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的读后感我们的暑假作业,不要重复的,写好了多给分影响孩子的36种好习惯》读后感,近日读到《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的读后感
我们的暑假作业,不要重复的,写好了多给分影响孩子的36种好习惯》读后感
近日读到《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这本书,感受颇多,与大家共享。
什么是习惯呢?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他自己看不见,因为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是他自己希望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习惯,也一定有些不好的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做老师的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了。至于孩子应具备哪些好习惯,如何去培养,也许我们还没系统的研究过,对家长也缺乏指导。所以,我每次主持家长学校的活动时,总能从家长的目光中看到欢喜、迷茫、无耐的复杂心情,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爱写作业?为什么我的儿子总是贪玩?为什么我的孩子爱撒谎?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听家长的话?为什么…… 所以,家长学校的活动结束了,家长们都迟迟不愿离去。
是啊,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各个是状元?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咱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良好习惯的逐步养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小学时期正是习惯逐步养成的重要时期,从小学一入学就应合理地培养教育学生,否则,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改造和矫正就需要下更多功夫,再教育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多的知识,更高的忍耐,而这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此,我们应抓住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为他们的成才、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
1、完善班级建设,强化班级管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个班集体也是一样,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护好班级内良好的学习、活动秩序。我们要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班规班法,只有理顺班级管理体系,建立起制度保障,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有条不紊。
2、加强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班级各项工作的落实,多由小干部完成。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重视班干部的培养。一是要做到公正、公平选拔,切实把有能力肯负责的学生推选到干部岗位上。二是要给小干部提供锻炼的机会,相信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三是要多给小干部以指导,使他们能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3、关注后进生的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会碰到许多孩子不尽人意的学习习惯,有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的不写家庭作业;有的书写不认真;有的课堂上交头接耳说悄悄话、做小动作……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是班级内最不和谐的音符,也是不良习惯集中的对象,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有恒心、耐心和爱心。对待他们的缺点是关心帮助,而不是责备,对待他们的反复是分析研究,根据各自特点进行指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要积极采取转化措施,如班级内结对子、谈心、家访、找闪光点适时表扬等等。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4、上好德育活动课
良好学习习惯地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靠说几句话,帮助指导几次就能见效的,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百抓不厌的思想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步养成。晨会、班队会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一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占用。第二活动要有内容有针对性。第三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教育。
5、加强与家长沟通,借助家长的力量规范学生的行为
我们要通过学生或电话访问等方式把本学期抓好习惯养成这一重点工作转达给家长。让家长明确学生好习惯养成目标,并配合督促教育。使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校都有一个习惯养成的氛围。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是复杂、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有社会、家庭多方面的配合,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每一个父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读后感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这本书读后我深受启发。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全书分别从“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 “交往习惯”来阐述了 36 种好习惯如何影响孩子的一生,更富有价值的是,他非常具体地指导家长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养成种种好习惯。书中列举了许多古今中外名人的有趣故事很值得借鉴。把这本书推荐给家长看是最好的选择。相信只要潜心去阅读这本书,许多的困惑都会迎刃而解。我就我读这本书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共勉:一、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娇生惯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使很多孩子非但什么都不会做,而且为人自私不讲道理,蛮横霸道。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除了教师,父母更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二、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处处以身作则之外,还必须在第一时间提醒学生,比如:写字时坐的姿势是否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读书时是否挺直腰杆,坐端正;听讲时是否认真倾听别人的话;当天的作业订正当天是否已经完成……平时课堂中的点点滴滴,正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每一次的纠正,每一次的提醒都能对孩子起到督促的作用。天长日久,好的习惯也就养成了。三、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自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发现动物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并荣获诺贝尔奖后,人类广泛地开展了对自身各种能力与行为的发展关键期的研究。研究发现,孩子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关键期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因此,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抓住关键期进行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四、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对于教师来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教师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什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噗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因此,一旦发现了类似的情况,教师及时地指出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一开始就刹住孩子的“歪风”,那么,坏习惯也就难以养成了。五、纠正孩子坏习惯要有毅力。坏习惯难以改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决心不大、毅力不强。没有什么是不能纠正的,关键是有没有恒心和毅力。我们应该有信心,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终会有胜利的这一天!每一个孩子首先要学会做人,他才可能去做事、学习、与人交流。做人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孩子为人的正确态度和品格。如果教师没有对孩子的为人态度和品格进行教育,孩子无疑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与人交往。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深深明白自身的重责,要牢记:现在多一次的提醒,将会在他的未来减少一次犯错的可能,这,就是我神圣的职责!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我们一起来在孩子心灵的这块神奇地土地上种植美好的种子吧!
点评: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位母亲,在读过这本书后,对这句话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就像启迪人心灵智慧的钥匙,使人茅塞顿开。我时常回忆当自己的孩子出现相似问题时,自己是怎样对待的,而书中又有什么巧妙的处理方法,在阅读中我深刻体会到在孩子的成长中,要想改变孩子,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才可能塑造孩子完美的人生!
选自:《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习惯》
今天我在书店看到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影响孩子的 36 种好习惯》。于是随便翻了几页看了一下,发现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很好,便买了下来。里面有一些很好的内容,我在里面摘抄了一些好的部分,愿与家长们一起分享。。。。。。。。。。
首先,首页写了怎么一段话:“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的幸福。”我想教育就是在培养习惯。
那么,什么是习惯呢?在最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于“习惯”是这样释义的:“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事实上,广义的习惯不仅仅是动作性的、生活方式性的或社会风尚性的还包括人类所有的优点。甚至包括“善良”“仁爱”这样永恒的主题,也需要不断修炼,才会真正化为行动性的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侯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读后感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读后感
我家附近有一个姓姚的人家。姚家有三个女儿,都上了名牌大学,而且个个俊秀文雅,气质非凡。为什么三个女儿都如此优秀?男主人经常不在家,几乎没时间管孩子,一定是姚师母教育有方。姚师母到底有什么家庭教育的妙招呢?我有意无意地向姚师母讨教迷津,她总是笑笑说:“我只坚持做了一件事——从小就培养她们的好习惯。”作为老师和母亲双重身分的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时刻铭记着这句普通而不平凡的话语。直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姚师母教给我的第一招。有一次,我喂儿子吃早饭。他当时只有十个月大,坐在我对面的小凳上,我一调匙一调匙地喂着儿子吃粥。我怕儿子小手抓碗烫了手,就随手拿给他一个小拨浪鼓抓在手里。姚师母看见了,她立刻走上前拿走了玩具,说:“你从小要让孩子一心一意地做事,拿了玩具吃东西容易分心,养成了坏习惯就难改了。”“抓了碗烫了手怎么办?”我不解地问。她却慢吞吞地说:“烫了下次就不敢了。” ……
直到有一天,我从常武购书中心买到了《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这本教育类书籍,认真阅读后,我恍然大悟了:教育的法宝就是从小培养好习惯。姚师母教给我的一招不就印证了大教育家叶圣陶曾说的话吗?“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像一根针时不时地刺激我的神经,像一把锤子敲在我内心深处最敏感的位置,它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振奋,让我觉醒,让我不得不掩卷沉思: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同时作为一个母亲,自己拥有哪些良好的习惯呢?“人无信不立”,当自己无法做到的时候,又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如何去影响孩子们呢?
