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阳关雪读后感,阳关雪读后感篇一,提及阳关,颇为熟悉,不少人都熟悉那别友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然而,又有...
余秋雨散文阳关雪读后感
提及阳关,颇为熟悉,不少人都熟悉那别友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然而,又有谁来到这通向西域的关卡。
这位“漂泊者”,是那么深爱着中华文化的废墟。大雪飘然,大漠茫茫中艰难地行进奔赴阳关,就为了看那几个土墩?不,绝不是。他所观看的是一个伟大神圣的废墟,蕴藏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怀着悲哀无言的关卡,默默地告诉人们中华还有一个篱落的阳关,文化的阳关,永远存在着的只是多了些清淡的阳关。
这儿是军事圣地,这儿是浴血沙场,这儿是挥别一个个流落官,一个个文人的冷血地。
这儿有着无数个坟堆,在冷风中孤独地哀吟,却被历史长河冲得一干二净。那么多人,就这样被一页页地翻过?那么深奥的文化,就这么被深深地掩埋?
余秋雨先生不禁慨叹大诗人王维的唐人风范,在这凄惨之地,竟缠绵淡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境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在历史“吹拂”下,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无人与他做伴,惟独那几个土墩。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余秋雨先生无奈地叹息。
阳关不再是阳关,大雪不再是大雪,那是中华之文化及已被淡忘的掩埋。
阳关雪读后感篇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之所以被人们广为传诵,正是这道阳关,隔离了友谊,分别了亲人,而常被寄托无尽的思念、眷依。
阳关在古人笔墨下无限温柔宁静、深入人心,却从未发现是暗藏如此波涛汹涌,当作者余秋雨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灵去探索历史深深埋藏的那一页,不会想到恬润的阳光雪竟如此的.寒风凛冽,古战场上毫无一点绿色的印迹,不见一丝生命的划痕,冬雪裹着黄沙,劲风埋藏了生灵,那些苍白的尸骸遗骨惊骇地祼露在永远阴沉的天地之中,随烟尘翻滚在荒漠,人们似乎早已遗忘了这里,好似凭空出现的土墩、沙地镌刻了它的过往,石碑上的“阳关古址”是它唯一的身份。
的确,中世纪有这么一族人,他们早已恬然随和,他们没有深极人心的叹息,没有无奈尖锐的愤恨,他们有的只是宁静、无懈可击的微笑,他们的心底,自信的力量感染他们豁达,塑就宽容的心胸,那样的微笑,值得21世纪的我们细细体会,不再埋怨,不作痴想,学会坚强。
谁说文人都尖锐地看待社会?我不同意,他们与众不同但不代表他们小家子气,他们看透了人生只是用另一种角度说明命运绵长悠远,而不被理解,只不过现实给文人留下的道路太窄、太可悲,“羌笛”消散,“春风”不再,只留下几块碑来为世人想象曾经的刀光剑影。
阳关雪读后感篇三中华文化,中华废墟,正如阳关。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又倒在历史长河的大雪中。阿房宫被毁了;圆明园被一把火烧了;莫高窟里的“东西”被运走了一车又一车……换来的是大烟鸦片,是恶魔铁蹄,是战火,是绝望。还好,中国从一断断苦难岁月中走了出来,但是谁记得我们曾有多少画,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绚烂;我们曾有多少书,流传千古却又毁于苦难的哲思;我们曾有多少楼,留下亘古墨客鸿篇巨制的史诗;我们曾有多少人,鞠躬尽瘁又挥墨洒血的美丽;我们曾有多少事;震撼天地感动乾坤的华夏!谁知道中华文化废墟还长眠着,它在等待我们把大雪抹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时,“劝”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华文化的人。“颈的不是“一杯酒”,是对中华文化的爱与悲怜,“无”的不再是“故人”,而是这千年文明。
文化不仅是简单的文化,而是向世人宣告中国是什么的标志。
文化的阳关寂寞着。劲刮着刺骨的北风,飞扬着漫天的狂沙,飘摇着枯涩的芦苇,还有那几个土堆孤寂地哀吟。
余秋雨先生漫步长叹,继续着苦旅文化的悲程。
阳关大雪又呼啸而立,文化的哭泣开始萦耳。这是谁在哭泣?也许是文化废墟,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的人,更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后,又来悲怜文化的人。
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化,留存于世的不要只是静静的兵马俑,蜿蜒的长城与几个石窟,它应该是不计其数,可千万不要被大雪所掩埋呀!
