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篇1近来从网上看到一本小书,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不足150页,但读起来感觉越来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国作者的魅力了,甚至连本书的编辑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这本书书如其名,就是《简单的逻辑学(BeingLogical)》。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就是合理”。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体探寻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结果出发。每一个问题必然与其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之处,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知道产生某种原因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的知识。通过统计、评估结果的强度、分布、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继续探寻的方向。这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其次,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事实经常告诉我们原因是一系列的。例如,A是B发生的原因,而B的发生又导致了C,C接着带来了D……,如图示:A→B→C→D……假设图中D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D是由C造成的,遵循解决事物的正确方法是找到他的原因的原则,我们决定把注意力放在C身上。逻辑思路走到这里是值得表扬的,但如您所知,它走得还不够远。C确实是导致D的直接原因,但它不是根本的原因。因果链的源头是A,A导致B,B导致C。B和C都是一个过程结果,关于B的问题必然追溯到A,除非根本原因A得到足够的干预,否则D的问题就难以得到彻底的解决。陈院长常提到的“灯不亮了”故事就是一个典型,还有我们所知的“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
作者同时指出,有时,我们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仅仅是因为我们懒惰,没有充分地研究;有时则是耐心不够。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总想着用最快的、一劳永逸的办法来解决,殊不知,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呢!
最后,我们应该合理地区分原因。前面我们主要讨论“动力因”,就是它的活动可以决定某个事物存在与否或者改变其存在状态。其实除了“动力因”,还有其他“原因”的存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曾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说”。他认为事物由“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
目的因,对于行动来说,就是行动的目的或目标;对于客观事物来说,就是它的功用;质料因是组成事物的具体材料;形式因是决定一个事物是此非彼的特殊性质。作者以鸟笼举例分析。它的动因是弗莱德,他制造了它;它的质料的松木、钉子、螺丝和油漆;它的形式因是鸟笼特定的外形,以此来区分文件柜或窗棂之类的东西;它的目的因是为小鸟提供一个可以栖身的场所。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篇2有时感觉越来越不会说话了,我这样说也许有人会觉得,怎么连话都不会说了。不会说话,其实是逻辑混乱,如果你的思维都是混乱的,组织出的语言肯定条理不清,那不会说话就显得再正常不过。那逻辑是什么?以前但凡提到这个词,比让我翻一座大山还难,因为我觉得逻辑太大太深了,岂是我等凡人能随随便便研究得懂的。
在暑假我读了《简单的逻辑学》一书,初看这标题我问自己,逻辑还有简单不简单之分?虽然这么想,但我还是先问了度娘,度娘的评价还挺高的,说这本书是什么“跨入逻辑之门的必备书籍”,好吧,那我就试试看。
看之前还是先来说说作者。作者是美国D.Q.麦克伦尼,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从事教学多年,曾先后任教于圣母大学和肯塔基大学。《简单的逻辑学》问世不久,便被香港中文大学奉为40本英文经典之一,被哈佛大学校内书店视为皇冠书籍。
在书的引言部分,作者就对这本书作了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位——向读者介绍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我的理解就是介绍逻辑学最基础的东西,那最适合像我这种“逻辑学文盲”阅读了。
说实话,开始阅读时,我还是带着几分恐惧的,就怕一进入正题,就被那些僵尸般的专业术语和频繁的象征性符号震住。但事实是,我通读了第一章学习逻辑思维的准备后,感觉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反而觉得很轻松,因为正文里对每一个词条的阐释都结合生活,把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经常接触的东西概念化,阅读时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的,把这些身边的事物巧妙地融合到其中,会让我们豁然发现,原来这就是逻辑,原来我们每天都在和逻辑打交道。
例如“确认事实”。书中说,确认事实存不存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实地考察。比如白宫,它是否真实存在,去华盛顿一看便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实地考察这一环节,因此在某些小事上就会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还没定论。就如昨天中午,本想约几个同事一起去吃小吃,但就为了确认这家小吃店的确切地址,甲乙两人争个停,甲同事说在北京路,乙同事说在长春路,最后谁也没有说服对方,反而搞得大家心情都很差。
小吃店到底在哪,何必争,实地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吗?这就是简单逻辑的实际运用。
