作后,孩子的好奇心与兴趣就会大大激发,学起来自然有动力,再进行细致的动作指导,孩子便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了!教授技能如此,课堂教学亦是如此!

  总结芬兰教育能如此成功,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对人的充分信任与尊重。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给了孩子、家长与老师更多的自主权。其实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是否也应如此?“信任”应该成为最强有力的“武器”。二是踏实做好事情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不求快,不求第一,不求立竿见影”。去除了过强的“功利性”,我们才能把眼前的路看得更清楚,“不疾不徐,不争不抢,不以赢为目的”,很多事情便水到渠成了。三是拥有自信,拥有宽广、开放的胸怀。多国语言交融荟萃,芬兰不排外、不自卑,而是主动为孩子营造学习多国语言的机会。他们知道学习母语是根,而学习外国语言既能够有助于母语的传播,又能够快速而广泛地与世界接轨。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见解与胸襟是否也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睁眼看世界”。在向他人的学习中,完善自己,成就自己。既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为何不取来一用呢?

;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 篇1

暑假,有幸读了台湾学者、自由作家陈志华女士的《芬兰教育全球一的秘密》,很多感触。谈起芬兰,中国人对洛基亚手机再熟悉不过了,孰不知芬兰教育比起手机的名气更加“高端”,甚至可以说芬兰教育早已经成为北欧区区530万人口的主打品牌而蜚声世界,这就是芬兰,不仅全球经济第一,而且呈现出“教育奇迹”,之所以奇迹出现,其中很大程度就在于举国阅读的教育体制超前。

其实,阅读之于芬兰人,早已是一种普遍的习惯,他们对阅读重视程度,绝不亚于我们对数理学科的重视,其阅读更像印度学生必须将九九表不只背到9乘9,而是25乘25一般的重要。当人们对文字的看重程度,和看重数理学科发展一样的时候,人的心智平衡、学生的学习不偏废,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了。

书和阅读,对于西方和芬兰教育来说,就是培养孩子终生受用的生活兴趣。让书与人从小就产生互动,并成为能伴随终生的友谊与养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更能知道为什么芬兰会如此重视阅读与鼓励孩子们去探索书中世界,把养成学生阅读习惯视为最重要的教育基础,因为,这对她们一生都重要。因此,重视阅读不是短视地只盼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是只想要让学生成绩评比顶呱呱,,更不是只想要创造出过目不忘的天才,而是希望能培养孩子们有兴趣找书看,养成独立学习思考的习惯,才能酝酿出往后成长生命中厚实的养分,那阅读就真正能丰富自己的人生,借着文字、文学与文化,认识自己并探索人性。芬兰人很爱书,送孩子礼物首选是书。西方式教育,不论是欧美,最大的特别之处在于终生阅读,一生爱书。

每日至少半小时的阅读。

芬兰中学生阅读能力极为出色,政府与许多民间机构都在不断推动强化阅读的扎根,不论男女,长幼,阅读平实化、平等化。芬兰孩子们的每天家庭作业之一,就是至少半小时的自我阅读,“功课”中的这半小时,不是要学生再继续啃读书本,而是鼓励去读自己喜欢的的书,用自我引发兴趣的方式,让他们沉浸在书籍的世界。

阅读环境的引导

孩子们在学校,老师按照年龄特点建议读各种读本,但学生的抽屉总会有自己喜欢的阅读书籍。当孩子能坐拥心有所属的故事,就会以自己选取的书为荣,在同学之间的阅读氛围相互鼓舞之下,借着阅读和老师支持的心得分享,创造出不同的想象空间和更广泛的阅读能力,相互交流,不仅让老师得以营造出群体阅读的风气与平台,更让孩子们创造出一个与自己赛跑的健康阅读模式。强调、鼓励、启发、引导阅读,一点一滴做起,不必用相同的单调模式。而是依照孩子们兴趣和阅读深浅,去量身定做不同的书册。从学习到享受阅读,每个孩子必能望见地平线外那片美好的阅读森林。