书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人正在沙漠里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的。”这个人弯腰捡了一把卵石放进口袋。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他惊奇地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卵石,而是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他感到非常高兴,不一会儿,他又感到非常后悔。他高兴的是自己拿了一些卵石,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多拿一些。我想:做人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多捡一些卵石呢?教育孩子同样是这个道理: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为什么不从今天开始为孩子多捡一些卵石呢?让孩子的明天多一些高兴,少一些后悔。明天,这些卵石将变成孩子一生的财富,让他幸福一生。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有以下四个部分:
做人的10种好习惯——诚信;礼貌;爱心;乐观;理财;自信;坚强;谦虚;宽容;责任心。
做事的6种好习惯——做事有计划;热爱劳动;珍惜时间;自主选择;自我反省;自我管理;抵抗挫折。
学习的14种好习惯——耐心;专注;观察;记忆;思考;想像;创造;勤奋;预习;复习;阅读;质疑和自我激励。
交往的6种好习惯——与他人交往;倾听他人;与他人分享;与他人合作;幽默;感恩他人。
这本书以一个个故事、案例的形式阐述了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每个故事或案例的后面,还会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好习惯的建议和做法。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就像启迪人心灵智慧的钥匙,使人茅塞顿开:养成教育要用智慧去播种,用耐心去收获,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从娃娃抓起”,严格训练,反复强化。
就如学习来说,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14种好习惯,教师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处处以身作则之外,还必须在第一时间提醒学生,比如:写字时坐的姿势是否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读书时是否挺直腰杆,坐端正;听讲时是否认真倾听别人的话;当天的作业订正当天是否已经完成……平时课堂中的点点滴滴,正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每一次的纠正,每一次的提醒都能对孩子起到督促的作用。天长日久,好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孩子将要不断地经历学习、工作、取得经验、再学习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这个人怎样使用他的智力。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有良好的使用智力的习惯,他体现出的能力也是超乎想象的。也就是说,只要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智力天赋并不高的孩子也能够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也能在工作中取得超凡的成就。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因此,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抓住关键期进行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书的首页写了这样一段话:“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的幸福。”对于教师来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谁的课堂谁负责,教师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什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噗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因此,一旦发现了类似的情况,教师及时地指出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一开始就刹住孩子的“歪风”,那么,坏习惯也就难以生存了。
有人说,坏习惯难纠正,但是读读这本书,好好践行,没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关键是有没有恒心和毅力。我们应该有信心,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终会有胜利的这一天!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深深明白自身的重责,要牢记:现在多一次的提醒,将会在他的未来减少一次犯错的可能,这,就是我神圣的职责!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我们一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在孩子神奇的心灵沃土上播下36种好习惯的良种吧!
孩子布置的作业里当然不能说——其实,就我们所处的环境,该书实为一本脱离我们现实的、伪道学的、废话连篇的垃圾书。摘录一些格言和名人轶事,添加些普天之下地球人都知道的所谓的道德标准和良好习惯,就可以空话连篇堂而皇之地出版一本“书”。殊不知这所谓的良好习惯,也会因时代、环境、民族、个人的不同,是否“良好”还很难判定。
在没有社会诚信的基础之上谈个人道德,可能吗?
有哪位真正见过现实生活中的空中楼阁?
书中屡屡提到习惯之于成功与失败的因果关系,其逻辑就是,名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着“良好的习惯”。其评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潜台词就是,名人是成功的,不名人是失败的。而这种助长沽名钓誉的习惯对孩子是无益的。
就像《圣经》、《论语》,它给我们描绘的永远是无比崇高的虚幻的道德境界,距离现实是如此的遥远,而让我们无限痛苦。无数的人们犹如拉磨的驴,蒙着眼睛永远地围着磨盘驴行,为追求柏拉图式的理想国而前仆后继。
真正的好习惯无须36种之多,唯有诚信足矣。
读后感里最有感的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有一种习惯养成不得: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
近日读到《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这本书,感受颇多,与大家共享。
什么是习惯呢?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他自己看不见,因为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是他自己希望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习惯,也一定有些不好的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做老师的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了。至于孩子应具备哪些好习惯,如何去培养,也许我们还没系统的研究过,对家长也缺乏指导。所以,我每次主持家长学校的活动时,总能从家长的目光中看到欢喜、迷茫、无耐的复杂心情,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爱写作业?为什么我的儿子总是贪玩?为什么我的孩子爱撒谎?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听家长的话?为什么…… 所以,家长学校的活动结束了,家长们都迟迟不愿离去。
是啊,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各个是状元?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咱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良好习惯的逐步养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小学时期正是习惯逐步养成的重要时期,从小学一入学就应合理地培养教育学生,否则,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改造和矫正就需要下更多功夫,再教育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多的知识,更高的忍耐,而这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此,我们应抓住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为他们的成才、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
1、完善班级建设,强化班级管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个班集体也是一样,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护好班级内良好的学习、活动秩序。我们要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班规班法,只有理顺班级管理体系,建立起制度保障,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有条不紊。
2、加强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班级各项工作的落实,多由小干部完成。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重视班干部的培养。一是要做到公正、公平选拔,切实把有能力肯负责的学生推选到干部岗位上。二是要给小干部提供锻炼的机会,相信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三是要多给小干部以指导,使他们能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3、关注后进生的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会碰到许多孩子不尽人意的学习习惯,有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的不写家庭作业;有的书写不认真;有的课堂上交头接耳说悄悄话、做小动作……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是班级内最不和谐的音符,也是不良习惯集中的对象,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有恒心、耐心和爱心。对待他们的缺点是关心帮助,而不是责备,对待他们的反复是分析研究,根据各自特点进行指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要积极采取转化措施,如班级内结对子、谈心、家访、找闪光点适时表扬等等。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4、上好德育活动课
良好学习习惯地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靠说几句话,帮助指导几次就能见效的,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百抓不厌的思想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步养成。晨会、班队会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一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占用。第二活动要有内容有针对性。第三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教育。
5、加强与家长沟通,借助家长的力量规范学生的行为
我们要通过学生或电话访问等方式把本学期抓好习惯养成这一重点工作转达给家长。让家长明确学生好习惯养成目标,并配合督促教育。使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校都有一个习惯养成的氛围。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是复杂、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有社会、家庭多方面的配合,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每一个父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读后感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这本书读后我深受启发。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全书分别从“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 “交往习惯”来阐述了 36 种好习惯如何影响孩子的一生,更富有价值的是,他非常具体地指导家长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养成种种好习惯。书中列举了许多古今中外名人的有趣故事很值得借鉴。把这本书推荐给家长看是最好的选择。相信只要潜心去阅读这本书,许多的困惑都会迎刃而解。我就我读这本书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共勉:一、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娇生惯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使很多孩子非但什么都不会做,而且为人自私不讲道理,蛮横霸道。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除了教师,父母更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二、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处处以身作则之外,还必须在第一时间提醒学生,比如:写字时坐的姿势是否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读书时是否挺直腰杆,坐端正;听讲时是否认真倾听别人的话;当天的作业订正当天是否已经完成……平时课堂中的点点滴滴,正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每一次的纠正,每一次的提醒都能对孩子起到督促的作用。天长日久,好的习惯也就养成了。三、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自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发现动物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并荣获诺贝尔奖后,人类广泛地开展了对自身各种能力与行为的发展关键期的研究。研究发现,孩子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关键期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因此,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抓住关键期进行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四、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对于教师来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教师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什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噗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因此,一旦发现了类似的情况,教师及时地指出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一开始就刹住孩子的“歪风”,那么,坏习惯也就难以养成了。五、纠正孩子坏习惯要有毅力。坏习惯难以改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决心不大、毅力不强。没有什么是不能纠正的,关键是有没有恒心和毅力。我们应该有信心,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终会有胜利的这一天!每一个孩子首先要学会做人,他才可能去做事、学习、与人交流。做人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孩子为人的正确态度和品格。如果教师没有对孩子的为人态度和品格进行教育,孩子无疑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与人交往。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深深明白自身的重责,要牢记:现在多一次的提醒,将会在他的未来减少一次犯错的可能,这,就是我神圣的职责!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我们一起来在孩子心灵的这块神奇地土地上种植美好的种子吧!