阳关雪读后感
关于阳关雪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而我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下阳关雪读后感,大家都一起来看一下吧。
阳关雪读后感篇一
我从没有去过阳关,对此也了解很少。读完《阳关雪》后,便找来几组图浏览一下,不禁生出几分感伤。“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面对如此的景致,谁都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西汉时,阳关曾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镇,严加把守。可阳关如今早已不如往日,仅仅是在一座红色的堆满沙石的山峰上,残留有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墩。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在友人临别时所作的这首《渭城曲》,用余秋雨的话说,是“缠绵淡雅”的。丝毫感觉不到阳关如今的凄冷之景,只是别时应有的微微的忧伤。
阳关不反复它过去的金色的绚烂,只剩下凄凄的一片荒原。想起楼兰古城的悲哀,曾经繁华的美在不经意间却毁于一旦,也许正应了一位作家的那句话: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见,只由人们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图画。
历史是深邃而苍凉的,面对窗外阳光映照的花园中嬉笑的人们,我想,现在珍贵的事物,千百年后,也会随岁月的轮回而被渐渐淡忘吧。
阳关雪读后感篇二
手里是一本余秋雨文集,读着《阳关雪》,我被深深打动。
我不曾到过阳关,只是在十五岁那年,离家出走,携着少年的忧伤和孤独,奔赴敦煌,在漫天飞舞的风沙里,感受了几许流浪的疲惫与悲凉,我不曾体会它背后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小时候,从课本上读这首诗只觉得“阳关”很远,脑海里出现的是肆虐的风沙,和将要远去的朋友,牵着马离去的孤独的背影,离别的不忍,只好劝朋友再喝一杯酒,阳关迢迢再无故人。
今夜,读余秋雨先生的《阳关雪》,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行者”在漫天飞雪的茫茫大漠里艰难行进奔赴阳关,在他身上背负的是一个中华儿女厚重的历史文化情感。放眼望去,层叠的树影,树下流水不断,不远的山峰上呈现荒落的土墩一座,必定是阳关了!
自古屯扎兵马之处,必是具备此条件的,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走进,视野里坍塌的烽火台分明就是先前的土墩而已!在千年之后的寒风里佝偻着身子,悲壮地见证着当年历史古战场的惨烈。余秋雨先生所观看的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神圣的废墟,蕴藏着千年的历史文化。
是一个怀着悲哀无言的阳关,一个响亮着战争号叫和将士呐喊的历史呼声的阳关。这儿是军事圣地,这儿是浴血沙场,这儿是挥别一个个流落官,一个个文人的流放地。这儿有着无数个坟堆,这儿有着无数不屈的灵魂,却在凄冷的风中孤独地哀吟,历史留给了他们的是什么?是淡漠,是无情,是遗忘!那么多人,就这样被一页页地翻过?
那么深奥的文化,就这么被深深地掩埋?余秋雨先生不禁慨叹大诗人王维的唐人风范,在这凄惨之地,竟缠绵淡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境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历史“吹拂”下,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无人与他做伴,惟独那几个土墩。也许,再过几多岁月,就连那土墩,那废墟也将化作尘灰荡尽!阳关,不正是我们中华历史文化的缩影吗?
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被淹没在了历史长河的大雪之中。拨开浓重的历史面纱,清扫沉压在这历史文化废墟身上厚厚的积雪,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久远的,悲壮的故事告诉世人,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历史的一页不应被掩埋,我们有责任让那历史的废墟上重新开出艳丽花朵,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神,决不能被“大雪”掩埋,阳关迢迢,征途漫漫,我们需早日动身!
文化的阳关寂寞着。肆虐的北风在耳边吼叫,漫天飞扬的风沙狂笑着,枯涩的芦苇柔弱地叹着气,还有那几个土堆孤寂地哀吟。余秋雨先生漫步长叹,继续着苦旅文化的悲程。阳关大雪又呼啸而立,文化的哭泣开始萦耳。这是谁在哭泣?也许是文化废墟,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的人,更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后,又来悲怜文化的人……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余秋雨散文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1
静的夜空,最好莫过于读书,一盏孤灯,一杯浓茶,细细品味。
《垂钓》是《余秋雨散文》中的一篇,是余秋雨夫妇在海参威的见闻,情节十分简单。一胖一瘦的两个垂钓老人,因为个人喜好不同,胖老人在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次下钩不到半分钟他就起竿,次次都会挂着六条小鱼,他忙忙碌碌地不断下钩、起钩,从来没有落空,落日余晖的时候,总是快乐地满载而归;瘦老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的钓钩只有
一个,而且硕大无比,即使没有大鱼上钩,他都倔强地端坐着,等着暮色苍茫了,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
两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胖老人归去的时候已是盆满钵满,快乐的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虽然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北,但他毕竟鱼桶空空,一个人在暮色渐浓的大海边寂寞地等待,孤独地守候!
