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期家校共育读后感(家校共育感想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3-11-27 00:49: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5

家校共育有感,教育是场赴春天的约会,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把孩子比作成长的树,那么学校教育就是树上的枝桠,孩子的家庭教育则是...

50期家校共育读后感(家校共育感想怎么写)

家校共育有感

        教育是场赴春天的约会,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把孩子比作成长的树,那么学校教育就是树上的枝桠,孩子的家庭教育则是根基,根基扎得越深,大树就越发的枝繁叶茂。一撇一捺的人生中看到的都是已发生,也许没有拿到100分,但是考试已经结束,那是不是在这场赴春天的约会中,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更应该让儿童友好,世界更美好。作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理想教育的实践者,朱永新教授带来了新教育的新风潮,无数关于生命,关于帮助和关于成长的故事正在继续。

        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在手机上通过回放,观看了朱永新教授在新家庭教育文化节上的讲座。朱教授已是第三次参加文化节,而关于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教,重视家风的问题,早在2021年就提出了,有着敏锐的政治方向感和学术的方向感。在做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一步步走来,同行者更多了,跑步的声音更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家庭,关注家庭教育。中国的家庭,中国的家庭教育更有希望了。

        朱教授说新教育自2000年发起,一直很重视两个问题,一是阅读。是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是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阅读是奠定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基础。一个个体也好,一个社会也好,一个民族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如果没有阅读,他就没有精神的力量,阅读的高度决定精神的高度。

        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读好书,以前是开卷有益,现在是择书有益。以前的书籍是经过大浪淘沙留下的经典,现在的出版业如此发达,每年几十万总的新书,鱼龙混杂。作为一个父母,作为一个教师,或者做一个孩子,要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很重要。为此,新教育研究院已经研究整理出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父母、教师、公务员、企业家九大人群适合读的基础书目。每个人群推荐100种书,构建了900种的基础数目来帮助读好书。一个国家和国家,一个民族和民族,它竞争力取决于精神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从哪里来?阅读是最直接、最廉价、最有效的途径。

        目前朱教授正在做另一个书目——中国中小学学科阅读书目。每个学科,比如化学、物理、围棋等,总是有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要想走进学科,需要进行专业学科阅读。再有两到三年就可以全面完成。接下来朱教授还要做一个研究书目,中小学现在已经提出研究性问题,做研究性学习。比如要想研究天文,研究宇航,研究农业,怎么走近它,了解它,需要有一些研究书目。做一个研究书目,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人做的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事情,通过这些解决“读什么”的问题。

        关于“怎么读”,新教育做了很多的探索。就像我们平常做的晨诵,午读,暮省。“晨诵”,新的儿童生活方式,每天早晨用一首诗歌来开启新的一天,这是多么的美好。“午读”,每天中午一起读经典,班级共读,师生共读。“目省”,晚上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写日记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这样一种美好的教育方式。还有读书摘记卡,读书记录卡,读写绘等等,都可以帮助提高阅读的积累和阅读的深度。同时我校各实验班级还开展有读书交流会,分享师生共读书目的读书感受,师生形成共同密码。学生们勇于展现自我,培养了自信心;老师答疑解惑,重点引领。师生在读书交流会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有的班级通过课本剧活动,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增加同学们的社会阅历和实践能力以及自己的一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课外生活,增加了学习兴趣,效果也非常的好。

        除了阅读以外,新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家校合育,家庭教育。随着教育的推进会发现,如果没有家庭的卷入,教育孤军奋战,是事倍而功半;有了家庭的卷入,父母的重视,我们整个的教育就是事半而功倍。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长久的老师,父母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法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摇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父母才是真正的基础教育,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好的父母不应该把教育孩子看成是枯燥的责任和义务,而是当做自己的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富足,只有能够享受教育的人,才会演绎教育的精彩。想到自己,昨天跟4岁的儿子视频,他正坐在桌边画画,我还没开口,他先说话了:怎么回事,刚才和舅舅视频,现在和爸爸视频?!我说:你怎么这么忙呢,大忙人。儿子说:是啊,我很忙的。忙着上学,忙着做作业,忙着练字,忙着画画。听到这里,感到对儿子很愧疚,这已经九天在校没回家了,他九天的成长错过就不会再回来。还好有他妈妈在家陪伴,家庭教育还不算缺失。放假回家一定要多陪陪孩子,陪陪家人。

