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白银时代》到底讲了什么?王小波的《白银时代》就属于反乌托邦文学。王小波以他挑战禁忌的胆识,以他的幽默反讽才能和想象奇特,使他的文学作品...
王小波的《白银时代》到底讲了什么?
王小波以他挑战禁忌的胆识,以他的幽默反讽才能和想象奇特,使他的文学作品独树一帜。
《白银时代》里的人被无限弱化和压抑,在这部小说里王小波以反乌托邦的书写形式摧毁了乌托邦的美好,对未来的质疑焦虑不断诉诸笔端。
王小波的反乌托邦叙事不仅指向历史,而且指向未来。
《白银时代》的四个作品构成了王小波的反乌托邦小说系列。
王小波可以称为是消解乌托邦的高手。
王小波作为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在他的未来小说中,插科打诨,尖酸戏虐,玩世不恭的调侃。
使得狂热时代的神坛显得滑稽可笑。
在《白银时代》中王小波表现出了很高的“反乌托邦”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他的未来小说虽是混乱的反乌托邦,但是却无愤世嫉俗的调子。
主题还是比较严肃的。
如何理解王小波的《白银时代》?
王小波的《白银时代》的思想是什么?
对现代人的教育意义以及它要表现什么关于“白银时代”,小说中有这么一段话:“希腊神话里说,白银时代的人蒙神恩宠,终身不会衰老,也不会为生计所困。他们没有痛苦,没有忧虑,一直到死,相貌和心灵都像儿童。死掉以后,他们的幽灵还会在尘世上游荡。”我想这个神话大概是王小波写《白银时代》最初的一个意象。他用了这个名称,却赋予它截然相反的内涵。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这样一个意念:人既然活着,就必然会思考。白银时代的生活其实并非幸事,事实上无可忧者无可虑者才是最可忧可虑的。而且白银时代的人也并非真的无忧无虑,而是他们的生活与思想已被限制在一个框框之内,从而失去了忧和虑的自由与可能。由此,想象和创造也被扼杀了。关于这一点,本文将在下面作进一步说明。
关于这种限制与扼杀,作者在小说中是用一种荒诞的方式来表现的,也就是说作者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经过艺术的夸张变形,使其鲜明而本质的出现在读者眼中,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又不能不认同它。由此,作为人的悲哀就得到了完全的体现。
作者在小说中较多地提到了“生活”一词。“在公司内部,我们有组织生活、集体生活。在公司以外,我们有家庭生活、夫妻生活。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体验生活。”在这里,“生活”一词被重新定义,完全屏除了私人性的内容,不再出自个人独立的意愿,而成为一种“法则”似的固定模式。人对这种“生活”是完全被动的,而这种“被动”的结果自然是可悲甚至可怕的。
小说中作者对“夫妻生活”作了一次很精彩的描写。作者写到:“听到我传达的会议精神,我们室的人忧心忡忡地回家去。在晚上的餐桌上面露暧昧的微笑,鬼鬼祟祟地说:亲爱的,今天公司交代了要过生活……听了这话,平时最体贴的妻子也会马上变脸,抄起熨斗就往你头上砸。第二天早上,看到血染的绷带,我就知道这种生活过完了。”
这当然是一种很荒诞的表现,但却相当明确地告诉读者:生活要由人自己来选择。这是人的独立性和尊严所在。假如有人硬要否认和改变这一点,那么生活也要就此完结——“生活过完了”。
如前所言,“白银时代”里人们的生活被限制在一定的模式之中。换言之,人们必须遵守某种“法则”。作者在小说中以戏谑的手法对这种法则提出了质疑。在作者看来,生活中有一类冠冕堂皇的法则,它制订出来,就是为了供违反之用。假如你一定要死心眼地去遵守,就会被它嘲弄。为了证明这一点,作者写了“体验生活”。
“本公司有项规定,所有的人每隔两年就要下乡去体验生活……就是在没有自来水、没有煤气、没有电的荒僻地方住上半年。……但很少人真去体验生活……”
