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读物读后感二,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物理读物...
物理读物读后感二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物理读物读后感范文二,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本书是讨论物理学观念的进化的,并不是一种历史记载。爱因斯坦在序言中说:这里没有系统他讲述基本物理论据和理论,说得更恰当一些,我们的目的在于用粗线条描绘出人类如何寻找观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联系。我们试图说明是什么样的一种动力迫使科学建立起符合于客观实在的观念,但是我们的叙述必须简单。本书的总的任务既然是叙述物理学的进化,因此我们不得不对论据和观念作一定的选择。
在我们写这本书的时候,关于我们所想象的读者的特征,曾作过很长的讨论,并且处处都在替他着想。我们想象他完全缺乏物理学和数学的实际知识,但是却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足以弥补这些缺憾
爱因斯坦在写书的时候,为了读者,在材料的选择和叙述的方法上都是精心选择和设计的。爱因斯坦把抽象的理论写成一个"侦探故事","侦探故事"中设计了许多悬念,既提出了问题,也设计了悬念,读起来很有趣味性。《物理学的进化》叙述了某科学家遇到了什么问题,想了那些办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有些问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解决。有些问题,几百年间都认为是正确的,但后来的探索却证明是错误的。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新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因此新课改下的教材编写,应当为几岁和十几岁的孩子着想。教材内容首先要使孩子们对于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旧教材扳着面孔讲一些枯燥的理论,孩子们怎能不厌学。我们教材中的定律都是现成的知识,好象都绝对的真理,孩子们难道还有必要思考这些绝对的真理吗?
科学的发现往往在于基本理论的突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每天都在诞生新的学科,所以教材应在物理学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上下功夫,注重于查究最初的线索来指出新的物理概念在它与旧概念的斗争中是如何产生出来的,突出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新教材也可以以故事的`方式编材料,在编写中写出科学家的故事,吸引孩子们。在教材结构上由故事引出定律,然后讲定律,再配一定的练习,提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通过故事和定律教给孩子们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方法,并培养其科学研究的品质。科学家勤于思考、百折不回的精神,不迷信前人的结论,敢于思考坚持真理甚至为真理献身的精神都对孩子们有教育和启发作用。现在的高考题,往往都要学生应运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新教材当然要体现这方面的内容,让孩子们知道学以致用。通过做练习培养其应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材也许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探究精神。
这本书是讨论物理学观念的进化的,并不是一种历史记载。爱因斯坦在序言中说:这里没有系统他讲述基本物理论据和理论,说得更恰当一些,我们的目的在于用粗线条描绘出人类如何寻找观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联系。我们试图说明是什么样的一种动力迫使科学建立起符合于客观实在的观念,但是我们的叙述必须简单。本书的总的任务既然是叙述物理学的进化,因此我们不得不对论据和观念作一定的选择。
在我们写这本书的时候,关于我们所想象的读者的特征,曾作过很长的讨论,并且处处都在替他着想。我们想象他完全缺乏物理学和数学的实际知识,但是却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足以弥补这些缺憾
爱因斯坦在写书的时候,为了读者,在材料的选择和叙述的方法上都是精心选择和设计的。爱因斯坦把抽象的理论写成一个"侦探故事","侦探故事"中设计了许多悬念,既提出了问题,也设计了悬念,读起来很有趣味性。《物理学的进化》叙述了某科学家遇到了什么问题,想了那些办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有些问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解决。有些问题,几百年间都认为是正确的,但后来的探索却证明是错误的。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新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因此新课改下的教材编写,应当为几岁和十几岁的孩子着想。教材内容首先要使孩子们对于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旧教材扳着面孔讲一些枯燥的理论,孩子们怎能不厌学。我们教材中的定律都是现成的知识,好象都绝对的真理,孩子们难道还有必要思考这些绝对的真理吗?