再比如“有效沟通”。书中说,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越高,沟通就越清晰,有效。沟通中,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这运用到工作中就非常合适,安排工作时,一定要和下属进行有效沟通,清晰授权,别抱着下属会懂你的意思这样的想法。因为你们所处的环境,所站的高度不一样,理解也就不一样。
在第二章中,谈到逻辑学的4个基本原理,即:同一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排中律: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矛盾律: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学习后会发现,逻辑学的4个基本原理没有阐述出什么让人震惊的东西,因为基本原理是依据人类理性的不证自明的基本事实,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
第三章对于我来说,相对难理解一些,所以读得异常吃力,但读过了第三章,再去读最后两章,就会发现,似乎是对前面所做的准备,所提基本原理的一个总结。
总之,看了《简单的逻辑学》一书,收获还是挺大的,至少打破了我以前对逻辑学的恐惧,让我可以以一种平常心态去阅读它,理解它。整本书虽然才150多页,8万多字,但书虽薄,内容却很厚实,适合初学者阅读。
那么逻辑到底是什么?简单的说,逻辑是一种专门用来揭示真相的工具。因为所有的逻辑推理,所有的论证,目的只有一个:找出某个事物的真相,因为真相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
阅读完这本书会发现,作为逻辑学的入门类书籍,它并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而且书中所举的事例都源自生活,让我们在阅读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无论书有多实用,就如作者所言,最重要的是学习后去实践,去发现,而不是纯粹的为了学习而学习,把实践停留在书本上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逻辑,相信一本《简单的逻辑学》只是开始,不是结束。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篇3《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著名的逻辑学着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们知道万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探寻事物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其结果开始。我们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并需要为之做出解释。也就是说我们面对这些客观的事物;去探寻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这样的逻辑学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实践意义呢?当我门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的探寻方向。在这章节里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逻辑思维好就有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相反,如果我们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学到了逻辑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相信,我以后思考问题一定会更加全面,言语表达一定会更加的清晰,逻辑性更强。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篇4之前有阅读过哲学和逻辑学,按照正式的书面语言表述的话:逻辑学和哲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你也可以将它们定义为一项技能。而我通过比较,个人认为逻辑学理论比哲学更好理解,而且实用性更强,范围也更广。哲学是一门教会你如何认知世界,如何思考。而逻辑学,更像是一个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本书中大概讲述了逻辑学的涵义,表现形式,目的以及非逻辑学的含义,原因和表现形式。通过本书,我对逻辑学的定义就是逻辑,也可称为推理,目的是寻找真相。
然而,逻辑学相比于哲学,它不仅教会你如何思考,还会让你领略到如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也是我对本书记忆最深的,也是收获最多的一个板块。我一直认为: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每天都与周边的人事物产生联系。而最重要的就是与人产生联系,那么在进行有效沟通之前,你需要思考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本书,就像是对新手入门的一本初级教材。在这本书的思维带动下,你会发现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与逻辑学息息相关的。有效的沟通,那就是在明白你的意思下进行思考并做出相应的反馈。这个过程就好似你是一名推论家,你接触社会(假设论点)――搜集材料(论据和推理)――得出结论作出反应(论点成立)。这也可说明逻辑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拿书中提到的举例,比如常见的因果律,避免同义律(指的是一句话中,用词尽量用最精确的,避免含糊其辞),避免过多否定,因为就在西班牙语中,双重否定还是表否定,些许加强语气和强调之义。而英语中是双重否定表肯定。
所以在你与人交流时,这些都是实用性的沟通原则。如果你表意不明,那么对方还需要揣测你的内心,这是一个没有效率,耗费时间长的沟通。更值得强调: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花心思在你的身上。其实当你深入了解以后,你真的会发现逻辑学真的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在影响我们,也在我们身上发生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只是没有察觉到,没有特别注意,要说逻辑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最具体和明显的事例,我立马能想到的是:警察,老师,辩论手,律师等等。因为这些例子基本都是靠与人接触,发现和了解问题,并且寻找真相的进程。
