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故事读后感(井冈山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4-15 11:51:1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井冈山观后感[井冈山观后感]最近,爸爸给我介绍了一部电视剧《井冈山》,我已经看完了,下面我来写一下观后感,井冈山观后感。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

井冈山的故事读后感(井冈山观后感)

井冈山观后感

[井冈山观后感]最近,爸爸给我介绍了一部电视剧《井冈山》,我已经看完了,下面我来写一下观后感,井冈山观后感。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失败。面临着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危局,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七天后,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会后,毛泽东组织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武装的第一面军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利。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毛泽东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长沙退守文家市,率部转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寻求立足。到了井冈山,毛泽东和袁文才发生了一场误会,幸好贺子珍赶到,毛泽东说清楚之后,袁文才深感惭愧。创建了井岗山革命根据地,使部队总算有了一个落脚点,能够休养生息,并且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战斗和努力,毛泽东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成为了中国军队至今遵循的建军思想,在这些好的思想的感染下,在毛泽东同志以身作则的带领下,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局面和形势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党中央特派员周鲁上井岗山来转达党中央的有关决议案和指示,观后感《井冈山观后感》。开头,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还满怀希望地迎接中央特派员。但是,完全出人意料,在传达精神的会议上,特派员转达的中央决议案完全否定了毛泽东同志创建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和正确性,命令部队出山去攻打大城市和进行全面的烧杀,这还不够,还撤销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全部职务,开除毛泽东的党籍。这真象一个晴天霹雳,把大家都打惊呆了。当场就有许多同志愤怒地站起来表示强烈的抗议和反对。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被开除党籍,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在这个党就不可能再有什么希望和政治前途了,更何况是那个年月。在当时敌强我弱、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叫部队出去攻打大城市,肯定会导致全军覆没,造成革命的失败。毫无疑问,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行不通的,是错误的,注定要失败的。晚上,毛泽东一人独自站在山头,想着以前的艰辛历程,好不容易建立了根据地,可自己又被开除党籍,一切全没了。歌曲红军想念毛泽东,我能切身感受到红军战士战无不胜,坚韧不拨和浴血奋战的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来源和高度的核心凝聚力。因为所有人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正如歌曲当中所唱的那样:抬头望见北头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有方向,困难时想你有力量,胜利时想你心里明。我要对所有的红军将士,所有追求和平和自由的人,所有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解放而不懈奋斗的人,向你们致敬!