科学的发现往往在于基本理论的突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每天都在诞生新的学科,所以教材应在物理学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上下功夫,注重于查究最初的线索来指出新的物理概念在它与旧概念的斗争中是如何产生出来的,突出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新教材也可以以故事的`方式编材料,在编写中写出科学家的故事,吸引孩子们。在教材结构上由故事引出定律,然后讲定律,再配一定的练习,提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通过故事和定律教给孩子们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方法,并培养其科学研究的品质。科学家勤于思考、百折不回的精神,不迷信前人的结论,敢于思考坚持真理甚至为真理献身的精神都对孩子们有教育和启发作用。现在的高考题,往往都要学生应运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新教材当然要体现这方面的内容,让孩子们知道学以致用。通过做练习培养其应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材也许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探究精神。
物理其实很简单
新学期开始了。
大多数同学觉得高中物理是最难学的的科目。那么,高中物理是不是真得挺难学呢?是不是就没有学好它的希望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物理蛮简单的,只要我们讲求一定的方法,物理是不难学好的。高中物理是各学科中成绩分化最严重的,有许多同学在高中继续沿用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结果成绩却很不理想。就是至今还有很多高年级的同学在说”我觉得花在物理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少,可成绩却总是上不去”。这些究竟原因何在呢?其关键就在于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在此我给广大同学介绍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有助于同学们的学习。
第一,“勿于浮沙筑高台”——夯实基础。
不管学什么我们都知道:“记不住是学不会的”。记忆基本知识点。很多同学感觉自己课本学得很“扎实”,上课也认真听讲,可就是考不好,原因没有深入地理解基础知识,只是机械地做题,不去思考基本的知识点,导致自己学的内容像“空中花园”,而我们又被这种假象所蒙蔽,自以为学的很好,但一走进总复习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虽然那时还不算晚,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高中物理中规律、定理公式等比较多,单纯地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因为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清楚这些公式结论的适用条件或范围,才能有效地进行运用。所以在此我提醒大家,在学新课时就要深入下去,只记忆几个谁都会背的公式定理是行不通的,还要“顺藤摸瓜”,做完题目及时回扣课本内容,夯实基础,且把课本当作自己的根,经常翻看课本,每一遍深入的阅读都会带给你”豁然开朗”的顿悟。
第二,“温故而知新”——注意预习。
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没有时间的限制,长则20分钟,短则课前的5、6分钟,重要的是过程。)将知识预先浏览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有的同学感到听课十分吃力,原因就在于此。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预习可以培养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后进入大学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这些可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应该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第三,“厚积而薄发”——重视积累。
都知道学语言靠的是积累,其实物理也靠积累的。“玉龙山不化凭千年雪,金沙江长流靠百条溪”告诉我们,积累是成功路上的路基。既然如此,如何积累才是关键所在。这其中具体就是错题集和笔记了。可以这么说,错题集是我们的法宝,笔记是我们的左膀右臂。在这里,我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要经常进行错题改正,建立错题档案本,错题不能只抄在本上,就完事了。必须要做定期复习,并且做上标记。一道错题,若第一次复习题做对了,可以做上标记,时间过得长一些再复习,若复习三次都对了,可以做上标记,可以暂时不用管了,以后放寒假、暑假,高一学年期末考试前再复习,这样,虽然你抄的错题越来越多,但通过每次的定期复习,不会做的、再做错的题目应该越来越少。
关于做错题本的建议:
(1)分类别抄错题。(用什么样的类别自定,例如按”章节”)。
(2)抄错题本身就是一次复习。用不同的颜色总结,归纳错误原因,以及得出的小结。
(3)将题目抄在正页,在反面抄录答案,每一页在页边上开辟空白行,专供写错误原因,得出的小结,做题的感悟以及复习的标记(日期,第n次)等用。
错题集其实很灵活,上面只是我的建议,也可以由着自己性子,不必格式化、套路化,每整理一道错题都会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写到上面的东西我们可以保证自己掌握了,这样,做错题集的目的就变成了规范解题和感悟反思了。错题整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做错题整理可能在短期内体现不出效果来,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它对于学习的帮助作用必将日益显现!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中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有的同学总是感到困惑,说“上课时注意了听课,就忘了记笔记;而记了笔记,就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对此,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也可以在课堂上先听后记。笔记作为考试的第一手资料,温习一遍好似又重听了一遍课堂内容,事半功倍。但是,“三分钟热度”的现象很常见,关键在于持恒,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挑战自己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坚持到底。