        童年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托尔斯泰曾经说:孩子自出生到五岁的这段年龄期内,在他的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从周围世界中所摄取的,要比他从五岁到一生终了所摄取的多许多倍。人的性格、思维和语言基础,都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形成。所以我也是很注重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不过当老师是通过大学学习培训,最终考试通过录取的。当爸爸却没有任何培训,培养孩子也是自行其道,属于“无证驾驶”。都是通过看别人怎么做,结合自己的想法,尽力而为。所以,家庭教育是最薄弱的环节。

        还有一个感触就是孩子没上幼儿园和上了幼儿园之后有很大的区别,有很大的进步。没上学之前,整天在家玩,想要教他点什么,又不清楚该从哪里教起,什么适合他现在的年龄段。家里也没有学习的氛围,基本没学到东西。上学之后,慢慢的,越来越有进步,学会背诗了,学会写字了,学会与其他孩子交流了,学会思考问题了。家人再配合学校,晚上陪着他写作业,发视频到微信群中分享,同时观看其他孩子发的视频激励他,进步很大。由此可以体会到家校合作是最有效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地位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最初没有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都在家庭。特别是母亲,不外出劳动,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接着出现了专门照看小孩的场所,慢慢演变为私塾,学校。逐渐把教育责任由家庭转到学校,教育的重心由家庭教育转变为学校教育。很多家庭渐渐的认为教育与我无关,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这种想法存在了很长时间。从上世纪50年代,有些人就认为不对了,发现学校教育有问题,学校教育不像想象中那么重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学校,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之前在网上也看到过有的孩子去学校,在学校里接受父母的教育。朱教授预测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新的教育形态,比如若干父母,自己组织一个学校来教育孩子,他们认同某一个好的教育理念,然后自己来干。当然更多的是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未来的方向,因为家庭,学校,社会各有各的优势,不可代替,只有把大家的力量调动起来,才能真正产生教育的磁场。

        朱教授指出,家校合作共育的内涵有家庭教育指导,学校生活参与,家校互动沟通,社区融合协作。家校合作的的优势是有利于增强家庭的教育功能,促进新型家庭,家教和家风的建设。有利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拓展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生活幸福完整。有利于师生、亲子和相关参与者共同成长。父母成长,孩子才会跟着成长,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句话内涵很深,值得我们仔细推敲。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幸福,只有童年幸福,才会成年幸福。父母,老师要与孩子陪伴幸福,共同成长。有些家长说工作忙,没时间陪伴孩子,这都是借口。有时间打麻将,有时间玩手机,却没有时间陪孩子,你把什么当做重要的事情,就有时间去做。同时不要把自己孩子的缺点同别人孩子的优点去比,做其他孩子的陪读生。适当合理的顺着孩子的天性,顺着他的方向发展,你还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成功的基因,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他所期待的样子。今天我们班苏卓隆家长跟我聊天,他说:“孩子这几次考试成绩都很好,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以前对孩子很严厉,总是批评,自从开完您的家长会后,您说要从心里接受自己的孩子,不管他是否优秀。才明白自己的方法不对,夸奖能使孩子进步,谢谢您。”听到他的话,对我的一种莫大的鼓舞,家长会开的很成功,使家长有改变,使学生有进步。家长思想变了,家庭教育变了,我们的共同的教育提高了。

        朱教授在讲座中还提到家国情怀,家和国是连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开的。家庭稳定了,社会才会稳定;家庭兴旺了,国才会兴旺。反过来,国家兴旺了,家庭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孩子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一个优秀的孩子,或是一个主动的孩子,他会反过来影响和带动整个家庭建设,会影响父母,影响社会。假如一个家庭里的一个孩子带动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人。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带动六个人,这将会带来多大的社会影响。其实,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

