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生平资料读后感(《欧阳修传》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0-08 09:19:3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7

欧阳修故事读后感,一,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读后感,关于学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文读后感,两个星期前我们先后学...

欧阳修的生平资料读后感(《欧阳修传》读后感)

欧阳修故事读后感

一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读后感,关于学习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文读后感
两个星期前我们先后学了《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古文。
这三篇文章的作者——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虽然柳宗元是唐朝人、范仲淹和欧阳修同为北宋文学家,文章的出处不同,但他们写这些文章的背景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们三个人都有被贬到偏远地方做官的经历——其中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八记〉便是在此时写的,他曾经和前面我们学过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刘禹锡参加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历史上称“永贞革新”),最后失败了。而范仲淹被贬到各地去做太守,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这三篇文章都有各自的风格。
要是让我把这三篇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评论一下的话,我可以这样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虽然把自己的情绪融入到文章里面去,但是我反对柳宗元这一种面对美景而伤心的心情。你想想,在文中描写的小石潭的景色是非常美丽的。而柳宗元却丝毫感受不到快乐反而“悄怆幽邃”,他这样做正如范仲淹所写的“迁客骚人”(指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一样“以物喜,以己悲”。说实话,我非常反对柳宗元的这种心态。
反观欧阳修,他虽然被贬为滁州知州,但他并没有向柳宗元那样悲伤,而是寄情于山水,与民同乐,这一点我非常赞赏。他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教会我面对现实,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丧气,欧阳修正是这种人,他在当太守后与吏民百姓同乐,这也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是:不因事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总之,同时被贬,柳宗元和欧阳修对待现实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我反对柳宗元的这种态度,因为他比较消极,我赞赏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态度,因为他能乐观地面对现实。

二 欧阳修诗词有感

欧阳修的诗词很多,这里说说他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这首词

读后感:回

聚会这么不易,花又开得答这么美好,本来应该多多观赏,奈何友人就要离去,怎能不使人痛惜?明年这花还将比今年开得更加繁盛,可惜的是,自己和友人分居两地,天各一方,明年此时,不知同谁再来共赏此花啊!再进一步说,明年自己也可能已离开此地,更不知是谁来赏此花了。

这首词作者把离情别绪融于赏花中,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而别情之重,也说明了作者同友人之间的情谊的深厚和不舍。

三 <<欧阳修苦读>>读后感!! 600字(可再少一点)

1、欧阳修幼年苦读抄:反映了人不管多么贫贱,只要胸怀大志、刻苦读书,终究会走向成功。
2、欧阳修为官时苦读:(1)欧阳修为官时没有时间读书,可是为了和以吕夷简为首的顽固派做斗争,他仍保持着读书的良好习惯。反映出了人不管官职多大、地位多高,读书仍是增长知识、提高境界重要方式之一
(2)欧阳修被贬时:阅读历年府志与案件,发现错案冤案。反映出读书是辨别善恶美丑的重要方法。
3、欧阳修晚年时:欧阳修晚年时致力于修改以前的文章(如:《泷冈阡表》),还说:“我不是怕老师批评,是怕后生笑话啊。”表明学无止境。
您问的有些宽泛,很难着手。我只能将我所知一一举列,不知合意否?

四 醉翁亭记读后感

大散文家欧阳修抄同范仲淹一样,在北宋时主张改革;也同范仲淹一样,被保守派排挤出朝廷,远赴安徽滁州为官.但与范仲淹不同的是,欧阳修似乎远比范仲淹洒脱:既然满腔的报国热忱无人欣赏,那就自得其乐好了―毕竟人生处处是风景,在众人皆醉(实际上是佯醉)的情况下,何必与污秽一争高下呢?!所以,在滁州,欧阳修精心经营着自己的文字天地.布局谋篇、遣词用句,无处不显示出作者的苦心.
宋朝的大理学家朱熹曾在自己的《朱子语类》中说,欧阳修的文章,多是历经多次修改而成的;而后来真的有人得到了《醉翁亭记》的原稿,发现仅文章的开头就改得一塌糊涂.围绕“滁州四周皆山”这一内容,欧阳修开始竟用了几十句!改来改去,直到定稿的时候,才决定用“环滁皆山也”这五个字.
在这样的苦心经营下,《醉翁亭记》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当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不过,我在这里想说的,却并不是欧阳修是怎样的认真,而是说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相对于他的政治生涯而言甚显“屑小”的事业―做文章上的心态.