在小说中,只有“棕色的”是个例外。结果是:“她在乡下走夜路,被四条壮汉按住轮奸了两遍。”
但是对于生活里那些非常无理,近乎奇闻怪谈的“准法则”,人们却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例如给停车场上的劫匪“送钱”。
“……一阵电话铃像针一样扎进我的脑子。这使我想起有个小子每礼拜三要在停车场上劫我。我有责任马上出去被他打劫——他等得不耐烦,会拿垒球棒砸我的车。”
“我不怕劫匪砸我的车……但我怕保安扣工资——他会记恨我……”
“白银时代”的生活就是这样,人们失去了思想,失去了理性,失去了判断,只会在生活的桎梏下如机器般运转。人完全被异化了。
作者是这样写人的异化的:“……他们全都满脸倦容,睡眼惺忪,好像一夜没睡……我知道,我自己一定是这个样子。我是什么样子他们就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不需要带镜子……”这就是说无论是思想、行为甚至于人的外在形态都已经大大简化了,趋同了,个性消失了。
再如《师生恋》。在公司里,主人公一遍又一遍地写着这篇名为《师生恋》的小说,直到几十遍之多。他虽感无奈,却仍要不停地写下去。自然,在小说中这只是“写作公司”的工作,但事实上,这是病态。这种情境丝毫不允许他想象与创造,即使他想,创造力也早被消磨净尽了。
再如“恋母情结”。“师生恋”中“我”对老师有恋母情结。“师生恋”中“我”和老师的爱情是畸形的,老师是个阴影(这种阴影在我长大后转移到“公司”和“头头”身上)。在这种阴影下,我老是神情抑郁、落落寡欢、冥思苦想,以至于不能拥有成熟独立的思想,无论言行都显得幼稚可笑。“恋母情结”正是这种幼稚和受压抑的表现。
再如“受虐心理”。小说中很多地方写到了“受虐心理”,简言之,即“变态”。
例如想象自己在埃及沙漠里备受酷刑的折磨;例如渴望自己的稿子被枪毙;又如伸出脚丫让人往上踩。作者对此有个精彩的比喻:“假设有一只猪,出于某种古怪的动机蹲在公路边上,把尾巴伸在路上让过往的汽车去压……”这些表达是如此荒诞,但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作者在小说中是这样解释的:“在剧痛中死在沙漠,也比迷失在白银世界里好得多。”
对于这个解释,我们或者可作如下解读:
1“白银时代”里单调乏味的生活即使头脑再简单的人也无法长期忍受。
2沙漠里的酷刑和死亡虽然痛苦,但是直截了当,未尝不可算是一种解脱。
3“白银时代”里的生活是如此荒诞,无所不至地控制着人的思想,使人们无不规行矩步,没有一点点异端。但人毕竟是人,人既然活着就有自己的意愿,会不自觉地去思考;但显然这是不被允许的。这就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的结果是人们开始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去发泄。例如“受刑”、“死亡”、“枪毙”等等。也就是说,作者写“受虐心理”实际上是在表现身处“白银时代”的人们内心那种渴望被重视、被发现的情绪,暗示他们内心某种“出格”或“犯错误”的冲动。
这种“冲动”或许不易被人读懂,但显然是一种值得尊敬的“冲动”。假如你不幸读懂了它,你还会发现它是一种令人备感悲哀的“冲动”——缘于“白银时代”本身的悲哀。
如何理解王小波的《白银时代》?
当时看的时候也是不懂,个人觉得可以说通就好,全凭个人理解。可以参考一下下面两个地方。
关于《黄金时代》读后感7篇
在《黄金时代》的 故事 背景里,王二是一位北京来的知青,来到了极为荒僻的云南南部农村。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黄金时代》 读后感 7篇,欢迎借鉴参考。
《黄金时代》读后感一
刚开始看这本书还真不适应,不单单是叙事方式的不适应,更多是对内容的不适应——怎么可以写得这么恶心?整部集子没有一点美好事物的描写,人物都那么邋遢、环境都那么肮脏、空气中弥漫着恶臭。作者这是要干什么?写这么些令人不愉快的东西出来?