图书馆,芬兰的人文地标

芬兰拥有众多的图书馆,除了有现代化的设备,丰富的藏书、营造出的适合大众前往的环境的报纸、网络等,其中儿童区更加宽广、丰富、完善、而且童趣十足。

流动的图书馆

芬兰20世界初就制定了图书馆法,芬兰80%的人使用公立图书馆,平均每位芬兰人每年造访图书馆超过10次,每年借阅20来本,图书馆俨然成为芬兰人精神生活里奢华的享受。530万小国配备200多座流动图书馆,它以大巴为载体,行驶在偏远的社区和学校,有的社区和学校一周去两次……

我不想再多叙述,读完本书,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希望我们这群教育人,真的本着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基考虑付诸于行动,让每一个国人都能与书为伴,与书为友。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 篇2

在继续教育研修中,我选修了母校一位教授的课程。老师在授课中两度提到《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这本书,加之我对外国教育颇感兴趣,当即买了此书,读罢,我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是关于学校教育。当我读到"在芬兰教育中,学校与学校,不会做无谓的‘竞赛’、‘排名’;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更不会做原本起跑点就不公平的较劲"时,我很吃惊。没有评比,没有考核,那岂不是乱套了?

然而,我的忧虑是多余的,"不考核"不代表没有目标与方向。在看似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下,"信任"成为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防制不是管理的法则,相互尊重与相互信任才是教育的开始。"

信任学生,培养他们独立管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与节数不同,所上的课程也是随时调整。学生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规划一天的行程,而不是死板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我们把一天的时间切分成大大小小固定的几块,装在不同的."抽屉"里,到了固定的时间就打开对应的"抽屉",让学生做一成不变的事情。就像《小王子》中的掌灯人,每天只会干一件事——"点灯""熄灯",这是何等可悲?当我们有大把富余的时间需要自主安排时,反倒无所事事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管理""的能力,才是我们的教育所应给予的。

信任教师,芬兰人意识到"如果一个社会体制对自己的教师连最基本信任都没有的话,那还谈什么教育呢"?只是很可惜,很少有人能够意识甚至做到这一点。我们都说"干教师,是一件良心活。"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是万万不敢登上讲台的。只要我们有过准备不足的经历,我相信大家都会"痛定思痛"。且不说我们有多高尚,为了学生,为了家庭,为了学校。就单单为了自己的尊严与颜面,也会认真对待课堂与学生。因为谁都不想体会"被挂在讲台上"的尴尬与无助。归根结底,我们都是人,有作为人的尊严。那么,大胆地放手给教师,是不是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我想一定会的。

二是关于家庭教育。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究竟该是一次马拉松长跑,还是一场只在乎赢在起跑线的百米冲刺?"这句话深深震撼到了我,《虎妈猫爸》应该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缩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要给孩子挑最好的`幼儿园,买最有优势的学区房,动用各种关系,以便让孩子进入最好的小学。此外,对孩子的兴趣培养是万万疏忽不得的,书法班、舞蹈班、绘画班、钢琴班、跆拳道班······形形色色的兴趣班,恨不得给孩子全部报上去,希望孩子从小就是一个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只是,现实情况是,孩子并不是对所有的兴趣班都感兴趣,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孩子们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穿梭在各种兴趣班中,而家长们也被裹挟在迎来送往的大军中。我们不愿意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强的不安全感,也有着太多的期望!