第四,“学而不思则罔”——学贵在悟。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学生的差距不主要在于智力,而在于顿悟的能力。悟性高固然好,但悟性不好也无需灰心,须知顿悟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感悟,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去感悟知识的本质。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知识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也是战胜遗忘的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很多同学认为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我们应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学物理不在于做了多少题目,而在于掌握了多少方法。针对一种类型的题目,加以比较分析,找到共性,悟到出题人在此出题的原因和意图,也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感悟纷繁精美包装下的相同内涵,赢得顿悟后的喜悦。也就是说有的时候1×3>>3×1,我们将一道题目用不同的方法多做几遍,比用一种方法做几道题要好的多。
第五,”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信老师,相信自己。
学习的过程当中要紧跟老师的步伐走,没有一个老师不为了学生的明天,他们会琢磨教法,反复论证,然后教授给学生,所以每个老师都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多和代课老师交流,多问自己、问老师、问同学,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学问学问,百分之五十是问出来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还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总之,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只要大家能掌握其中方法规律,不怕困难,并且肯付出努力,你们一定可以学好它!
学习物理,其实并不那么困难,知识+方法+勤奋+悟性=成功!
几点忠告:
1、千万不要太自信了,笔记绝对比你的记忆NB;
2、听懂和会做要差好几条街;(你阅读一篇优美的散文,你读懂了,可是你能写一篇类似的文章吗?所以听懂≠会做)
3、不要通过熬夜来提升自己的学习,学习的主阵地永远是课堂;
5、千万不要在课堂上迷糊,学习是很苦的,当你迷糊过去的时候,你的苦就白费了;
6、千万别把老师的严厉当做对你的折磨,如果不在乎你,其实可以看不见你的;
7、连作业都不能保证的人,你可以不用做学生了;
8、无论咋样,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
9、如果不是学神,千万别装B,认真,刻苦才是王道!
大多数同学觉得高中物理是最难学的的科目。那么,高中物理是不是真得挺难学呢?是不是就没有学好它的希望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物理蛮简单的,只要我们讲求一定的方法,物理是不难学好的。高中物理是各学科中成绩分化最严重的,有许多同学在高中继续沿用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结果成绩却很不理想。就是至今还有很多高年级的同学在说”我觉得花在物理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少,可成绩却总是上不去”。这些究竟原因何在呢?其关键就在于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在此我给广大同学介绍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有助于同学们的学习。
第一,“勿于浮沙筑高台”——夯实基础。
不管学什么我们都知道:“记不住是学不会的”。记忆基本知识点。很多同学感觉自己课本学得很“扎实”,上课也认真听讲,可就是考不好,原因没有深入地理解基础知识,只是机械地做题,不去思考基本的知识点,导致自己学的内容像“空中花园”,而我们又被这种假象所蒙蔽,自以为学的很好,但一走进总复习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虽然那时还不算晚,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高中物理中规律、定理公式等比较多,单纯地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因为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清楚这些公式结论的适用条件或范围,才能有效地进行运用。所以在此我提醒大家,在学新课时就要深入下去,只记忆几个谁都会背的公式定理是行不通的,还要“顺藤摸瓜”,做完题目及时回扣课本内容,夯实基础,且把课本当作自己的根,经常翻看课本,每一遍深入的阅读都会带给你”豁然开朗”的顿悟。
第二,“温故而知新”——注意预习。
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没有时间的限制,长则20分钟,短则课前的5、6分钟,重要的是过程。)将知识预先浏览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有的同学感到听课十分吃力,原因就在于此。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预习可以培养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后进入大学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这些可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应该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第三,“厚积而薄发”——重视积累。