五 《我在为自己读书》这本书的读后感

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感受也就更加丰富了。

正文内容:

读《我在为自己读书》有感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书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它能够带领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精神的世界,它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

有人喜欢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有人喜欢在书的巢穴中生活。书籍不但充实了生活,也充实了人生,同时也充实了精神思想。书籍是人类的朋友,你愿意和它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吗?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故事是:借书学习。

这个故事主要讲:欧阳修的父亲是锦州地方的小官,年近花甲之时才得一子,取名欧阳修。欧阳修的父亲病逝,母亲带他到叔叔家,当时他才4岁。父亲去世后,家中的经济条件一日不如一日。叔叔家的经济情况也不好。因此,母子俩生活十分艰苦。

欧阳修的母亲虽然不是出身名门,但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她教欧阳修读书识字,欧阳修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欧阳修看完了家里的书,便开始到别人那里去借书学习。

一次,他去城南李家借书,李家人看他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便让他去书房里挑。他发现一本破旧不堪的《昌黎先生文集》。主人便大方地借给他了。欧阳修成了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史学方面,也有了较高的成就。

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新书一本又一本地买回家。有的同学不曾看过一页,任它满满尘埃之后,草草地说一句:“可惜了!”明知可惜,却总用没有时间来宽慰自己,殊不知,有的同学却反复的读,仔细研究每一页、每一句、每个字有什么意思。所以我们缺的就是欧阳修这种认真读书的精神。

读书是一个不断总结,积累的过程。“读书三到”就是鲁迅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只有不断地归纳和总结学习的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人,只有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才能把事情做得完美。专注的精神是人生的宝物,对于读书来讲,同样如此。如果读书时足够专注,那么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走向成功!

六 《醉翁亭记》的读后感

大散文家欧阳修同范仲淹一样,在北宋时主张改革;也同范仲淹一样,被保守派排挤出朝廷,远赴安徽滁州为官。但与范仲淹不同的是,欧阳修似乎远比范仲淹洒脱:既然满腔的报国热忱无人欣赏,那就自得其乐好了―毕竟人生处处是风景,在众人皆醉(实际上是佯醉)的情况下,何必与污秽一争高下呢?!所以,在滁州,欧阳修精心经营着自己的文字天地。布局谋篇、遣词用句,无处不显示出作者的苦心。
宋朝的大理学家朱熹曾在自己的《朱子语类》中说,欧阳修的文章,多是历经多次修改而成的;而后来真的有人得到了《醉翁亭记》的原稿,发现仅文章的开头就改得一塌糊涂。围绕“滁州四周皆山”这一内容,欧阳修开始竟用了几十句!改来改去,直到定稿的时候,才决定用“环滁皆山也”这五个字。
在这样的苦心经营下,《醉翁亭记》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当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不过,我在这里想说的,却并不是欧阳修是怎样的认真,而是说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相对于他的政治生涯而言甚显“屑小”的事业―做文章上的心态。
虽说“文章千古事”,但对于欧阳修来说,在政坛上叱咤风云,于国于民有所作为,当是他最大的理想和追求。但是,当这种追求不合于世时,欧阳修也总有排遣的法子。他不消沉―《醉翁亭记》中的“乐”就足以证明;他也不昂扬―时势不利,空有报国心,难得施展处。那么,好吧,自得其乐,经营自己的另一方天地吧。

