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利尔讲艺术史》读后感,《希利尔讲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个部分。作者希利尔通过讲述每一件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
《希利尔讲艺术史》读后感
《希利尔讲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个部分。作者希利尔通过讲述每一件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艺术来源于最普通的生活,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而每个真正的艺术家也都永远保留着一颗童心。
我最喜欢读的是〈天才画家达.芬奇〉。奥纳多.达.芬奇出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他天生就是个左撇子,能从右到左写字。他是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画家。在著名的巴黎卢浮宫艺术博物馆里,保存着达.芬奇的一幅名画,这幅名画就是《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画的是一位意大利的贵族妇女。她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那微笑是如此美妙,仿佛画家的画笔当初稍有一点变动,它就会消失不见了。达.芬奇之所以可以把人物画得这么惟妙惟肖,是因为他知道如何运用阴影和光线,他还懂得怎样处理明暗之间的过渡。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知道怎么运用这种绘画手法的画家。
达.芬奇创作绘画之前,先进入生活仔细体会,直到有了灵感,构思成功才开始绘画。他这种热爱生活,贴近生活,慎密构思的方法永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我最喜欢读的是〈天才画家达.芬奇〉。奥纳多.达.芬奇出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他天生就是个左撇子,能从右到左写字。他是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画家。在著名的巴黎卢浮宫艺术博物馆里,保存着达.芬奇的一幅名画,这幅名画就是《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画的是一位意大利的贵族妇女。她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那微笑是如此美妙,仿佛画家的画笔当初稍有一点变动,它就会消失不见了。达.芬奇之所以可以把人物画得这么惟妙惟肖,是因为他知道如何运用阴影和光线,他还懂得怎样处理明暗之间的过渡。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知道怎么运用这种绘画手法的画家。
达.芬奇创作绘画之前,先进入生活仔细体会,直到有了灵感,构思成功才开始绘画。他这种热爱生活,贴近生活,慎密构思的方法永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世界艺术史读后感怎么写300字
《写给孩子的世界艺术史》讲述的主要是世界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建筑三个部分,不是简单的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介绍,而是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对作者生存时代历史环境、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的介绍,以及作品创作过程的讲述,介绍艺术的发展历程。独特的写法使得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 世界艺术史上有道数不清的风格流派和名家巨匠,从古希腊罗马艺术.到近代的印象派、后印象派、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从大卫、波提切利、文艺复兴三杰到梵高、罗丹、毕加索……作者化繁为简,将艺术知识和艺术鉴赏变成了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片段——艺术来源于生活,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伟大的艺术家都需要葆有一颗赤子之心。 无论是艺术专业的学生,还是成年读者,都能从中领略艺术之姜,在增进知识的同时学会以美的眼睛观察世界。可谓中小学美育教育、艺术启蒙最佳读物。
我也要那个西方艺术史的读后感
品读西方艺术史
关于西方艺术史,尽管不少老师多次强调它对于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夯实美学基础的重要性,遗憾的是大学课堂并未讲授,我只能自己到文艺书厅翻阅那些精美的画册,感叹于《泉》那样优美的裸体绘画,还有出土的断臂维纳斯、恢宏的罗马斗兽场、巍峨的哥特式教堂,等等,都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因此常常神往像叶芝那样《驶向拜占廷》:“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青年人/在互相拥抱……我就远渡重洋而来到/拜占廷神圣的城堡……请尽快把我采集进永恒的艺术安排……在金树枝上歌唱/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给拜占廷的贵族和夫人听。”
一、寻找西方艺术史
我一直没有系统读过西方艺术史,因为书架上的教材、读本大多被翻得残旧难看,还有一股难闻的尘味,我屏住呼吸翻了几页,见理论太多、插图太少,就兴趣索然,宁愿继续去翻看提香笔下的那些健硕裸女。作为一个刚满18周岁的成年男子,知慕少艾,却未谙女体,此时与其说是欣赏西方艺术,不如坦白招出自己好奇的性心理。
欧洲的天才人体画家们常常将仙女绘成专食人间烟火的欲女,如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让美神成熟的裸体斜躺于榻上,两眼含着渴望、期待、挑逗、茫然和无所谓的神情,既像思春的贵妇人,又像淫荡的妓女,仿佛在等待着情人或顾客的来临。那时我听说过一点古希腊艺术的知识,就以为表现性与肉欲是西方绘画的主要特点,却忽视了提香在维纳斯后面画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双膝下跪似在祈祷,代表了画家的某种宗教情怀。对此画的理解,要将诱人的肉体和背后的祈祷联系起来才算完整。
若干年后,我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版本,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的《西方艺术史》,图文并茂,几乎每页都有艺术作品的插图,看起来清爽多了,唯一的缺陷是理论诠释过于简略,许多地方看起来似懂非懂。幸好我曾零星看过一些艺术赏析的书,所以勉强能接受。
此书由四名欧洲学者编撰,原名“The history of art”——艺术史。这种欧美中心论的治学方式钩起了我心理的一点不快,毕竟书中只有欧美的艺术,相信译者看了也有这种感觉,所以转译为《西方艺术史》。
二、文艺复兴之前
西方艺术起源于何处?文艺复兴期间有一幅名画叫《维纳斯的诞生》,刚从海洋泡沫中诞生的维纳斯站立在一只蚌壳上,两位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时辰女神拿着花斗篷前来迎接,天空下着玫瑰花雨,海面微微泛起波澜。这大概就是艺术诞生的隐喻。
神话传说、祭祀、狩猎、性爱、生育、史前洞穴……沿着时间的脚印巡礼西方艺术,可以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原始绘画也充满了抽象、象征的意味,令人想起印象主义和现代的某些画风。
尽管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地中海沿岸地区都对西方艺术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无疑是伟大的古希腊文明。希腊人除了给我们留下动人的神话故事,还有雅典娜、宙斯、赫拉和巴底农等立柱式的神庙,因其对石材的广泛应用而保存长久;至于人体艺术,他们更是鼻祖。在中国人在艺术创作中羞涩地隐藏起自己的胴体时,他们很早就提出人体的最佳比例:身高7至8倍于头长;并奉献出了《掷铁饼者》等大量完美的裸体雕像。即使在希腊化时代,也有一只极其帅气的亚历山大大帝头像,实在想不到他就是那个曾经纵横欧亚大陆的军事统帅,和神话中的阿喀硫斯一样战无不胜,可惜英年早逝。希腊时代的人体艺术品,无论男女,在体型、气质方面都达到了无可企及的美境。
罗马帝国的艺术承自希腊,但《披甲的奥古斯都皇帝》繁琐的衣甲抑制了人的生命力,自以为是的领袖架势已显造作,美感远远逊色于希腊裸男。中世纪无论是拜占廷、罗曼还是哥特艺术,除了建筑风格尚可欣赏之外,那些神祗和人物画看起来很气闷,这是欧洲的阳萎期,而同期的唐朝诗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唱响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
三、文艺复兴之后