点评: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位母亲,在读过这本书后,对这句话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就像启迪人心灵智慧的钥匙,使人茅塞顿开。我时常回忆当自己的孩子出现相似问题时,自己是怎样对待的,而书中又有什么巧妙的处理方法,在阅读中我深刻体会到在孩子的成长中,要想改变孩子,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才可能塑造孩子完美的人生!
选自:《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习惯》
今天我在书店看到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影响孩子的 36 种好习惯》。于是随便翻了几页看了一下,发现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很好,便买了下来。里面有一些很好的内容,我在里面摘抄了一些好的部分,愿与家长们一起分享。。。。。。。。。。
首先,首页写了怎么一段话:“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的幸福。”我想教育就是在培养习惯。
那么,什么是习惯呢?在最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于“习惯”是这样释义的:“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事实上,广义的习惯不仅仅是动作性的、生活方式性的或社会风尚性的还包括人类所有的优点。甚至包括“善良”“仁爱”这样永恒的主题,也需要不断修炼,才会真正化为行动性的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侯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读后感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读后感
我家附近有一个姓姚的人家。姚家有三个女儿,都上了名牌大学,而且个个俊秀文雅,气质非凡。为什么三个女儿都如此优秀?男主人经常不在家,几乎没时间管孩子,一定是姚师母教育有方。姚师母到底有什么家庭教育的妙招呢?我有意无意地向姚师母讨教迷津,她总是笑笑说:“我只坚持做了一件事——从小就培养她们的好习惯。”作为老师和母亲双重身分的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时刻铭记着这句普通而不平凡的话语。直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姚师母教给我的第一招。有一次,我喂儿子吃早饭。他当时只有十个月大,坐在我对面的小凳上,我一调匙一调匙地喂着儿子吃粥。我怕儿子小手抓碗烫了手,就随手拿给他一个小拨浪鼓抓在手里。姚师母看见了,她立刻走上前拿走了玩具,说:“你从小要让孩子一心一意地做事,拿了玩具吃东西容易分心,养成了坏习惯就难改了。”“抓了碗烫了手怎么办?”我不解地问。她却慢吞吞地说:“烫了下次就不敢了。” ……
直到有一天,我从常武购书中心买到了《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这本教育类书籍,认真阅读后,我恍然大悟了:教育的法宝就是从小培养好习惯。姚师母教给我的一招不就印证了大教育家叶圣陶曾说的话吗?“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像一根针时不时地刺激我的神经,像一把锤子敲在我内心深处最敏感的位置,它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振奋,让我觉醒,让我不得不掩卷沉思: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同时作为一个母亲,自己拥有哪些良好的习惯呢?“人无信不立”,当自己无法做到的时候,又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如何去影响孩子们呢?
书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人正在沙漠里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的。”这个人弯腰捡了一把卵石放进口袋。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他惊奇地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卵石,而是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他感到非常高兴,不一会儿,他又感到非常后悔。他高兴的是自己拿了一些卵石,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多拿一些。我想:做人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多捡一些卵石呢?教育孩子同样是这个道理: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为什么不从今天开始为孩子多捡一些卵石呢?让孩子的明天多一些高兴,少一些后悔。明天,这些卵石将变成孩子一生的财富,让他幸福一生。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有以下四个部分:
做人的10种好习惯——诚信;礼貌;爱心;乐观;理财;自信;坚强;谦虚;宽容;责任心。
做事的6种好习惯——做事有计划;热爱劳动;珍惜时间;自主选择;自我反省;自我管理;抵抗挫折。
学习的14种好习惯——耐心;专注;观察;记忆;思考;想像;创造;勤奋;预习;复习;阅读;质疑和自我激励。
交往的6种好习惯——与他人交往;倾听他人;与他人分享;与他人合作;幽默;感恩他人。
这本书以一个个故事、案例的形式阐述了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每个故事或案例的后面,还会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好习惯的建议和做法。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就像启迪人心灵智慧的钥匙,使人茅塞顿开:养成教育要用智慧去播种,用耐心去收获,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从娃娃抓起”,严格训练,反复强化。
就如学习来说,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14种好习惯,教师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处处以身作则之外,还必须在第一时间提醒学生,比如:写字时坐的姿势是否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读书时是否挺直腰杆,坐端正;听讲时是否认真倾听别人的话;当天的作业订正当天是否已经完成……平时课堂中的点点滴滴,正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每一次的纠正,每一次的提醒都能对孩子起到督促的作用。天长日久,好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孩子将要不断地经历学习、工作、取得经验、再学习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这个人怎样使用他的智力。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有良好的使用智力的习惯,他体现出的能力也是超乎想象的。也就是说,只要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智力天赋并不高的孩子也能够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也能在工作中取得超凡的成就。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因此,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抓住关键期进行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书的首页写了这样一段话:“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的幸福。”对于教师来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谁的课堂谁负责,教师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什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噗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因此,一旦发现了类似的情况,教师及时地指出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一开始就刹住孩子的“歪风”,那么,坏习惯也就难以生存了。
有人说,坏习惯难纠正,但是读读这本书,好好践行,没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关键是有没有恒心和毅力。我们应该有信心,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终会有胜利的这一天!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深深明白自身的重责,要牢记:现在多一次的提醒,将会在他的未来减少一次犯错的可能,这,就是我神圣的职责!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我们一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在孩子神奇的心灵沃土上播下36种好习惯的良种吧!