综上所述,有时看似难以理解的知识,也是可以慢慢吸收到的,如不能理解,说明自己认知范围有限,那我们就更应该多去搜集资料,揭发真相。最后一句话,是我目前对阅读的一个态度:你不需要掌握每一门知识,但至少会学到另外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篇5随意乱点我硬盘里那个充斥着需要我静下心来细细整理的文件夹时,有两个G的青岛之行被我点到了,而思绪也随之飘远。自负点的说,一直以来我都自诩不缺乏发散思维的能力。问题就是往往思绪太飘忽了,考虑过的东西过后还可能会困扰我。Boker的作用之一就显示与此了:我不得不逼迫自己把随意飘忽的想法逻辑的梳理一下并一字一句的录入其中,耗时耗力啊。现在就把看了那个“青岛之行”文件夹之后随意飘出来的想法大概归纳一下,并随意阐述下吧。
飘到过的地方:
1.看到照片上的笑脸,在对比记忆中当时的心情,感觉照片上的欢愉总是那么不真实。这也是我喜欢时不时翻看照片的原因吧。
2.那个文件夹里最多也就是承载了我3天的经历和记忆,现在我看来却是那么的悠久与漫长_原来难以想象的短时间内竟可以发生这么多事。再对比出国读硕的一年时间,本还觉得这么多时间的刻苦只换来这么短的时间进行深造,有些可惜。细想一下,08年一年,算上大把大把混混沌沌的时间,我依然成长了许多。那如果是把我扔在一个惨烈竞争的环境呢?或许就是脱胎换骨了。还是李老师说的好: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夸大自己十年后的成就,却小瞧自己在一年内可以取得的成绩。
3.那个待整理的文件夹躺在硬盘里已经有许久了,总是不经意间被我拾起却一直没有被整理完毕。总会太多东西去忙,也可以叫成是永久的惰性吧。
4.还记得之前一次看“赢在南农”的活动照片时,就惊讶于当时人们的状态与现在之比的差距之大。现在还是有这个感觉。不过都有刘的关系,看起来别有了一番滋味。美玲的短信曾经说她感谢我看着她们这群小女生的成长,当时付之一笑_自己何曾如此伟大?现在却渐渐有了些味道。很有幸能时不时见证一些身边朋友的成长与离去,惊奇和感伤,但尤其是参与其中时还是有种自豪感由心底而升,为我,更是为他们!或许也就只有时而太过冷静的我,能时而思索于此,并且从中品味中别样的欢愉吧:自己的梦想最多还在路上,但看着别人实现的时候真的是一种享受!再说到今晚还没见的秋平,心里升腾起的总有亲切和钦佩,愿我能再次有幸见证一段成长,一个传奇吧。
这几个算是我又重新思考后,精选出来的几个有深度的发散吧。今天终于是把《简单的逻辑学》读完了,有感触,但太难下笔。在读一遍后会好很多吧。不过读完了书,联系前天看杂志的一片文章后,还是有直接易于表达的想法的。作者强调的是逻辑学的应用,然而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书的体系构架确实显示了他的逻辑性。但宣扬的东西在我看来还是过于理性了,有僵化思维之嫌。综合一下,对于一个命题、事物或事件先随我思绪飘荡后再挑几个逻辑的思考下应该是最为优化的解决之道了。
反思一下,对于整体宏观事件的逻辑把握能力还欠缺,多锻炼会好些吧。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1近来从网上看到一本小书,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不足150页,但读起来感觉越来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国作者的魅力了,甚至连本书的编辑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这本书书如其名,就是《简单的逻辑学》。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就是合理”。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体探寻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结果出发。每一个问题必然与其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之处,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知道产生某种原因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的知识。通过统计、评估结果的强度、分布、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继续探寻的方向。这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其次,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事实经常告诉我们原因是一系列的。例如,A是B发生的原因,而B的发生又导致了C,C接着带来了D……,如图示:A→B→C→D……假设图中D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D是由C造成的,遵循解决事物的正确方法是找到他的原因的原则,我们决定把注意力放在C身上。逻辑思路走到这里是值得表扬的,但如您所知,它走得还不够远。C确实是导致D的直接原因,但它不是根本的原因。因果链的源头是A,A导致B,B导致C。B和C都是一个过程结果,关于B的问题必然追溯到A,除非根本原因A得到足够的干预,否则D的问题就难以得到彻底的解决。陈院长常提到的.“灯不亮了”故事就是一个典型,还有我们所知的“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
作者同时指出,有时,我们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仅仅是因为我们懒惰,没有充分地研究;有时则是耐心不够。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总想着用最快的、一劳永逸的办法来解决,殊不知,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呢!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2逻辑学不仅仅是辩论社会里的利器,更是日常生活中表达阐述自己的手段,像极了血肉人类的骨骼。刚入职场年轻人需要用逻辑阐述表达自己,老练的管理者更需要用逻辑清晰的传达自己的命令。只有先定好目标基调,才能一步步的完善细节,用最短的时间向着共同的目标大步迈进。
在工作中,逻辑能力强的同事,总能把事情讲解的非常清楚,而逻辑能力弱的同事,需要我们引导之后,才能把工作汇报清楚。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况,后者占多数。我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逻辑和辩论的训练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讲不太多,但我们工作中更多的是学习西方国家的管理理论来经营公司,因此需要多多训练自己的逻辑能力,才能在沟通中得心应手。