反观芬兰教育,他们想的却是"尽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适当的位置,让行行都能出状元"。我想我们在一路往前奔跑的过程中,是不是忘记了我们的孩子最合适什么、最喜欢什么、不适合什么、不喜欢什么,忘记了孩子最大的天性是"玩耍"与"游戏"。

有一首小诗写道:"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慢一点,再慢一点,不只关注开始起跑时的那百米冲刺,而是多一些理解与陪伴。在孩子十岁前,哪怕多花一两年时间用在孩子习惯的养成上,在漫长的马拉松长跑中,孩子才会对各种事物拥有持续不断的动力与兴趣。老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同样的道理。

此外,此书还让我意识到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阅读是终生资产。芬兰的孩子每天会坚持至少半小时阅读,就像每天要洗漱一样自然而然,没有强制与要求。因为他们知道读多读少,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并且读书是以乐在其中为宗旨。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阅读现状,要求孩子读什么、怎么读,还要定时检查。当阅读成为一种任务的时候,它便很难形成一种自觉。但我不得不承认,适当的强制与要求还是有必要的,当一切步入正轨后,便可以撤掉外力这一"支架"。同时,我们做家长与老师的,需要做好孩子阅读的熏染者与同行者!

芬兰教育中的智慧还有很多,比如无论练习技能还是教学,都主张"先见林,再见树",让学生对知识或者技能有了总体的了解形成兴趣再进行学习,这远比支离破碎地教授好的多。就像溜冰或者花样游泳,从一个个肢解的动作开始,孩子只会过于注重细枝末节;反之,向他们展示了各种溜冰姿势、各种游泳动作后,孩子的好奇心与兴趣就会大大激发,学起来自然有动力,再进行细致的动作指导,孩子便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了!教授技能如此,课堂教学亦是如此!

总结芬兰教育能如此成功,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对人的充分信任与尊重。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给了孩子、家长与老师更多的自主权。其实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是否也应如此?"信任"应该成为最强有力的"武器"。二是踏实做好事情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不求快,不求第一,不求立竿见影"。去除了过强的"功利性",我们才能把眼前的路看得更清楚,"不疾不徐,不争不抢,不以赢为目的",很多事情便水到渠成了。三是拥有自信,拥有宽广、开放的胸怀。多国语言交融荟萃,芬兰不排外、不自卑,而是主动为孩子营造学习多国语言的机会。他们知道学习母语是根,而学习外国语言既能够有助于母语的传播,又能够快速而广泛地与世界接轨。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见解与胸襟是否也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睁眼看世界"。在向他人的学习中,完善自己,成就自己。既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为何不取来一用呢?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 篇3

芬兰之于我只是一个国家的名字,用我仅有的地理知识知道那是一个欧洲的小国家,还有就是我的第一部手机是NOKIA的,我知道那是芬兰制造的。除了这些我对她一无所知。然而读完了陈之华女士的《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之后,让我对芬兰的教育肃然起敬,敬佩之余更多的是深思。

从2000年开始,普受国际社会重视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针对全球40余中学生,进行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量计划”,到了2006年,全球已有57个国家、40万左右的15岁中学生参与测试。自2000年起,陆续公布的三次评量报告,让芬兰这个看似不起眼仅有530万人口的“小国”,跃升国际媒体和全球教育工作者的目光焦点,原因就在于芬兰学生的整体表现太出色了!芬兰学生们不只在阅读、解决问题能力项目上的评比排行高居不下,在数学、自然科学等项目,也和大家习以为常认定数理能力比较强的亚洲学生旗鼓相当。更可贵的是,OECD评量计划的57个参与国的学生中,没有通过PISA测验的平均比例超过20%,但芬兰学生受测的失败率却不到5%!这种均衡的教学成果,不仅让学生得以在“人文”和“数理”两大范畴之间正常游走学习,还显示出城乡与贫富之间的教育资源与平等受教的差异,相当之小!“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评量成就,让芬兰举世惊艳!突然吸引了世人的好奇目光;一连好几年,世界各国的大小参访团体蜂涌而入,一心想要了解芬兰教育成功的秘诀何在?