        新教育十大行动之首——营造书香校园,十大行动之尾——家校合作共育,首尾相应。在营造书香校园方面,我校先营造书香氛围,在各个走廊图书角摆放图书。本学期先后购买二十个图书架,配备到每个班级和校园中,努力达到随处可见图书架,随手可拿图书读。在这样的书香氛围下,学生变了。以前下课到校园玩耍,现在下课到图书角读书;以前下课在走廊追逐打闹,现在下课到图书角读书;以前下课没事随处走动,现在下课到图书角读书。学校随时随地可见学生们读书的身影。特别是我们班,学校“特殊照顾”,别的班都是一个图书架,我们班是三个图书架,班级图书达八百本左右。这极大提高了我们班学生读书的兴趣与热情,感到骄傲,感到自豪,读书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在家校合作共育方面,我校每学期都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沟通。每个班级都利用微信群,让学生把读书照片或视频发到群里共享。结合新教育每月一事,学生把感恩父母、勤俭节约、植树种花等图片发到群里共享。教师通过家访或是请家长到学校,单独来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学生家长很信任学校,信任老师,教师与家长沟通良好,在教育学生上配合默契。

        朱教授还分享了家校合作共育的原则:一是目标一致性原则;二是地位平等原则;三是尊重儿童原则;四是机构开放原则;五是方法多样性原则;六是长期坚持原则;七是多方共赢原则;八是跨界协调原则。以及家校合作共育的方法与途径:一是制度建设;二是积极搭建平台;三是共读共写共赏;四是畅通交流渠道;五是共享多方资源;六是榜样示范引领。相信通过坚持这些原则,践行这些方法,我们的家校合作共育会更上一个台阶。

        新教育实验认为,没有学生父母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取决于未来一代的精神风貌,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来自教育,而教育内部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中的父母教育。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奠基性的,终身性的作用。提高广大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开展亲子共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学校、家庭教育的协调发展。打开校门做教育,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

家校共育大课堂观后感简短

家校共育大课堂观后感简短(7篇)

家校共育的有效建立,要求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的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和互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大课堂观后感简短,希望大家喜欢!

家校共育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1

家庭教育公开课,学习朱永新、李文道俩位专家的讲解,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首先,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要有意识地观察、看见自己孩子的个体实际情况,成为“研究自己孩子的专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让孩子和自己的美好相遇,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隐私。孩子是独立个体,青春期孩子更是有强烈的独立需求。由于自身成长体验和时代背景,年少时的自己并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故而在父母私拆信件并没有引起自己的不快;现在,自己的孩子对隐私和独立的需求,自己经常是迟钝和意识不到的,这方面需要注意和真诚沟通。另外,应该经常有意识地换位思考,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重视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做到共情,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因为家更应该是讲情、包容情绪的场所。

最后,遵循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鲜活的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体验教育,通过丰富、具体的日常活动来实现,相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情感化,更具有包容性。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更新才能跟进,感谢这个时代,能为家长赋能,与孩子共同进步。

家校共育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2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公开课的学习,让我对“双减”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从外观上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作业在校内就能完成,与之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其次假期补课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内观上看孩子们参加文体活动、阅读以及睡眠的时间增加了,学校课程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孩子们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发展才是国家、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达成的目的。

其次,通过学习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也消除了我对“双减”后的焦虑,让我明白了政策背后的真正含义,作为家长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孩子独特的潜质,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太过单一,不要拿别人的孩子当榜样,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孩子的负向评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家长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给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换位思考,要民主、协商、平等的沟通,家长要真正意识到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

总之,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家庭教育时间更加充裕,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家长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做到家校协同。