逻辑学更给了我们质疑的勇气。越长大越对于常态的事情,只要多数人支持,我们就收起了我们的言语,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质疑。任由他们玩弄混淆前提结论,向我们投递着这样那样的信息垃圾。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五分钟就能浏览一个小新闻,俩分钟能够看完一个小视频,掐头去尾不用逻辑质疑,只能让千百个人都成为网络机器。就像那句话,我不知道网上戾气为何那么重,喷子那么多,是网友不出门还是身边人不上网?同时由于自己的无知,我们不敢接受质疑,甚至不能面对问题,只能对咨询的人冷嘲热讽,大吼着存在即合理,逼迫着别人接受。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3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简单的逻辑学》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简单的逻辑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在我们的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所不在。有些人平时表现得非常聪明伶俐,但是逻辑性却不是很突出。他们有逻辑思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显然还没有成为本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从来没有被系统地培训过,这是他们所受教育中的缺陷。实际上,逻辑学是教育的真正支柱,但是目前在学校里它却很少被提及。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然而逻辑到底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有很清楚的概念。对门外汉或是初学者来说,本书都有切实的帮助。这本书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逻辑学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4随意乱点我硬盘里那个充斥着需要我静下心来细细整理的文件夹时,有两个G的青岛之行被我点到了,而思绪也随之飘远。自负点的说,一直以来我都自诩不缺乏发散思维的能力。问题就是往往思绪太飘忽了,考虑过的东西过后还可能会困扰我。Boker的作用之一就显示与此了:我不得不逼迫自己把随意飘忽的想法逻辑的梳理一下并一字一句的录入其中,耗时耗力啊。现在就把看了那个“青岛之行”文件夹之后随意飘出来的想法大概归纳一下,并随意阐述下吧。
飘到过的地方:
1、看到照片上的笑脸,在对比记忆中当时的心情,感觉照片上的欢愉总是那么不真实。这也是我喜欢时不时翻看照片的原因吧。
2、那个文件夹里最多也就是承载了我3天的经历和记忆,现在我看来却是那么的悠久与漫长_原来难以想象的短时间内竟可以发生这么多事。再对比出国读硕的一年时间,本还觉得这么多时间的刻苦只换来这么短的时间进行深造,有些可惜。细想一下,08年一年,算上大把大把混混沌沌的时间,我依然成长了许多。那如果是把我扔在一个惨烈竞争的环境呢?或许就是脱胎换骨了。还是李老师说的好: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夸大自己十年后的成就,却小瞧自己在一年内可以取得的成绩。
3、那个待整理的文件夹躺在硬盘里已经有许久了,总是不经意间被我拾起却一直没有被整理完毕。总会太多东西去忙,也可以叫成是永久的惰性吧。
4、还记得之前一次看“赢在南农”的活动照片时,就惊讶于当时人们的状态与现在之比的差距之大。现在还是有这个感觉。不过都有刘的关系,看起来别有了一番滋味。美玲的短信曾经说她感谢我看着她们这群小女生的成长,当时付之一笑_自己何曾如此伟大?现在却渐渐有了些味道。很有幸能时不时见证一些身边朋友的成长与离去,惊奇和感伤,但尤其是参与其中时还是有种自豪感由心底而升,为我,更是为他们!或许也就只有时而太过冷静的我,能时而思索于此,并且从中品味中别样的欢愉吧:自己的梦想最多还在路上,但看着别人实现的时候真的是一种享受!再说到今晚还没见的秋平,心里升腾起的总有亲切和钦佩,愿我能再次有幸见证一段成长,一个传奇吧。
这几个算是我又重新思考后,精选出来的几个有深度的发散吧。今天终于是把《简单的逻辑学》读完了,有感触,但太难下笔。在读一遍后会好很多吧。不过读完了书,联系前天看杂志的一片文章后,还是有直接易于表达的想法的。作者强调的是逻辑学的应用,然而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书的体系构架确实显示了他的逻辑性。但宣扬的东西在我看来还是过于理性了,有僵化思维之嫌。综合一下,对于一个命题、事物或事件先随我思绪飘荡后再挑几个逻辑的思考下应该是最为优化的解决之道了。
反思一下,对于整体宏观事件的逻辑把握能力还欠缺,多锻炼会好些吧。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5《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着名的逻辑学着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们知道万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探寻事物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其结果开始。我们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并需要为之做出解释。也就是说我们面对这些客观的事物;去探寻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这样的逻辑学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实践意义呢?当我门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的探寻方向。在这章节里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逻辑思维好就有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相反,如果我们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学到了逻辑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相信,我以后思考问题一定会更加全面,言语表达一定会更加的清晰,逻辑性更强。
逻辑学读后感怎么写?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以下是我整理的逻辑学读后感,你知道怎么写吗?