都知道学语言靠的是积累,其实物理也靠积累的。“玉龙山不化凭千年雪,金沙江长流靠百条溪”告诉我们,积累是成功路上的路基。既然如此,如何积累才是关键所在。这其中具体就是错题集和笔记了。可以这么说,错题集是我们的法宝,笔记是我们的左膀右臂。在这里,我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要经常进行错题改正,建立错题档案本,错题不能只抄在本上,就完事了。必须要做定期复习,并且做上标记。一道错题,若第一次复习题做对了,可以做上标记,时间过得长一些再复习,若复习三次都对了,可以做上标记,可以暂时不用管了,以后放寒假、暑假,高一学年期末考试前再复习,这样,虽然你抄的错题越来越多,但通过每次的定期复习,不会做的、再做错的题目应该越来越少。
关于做错题本的建议:
(1)分类别抄错题。(用什么样的类别自定,例如按”章节”)。
(2)抄错题本身就是一次复习。用不同的颜色总结,归纳错误原因,以及得出的小结。
(3)将题目抄在正页,在反面抄录答案,每一页在页边上开辟空白行,专供写错误原因,得出的小结,做题的感悟以及复习的标记(日期,第n次)等用。
错题集其实很灵活,上面只是我的建议,也可以由着自己性子,不必格式化、套路化,每整理一道错题都会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写到上面的东西我们可以保证自己掌握了,这样,做错题集的目的就变成了规范解题和感悟反思了。错题整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做错题整理可能在短期内体现不出效果来,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它对于学习的帮助作用必将日益显现!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中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有的同学总是感到困惑,说“上课时注意了听课,就忘了记笔记;而记了笔记,就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对此,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也可以在课堂上先听后记。笔记作为考试的第一手资料,温习一遍好似又重听了一遍课堂内容,事半功倍。但是,“三分钟热度”的现象很常见,关键在于持恒,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挑战自己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坚持到底。
第四,“学而不思则罔”——学贵在悟。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学生的差距不主要在于智力,而在于顿悟的能力。悟性高固然好,但悟性不好也无需灰心,须知顿悟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感悟,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去感悟知识的本质。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知识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也是战胜遗忘的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很多同学认为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我们应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学物理不在于做了多少题目,而在于掌握了多少方法。针对一种类型的题目,加以比较分析,找到共性,悟到出题人在此出题的原因和意图,也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感悟纷繁精美包装下的相同内涵,赢得顿悟后的喜悦。也就是说有的时候1×3>>3×1,我们将一道题目用不同的方法多做几遍,比用一种方法做几道题要好的多。
第五,”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信老师,相信自己。
学习的过程当中要紧跟老师的步伐走,没有一个老师不为了学生的明天,他们会琢磨教法,反复论证,然后教授给学生,所以每个老师都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多和代课老师交流,多问自己、问老师、问同学,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学问学问,百分之五十是问出来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还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总之,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只要大家能掌握其中方法规律,不怕困难,并且肯付出努力,你们一定可以学好它!
学习物理,其实并不那么困难,知识+方法+勤奋+悟性=成功!
几点忠告:
1、千万不要太自信了,笔记绝对比你的记忆NB;
2、听懂和会做要差好几条街;(你阅读一篇优美的散文,你读懂了,可是你能写一篇类似的文章吗?所以听懂≠会做)
3、不要通过熬夜来提升自己的学习,学习的主阵地永远是课堂;
5、千万不要在课堂上迷糊,学习是很苦的,当你迷糊过去的时候,你的苦就白费了;
6、千万别把老师的严厉当做对你的折磨,如果不在乎你,其实可以看不见你的;
7、连作业都不能保证的人,你可以不用做学生了;
8、无论咋样,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
9、如果不是学神,千万别装B,认真,刻苦才是王道!
《物理其实很简单》试读
这类书都大同小异,打着一些幌子,抓住了学生的想投机取巧的心理。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一个具体问题可以说方法去研究,但一门学科怎么讲方法,要讲也是一些套话。就比如英语记单词很简单,你觉得他会写些什么?
