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精心...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时,是在于永正老师去世一周之后,只看书名,我以为是一位资深语文名家从专业的理论角度向读者阐释语文之教法,对于高深的理论性的东西,我内心有些抗拒。但真正翻开时,才感受到这是名家作为一线教师立足生本课堂积累下来的最朴素又最难得的实战经验。句段篇章,从俗不从雅,从易不从难,行文之浅显如涓涓之细流沁入心田。
于老将自己从教以来的点滴感悟简单的分成了四部分呈现在这本书中,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小学阶段的课文篇目相对固定,现在的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在我上小学时的课本中出现过,同一篇课文被不同的老师反复的讲过。怎样导入、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拓展延伸、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当我拿到一篇文章时,我能想到的能出彩的点,似乎别人全部都想到了。要想上出"新意"、讲出"亮点",对于一个菜鸟级别的老师来说难上加难。就像书中所说,一堂课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不能和失败画等号,但至少意味着平庸。
除去用花架子来制造亮点,语文课真正的亮点究竟在哪里呢?于老师在这本书中给出了答案: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字词句段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载体,听说读写则是要语文课程应该留给孩子的基本的素养,但四者又不是平起平坐的,要以读写为重。
指导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要,讲解是分析,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是综合,能跃出纸外,能赋予作品生命,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授课老师能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这节课就成功一大半了。怎样才能读出亮点呢?第一:强化初读,要求人人把课文读顺,把握文章情感基调,读出人物的`轮廓。第二:通过提示语、标点符号、语气以及表情等能够传情达意的元素来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三:老师范读,让学生听出人物对话的弦外之音。第四:关注人物身份、性格、年龄。如此朗读,学生通过大量朗读再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便能将文章中需要意会的地方读出自己的感悟。文贵自得,有些知识老师讲也讲不清楚,但学生读多了,见多了,自然会懂。
读懂了,就要会用,体现在书面上,那就是写的能力的展现。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定有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然而苦于课堂容量以及上课时长的限制,拓展延伸总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但这种课堂上生成性的知识,往往更能吸引人的眼球也最能展示学生的风采和授课老师的功底。于老师在书中呈现的用"关心"进行造句训练的片段,颇引人深思。他首先出示一副"老师家访图"并对图中的人物身份进行假设,减少学生造句时不必要的麻烦。然后让学生造句,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身份造句。最后,要求学生用上"关心"来写一段话。从词到句到段的过渡,依托一幅形象的图画就能变得行云流水,妙趣横生,也很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因袭和干巴的问题。
总之,语文课要想上出亮点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多琢磨,多钻研。小学语文不需要上的多么花哨,简单为好,但读写环节,一定要扎实,扎实,再扎实。
语文很简单,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来源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于老师这些让我们拍案叫绝的语文教法似乎也没有太高深,读罢反求诸己:这么简单的方法我怎么没有想到?我如果能多想一步就好了……要知:这一小步如攀山之顶峰,举步维艰。
大道至简。语文也是如此。教之能力需要自己去修炼,教之方法,还需自己去参透。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初读这本书时,我多是带着敬意,因为我知道于永正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有很多堂精品课、全国各地做过很多次演讲……是我望而不及的。
再读时,就是带着学习的态度,学习他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甚至是教学成果。可能我学习的结果不及于永正老师的百分之一,但是能对我有一点启示,也是好的。
在于老师看来,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教语文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