孩子布置的作业里当然不能说——其实,就我们所处的环境,该书实为一本脱离我们现实的、伪道学的、废话连篇的垃圾书。摘录一些格言和名人轶事,添加些普天之下地球人都知道的所谓的道德标准和良好习惯,就可以空话连篇堂而皇之地出版一本“书”。殊不知这所谓的良好习惯,也会因时代、环境、民族、个人的不同,是否“良好”还很难判定。
在没有社会诚信的基础之上谈个人道德,可能吗?
有哪位真正见过现实生活中的空中楼阁?
书中屡屡提到习惯之于成功与失败的因果关系,其逻辑就是,名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着“良好的习惯”。其评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潜台词就是,名人是成功的,不名人是失败的。而这种助长沽名钓誉的习惯对孩子是无益的。
就像《圣经》、《论语》,它给我们描绘的永远是无比崇高的虚幻的道德境界,距离现实是如此的遥远,而让我们无限痛苦。无数的人们犹如拉磨的驴,蒙着眼睛永远地围着磨盘驴行,为追求柏拉图式的理想国而前仆后继。
真正的好习惯无须36种之多,唯有诚信足矣。
读后感里最有感的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有一种习惯养成不得: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
《成就人一生的做事好习惯》的读后感
《成就人一生的做事好习惯》的读后感假期里,认真拜读了由杨冰主编的《成就一生好习惯》一书,书中一共讲了80种好习惯的培养。这108种好习惯,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劳动习惯、品德习惯、个性习惯……该书不仅有明确的指向性,而且还具体介绍了究竟怎样培养这些好习惯,具有可操作性。
正如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在序中所说“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习惯对于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一说到习惯,父母们首先想到的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平时也比较注重这两方面习惯的培养,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学习好且听话的好孩子。但科学家认为,最终能成功的人身上具有特殊的品质,即人格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对于孩子人格的培养不可忽视。所以,在《成就一生好习惯》一书中,浓墨重彩地讲到了个性、品德等习惯的培养。书中指出,应该培养孩子诚实的习惯,养成豁达的性格,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宽容,学会与人沟通,还介绍了怎样培养孩子精益求精、谦虚谨慎、坚持不懈的习惯……这一切,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孩子在学习和事业上的成功。书中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因为在过去,我尽管也渗透了这些方面的培养,却没有它们提高到习惯的高度。今后,应有意识地从孩子的学习、行为中挖掘教育因素,加强这些方面进行培养,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孩子,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成就一生好习惯》一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父母在培养孩子各种习惯的同时,要起到榜样和表率的作用。要想让孩子尊重老人,那父母首先就要关爱家里和周围的老人;要孩子诚实,那父母就得做一个诚实的人……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我喜欢读书,空闲时,喜欢给儿子读读故事书,或是自己捧上一本书,静静地品读。长期以来,儿子耳濡目染,也渐渐爱上了读书,养成了自觉阅读的好习惯。为此,我颇为自豪。但在培养儿子自信、遇事不急躁这些习惯方面,我就尝到了自己酿成了“苦果”。都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言传胜于身教。”我是一个缺乏自信且脾气比较急躁的人,所以给儿子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他也变得脾气急躁、爱发火。今后的日子里,我得先改改自己的坏脾气,相信我会通过改变自己,从而影响儿子,把他的一些坏习惯给改过来。
孩子年龄小,就如同一张白纸,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做父母的应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着手培养孩子方方面面的好习惯。在培养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当孩子出现某方面的习惯问题时,父母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应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和孩子一起共同想出适当的办法进行矫正。同时,父母对孩子一定要有信心,因为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父母要给孩子时间,相信孩子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拿破仑.希尔说得很好:“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将来,那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为他们美好的人生播种下健康饱满的种子!
正如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在序中所说“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习惯对于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一说到习惯,父母们首先想到的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平时也比较注重这两方面习惯的培养,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学习好且听话的好孩子。但科学家认为,最终能成功的人身上具有特殊的品质,即人格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对于孩子人格的培养不可忽视。所以,在《成就一生好习惯》一书中,浓墨重彩地讲到了个性、品德等习惯的培养。书中指出,应该培养孩子诚实的习惯,养成豁达的性格,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宽容,学会与人沟通,还介绍了怎样培养孩子精益求精、谦虚谨慎、坚持不懈的习惯……这一切,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孩子在学习和事业上的成功。书中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因为在过去,我尽管也渗透了这些方面的培养,却没有它们提高到习惯的高度。今后,应有意识地从孩子的学习、行为中挖掘教育因素,加强这些方面进行培养,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孩子,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成就一生好习惯》一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父母在培养孩子各种习惯的同时,要起到榜样和表率的作用。要想让孩子尊重老人,那父母首先就要关爱家里和周围的老人;要孩子诚实,那父母就得做一个诚实的人……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我喜欢读书,空闲时,喜欢给儿子读读故事书,或是自己捧上一本书,静静地品读。长期以来,儿子耳濡目染,也渐渐爱上了读书,养成了自觉阅读的好习惯。为此,我颇为自豪。但在培养儿子自信、遇事不急躁这些习惯方面,我就尝到了自己酿成了“苦果”。都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言传胜于身教。”我是一个缺乏自信且脾气比较急躁的人,所以给儿子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他也变得脾气急躁、爱发火。今后的日子里,我得先改改自己的坏脾气,相信我会通过改变自己,从而影响儿子,把他的一些坏习惯给改过来。
孩子年龄小,就如同一张白纸,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做父母的应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着手培养孩子方方面面的好习惯。在培养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当孩子出现某方面的习惯问题时,父母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应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和孩子一起共同想出适当的办法进行矫正。同时,父母对孩子一定要有信心,因为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父母要给孩子时间,相信孩子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拿破仑.希尔说得很好:“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将来,那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为他们美好的人生播种下健康饱满的种子!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3000子的读后感
放寒假了,领导也不让老师过消停了,还得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假期中让老师写3000字的读后感。哪 位老师有现成的或指个地址,在下先谢谢了《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读后感(一)
兴化市实验小学 陈杰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这本书就如一杯浓茶,初次阅读,感觉很苦,但坚持读,越读越香,内在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和你。
“性格决定一切。”对于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我更加坚信其重要性。小学6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到的比重并不大,但是这段时间正是一个人的各种各样的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刚刚入学还是一张白纸的学生来说,怎样帮助他们树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性格是决定人一生关键中的关键,而之后怎样帮助学生依据各自的性格进而养成他们一生的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利用假期的空余时间,仔细阅读了《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一书,希望能在其中找到启示。以下就是我在阅读了此书以后的一点心得,如有不正之处,请予以指出。
一、诚信
言必行,行必果。——孔子
一直以来,我认为小学教育缺少对古代启蒙教育的分析。其实在《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很多都不仅仅是对日常知识的灌输,很大一部分是对怎样做人的讲述。而关于这方面,古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诚信”。值得高兴的是,现在社会的大环境也在努力塑造一个诚信社会,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向学生灌输诚信这个概念。对于小学生这样对说教缺乏接收能力的群体来说,我觉得用结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诚信”是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尝试连续一学期在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下对学生进行潜在(不是公开说教的方式)的诚信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应该会有较好的帮助,