一团接一团来参访,多到让芬兰教育机构应接不暇,其中来自西欧国家像德国、奥地利、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士,甚至像北欧邻居的冰岛、丹麦、挪威,以及大西洋对岸的美国等等,都派了无数的参访团来芬兰“取经”,更不用说来自亚洲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代表团了。看来不分东西南北、不分种族肤色,大家都急于想知道,芬兰是如何办到的?芬兰的教育成就始终被OECD高高举起,绝非侥幸与偶然。

芬兰人重视教育,是世界公认的教育体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主校区位于首府赫尔辛基的市中心,对应于中国来说,这所大学位于人民大会堂的位置。教育事业在芬兰的地位,可见一斑。那么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是什么?说起来一点也不神奇:一:众生平等。二:社会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这里的平等,表现在城乡差距小;教育资源共享;各地校舍与建筑品质优良状况相同;学校与地方图书馆分布、藏书丰富情形相似;不论你我的出生和家庭,绝对保障享有高水平基础教育;不论你是在芬兰的哪个地方,你在学校所得到的教育是完全一样的。芬兰从不强调精英教学,只在乎不要有孩子掉队,他们认为,有天分的孩子已经比别的孩子占了优势了,那么就多帮助一下有可能落后的孩子吧——芬兰是个小国家,学龄的孩子人数更少,靠扎实的教育和人才发展到如今的芬兰,不能承受哪怕不到1%的人才耗损。

芬兰的学生是没有制服的。若问,为什么没有制服?没有制服,如何管理呢?在芬兰,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普通教师都会反问你,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是管理,还是学习?他们认为,教育的根本,不是让学生穿上整齐划一的制服以便管理,有限的教育经费也可以节省下来,用在对教育有真正意义的地方。归根结底,一个国家教育的良好发展与秩序,是同丰厚的经济、清明的政治、完善的体制、开放的文化心态所构成的良好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国家好,则教育好。教育好,则国家的未来更好。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给孩子良好的学识、心态和人生,从而促进社会良性成长,是为了让大家都好。如果脱离了好的社会氛围而一味讲求“精英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赢在起跑线”,这样给孩子的,只是一生无尽去争去抢的烦恼。天才与精英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的孩子,要过的还是平凡充实的人生啊。

在芬兰,那里的教育处处都体现着公平。一个最基本也最平凡的真理。由此想到我们的教育,城乡的差距,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距。每个地方的教育优先权。我们的不平等已经在教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教育能提供给我们的下一代一个相对的公平。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 篇4

最近在看《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心情就像第一次看《窗边的小豆豆》一样很激动。没想到竟有一个国家的教育,从制度到理念到实施都是这样人性化,使孩子真正乐于学习,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真是教育中的桃花源呀。比如他们对于校服和个性的想法、对于竞争和公平的理念,等等,让我无比惊讶,之前真的是见所未见这样的全社会普遍的一种教育理念。

书摘:

北欧的孩子,和你我的小孩相同,毫无差异地拥有所有人性中的各个方面;而所有从儿童到青少年的青涩成长历程,也都一样。

唯一差别的是,整个社会和教育体制对于人的关怀、对于人的信任、对于人的尊重,以及对于人生到底是不是一场要赢在起跑线的竞赛的想法,是以更健康、更人文的深度,去厘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芬兰教育体制真心吧每个别人家的孩子,都珍视为自己的宝贝,去拉拔抚育、用心灌溉,给予时间、空间,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协助鼓励养成学习动力,从不刻意强调精英、先进、竞争、比较,从不要求学生和老师具备超人能耐,从不奖励全勤与整齐划一,而将人人视为有着喜怒哀乐的平凡人性,然后从人性的根本上,去寻思如何陪着他们健康、正常地走完成长中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是制服,还是学习?孩子平常有什么衣服,就穿什么来上学,不就好了吗?