物理 其实很简单
关于物理学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固然重要,但逻辑思维是更关键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实际上我们要解决的是学生们思维模式的问题。很多的学生不会做题,往往不是知识点不会,是因为缺少一种物理的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那什么是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呢?其实就是一种因果关系,一种由已知推导未知的能力。所以我们说物理是一门讲究逻辑条理性讲究思维方式的学科。
因为这方面的缺乏,很多同学会抱怨,我看完一道题就懵逼了,解题根本没有思路,甚至没法下手。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解题。。。那我想说,出现这一种情况,最直接的原因是你还没有学会从条件出发解读出要点与解题模型。可以说,我们现阶段的高中物理试题,无非就是挖掘题干信息条件,并调用物理模型解题。那说到挖掘题干信息,就不得不提到审题。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的物理老师一定在平时讲解试题的时候,再三告诫大家,解题要:审题、做题、讨论这几个步骤来进行。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审题。三审试题是正确解出一道物理试题的必要条件。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在平时的做题中,很多同学就是为了追求所谓的速度,拿到一道物理题目后就开始上手做。但你知道么?这样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为什么呢?一是这样的同学往往并不能解读出题目的全部信息,他常常抱着做一步算一步的想法。结果是写完了基本公式之后就没有思路了,根本没法往下做。二是还有一些物理逻辑能力还不错的同学,可能歪打正着能有一个较为正确的思路,但是由于粗心,往往会出现我们同学们常说的所谓粗心,没看到题干里重力不计啊,没看到加速度已经给出了数值呀之类最基础的错误。一道本可得满分的试题,因为这种小错误丢掉很多分数,这是非常可惜的。
在这里我想强调两个观念:第一句话是:不懂题目,就不要开始做题。除非你只是想拿那些基本的公式分。第二句话:粗心与熟练度成反比。所有考试中的粗心,都可以通过自我总结与反思加之不断练习来减小它的概率。举个例子,你总是忽略了粒子重力不计的这一条信息,那你就应该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写上注意粒子重力是否计算,反复提醒自己。不相信这样你的粗心概率不会下降。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审题呢?——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审题的目的。
审题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充分挖掘我们题目中间的关键信息与隐含信息,由已知推断未知。这往往是一些关键词,首先要把关键词给重点标注出来,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解读,挖掘背后的隐含条件。比如说光滑、保持平衡、恰好、匀速直线这类词。
第二个目的呢,则是要求你在审完题目之后立马在脑海里浮现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方法。要反问:这是哪一个板块的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型,模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模型有哪些基本公式?这个模型的解题套路是什么?
那么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的解题思路也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我们以下面这道磁场题目为例。我们审题之后应该得到哪些信息?从这些信息我们又可以推出结论呢?当我第一次做这道题的时候,我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首先,我会想这道题我该怎么解。题干求的是圆形磁场的最小面积,也就是能够包裹住粒子运动轨迹的最小圆,再进一步说,我就需要求出粒子在磁场运动中的运动轨迹,而要知道运动轨迹呢,则必须求出它的圆心。所以我就确定了我的解题方向:先找圆心,再求轨迹,最后求出最小圆面积。
我们来分析一下刚刚我的思路,那么我们会发现,我是以一种反向思维来思考的。我对题目中间要求的量进行了逻辑上的反推,反推出来我应该求什么。(这是我审题的第一步)然后,我会分析题目中间有哪一些条件我可以用!