家校共育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3

“双减”政策刚刚落地时,对家长来说是很焦虑的,面对越来越高的中考分数线,看着周围的孩子都在努力学习,担心自己孩子跟不上大部队。但一年以来,发现“双减”切实减轻了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课外的教育培训压力,学习成绩也没下降。

听了《双减下的家庭教育》讲座后,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思考。没有了参加辅导班的焦虑内卷,应该更加侧重于孩子的“心智”的培养,用赞赏和鼓励的方式去发现孩子的特点,培养他的兴趣。就拿小包来说,基本上每天的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放学回家他会练书法,看书,复习预习学习内容,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校开设了“小水珠”拓展课程,小包选到了心仪的足球课,一到周三就兴冲冲地带好球包参加训练。双休日他也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参加了足球训练和乒乓课,增加了户外运动,提升了身体素质。

“双减”下孩子的学习更多的是靠内驱力,学校是学习的主战场,家庭是成长的重要阵地。虽然“双减”下作业量是减少了,但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点也没有降低。尤其是上学期网课期间,三林北的老师们特别认真负责,一直关注孩子们的听课情况,完成作业的情况,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令家长们特别感动。作为家长要做的是配合好学校教育,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4

9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女儿从这天开始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带着女儿参加了学校老师们为孩子们精心筹备的开学典礼,美丽的校园、真诚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女儿正式加入了金湖学校的大家庭。

我的女儿自小是奶奶和姥姥带大的,我和她的爸爸工作都比较忙,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少,家中只有她一个孩子,我担心她无法融入到班级中、担心她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担心她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可是眼见每天放学她兴高采烈,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发生嘿嘿的笑声,我知道她过得很开心,她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喜欢学校生活,她无数次眉飞色舞地跟我讲,“老师夸我唱的好,奖励小贴纸了”“我交到新朋友了,她是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老师说有的同学又开朗又活泼又聪明又听话,我觉得老师是在夸我”……每每听到这些,看着女儿的笑脸,我又开心又感动,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老师们在背后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因为有老师的倾心陪伴,孩子们才能享受如此美好的学校生活。

自开学到现在9天的时间,学校和老师们没有着急追赶学习进度,而是致力于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这点让我感触颇深,小学的孩子要提升成绩的话非常容易,只要加大课量和作业量,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问题的,可咱们学校没有这么做,没有单纯的为了考试成绩而教育,而是从根源出发,为了孩子长久打算,从小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我个人非常认同的教育方式,这从而也让我更加了自己的信念,我的选择没有错误,来金湖学校是对的。开学之前,教导处的李主任给我们家长会,说“把孩子送到学校,你们放心!”是的,我放心,老师们在实际行动兑现他们的承诺,有老师们在,我真的放心!

家校共育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5

在与孩子一起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有时我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与引导,却适得其反的现象时有发生。碰到类似的事情,我苦恼过,也思索过: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总是指责孩子,也应该自己反思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呢?其实,只要有爱心、有创意,家庭教育也同样可以富有情趣。

有一次,我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太过了,但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以至于孩子有些伤心并抵触,当时,她写了一张纸片,递到我面前的桌子上。我一看,纸片上写着“我后悔说过那句话”。她的这个举动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言语过激了,于是,我把语气放低放软:“能告诉我,是哪句话吗?”她依然用小纸片回道:“就是母亲节卡片上的那句话”。我清楚地记得,母亲节那天,女儿亲手给我做了一张卡片,上面画了好多各种颜色的爱心图案,卡片上写着“妈妈,我爱你!”原来她后悔……想到这里,我的泪涌了出来。我把她写给我的纸片翻了过来,写道:“对不起,是妈妈错了!”而且,我还故意,把“妈”字右边的“马”写成了“鸟”,在母亲节的卡片中,我女儿就是这么写的,呵呵。女儿看了之后,随即捂嘴大笑,并批评起我来:“妈妈,你把‘妈妈’两个字写错了,你是怎么当妈妈的?”看到女儿发现了“妈妈”两字的错误并破涕为笑,我也笑了,紧张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我对她说:“孙老师,麻烦你帮我纠正一下错误,可以吗?”女儿欣然应许。