二、自信
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不行吧?”那你就没有勇气了。——盖叫天
自信很难说是一种习惯,我比较偏向于称其为一种性格。就像我在最先前说到的:“性格决定一切”。自信的性格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就自己。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很难做好一件事情,一旦有了挫折,也很难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立起来。而一个自信的人却往往能够成为一群人的支柱,帮助别人从困难中走出来。自信是一个光环,但是自信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自信是盲目的,那就会影响到我们最开始谈论的“诚信”问题。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做一个自信的人就需要教师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需要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足够的自信,然后要时时刻刻意识到怎样的事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而不是把学生引导向一个盲目自信的方向。一般说来,可以首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在学生自信开始膨胀的时候,给予令人信服的打压,然后晓之以理。几个这样的周期,应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最初比较正确的自信。
三、自主选择
很多父母把自己未来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不如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张满意
让孩子自主选择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是很难实现的。很多父母都会自说自话的把孩子的一生都安排好,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就有权力安排,孩子若是不听从安排就是莫大的不孝。但是就像张满意说的那样“这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毕竟没有哪个父母能陪伴他们的孩子一辈子,孩子终将面对需要自主选择的时刻。如果孩子一直就没有这样选择过,那他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就会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我觉得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选择的习惯。但是作为一个小学生,大多数时候很难作出真正合适的选择,这个时候我觉得就需要“自信”的帮助了。如果一个学生已经建立起正确的“自信”,那么我认为不妨让他按照自己的心思去选择。通过正确分析可以得出“选择”,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那同时可以进一步建立起“自信”,一举两得。若一个学生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自信”,那就需要通过一定的诱导来使学生得出自主选择。
四、抵抗挫折
从失败中培养成功。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的两块最牢靠的踏脚石。若肯研究它们,利用它们,便没有别的因素更能对一个人发挥作用。——戴尔·卡耐基
上面我们谈到自主选择,那么其中不可避免的就是会有失败的选择。那么失败以后,我们都不希望看到孩子从此一蹶不振,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们抵抗挫折。抵抗挫折,我认为从很大一部分角度上来说是利用挫折。在对挫折进行思考分析之后,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并在事后想出解决的方法。这需要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觉得在不具备以上能力的情况下帮助孩子学会抵抗挫折是比较困难的。
五、观察
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上面已经说到,要使学生能够抵抗挫折,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那么怎么样去培养观察能力呢?观察分两种:有意观察和无意观察。有意观察能帮助学生为分析创造条件,而无意观察可以帮助积累经验。一般说来,语文教学中的看图说话就是在培养有意观察,而记日记的形式就是帮助学生进行无意观察。日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使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为今后的创作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也许只是一瞥,但是却将一个大致的概念记忆在脑海的深处,在需要的时候自然会迸发出来。
六、思考
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歌德
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不单单是对于学术问题的思考。更多的应该是对事件的思考。养成对事件的思考,可以促进对学术问题的思考。一件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做产生了怎么样的结果,若是那样做,可能产生怎么样的结果,这样做和那样做最主要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好处和坏处各是什么。要培养学生这样的习惯,首先就要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有这样的思考,并把这样的思考表现给学生,自然而然学生也会开始使用这样的思考方式。然后就可以开始诱导学生在处理事件的时候也使用这样的方式。
七、阅读
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阅读是应该从识字起就培养的一种习惯。阅读对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有着可怕的影响,而在学会观察和思考之后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成长起来。阅读的习惯需要氛围,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这本书很好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看过书的人都会觉得这本书值得一看,应该去看看。这样的氛围在班级中是需要教师去创造的。
八、倾听他人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就要做一个注意倾听的人。 ——戴尔·卡耐基
这种习惯在没有养成之前,人们通常称之为一种礼貌。一旦养成,人们称之为一种修养。孩子们对于自己知道的事情往往会想要卖弄一下,所以往往会有插嘴和争辩这样的情况发生。作为老师,我首先认为自己就应该在被学生插嘴和争辩以后,倾听他,而不是斥责他打断了你的话,因为同样你也打断了他的话。你可以在他之后的一次滔滔不绝中,数次打断他的话,然后询问他对于这次谈话的感觉,并且告诉他其实自己也没有较好地了解到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打断别人的话会是说话者不舒服,并且自己也没法较好地理解说话者要表达的东西,这样的说法应该可以得到学生的理解。但是可能一次两次并不能帮助学生完全能够倾听他人,这就需要教师锲而不舍的努力了。
九、感恩他人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
这个习惯是有点基督徒性质的。但是我认为对学生也是十分重要的。人,生来一无所有。一个人拥有的东西,经历的事情,获得的经验都是后天他人带给他的。感恩他人是一种廉耻的区别,也是教养的体现。我们可以把感恩细化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比如对父母养育之恩说谢谢,对老师的辛勤教导说谢谢,对同学的帮助说谢谢。从最基本的礼貌开始,一直慢慢上升到对一切都怀着感恩的心态。挫折是为了让我不再受挫,别人总是给予我这么多,而我能回报的却微不足道。
以上就是我在书中看到,并自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习惯。其他还有很多习惯也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帮助学生培养起来的。在这些习惯理解中,我也掺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肯定会存在一些偏差,请大家批评指正。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读后感(二)
兴化市实验小学 陈杰
赞美!它能满足学生的内在渴望,让学生保持一份良好的心境和状态,并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使其满怀信心和希望!赞美学生,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赞美学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关怀,赞美学生,还可以帮助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赞美学生,可以让学生获得情融融、意切切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会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燃起学生的希望之火,唤起他们的进取之。所以,赞美是教育的秘廖,它可以使一个平庸的人变得伟大。正如丘吉尔所言:"你想把他培养成什么样优秀的人,你就怎么样去赞美吧。"
今天的教师,应该就会赞美。学生就像荷叶上的露珠,虽晶莹透亮,但容易破碎。作为教师要关爱他们的成长,要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赞美他们的每一点成功。唯有赞美,才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
今天的教师,要舍得赞美。因为说到底,赞美就是一种赏识教育,是一种感情投资,是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爱"的教育。教师要把赞美当成教书育人的一剂良药,只要充分发挥它的激励功效,科学地用好它,就能在教育这一片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就能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
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经典案例:
于永正,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他善于运用饱含真情的赞美,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毫不吝啬地对学生赞美,使他得到了学生的爱戴、社会以及同行的赞誉,赢得了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誉。
于永正老师有一双极敏锐的眼睛,在课堂上,学生点滴的亮点都会被分他发现,并大加赞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把学生的优点放大,要给大家一个启发。"因此,在他的课堂上始终不乏赞美之词。
当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于永正老师总会走上前去,握住该学生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啊!"