直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才使西方艺术重新勃起。达芬奇、提香、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等天才重拾希腊精神,将西方艺术提升到了新的层次。《蒙娜丽莎》不必多说。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也是世界艺术史罕有的杰作:大卫这个《圣经》里的英雄充满自信地站立着,向人们展示了他的健美身材,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面容英俊,双目有神,英姿飒爽,身体中积蓄的强大力量似乎随时要爆发,代表了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此雕像的复制品至今仍屹立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市政广场,原件则在博物馆严加保存。可惜书中仅选了多纳太罗的《大卫》雕像,虽然也不俗,但比米氏差了一个档次。
文艺复兴向前演变,就产生了“巴洛克”、“罗可可”等术语。前者原指形状不规则的东方珍珠,后词义变宽,表示思想和表达方式的独特、个别、任意性,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为对感官、喜庆、浮华和激情的突出。后者原指对岩洞、贝壳和钟乳石的模仿,后被引入室内装饰,日益走向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世俗化。这个时期的西方艺术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等宗教建筑和巴黎贵族的沙龙以及装饰豪华的宫殿,还有伦勃朗的自画像。
伦勃朗有画自己的嗜好,共画了近百幅,我看到的是他青年、中年、老年三个时期的三张自画像。青年时期他身穿华丽服装、意得志满、嘴唇充满肉感,看起来玉树临风,可以想像他应是一位风流才子。中年时期他眉宇显出疲倦,衣着朴素,已经发福,人到中年百事忧,看来他也难免俗。老年时期他穿着尊贵的服饰,胸前还挂着类似怀表的饰物,清澈的眼睛透出哲学般的深思,嘴角的撇起和隐隐的微笑表示自己已经世事洞明,看清楚了就无所谓。人生的三个阶段,在此得到了充分概括。
四、19世纪的西方艺术
19世纪最先出现的是新古典主义,《马拉之死》、《荷拉斯兄弟的宣誓》等作品告诉我们艺术辞典中离不开责任、宏伟和庄严等词。油画《马拉之死》表现了马拉这个法国大革命的重要领导人刚刚被刺的惨状:被刺的伤口和染红了浴巾的鲜血,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另一只手紧紧地握着凶手递给他的纸条。作者以触目惊心的画面来表现了古典主义的献身精神。《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以罗马历史上的英雄荷拉斯三兄弟向老父亲作出征前的宣誓,表现对国家的忠诚和荣誉感,而旁边妇女们的哭泣哀叹强化了他们刚毅神武的英雄形象。
对于浪漫主义,我们首先要记住雨果的名字,他从理论上阐述了浪漫主义,并在文学和绘画等方面作了重要探索。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闻名于世;画作《涡石灯塔》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灯塔塑造成了为浪漫主义狂飙大声疾呼的旗手。还有载入过中学历史课本的《自由指引人民》(作者:德拉克罗瓦),画中自由女神敞胸露乳、高举旗帜带领革命者向光明前进,非常激动人心。德拉克罗瓦的另一幅画作《萨达纳巴尔之死》表现了国王在围城内准备与所有财宝、骏马和女人一起自焚殉国时的情景,火红的宫床、绸缎、缰绳、辔饰、长幔,国王的眼光从上方倾斜而下,右下角的妇女惨遭割喉,整个画面惊心动魄,具有巨大的艺术爆发力。这幅画就像德拉克罗瓦在日记写的那样:“色彩就是眼睛的音乐,它们象音符一样组合着……无法达到的感觉”。
此后的现实主义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平民的普通生活,如米莱的《捆干草者》、莱勃尔的《教堂里的三个女人》等。库尔贝的《画室》应是代表作。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画作:“这幅画分为两个部分,我处在中央,正在作画;右边是所有股东,也就是说朋友、艺术界的工作者和爱好者。左边是另一个平凡生活的世界,普通百姓、悲惨的人、穷人、富人、受剥削者、剥削者以及靠死人生活的人……一名女裸体模特儿站在我椅子后边。” 这幅画极具象征性,画中的画家仿佛就是圣父,用他的画架分开了善恶,进行着最后的审判。
最令我震撼的是其后出现的印象主义。摄影技术揭示了表象的多样性和直接捕捉真实感觉的重要性。印象主义更强调画家的主观感觉和捕捉瞬间的的能力,他们确信风景是依时刻、季节、气候不同而变化的,这种短暂、瞬间的诱惑把他们引向逐渐消逝和无穷无尽的艺术幻想。一般认为这一画派的奠基人是马奈,他的《草地上的午餐》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绅士画在一起,愉快地聊天、聚餐,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率真、自由的世俗生活方式的向往,其鲜艳明亮、对比强烈的画法是对传统的突破。
“印象派”一语由莫奈的《印象,日出》所引发,他描绘了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一轮红日投射在海上,海水被染成淡紫色,天空微红,水波淼淼,摇曳的小船朦胧模糊,人影依稀可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隐若现。这来临自他从一个窗口凝望产生的瞬间印象,笔触大胆新奇,开创了一代画风。
梵高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斯通的《梵高自传》已有具体描述。他不是正宗的印象派,但却是真正的天才,就是普通的向日葵也被他画出了生命的真谛。欣赏那幅不朽的画作《向日葵》,可体会到画家像熊熊火焰一样炽热的激情和旋转不停的运动感,还有单纯强烈、粗厚有力的色彩对比,那种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充分体现了他心灵的震颤和激情。这时的向日葵不再是静静的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喷发的生命体。他画的草鞋、工人等也闪烁着天才的光芒,流露着悲天悯人的情怀。
与印象派相关的大师还有高更、塞尚等。
五、现代艺术的困境和嬗变
20世纪是工业化集大成的时代,钢筋水泥成为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建筑在强调美观的同时,更具实用性和世俗性。欧式高楼大厦随全球化走遍世界,五大洲处处皆是,这在城市化的中国尤为泛滥,造成诸城的千篇一律。而我喜欢的经典之作如悉尼歌剧院和贝聿铭为卢浮宫入口处设计的金字塔等在国内非常罕见。
在都市森林中,在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中,在意识形态的幻变中,艺术亟需变革。受到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等各种思潮影响的毕加索开辟了立体主义的新天地。过去的画家都是从一个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所画的只是立体的一面。受X光透视等现代科技启发,立体主义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事物,他们从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多个角度去观察,把几个侧面都用并列或重叠的方式表现出来。毕加索在《阿维尼翁的姑娘们》中,把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人物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右边两个女子的面孔酷似非洲的硬木人面具,右下角的女子双腿分开令人联想起性和生育,画面下方还有几只水果,充满象征和暗喻,至今仍是个未被说明的秘密。这反映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特点:作者只提供一个空间和可能性,让读者参与创作,主题在作者和读者的互动中产生(甚至,根本就是无主题)。
康丁斯基更将现代艺术引向了大抽象,使人们对事物外表的的审视转变为“内部参与”。他的作品《带黑色的弓形,154号》中,特定的主题和视觉的判断都消逝了,只借色彩和形状的搭配营造出一种猛烈冲突的动势和紧张,令人想起世界大战或罢工。《白线,232号》以一种松散和气氛性的手法来处理的,色块被一种强烈的直线条图案和规则的曲边所强调,也许想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
随后的艺术家们越走越远,那些奇思妙想的几何造型和极度抽象的色彩组合令人越来越费解,艺术家企图突破传统,却越来越陷入迷宫,超现实主义、行为艺术……五花八门的术语掩饰不了审美的混乱,至少我对这阶段的艺术并不喜欢。当然也有些艺术家在回归传统,关注现实,以简洁的象征来表达主题,但成就与前两个世纪尚有差距。
至于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读图开始优先于读文,声光特技和电脑制作的发展使创作变得更含混,一切尚在嬗变中,我混乱的脑袋尚未清晰,无定的寻觅中只能欣赏当下和回眸以往。
霜冷长河之际,缪斯也无言。