  〔井冈山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井冈山读后感1500字

前一段时间,我和爸爸还有许多叔叔阿姨前往井冈山,开始向往已久的“红色之旅”。
井冈山是革命根据地,被誉为“革命的摇篮”。我们这次去,就是为了学习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
(一)第一天,我们一大早就起床吃完饭出发了,到了井冈山已经是中午了,午饭后,我们坐上游览观光车,前往第一个景点:黄洋界哨口。
上山不一会儿,就会看到第一条防线:黄洋界哨口防御工事。是一条壕沟,红军战士们,曾趴在壕沟上,向山下射击,击退了国民党。再向山上走,就是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实际上是后来重建的。蒋介石打上山来后,把房子全烧掉,人全杀光,一个也不留,黄洋界哨口营房也惨遭毒手,被烧得一干二净,在营房不远处,有一堆巨石和滚木,红军战士曾用这些东西向山下咋国民党军,配合哨口防御工事,用一个营的兵力抵御了国民党好几个团的围攻。不过现在的巨石、滚木都是假的。走到山顶,一块石碑出现在我们眼前,正面是“黄洋界哨口”五个大字,另一面是毛泽东写的诗词,许多人都来照相。
接下来去龙潭,龙潭共有五潭,由于时间不够,我们只参观了最大最壮观的碧玉潭。走在山路上,只觉得身上仿佛也映上了绿色,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全是树,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又如一块绿地毯,似乎是大自然给井冈山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做的绿衣裳。轰隆隆的水声惊醒了陶醉在山景里的我,没错,这就是瀑布的水声,真是“人未近而声先至”啊,再向前走,这才到了碧玉潭瀑布。湍急的水流发出隆隆的声音,水争先恐后地倾泻下来,让人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像一缕缕白烟胧胧朦朦,又似一团团云雾飘飘洒洒,那溅起的小水珠落到我的脸上,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充满了我的心扉,这般美景怎能不使人陶醉?
然后,我们来到了百竹园,十分奇特,看起来是圆的,实际上是方的,叫做方竹,又叫招财竹。百竹园旁就是红军造币厂,说起来是“厂”,实际上只有几间平房,设备极其简陋,而且全靠人力操作。就是在这里,红军造出了“工字银元”。还有小井红军医院,这里有一位名人名叫曾志,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她的第一任丈夫夏明震和第二任丈夫蔡协民先后为革命英勇牺牲,她死时也把自己一生省吃俭用的一笔钱捐给了希望工程。
第一天的行程结束了,我回到宾馆,好好休息,迎接第二天的旅程。
(二)第二天,我们将在井冈山市内参观。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进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个朱德亲自写的大字,被刻了下来。正前方是一个大厅,里面有立体的井冈山模型背景,背景前放着一个巨大的油灯,油灯上写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思是说,革命之火,哪怕很小,也可以让全中国都烧起革命之火。大厅右侧是六个展厅,一至四展厅主要讲述解放战争中许多大事件,展示了解放战争中曾用过的几把枪支弹药,和一些文件,都是关于解放战争的,还有几个毛泽东和战士们的蜡像。五六展厅是伟人、烈士的介绍及文学、书画作品。
接下来,我们去了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这里虽然是重建的,但和当年颇有几分相似,十分简陋,一间房只有一张床,一个桌子,铺的盖的只有一张并不厚的单子,除了毛泽东,还有陈毅、朱德等都曾住在这里。据说当时吃饭十分困难,可以用一首歌谣来表示当年的艰苦条件:“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精光光。”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革命者们的乐观主义精神。
最后,我们又去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一进大门,109级台阶摆在眼前,共分两层,一层49级,一层60级,49级台阶代表新中国在1949年成立,60级台阶代表建纪念碑时是红军成立60周年也就是1987年。走过台阶,是一个展厅,里面有各个著名烈士、伟人的详细介绍。展厅大门两边是通向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雕塑园的两条路。纪念碑远看是一个“山”字,意思是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近看像一团火焰,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细看,像无数尖枪,寓意“枪杆子里出政权”。 雕塑园里有许多革命者的雕塑,比如,王佐、袁文才、毛泽东、贺子珍等为解放人民做贡献的人,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
井冈山就像一本书,让人怎么看也看不够,又如一首歌,让人怎么唱也唱不完,你的美丽将在我心中永驻。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要来井冈山。

《井冈山斗争口述史》读后感500字。

  1968年至1982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派出了若干采访小组,分赴全国各地,采访了140多位当年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及相关人员。这些受访者讲述了他们井冈山斗争的亲身经历及其所见所闻。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八七会议,关于湘东赣西秋收起义,关于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红军被服厂、造币厂,关于王佐家世,关于红军三十二团,关于朱德,关于红五军等。采访者将这些口述作了详细的记录,共约120万字。这些记录稿以非常可信的细节,对井冈山时期诸多历史事件作了有血有肉的补充和丰富是这些重大事件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特别是随着被采访者相继去世,这些资料更加弥足珍贵。
  黄仲芳,男,1955年生,江西人。大学文化,曾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井冈山市党史办公室主任,现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

井冈山读后感500个字右右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法宝。
井冈山精神,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问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巨大精神宝库。我们要认真学习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井冈山精神,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为革命会师井冈山读后感350字

为革命会师井冈山读后感350字
暑假的一天,我们全家坐火车去井冈山博物馆参观。我们踏进陈列厅,一顶印有一颗五角星的帽子呈现在我面前。旁边是一套军衣和一双草鞋还有一个南瓜,这些衣、物为我们描述着当年红军奋斗的历史。陈列厅左侧,一颗颗手榴弹默默地躺在那里。我的心正剧烈地跳动,因为这些都是真的手榴弹。它们的外形极像啤酒瓶。一支支长短不一,造型各异的土枪斜靠在那里。它们好像刚从火线下来,很累,多想休息一会儿啊!这时,我爸爸说:“这里还有火炮呢!”我急匆匆地跑了过去,只见有一个有两米多长,炮筒和地面呈45度角,呈蓄势待发之状。犹如一位久经沙场的战士保卫着阵地。
本文标题: 井冈山的故事读后感(井冈山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1483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猫》读后感600字(郑振铎《猫》读后感)狐狸们要挨饿了读后感(饥饿的狐狸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