从这件事中,我得到的启发就是: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有时候用文字比用语言更方便有效。因为文字和语言相比,语言比较羞涩,有时难以启齿,文字比较含蓄委婉,更利用我们和孩子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沟通;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我们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拿出来再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能重温一遍,印象也就自然比较深刻。与暴风骤雨式的训斥相比,用文字,不仅顾及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让她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她的关注和爱心,从而更有利于父母走进孩子的心扉。如此经常一来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家校共育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6

不知道怎么回事,宝宝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早上起床后都会闹情绪不背书包上幼儿园,每次硬送他去的时候也总会哭闹一会儿,但是现在宝宝进步很大,起床后不再闹情绪了,每天都能高兴地背着书包上幼儿园了,入园后也不再哭闹,都能开心的与小朋友一起玩,此外我们发现宝宝在进餐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不需要大人喂,大都时候都是自己吃饭,为此我深深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真是十分关键的,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小b班的两位老师和阿姨对我家宝宝的细心照顾和耐心教导,没有她们的精心呵护和教育,宝宝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同时也要感谢所有帮助和关心过泓鑫宝宝的每一位老师们!

作为父母,第一责任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拿破仑.希尔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左右成败,习惯改变人生。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允许孩子的身上有坏习惯存在。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宝宝良好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去教育,比如教宝宝讲卫生,进门就洗手,睡前刷牙、洗脚,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教宝宝做事情要专心;教宝宝要诚实不说谎;教宝宝孝敬长辈等等。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为了自己的孩子成功,建议家长们多留意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吧!现在宝宝升上小班了,原来的阿姨和angela、fiona两位老师也都跟班了,我很庆幸,我的宝宝能够由她们继续带着,因为我发现她们两位老师也很重视宝宝们良好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在这方面的教育甚至做得比家长还要好,还要细。有一天,宝宝回家脱下鞋子后就轻轻的把鞋子放好,嘴里还说:“不能用扔的,”我就问他:“谁告诉你的,”他说:“老师说的。”还有一次,我叫他帮我拿东西,他竟然对我说:“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当时惊讶极了,这句话是从儿子的嘴里说出来的。看,老师教的多好啊!宝宝真幸福!

我相信,泓鑫宝宝在父母和康桥双语幼儿园老师的细心呵护和耐心教导下,一定会健康、自信、快乐地茁壮成长。

家校共育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7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于孩子从小培养形成健康地品行和良好地学习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好“头”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小学生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而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摹仿接受能力。因此,应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爱好,促进小学生茁壮成长。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小学阶段的子女是每个家长共同期盼解决的问题,在此我愿把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抛砖引玉,以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注重孩子人文品行的培养与塑造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崇拜和摹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当父母不简单,当好父母更不简单”。因此,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自觉加强修养,言传身教地将有关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以诚等优良传统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使孩子真正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要培养和塑造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还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的学习模范,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惟独这样,才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

二采纳“严宽”相济,因势利导的教育方式

大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如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严格教育。无形中造就了孩子这种“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简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个阶段是教育的要害期,这时我对孩子采纳以严为主。教育孩子知道理,明德行,老实守信,不染恶习,从要求孩子不说谎话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洗碗筷扫地等家务。呈现问题时,要因势利导,及时对孩子赋予严格指正,使孩子在明白道理中产生深刻印象,在挫折磨练中会慢慢体会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哲理,更能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方向。同时,要注重跟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宽容民主的态度,孩子的性格情操大多会表现为热情直率活泼独立大胆自信,既不屈服又尊重别人。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意识