一个社会,减少对孩子生活与学习上的管制,并不代表完全没有约束,而是一种“整体”对于“个体”的尊重。很多日常事务,不管制,不禁止,就“见怪不怪”,既然在孩子们之间不是“怪”事,就不用劳烦大人们来管制。

钱要用在对教育有真正意义之处,有没有制服,与教育和学习成果真的无关。如果制服只是为了好管理,那学校的教育目的,不就变成是先求管理得好,其次才是关注学生学习吗?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

身边的师者、朋友曾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视角分享芬兰孩子们上课时长少,芬兰教育却全球第一。
芬兰教育真的有这么牛么?

从2000年开始,普受国际社会重视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DC)针对全球40余国中学生,进行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量计划”。到了2006年,全球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40万左右的15岁中学生参与测试。
自2000年起,陆续公布的三次评量报告,芬兰学生们不只在 阅读、解决问题能力 项目上的评比排行高居不下, 在数学、自然科学 等项目,也和大家习以为常认定数理能力比较强的 亚洲学生旗鼓相当 。

芬兰中学生成绩 高低程度的落差只有4.7% ,但美国学生的差距却是芬兰的6倍,并高达29.1%!此外,英国的落差是23.5%、澳洲19.8%、泰国25.6%、墨西哥25.5%。
芬兰中小学生的 上课时数 ,是OECD评比成员中 相当少的 。当意大利、荷兰两国7至14岁间的学生,一年的平均上课时数超过8000个小时,而芬兰学生竟只有5400个小时,不到他们的7成。此外,芬兰中学生平均每周会花上超过4小时以上读书的是20.4%,而美国学生则是50.8%。芬兰中学生每周在下课后平均会花时间练习4小时以上数学的只有2%,而美国这一数据却是芬兰的7倍,高达14%。但成果显示,芬兰中学生的数学平均表现并不比亚洲国家差,更不用说超越美国了。
孩子们上课时长少、课后还不做什么作业、也没有废寝忘食地读书, 芬兰教育是怎么做到这样的效能?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作者陈之华女士长年旅居芬兰,透过两个孩子在芬兰的求学过程及亲身体验,实地探访芬兰学校、参与教学研习、回溯其历史及教育改革之路,总结会芬兰教育之所以如此出色,得益于以下几点:
1.芬兰教育:先见林再见树
芬兰教育善用“先见林,再来看树”,能让孩子在渐进式多元化的教学中, 看到事物与学科的大致面貌 ,从而点燃他们持续学习下去的兴趣。当他们养成有心持续学习之际,师长们再将需要专研的“树”,一一经过整理后循序深入教学。
“ 先见树”与“先见林”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先见林”,能让孩子先了解到整体课程概念与学习目标的全貌。

而“先见树”的教育模式,着重于树的细节,反复再反复地练习、考试,一段一段的机械式操练。这会让不少学生在这既漫长的见树的细节中,感到疲惫不堪而半途而废,或迷失在其中,更别提找到学习的乐趣。
2.芬兰教育尊重每个独立自主的个体
当世界上许多国家以“大量制造”的方式来教育下一代之际,芬兰却在几十年前就选择回归人性最基本面,不鼓励、不强调学生从小就与人争,而是去启发、 协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同时建立可以一生追寻的正面学习心态。

芬兰教育体制内非常尊重每一个孩子, 也认知到学生的理解进程本来就不尽然相同 ,所以希望在正常教学时程之中,让 同一课程但学习进度不同的学生,另外弹性编成不同授课班组 ,以因材施教的方式鼓励学生按照自身学习能力,一起迈向最终学习成果的目标。

3.重视基础、追本溯源

芬兰教育着重理解,着重探索原理,希望孩子们透过教育, 知道大部分知识的源起,学会知道要问“为什么”。他们鼓励孩子多问、多了解事物的所以然, 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反复训练,更从不教导任何快速成功的诀窍。
4.注重培养孩子们终生学习能力

芬兰教育体制专注于培养孩子们终生学习的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让生活与教育充分结合 ,让孩子们有永续学习的基础。