那我会再一次地审题,然后发现这道题目中间,我能运用的直接条件是下面这两个第一个条件:粒子在原点射入磁场,且方向沿着Y轴正方向。那么我们可以推出的结论就是:我们粒子的轨迹圆的圆心一定在我们的X轴的正方向上,这是由我们带电粒子运动半径与速度方向垂直决定的。那么第二个条件,就是它从B射出,且有一个角度。那这个我就可以推出来,磁场圆的另一个端点一定是在bv这条线的延长线上的。再根据我们圆心到各点距离相等的条件,我就可以推断出,我需要找的,是在X轴上的某点,且该点到原点的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换言之,点到两直线的距离相等,那我通过做角平分线就可以求解了。
我举的这个例子呢,想解释两个观点:一个是审题必不可少,物理解题的过程就是通过思维逻辑推理从已知信息条件推出要求结论的过程。第二个是审题水平需要通过不断反思自我思路过程来提升。做完一道题目之后想想我是怎么想到的,或者看完答案之后想想这个答案是怎么想到的。这个过程是很关键的,这种反观自我思维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它能够使我们无论是看待题目还是看待生活中的自己都更加理性。这是我个人对自己做题的解题思路的剖析。
但是如果是第二次做这道题,我就不会这么做了,因为刚刚做题的思维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如果每一次做同一道题题都经过这么一个过程,这很浪费时间。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在做完一道很好的例题之后,对这类题进行一个自我的总结。这就是我所说的模型总结。你看我们这道题,它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一个未知的磁场,两个只知道方向的粒子。那我们根据这三个要素就可以把这个模型概括为:未知磁场求圆心模型。那么这类模型的解题套路是什么呢?根据第一次做题的经验,我们需要延长两速度找出焦点,做过焦点的角平分线再通过半径或者速度的垂线求圆心。
总结模型是一件能长期获利的事情。一个模型的总结往往需要上面所提到这几个方面:有什么要素?适用条件是什么?常规解题套路是什么?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
假设我们完成了这样一个模型总结的过程。
第二遍的做题的过程应该缩短为这样:看完题目,由题目中间“未知磁场,两个粒子只知道运动方向”的信息,就推出这是一个未知磁场求圆心的模型。进一步调用大脑中间储藏的解题套路,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需要做得是延长速度找焦点,再做角平分线求圆心。
你看,如果这样,我们的解题思路是不是有大大的简化?能直接调用解题套路,又怎么会没有解题思路呢?
所以,我强调模型观念:树立模型意识,通过自我总结积累模型。有同学或家长可能会问怎么积累模型呢?那我的回答是,自我总结。很多参考书会帮助你做这个事情,但它不会帮到底,它会是一个很好的帮手,但主要工作仍然在于自己。每一次做完一道很好的范题、例题之后,你就对其中运用到的物理思想和解题套路进行总结。利用范题本把相似的题目、模型归纳汇总,坚持下来,相信你会有非常大的收获,在成绩上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关于模型,我再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大家看看自己到底熟不熟悉。以连接体速度关联为例。绳、杆模型中两端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与速度有什么联系?斜辟接触面模型中斜辟与它上面的物体在接触面的法线上速度与加速度有什么样的联系?轻质物体模型中轻质物体受力有什么样的特点?分离模型中分离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它的受力情况,加速度与速度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都需要各位总结归纳思考。他们往往是我们解题的关键。
最后我想谈谈考试。很多同学考试不理想?考完之后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粗心啦,没时间啦?...我想说,熟练度决定了你是否能触及到你能力的天花板。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你可能的最高分,但熟练度则决定了你能否接近这个最大值。
我们的考试与平时的练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时空感受上的不同。我个人认为高考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熟练程度。这个熟练程度不仅仅包括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还包括你对二级结论、对重要模型乃至与易错点的熟练程度。就像之前所提到的,一个高手不仅仅要对考题的套路有清晰的了解,也应该是能清晰地知道类似于“重力忽略不计”这样的易错陷阱,并且不断提醒自己,以达到减小错误概率。只有对二级结论、模型思想以及易错点充分熟悉,你才可能在很短的考试时间内得到很高的分数,以达到很高的正确率。