作为刚踏进校园的孩子,要教育孩子立大志。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惟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因此,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而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家长催促和引导,让孩子养成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独立思量,勤学好问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坚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配合学校的要求,根据孩子的特性,制订计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老师要求家长天天签字是很有道理的,这是催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个互动的平台。家长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学校的教学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孩子在校的表现等,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与孩子一同分享老师的表扬,告诉孩子要再接再厉;与孩子一起分析表现不好的地方,告诉孩子为什么那样做不好,以后该怎么做。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随地注重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培养独立意识,善于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激励孩子克服艰难,努力实现目标,不断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熟悉自己,形成良好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激发孩子的学习爱好,开发内在潜能

爱好是孩子成才的动力。小学阶段孩子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学习的动力,多靠已形成的爱好左右。小学时期的学习,要有伴随愉悦的体验。要告诉孩子“学习真快乐”。其实人生的乐趣就是求知,心理学家钻研发明,知识的获得对未知世界的了解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享受。在福建的一所奥林匹克学校,学校的校训不是我们常见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数学好玩”。这就抓住了孩子好玩的心理,让孩子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好玩又令人开心的事情。因此,在寻常的家庭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创新条件,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和游戏中去,让孩子感到学习的乐趣。如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会表扬她:表现不错!很有进步!这个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了!等等,让孩子感到快乐,觉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够好时,我们会殷切激励她说:相信下次会做得更好。孩子的学习情趣在无形中得到充分激发。积极的学习爱好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和内在潜能,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达尔文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究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孩子有了爱好,有了信心,学什么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五坚持课余学习相结合,注重艺术教育的熏陶

知识是需要不断累积的,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除在学校汲取知识外,我们还为孩子在课余制订了学习锻炼计划,让孩子参加爱好班培训。如练习口算背诗词阅读文章演奏古筝绘画声乐武术等内容,按学期周末交替进行,不断扩大学习视野,增长了不少知识。特殊是引导孩子把爱好触角伸向艺术领域,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美国教育专家曾指出: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学习更有效率,人生更加丰厚;真正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养人才,是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审美和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注重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有助于智力开发,通过调节左右脑功能,促进发育,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记忆力和注重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情感,提升鉴赏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为孩子智力发展和完善型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作为父母,应起到表率作用。我们在家都喜爱学习并能长期坚持,不管书本知识还是网络知识,我们有意识地在家中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如多读书多看报,这样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地作用。并努力给孩子创新一个学习小乾坤,使孩子感受到读书是种享受。同时,我们注重培育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帮助孩子从容应对挫折和挑战,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使孩子将来在逆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意志,能从坚韧不屈的斗志中对抗挫折,百折不挠。俗话说:宝剑锐利,从磨砺出;梅花清香,自苦寒来。一切创新与发明以及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艰难,才干实现。让孩子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真正去创新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尽不懈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学习,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协调发展,紧跟时代脉搏,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高素养人才。

家校共育大课堂开学第一讲观后感

家校共育大课堂开学第一讲观后感【5篇】

新学期的启动键即将按下,相信屏幕前的每一个你,从没有像现在一样充满期待,期待回到窗明几净的教室,重新拥抱好久不见的同窗,踏上激情洋溢的操场。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家校共育大课堂开学第一讲观后感【5篇】,以供大家参考!

家校共育大课堂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精选篇1

家庭教育是一门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做好家庭教育可以使孩子健康成长、阳光成长,是每个家长的义务。每个家长都要积极的、认真的学习,学好学会家庭教育这门学问,培养出积极向上、乐观生活、关爱生命的孩子。

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世界的每一生命都是一个奇迹,生命的整个旅程是不容易的。然而生命有自己的智慧,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命又是积极向上的、向善的,生命本身有希望、有潜能向好处发展、进化。

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首先是安全教育。对孩子进行自身保护安全教育。从小要对孩子进行形象的具体的安全教育,远离明火,防触电,外出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其次是能力教育。对孩子进行社会应急能力教育。应对疫情是一次对孩子很好的考验和教育,应对在家上网课,戴口罩,与他人相处等等生活能力。

三是道德教育。对孩子进行关爱生命教育。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都有生命,生命至上,生命来之不易,生活不易,我们都有责任去保护生命,使其走完生命的整个历程。