如在芬兰初中开设有家庭经济课,认识一个家庭的基本经济与预算概念,如何计划性地购买物品、如何处理与分类洗涤一般衣物、如何照料和清洗特殊材质的衣服、如何正确使用洗衣机和洗衣剂、如何整理家里和房间、垃圾的分类处理与丢弃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金钱的观念与储蓄、理财,是一堂相当具有实用性的课程。

5.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在芬兰教育体系里, 那些特殊儿童不仅没有被社会和师长遗弃,反而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社会关怀。 除了有一间属于自己班级独有的广大空间外,还有一位乐观、灵活、懂得特殊教学的好老师带领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陪着那一群“不一样”的孩子们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学得课本和生活知识的同时,建立起学生的自尊与自重。
6.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建立
芬兰孩子们的每天家庭作业之一,就是“至少半小时的自我阅读”。

那么,作为中国的家长,我们做点什么呢?

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但是作为家长可以充分借鉴芬兰教育的特点在家庭教育中作一些有益的补充。

1.给孩子选兴趣班或课外活动时,家长可留心考察机构是注重激发孩子兴趣、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还是注重机械式训练;在早期教育时,不妨多给孩子选注重激发孩子兴趣的活动。

2.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是可以在陪伴中引发孩子思考、追本溯源。最近看到有简友分享坐公车培养孩子选择的智慧、还有简友分享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孩子背诵古文,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练式陪伴。

3.遇到孩子落后或有一些特殊情况,家长用心陪伴浇灌也是会带来盼望的。早些年,我曾经辅导过一位自闭症的孩子,他在公立学校上学,跟不上学校的进度,家长就每天陪着孩子把白天老师讲的内容再给孩子过一遍,再带着他练习。虽然每次孩子能吸收得有限,但日复一日地坚持,现在已经在准备美术B级专升本考试了。

4.在孩子年幼时,家长不妨将亲子阅读列为每天的必修活动,日复一日坚持,很容易建立起孩子阅读兴趣,从此爱上阅读。大宝4岁时,开始每晚给他绘本,8岁的大宝现在很喜欢阅读,一有空就自己抱本书在看。2岁的小宝每天睡前也很享受坐在我的腿上,听我给他读绘本,读完了一本还要读,有时也能自个儿抱着本绘本在那看。
总之,教育无小事,用心对待、耐心浇灌、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假以时日,芬兰教育能做到的,我们也能!

《芬兰教育现场》读书笔记

   

  《芬兰教育现场》,作者蒂莫西——一位外国小学班主任老师,他在引言中的描述大概能让我们产生共鸣:“做班主任的第一年,我迅速地滑到崩溃的边缘。每天早上6:30到校,晚上离开的时候通常还带着一堆教师导读材料。不去学校的时候,我努力不去想工作的事,但是根本做不到。早上起来吃早饭的时候,我就一头扎进我的教案里,晚上躺在床上还会被各种念头缠绕,脑子里出现的都是我做错的地方。通常一个晚上我会醒四五次。有时候,一起床就会焦虑,以致跑到卫生间呕吐起来。……入职以前,我曾经踌躇满志,信心满满,感觉一定会热爱我的工作,但十月份到来的时候,我已经不得不承认,我痛恨这份工作。它没有带给我任何的欢乐,却带给了我相反的东西。”

        读到这儿,不禁感叹这位仁兄的承受能力如此之差,如果让他在这些本职工作之余再加上每天各种app答题、各种打卡……大概就没时间感受自己的感受了。
        幸运的是,蒂莫西有一位芬兰太太,他的太太一直努力说服他相信有另外一种做老师的方式——不是活着而是生活着。可他认为太太所描述的芬兰教师的所谓“生活”就像是瞎扯:在芬兰的学校,老师和学生每小时有15分钟的课间休息,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利用这段休息时间到教师休息室喝杯咖啡,和同事聊聊天或者翻阅杂志。
        蒂莫西在经历了几近崩溃的几年之后,这一切从他们一家搬到赫尔辛基开始改变。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联系了一所学校,校长通过Skype面试之后决定给他这个职位。于是,蒂莫西就这样踏上了为期两年的芬兰教育之旅,从芬兰学校内部去了解芬兰教育体系。