当然这一切,得建立你已经对模型进行过总结归纳,对二级结论有过推导的基础之上的。
一、树立模型意识,通过自我总结积累模型与二级结论。
二、注重总结,汇总模型与易错点,不断反思自我思路过程。
三、注重审题,挖掘信息,利用模型,把握整体解题思路。不懂题,就不要下笔。
四、熟练度决定是否能达到成绩的天花板。(模型、二级结论、易错点)
因为这方面的缺乏,很多同学会抱怨,我看完一道题就懵逼了,解题根本没有思路,甚至没法下手。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解题。。。那我想说,出现这一种情况,最直接的原因是你还没有学会从条件出发解读出要点与解题模型。可以说,我们现阶段的高中物理试题,无非就是挖掘题干信息条件,并调用物理模型解题。那说到挖掘题干信息,就不得不提到审题。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的物理老师一定在平时讲解试题的时候,再三告诫大家,解题要:审题、做题、讨论这几个步骤来进行。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审题。三审试题是正确解出一道物理试题的必要条件。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在平时的做题中,很多同学就是为了追求所谓的速度,拿到一道物理题目后就开始上手做。但你知道么?这样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为什么呢?一是这样的同学往往并不能解读出题目的全部信息,他常常抱着做一步算一步的想法。结果是写完了基本公式之后就没有思路了,根本没法往下做。二是还有一些物理逻辑能力还不错的同学,可能歪打正着能有一个较为正确的思路,但是由于粗心,往往会出现我们同学们常说的所谓粗心,没看到题干里重力不计啊,没看到加速度已经给出了数值呀之类最基础的错误。一道本可得满分的试题,因为这种小错误丢掉很多分数,这是非常可惜的。
在这里我想强调两个观念:第一句话是:不懂题目,就不要开始做题。除非你只是想拿那些基本的公式分。第二句话:粗心与熟练度成反比。所有考试中的粗心,都可以通过自我总结与反思加之不断练习来减小它的概率。举个例子,你总是忽略了粒子重力不计的这一条信息,那你就应该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写上注意粒子重力是否计算,反复提醒自己。不相信这样你的粗心概率不会下降。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审题呢?——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审题的目的。
审题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充分挖掘我们题目中间的关键信息与隐含信息,由已知推断未知。这往往是一些关键词,首先要把关键词给重点标注出来,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解读,挖掘背后的隐含条件。比如说光滑、保持平衡、恰好、匀速直线这类词。
第二个目的呢,则是要求你在审完题目之后立马在脑海里浮现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方法。要反问:这是哪一个板块的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型,模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模型有哪些基本公式?这个模型的解题套路是什么?
那么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的解题思路也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我们以下面这道磁场题目为例。我们审题之后应该得到哪些信息?从这些信息我们又可以推出结论呢?当我第一次做这道题的时候,我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首先,我会想这道题我该怎么解。题干求的是圆形磁场的最小面积,也就是能够包裹住粒子运动轨迹的最小圆,再进一步说,我就需要求出粒子在磁场运动中的运动轨迹,而要知道运动轨迹呢,则必须求出它的圆心。所以我就确定了我的解题方向:先找圆心,再求轨迹,最后求出最小圆面积。
我们来分析一下刚刚我的思路,那么我们会发现,我是以一种反向思维来思考的。我对题目中间要求的量进行了逻辑上的反推,反推出来我应该求什么。(这是我审题的第一步)然后,我会分析题目中间有哪一些条件我可以用!