逻辑学读后感1一直很敬重文学,数学,哲学这些基础学科,虽然相比一些应用学科这些可能不会在实际生活中有立竿见影的效用。整天琢磨这些的人可能还给人一种吃饱了没事找事的感觉。了解逻辑的一些基本规律之后,觉得所有复杂问题都可以简化为一串符号连接的公式,一目了然。万物都充满了最严格的规则和秩序,了解这些最基本的规则和秩序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和解决方法。我们有时候使用自以为正确的信息和方法进行推论,殊不知认识基础可能就有错,前提错误,推理再正确,也不会有正确的结论。
如罗素关于火鸡的故事:饲养场里一只爱作归纳的火鸡发现,第一天,主人一打铃就给它喂食。然而,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它并不马上做出结论,它继续收集事实并在多种情况下观察:雨天和晴天,热天和冷天,星期三和星期四。。。。。。最后它的良心感到满意,得出结论“主人打铃后就会给我喂食”。可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在圣诞节前夕,主人打铃后它跑出来觅食,主人却把它一把抓住,宰杀烹调后送上了餐桌。“谎言重复千百遍就会被误认为是真理”,一个人长期处于各种错误信息的包围一种,处在不可靠的数字,数据,报表的包围中,久而久之也会有意无意的把它们当作是真的东西加以接受,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书中举了很多命题和推理的例子,很有意思。据说苏格拉底曾劝男人们都去结婚,他的规劝是这样经行的:如果你娶到一个好老婆,你会获得人生的幸福;如果你娶到一个坏老婆,你会成为一个哲学家;你或者娶到好老婆,或者娶到坏老婆,所以,你或者获得人生的幸福,或者成为一位哲学家。(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看来他对自己的职业还挺满意的。据说他老婆不好,经常河东狮吼。据说他长的很丑,又没钱,一天到晚就知道跟人辩论,以此来证明别人的无知,并证明他自己除了知道自己无知外其实一无所知。给这种人做老婆还真是需要经常发发火,要不然怎么继续人生道路啊。
逻辑学读后感2上个月在旧书店看到了《逻辑学是什么》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很不错,于是就做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逻辑启蒙书,沿着两条线索进行叙述:一条是历史的线索。作者在每一章的序言部分都向我们介绍一个哲人,让我们与那些伟大的逻辑学家们面对面的交谈,从而了解到他们的性格与贡献,同时也了解到逻辑学的来龙去脉与历史发展。我想,这种历史性地介绍是大有裨益的,它会让我们对逻辑学有更加系统的认识,而且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条线索就是逻辑学的体系构架和基本内容,这也是全书的重点所在。作者用生动幽默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逻辑的起源、逻辑是什么、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批判性思维以及逻辑学的地位等内容。作者在第一章“逻辑起源于理智的自我反省”中向我们介绍了几个著名的悖论——说谎者悖论、芝诺悖论、半费之讼和麦加拉疑难。还介绍了公孙龙的论断和逻辑的基本规律,让我们对逻辑有了一种感性的认识。接着,作者在第二章则揭示出逻辑的本质,即“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通过读书,我了解到欧洲中世纪发生过关于信仰和理性关系问题的论战,一方是极端信仰主义,另一方是理性护教主义,他们用若干理性的论断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我由此想到,像上帝存在这样的事情,也要通过推理、论证来支持和确立,那么还有什么东西不需要经过推理和论证呢?足见理性主义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多么根深蒂固,多么影响深远。而逻辑学正是从这种深厚的理性主义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它的精髓就在于教会人们进行正确的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
在第三、四、五、六章,作者分别详细地介绍了几种逻辑类型,即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和归纳逻辑。我从中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理论,受益匪浅。第七章主要介绍如何让思维更严谨、更清晰的方法,以三大理论为支撑:定义理论、论证理论和谬误理论。最后,作者在第八章系统地阐释了逻辑学的地位及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基础学科中,逻辑学位列第二,同时它对哲学、语言、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有着特殊作用,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学科。
以上是这本书大致内容的概括,下面谈一谈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感悟。 首先是“白马非马”。我很早就对这个论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因在于“白马”按常理来讲就是“马”,而公孙龙却说“白马非马”,这其中又蕴藏着什么玄机呢?这个典故出自公孙龙的《白马论》。《白马论》里面说,有一次公孙龙骑马过关,守卫说:“马不准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这么一说关吏也被他弄糊涂了,于是连人带马一起放过关。对这个问题,公孙龙进行了自己的论证,概括起来有三点:
“ I、从概念的外延看,“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非马审矣。”“马者,无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惟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取非有去取也,故日:白马非马。”也就是说,“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如何;“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相应的颜色要求。由于“马”和“白马”的外延不同,所以白马 非马。