于老师嘴里的教语文不难,其实看的是语文老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一线教师,天天要上课,天天要备课,而钻研教材需要时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于老师的通常做法是先朗读,读得较满意之后接着抓紧时间看教参,如果有现成的教案,就看教案。如果“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和方法”认可了,照抄不误。但全盘照搬的没有,因为自己多少会有新的体会和教法。但以下几点是从不马虎的:一是把生字写得规范,掌握它的笔顺,把板书的字练好,力争成为学生的字帖;二是所有新词都要查字典,教参上有的也查,因为好多词义,教参往往只取课文中的解释,虽然有的不一定讲;三是凡要求造句的词,一定弄明白它有几个义项,知道它的使用范围,并造出几个不同类型的句子;四是如有“读写结合”点,我一定先“下水”写一写,有时不止一篇。
这些不仅让我认识到于老师是好老师,而且于老师是对学生用心的老师。
于老师在作文教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是他自己喜欢写,经常动笔写点东西,对作文是怎么一回事就感悟得多一点,因而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就得心应手。二是他特别重视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批改的过程就是发现学生闪光点的过程,评讲则是“放大”闪光点。学生用了一个传神的词,写了一句有意思的话,我就做上记号,加上眉批。到了评讲课,便大讲它如何好,好在哪里。学生的一句话,能夸他几句,十几句话,这就叫“放大”闪光点。他常常把“芝麻”说成“西瓜”。学生取得成功,而且被老师发现了、表扬了,兴趣就会慢慢产生,就逐渐喜欢作文了。
于老师让学生在劳动中、在活动中、在交往中、在读书中、在艺术的熏陶中,感受生活的真谛,感受人间的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有情、有义、有爱、有恨,才会捕捉住平凡的小事中闪光的东西,才会与别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与大自然中的美产生共鸣。许多学生能“小题大做”,能写出情,写出灵性来,说到底,是因为他们有了“音乐的耳朵”。
走在队伍后面的学生,他们能把身边的小事,写得文从字顺,就难能可贵了,人人都要“量入为出”。
从这本书中,让我明白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是第一要务,做好学情分析,让学生都能吃好是重中之重。
《我的教育故事》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我的教育故事》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1暑期师德培训《我的教育故事》,聆听了几个校长讲述“我的教育故事”,真是平凡教学中却流淌着真挚的情感、无言的大爱,温暖且感人肺腑。
问“师为何人,德为何物”?听了苏丰华老师的故事,于是我明白了,要包容,没有严厉地斥责,没有大声地警告甚至“威胁”。老师的包容仿佛一束光,不止照亮着教室也要照亮外面,不仅学生还要家长……。班主任是人生成长的守护者,人生有取舍,得失有宽窄。要尊重,老师亲近学困生,学生就亲近学困生;老师尊重弱者,学生就尊重弱者。要尊重一切学生,每个学生。听了陈加仓老师的教育故事,我觉得教育要智慧,面对着班里调皮捣蛋的“愣头青”甚至“双差生”,老师幽默风趣而充满智慧地与他们“过招”,将他们一一“收服”。那些原本暗淡的眼神被重新点亮,那些年轻美好的生命开始向着更好的方向茁壮成长。同时课堂时时蕴藏着精彩,充满智慧而仿佛行云流水一般。学生们跟随着老师一起,埋头读书、静心思考,渐入学习的佳境。更要有梦想,有梦就能实现,哈哈,加油!听了李科校长的“特殊的爱给特殊的你”,我觉得做老师要善良,要了解学生,开导学生、引领学生,使学生放下一切包袱,轻轻松松学习,过普普通通生活,做简简单单的人,啊哈,不易啊!要专业,无论备课、上课,还是在与学生们的日常交往过程中,当老师处处体现着一名教师该有的专业素养。听了叶会珍校长的教育故事,我觉得时时要提升自己。因为专业,所以能迅速、准确地找准时机,对孩子们进行深入浅出的教育。孩子们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温暖而幸福地成长。因为专业,所以老师的课堂处处闪耀着自信、智慧的光芒。课堂在老师的辛勤耕耘下成为了最快乐的游戏乐园与最丰饶的成长土壤。嗯,要学习哦!听了周国平校长的走突围之路,我认为要快乐,在乡村,在落后的乡村做老师的,也要带领着孩子们做丰富有趣的活动,使快乐欢笑、安静成长,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神奇。嗯,要突围自己,啊哈!听了美女校长林乐珍讲述自己的“受命”、“破局”、“裂变”的教育故事,我认为做人做事要赤诚,老师对教育的赤诚、对亲友的挚爱,不仅感染着身边的人,更触动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灵。听了梁世累校长的教育故事,“我是一朵云”“我是一片树叶”“我是一滴水”“我是一缕风”,从“知”“堵”、“悟”,细微处拔节,由井底之蛙变成翱翔天空的海鸥。当然还有诚信、平等、从容、洒脱……这都是一个普通老师真实的写照。而所有美好的词汇仿佛慢慢汇聚于一体,凝结为“师德”——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才是对“老师”最贴切的描述啊!
问师者,何为“德”,我是老师,我就是师德。得知上半年被学校评为“优职”,自胜心倍增。虽然人老也需要表扬哟,谢谢!