      有教无类的学校:芬兰孩子7岁进入综合学校上学。芬兰综合学校的目标是为所有的孩子提供一个平衡、全面且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学校课程对所有学科保持同等重视,这样能够为所有孩子们培养他们各个方面的个性和天赋提供机会。大多数学生都在混合班,没有因为他们的能力或社会阶层而被划分在不同的班级或学校。“有教无类”的精神已经成为教师和家长的思维方式达40年之久。
      在我国,学校差异仍然是显著的,虽然均衡发展、公平教育正在强力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教育的水平和机会并不均等,各种“贵族学校”层出不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固化社会阶层的推手;学校的课程也仍然存在“主科”“副科”或“大科”“小科”的区别,学生对学科或某个领域的重视程度往往受学科教师权威的影响而不是出于个人兴趣。

    专业的教师:芬兰人已经意识到训练良好的教师是保证多元化教学课堂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们将教师教育从专科转至研究型学院。从业教师必须拥有研究型硕士学位。芬兰持续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成就了一支强大的、值得信任的教师队伍和学校,反过来又进一步巩固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教师队伍。
      我们知道,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个叫做“中师”的群体支撑了整个中国基础教育,他们学历虽然不高,但成长经历、选拔方式决定了这是一个优秀的群体,在那个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的年代,他们的学历其实已经高于社会上大多数行业了,各地中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但在本科学历泛滥的当下,高校趋利的办学惯性中,当年的师范学校已经没落成各种”学院“,录取分数线决定了未来可能从事教师这个行业的学生起点相对要低得多。如今,教师这个行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促使年轻人主动加入进来,大多是迫不得已寻求一份工作而已。大部分踏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们没有足够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课程等必要的专业素质,“先天不足”限制了他们对工作的掌控能力和对自身成长的期待,如果后天没有专业的“自觉”,则注定内交外困浑噩度日。

        简约的空间:蒂莫西在赫尔辛基任教期间,一次陪同一个家乡参观团时,家乡同行对教室、走廊墙上极少的布置表示质疑。芬兰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少就是多”,无论是家居还是学校环境创设,尽量简约才是目的。芬兰学生、老师身上特有的安宁,作者相信原因之一在于创造极简生活空间能帮助人们减少压迫感。研究人员发现一个过度装饰的教室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学生在那些视觉化冲击较强的环境里比较容易分神,他们在高度装饰的教室里学到的东西比除去装饰的教室里要少。
      虽然影响学生学习的很多因素不是教师能控制的,但教室环境的创设是老师们很容易产生作用的方面。比如,展示高质量的作业或作品,让学生为自己的出色的学习成果感到骄傲。而为应付任务而做的张贴,学生们只会从中得到相反的信息,慢慢地,他们不太会在意墙上到底贴了些什么。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精神内涵,能够彰显学校特色。记得一次与上海一位资深老校长交流时我曾经好奇地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您的学校特色是什么?”这位老校长却摆摆手说:“一个学校的特色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才能慢慢形成一种文化。我们学校才建校19年,还没有形成特色。”我不禁汗颜,我们的学校初建时,特色是在建校时就要敲定的,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任何一所学校初建时总要有一个最初的顶层设计。但是,无论建校十年、五年、三年甚至更短,都在紧赶慢赶地申报特色学校,总让人感觉少了些从容、多了些急功近利。特色学校建设必须要做的功课之一是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美其名曰建设学校文化,这些铺满墙面的东西,除了参观的时候被人拍照,平时有多少教育的功能?有几个老师或学生会驻足欣赏或思考?不得而知。
      可喜的是,我们很多可爱的老班们把自己班级的墙壁当成“自留地”,精心管理,负责任地使用,班级集体荣誉、能让学生感到自豪的小练笔、书画作品、给自己定的小目标、读书成果等成为引领学生向上向善的航标,把教室的墙壁变成学生心目中神圣的、令人向往的圣地。