关于西方艺术史,尽管不少老师多次强调它对于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夯实美学基础的重要性,遗憾的是大学课堂并未讲授,我只能自己到文艺书厅翻阅那些精美的画册,感叹于《泉》那样优美的裸体绘画,还有出土的断臂维纳斯、恢宏的罗马斗兽场、巍峨的哥特式教堂,等等,都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因此常常神往像叶芝那样《驶向拜占廷》:“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青年人/在互相拥抱……我就远渡重洋而来到/拜占廷神圣的城堡……请尽快把我采集进永恒的艺术安排……在金树枝上歌唱/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给拜占廷的贵族和夫人听。”
一、寻找西方艺术史
我一直没有系统读过西方艺术史,因为书架上的教材、读本大多被翻得残旧难看,还有一股难闻的尘味,我屏住呼吸翻了几页,见理论太多、插图太少,就兴趣索然,宁愿继续去翻看提香笔下的那些健硕裸女。作为一个刚满18周岁的成年男子,知慕少艾,却未谙女体,此时与其说是欣赏西方艺术,不如坦白招出自己好奇的性心理。
欧洲的天才人体画家们常常将仙女绘成专食人间烟火的欲女,如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让美神成熟的裸体斜躺于榻上,两眼含着渴望、期待、挑逗、茫然和无所谓的神情,既像思春的贵妇人,又像淫荡的妓女,仿佛在等待着情人或顾客的来临。那时我听说过一点古希腊艺术的知识,就以为表现性与肉欲是西方绘画的主要特点,却忽视了提香在维纳斯后面画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双膝下跪似在祈祷,代表了画家的某种宗教情怀。对此画的理解,要将诱人的肉体和背后的祈祷联系起来才算完整。
若干年后,我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版本,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的《西方艺术史》,图文并茂,几乎每页都有艺术作品的插图,看起来清爽多了,唯一的缺陷是理论诠释过于简略,许多地方看起来似懂非懂。幸好我曾零星看过一些艺术赏析的书,所以勉强能接受。
此书由四名欧洲学者编撰,原名“The history of art”——艺术史。这种欧美中心论的治学方式钩起了我心理的一点不快,毕竟书中只有欧美的艺术,相信译者看了也有这种感觉,所以转译为《西方艺术史》。
二、文艺复兴之前
西方艺术起源于何处?文艺复兴期间有一幅名画叫《维纳斯的诞生》,刚从海洋泡沫中诞生的维纳斯站立在一只蚌壳上,两位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时辰女神拿着花斗篷前来迎接,天空下着玫瑰花雨,海面微微泛起波澜。这大概就是艺术诞生的隐喻。
神话传说、祭祀、狩猎、性爱、生育、史前洞穴……沿着时间的脚印巡礼西方艺术,可以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原始绘画也充满了抽象、象征的意味,令人想起印象主义和现代的某些画风。
尽管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地中海沿岸地区都对西方艺术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无疑是伟大的古希腊文明。希腊人除了给我们留下动人的神话故事,还有雅典娜、宙斯、赫拉和巴底农等立柱式的神庙,因其对石材的广泛应用而保存长久;至于人体艺术,他们更是鼻祖。在中国人在艺术创作中羞涩地隐藏起自己的胴体时,他们很早就提出人体的最佳比例:身高7至8倍于头长;并奉献出了《掷铁饼者》等大量完美的裸体雕像。即使在希腊化时代,也有一只极其帅气的亚历山大大帝头像,实在想不到他就是那个曾经纵横欧亚大陆的军事统帅,和神话中的阿喀硫斯一样战无不胜,可惜英年早逝。希腊时代的人体艺术品,无论男女,在体型、气质方面都达到了无可企及的美境。
罗马帝国的艺术承自希腊,但《披甲的奥古斯都皇帝》繁琐的衣甲抑制了人的生命力,自以为是的领袖架势已显造作,美感远远逊色于希腊裸男。中世纪无论是拜占廷、罗曼还是哥特艺术,除了建筑风格尚可欣赏之外,那些神祗和人物画看起来很气闷,这是欧洲的阳萎期,而同期的唐朝诗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唱响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
三、文艺复兴之后
直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才使西方艺术重新勃起。达芬奇、提香、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等天才重拾希腊精神,将西方艺术提升到了新的层次。《蒙娜丽莎》不必多说。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也是世界艺术史罕有的杰作:大卫这个《圣经》里的英雄充满自信地站立着,向人们展示了他的健美身材,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面容英俊,双目有神,英姿飒爽,身体中积蓄的强大力量似乎随时要爆发,代表了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此雕像的复制品至今仍屹立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市政广场,原件则在博物馆严加保存。可惜书中仅选了多纳太罗的《大卫》雕像,虽然也不俗,但比米氏差了一个档次。
文艺复兴向前演变,就产生了“巴洛克”、“罗可可”等术语。前者原指形状不规则的东方珍珠,后词义变宽,表示思想和表达方式的独特、个别、任意性,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为对感官、喜庆、浮华和激情的突出。后者原指对岩洞、贝壳和钟乳石的模仿,后被引入室内装饰,日益走向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世俗化。这个时期的西方艺术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等宗教建筑和巴黎贵族的沙龙以及装饰豪华的宫殿,还有伦勃朗的自画像。
伦勃朗有画自己的嗜好,共画了近百幅,我看到的是他青年、中年、老年三个时期的三张自画像。青年时期他身穿华丽服装、意得志满、嘴唇充满肉感,看起来玉树临风,可以想像他应是一位风流才子。中年时期他眉宇显出疲倦,衣着朴素,已经发福,人到中年百事忧,看来他也难免俗。老年时期他穿着尊贵的服饰,胸前还挂着类似怀表的饰物,清澈的眼睛透出哲学般的深思,嘴角的撇起和隐隐的微笑表示自己已经世事洞明,看清楚了就无所谓。人生的三个阶段,在此得到了充分概括。
四、19世纪的西方艺术
19世纪最先出现的是新古典主义,《马拉之死》、《荷拉斯兄弟的宣誓》等作品告诉我们艺术辞典中离不开责任、宏伟和庄严等词。油画《马拉之死》表现了马拉这个法国大革命的重要领导人刚刚被刺的惨状:被刺的伤口和染红了浴巾的鲜血,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另一只手紧紧地握着凶手递给他的纸条。作者以触目惊心的画面来表现了古典主义的献身精神。《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以罗马历史上的英雄荷拉斯三兄弟向老父亲作出征前的宣誓,表现对国家的忠诚和荣誉感,而旁边妇女们的哭泣哀叹强化了他们刚毅神武的英雄形象。
对于浪漫主义,我们首先要记住雨果的名字,他从理论上阐述了浪漫主义,并在文学和绘画等方面作了重要探索。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闻名于世;画作《涡石灯塔》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灯塔塑造成了为浪漫主义狂飙大声疾呼的旗手。还有载入过中学历史课本的《自由指引人民》(作者:德拉克罗瓦),画中自由女神敞胸露乳、高举旗帜带领革命者向光明前进,非常激动人心。德拉克罗瓦的另一幅画作《萨达纳巴尔之死》表现了国王在围城内准备与所有财宝、骏马和女人一起自焚殉国时的情景,火红的宫床、绸缎、缰绳、辔饰、长幔,国王的眼光从上方倾斜而下,右下角的妇女惨遭割喉,整个画面惊心动魄,具有巨大的艺术爆发力。这幅画就像德拉克罗瓦在日记写的那样:“色彩就是眼睛的音乐,它们象音符一样组合着……无法达到的感觉”。
此后的现实主义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平民的普通生活,如米莱的《捆干草者》、莱勃尔的《教堂里的三个女人》等。库尔贝的《画室》应是代表作。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画作:“这幅画分为两个部分,我处在中央,正在作画;右边是所有股东,也就是说朋友、艺术界的工作者和爱好者。左边是另一个平凡生活的世界,普通百姓、悲惨的人、穷人、富人、受剥削者、剥削者以及靠死人生活的人……一名女裸体模特儿站在我椅子后边。” 这幅画极具象征性,画中的画家仿佛就是圣父,用他的画架分开了善恶,进行着最后的审判。
最令我震撼的是其后出现的印象主义。摄影技术揭示了表象的多样性和直接捕捉真实感觉的重要性。印象主义更强调画家的主观感觉和捕捉瞬间的的能力,他们确信风景是依时刻、季节、气候不同而变化的,这种短暂、瞬间的诱惑把他们引向逐渐消逝和无穷无尽的艺术幻想。一般认为这一画派的奠基人是马奈,他的《草地上的午餐》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绅士画在一起,愉快地聊天、聚餐,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率真、自由的世俗生活方式的向往,其鲜艳明亮、对比强烈的画法是对传统的突破。