七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读后感

确实有才,写得好

八 欧阳修论作文的读后感

从欧阳修论作文说起

最近读《苏东坡小品》,其中有一则记载欧阳修谈写文章的版方法:“世人患作文字少,权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谪,多作能自见之。”欧阳修认为写文章是自己的事,只要勤读书多练习,时间久了,自然会悟出作文的方法。当然“疵病不必

九 醉翁亭记读后感怎么写

你可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也可以分析欧阳修的态度。
醉翁亭记读后感(一)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优美的意境。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
《醉翁亭记》开头这一段描写,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景色优美的环境里,产生了愉悦的感受。另一段景物描写,也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里写到了清晨飘散开来的淡雾,傍晚聚扰来的烟云,春季发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苍翠的绿树,秋季洁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头。一切都那么恬静简朴,淡雅自然。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名作,作为我个人十分喜爱这篇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神面貌十分乐观。写作时背景是欧阳修由于参加范仲淹的改革,后失败,欧阳修被株连被贬,此问就是被贬滁州时作者创作的。

醉翁亭记读后感(二)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的名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这名句想必是人人传诵,今天就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位大师的大作吧!
《醉翁亭记》完成之前,欧阳修被贬官,可他却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不醉在酒上,而是被美景醉倒了,是一种美好的醉。你看,欧阳修能有如此之肚量,他那种潇洒的心境是我们无人能及的。虽然,欧阳修满怀一腔爱国热情,一心想对国家有所作为,却时时遭人排挤,这种怀才不遇内心的痛苦并非我们能够所体会的。既然事已至此,那就自得其乐吧!你看文章一开头就带给我们一种愉悦的感觉,美得让有点让人人沉醉其中了。
我似乎随欧阳修来到了那景色优美地方,清晨飘散开来的迷雾,傍晚聚拢来的烟云,散发着幽香的野花,苍翠的大树。一切都是那么恬静、美好。
我们再看一看欧阳修,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如此淡定,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现在的我们因为学习、工作的压力往往很浮躁,因为一点点小事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因为一点点小挫折、小困难搞得天都要塌下来的样子。学学欧阳修老先生吧!
《醉翁亭记》还是值得我们一读噢!

诗人欧阳修生平资料介绍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那么欧阳修生平有哪些资料介绍?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欧阳修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欧阳修生平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 政治 家与文学家,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于公元1007年出生在绵州,当时他的父亲是绵州的 军事 推官,年龄已有五十六,三年后便去世,留下欧阳修孤儿寡母。欧阳修幸得母亲与叔叔的照顾与 教育 ,而本人又聪慧刻苦,喜爱读书,十六岁时得到了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爱不释手,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参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欧阳修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前两次都意外落榜了。公元1029年,欧阳修第三次参加科举,前面都比较顺利,但最后却没能获得状元,而是以十四名的成绩位列二甲进士及第。虽没能夺魁,但也算是不错的名次,欧阳修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留守推官,得到了西京留守钱惟演的欣赏,欧阳修至此步入了官场。

  进入官场后,欧阳修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后来虽身居高位,但过程实在坎坷崎岖,不过他在文学史上的造诣却颇深。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流传后世的不朽名篇,《渔家傲》、《秋声赋》等作品也是朗朗上口,流传至今。欧阳修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公元1071年,欧阳修辞官退居颍州,次年与家中过世,享年六十六岁。
  欧阳修世称什么
  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澈、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在政治上也有所成就,官至翰林学士,领导北宋变法运动,死后欧阳修世称“阳文忠公”,谥号文忠。

  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开创了散文文体的新风,语言简洁流畅,文章创造了一种 自然 和谐的新风格。他所写的《醉翁亭记》中,语言简短凝练,经营秀润,其中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被后世广为流传,传诵至今。开创了北宋文坛新的一代文风,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也是苏轼等人的良师益友,在各类学术领域中都有所涉猎,“唐宋八大家”,宋代的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可谓桃李满 天下 ,从中也可以看出欧阳修的 历史 地位与影响。