《我的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2一直以来,我都渴望成为于永正老师一样的有才、有爱、有情怀的好老师,看过于老师的《我的教育故事》更是受益匪浅。在书中,我看到了于老师丰富多彩的教育故事,看到了他在病中谈笑风生的样子,点点滴滴的小故事如涓涓细流润入心里,温暖似阳光。
于老师的教育生涯可以用一个“爱”字来串联,对学生有爱,对教育事业有爱,正是这种爱,让于老师的教育生涯,以教为荣、以教为乐。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我们也要像于老师那样,微笑充满课堂。微笑教学时每位老师需要学习的,而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丰富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这无不渗透着教师的智慧。
在于老师的课堂中,有翘起的大拇指和纸条的魔力,有蹲下来看学生的简单。于老师非常爱他的学生,很少对学生发脾气。在教学中也总是微笑着讲课,微笑着引导,就连学生犯错误也会微笑着提示。就是这样的和谐氛围让学生没有压抑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喜欢学了,愿意学了,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读了这本书,除了更加佩服于老师的爱心,更加佩服于老师能够在弥留之际,反复说道:“如果上苍在给我些时间该多好哇,我就可以再多给教师们留下些文字了。”我想,虽然病痛难忍,但于老师在做这些时,必定甘之如饴;而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深远影响。如同火焰般燃烧。鲁迅有言:“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于永正老师写完了他的故事,所留下的火种,自然也点亮了更多的课堂。你的、我的、他的。在不可知的情境下,无数奇迹般的故事即将出现。教育的魅力,常常就在于教师的恒心与智慧。上好一节课未必有多难,可要想让每节课都能保持职业品质,成为他们一生“精神底子”的一部分。则要像于永正老师那样去做。
《我的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3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于永正老师的做法让我脑海中第一个闪现的就是这几个字:生活即教育,于老师进行的是真实的学习,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受学习,感受语文。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豪迈的背诵声飞出窗外时,就知道于老师要带着学生去游泳了;“胭脂点雪”、“映日荷花”、“喧宾夺主”、“星光灿烂”、“蓝孔雀”等,于老师在赏菊过程中为孩子们了打开认识美的窗口;“只要是花,开在哪里都好看!”这是春游过程中一位小朋友脱口而出的话……带着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多看美的东西,这些做法对学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无形之中会让美融于血脉,使人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写作文自然水到渠成。
联想到我的课堂,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有时候我们并没有带他们体验,却要求学生写出来。以后我应该带学生多多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写出有真正的`情感的文章。
二、我就是语文
假如你是语文老师,你有信心说出“我就是语文”吗?任教语文五年多以来,越教越困惑,到底应该怎样教语文呢?于老师说:“引导、点拨、示范。”学生学了五年语文,越学越不会,到底应该怎样学习呢?于老师说:“多读多写。”语文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至多再加一个:培养兴趣和习惯。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教好学生,要做到那几点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首先,朗读是必备技能。朗读要做到正确、连贯,有感情,还要做到语气自然。好书不厌白回读,精彩的文章一朗读出来,就活了,更能让学生走进文章。教儿童学语文,靠的是示范,教师的朗读好了,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进步,感受文章鲜活的语言。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学语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好的示范具有启发性,能为学生树立起一个标杆。
其次,板书很重要,要想学生写好字,老师得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是人的“一张名片”。都说“字如其人”,字写得不端庄、不漂亮,难道是要用实力证明我们长得不够端庄、不够漂亮吗?于老师说:“写好字,是‘儿童的语文’的应有之义。”板书对语文教师是必需的,手写出来的字,都是鲜活的,有情感的,可以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我的第一张脸没有长好,我就得在第二张脸多用功。而我我一直在练字,希望拥有一张端庄美丽的“脸庞”。
最后,教学,要“实打实”、“手把手”的教,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责任心,要有爱。学生跟我们学语文,我们就得尽老师之责,用我们耐心、细心、恒心和爱心,教学生识字、写字,教会学生读书、表达。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所以要想我们的教育不空虚,除了要有责任心,必须要有爱。
三、少做题,多读书
程标准中这样写道: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学以来,我却一直在误区中教学,恰恰是多做题,少读书,留作业时还给学生布置大量的抄写作业,或者练习册,或者试卷,学生有错字甚至罚写50遍,甚至100遍,写到最后,学生反而不认识这个字了,这不是让学生更不会了吗?读完书后,我才知道了读书对学生的重要,一个学生书读多了,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强了,语感好了,练习册上的,试卷上的很多问题都会随之迎刃而解。
成尚荣先生说:“教学不是背不动的书包,而是带得走的能力。”我们一定要牢记:少做题,多读书,光在课堂学习语文,是不能真正学好语文的,从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角度说,学好语文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平时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有光明的未来。这位小学生的《春》就是最好的证明:
四时之中,最佳者,春也。此季,艳阳高照,万物复苏。树芽一点一点,生机盎然;杏花一簇一簇,热闹非凡。堂前,桃树含苞,燕归檐上,呢呢喃喃,似曰:“三阳开泰,春力大矣。”
从榜样老师身上,收获的不仅是其思想,更重要的是反思和行动,要成就怎样的自己,怎样的学生,那就是不断地学习,保持思维的开阔性,敏捷行,深度性,行动的持久性,乐趣性,在这条路上一定能成就自己和学生。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的读后感