“印象派”一语由莫奈的《印象,日出》所引发,他描绘了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一轮红日投射在海上,海水被染成淡紫色,天空微红,水波淼淼,摇曳的小船朦胧模糊,人影依稀可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隐若现。这来临自他从一个窗口凝望产生的瞬间印象,笔触大胆新奇,开创了一代画风。
梵高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斯通的《梵高自传》已有具体描述。他不是正宗的印象派,但却是真正的天才,就是普通的向日葵也被他画出了生命的真谛。欣赏那幅不朽的画作《向日葵》,可体会到画家像熊熊火焰一样炽热的激情和旋转不停的运动感,还有单纯强烈、粗厚有力的色彩对比,那种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充分体现了他心灵的震颤和激情。这时的向日葵不再是静静的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喷发的生命体。他画的草鞋、工人等也闪烁着天才的光芒,流露着悲天悯人的情怀。
与印象派相关的大师还有高更、塞尚等。
五、现代艺术的困境和嬗变
20世纪是工业化集大成的时代,钢筋水泥成为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建筑在强调美观的同时,更具实用性和世俗性。欧式高楼大厦随全球化走遍世界,五大洲处处皆是,这在城市化的中国尤为泛滥,造成诸城的千篇一律。而我喜欢的经典之作如悉尼歌剧院和贝聿铭为卢浮宫入口处设计的金字塔等在国内非常罕见。
在都市森林中,在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中,在意识形态的幻变中,艺术亟需变革。受到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等各种思潮影响的毕加索开辟了立体主义的新天地。过去的画家都是从一个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所画的只是立体的一面。受X光透视等现代科技启发,立体主义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事物,他们从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多个角度去观察,把几个侧面都用并列或重叠的方式表现出来。毕加索在《阿维尼翁的姑娘们》中,把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人物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右边两个女子的面孔酷似非洲的硬木人面具,右下角的女子双腿分开令人联想起性和生育,画面下方还有几只水果,充满象征和暗喻,至今仍是个未被说明的秘密。这反映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特点:作者只提供一个空间和可能性,让读者参与创作,主题在作者和读者的互动中产生(甚至,根本就是无主题)。
康丁斯基更将现代艺术引向了大抽象,使人们对事物外表的的审视转变为“内部参与”。他的作品《带黑色的弓形,154号》中,特定的主题和视觉的判断都消逝了,只借色彩和形状的搭配营造出一种猛烈冲突的动势和紧张,令人想起世界大战或罢工。《白线,232号》以一种松散和气氛性的手法来处理的,色块被一种强烈的直线条图案和规则的曲边所强调,也许想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
随后的艺术家们越走越远,那些奇思妙想的几何造型和极度抽象的色彩组合令人越来越费解,艺术家企图突破传统,却越来越陷入迷宫,超现实主义、行为艺术……五花八门的术语掩饰不了审美的混乱,至少我对这阶段的艺术并不喜欢。当然也有些艺术家在回归传统,关注现实,以简洁的象征来表达主题,但成就与前两个世纪尚有差距。
至于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读图开始优先于读文,声光特技和电脑制作的发展使创作变得更含混,一切尚在嬗变中,我混乱的脑袋尚未清晰,无定的寻觅中只能欣赏当下和回眸以往。
霜冷长河之际,缪斯也无言。
希利尔讲艺术史,残缺的希腊雕像读后感。
这个国庆节我了解了许多世界名作和艺术家,不过,我不是去巴黎的卢浮宫或其他博物馆哦!我只是看了一本《希利尔讲艺术史》。其中有三位艺术家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位是著名画家达·芬奇。他最著名的作品《蒙娜丽莎》是给一个名叫蒙娜丽莎的公爵夫人画的肖像。夫人那带着浅浅的微笑的脸上又有一种让人捉摸不定的神情,仿佛看到了一样让她十分欣慰的作品。达·芬奇不仅是艺术史上第一个懂得运用明暗手法的画家,而且他还能让画中的人物看起来十分饱满,一点也不像硬纸板上画出来的人物扁平。达·芬奇之所以能把人物画得这么逼真,最主要的是因为他懂得如何运用阴影和光线以及如何处理光明部分到阴影部分的过渡。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一点也不影响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命运最悲惨的要数法国画家凡·高了,他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能用硬梆梆的油画笔画出柔软的线条,他的画总是色彩艳丽却又在同一个色调,看起来十分协调。
我最崇拜的艺术家要数米开朗基罗了。米开朗基罗一旦着手去做一件事,他总能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它。比如有一位教皇请他在西斯廷礼拜堂的穹顶绘画,作为一名雕塑家,他拒绝了教皇。但是因为嫉妒他的人开始传播谣言,米开朗基罗决定用真实的绘画水平让这些谣言不攻自破。可是当他真正画起来时才发现在巨大的穹顶上绘画有多么困难:躺在脚手架的顶部只能看见一小片,根本无法建立画面的整体观,而且当他在头顶上绘画时,画笔上的颜料总是滴得他满头满脸。因为其他画师的绘画水平远不能让米开朗基罗满意,他辞退了所有画师,独自一人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项艰巨而繁冗的创作。米开朗基罗留给后人的不仅是西斯廷教堂绚丽多彩的穹顶和很多杰出的雕塑作品,还有一种伟大的精神:一旦着手去做了,就要坚持下去。
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了解的艺术作品并不是很多。书中讲述的艺术家们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一段段悲惨凄凉的个人经历,使我回味无穷。
希利尔讲艺术史读后感二:《希利尔讲艺术史》读后感(720字)
《希利尔讲艺术史》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部分。我刚读完绘画部分。这本书的绘画部分介绍了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美术史。主要内容包括:
·穴居人洞穴里的壁画
·古埃及陵墓、神殿和两河流域宫殿里的壁画
·古希腊的绘画故事和花瓶绘画
·基督教的绘画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和作品
·17~18世纪的几位画家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画派
·印象派画家和作品
·后印象派、非物象画派、超现实画派和其它现代派画家
希利尔重点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和作品。绘画部分有29章,其中有10章在写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希腊的愚人画故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介绍。
希利尔认为:描摹出一幅画是很容易的。即使不描摹,看着一个东西描摹出一幅画也难不到哪去。成千上万的人都能画出一篮子水果、一瓶花或一处漂亮的风景,但这些画都只是简单的临摹而已。还有许多人可以临摹出伟大画家的作品,有些甚至临摹得非常像,简直让人辨别不出真假。但很少有人能够全凭自己的画笔创作出一幅画,能够将各种零碎的碎片拼凑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才能够算得上伟大的画家。
我认为:描摹出一幅画也是很不容易的,创作出一幅画就更难了。光和影每一刻都是在变化的,画家在绘画时会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美术作品的效果往往是摄影作品很难达到的。
法国画家柯罗曾经说过:“假定某一景色使我激动,我一定在潜心表现它时,丝毫不放过使我激动的东西”。你能在柯罗的《蒙特芳丹的回忆》感受到使柯罗激动的东西吗?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在写作上,我们在写作时应该丝毫不放过使我们激动的东西。
很多绘画作品真是太美了!我最喜欢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的作品,例如《干草车》、《从主教花园眺望索尔兹伯里教堂》……
希利尔讲艺术史读后感三:《希利尔讲艺术史》读后感(585字)