余秋雨在散文中说道“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的人类”。的确,人类在演绎故事的时候,皆因为不同的人生观而丰富了结局,让旁观者更觉意味无穷。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不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客观条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标,那种孤单寂寞的对峙并不能显示崇高,唯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发现自己,脚踏实地的面对和解决,才会象胖老人一样,面对人生自如地下钩、起钩,而且次次都是满载而归,撞开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乐之门!
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的翻开这样的一本书。再去品味书中对人生、灵魂以及人性的感悟。当然会感慨万千。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2历史,穿越时间与空间,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千年走一回,却有阵阵叹息,轻轻的,缓缓的,从遥远的爱琴海,从法老的金字塔,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也从恒河畔边传来。当曾经的辉煌成为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跟随他们的脚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中,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彻底的古文明。“千禧之旅”的目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文明古国,领略各类文明的精华,寻找古代文明的路基,可我更觉得这像是一次冒险。途中他们遇到很多惊心动魄的事,随时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余秋雨写到:“我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老人的伤痕。”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小的陈旧和任意的闲散。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埃及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古城重建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他们连字也不认识,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被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任何一种文明都离不开水源,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恒河边,却让我领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无数黑压压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在恒河边,所能看到的是,人的肮脏,人的丑陋,人的死亡,就这样夸张的裸露,都可以毫无节制地释放给他人,释放给自然。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露,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日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对人类,它还有多少耐心?
《千年一叹》仅500多页,却让我的思绪跟随着它横贯了整个亚欧大陆,跨越了几千年的时光。正如《千年一叹》歌词中所写:“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磐的凤凰在飞翔。”听着李白的歌,寻着屈原的梦,探寻着中东古文明的辉煌,抚慰着西亚顾问名的伤痛,感受着南亚历史的喜怒哀乐。“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它引导着我们踏进那个往昔的时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乐,而同时也承受着这些辉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思索着我们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缘由,中国文化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正是这个本质,使它节省了很多靡费,保存了生命。这个以世界屋脊作门槛,以千年冰雪作门楣的泱泱大国,正以磅礴的气势矗立着,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它深邃古老却又充满活力,在新的时代的浪潮中,它正以中华雄狮的英姿,震惊着全世界。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3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过一本书,也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作一本书。想必人们对余秋雨的散文所作的评论已是多如繁星的,我此举不免有班门弄斧之嫌。我没有看过很多所谓的世界名著,只因自己没有这么高的品味。然而对这些著作等身的大作家评足论道,又不免太肤浅。终究还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诱惑,心灵的撩拨。
秋雨散文历史的气息很浓。像《酒公墓》、《寂寞天柱山》、《阳关雪》等许许多多的篇章其中浓缩历史,浓缩人生。秋雨是年轻的,他能冲着王维的《渭城曲》而去寻访阳关雪,仅仅是为一个多年的梦,为一份童真。因而他又是洒脱的,试想在各种现代文明的烦扰下,又有谁有这么的一份闲情逸致呢。谁心中无一个饶撩的梦想,但谁依然有这么的一份纯真呢?我们对很多在年轻的心中是新奇的东西已见惯不怪,甚至对于诸如抢劫、盗窃的现象也视而不见,不知道这些能不能看作麻木不仁,但至少说明我们已经失去那份童真,我们的心已经老。