2、从概念的内涵看,“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马非马。”这就是说,“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
3、从共相的角度看,“马”这个共相与“白马”这个共相不同。马的共相,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不包括颜色,仅是“马作为马”。而“白马”的`共相包括颜色。于是,马作为马不同于白马作为自马,所以白马非马。”
从表面上看,公孙龙的论证似乎是正确而严谨的,但在我看来,他不过是运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来以假乱真。偷换了什么概念呢?就是“非”字的含义。按以上公孙龙的论证来说,“非”可理解为“不等于”,“自马非马”是说“白马不等于马”。这种解释将属和种、类和子类区别开来,因此是一个正确而科学的命题,而“白马不属于马”是一个虚假、1错误的命题。公孙龙通过“白马不等于马”这一概念来偷换“白马不属于马”这一概念,从而达到混淆视听的效果。同样,偷换概念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生活中,它可以在对话中化不利为有利,对一些刁钻的问题作出巧妙的回答。
我们回到“白马非马”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白马非马”是在进行诡辩,作者的表述是:“他是通过‘白马不等于马’来论证‘白马不属于马’,因而是在进行诡辩。”公孙龙有意识地运用谬误的推理、论证形式去证明“白马非马”,而这个观点本身是错误的,他的论证也似是而非。通过分析,我们便清楚了解了“白马非马”的来龙去脉及内在实质,同时对逻辑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
书中对于归纳逻辑合理性的探讨引起了我的兴趣。作者给出的标题是:“归纳方法是合理的吗?”我个人觉得:归纳方法是有其合理性的。尽管从逻辑上讲归纳是无解的——逻辑不能提供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答案,这也是休谟的困境所在。但归纳逻辑的合理性体现在:首先,人类在茫茫宇宙中生存,所能采取的认知策略就是归纳,这体现出一种必然性。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认识事物,但总有一些新生事物无法认知,于是归纳就为人类提供了捷径。其次,人类从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中发现某种确定性和规律性是非常合理的,归纳正是人类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探索和追寻。再次,人类有可能建立起合理的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即归纳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留存下来为人类使用。总之,对于归纳逻辑合理性的探讨至今仍在继续,我们希望通过对归纳的研究使逻辑学的研究领域更加开阔、更加深远。
作者还在书的最后一章谈到逻辑对于哲学的重要性。由此我想到中国的哲学,心中不禁感慨,中国的哲学中实乃鲜见逻辑思维的影子。中国自古讲求“天人合一”,这种思维长于神秘的直觉、顿悟、感应以及笼统的综合和概括,却拙于精细的分析与严密的论证。如:道家的“道”,儒家的“天命”、“仁”,佛家的“禅”等,都是某种宏大、抽象、模糊的形而上学之物,不像西方的“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比较容易地领悟和掌握。从而导致中国的哲学十分神秘、虚无,难以相互学习、交流,难以评判,也就难以把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去抓住本质的规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西方逻辑早在明代就传人中国却发展得如此缓慢的原因。中国的理性觉醒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也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所以说,熟悉和运用现代逻辑,对于中国哲学界来说至关重要,是逻辑让哲学走向严格和精确。
以上是我对书中感受较深的几点内容的一些思考。我想,随着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我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应该会有新的飞跃。而这本书就像带领我进行了一次奇妙的逻辑之旅,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增长了知识、领略了逻辑学大师的风采,还让我对逻辑学的体系构架和基本内容有了更加清晰、深入的认识;而且作者的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讲述的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这使得阅读轻松而愉快。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分享
第一部分:
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高效地思考
有些人非常聪明伶俐,但是逻辑性却不是很突出,他们有逻辑思考的潜能,也就是说,具备清晰高效思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显然还没有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习惯。
在逻辑学中,显而易见的事实被强调得最多的,但是我们经常对之视而不见。
第1章是准备,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需要搭建的思想框架
第2章阐述贯穿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
第3章论证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4章讨论非逻辑思维的根源
第5章围绕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展开论事