于老师自1962年从事小语教育工作,四十多年,一生坚持做教育事业,他无怨无悔。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情有独钟,甚至是“痴迷”。只有这种精神,才会对教学有无限的热忱,才会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才会用心创设课堂艺术,想点子,找办法,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滋有味的写字,有滋有味地朗读,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写作”。有滋有味地教学,才能让学生细细地品味,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回忆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年轻时,心态浮躁,不能潜下心学习,更不知道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把教学当作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为了晋升职称而教学,有很强的功利心。所以在教学时,或精进,或懈怠,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遇到不顺心意时,常常抱怨,哪有心情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呢呢?于老师说,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决定着语文教育的质量。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我确实非常赞同。
于老师说,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于老师说,对学生要有情,要善待学生。在于老师从事教育的四十多年里,他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忘记曾经是个孩子。在他的课堂上看不见师生之间的代沟,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师面对一群稚气顽皮的孩童,他总是和颜悦色,言辞幽默,谈笑风生,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学生没有紧张感,没有恐惧感,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表达,才会碰撞更多思维的火花,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乐,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于老师善待学生,还体现在他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是用成绩的枷锁来捆绑学生的特长发展。对待淘气好玩的学生,他能蹲下来,对待学困生,他能“手把手””教,“抱着走一段”。而我我总是抱怨和学生的年龄差太大,代沟太深,来搪塞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备课时,往往是目中无学生,只备教材,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只希望学生配合我的教学设计,牵着学生的鼻子,强拖硬拉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缺乏情趣,缺少柳暗花明的思索体验,时间一久,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当下学生产生的厌学情绪,除了学生的自身因素之外,我们当老师更要反省。
于老师崇尚“微笑教学”,也有人评价于老师的教学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他给学生的名片是“微笑”和“负责”,有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宽容,也有对学生的严格、认真、耐心。看于老师的视频课堂,他总是走下讲台,面带微笑,循循善诱。可我上课时,总放不下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只能让学生唯师是从,要么面无表情,要么声色俱厉。这就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心灵之门关闭,再多的语言也是苍白无力。微笑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是硬装的。微笑需要什么来支撑?于老师说:“微笑是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确实如此,学识丰厚,谈吐幽默,才能让学生敬佩喜欢,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成绩的提高也在情理之中。
衡量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的高低,主要看读和写。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才是语文学习的规律。于老师就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读和写。 于老师擅长朗读,于老师的朗读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备课时,总是反复地朗读课文,读到“其言皆出吾心”“其意皆出吾心”为止。他不仅仅是自己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而且引导学生学会朗读,节奏语气,轻重缓急,让学生多次练习,读得流畅,读出韵味,读出情感。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把静止的文字转化成的画面,在朗读中理解词句,在朗读中体验情感,陶冶情操。于老师认为。靠读书长大的孩子,生命有“根”,有“根”的孩子才可能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可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语文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大概都是做题吧。这是违背的语文教学的“常”,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现在好多学生学了多年的语文,读书不成句,写作不成文。
于老师也多次谈汉字书写的重要性,把写字和做人联系在一起。字有横撇竖捺多种笔画,书写时一笔一画都有章法。练字能让人心静,精力集中,也能让人做事认真,有条理,还能培养意志和审美情趣。学写字,就是学做人。“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学校总见到这样的标语,可是走进课堂,你会发现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不正确,书写的汉字不规范,更谈不上美观。课程表上的书法课,很多是形同虚设,因为学生似乎有做不完的试卷和作业,哪里有时间练字呢?汉字是神圣的,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符号。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点一画成文章,一个个奇妙的组合,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的力量。当我们捧起厚重的古代典籍,吟诵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追溯一个个汉字渊源,都会让我们充满敬意,感叹我们汉字的伟大。古人教诲“字如其人”“做字先做人”“字不正,心先病”“敬字惜纸”,让我们懂得要专心致志,端正书写。