      安静的校园:蒂莫西最初在校园里看到了难以置信的安静场面——老师和孩子都出奇地放松、不着急,就是这样一个平和的氛围,校长仍然把“安静的校园环境”放到首位。这和蒂莫西印象中的自己国家的学校一直把“营造生机勃勃的校园”或者“提高学习成绩”、“做基于项目的教学”作为目标截然不同。而在芬兰,“学习需要友善、平和的氛围,以及安静、平和的情绪”被写进了2021年教育大纲,学生经常在独立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能够长时间保持安静直到完成工作。一系列研究也表明,儿童在有背景噪声时,辨识相似单词、学习新单词以及阅读能力都会很差。
        蒂莫西接受这种“安静”的理念,并尝试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总结了一系列让孩子们“保持平和、营造安静环境”的方案:
        第一,师生共同协商绘制要点图。开学第一周,和学生一起制定规章制度,共同起草教室手册,以问答的形式在一张大纸上绘制要点图。下面是一个要点图的举例:
        宁静的教室:
        看上去是什么样的?学生A:“它不是混乱的,而是有秩序的。”
        听起来是什么样的?学生B:“它是安静的。”
        感觉是什么样的?学生C:“是舒服的。”
      学生对长篇大论的规则是很难接受的,所以蒂莫西在和学生商讨确定了长长的规则清单之后,再和学生继续讨论、整理,使其缩减为三条规则: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简洁明确的规则更容易被记住。接下来就是共同遵守。
      第二,制作噪声测量仪。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噪声测量仪,挂在教室显著的位置上,学生根据仪器反馈了解自己做到了什么程度,即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作为老师,总是忍不住去管理教室的学生,长此以往,学生无法学习自我管理,而更加依赖教师的干预。
      第三,力求平衡。课堂上,总是会有一些时间,一部分学生需要独立安静的学习,一部分学生需要讨论或合作,这时候可以将学生分开,一些学生安静地在自己的书桌前做功课,另外需要讨论、交流合作的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指定的角落进行,控制自己的音量不要打破教室里的宁静。
      和大人一样,孩子的深度思考、深度学习同样需要安静、有序的环境,但让这些精力充沛的孩子们安静着实困难,所以我们的校园总是感觉热闹有余、安静不足。秉持“每个人都是氛围的制造者”的观点,蒂莫西与学生共同商讨规则的做法值得借鉴,讨论的过程也是明确规则的过程,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问答,其实学生已经明确了要遵守的规则,然后将长长的规则清单凝练成简洁的几个词语,方便学生自我提醒和互相监督。
      制定规则达成共识之后,通过噪声测量仪,学生获得即时反馈,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音量才是合适的,这样的做法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另外,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正念练习也是营造平和的课堂学习环境的有效做法。

        “不幸的”蒂莫西在芬兰的学校入乡随俗,不仅真正找到了职业幸福感,也在诸多方面有所收获:如何在自己的班级培养联结在一起的归属感?如何帮助学生发展自主性?如何通过改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让自己摆脱”稀缺型思维模式“、接纳”丰盛型思维模式“,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又常感困惑的问题,在《芬兰教育现场》这本书中都可以获得具体而有效的做法。因为,作者蒂莫西曾经是一位和我们一样疲惫的一线教师。
      与其说环境的改变让蒂莫西有了充满成就感的职业体验,不如说心态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让他从崩溃的边缘获得自我拯救。我们大多数人身处体制内,受制于环境,但仍然可以守住自己的本心,追求让我们感到幸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本文标题: 芬兰教育读后感(亲历芬兰教育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001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西游记》读后感600(西游记读后感想600字范文5篇)措珠丹琼读后感300字(魔鬼红狐狸上册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