《希利尔讲艺术史》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部分。我刚读完绘画部分。这本书的绘画部分介绍了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美术史。
希利尔重点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和作品。绘画部分有29章,其中有10章在写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希腊的愚人画故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介绍。
希利尔认为:描摹出一幅画是很容易的。即使不描摹,看着一个东西描摹出一幅画也难不到哪去。成千上万的人都能画出一篮子水果、一瓶花或一处漂亮的风景,但这些画都只是简单的临摹而已。还有许多人可以临摹出伟大画家的作品,有些甚至临摹得非常像,简直让人辨别不出真假。但很少有人能够全凭自己的画笔创作出一幅画,能够将各种零碎的碎片拼凑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才能够算得上伟大的画家。
我认为:描摹出一幅画也是很不容易的,创作出一幅画就更难了。光和影每一刻都是在变化的,画家在绘画时会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美术作品的效果往往是摄影作品很难达到的。
法国画家柯罗曾经说过:“假定某一景色使我激动,我一定在潜心表现它时,丝毫不放过使我激动的东西”。你能在柯罗的《蒙特芳丹的回忆》感受到使柯罗激动的东西吗?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在写作上,我们在写作时应该丝毫不放过使我们激动的东西。
很多绘画作品真是太美了!我最喜欢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的作品,例如《干草车》、《从主教花园眺望索尔兹伯里教堂》……
第一位是著名画家达·芬奇。他最著名的作品《蒙娜丽莎》是给一个名叫蒙娜丽莎的公爵夫人画的肖像。夫人那带着浅浅的微笑的脸上又有一种让人捉摸不定的神情,仿佛看到了一样让她十分欣慰的作品。达·芬奇不仅是艺术史上第一个懂得运用明暗手法的画家,而且他还能让画中的人物看起来十分饱满,一点也不像硬纸板上画出来的人物扁平。达·芬奇之所以能把人物画得这么逼真,最主要的是因为他懂得如何运用阴影和光线以及如何处理光明部分到阴影部分的过渡。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一点也不影响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命运最悲惨的要数法国画家凡·高了,他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能用硬梆梆的油画笔画出柔软的线条,他的画总是色彩艳丽却又在同一个色调,看起来十分协调。
我最崇拜的艺术家要数米开朗基罗了。米开朗基罗一旦着手去做一件事,他总能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它。比如有一位教皇请他在西斯廷礼拜堂的穹顶绘画,作为一名雕塑家,他拒绝了教皇。但是因为嫉妒他的人开始传播谣言,米开朗基罗决定用真实的绘画水平让这些谣言不攻自破。可是当他真正画起来时才发现在巨大的穹顶上绘画有多么困难:躺在脚手架的顶部只能看见一小片,根本无法建立画面的整体观,而且当他在头顶上绘画时,画笔上的颜料总是滴得他满头满脸。因为其他画师的绘画水平远不能让米开朗基罗满意,他辞退了所有画师,独自一人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项艰巨而繁冗的创作。米开朗基罗留给后人的不仅是西斯廷教堂绚丽多彩的穹顶和很多杰出的雕塑作品,还有一种伟大的精神:一旦着手去做了,就要坚持下去。
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了解的艺术作品并不是很多。书中讲述的艺术家们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一段段悲惨凄凉的个人经历,使我回味无穷。
希利尔讲艺术史读后感二:《希利尔讲艺术史》读后感(720字)
《希利尔讲艺术史》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部分。我刚读完绘画部分。这本书的绘画部分介绍了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美术史。主要内容包括:
·穴居人洞穴里的壁画
·古埃及陵墓、神殿和两河流域宫殿里的壁画
·古希腊的绘画故事和花瓶绘画
·基督教的绘画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和作品
·17~18世纪的几位画家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画派
·印象派画家和作品
·后印象派、非物象画派、超现实画派和其它现代派画家
希利尔重点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和作品。绘画部分有29章,其中有10章在写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希腊的愚人画故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介绍。
希利尔认为:描摹出一幅画是很容易的。即使不描摹,看着一个东西描摹出一幅画也难不到哪去。成千上万的人都能画出一篮子水果、一瓶花或一处漂亮的风景,但这些画都只是简单的临摹而已。还有许多人可以临摹出伟大画家的作品,有些甚至临摹得非常像,简直让人辨别不出真假。但很少有人能够全凭自己的画笔创作出一幅画,能够将各种零碎的碎片拼凑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才能够算得上伟大的画家。
我认为:描摹出一幅画也是很不容易的,创作出一幅画就更难了。光和影每一刻都是在变化的,画家在绘画时会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美术作品的效果往往是摄影作品很难达到的。
法国画家柯罗曾经说过:“假定某一景色使我激动,我一定在潜心表现它时,丝毫不放过使我激动的东西”。你能在柯罗的《蒙特芳丹的回忆》感受到使柯罗激动的东西吗?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在写作上,我们在写作时应该丝毫不放过使我们激动的东西。
很多绘画作品真是太美了!我最喜欢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的作品,例如《干草车》、《从主教花园眺望索尔兹伯里教堂》……
希利尔讲艺术史读后感三:《希利尔讲艺术史》读后感(585字)
《希利尔讲艺术史》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部分。我刚读完绘画部分。这本书的绘画部分介绍了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美术史。
希利尔重点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和作品。绘画部分有29章,其中有10章在写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希腊的愚人画故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介绍。
希利尔认为:描摹出一幅画是很容易的。即使不描摹,看着一个东西描摹出一幅画也难不到哪去。成千上万的人都能画出一篮子水果、一瓶花或一处漂亮的风景,但这些画都只是简单的临摹而已。还有许多人可以临摹出伟大画家的作品,有些甚至临摹得非常像,简直让人辨别不出真假。但很少有人能够全凭自己的画笔创作出一幅画,能够将各种零碎的碎片拼凑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才能够算得上伟大的画家。
我认为:描摹出一幅画也是很不容易的,创作出一幅画就更难了。光和影每一刻都是在变化的,画家在绘画时会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美术作品的效果往往是摄影作品很难达到的。
法国画家柯罗曾经说过:“假定某一景色使我激动,我一定在潜心表现它时,丝毫不放过使我激动的东西”。你能在柯罗的《蒙特芳丹的回忆》感受到使柯罗激动的东西吗?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在写作上,我们在写作时应该丝毫不放过使我们激动的东西。
很多绘画作品真是太美了!我最喜欢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的作品,例如《干草车》、《从主教花园眺望索尔兹伯里教堂》……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艺术的 故事 ,读完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呢?不妨来看看。我精心为你整理《艺术的故事》 读后感 ,希望你喜欢。
原文摘抄加感想
1、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 广告 画; 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做其他许多工作。只是我们要牢牢记住,艺术这个名称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做艺术也无妨。
2、音乐不属于艺术吗?为啥书中不提音乐?