于永正始终能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用赞赏的话语和学生交流。在他的课堂上,我们能不时听到:"好的,你写得真棒!"、"不错,说得真好!"、"你心理活动的描写不亚于托尔斯泰!"、"你的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几乎用不着修改!"、"你朗读的很生动!"……
于永正老师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那句话:"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与鼓舞。"
案例分析:
于老师对学生赞美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辅以真诚,使得他的赞美就像雨露,滋润着学生稚嫩的心灵,形成一种积极向学的和谐氛围。仔细思考,我认为对学生的赞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诚是前提
不难看出,于老师与学生的交往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教师必须用自己真实的情感去激励学生的情感,用美好的心灵去唤醒学生的心灵,用真挚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的热情。所以赞美学生,应该是一种由衷的真情流露。
二、尊重是真谛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失误和错误,引导学生正视不足,逐步走向完善。
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不完善是极其正常的,期望学生十全十美是不正常的。
所以,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必须在尊重的基础上施以赞美。在定问题上,于老师的理念是"要承认差别,尊重差别"。他认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学生,才能给予适时的赞美。可见,尊重与赞美是相互贯通的。
三、慷慨是灵魂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被赏识的心理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力,会全面审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较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并逐渐完善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
从于老师对学生毫不吝啬的、慷慨的赞美中,不难发现学生迸发的学习热情以及智慧的火焰,从中也不难感受到这位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
教育就是激励,教育就是肯定,教育就教人成功!——孙双金
很多教师习惯用名人名言来激励学生。这些话语虽然充满丰富的哲理,催人奋进,但被激励者由于思想和知识基础不同,可能觉得内容空洞而很难接受。事实上,对学生的激励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激励在具体和细微中升华。
教师应该换个思路激励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寻找机会与学生交流。交流时,应该低下头,弯下腰,拍着学生的肩膀。学生在课堂上正确回答出老师的提问时,教师应该毫不犹豫地跷起大拇指或做着鼓掌的动作。每一次眼神的接触,每一次身体的靠近,每一次会心的微笑,每一个细微的手势,学生都能从中寻找到信心和胆量。这里虽没有豪言壮语,但朴素而简短的激励却在具体和细微中得到了升华,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学生。
经典案例:
师: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一只鸡还是一只鹰?
生:鹰。
师:好,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飞得很高的鹰,不幸有一天被捉到,放在笼子里,和鸡同吃同住。结果,一个后老鹰被放了出来,自由了,但是当它展开翅膀准备飞翔的时候,却已经飞不起来了,这说明什么?
生:即使它原来是鹰,如果不经过训练和磨炼,把自己当成了一只鸡,那它就只能是只鸡了。
……
师:好!说得好,你们每个人现在都是精英(鹰),但是在将来,谁也不能保证你们仍然是精英(鹰)。你们想不想一直都是精英?
生:想。
师:好!那就要承受艰苦的训练和磨炼……
案例分析:
这位教师无疑一位讲故事的高手,能够运用寓言中的故事,经过自己的提炼和加工,和课堂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起到了情境结合,因势利导的激励效果。
总之,如果教师仅仅使用一些常规的激励法,如名人名言激励、物质激励、为了赞美而赞美的激励等等,也不分对象,不分时机,不分场合,那么最终取得的效果将会越来越薄弱,越来越没有影响力和说服力。换个思路激励学生,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兴化市实验小学 陈杰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这本书就如一杯浓茶,初次阅读,感觉很苦,但坚持读,越读越香,内在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和你。
“性格决定一切。”对于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我更加坚信其重要性。小学6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到的比重并不大,但是这段时间正是一个人的各种各样的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刚刚入学还是一张白纸的学生来说,怎样帮助他们树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性格是决定人一生关键中的关键,而之后怎样帮助学生依据各自的性格进而养成他们一生的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利用假期的空余时间,仔细阅读了《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一书,希望能在其中找到启示。以下就是我在阅读了此书以后的一点心得,如有不正之处,请予以指出。
一、诚信
言必行,行必果。——孔子
一直以来,我认为小学教育缺少对古代启蒙教育的分析。其实在《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很多都不仅仅是对日常知识的灌输,很大一部分是对怎样做人的讲述。而关于这方面,古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诚信”。值得高兴的是,现在社会的大环境也在努力塑造一个诚信社会,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向学生灌输诚信这个概念。对于小学生这样对说教缺乏接收能力的群体来说,我觉得用结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诚信”是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尝试连续一学期在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下对学生进行潜在(不是公开说教的方式)的诚信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应该会有较好的帮助,
二、自信
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不行吧?”那你就没有勇气了。——盖叫天
自信很难说是一种习惯,我比较偏向于称其为一种性格。就像我在最先前说到的:“性格决定一切”。自信的性格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就自己。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很难做好一件事情,一旦有了挫折,也很难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立起来。而一个自信的人却往往能够成为一群人的支柱,帮助别人从困难中走出来。自信是一个光环,但是自信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自信是盲目的,那就会影响到我们最开始谈论的“诚信”问题。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做一个自信的人就需要教师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需要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足够的自信,然后要时时刻刻意识到怎样的事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而不是把学生引导向一个盲目自信的方向。一般说来,可以首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在学生自信开始膨胀的时候,给予令人信服的打压,然后晓之以理。几个这样的周期,应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最初比较正确的自信。
三、自主选择
很多父母把自己未来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不如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张满意
让孩子自主选择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是很难实现的。很多父母都会自说自话的把孩子的一生都安排好,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就有权力安排,孩子若是不听从安排就是莫大的不孝。但是就像张满意说的那样“这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毕竟没有哪个父母能陪伴他们的孩子一辈子,孩子终将面对需要自主选择的时刻。如果孩子一直就没有这样选择过,那他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就会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我觉得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选择的习惯。但是作为一个小学生,大多数时候很难作出真正合适的选择,这个时候我觉得就需要“自信”的帮助了。如果一个学生已经建立起正确的“自信”,那么我认为不妨让他按照自己的心思去选择。通过正确分析可以得出“选择”,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那同时可以进一步建立起“自信”,一举两得。若一个学生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自信”,那就需要通过一定的诱导来使学生得出自主选择。
四、抵抗挫折
从失败中培养成功。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的两块最牢靠的踏脚石。若肯研究它们,利用它们,便没有别的因素更能对一个人发挥作用。——戴尔·卡耐基
上面我们谈到自主选择,那么其中不可避免的就是会有失败的选择。那么失败以后,我们都不希望看到孩子从此一蹶不振,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们抵抗挫折。抵抗挫折,我认为从很大一部分角度上来说是利用挫折。在对挫折进行思考分析之后,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并在事后想出解决的方法。这需要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觉得在不具备以上能力的情况下帮助孩子学会抵抗挫折是比较困难的。
五、观察
