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尊生的读后感(庄子《尊生》读后感 200字左右 要求至少引用4句原文)

发布时间: 2023-10-19 13:34:4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2

读庄子的《尊生》感悟这些天无暇之余在看一本哲理的书籍,,《尊生》。,现代文的解释,,让人顿时心胸宽阔!,几千年的庄子为何思想那么深奥,为何对事,...

庄子尊生的读后感(庄子《尊生》读后感 200字左右 要求至少引用4句原文)

读庄子的《尊生》感悟

这些天无暇之余在看一本哲理的书籍, 《尊生》。 现代文的解释, 让人顿时心胸宽阔! 几千年的庄子为何思想那么深奥,为何对事, 对人,对物那么透彻,实在令人折服。
庄子: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城人(今河南商丘)。中国的道教思想上道教以道家的哲学思想为最高信仰,并据之构建了道教的理论体系。庄子在唐朝时被称为南华真人,宋朝时称为元通真君。
庄子对道教影响主要三方面 :一、本体论思想对道教义理的影响 二是“心斋”“坐忘”等修行方式对道教修炼的影响。 三是“圣人”“神人”“至人”形象的描述对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
以上只是庄子对道教的作用,但是真正让我感悟的是庄子深刻的思想内涵.
庄子的最高理想是逍遥游,庄子的逍遥游又是无待,自在的。庄子的逍遥游不是命运在某个瞬间的馈赠,它是无待的,无待于外在事物,自由自在。要想达到这种无待境界。庄子告诉我们: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纵使是天下,许由也不要。纵使是高位,庄子也不做。
要想逍遥游,就要无所依赖。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才能达到无穷之境。无己,就是去掉主观的自我,恢复自然的本性。无功,就是不要去人为地建功立业。无名,就是不要追求名声,因为名声对人生同样也是有害的。
无己-----只有无我,才能够随物变化,一旦有我,就会执着。一旦执着“我”就从世界的孤立了出来,站到了世界的对立面,从而就受“我”的对立面的约束,也就不自由了。人们之间的一切冲突都由于有了自我意识,有了“我”、“己”就会追求自我的利益和名声,从而就会引来祸患和烦恼,因此忘却自我,是摆脱人生困苦的根本途径。
无功-----历史上没有好下场的人大都是那些建功立业的人。要建功立业,就要与人争斗,就要斗智斗勇。其结果只有两种,要么伤害别人,要么被别人伤害,这两种结果都是不可取的。被人伤害自然是悲剧,或遭受许多痛苦,或不能终其天年。而伤害了别人的人日子也并不好过。胜利者虽然看起来强大,但却时时受到暂时还不强大的对立一方的威胁,所谓树大招风也。胜利者正因强大而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他生活于不安和恐惧中。而一个不去建功立业的人就可以逍遥于这双方的争斗之处,过一种安宁的生活。建功立业的实质无非是追逐名利,而追逐名利必致伤身。
无名-----事实上,作为一个老百姓来说做谁的臣民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关紧要的,他永远是被统治的对象。对于臣民而言,改朝换代,不过是换一个名称罢了。对于他们的实际生活能有什么意义呢?
庄子思想的核心是齐物论,齐物论包括齐物和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不物即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的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面对物我,庄子能梦蝴蝶,同样蝴蝶也梦庄子。面对生死,正如黑夜和白昼的变化,正如春夏秋冬之轮回。面对是非,其实本无所谓对错。与其争辩,不如融于大道。面对人生,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庄子的思想在现今的复杂纷扰的社会 是何等需要人的静心体会,我被感动了。
(希望能帮到你,也希望你能给我好评哦,你的好评是我最大的鼓励!谢谢~)

读《庄子~尊生》有感

从《庄子》中选一则故事写一篇800字的读后感。(最好是庄子的尊生)
庄子继承老子的道家学说,进一步阐释了道。
道家在一定的意义上否定了儒家思想,认为儒家所推崇的仁政是世间罪恶的根源。的确,君主得到权利最好的途径就是战争,要巩固自己的江山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强自己的实力,筹建军队,抵御外来的侵略就是战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要用臣子的血肉之躯,帝王的宝座是坐在无数尸骨上的。他们却用仁义来遮盖这一切,他的仁政束缚了多少人的思想。在秦始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人类的思想就被禁锢了,千百年来的学者寒窗苦读,只为金榜提名,真正用到的又有多少,为了这一个荣誉多少人浪费了自己的一生。科举三年一次,千千万万的学子中才取几人,范进就是为了它束缚了自己大半生。道家所提倡的自由是真正的逍遥游,在社会中想要得到身体的自由可谓是难上加难,但是精神的自由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没有贵贱尊卑的隔阂,没有仁义礼乐的束缚,没有功名利益的追逐,用晨钟墓鼓去抚慰无助的心灵。
孔子的儒家实在是太理想化了,是在当今社会几乎不能实现的,虽说有梦想是好的,但是这个梦想对当代人来说有些过高了。在儒家的经典下奴役了上百年,连反抗的力气也没有了,我们所有的青春,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候就被掩埋在无尽的笔墨中,浓重的书香气笼罩着整个中国,那曾经腾飞于九洲之上的龙如今早已被驯服,回想当年桀骜不逊的飞舞于九天,似乎都已经成为了历史。
读完《庄子》,我的感想就是,在九洲之上的那朵艳丽的奇葩正在逐渐的沉入墨的海洋。
补充:
庄子略略一看,像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而细细探究,庄子其实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炎凉的悲愤与绝望。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逍遥自得,成为浊世中的清醒之人。 当庄子的妻子病死时,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