个人观点的论述,没有统一的、有说服力的衡量标准,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幼稚表达;
第一章 学习逻辑思维的思想准备
01 全神关注
许多错误的产生源于我们注意力不够集中,尤其是在面对相似的情景时。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眼前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关注的地方视而不见,草率作出结论,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想要当然地认为相似的情景只不过是对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简单重复。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每个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而我们必须对此特殊性保持敏感。
观察是知识的重要来源
全神贯注与被动接受是不兼容的, 不要对周边的事务漠然处之,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学会关注细节,不因小事而疏忽 。
02 确认事实
事实是既成的,所以有其客观性,它独立于我们的观念而存在。
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 。确认事物的存在,你需要实地去考察,比如它真实存在,就一定存在于某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可以到达,就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确认它的真实性。
但是对于类似林肯被刺之类的事件,如何证明其真实性呢?显然,我们自己不能证明其真实性,直接证据法已然失效。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能求助于一些可以作为间接证据的事物。例如:官方记录(警方记录,死亡报告等)、当时的报纸、照片、回忆录、日记、国会档案等,所以这些不同领域的权威资料只能用林肯被刺是事实来解释。
事实可以被认为是客观的,也可以被认为是主观的。事物和事件都客观的,他们都存在于公众领域,原则上可以为每个人所获得。
总结来一下如何直接确认事实:如果某个事物是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亲自投身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如果没有条件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就必须严格考察所获间接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确认事物的真实性。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必须投入足够的注意力,因为认真审查证据来源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是最重要的。
03 观念与其对象
我们大脑中的每个观念最终都源于对事物的描摹,而真实存在的事物却独立于观念之外。
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正确的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的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在面对错误观念的时候也并非无计可施。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如果某一观念与其对象的对应关系扭曲脆弱,我们就可确认该观念是错误的。
只能通过观念来了解世界,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我们只能把握观念。观念是人类认知的工具,而非最终目的。观念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正确观念能使此桥固若金汤。而最有效的确认观念正确与否的方法, 是透过观念本身去观察其所表现的对象 。
04 留意观念的本源
观念的来源依旧是独立于人脑意识的客观事物。
如果我们认为观念是不依靠客观事物的无根之花,就永远不可能真正理解它。
越是忽略观念的客观根源,观念就会变得越不可靠。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客观与主观的联结纽带将会断裂。到那时,我们看到的外部世界只是大脑的创造品,而非世界本身的面貌,观念将与世界脱节。
大脑中的观念,如我们所知,是主观的范畴,而我们所关注并意欲确认的事实,是客观的范畴。要确认事实,我们必须绕过观念直观外部世界。如果我们成功地为观念在外部世界中找到了对应物,那我们就确认了一个事实。
05 观念联系事实
人类认知主要由 3 部分形成 :
( 1 )客观存在的事物;
( 2 )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 3 )我们为其创造的语言,借之我们才能与他人交流。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事实都是清晰明确的,但观念在客观世界中都有其特定的本源,观念与客观事物之间往往并非简单的联系。
观念与客观事实之间联系简单直接明了,称为简单观念,
简单观念 相对容易验证,因为它所对应的客观事物只有一个,
我们如何解释那些错误观念的产生呢? 错误观念即对客观事物作出偏离其本源的错误反映。没有任何观念可以完全脱离客观世界,即便是最荒谬的想法。但是观念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可以变得遥远而难以捉摸。 错误观念是我们在应该全神贯注时却麻痹大意的产物,是我们对客观世界作出一相情愿的假设的结果 ,它只能由我们自己负责。
06 将观念付诸语言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首先是事物,然后产生观念,最后出现语言 。即使 一个观念清晰明确而且忠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也应该用语言表达出来 。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切合,人们才能畅顺交流。然而,给观念找到合适的语言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这一工作常常充满挑战性,我们不是都有词不达意的经历吗?