  欧阳修早年与范仲淹是忘年之交,当时北宋朝廷出现积贫积弱的现象,范仲淹主张改革,欧阳修也赞成他的 意见 ,于是参与了范仲淹领导的改革变法运动,只是变法损害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最终以失败告终,范仲淹被贬,欧阳修也牵涉其中。后来欧阳修被召回京,又与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在守旧派的阻挠下,又一次被贬,欧阳修仕途坎坷。直到皇佑元年,他被封为翰林学士,主持修著了《新唐书》,一改往日史书生僻难懂之风,在宋代的文坛上掀起了一阵波澜,而后,主考礼部,录取了苏轼兄弟等人,为北宋的文坛培养了不少人才。晚年以太子师的身份辞职,六十六岁在家中逝世,获赐谥号“文忠”,欧阳修世称“阳文忠公”。
  欧阳修严谨认真的 故事
  欧阳修,我国古代北宋时期的大文豪,生性喜欢喝酒,因此自号醉翁。他的表字是永叔,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文章登北宋文坛巅峰。他为人正直,学生众多,其中不乏王安石这种文坛政坛都非常了得的人。鉴于他在文学上突出的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历史上关于欧阳修的故事不少,其中还是关于文学方面的比较多,也比较出名。有故事说他是第一个向民间歌女学习的大家,民间诗歌许多都非常平易近人,自从欧阳修诚心学习之后,他的诗词文章多了简明,非常平易近人。欧阳修作为一个文学巨匠,自然是离不开不断的学习的,他不仅向民间歌女,还听得进樵夫的建议。欧阳修所写的著名的《醉翁亭记》就是经过一个过路的樵夫建议之后修改的,可以说,欧阳修在文坛的成就离不开他平易近人的品性。他除了在文学方面听得进意见之外,他还喜欢琢磨文字。说到对文字的琢磨,最有名的就是文学严谨。他有一次帮一个朋友写一篇文章,写完了,也有人送走了。欧阳修回头细想,琢磨不对,就快马策鞭将文章追了回来,只为在一句之中加上一个而字,可见他严谨的态度。

  欧阳修的很多故事都可以体现出的他的性情,也可以反映出欧阳修对文学的态度,学习上孜孜不倦、虚心求教,写作上严谨认真,积极向上。
猜你感 兴趣 :

1.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

2. 北宋四大家欧阳修生平

3.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介绍

4. 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字和号

5. 诗人柳宗元是哪个朝代

6.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故事

《欧阳修传》读后感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儿
欧阳修,书本上抽象的文学家、政治家概念令学生们敬而远之。然而仔细了解一下他,他就像一个充满世俗烟火气的朋友,走进我的生活中。

他四岁丧父, 年轻时又穷又丑又落魄,屡试屡败,却最终考中全国第14名。

他仕途几经沉浮,鬓白催人,最终身居副宰相,文章也被天下人争相传诵。

他本是一届草根出身,踉踉跄跄,为人耻笑,竟成为后世读书人之典范,成为与孔孟齐名的千古三十二圣哲之一。

草根为什么能逆袭,让我们在千年后依旧敬仰?欧阳修的一生告诉我们,成才成功是一个穿越漫长时光滴水穿石的过程。

公元1007年,欧阳修的出生令56岁的父亲欣喜若狂。可是这个年近50才考中秀才的爹并没有看到欧阳修长大后的成绩,在欧阳修4岁的时候就死了。

欧阳妈妈在那个对寡妇再嫁十分宽容的年代,选择独自带着欧阳修自立更生。大家出身的欧阳妈妈的教育对欧阳修的一生十分重要。小时候没钱读书,欧阳妈妈就用芦苇在地上写字,教欧阳修读书认字。