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上面已经说到,要使学生能够抵抗挫折,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那么怎么样去培养观察能力呢?观察分两种:有意观察和无意观察。有意观察能帮助学生为分析创造条件,而无意观察可以帮助积累经验。一般说来,语文教学中的看图说话就是在培养有意观察,而记日记的形式就是帮助学生进行无意观察。日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使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为今后的创作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也许只是一瞥,但是却将一个大致的概念记忆在脑海的深处,在需要的时候自然会迸发出来。
六、思考
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歌德
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不单单是对于学术问题的思考。更多的应该是对事件的思考。养成对事件的思考,可以促进对学术问题的思考。一件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做产生了怎么样的结果,若是那样做,可能产生怎么样的结果,这样做和那样做最主要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好处和坏处各是什么。要培养学生这样的习惯,首先就要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有这样的思考,并把这样的思考表现给学生,自然而然学生也会开始使用这样的思考方式。然后就可以开始诱导学生在处理事件的时候也使用这样的方式。
七、阅读
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阅读是应该从识字起就培养的一种习惯。阅读对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有着可怕的影响,而在学会观察和思考之后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成长起来。阅读的习惯需要氛围,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这本书很好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看过书的人都会觉得这本书值得一看,应该去看看。这样的氛围在班级中是需要教师去创造的。
八、倾听他人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就要做一个注意倾听的人。 ——戴尔·卡耐基
这种习惯在没有养成之前,人们通常称之为一种礼貌。一旦养成,人们称之为一种修养。孩子们对于自己知道的事情往往会想要卖弄一下,所以往往会有插嘴和争辩这样的情况发生。作为老师,我首先认为自己就应该在被学生插嘴和争辩以后,倾听他,而不是斥责他打断了你的话,因为同样你也打断了他的话。你可以在他之后的一次滔滔不绝中,数次打断他的话,然后询问他对于这次谈话的感觉,并且告诉他其实自己也没有较好地了解到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打断别人的话会是说话者不舒服,并且自己也没法较好地理解说话者要表达的东西,这样的说法应该可以得到学生的理解。但是可能一次两次并不能帮助学生完全能够倾听他人,这就需要教师锲而不舍的努力了。
九、感恩他人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
这个习惯是有点基督徒性质的。但是我认为对学生也是十分重要的。人,生来一无所有。一个人拥有的东西,经历的事情,获得的经验都是后天他人带给他的。感恩他人是一种廉耻的区别,也是教养的体现。我们可以把感恩细化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比如对父母养育之恩说谢谢,对老师的辛勤教导说谢谢,对同学的帮助说谢谢。从最基本的礼貌开始,一直慢慢上升到对一切都怀着感恩的心态。挫折是为了让我不再受挫,别人总是给予我这么多,而我能回报的却微不足道。
以上就是我在书中看到,并自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习惯。其他还有很多习惯也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帮助学生培养起来的。在这些习惯理解中,我也掺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肯定会存在一些偏差,请大家批评指正。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读后感(二)
兴化市实验小学 陈杰
赞美!它能满足学生的内在渴望,让学生保持一份良好的心境和状态,并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使其满怀信心和希望!赞美学生,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赞美学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关怀,赞美学生,还可以帮助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赞美学生,可以让学生获得情融融、意切切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会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燃起学生的希望之火,唤起他们的进取之。所以,赞美是教育的秘廖,它可以使一个平庸的人变得伟大。正如丘吉尔所言:"你想把他培养成什么样优秀的人,你就怎么样去赞美吧。"
今天的教师,应该就会赞美。学生就像荷叶上的露珠,虽晶莹透亮,但容易破碎。作为教师要关爱他们的成长,要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赞美他们的每一点成功。唯有赞美,才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
今天的教师,要舍得赞美。因为说到底,赞美就是一种赏识教育,是一种感情投资,是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爱"的教育。教师要把赞美当成教书育人的一剂良药,只要充分发挥它的激励功效,科学地用好它,就能在教育这一片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就能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
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经典案例:
于永正,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他善于运用饱含真情的赞美,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毫不吝啬地对学生赞美,使他得到了学生的爱戴、社会以及同行的赞誉,赢得了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誉。
于永正老师有一双极敏锐的眼睛,在课堂上,学生点滴的亮点都会被分他发现,并大加赞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把学生的优点放大,要给大家一个启发。"因此,在他的课堂上始终不乏赞美之词。
当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于永正老师总会走上前去,握住该学生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啊!"
于永正始终能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用赞赏的话语和学生交流。在他的课堂上,我们能不时听到:"好的,你写得真棒!"、"不错,说得真好!"、"你心理活动的描写不亚于托尔斯泰!"、"你的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几乎用不着修改!"、"你朗读的很生动!"……
于永正老师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那句话:"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与鼓舞。"
案例分析:
于老师对学生赞美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辅以真诚,使得他的赞美就像雨露,滋润着学生稚嫩的心灵,形成一种积极向学的和谐氛围。仔细思考,我认为对学生的赞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诚是前提
不难看出,于老师与学生的交往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教师必须用自己真实的情感去激励学生的情感,用美好的心灵去唤醒学生的心灵,用真挚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的热情。所以赞美学生,应该是一种由衷的真情流露。
二、尊重是真谛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失误和错误,引导学生正视不足,逐步走向完善。
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不完善是极其正常的,期望学生十全十美是不正常的。
所以,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必须在尊重的基础上施以赞美。在定问题上,于老师的理念是"要承认差别,尊重差别"。他认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学生,才能给予适时的赞美。可见,尊重与赞美是相互贯通的。
三、慷慨是灵魂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被赏识的心理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力,会全面审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较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并逐渐完善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
从于老师对学生毫不吝啬的、慷慨的赞美中,不难发现学生迸发的学习热情以及智慧的火焰,从中也不难感受到这位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
教育就是激励,教育就是肯定,教育就教人成功!——孙双金
很多教师习惯用名人名言来激励学生。这些话语虽然充满丰富的哲理,催人奋进,但被激励者由于思想和知识基础不同,可能觉得内容空洞而很难接受。事实上,对学生的激励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激励在具体和细微中升华。
教师应该换个思路激励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寻找机会与学生交流。交流时,应该低下头,弯下腰,拍着学生的肩膀。学生在课堂上正确回答出老师的提问时,教师应该毫不犹豫地跷起大拇指或做着鼓掌的动作。每一次眼神的接触,每一次身体的靠近,每一次会心的微笑,每一个细微的手势,学生都能从中寻找到信心和胆量。这里虽没有豪言壮语,但朴素而简短的激励却在具体和细微中得到了升华,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学生。
经典案例:
师: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一只鸡还是一只鹰?
生:鹰。
师:好,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飞得很高的鹰,不幸有一天被捉到,放在笼子里,和鸡同吃同住。结果,一个后老鹰被放了出来,自由了,但是当它展开翅膀准备飞翔的时候,却已经飞不起来了,这说明什么?
生:即使它原来是鹰,如果不经过训练和磨炼,把自己当成了一只鸡,那它就只能是只鸡了。
……
师:好!说得好,你们每个人现在都是精英(鹰),但是在将来,谁也不能保证你们仍然是精英(鹰)。你们想不想一直都是精英?