3、艺术的目的性,功用性。
4、古埃及人从最能体现事物的特色的角度去表现他,哪怕在严格缜密的快照现实之下 是违背的。比如赫亚尔墓室的一扇木门。
5、埃及人对每一个细节都有强烈的秩序感,以致于略加变动就会全盘大乱。
6、埃及艺术最伟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所有建筑绘画和 雕刻 都遵循着同一条法则,如果一个民族的全部创造物都服从于一个法则,我们就把这一法则叫做一种「风格」,风格很难从语言上去区别,去辨认。但是用眼睛就很容易。
7、有些人认为绘画有用,因为绘画有助于提醒教徒想起他们已经接受的教义。保证那些神圣 事迹 被牢记不忘。而考虑到许多__不识字,所以,「 文章 对认识字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
8、中国艺术家不像埃及人那么喜欢有棱角的生硬形状,而是比较喜欢弯曲的弧线。要画飞跃的马时,似乎是把它用许多圆形组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雕刻也是这样,都好像是在回环旋转,却又不失坚固和稳定的感觉。
9、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旦艺术家最终彻底绝念于把事物表现成我们眼见的样子,他们的面前将会展现多么伟大的前景。。。绘画的确倾向于变成一种使用图画的书写形式; 然而这种简化手法的恢复,却给了中世纪艺术家一家新的自由,去放手实验更复杂的构图(构图一词是composition,即放在一起之意)形式。没有那些 方法 ,的教义就绝不能转化成可以目睹的形状。形状如此,色彩更是这样。。。。正是由于摆脱了模仿自然界这一束缚,获得了自由,他们才能传达出那种超自然的观念。
10、不过西欧有一点总是跟东方大相悬殊。在东方,那些风格持续了几千年,而且似乎没有理由要它们改变。西方就绝不理解 这种固定性; 西方是不断地探求新的处理方法和新的观念,永不停息。
11、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看来,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
12、15世纪佛罗伦萨的画家和雕刻家也经常发现自己的处境是必须使新方案适应旧传统。在新和旧之间,在哥特式传统和现代五形式之间搞调和是15世纪中期许多艺术名家的特点。
13、他们也许会认为发现透视法和研究大自然就能把面临的一切困难全部解决。但是我们绝不能忘记艺术跟科学完全不同。艺术家的手段,他的技巧,固然能够发展,但是艺术自身却很难说是以科学发展的方式前进。某一方面的任何发现,都会在其他地方造成新困难。我们记得中世纪画家不理解正确的 素描 法,然而恰恰是这个缺点使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在画面上分布形象,形成完美的图案。。。。等到把画画得像镜子一样反映现实这种新观念被采取以后,怎样摆布人物形象的问题就再也不那么好解决了。在现实中,人物并不是和谐地组织在一起,也不是在浅淡的背景中鲜明地突现出来。换句话说,这里有一个危险,艺术家的新能力会把他最珍贵的天赋毁灭掉,使他无法创造一个可爱而惬意的统一体。
14、意大利15世纪那些效法马萨乔的艺术家的伟大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作品的形象看起来有些僵硬,几乎像是木制的。艺术家们已经试验过各种方法打破这个难关。例如。。。,然而,只有达芬奇找到了解决问题有效方法。这就是:画家必须给观众留下猜想的余地。如果轮廓画得不那么明确,如果形状有些模糊,仿佛消失在阴影之中,那么枯燥、生硬的印象就能够避免。这就是达芬奇发现的著名的画法,意大利人称之为渐隐法,这种模糊不清的轮廓和柔和的色彩使得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总是给我们留下想像的余地。
本书开篇第一句非常惊艳: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真的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但这本书并没有围绕艺术家来写,而是围绕着艺术家的产品物—艺术作品来写的。那么什么样的作品称得上艺术作品呢?
以前,我认为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将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的产物。但是在欧洲,曾经有几百年的艺术作品都是为宗教服务的,是为了将宗教故事形象化,将宗教教义更深入地植入教徒的心中,中国一些伟大的贤哲也把艺术看成一种工具,提醒人们回忆过去黄金盛世的美德典范。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篇一
像本书作者说的,“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所谓艺术家,从前使用有色土 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做其他许多工作。只是我们要牢牢记住,艺术这个名 称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做艺术倒也无妨。”
从公元前5000年的埃及文明看到19世纪的现代主义,感受到 文化 的不断传承和突破,并且觉得整个艺术史和社会史是分不开的。艺术也像很多东西一 样,是一座城,我们辛辛苦苦的构建一座城,一座稳固的坚实的城,然后又不断从城里走出来,寻求突破。偶尔,会因为走的太远,再回过头去看看曾建造过的城, 获得启发继续前行。于是留下了一座座美丽的丰碑。
我觉得埃及艺术可能真的是个源头吧。接着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克里特岛的被埋葬的文明。很奇怪的 是,那些古代文明中的艺术都强调真实和精确。这和我们中国传统的绘画表现很不一样。是什么造成这样的不同呢?待我之后再看看中国绘画或艺术之类的书籍再做 探讨。接着而来的,就是希腊文明。最引人注目的是优雅圣洁的神祗雕像,有着完美的人体和优美的曲线衣饰。然后是罗马文明。有一说是认为罗马艺术是对希腊艺 术的拙劣模仿。但是幸亏罗马艺术保存了很多失落的希腊艺术,这才使我们还能遥想一下希腊艺术的辉煌。不过,罗马建筑方面的恢弘,实在让人惊叹。想看看罗马 斗兽场、万佛殿、凯旋门。巨大的拱支撑起来的万佛殿,书上说光是从穹顶中间的一个圆洞中照进来的,但保证了佛殿内部明亮均匀的光线,想想就觉得很神圣。沐 浴那样圣洁的光下应该心灵也会变得柔软,得到净化吧。不知道月光洒下来是什么样的感觉?回归正题,据说罗马的奢侈放纵,因此留有不少的雕塑。
罗 马,有西罗马和东罗马。西罗马亡与公元476年,东罗马亡于1453年,又称拜占庭帝国。西罗马之后,欧洲各国除拜占庭帝国外,进入了封建领主制时代,人 们也称它为中世纪。中世纪对雕刻事业是一个拦阻,因为禁止雕像,而绘画呢,也只是最为一种给文盲传达教义的手段。那个时期的绘画为了在一幅图中融合 一个故事牺牲了空间或者其他真实性。绘画技艺的传承也是通过各种作坊,并且很多宗教故事都有固定的模式。整个绘画领域似乎失去了 想象力 ,刻板单一。但是,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一次断定人类会屈从于这类束缚。(封建领主,教堂或城堡作为一个郊区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教堂)11世纪哥特式建筑的出现,也可以算是人 们在寻求另一方面的创新和自由。交叉肋、飞扶垛、彩色花窗,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建筑给人另一种心灵的震撼。幸好,拜占庭还保存有一些希腊罗马文明时候的财 富。而伊斯兰国家由于他们的交易禁止宗教方面的绘画或雕像,艺术转向对各种富丽颜色及花纹的运用和搭配上(PS:土耳其地毯真的很华丽很好看有木有,I like!)。13世纪初,各种国际形势的影响,迎来了文化的复苏,后世称之为文艺复兴时期。初期当然是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探索,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追溯。 找回以前的构图……
最叹为观止的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辉煌时期的三杰:达尔文、普罗米修斯、拉斐尔。达尔文对人体结构的精确掌握以及发明的渐隐法画出蒙娜丽莎迷倒众人 的微笑,普罗米修斯花费4年的西斯廷礼拜堂巨幅天花板壁画以及伟大的人体雕塑,拉斐尔美丽圣洁的圣母像。 其他国家(忘了),提香对色彩的把握?
巴洛克时期,这个之前貌似是矫饰主义?
1.充满动感和戏剧性的宗教化
2.风俗画(仍然富含宗教的神圣感,画面暗含宗教含义) 洛尔?
3.肖像画 鲁本斯?