但是我却逐渐的被吸引了。慢慢的我被作者的才华吸引,沉醉于他的每一处遣词 造句 ——居然可以这样去表达。一段简单的情节被作者注入了巨大的信息量,用调侃夸张的手法为我们叙述了那个荒诞年代的故事。看着一段段文字,我不禁要问作者的脑袋里怎么会有那么多古怪的东西?看似荒诞不经却又合情合理。我只能说真是太有才了!王小波活的太短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更少我们的一大损失!
《黄金时代》读后感二
近些年来,由于传播手段的发达,自媒体让名人们有了更多的发声 渠道 ,于是,在被众多人围观的微博中,许多神秘到略显高冷的人,也开始逐渐露出了生活中的一面,是好是坏先不论,但这样做之后一个意外的后果就是:一些文艺创作者(文学的,影视的等不一而足),开始呈现出了和作品中的价值观不同的另一面,我还记得多年前我一位朋友特别喜欢某国内导演,得知其开了微博后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关注,结果在几次国内外重大事件中该导演的表态却让我我这位朋友痛心疾首:“早知道就不应该关注,我宁愿他现实中也是他作品里应该有的样子!”顿了顿足后,又说“他早年作品多好啊,怎么这些年越来越傻逼了!”……
不过作为说这段话时的当年就已经年过三十的成年人,我很难相信其价值观突然有了极大的改变,只不过因为其作品表达的内容有限,因此并没有显示其很多的思想观念……而最后终于在微博这个让人立体化的工具中,他全方位地显露出了自己本就该有的价值观和立场判断。
不过有一些人,我是断不会相信其会因为其被更多人所熟知后就对其价值观判断改变态度的——王小波就是不多的一个。
尽管不幸早逝,但王小波留给我们的遗产却实在丰富,除了小说,还有大量的杂文流传于世,这些充满了其个人价值观立场的的杂文,则会让我们全面地熟悉王二的思想;而类自传性质的小说,更会让我们对其年轻时的诸多遭遇,有了更多朦胧的了解。
与杂文中略显正经的王小波不同,他颇有自传意味的三部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文中却有颇多荒诞不经之处,比如文中多次出现的充满暴力冲突的内容,或者其他有些让人惊愕的描写,如他反复炫耀的“小和尚”,以及各种颇具原始人气息的性生活场景等。
那小说中的内容有没有他生活中真实的影子呢?显然是有的,翻看王小波的个人经历:经历过大跃进,曾在云南做知青,回到北京后做过老师……这些几乎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相关印记。
不过显然,王小波将很多的事实隐藏在了魔幻现实描写的背后,其中虚虚实实,只能凭借读者自己的嗅觉去捉摸其中的门道了。
王小波的小说除了魔幻现实,还有一种更特别的魔力:他将或严肃的、或惊悚的、或压抑的现实用荒诞的笔触进行了解构,也许我们读到书中某一段文字忍俊不禁,然而谁能知道,其实背后有多少人的艰辛在呢?但显然王二也并不希望我们用一种当年风靡的伤痕文学的论调来看待他的小说,如果你在读书中本该应是同情到流泪的段落,却突然笑了出来,那也许作者的目的反而达到了。
《黄金时代》读后感三
在读完了王小波的三篇小说后,我也不得不佩服起这位在中国读者心目中低位颇高的作家,终于理解了他被评为大师的原因。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我读出了王小波对于这头猪‘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的理解中的那种潇洒。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我又读出了他对沉默艺术的理解,以及涉及了一些只有思想家才会琢磨的一些社会问题。而在《黄金时代》中,我又读出了青春,疯狂和自由,甚至一个时代。相比前两天才看伤感电影《比悲伤更加悲伤的故事》时的坦然,这部小说丝毫说不上悲伤却让我几乎热泪盈眶,对我也有了更深的感触。这可能是因为王小波对生活和人的一些理解真诚到感动我了吧。