家校共育大课堂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精选篇2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家校共育大课堂开学第一讲》直播课,起初我对于什么是“家风”并不了解,观看直播后,我似懂非懂,妈妈耐心的给我举了“曾子杀猪”的例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被闹得没办法,就对孩子说:“好孩子,你留在家里,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终于留在了家里。过了一会,妻子回来了,曾子去准备杀猪。他的妻子连忙上去制止他说:“我刚才是和孩子闹着玩的,你怎么真的要杀呢?”曾子认真地对她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明天孩子学会了说谎话,糊弄你。再说了,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在心里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也许就不会听了。这样做,对我们的孩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最后,曾子还是坚持把猪杀了。父母要孩子做个诚实守信的人,那么他们首先也要当个诚实守信的父母,一诺千金。

我懂得好家风就是以身作则。“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是一个家的一种道德标准,就如同粮食一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里,也有家风,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善良的、有诚信的人。

人要有诚信,妈妈经常教育我要诚信待人。记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约好了一起去学校打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中午却下起了大雨,本来我把这事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约好了的事情,我赶忙穿上鞋准备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个同学没去怎么办?妈妈说:“你还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么办?那同学们一定会认为你是一个不守信的孩子。”“好吧,我去。”到了学校,虽然那个同学没有来,但我放心多了,因为我是一个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 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我们。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家校共育大课堂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精选篇3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我们都期望他们能够平安、健、快乐地成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处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反思中,希望自己能够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磨炼、一起成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质以及家庭的温馨、和睦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每当看到孩子那灿烂的笑脸,听到孩子那稚嫩的声音时,什么烦恼,什么辛苦统统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重视品德教育,使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个人品德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教育孩子讲道德要从自身、身边做起,使她从小尊敬长辈,友爱他人,不欺负弱小。孩子做对了要赞赏,做错了要恰当批评,让他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判别事物对错的观念。内心善良、懂礼貌、讲文明、辨是非、懂得换位思考,这一切应该从小就抓起。

例如:孩子很小的时候有点攻击性,喜欢打人,常常把其他小朋友弄哭。个性强一点的孩子往往都会这样,我想一定要想办法治好他。有一天下班回家有妈妈过来告状说我儿子昨天打了她的孩子,弄脏了她孩子的衣服。回到家我非常耐心地蹲下来问他:“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宝贝,是不是?”(因为我平常都会向他强调这一点,所以我敢肯定他一定会说“是”)。他果真说:“是啊。”我继续说:“你要是被别人打了,爸爸妈妈一定会很心疼、很伤心!但同样的,你把别的小朋友打了,她的爸爸妈妈也很心疼、很伤心啊,因为她也是她爸妈的小宝贝啊!”这个时候他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了头,开始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会令别人伤心的。从此以后,我们这一片儿的孩子都愿意和他一起玩、一起笑,偶尔闹点小矛盾叫很快会和好。

二、培养独立性、主见性,锻炼孩子的能力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想一代要比一代强,就必须让孩引故自己的主人。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赋予孩子行使选择的权利,不要用自己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例如:孩子自己衣服的颜色,什么时候看书、画画、玩耍、弹几遍电子琴、看多久的动画片、玩多久的游戏,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就由他自己选择决定。当孩子跟我在一起时,他会安排的并并有条,有时还会指出我做的不足的地方。也许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孩子也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

三、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孩子是父母的体现,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做到什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传。而且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我们要帮助孩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慢慢养成习惯。告诉他每天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重要的。对于医生,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商人,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你,时间就是知识与成长。利用安排好了时间,你可能长的枝繁叶茂,但如果浪费了时间,那你可能弱小干枯。但劳逸要结合,该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心中要有个时间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分数,而是让孩子有能力去创造幸福生活并享受生活。

例如:早上起来洗脸、刷牙、叠被子,自己整理并管理好自己的东西,用过的东西要记得放在哪。看完一部动画片或电影,跟孩子一起探讨一下有什么教育意义或者是有哪些体会和感受。大人讨论问题,你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去。大人有哪些你认为不对或不好的地方,你也可以指出来。