那我会再一次地审题,然后发现这道题目中间,我能运用的直接条件是下面这两个第一个条件:粒子在原点射入磁场,且方向沿着Y轴正方向。那么我们可以推出的结论就是:我们粒子的轨迹圆的圆心一定在我们的X轴的正方向上,这是由我们带电粒子运动半径与速度方向垂直决定的。那么第二个条件,就是它从B射出,且有一个角度。那这个我就可以推出来,磁场圆的另一个端点一定是在bv这条线的延长线上的。再根据我们圆心到各点距离相等的条件,我就可以推断出,我需要找的,是在X轴上的某点,且该点到原点的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换言之,点到两直线的距离相等,那我通过做角平分线就可以求解了。
我举的这个例子呢,想解释两个观点:一个是审题必不可少,物理解题的过程就是通过思维逻辑推理从已知信息条件推出要求结论的过程。第二个是审题水平需要通过不断反思自我思路过程来提升。做完一道题目之后想想我是怎么想到的,或者看完答案之后想想这个答案是怎么想到的。这个过程是很关键的,这种反观自我思维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它能够使我们无论是看待题目还是看待生活中的自己都更加理性。这是我个人对自己做题的解题思路的剖析。
但是如果是第二次做这道题,我就不会这么做了,因为刚刚做题的思维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如果每一次做同一道题题都经过这么一个过程,这很浪费时间。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在做完一道很好的例题之后,对这类题进行一个自我的总结。这就是我所说的模型总结。你看我们这道题,它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一个未知的磁场,两个只知道方向的粒子。那我们根据这三个要素就可以把这个模型概括为:未知磁场求圆心模型。那么这类模型的解题套路是什么呢?根据第一次做题的经验,我们需要延长两速度找出焦点,做过焦点的角平分线再通过半径或者速度的垂线求圆心。
总结模型是一件能长期获利的事情。一个模型的总结往往需要上面所提到这几个方面:有什么要素?适用条件是什么?常规解题套路是什么?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
假设我们完成了这样一个模型总结的过程。
第二遍的做题的过程应该缩短为这样:看完题目,由题目中间“未知磁场,两个粒子只知道运动方向”的信息,就推出这是一个未知磁场求圆心的模型。进一步调用大脑中间储藏的解题套路,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需要做得是延长速度找焦点,再做角平分线求圆心。
你看,如果这样,我们的解题思路是不是有大大的简化?能直接调用解题套路,又怎么会没有解题思路呢?
所以,我强调模型观念:树立模型意识,通过自我总结积累模型。有同学或家长可能会问怎么积累模型呢?那我的回答是,自我总结。很多参考书会帮助你做这个事情,但它不会帮到底,它会是一个很好的帮手,但主要工作仍然在于自己。每一次做完一道很好的范题、例题之后,你就对其中运用到的物理思想和解题套路进行总结。利用范题本把相似的题目、模型归纳汇总,坚持下来,相信你会有非常大的收获,在成绩上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关于模型,我再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大家看看自己到底熟不熟悉。以连接体速度关联为例。绳、杆模型中两端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与速度有什么联系?斜辟接触面模型中斜辟与它上面的物体在接触面的法线上速度与加速度有什么样的联系?轻质物体模型中轻质物体受力有什么样的特点?分离模型中分离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它的受力情况,加速度与速度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都需要各位总结归纳思考。他们往往是我们解题的关键。
最后我想谈谈考试。很多同学考试不理想?考完之后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粗心啦,没时间啦?...我想说,熟练度决定了你是否能触及到你能力的天花板。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你可能的最高分,但熟练度则决定了你能否接近这个最大值。
我们的考试与平时的练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时空感受上的不同。我个人认为高考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熟练程度。这个熟练程度不仅仅包括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还包括你对二级结论、对重要模型乃至与易错点的熟练程度。就像之前所提到的,一个高手不仅仅要对考题的套路有清晰的了解,也应该是能清晰地知道类似于“重力忽略不计”这样的易错陷阱,并且不断提醒自己,以达到减小错误概率。只有对二级结论、模型思想以及易错点充分熟悉,你才可能在很短的考试时间内得到很高的分数,以达到很高的正确率。
当然这一切,得建立你已经对模型进行过总结归纳,对二级结论有过推导的基础之上的。
一、树立模型意识,通过自我总结积累模型与二级结论。
二、注重总结,汇总模型与易错点,不断反思自我思路过程。
三、注重审题,挖掘信息,利用模型,把握整体解题思路。不懂题,就不要下笔。
四、熟练度决定是否能达到成绩的天花板。(模型、二级结论、易错点)
物理其实很简单 这本书怎么样
这本书很不错,我同学买了,我看过,既幽默又实用,介绍了很多学习的好方法,我也准备去买一本再好好看看~~~
本文标题: 其实物理很简单读后感(什么是高中物理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083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