尊生的主要内容

《庄子》评论道:“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所谓“以养伤身”,意思是因为用来养生的物品伤害身体;所谓“以利累形”,意思是因为追逐利益而拖累、祸害身体。“重失之”,指严重违背它(严重违背“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的原则)。尊生是庄子及其后学的一个重要主旨

关于“尊生”的讨论

01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最珍惜生命的学者。“太王亶父”和“栎社树”就是庄子文中“尊生”的两个形象。

高三6班学习《尊生》这课,我就通过解读、讨论、展示这个流程,用两节课完成研读任务。9名 “最会讲故事”者登台展示,有热情有特色有深度。

我边听边做现场点评,结合现场记载做了整理,再次分享庄子的风采。

02

张海伦:读《尊生》的两种态度。

我从《让王》故事中,得出一结论:能够尊重生命的人,绝不因地位高低和财富多少,而去伤害生命。他提出两种尊重生命的态度:一种是从自身出发,尊重自己的生命。从身体健康和人身自由等方面去做,这种思想隐含在“太王亶父”的故事中;另一种是从他人出发,尊重他人的生命。从他人利益考虑尊重生命,这种思想隐含在“栎社树”的故事中。

其实,两个故事两种态度,结合背景理解更好。庄子强调太王亶父是真正的尊生者,提倡众生平等,不期求对方满足自己的工具价值。

我的点评:切入点很好,从两个故事引发两种态度,确实独具慧眼,而且语言表述简明准确。

03

马正旺:注重对关键句的解读。

第一句: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意思是,你跟我都是物,怎么一定要对方成为自己的物呢?-——庄子意在反对他人的工具化。

第二句: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意思是,这都是因为自己的才能而害苦了自己生命的例子。——庄子意在反对自身的异化。

我的点评:马正旺的文本解读很细,能抓住要点写体悟,有这样的态度和方法,高考一定能成功!

04

罗建雷:散人和散木的故事。

庄子讲了一个老木匠途径曲辕的故事,自然流畅,形象生动,提炼出庄子“无为而治”这一理论。

今天看来,特别是已经习惯了儒学观点的我们来说,但庄子最终还是为了自己,有一定的局限性。庄子的境界,只能在对的条件和对的环境中,才能起作用,就像语文老师所说“庄子思想是老年人的普遍心态”。

我的点评:罗建雷是个聪明人,他的口头和书面表达都很灵活,能融会贯通,他的发言是思考、口语、写作相结合的很好范例。

05

殷敬周:庄子眼中的生命高于一切。

反观匠石,在他眼中,正是因为无用才不选择去砍它;在他眼中,栎社树只是一简单工具罢了。因为他丝毫没有在乎其生命,因为这一工具毫无作用,所以才会对它置之不理。

人的一生可以拥有许多东西,也会抛弃一些东西,当你回头细数的时候,才发现你抛弃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

我的点评:殷敬周有严谨认真的态度,解读文本先“言”后“文”,课文内容很熟很透,抓住了古代散文学习的钥匙!

06

李亚东:学庄子可以和儒家结合。

就像庄子说的“惟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只有尊重自己生命的人,才懂得生命的重要性,才可以推己及人兼济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太王亶父害怕战火危及自己,害怕危及百姓的生命,才选择离开豳地到岐山,最终使国民安居乐业。

我的点评:善于讲故事,有演讲的天赋,将儒与道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很高明!

07

罗文韬:尊生要拒绝功利色彩。

尊生就是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别人的生命。当今社会,人际交往往往带上利益色彩,目的性很明确。庄子启示我们,人际交往不能用利来衡量,要想让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我的评价:小组讨论时,罗文韬一边听一边写,很快就完成课文的标注和点评。他是个有心人,有做学问的精神,有学习的自信力。

08

黄煜:道家的“无为”我感受最深。

在我看来,“无为”是一种自私的价值观,是不适合我们做事的。现在并非乱世,无须归隐,庄子就有些消极。一个人就应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而不是甘愿在社会中如落叶般腐烂,然后默默无闻,这样的人生,未免过于颓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是学生,正在人生奋斗中,要继承国学传统,要有上进心,要勇立时代潮头。

我的点评:他的表述,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文化的繁荣,就需要这样有个性思想,敢于反思的人!