色彩和空气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真是让我惊叹不已啊!首先先说一下改革吧,改变了之前希腊罗马式的直线平衡稳定架构,有了曲线和卷涡旋纹,变得动感起来。但最最惊 艳的还是走进天主教堂,看到它内部巨幅的壁画,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把天花板画成圣母飞升的情景的壁画,华丽的色彩、明亮的光线、层层泛着金边的白云,虽然 书上的插图是黑白的,但是光凭想象就可以知道有多震撼,更不用说如果亲眼看见了。
新古典主义:新教国家和天主教国家的对比,新教拒绝奢华。
(PS:1789年法国大革命 所以这个国家既经历过巴洛克风格又经历过新古典主义……英法就不一样了,比较早)
洛可可时期:轻盈纤细的画风,富丽奢华的装饰。在法国盛行过短暂的几十年。太过纤细的东西,田园牧歌似的场景、充满爱的基调。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篇二
读了这本书《艺术的故事》后,感觉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也是我们学艺术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创新问题。《艺术的故事》从头至尾就是讲艺术怎样创新,艺术的风格怎样变化,一个新的风格怎样取代旧的风格。旧的风格是不是就完全死亡呢,不是,它还会有死灰复燃的时候。这本书讲了一个传统不断变化、不断延续,一个艺术创新的问题,就这点而言最适合学艺术来读的。
《艺术的故事》顾名思义不是一部高深的学术著作,作者开宗明义:本书打算奉献给那些需要对一个陌生而迷人的领域略知门径的读者。因此作者的任务是用浅近的语言,让读者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艺术作品。简而言之,这是一部通过艺术史来帮助人们欣赏艺术的通俗读物。
记得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在观看一件巴洛克雕塑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什么样的轮廓啊!”显然,艺术欣赏的首要问题就是形式问题。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史家、形式分析的奠基者沃尔夫林,他在《艺术史的基本概念》中曾对形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五对概念,即线描性和绘画性、平面和深度、封闭形式和开放形式、多样性和同一性、明晰和朦胧。这五对概念影响深远,成了后来讲授艺术形式的出发点。然而在《艺术的故事》中,我们却看到了作者更简洁的手法,他只用构图设计的平面性和忠实自然的立体性这一对概念就完成了沃尔夫林五对概念所起的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析法也是作者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在阅读时将不难发现。
本书作者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即作者在前言中所交代的一个观点:一方面,在艺术问题的解决上,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怎样激动人心,都毫无例外的在别处激起了新问题;另一方面,艺术发展在一个方面有什么所得或进步,都必然会在另一个方面有所失,主观的进步概念无论多么重要也不等同于客观的艺术价值的提高。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艺术的故事》讲述的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哪一方面也不如这样的景观奇妙:即一条有生命的传统锁链还继续把当前的艺术跟金字塔时代的艺术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艺术为何会有一部历史”?作者以其特有的方式给出了回答。因此,如果说《艺术的故事》有一种艺术史的模式的话,那就是艺术问题史的模式。它不仅不同于艺术进步史模式,而且尤其反对那种已成了陈词烂调的艺术是时代精神表现的模式。正是在讨论艺术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时,作者建立了一个社会情境的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把手中的问题表达得如此清楚透彻,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本书不因用语浅近而降低理论的深度,正所谓“意深而文明”,使其写作本身就成了一种艺术。
西文艺术史的研究,从作为一门学科算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研究重镇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主要集中在德语国家,所谓的艺术史的语言就是德语的语言。从20世纪初,艺术史研究中出现了一种趋势,即要为艺术史找到一种科学基础,于是学者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心理学,并产生了很多心理学式的艺术史研究理论。其中有一种可称为所见与所知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历代艺术家坚持不懈地与妨碍他们精确描绘视觉世界的知识进行斗争。知道事物实际如何,例如知道人的面部是以鼻子为中轴线两边对称,就会妨碍人们对侧面像的描绘,要获得纯粹的视觉艺术就需要不带成见地观看这个世界,就是这场与知识的破坏力量的斗争,以及要恢复“纯眼”的决心,使艺术从埃及的完全“概念性的”艺术走向了印象主义的完全“知觉性的”艺术。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1.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2. 儿童故事读后感
3. 《营销女皇董明珠》读后感
4. 关于艺术的作文300字小学六年级精选4篇
5.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6. 人生的功课读后感
7. 《生命的品质》读后感
原文摘抄加感想
1、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 广告 画; 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做其他许多工作。只是我们要牢牢记住,艺术这个名称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做艺术也无妨。
2、音乐不属于艺术吗?为啥书中不提音乐?
3、艺术的目的性,功用性。
4、古埃及人从最能体现事物的特色的角度去表现他,哪怕在严格缜密的快照现实之下 是违背的。比如赫亚尔墓室的一扇木门。
5、埃及人对每一个细节都有强烈的秩序感,以致于略加变动就会全盘大乱。
6、埃及艺术最伟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所有建筑绘画和 雕刻 都遵循着同一条法则,如果一个民族的全部创造物都服从于一个法则,我们就把这一法则叫做一种「风格」,风格很难从语言上去区别,去辨认。但是用眼睛就很容易。
7、有些人认为绘画有用,因为绘画有助于提醒教徒想起他们已经接受的教义。保证那些神圣 事迹 被牢记不忘。而考虑到许多__不识字,所以,「 文章 对认识字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
8、中国艺术家不像埃及人那么喜欢有棱角的生硬形状,而是比较喜欢弯曲的弧线。要画飞跃的马时,似乎是把它用许多圆形组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雕刻也是这样,都好像是在回环旋转,却又不失坚固和稳定的感觉。
9、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旦艺术家最终彻底绝念于把事物表现成我们眼见的样子,他们的面前将会展现多么伟大的前景。。。绘画的确倾向于变成一种使用图画的书写形式; 然而这种简化手法的恢复,却给了中世纪艺术家一家新的自由,去放手实验更复杂的构图(构图一词是composition,即放在一起之意)形式。没有那些 方法 ,的教义就绝不能转化成可以目睹的形状。形状如此,色彩更是这样。。。。正是由于摆脱了模仿自然界这一束缚,获得了自由,他们才能传达出那种超自然的观念。
10、不过西欧有一点总是跟东方大相悬殊。在东方,那些风格持续了几千年,而且似乎没有理由要它们改变。西方就绝不理解 这种固定性; 西方是不断地探求新的处理方法和新的观念,永不停息。
11、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看来,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
12、15世纪佛罗伦萨的画家和雕刻家也经常发现自己的处境是必须使新方案适应旧传统。在新和旧之间,在哥特式传统和现代五形式之间搞调和是15世纪中期许多艺术名家的特点。
13、他们也许会认为发现透视法和研究大自然就能把面临的一切困难全部解决。但是我们绝不能忘记艺术跟科学完全不同。艺术家的手段,他的技巧,固然能够发展,但是艺术自身却很难说是以科学发展的方式前进。某一方面的任何发现,都会在其他地方造成新困难。我们记得中世纪画家不理解正确的 素描 法,然而恰恰是这个缺点使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在画面上分布形象,形成完美的图案。。。。等到把画画得像镜子一样反映现实这种新观念被采取以后,怎样摆布人物形象的问题就再也不那么好解决了。在现实中,人物并不是和谐地组织在一起,也不是在浅淡的背景中鲜明地突现出来。换句话说,这里有一个危险,艺术家的新能力会把他最珍贵的天赋毁灭掉,使他无法创造一个可爱而惬意的统一体。
14、意大利15世纪那些效法马萨乔的艺术家的伟大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作品的形象看起来有些僵硬,几乎像是木制的。艺术家们已经试验过各种方法打破这个难关。例如。。。,然而,只有达芬奇找到了解决问题有效方法。这就是:画家必须给观众留下猜想的余地。如果轮廓画得不那么明确,如果形状有些模糊,仿佛消失在阴影之中,那么枯燥、生硬的印象就能够避免。这就是达芬奇发现的著名的画法,意大利人称之为渐隐法,这种模糊不清的轮廓和柔和的色彩使得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总是给我们留下想像的余地。
本书开篇第一句非常惊艳: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真的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但这本书并没有围绕艺术家来写,而是围绕着艺术家的产品物—艺术作品来写的。那么什么样的作品称得上艺术作品呢?
