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自传读后感400(巴金自传读后感400字)

发布时间: 2023-10-17 22:54:3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5

看《文学自传》读后感,连阴几天,天晴了走在太阳底下,不小心就看见了走在前面的影子。忽短忽长,走得比我慢,比我胖,比我难看。它让我觉得陌生,觉得...

文学家自传读后感400(巴金自传读后感400字)

看《文学自传》读后感

  连阴几天,天晴了走在太阳底下,不小心就看见了走在前面的影子。忽短忽长,走得比我慢,比我胖,比我难看。它让我觉得陌生,觉得自己很陌生。我停下来看着它,想了一会儿,心里说,你已经27了。是啊,我已经27岁了。过去的很多年里,我常常都是在看自己影子的时候,才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年龄的。你突然发现了一个正在改变的自己。然后开始想,这些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呢,十年,二十年,二十七年。怎么一晃就到了现在。我不是那种要时刻检点自己的成绩才能活下去的人,只是有点莫名其妙,就像不知道是怎样跨进了一个门槛,先抬的是哪只脚,为什么要跨进来,跨进来又是怎么继续往前走,然后又开始跨另一个门槛。一个又一个,都没想明白,就跨了27年。看着影子的时候,我其实是想搞清楚自己是怎么跨过来的。
就像写作,我也常常琢磨,我是怎么就写到了27岁。
往回数,让我觉得跟写作有点关系的事,应该是高二时的神经衰弱。那时候心悸,一到下午四五点钟就莫名其妙地恐惧,看到夕阳如履薄冰,神经绷过了头,失去了回复的弹性,就衰弱了。完全陷入了糟糕的精神状态中,没法跟同学合群。那种自绝于人民的孤独和恐惧长久地支配我,睡不着觉,整天胡思乱想,恍恍惚惚的,经常产生幻灭感。写日记成了发泄孤独和恐惧的唯一方式。从高二开始,一直到97年真正开始写小说,我写了厚厚的一摞日记,大概就是在日记里把自己写开了。日记里乱七八糟,什么都记,想说什么说什么,怎么好说怎么说。后来回头看看,很多现在的表达,包括形式,在那些日记里都能找到差不多的原型。然后看小说,开始尝试,就这么顺下来了。高二时写过一个短篇,几千字,模仿的东西,名字也学生腔,都想不起来为什么要取那样的题目了。接着高三,压力大,情绪更加低落,看张爱玲、苏童解闷,又开始写。好像写了一个中篇一个短篇,还给一家杂志寄去一个,当然是石沉大海。眼巴巴地盼了一些天,就老老实实去看书了。
我一直想当个律师,高考的志愿一路都是法律,只在最后的一个栏目里填了“中文”。填得很随意,觉得若是落到了这个地步,学法律大概也没什么意思了。哪壶不开提哪壶,就这么一个“中文”,还是进来了,所有的“法律”都不要我。进了中文系我颇有点悲壮,整天往图书馆跑,看了一大堆小说,但到底想干什么,心里没数,小说也写,那更多是习惯,觉得应该写点东西而已。
正儿八经开始写小说是在大一的暑假,1997年7月。我一个人待在学校里看书。黄昏时分看完了张炜的《家族》,半个天都是火烧云,我在空旷的宿舍楼门前走来走去,想找个人说说话。我得告诉他,我要当作家。尽管在此之前,我的小说已经有点样子了,但从来没想过要成为什么作家。看完《家族》,一下子体会到了表达的自由与美好,我觉得我经常胡思乱想的东西,很多都被《家族》说出来了。我找到了小说与我之间的关系,那种把人一下子洞穿的感觉,我想我应该成为一个作家。就这样。开始把小说当成事来做,心无旁骛,做得很认真。我可能是那种喜欢一条道走到黑的人。那时候的阅读量现在看来,几乎是可怕。看完了就写,很受马尔克斯影响,大二开始写一个长篇,年少轻狂,打算揭示鸦片战争以来整个民族的心路历程,并为此激动得常常睡不着觉,半夜想起来一个好细节,没有灯光,就趴在床上摸黑歪歪扭扭地写,第二天誊抄。没写完,只有几万字。现在还保存着,依然喜欢那个题材,以后应该会接着写出来的,因为现在回头看,还觉得还挺有点意思。后来到了南京念大三大四,所有时间都用在读书和写作上了,写了不少,也开始发表小说。慢慢就上路了。
也仅仅是上路。小说是个跟年龄有关的艺术,像略萨说的,没有早熟的小说家。02年我来北大读研,开始“悔少作”,觉得24岁之前写的东西实在不值一提。那些小说还很虚弱,现在重读,总觉得当时没使上劲,也不太知道怎样才能使上劲。完全是稀里糊涂地写,“写”成了最重要的事。写作的速度也比较快,除了发表的,现在手里还堆了二三十万字的旧稿,前些日子我把它们翻出来,有的还有点意思,但是懒得修改。只能废了。
在北大的这三年,学到了很多东西,北大给我的,北大的先生们给我的,我的导师给我的,还有一些作家朋友给我的,不仅对深入理解文学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面对世界的方式。我的写作慢下来,慢得心里踏实,一步一个脚印,逐渐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而不是车间生产的快感。
此外,也解决了一直折磨我的问题,就是理论和创作之间的矛盾。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路数,刚进北大的那一年,我很为此痛苦。写小说和散文,要感性,要形象和细节,睁开眼你得看到大地上一片鲜活的东西;但是搞理论却不是,你要逻辑,要推理,要论证,那东西本来就不是个好啃的骨头,而且理论更替的速度又比较快,要跟着大师跑,想着他们是怎么把这个结论捣鼓出来的,再考虑怎么把它化为己有。刚开始我真是不适应,觉得自己的眼光放出去都是直的,干巴巴的,脑子也是,一条直线往前跑,整个人都有点侧身走路的味道,反正从里到外都被抽象过了。大概一年半后情况有了改观,在两种思维和文体之间的转换相对轻松和容易了,想写小说就可以写小说,该写论文就写论文,基本上感觉不到有多大冲突,说到底它们不过是对面对世界和表达自己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基本上解决了两者的对立状态,生活又重新好起来。写一段时间小说,停下来看看理论、做做批评,既是休息和积累,也是补充和提高,接着再写。创作和理论之间有了一个不错的互动,逐渐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从12岁离家到镇上念中学,这些年我几乎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读书,教书,再读书。很多朋友对我的写作有疑问,他们提到了“生活”这个词。好像待在学校里就是进了真空包装袋。这也许不是偏见,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每个人其实都只是一只脚留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另一只在满天下地跑。外面的世界也有脚,它会像个不速之客经常闯进你的房间,其动静之大,容不得你闭上眼睛塞上耳朵。而我以为,恰恰是这样的生活对创作倒可能更有好处,拉开一个有效的审美距离,让它沉淀,供你消化,腾出空间让作家的想像力张开翅膀。正如汪曾祺先生说的,近事模糊远事真。至少在我是如此。我教书的那两年,见识和体验都不能说单薄,应该算是很“生活”了,但三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写出过与这段生活有关的小说,找不到满意的点切入。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等着它们主动找上门来,哪一天就像突然发现自己的影子一样,往事随之汹涌而来。所以,作家与生活,也许并不在于你能生活多少“生活”,而在于你有多少同化生活的能力。
越写越不像自传了,倒像是答疑,或者说,我表达了比别人对我的写作的疑问更大的疑问。
在27岁的这一天,我竟然神神道道地说起了与文学有关的事,多少有点不可思议。我怀疑它的必然性,如同对27岁的影子的怀疑。写这个的中途,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母亲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写点东西。母亲就问:又在写稿子?我说是。她总是把我的写作说成写稿子,家里人都如此。他们面对“写小说”或者“写散文”这样的短语一直保持着质朴的羞涩和谨慎,能够变成书的东西在他们眼里是如此重大,以致他们认为我根本就搞不了。我也没想到我会搞这个,会“写稿子”,小时候文学资源窘迫,翻来覆去的启蒙读物除去课本,就是祖父订阅的《半月谈》和《中国老年》,这与文学是多么的不搭界。而在知道世界上有律师这个职业之前,我最雄伟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军人或者卡车司机。