秋雨是年轻的却又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在秋雨的心中历史虽然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更多的是给我们无穷的悔恨。在《道士塔》心中透露的就是这样一种情绪。人们往往把敦煌石窟的罪人归结为王道士。从一个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当时的那种所谓"官员"的官员的错,一个国家都如此的,又何况一个如此无助的人呢?王道士为生活的所迫也只能如此的。作为华夏子孙莫不对此感到悲愤的,却很少人像秋雨那样洞察更深层的原因。对于往事的描述,秋雨能如一位老人用历史的心态看待,平和而非柔弱,悲愤而能决无忘其所然。秋雨应该对历史有很深刻的解。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4初次接触他的文章,是语文课本上那一篇《信客》。读毕,平淡的语调,朴实的语言却描绘得如此生动,令我不经心生敬佩。专业点说,就是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
我欣赏《苏东坡突围》。正如苏辙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正因为他太出色、太响亮,使得那些品格低下的谏臣有了嫉妒的目标。然后苏轼就被你一拳我一脚的批判,甚至贬损。八百多年前苏东坡先生的遭遇,本已尘封于历史之中,然而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对曾经攻击过苏东坡先生的人经行强烈的反驳。用词之尖刻,情绪之激昂,在文字之中尽显铺张。恣意汪洋的文采、率真自信的个性、乐观豁达的气质,都是我们对这位大才子苏东坡的认识。几百年来,其诗词文赋吟诵不绝,相传至今。我欣赏苏东坡先生桀傲不驯的个性,乐观向上的情感,却每每心痛其人生频频遭遇的坎坷。苏东坡是中华文明史上既不可遇又不可求的文化伟人,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正是促进他成为伟人的原因。这些,在《苏东坡突围》中详细又透彻的体现了出来。
余秋雨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结合。将历史写的活灵活现,把文化述的铿锵有力,引起我们反思。正如专家们所评价的 ,“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这,就是余秋雨。这,就是《余秋雨散文》。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5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余秋雨做出的努力是令人赞赏的。在我的记忆里,余文首先在上海的《收获》杂志连载,而后被不断地出版、转载、报导,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的重要畅销图书,甚至出现在几乎所有的中文网站和杂志上,与鲁迅和林语堂的作品一道成为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一时间,大有不读余文,羞谈文学之风。果真是这样吗?让我们以他的《文化苦旅》为例,看看历史和文学在这里是怎样结构在一起的。
在《文化苦旅》中,我们可以透彻的看到作者采用的话语策略,那就是透着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的传统“爱国主义”(也即“民族主义”,这正是该书发行时面临的一种流行思潮),而后在这引导下进入深度操作的层面。
第一篇“道士塔”是一个奠定民族主义基调的重要篇章,它确立了整部书的话语(价值)姿态:王道士以他无知和贪婪出卖了中华文化的瑰宝“敦煌石窟艺术”珍品。这种道德化的母题和“故事”完全符合大众的“民族主义”走向。
不仅如此,作者还使用了一些煽情主义话语记号来强化这种戏剧性的效果,如“伤口”、“滴血”、“下跪”、“恳求”乃至“哭泣”,所有这些意象或独白都展示了一种露骨的煽情技巧。尽管它从文学技巧上看相当笨拙,但在中国的读者市场却是双重有效的,即点燃了读者的历史怒气,又使之产生了对作品乃至作者的无限钟爱,这样的例子在余文中俯拾皆是。
余文成功的运用历史随笔与情感化的叙述方式,引发了大众的阅读回响。尽管人们并未从这些历史诠释中获得新的概念,但封存在历史中的传统价值和现代生活的断裂,获得了某种修复,旧式文人的理想、趣味和面容遭到了大众之手的亲切抚摸。那么,在当时所谓“建构大中华文化圈”的大汉民族主义思潮中,余文受到大陆、台湾乃至世界各地华人知识分子读者的响应和鼓掌,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但是余文在市场化的包装上存在着“媚俗”过火的问题。它太过矫情。再以“王道士”一文为例,由于爱“宝”心切,作者竟打算给道士“下跪”,而为了敦煌经卷的一次亏本的“出口贸易”,作者想为此“大哭一场”。这种行文上的肆意煽情,主要源于,他一方面沉浸在老式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之中,一方面则试图向大众或市场寻求最大限度的认可,这两者最终发生了统一。没有任何一种统一比这一种看起来更为古怪。
与诗歌相比,中国散文在其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了一个可悲的角色,散文是诗歌与小说的话语残渣,堆积在文学史的边缘,成为每个时代主流话语的底衬。长期以来,以小日子、小情趣、小思想和小笔触为基本特征的“小散文”,尽管获得了城市市民的热烈掌声,其局限却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一个充满着阔大意象的中国文化而言,它只能是一种日用文化缀品。这就为所谓“大散文”诞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由:散文需要长“大”,需要更为“大气”的构架和运作。
在我看来,余进入历史和政治话语领域是一个错误。他旅行于一个他完全不能驾驭的领域,并陷入了阔大的迷津,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余文依托的那些陈旧的话语体制,正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里缓慢地崩溃。我们应该注意到,所有出现在这些怀旧书页中的言说都是一种挽歌,哀悼着所有正在随风而逝的政治、道德和文化传统。
余文并未让历史向我们开放并成为我们的,恰恰相反,它显示了一个旧式文人的普通特征:屈从于陈旧的历史阐述和历史语法,同时又沉醉在一些细小的话语改造之中,而这样的文本无疑无法成为新散文的方向。
散文应当从这思想的迷津中彻底解放出来,散文应当终止这种紧张的文化漫行,返回到伫立、安坐或躺的舒适状态。在一个高速运转的超级资讯时代,散文完全没有必要成为思想者的承重之本。“轻小”应当成为散文的常态,而“娓语”才是当代散文的主流。无关乎深沉和浅薄,要的只是真性情,流行散文的真正面貌就应如此!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