正如主角王二曾经说过的:‘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不难想象,王二像我们现在一样,也曾经是一个热血蓬勃,性格刚强,无畏的年轻人。那个属于王二和陈清扬的‘黄金年代’,是一段疯狂又经历了笑声和泪水的经历。也许,跟着某个人一起逃亡,做出违反时代伦理的疯狂的事情,并且拥有年纪大了以后能仔细回味的青春,就是所有年轻人们共有的梦想吧,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谈到这本书,就不得不谈到这本书上对性的描写。在那个‘非性’的年代,王二和陈清扬之间做出的事情不值象征着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精神禁锢的反抗以及隐含对时代的讽刺与斗争其中最直接的一种表现。在那个禁止思想,混乱不堪,没有前途的时期的中国,王小波特意描写性也是一种最直接的呐喊,抗争封闭思想的方式。在这本书里,性就是自由和奔放的人生的一个象征,而封闭思想却是人们需要捅破的那一层塑料膜。
经过王小波的描写,这本书中的性也与大多数其他写性小说不一样,在那些书中,对性的描写要么过于美丽要么过于丑恶,在王小波看来才是最恶心的。他认为作为人类拥有性的欲望是很正常的,性本身也应该是自然的,无抗拒的。而故意在性方面上的虚伪才是最大的罪孽,最可恶的事情。性一直以来都是人的本性,如果刻意地把它绑起来,才最为残忍和虚伪。在跟许多人相处后,王二觉悟出:‘竟敢说自己清白无辜,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罪孽。照我的看法,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做,好色贪淫,假如你克勤克俭,守身如玉,这就犯了矫饰之罪,比好吃懒做好色贪淫更可恶。’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不仅十分真诚和有趣,还让我以一个更宽阔的视角来观察世界。我希望我以后也能像王小波一样真诚地对待生活。
《黄金时代》读后感四
这几年我形成一个习惯,每晚必看经典,夜不上网。天天看,读一本买一本。东阿的大喜润超市有专营图书的专区,买书可打八折,感觉很便宜。一次就看到了王小波的一套专集,有四本书组成:《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
我过去没看过王小波的作品,但听说过他的大名,尤其前些年在报上看到他死在电脑前的报道,又知道他原是一位大学教师,后辞去教职专事写作,就对他充满了尊敬之情。我还在一篇小小说《离婚》里提到他的死因。看到他的书,不买是不合我的行事风格的。但不知内容如何,就先买下《黄金时代》来看看,好就再买另外几本。
现在把书读完了,有所感,记之。
总的感觉王小波算不上经典作家,其实当代的中国还找不出几上称得上经典的作家,我们也不该对他刻求。原以为这是部长篇,买回来才知道是五部中篇的合订。但每部中篇的核心人物都起名“王二”,而且每篇里的事件也多有相关联的地方。这就给人一种似是长篇的错觉。
如果从肯定的角度出发,可以 总结 出以下几点:正如王小波在书的“记后”中所说,他是写出那个时代的生活。不过在他的笔下,那个所谓的时代生活,已是变了味的生活,突出了作家的感觉和印象,是漫画化了的生活。书中的人物,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中,穷到了只剩下“性”这个东西,而且也算不上可供欣赏的“性”。另外一点就是他在叙事中,是以最粗俗、最赤裸、最不雅的语词来讲述。以上两点,在他执笔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确属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一位作家。我想这是受到一些文学评论者首肯的吧?由此也可看出为什么在他生前他的作品大多不能在中国出版,而只等到他于一九九七年死后才得以陆续面世。
中国写性生活的较多的《金瓶梅》和后来的《废都》,读后还多少给读者留下点性“趣”,而王小波写出的“性”,无趣可言,只叫人感到“厌”。也读过不少外国的经典,写性爱最多的劳伦斯,也从不直写两个男女的性交,而只把关注点放在两情相悦上,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性爱之美,从而得到了审美的快感。《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我觉得堪称写男女性爱的经典。“审丑”的过程也是阅读的享受,可是王小波的笔下的性描写,也不能给人以这种感受。他大概是把这种叙事当成人性的主题来发挥吧?
