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万种死法》读后感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劳伦斯·布洛克的《八百万种死法》这本书。,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一个公众号上写了梁朝伟最想饰演的角色...
《八百万种死法》读后感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一个公众号上写了梁朝伟最想饰演的角色就是这本书里的马修·斯卡德侦探,介绍的就是这本书里描述的那种深度都市孤独感。最近新买了一个Kindle,拿到后看到的第一个页面就是这本书的推介广告页,所以也就毫不犹豫地点开开始看了。
故事讲述的是,马修,一个徘徊在酒精边缘的无执照私人侦探,前警察,因为一次偶然事故打死了一个女孩,辞职了,离婚了,搬离了公寓住进旅馆,每天流连在大街小巷的酒吧,时而接一个两个不得不做的案子。这一次,他是金发妓女和黑人皮条客之间的调停人,这不是一份快乐的工作,但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且得到了奖励——和金发妓女上床。第二天,她就死了。他知道后,找到的唯一可以缓解痛苦的方式就是喝酒。他在医院醒来,丧失了好几天的记忆。黑人皮条客找到他,让他找出真凶。他需要赚钱,更需要忘记喝酒的欲望。他接受了这份工作。没有一波三折,没有出人意料。他唯一做的就是“抬起屁股去敲门”,线索一点点堆积,问题一步步明朗,直到最后豁然开朗。
说实话,这本书一开始的时候节奏是缓慢的,书中的叙述方式也是有点记流水账的感觉,以第一人称口吻慢悠悠地记录着他每天都做着什么,回到旅馆睡不着,想喝酒,来到各个酒吧喝姜汁水,去到各个戒酒俱乐部或者见证会听别人讲述的戒酒故事、喝咖啡。但主线的案件侦查情节却非常扣人心弦,吸引着我一直想要读下去。同时,书中很多对生活和人生方面的感悟,纽约市八百万人口,八百万种生活方式,八百万种死法,书中充斥着对现实社会的黑暗面的描述,各种暴力、意外死亡、部门区域的脏乱差,知道这些的存在又能如何?无法改变,又给你徒增烦恼。
然后,随着案件追查的同时,马修的戒酒成功地坚持一天又一天,以往每次参加戒酒会的时候,他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提前溜走,从来不曾放下心魔向大家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酒精成瘾故事。但这一天,在案件成功破获时,也是他坚持滴酒不沾的第十一天,他在戒酒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我叫马特,'我说,'我酒精成瘾。'然后全世界最他妈要命的事情发生了,我开始哭泣。
全文中处处透露出主人公的一种“颓”态,但是又有一种坚韧顽固态。这真的和我们现在都市生活中的众多男男女女极度相似,不过我们的不是酒瘾,而是手机瘾。意识到自己需要早睡早起,不要那么依赖手机,不要刷手机熬夜,然而,这种日子还是周而复始。当最终他放下心中的那份警戒,愿意开始吐露心声时,我们会期待看到他最终脱离酒瘾的成功。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早日调整好自己的作息习惯,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时间,让自己的状态也变得更好起来。
《八百万种死法》读后感
【美】劳伦斯∙布洛克著
标注:
1. 每个人的死亡都在减损我,因为我和全人类息息相关。每个男人的死亡,每个女人的死亡,两者之间的任何死亡。但死亡减损了我吗?我真的和他们息息相关吗?
2. 我们其实有死刑,但处决的不是杀人犯,而是普通市民。你走在马路上,死于非命的可能性高于凶手上电椅的可能性。咱们每天五次六次七次八次死刑呢。
3. ‘这座赤裸都市有八百万个故事。刚才这个就是其中之一。’
4. “他临死时说:上帝会宽恕我的。这是他的职业。”
5. “有时候人们知道的事情,但是不知道自己知道。”
“有时候人们泄露秘密,但不知道自己说了。”
6. 我们像被洗脑的僵尸似的喃喃自语,而世界正走向毁灭。
7. “我叫马特,我无话可说。”
8. “我叫马特。”我说,“我酒精成瘾。”然后全世界最他妈要命的事情发生了。我开始哭泣。
纽约,酒精成瘾的侦探马特,这座赤裸都市有八百万种死法,有人在路边捡到电视机搬回家被炸死;有人在家被突如其来的散弹枪轰掉半个脑袋;有人走在路上会被抢劫的人干掉生命,又有些人无数次自杀直到死掉,这些已经让人们习惯得不再当成吃惊的新闻,但马特每次吃早餐读着报纸的时候还是会把这些事无意中记在了脑袋里,有时候不是我们不在意,而是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故事的开篇节奏缓慢但很生活,很真实,读完后会发现原来很多伏笔一开始就在那了,不过也不重要了,因为我们都看得懂,透过马特的视角,都市的背后上城区,下城区,皇后区,还有什么戒酒会,那些有钱的,酗酒的,女妓女还是男妓女,人们酗酒,戒酒,开枪,上床,这个都市有八百万个故事,而这个世界又有着无数个故事,我们看得到也感受得到人们的孤独,一开始可能死亡让人们恐慌,然后又让人们懂得活着的意义,最后习惯了逃避又习惯了麻痹自己,只要我们当做那些都不存在,我们只要会逃也许呢,管他几天没喝酒呢,只要你问我的时候我没喝,那我就是最棒的,最伟大的。