某个观念是否清晰明确的过程一样,必须寻其根源 —— 客观事物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清楚表达我们的观念,仅仅是因为没有完全了解自己要表达什么。所以,回头重新审视观念的外在来源,理清思路,合适的表达将随之而来。
为了保证所运用语言的精确性,必须回归语言的本源 —— 客观事物 。语言要忠实表达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从而使我们的沟通有坚实的事实基础。
07有效沟通
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回顾语言和观念之间的关系看得更清楚,只要我们试图与别人就某个观念进行沟通,语言就必然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就如前文所述,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越高,沟通就越清晰、有效,语言和观念的匹配仅仅是沟通最基本的第一步。下一步是为观念建立连贯的陈述。
思维混乱不可能带来有效沟通 。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明白,又怎么能够清楚地表达给别人听?然而,明确的观念也并不会自动地保证有效沟通。或许我很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但是很可能一张口就词不达意,表述混乱 。
以下是一些 能够带来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有时,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听众和我们一样了解问题的背景信息,可以牢牢把握所要讨论的问题,但实际上,可能很多听众对这些信息根本一无所知;
说完整的句子;
不要将主观看法当成客观事实 ;
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
不要对外行人使用业内行话,沟通的关键是理解。最忌讳两件事:一是对人讲话态度傲慢;二是故作高深,让人云里雾里 。
08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
09避免闪避式语言
10 真相
所有的逻辑推理,所有的论证,目的只有一个:找出某个事物的真相。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在有些情况下,真相是难以捉摸的。但不探寻真相更荒谬,因为真相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
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 。
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对真相的确认都要去检查别人所认定或推测所得的真相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依据。确认真相就是要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的基础之上的。
逻辑真相,如我们所见,反映的是命题内容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
语言逻辑应该以事实逻辑为基础 。
第二部分:
逻辑学的原理:事物只能是其本身;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着中间状态;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即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首先基本原理是不证自明的;
其次基本原理的另一大特点是它是不能被证明的
灰色地带是指真相不能被清晰确认出来的情况。生活中充满了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打起精神来面对它们。但是不要制造太多的灰色地带。有些人太过于关注生命中的灰色地带,以至于他们逐渐使自己相信生命中除了灰色地带就没有别的什么了。现实中确实存在部分这样的情况。但我们必须明白,事实上,大部分事物还是清晰明确的,千万不要以偏概全,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灰色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有点睁眼瞎了。灰色地带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事物有时候并不是黑白分明的。你常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境地不属于绝对意义上的黑或者白,它们没有明确的对立面。这仅仅说明你没有看清楚它们。不要将你主观上的某个灰色观念无限放大到包括整个世界,并且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本来面貌。
要明白:或许现在你不能弄明白事物的真相,但是,不确定的情况之所以可能出现,正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确定性的经验。
万物终有其根源: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有理由。作为理性的动物,我们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
论证是逻辑学的语言:
逻辑推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论证。论证的成败取决于其所包含的推理的好坏。推理的过程,就是根据已知正确的第一个观点,推断出第二个观点,而第二个观点之所以正确,是由于第一个观点的正确。
论证可以是错综复杂的,这主要是因为它可能会包括许多命题。但是,每个论证,无论它在形式上是多么复杂,本质上都是极其简单的。每个论证都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前提是一个支持性命题,它是一个论证的起点,包含着推理的出发点所依靠的基础事实。结论是被证明的命题,它在前提的基础上得出,并为大家所接受。复杂论证通常包含大量的前提,而且各前提之间往往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关系。你可以有一整套相互关联的前提,其中一个可能建立在另一个前提之上,所以要摆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最简单的论证由两个命题组成,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或者称为一个支持性命题和一个被证明的命题。
前提是论证的基础,正确论证有赖于正确的前提。所以一个正确的论证第一步就是要确认前提的正确性。
一个论证,有两个基本要素:前提和结论
如果一个经济学家作出了一个预测,比如,通货膨胀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收缩,并且希望不经过任何解释,大家就可以接受他的观点。此时,这个预测的可信度完全取决于这个专家的权威性。因发言人的权威性而接受他的观点也不是不合理的。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这么做。如果某人是某个领域的泰斗,我们都会期待他就所从事领域的问题发表一些观点,我们相信这些观点是有益的。但是,论证提供给我们的知识的可靠性远远高于权威所能提供的。这是因为当我们领会了一个正确论证时,我们依靠自己知道了一些东西是正确的。我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
命题的真实性是论证正确的必要条件。这个原则已经被给予足够的重视。下一个问题是论证的有效性。只有结构正确的论证才能有效,换句话说,结构的合理性是论证正确的必要前提。有效性的内涵并不总是能用几句话就说得清,所以,如果你还没有把它弄明白,要耐心点。
条件论证又称假言论证
是一个包含“如果……那么……”结构的论证。它反映了我们思维的习性。例如,“如果努力工作,那么你最终将实现你的目标”,或者“如果周四天气很好,我们就去露营”
条件论证的可靠与否取决于你对论证中前提与结论的了解程度及它们的联系方式。如果论证的因果关系十分脆弱,就此下结论就是草率的。注意,条件论证是具有前瞻性的,可靠的预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
如果论证中的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前提中至少有一个必须是否定的。
我们所讨论的所有论证都是演绎论证。传统区分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的方法是:演绎论证是从一般到个别,而归纳论证则恰恰相反。这是区分两者的有效方法,但有其局限性。更准确地区分两者的方法是:演绎论证得出的是必然性结论,而归纳论证只能得出可能性结论。
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都具有论证的两个基本要素:前提和结论。
演绎论证的基本原理是:从一个我们知道为真的命题(大前提)开始,经过抽丝剥茧的分析(通过小前提到结论)得出原始命题后隐含的是什么。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