生:想。
师:好!那就要承受艰苦的训练和磨炼……
案例分析:
这位教师无疑一位讲故事的高手,能够运用寓言中的故事,经过自己的提炼和加工,和课堂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起到了情境结合,因势利导的激励效果。
总之,如果教师仅仅使用一些常规的激励法,如名人名言激励、物质激励、为了赞美而赞美的激励等等,也不分对象,不分时机,不分场合,那么最终取得的效果将会越来越薄弱,越来越没有影响力和说服力。换个思路激励学生,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8个好习惯的感想!
我养成了好习惯
我对习惯有着很深刻的感受。不管是我身上一切好的,优秀的东西,还是我身上一些不好、失败的东西,基本上都来自习惯,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品格、能力多半来自习惯,是习惯使身体自动地做,是习惯在打造人的第二天性。没有习惯,就不能走向成功之巅。坏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而是最坏的主人。
俗话说的好: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可以毁灭一个人。说起我的习惯,仔细想想还真不少,有坏有好,其中一个习惯的开始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一向语文都得100分的我竟然因为一个字的读音失掉1分,让我和100分无缘。那个字是“允”。回家以后,我拖着试卷来到爸爸跟前,小声地指着那个字说:“爸爸,这个字是不是念‘chōng’呀?”“扑哧!”正在喝茶的爸爸把水喷飞出来,哈哈大笑起来。“屋里有字典,你自己去查吧。”等了许久,竟盼来了这样一句话,真让我失望。我回到自己的小屋,把字典当宝贝似的捧起来。这本字典从买来的那一刻起,就让我当“古董”一样存放起来。至今还没用,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虽然没用,但我已学习了查字典的方法。三下五除二,就找到了这个字。啊?竟然念“yǔn”!这个字我怎么以前就不知道哩?
找了很多原因,还是因为我不爱查字典的缘故。从此,我的字典便光荣上岗了。的确,它也帮了我不少忙。我把课本上的生字一一攻破,等到老师上课提问朗读课文时,每次都是我把手举得最高。当我准确无误地把一篇生课文读完时,教室里便会响起一片赞叹声和掌声,那时的我真正体会到字典的重要。
到了初中,我对字典的态度稍为改变,从帮忙的工具到现在我已把它当成朋友,到哪儿我都会带上它。不仅我用它,把它当做最好的工具,还呼吁大家都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学习,还有助于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那么对于我们的母语也没有愧对之情了。
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饰。起初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习惯是人类生活最有力的向导。中国有句谚语:习惯成自然。同时,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优秀。”我想:我的习惯也是一种优秀吧!”
我对习惯有着很深刻的感受。不管是我身上一切好的,优秀的东西,还是我身上一些不好、失败的东西,基本上都来自习惯,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品格、能力多半来自习惯,是习惯使身体自动地做,是习惯在打造人的第二天性。没有习惯,就不能走向成功之巅。坏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而是最坏的主人。
俗话说的好: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可以毁灭一个人。说起我的习惯,仔细想想还真不少,有坏有好,其中一个习惯的开始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一向语文都得100分的我竟然因为一个字的读音失掉1分,让我和100分无缘。那个字是“允”。回家以后,我拖着试卷来到爸爸跟前,小声地指着那个字说:“爸爸,这个字是不是念‘chōng’呀?”“扑哧!”正在喝茶的爸爸把水喷飞出来,哈哈大笑起来。“屋里有字典,你自己去查吧。”等了许久,竟盼来了这样一句话,真让我失望。我回到自己的小屋,把字典当宝贝似的捧起来。这本字典从买来的那一刻起,就让我当“古董”一样存放起来。至今还没用,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虽然没用,但我已学习了查字典的方法。三下五除二,就找到了这个字。啊?竟然念“yǔn”!这个字我怎么以前就不知道哩?
找了很多原因,还是因为我不爱查字典的缘故。从此,我的字典便光荣上岗了。的确,它也帮了我不少忙。我把课本上的生字一一攻破,等到老师上课提问朗读课文时,每次都是我把手举得最高。当我准确无误地把一篇生课文读完时,教室里便会响起一片赞叹声和掌声,那时的我真正体会到字典的重要。
到了初中,我对字典的态度稍为改变,从帮忙的工具到现在我已把它当成朋友,到哪儿我都会带上它。不仅我用它,把它当做最好的工具,还呼吁大家都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学习,还有助于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那么对于我们的母语也没有愧对之情了。
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饰。起初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习惯是人类生活最有力的向导。中国有句谚语:习惯成自然。同时,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优秀。”我想:我的习惯也是一种优秀吧!”
书,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读后感,600字。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读后感]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是我们做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了,《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读后感.至于孩子应具备哪些好习惯,如何去培养,也许我们还没系统的研究过,对家长也缺乏指导.所以,我每次主持家长学校的活动时,总能从家长的目光中看到欢喜、迷茫、无耐……的复杂心情,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困惑.以至家长学校的活动结束了,家长们都迟迟不愿离去,他们有许多的不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爱写作业?为什么我的儿子总是贪玩?为什么我的孩子挑食?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讲卫生?为什么…… 其实,家长的心情我们很能理解.谁不望子成龙呢? 如今看了《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这本书深受启发.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全书分别从“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 “交往习惯”来阐述了 36 种好习惯如何影响孩子的一生,更富有价值的是,他非常具体地指导家长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养成种种好习惯.书中列举了许多古今中外名人的有趣故事很值得借鉴.把这本书推荐给家长看是最好的选择.相信只要潜心去阅读这本书,许多的困惑都会迎刃而解.我就我读这本书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共勉: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一、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娇生惯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使很多孩子非但什么都不会做,而且为人自私不讲道理,蛮横霸道.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除了教师,父母更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读后感《《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读后感》.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二、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处处以身作则之外,还必须在第一时间提醒学生,比如:写字时坐的姿势是否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读书时是否挺直腰杆,坐端正;听讲时是否认真倾听别人的话;当天的作业订正当天是否已经完成……平时课堂中的点点滴滴,正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每一次的纠正,每一次的提醒都能对孩子起到督促的作用.天长日久,好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三、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自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发现动物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并荣获诺贝尔奖后,人类广泛地开展了对自身各种能力与行为的发展关键期的研究.研究发现,孩子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关键期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因此,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抓住关键期进行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作为小学时期的教师,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的重任就更在我们的肩上. 四、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对于教师来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教师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什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噗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因此,一旦发现了类似的情况,教师及时地指出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一开始就刹住孩子的“歪风”,那么,坏习惯也就难以养成了. 五、纠正孩子坏习惯要有毅力.坏习惯难以改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决心不大、毅力不强.没有什么是不能纠正的,关键是有没有恒心和毅力.我们应该有信心,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终会有胜利的这一天! 每一个孩子首先要学会做人,他才可能去做事、学习、与人交流.做人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孩子为人的正确态度和品格.如果教师没有对孩子的为人态度和品格进行教育,孩子无疑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与人交往.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深深明白自身的重责,要牢记:现在多一次的提醒,将会在他的未来减少一次犯错的可能,这,就是
本文标题: 一生的好习惯的读后感(好习惯很重要读后感45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121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