一个漂亮的女人的惨死,一个算是与马特有关系的女人,仿佛触碰了他的某个开关,到底为什么想要一直追查这件事情,是因为这个女人吗,还是因为需要钱,还是因为有人委托他这个私人侦探呢,谁知道呢。“我叫马特,我酗酒成瘾。”然后哭泣,一直对自己保持沉默的马特在最后还是那么孤独,也许他开始向更多人袒露自己,也许还会酗酒再接着戒酒,怕死亡却酗酒成瘾,不知道什时候又进到医院,然后不知不觉不会再睁开眼。故事讲述的很巧妙,这看上去不仅仅是悬疑破案的故事,我们在哪又经历着怎样的故事,很多事只能自己去体会吧。
我在想如果人们提早看透了生死,但是人们看待死亡的态度一定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所有事情中找到最好的一面的,但我们希望死亡是种让人们看得到生的意义的存在,我们期待美好,所以美好到来是时才会那么美好。
八百万种死法的内容简介
《八百万种死法》里的八百万其实是指纽约市里八百万市民。作者在书中经常写出各种离奇古怪的死法———只是在家里看电视却会无辜被炸死、跟相邻几十年的邻居会因一只新宠物而争执动武死亡。“八百万种死法”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有他们死的方法———没有人可以逃避,尤其是在纽约这个光怪陆离的罪恶城市。
本书讲述主角史卡德接受了一个妓女的委托,替她跟她的“老板”提出“退休申请”。本来已经告一段落,但这个妓女却最终在酒店被谋杀。嫌疑最大的“皮条客”钱斯在这时便委托史卡德查出谁是凶手。到底钱斯是“捉贼喊贼”,还是凶手真的另有其人?
一个优雅的皮条客,昌斯,手下有六个姑娘,她们风采各异,有的能写诗,有的熟知报告文学。美丽而天真的金?达科嫩不过是其中之一。她想脱离应召女郎的生涯,找到马修寻求保护,让他跟昌斯说。马修收了金攒的私房钱但没有保住金的命。金被人捣得面目全非,死在公寓中。连金的一些朋友也一个接一个死掉。其中一个姑娘在遗书中写道:“无人愿意为我一掷千金。无人愿意与我共结连理。无人愿意救我一命。我已倦于微笑。我已疲于奔命。美好时光已成过去。”
尽管肯·德金警官说:“妓女自杀,见怪不怪。”马修还是决定为这些讨回公道。尽管受到警告,但他一心一意要追查到底。
在这本书中,布洛克借德金的口说:“你知道这城里有什么玩意儿吗?这个他妈的都市从林臭滥污里有什么,你可知道?有八百万种死法(当时纽约人口是八百万)。”这句话为《八百万种死法》奠定了悲天悯人的基调。布洛克的小说也摆脱了把侦探小说归结为智力游戏的界限,他带入了现代人强烈的个体孤独感,把纽约下层社会真实的一面放入了类型小说中。
也许看透了社会,马修开始不愿意闭上双眼,他决定要保持清醒,戒酒,参加匿名戒酒会。然而在戒酒聚会上,他却又看到了社会的更多面,或者说更多悲剧,听到了挣扎中的人们解脱的或者痛苦的告白。
在《八百万种死法》结尾的戒酒聚会上,轮到马修发言了——
“我的名字叫马修,”我说,然后顿了一下。从头再来。“我的名字叫马修,”我说,“我是酒鬼。”
然后该死的事情发生了。我开始哭起来。
《八百万种死法》
《八百万种死法》,与其说是一部侦探推理小说,倒不如说更像是一部纪实文学,记录匪夷所思的案件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把阳光下城市光鲜亮丽之后的另一面,赤裸裸的展示了出来,在另一面,自有与正常世界不同的种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同个一人的另一种形态在这种环境里被赤裸裸的展现了出来。在这里,有着完全不同的生存之道,不同的处事规则,不同的文化道德,也有不同的死亡方式。在这样的世界里,以一名正常社会里面清醒人的身份去生活是很难的,以正常道德情操去看待其中发生的一切是更难的,而以扫除罪恶、揭示真相的侦探身份去探查则是极难的。
马修·斯卡德酗酒,这似乎是他最大的罪恶,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所有罪恶都令人厌恶,马修的酗酒便不像是罪恶,它更像是在城市的阴暗面里,一名清醒的人对令人憎恶的现实的逃避,或者说是对现实的消极对抗。作为一名有着正常情操的清醒的侦探,游走在城市的阴暗里,试图用正常社会的规则去解决阴暗里的问题,这似乎有种螳臂当车的无力,但更像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阴暗与光明永远是并存着的,是不可消除的,但是那些毅然向黑暗发出檄文的人,却是更加可敬的。而那些有着文学和艺术梦想的失足妇女们,似乎也印证了,这种毅然决然,并不是徒劳的牺牲。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