巴金自传读后感400字

巴金自传读后感400字
巴金自传读后感
巴金的童年是比较幸福的,身为富贵人家的少爷,打小就有丫鬟香儿的陪伴,一起拾桑葚,一起拾鸡蛋,还顽皮地给各只鸡取上个性的名字。和大花鸡结下深厚感情,出于孩童的天真不忍心吃鸡肉。 “为什么生来是鸡,就该被人杀死作菜吃?”这个问题让人寒心,也体现出巴金善良的性格。在巴金童年生活中另一个重要的人便是杨嫂,杨嫂一生爱清洁,死的时候却极度邋遢,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让人感动。命运就是这样,已经被安排好了就难以改变。
而更让人寒心的是,杨嫂的死竟然被当作了好消息。全家人都在等着这个“好消息”,希望一个人死去,而这个人却恰恰是自己最爱的人。对巴金童年生活影响很大的是巴金的父亲和母亲,从回忆中可以看出来,巴金的母亲爱护下人,爱护孩子,是个温柔善良的好母亲。巴金的父亲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刑罚犯人却于心不忍。良好的家教培养了巴金的善良品德,这种品德让他能对祖国对人民产生无限的爱,进而用各种作品来表达这种无限的感情,为国家留下了一笔财富。巴金留给后人印象最深的是三个字“说真话”,诚然,做人要做好人,说话要讲真话。
巴金童年生活的印象与他其后的生活相比是平和的,没有太多泪水,没有太多愤怒,日子里充满了平静的喜悦。而在文革期间,巴金遭受了各种各样的折磨,有人评价说,巴老是当代活得最痛苦的老人。巴老在晚年重病之时仍然笔耕不辍,写下长篇小说长夜。在84年在东京召开的第47届国际笔会上,81岁的他无限深情地谈起了自己的创作经历。拿他自己的话讲:“我是从读者成为作家的。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具体的形象打动了我的新,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界。艺术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奋,作者们的爱憎使我受到感染……前辈作家把热爱生活的火种传给我,我也把火传给别人……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勤奋写作,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而且更勇敢。”这种“我要把火传下去”的欲望支撑着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创作出一部又一部伟大的作品。
巴老的死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文坛的参天大树倒下了,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无与伦比的重要精神财富。
“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而现在,巴老的愿望也算实现了,华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每一片都在呼唤。巴老将永远与祖国同行,留在人们温暖的心房里。