09

殷舜周:“无用”就是“大用”。

这体现的是“栎社树的人生观”,把“无所可用”当成“大用”,不懈追求,一方面坚决拒绝充当工具价值的载体,一方面坚决反对匠石把自己当做工具。

我是评价:殷舜周紧扣文字内容,条分缕析,游刃有余,具有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潜力!

10

陶星荣:透过庄子谈“尊生”。

除此之外,庄子还将一个超乎想象的观点放在其中,既物我平等。我们以往习惯于以自己为重,认为人类是万物之主,取之万物理所当然,但是人类太过骄傲了,以至于受到了“栎社树”的嘲笑。鬼谷子说“万物皆有灵”,而人类如果只以自己为灵,最终会脱离自然,失去灵气。

无为,方能得自由;无用,方能与自然为友。庄子的“尊生”,不止是感悟自我的精神源泉,更是如黄河般源远流长,永不干涸。

我的点评:陶星荣长篇大论,意出尘外,思维细腻,条理清楚,有做学问的态度和高度,是个有思想的人!

11

我解答学生的几个疑点:

1、庄子思想合乎时代吗?这是张金花同学的疑问。我说:儒家主张积极进取,代表社会的主流,年轻人就应该学习儒家;道家是人生受到挫折,屡屡碰壁之后,对官场和仕途绝望之后,走向田园,走向山水,这是老年人的心态。

2、老庄和孔孟的继承关系。陶星荣说:道家受到儒家的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庄子源于儒家学者子夏的后学田子方。孔孟、老庄都是百家的思想家,儒道有继承关系,也相互融合渗透,也因此才发扬光大!

3、太王亶父和栎社树。“太王”是周文王的祖上,因此称太王,有点难,学生不好理解;栎社树是拟人化的形象。这是庄子寓言中的两个形象,都是正面的形象,是庄子理想的化身,也是学生喜欢的形象。

4、形象化与趣味性。这是读庄子的感受。庄子很会讲故事,都很有特色。如濠梁观鱼、望洋兴叹、鹏程万里、庖丁解牛、井底之蛙、匠石运金、东施效颦等,这些故事都生动形象,蕴含丰富,耐人寻味,启人深思。这单元文字,学生由浅入深,到兴趣盎然,最终品到讲故事悟道理之乐!

5、尊生与齐物。这是庄子的主要观点。庄子文中的诸多形象,大到忽、倏、混沌,鳆鱼、鲲、大鹏,小到蜩、学鸠、野马、尘埃、蝼蚁,冷眼观大千世界,万类霜天竞目由。人也只是万物之一,生老病死也只是造化使然,透过庄子,我们看到了一种大境界、大胸怀和大气魄。

我的结论:这是一部幻化无穷的书,也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退一步居然海阔天,生活竟有如此的乐趣。这是庄子给我的启示!

庄子《尊生》读后感,200字左右,要求至少引用4句原文

《尊生,就是一个字:善》
“尊生”一词的典故来源,是中国古代哲学道家思想重要典籍庄周《南华经》:动之非以名利,不得已而为之也。昔者古公亶父,始居于邠,受狄迫而徙于岐山之下。杖策而去,只为尊生,以其尊生,故民相连从。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方能得善】;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方能得信】。——就是这两个字:善、信。这就是社会、关系根本原则。洛克‘白板说’:人之初,无善无恶,后天环境决定人心向善与否。
“信”“善”是道德评价体系的全部原则,既可用于做人,更该用于治国。【善】是最高的准则,是不允许用任何借口来无视的。合理的社会法来源之一正是自然法。善有大小、善无止境。‘止’善?还有尽头?莫非是为‘恶’预留空间不成?‘之于纸扇’,真是混球的满纸荒唐言!
善,
是《道德经》所谓【厚生益生】
是《南华经》所谓【尊生贵生】
一切有利于人(类)生命存在和生活更好的行为或观念,都叫做善
古今中外,凡是能够使国家达到太平的统治,事实上都遵循着道家思想的信和善两大原则。
道德评价体系包含的全部评价标准是:1 善;2 信(没有第三条)。
庄子的哪句名言告诉我们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庄周《南华经》讲道人气节——治世不退责,乱世不苟存,存国以智,死寇以勇。文道大鹏展翅之志,马到成功功成事遂天之道也,天下皆谓自然。武道华山论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长剑既出,虽千军万马吾有何惧!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几于神人矣。
本文标题: 庄子尊生的读后感(庄子《尊生》读后感 200字左右 要求至少引用4句原文)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85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经济 书 读后感(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感悟)看见 读后感(看见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