四、多赞赏,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对他的爱。不要吝啬“我爱你”这三个字,也不要羞于表达。爱孩子、爱伴侣、爱父母就应该大声说出口。不仅是这样,我们还要充分信任他、尊重他,多挖掘他身上的优点,少一些责骂,多一些宽容,但不要纵容;少一些攀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引导;少一些灰心,多一些欣赏。也许孩子会笑着去面对他的人生。

例如:有一段时间,经常阴雨绵绵,我就说:“这天气老是下雨,心情好烦躁。”不料儿子却说:“我有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天天下雨也影响不了我的心情。”

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让孩子健康平安地成长

现代社会到处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孩子自己的安全意识。唯有孩子的安康,才会有家庭的幸福。教孩子认各种安全标识、交通标识、食品标识以及其他标识是很有必要的。也非常感谢学校在适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给孩子培养安全意识,并根良据不同的成长阶段以及面临的不同环境,教给他们一些遇到危险时求安求生之道。

以上是我自己觉得重要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家长冷静地面对、理性地分析,提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解决方案。

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以及对孩子的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地教导。让我们共同携手为祖国培养更优秀的下一代而努力。

家校共育大课堂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精选篇4

感谢学校搭建平台,给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听完专家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作为家长要努力营造温馨、舒畅,充满包容和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做到:

1、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和温暖港湾。陪伴会让孩子减少焦虑,消除孤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理解会促进沟通,让孩子感到温暖、幸福。

2、多沟通,少说教。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爱。

3、制定规则,管理好手机与读物。孩子从小要有规则意识。特别是手机和不健康的读物,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规则,会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迷恋,不越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特征。

4、和孩子一起面对压力。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会遇到许多压力。作为家长,不能忽视,不能责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教会孩子在压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时,学会求助。只有家长的接纳与帮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愿我们通过学习,成为更好的家长。愿我们的学习,成就更好的孩子!

家校共育大课堂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精选篇5

看了这次的视频,收获颇丰,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之外,家庭也是重要的一个生长环境的场所,具有无可替代无与伦比的作用。

孩子的青春期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之间,这段期间孩子容易受情绪脑的控制。这个时代的孩子,他们可以宣泄的空间更少了,在我们那个年代的娱乐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摘东西吃,而他们却是回到家中,面对冷冰冰的电子产品。他们孤独,缺少玩伴。他们失落,因为难得的周末不是在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他们迷茫,因为他们只知道学习,不懂得自身的价值感在哪。

所以,家庭教育在这期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用家庭的`凝聚力,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快乐与温暖;用传教的方式教会孩子们如何在面对压力时解决困难;用家庭环境的力量帮助孩子们培养坚韧不拔的性格,不会轻易被压力压垮。

关于如何保护家庭环境方面,现在的家庭问题就是家庭的过于冷漠,家庭的剧烈冲突以及家里遭受了重大变故。第三点一般家庭是不会遇见的。第一点家庭的冷漠,家长对孩子的不闻不问,放养型让孩子成长,这样孩子看起来很自由,但却没得到关爱,对于成绩等方面也是无所谓的态度。第二点剧烈冲突,家长太管孩子了,往往适得其反,意见不合而产生了冲突。在我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沟通,少说教。沟通是双向的,双方能像知心朋友一样吐露自己的心声,毫无保留,而说教则是家长单方面的教训孩子,孩子在长大了之后该懂的道理早就懂了,说多了也嫌烦。

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由我们每个家长共同守护。

家校共育感想怎么写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用怎样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
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在学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要是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来共同完成。学校家庭教育怎样才有更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管总结完善,让自己的教育更为有效,让自己获得提高。
本文标题: 50期家校共育读后感(家校共育感想怎么写)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4659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读完汤姆住院了读后感(《小兔汤姆系列》读后感)西点军事法则读后感(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