从文自传读后感四百字

沈从文自传里记叙的是他自己是所过的日子,以及生长的地方和家庭。他自己说他所写是他所见的人物,所听过的声音,所嗅过的气味,及真实所受的人教育生,看了他的自传之后发现确实如此。
作者首先提到的是他从哪儿穷乡僻壤地小城--湘西生长的。之后就描写了湘西的历史:从清朝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时期状况。看了那些以后我的感受是:湘西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因为我是湘西人。在文中出现的给社稷神唱傀儡戏,旱祈雨,给年老人向外人家捡钱,遗憾的是这些神秘的东西都只是祖辈们说过而不曾见过,湘西的一切事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有一种东西从没变过,那就是湘西的纯朴和善良。
看过他的自传之后,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童年生活。他小时候就健全肥壮如一只小豚,由此可知湘西人是多么的健康与活力;母亲用糖哄他认字,从此可见湘西人的纯真的亲情。在他的自传里他童年的时候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他把活狗带上柳条,扎成草龙,他上学的时候逃学与老师作对,到野孩子堆里去玩,他对大人们说的话不是全信全听,他从小就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的一切。看到这里,我便想到自己的童年,可能因为都是湘西人吧,我的童年和他文中所说的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的自传里关于童年的描写就像一曲熟悉的旋律唤起了我的回忆,想起我自己的童年,既温馨又遗憾,为现在的小孩子感到遗憾。记得我四岁的时候,爷爷从山上砍来竹条把它们修理成小棒,教我数数,教我用小棒摆字,我歪歪斜斜的摆了一个上字,爷爷乐呵呵的把我抱在怀里一边夸我一边喂我糖吃。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去上学,不管严寒酷暑,我们每天都要早早起床,然后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乡里的中心小学上课,就是经常迟到,记得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在我的通知书上是这样写的:李锕清同学聪明可爱,学习认真,就是天天迟到,望今后能改正。直到现在一些老师见我了还在取笑我。那时小伙伴们在平日里总会为了一些小事争吵,如玩具呀,野花呀等等。但每天放学后大家都会等在一起回家,在路上大家一边走一边玩耍。当时电视剧还珠格格风靡一时,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自
编自导模仿电视里的人物,几个小姑娘为争演小燕子猜拳,输的人总是不服气,要重新猜拳.。我们总是只顾着玩,而忘记了天黑,但是大人们却急坏了,便每天拿着火把来接我们。村里的几个男生偶尔逃课被家长罚到山上放牛,山上好多野果子可好吃了,有时周末去山上采金银花和蕨菜,那些东西晒干了可以卖钱,我们在山上跑一天可以挣五.六块钱买一个漂亮的洋娃娃。那时村子里很穷,每天只有五角零用钱,我们每天都要在途中买棉花糖,比现在的可好吃多了。放寒假我们在野外打雪仗,堆雪人,滑雪,衣服湿透了我们竟不知道冷,大人把我们拉到火炉边烤火,衣服全冒着蒸气,任凭家长怎么骂,我们总是笑嘻嘻的把它当作耳边风,衣服还没烤干就又跑出去了。暑假里,我们去河里抓鱼,游泳,去田里捉泥鳅,去小溪里捉螃蟹。也经常做些偷鸡摸狗的事,经过别人的西瓜地里黄瓜地里时总会顺手牵羊,然后跑到小树林里去吃。不过好好想想,和现在的小孩子相比我感觉我们还是幸运的多,因为我们是在自然界里成长的,不受任何东西约束;不像现在的孩子,四岁学二胡,七岁学钢琴,整天被作业缠绕,假期还要被培教训班袭击。不知道它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我们虽然同是湘西人,但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所以经历的也不同,也许他们永远都不能像我们那样轻松愉快,成为一个原生态的人。
看了沈从文自传之后我不由的想到了自己欢乐童年,同时也不由得为现在的孩子的童年而感到悲伤,感到叹息。社会在发展在进步,有的变化是美好的,而有些变化是否美好这是一个值得关注问题。我希望湘西的纯真永远不要变化,永远都像沈从文写的那么美好。
本文标题: 文学家自传读后感400(巴金自传读后感4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820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钢炮病菌与钢铁的读后感(《枪炮 病菌与钢铁》一书有哪些观点令人难以赞同)龙眼与伞的读后感400字(龙眼与伞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