以前,我认为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将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的产物。但是在欧洲,曾经有几百年的艺术作品都是为宗教服务的,是为了将宗教故事形象化,将宗教教义更深入地植入教徒的心中,中国一些伟大的贤哲也把艺术看成一种工具,提醒人们回忆过去黄金盛世的美德典范。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篇一
像本书作者说的,“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所谓艺术家,从前使用有色土 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做其他许多工作。只是我们要牢牢记住,艺术这个名 称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做艺术倒也无妨。”
从公元前5000年的埃及文明看到19世纪的现代主义,感受到 文化 的不断传承和突破,并且觉得整个艺术史和社会史是分不开的。艺术也像很多东西一 样,是一座城,我们辛辛苦苦的构建一座城,一座稳固的坚实的城,然后又不断从城里走出来,寻求突破。偶尔,会因为走的太远,再回过头去看看曾建造过的城, 获得启发继续前行。于是留下了一座座美丽的丰碑。
我觉得埃及艺术可能真的是个源头吧。接着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克里特岛的被埋葬的文明。很奇怪的 是,那些古代文明中的艺术都强调真实和精确。这和我们中国传统的绘画表现很不一样。是什么造成这样的不同呢?待我之后再看看中国绘画或艺术之类的书籍再做 探讨。接着而来的,就是希腊文明。最引人注目的是优雅圣洁的神祗雕像,有着完美的人体和优美的曲线衣饰。然后是罗马文明。有一说是认为罗马艺术是对希腊艺 术的拙劣模仿。但是幸亏罗马艺术保存了很多失落的希腊艺术,这才使我们还能遥想一下希腊艺术的辉煌。不过,罗马建筑方面的恢弘,实在让人惊叹。想看看罗马 斗兽场、万佛殿、凯旋门。巨大的拱支撑起来的万佛殿,书上说光是从穹顶中间的一个圆洞中照进来的,但保证了佛殿内部明亮均匀的光线,想想就觉得很神圣。沐 浴那样圣洁的光下应该心灵也会变得柔软,得到净化吧。不知道月光洒下来是什么样的感觉?回归正题,据说罗马的奢侈放纵,因此留有不少的雕塑。
罗 马,有西罗马和东罗马。西罗马亡与公元476年,东罗马亡于1453年,又称拜占庭帝国。西罗马之后,欧洲各国除拜占庭帝国外,进入了封建领主制时代,人 们也称它为中世纪。中世纪对雕刻事业是一个拦阻,因为禁止雕像,而绘画呢,也只是最为一种给文盲传达教义的手段。那个时期的绘画为了在一幅图中融合 一个故事牺牲了空间或者其他真实性。绘画技艺的传承也是通过各种作坊,并且很多宗教故事都有固定的模式。整个绘画领域似乎失去了 想象力 ,刻板单一。但是,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一次断定人类会屈从于这类束缚。(封建领主,教堂或城堡作为一个郊区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教堂)11世纪哥特式建筑的出现,也可以算是人 们在寻求另一方面的创新和自由。交叉肋、飞扶垛、彩色花窗,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建筑给人另一种心灵的震撼。幸好,拜占庭还保存有一些希腊罗马文明时候的财 富。而伊斯兰国家由于他们的交易禁止宗教方面的绘画或雕像,艺术转向对各种富丽颜色及花纹的运用和搭配上(PS:土耳其地毯真的很华丽很好看有木有,I like!)。13世纪初,各种国际形势的影响,迎来了文化的复苏,后世称之为文艺复兴时期。初期当然是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探索,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追溯。 找回以前的构图……
最叹为观止的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辉煌时期的三杰:达尔文、普罗米修斯、拉斐尔。达尔文对人体结构的精确掌握以及发明的渐隐法画出蒙娜丽莎迷倒众人 的微笑,普罗米修斯花费4年的西斯廷礼拜堂巨幅天花板壁画以及伟大的人体雕塑,拉斐尔美丽圣洁的圣母像。 其他国家(忘了),提香对色彩的把握?
巴洛克时期,这个之前貌似是矫饰主义?
1.充满动感和戏剧性的宗教化
2.风俗画(仍然富含宗教的神圣感,画面暗含宗教含义) 洛尔?
3.肖像画 鲁本斯?
色彩和空气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真是让我惊叹不已啊!首先先说一下改革吧,改变了之前希腊罗马式的直线平衡稳定架构,有了曲线和卷涡旋纹,变得动感起来。但最最惊 艳的还是走进天主教堂,看到它内部巨幅的壁画,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把天花板画成圣母飞升的情景的壁画,华丽的色彩、明亮的光线、层层泛着金边的白云,虽然 书上的插图是黑白的,但是光凭想象就可以知道有多震撼,更不用说如果亲眼看见了。
新古典主义:新教国家和天主教国家的对比,新教拒绝奢华。
(PS:1789年法国大革命 所以这个国家既经历过巴洛克风格又经历过新古典主义……英法就不一样了,比较早)
洛可可时期:轻盈纤细的画风,富丽奢华的装饰。在法国盛行过短暂的几十年。太过纤细的东西,田园牧歌似的场景、充满爱的基调。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篇二
读了这本书《艺术的故事》后,感觉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也是我们学艺术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创新问题。《艺术的故事》从头至尾就是讲艺术怎样创新,艺术的风格怎样变化,一个新的风格怎样取代旧的风格。旧的风格是不是就完全死亡呢,不是,它还会有死灰复燃的时候。这本书讲了一个传统不断变化、不断延续,一个艺术创新的问题,就这点而言最适合学艺术来读的。
《艺术的故事》顾名思义不是一部高深的学术著作,作者开宗明义:本书打算奉献给那些需要对一个陌生而迷人的领域略知门径的读者。因此作者的任务是用浅近的语言,让读者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艺术作品。简而言之,这是一部通过艺术史来帮助人们欣赏艺术的通俗读物。
记得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在观看一件巴洛克雕塑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什么样的轮廓啊!”显然,艺术欣赏的首要问题就是形式问题。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史家、形式分析的奠基者沃尔夫林,他在《艺术史的基本概念》中曾对形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五对概念,即线描性和绘画性、平面和深度、封闭形式和开放形式、多样性和同一性、明晰和朦胧。这五对概念影响深远,成了后来讲授艺术形式的出发点。然而在《艺术的故事》中,我们却看到了作者更简洁的手法,他只用构图设计的平面性和忠实自然的立体性这一对概念就完成了沃尔夫林五对概念所起的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析法也是作者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在阅读时将不难发现。
本书作者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即作者在前言中所交代的一个观点:一方面,在艺术问题的解决上,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怎样激动人心,都毫无例外的在别处激起了新问题;另一方面,艺术发展在一个方面有什么所得或进步,都必然会在另一个方面有所失,主观的进步概念无论多么重要也不等同于客观的艺术价值的提高。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艺术的故事》讲述的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哪一方面也不如这样的景观奇妙:即一条有生命的传统锁链还继续把当前的艺术跟金字塔时代的艺术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艺术为何会有一部历史”?作者以其特有的方式给出了回答。因此,如果说《艺术的故事》有一种艺术史的模式的话,那就是艺术问题史的模式。它不仅不同于艺术进步史模式,而且尤其反对那种已成了陈词烂调的艺术是时代精神表现的模式。正是在讨论艺术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时,作者建立了一个社会情境的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把手中的问题表达得如此清楚透彻,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本书不因用语浅近而降低理论的深度,正所谓“意深而文明”,使其写作本身就成了一种艺术。
西文艺术史的研究,从作为一门学科算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研究重镇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主要集中在德语国家,所谓的艺术史的语言就是德语的语言。从20世纪初,艺术史研究中出现了一种趋势,即要为艺术史找到一种科学基础,于是学者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心理学,并产生了很多心理学式的艺术史研究理论。其中有一种可称为所见与所知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历代艺术家坚持不懈地与妨碍他们精确描绘视觉世界的知识进行斗争。知道事物实际如何,例如知道人的面部是以鼻子为中轴线两边对称,就会妨碍人们对侧面像的描绘,要获得纯粹的视觉艺术就需要不带成见地观看这个世界,就是这场与知识的破坏力量的斗争,以及要恢复“纯眼”的决心,使艺术从埃及的完全“概念性的”艺术走向了印象主义的完全“知觉性的”艺术。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1.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2. 儿童故事读后感
3. 《营销女皇董明珠》读后感
4. 关于艺术的作文300字小学六年级精选4篇
5.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6. 人生的功课读后感
7. 《生命的品质》读后感
本文标题: 可视的艺术史 读后感(世界艺术史读后感怎么写3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960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