从王小波的性叙事,这让我联想到他夫人李银河女士。李银河是中国社会学家,关于男女的性问题,常见她的高论。我想这两位夫妻,真是有共同的语言哩!她在给王小波的专集所写的《写在前面》中说,“从内心深处,我稳秘地希望王小波是不朽的。”看来这怕是一厢情愿的事吧?
如果要再买来他的别部书看,我想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个作家,而且看的过程叫人生厌,容易产生疲劳感,正好在十一点入睡,成安眠之剂。买不买,再定。
《黄金时代》读后感五
你们这些生牛蛋子,就欠砸上一锤子才能老实
文笔幽默,很会调侃人生
我就是觉得他整个说事水平是很合口味,总体感觉就是他并没有时时刻刻说污的事,可又总感觉是为了说污而做铺垫,文字流畅性很好
我就不知道咋滴了,这本书读来朗朗上口,听他讲故事,欲罢不能。黄而不色。有时你看他的故事,你会不经意的去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想着故事的发展,可作者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写,这是一个很会扯淡的高手。本书不管是事实,还是虚构部分,也不是第一人还是第三人称,虽然缺少了一个积极的主题,不能激发人们向上,可是写作态度却是杠杠的。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正经文学。
雨果说,凡不可挽回的东西,都不属于人,属于上帝。这本书是作者的宠儿,可她并不只属于作者。
《黄金时代》读后感六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了,最好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二十一岁生日的时候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这段话出现在无数人的摘抄里
我也用过,但实际上是第一次读全这本小说 实在惭愧
本以为这或许是一本句句金句的书
结果读起来才发现它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小黄书
让我难以相信这本书竟然出版于二十多年前
其超前的思想 开放的程度完全不亚于今日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年会有那么多青年愿充当其“门下走狗”
到了现在这个年代 性 这个问题似乎大家也不再避而不谈
人们的思想逐渐变得开放
在我看来这是件好事 不再压抑自己爱的表达
性并不等于肮脏 它不仅意味着繁衍 也是一种欢愉的表达
真正爱一个人 身体是不会说谎的
陈清扬因为一个打屁股的动作爱上了王二
听起来似乎令人啼笑皆非
只有在爱里的人才觉得真实
在王小波的理解中
男女关系里总有一方极为强大
而柔弱的一方在这种近乎粗野甚至残暴的力量中感受到了强烈的爱意
力有多大,爱有多深
陈清扬在两记巴掌之下
感觉到爱的痛苦
感觉到火烧火撩
这就是最纯净最原初的爱的表示
如此直观而感性
超越了一切言词的表白
毕竟,爱是没有逻辑可言的
王小波这个人很有意思 很久很久以前读过其《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没读懂 打算再读一次
他每句话写得越轻描淡写轻松幽默
越感觉到他情感的深刻浓烈
难得有一本书惹得我又哭又笑
可以说五星推荐了
但如果体验过书中的欢愉再来看或许又有一番新的感受
到时候再二刷呗哈哈哈
《黄金时代》读后感七
现在是凌晨十二点,我终于读完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记得大约一个月前,在新浪专栏里看到了几篇回忆王小波的 文章 ,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黄金时代》这本书。书名似乎之前也听过,重要的是当时想要找一本看,于是就选择了这本书。
我从书旗小说APP中下载的全本,没有花一毛钱。也因此不能避免地看多看一些夹杂在正文中 广告 ,也难以避免地将各个故事串联在一起读。实际上这本书是分为五卷的,每卷除了共用名字叫“王二”的主人公外,都有一个独立的卷名,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而我阅读的电子书,各卷之间是没有卷名的,我曾一度怀疑为什么在读的故事跟上一个故事没有太多的关联,而是另起炉灶呢?