欧阳修很聪明,写诗做赋很厉害,但是他的进士之路一波三折。17岁乡试落榜,21岁礼部考试落榜,24岁殿试获得全国第14名。

其实殿试本应该获得第一名的,欧阳修甚至连喜庆的状元袍都提前做好了,想等到放榜那天穿。碰巧他的状元袍被室友穿了(那个室友也没坏心思,就是想穿个状元袍过过瘾),还偏就碰巧那年的状元就是那个舍友。欧阳修估计也郁闷到不行,后来也一直不喜欢那个连襟状元。

进士出身的欧阳修如若不是碰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估计也不会像如今一样名留青史。但是就是碰上了一群学识见识都在他之上的师友,又及时向年长的朋友汲取智慧,欧阳修得以一日万里。

27岁时,欧阳修给当时刚当上谏官的范仲淹上了一篇书,一来,祝贺你当上职责不输宰相的谏官;二来,批评你当上谏官一月,却一个屁没放;三来,勉励你好好干,我们这些豪门子弟小时候为什么坐在茅草屋里苦读,就是为了干一番事业。范仲淹因此引为知己。

范仲淹和欧阳修经历相似,也都敢为说话,与当时的旧臣一派明哲保身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两派自然矛盾也多。30岁的欧阳修在为范大哥辩护后,被贬为湖北夷陵县令,一路上差点船翻人亡。

欧阳修为政以宽,收效甚好。最最难得的是,闲来无事,着手开始写私人历史《新五代史》,一写就是17年,还被列入了《二十四史》。在其位忠君报国,闲时不忘其志。

37岁,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也是欧阳修一派风头正劲的时刻。被对手骂朋党,还能立即回文我们就是党,但我们是君子党,和你们的小人党不一样。一身正气,可谓意气风发。

刚极必折,他们行事不给旧派留余地,君子党也被皇帝忌惮,主持庆历新政的一干主要大臣都以各种各样的原因,外放各地。欧阳修最惨,被人借自己写的一首江南柳,诬告与外甥女有染。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各位看官自行体会。

39岁的欧阳修灰头土脸的离开了京城,被贬滁州。40岁写下名篇《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外放十年,终于得以在48岁重返京城。十年不得志,回到高位也并不敢忘其本心。

欧阳修年轻时喜欢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不太喜欢当时的时文骈体文。可应试时没法子呀,只能按时文来。

尽管不喜欢,但欧阳修对待写作的态度极为严肃,往往反复修改才定稿。深厚的学养和辛勤的实践使他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待他掌权后,天下文风就变变变了。欧阳修在古文与时文中反复实践,创造出了一种简洁自然的新风格。在担任考官后,录取了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等新一辈,转变了北宋文风。

欧阳修领导的北宋古文运动取得完全成功,结束了骈文从南北朝以来长达六百年的统治地位,为以后元明清九百年间提供了一种便于论事说理、抒情述志的新型古文。欧阳修也成为一代文章宗师。

可欧阳修晚年的日子过得也并不好。50岁,开封水灾,他租的房子被淹了,晚上一家人只能在一张筏子上飘着,自叹人生之穷,已至于此。

64岁自号六一居士,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老于其间。

欧阳修的一生,多被贫穷、病痛折磨,年轻时嘴快,饱受争议。可他依然极端的热爱生活,琴棋诗画,喝酒品茶,收藏金石,无一不精。

一位典型的文人士大夫跃然纸上,于今天的我们也颇多感叹。圣贤也是一个普通人,有清苦的童年,有发奋的学习,成长的道路上也全是起起落落。

位于人生低谷不堕其志,位于人生巅峰更是保留本心。

如若没有点滴积累,怎有滴水穿石的结果。

穿越千年的时光,如今在上码字的我们,是否也能学习一下?
文2021-01-10

欧阳修生平简介 欧阳修资料

1、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3、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4、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本文标题: 欧阳修的生平资料读后感(《欧阳修传》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65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300字森林报读后感(森林报读后感300字)陈土豆的红灯笼读后感350(《陈土豆的红灯笼》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