百度 百科 里介绍这本书时说,它是知青文学的突破之作,以特有的写作方式和写作视角给知青文学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百科里还说,它是《亚洲周刊》选出的100部亚洲小说之一。这些评价毫无疑问地可以权威地证明这是一本好书,是开卷有益的典范。可以作为一名普通读者的我,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其定性为一本好书呢?
曾几何时,沉浸在《平凡的世界》里,被深深地感动着。少平用劳动和读书来追求生命的意义之所在,少安则用劳动和实干为自家和村民创造着物质的财富;金波和藏族的姑娘仅仅是因为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就可以谈一场精神上的恋爱,润叶在努力追求幸福失败之后才发现幸福不在彼岸而就在触手可及的身边。读完此书,感受受到一场精神上的洗礼,自己的灵魂在那段日子里实现了升华。可读完《黄金时代》呢?完全的一脸茫然,不知道在表达怎样的主题,不知道故事背后是怎样的意图?
王二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经历过上过大学、留过洋、在大学任教的社会上层人士。这里的上层不是指拥有多少的财富或者拥有多大的权利,而是指拥有知识和智慧。但他同时又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对待任何事情,即便是严肃认真的事情,在他的描述中却故意隐去了重要的部分,重点描述了十分可笑的一部分。比如讲到西方 留学 ,《墨迹》中会介绍校园是多么的美丽、教授是多么的富有魅力、学生是如何肆意享受青春的放纵、自己打工的艰辛以及取得优异成绩的不可思议。而王二的留学经历,只关注了两点,一是导师如何压榨自己的剩余价值,而是如何和妻子开车去公路上或者公园里“坏一坏”。前者可以解释为对思维的迂回讽刺,那么后者只能理解为个人行为的放纵,虽然这是成年人最本质最原始的行为。
书中每个故事都有着不止一位的女主角,但所有的女主角的共同点就是王二的妻子、情人、女朋友中的一员。女主的名字有的很好听,比如陈清扬;有的比较俗,比如面条、小转铃;有的很随意,比如姓颜色的女大学生、小孙、X海鹰;更加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妻子居然没有名字,他一直叙述的口吻就是我的妻子或者我的前妻。
书中有一个画面令我神往,令我欣喜,令我激动。那就是陈清扬承认自己爱上王二的那一刻。在此之前,陈清扬可以跟王二搞破鞋,可以跟王二离群索居,可以跟王二过上实际上的夫妻居家生活。但陈清扬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爱上王二,直到那一刻。天上白云悠悠,山间溪水西流,陈清扬挂在王二的肩上,长发可以下垂到王二的腰部。王二不知怎的,在陈扬清的屁股上重重地打了几下。就在那一瞬间,陈清扬感觉天地虽然广大,但好像只有两个人存在,自己的身体已经酥软的像一条水蛇,自己之于王二就像青藤绕树、小鸟依人。这是我认为全书中最美的画面,由于这个情节的存在,我不再认为认为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是苟合,不再认为他们是不道德的。我觉得这才是自然流露的爱情,才是爱情的伟大之所在。
但一枚硬币总有他的两面,爱情不也是如此么?我承认爱情的伟大,但也不得不承认爱情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合乎这个社会的伦理规范的。王二是单身汉,而陈清扬却是有夫之妇,虽然爱情很真挚,但会被伦理的视角会无情地戳破。这让我想到了《廊桥遗梦》中男主Robert与女主Francesca的爱恋,令人感动,但同样不合乎伦理。最终,女主也是选择了家庭的责任,放弃了爱情,虽然自己得心早已被带走,但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生活。女主在去世前留下遗嘱,为了纪念曾经的爱人,为了缅怀逝去的爱情,自己的骨灰不要跟丈夫合葬,而是洒在爱的见证的廊桥之下。这也让我想起了民国才女陆小曼,她为了追求与徐志摩的爱情,放弃了与深爱自己的丈夫王庚的婚姻,也放弃了自己与丈夫未出世的孩儿的生命,毅然选择了离婚与堕胎。比较一下陈清扬、Francesca和陆小曼,我认同Francesca的选择,感动陈清扬的爱情,憎恶陆小曼的无情。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