关于作文教学这一辑,更能看到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多么用心。对于作文教学,很多老师感到头痛,并且不得要领。写作课上,写下作文题让学生书写。有些命题,完全照抄一些资料上的题目,不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很多学生的作文件也是胡编乱造,假大空,作文课就成了一种形式,更谈不上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于老师的作文教学,给了我很多启示。首先,于老师热爱写作,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一盆花,电动玩具狗,垃圾箱里的一块面包,他都拿到教室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这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皆语文。在命题上,他都要深思熟虑,特别是指导写人的时候,《我这个人》,在题目前,加不不同的叹词,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于老师还不断地写“下水文”,以儿童的口吻,写得浅显易懂,富有情趣。让学生所写与自己的文章加以对比,不用过多语言评判,学生就能心领神会。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修辞,他都放大点评赞叹,让学生产生对写作的兴趣。
读完这本书,让我更加懂得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有宽容博爱的胸怀,有对教育的热爱,有对学习的终身追求,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能声情并茂地朗读,有提笔成文的能力,,,,,这都是我应该努力去做的。虽然已渐至半百,更要积极努力。
《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1我拜读了于老师写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从中收获了许多。于老师在开篇第一章把学生之所以喜欢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比照。第一,甘草性温、味甘。于老师说,“温”是所有学生对所有老师的第一期盼。微笑是于老师的名片,我想也是“温”的最佳体现吧。甘草的第二个特性是包容。包容就是宽容、大度、有气量、不计较。
于老师提到一句格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的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一定不能带有情绪或者是戴“有色眼镜”去处理,那样对学生是不公平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甘草的第三个特性是调和。作为老师,要和蔼可亲,温文而雅,但一地“温”是不行的,还必须“严”;但一味地严厉也是不行的,那会让教育变得更糟糕!于老师不愧是智慧的老师,他懂得在“温”与“严”之间把握好“度”。于老师把他的做法形象地称为“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给揉一揉”。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美国托德威特克尔:“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品......尊重是做人的原则,微笑时一张永恒的名片,掌声是有力的赞美,信任与期待也是表达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是的,调整好心态,把握好尺度,推己及人,多换位思考,我们的课堂定会绽放别样的光彩。
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最美丽的,但一定是和蔼可亲的;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孩子王,但一定有着独特的魅力。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被于老师“性温”、“包容”、“调和”的品质所打动。我钦佩,我折服,钦佩于老师的智慧,折服于老师的中庸。最后引用于老师的话:“生命的长度我当不了家,但生命的宽度由我说了算。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2永正老师不仅是他的学生们喜欢的老师,也是我很佩服的一个大师。今年暑期中,读他的《我的为师之道》,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反思。
于老师在文中说,他的为师之道主要有三点,首先是自强,就是不断的自我修炼,提高多方面修养。为人之师,必须有大智慧,即平时的文化积淀、道德修养,心中有对学生的爱意和尊重。二是自律,就是战胜自身消极、负面的东西。用爱心支撑起对社会、对家庭、对学生的责任感。当要“怒发冲冠”训斥学生的时候,要冷静,冷静了,事情就会处理得好些。管好自己,做个好人,才能成为好老师。三要自省。要善于在思考中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在思考中把失误转化为收获。要写日记,写反思,使自己变得深刻完善。
我也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这份工作。但细细反思,但自我修炼的还差的较多。尊重学生也做得不够,偶尔也克制不住会“怒发冲冠”地责罚学生。最大问题是懒惰、消极的思想总是难以克服,反思了,想了,就是懒得怕写,怕总结。
于老师说:“教了48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张光鉴:‘要蹲下来看学生,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了,所以他成功了。苏霍姆林斯基:“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曾是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
从这些名家的话中,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应该有一颗童心,因为有了一颗童心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就会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渴望什么。其实我们现在的学生都喜欢搞活动,不想做太多的作业。所以我们的老师千万不要让作业把孩子的空间填满。于老师说过:“靠做作业成绩好的。学生将来没多大出息,让学生多读书成才的才是真正的才子。
教育的还有一个名字叫“影响”。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生活要注重自已的一言一行。于老师平时就这样要求自己。
穿戴不敢随便,字迹不潦草。说话不敢随意,态度不敢生硬。错误不敢不认,行动不敢落后。备课不敢马虎,书报不敢不读。
我觉得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也要以教过我的老师为镜,按照我喜欢的,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不断反思。在教学中,我要学会不断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有所进步。
《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学相长,薪火相传。是我读完于永正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后最大的体会。
于永正老师,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学的前辈,教学方法系统而不机械,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参考。他对学生的理解和包容,对我而言尤为启迪。
“教了五十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这句话,最让人印象深刻。他在书中,提到了教育家叶圣陶老师用三颗糖,解决学生课间冲突的案例。然后又例举了若干他的教学经历,归根到底就是强调“尊重孩子的差异,理解孩子的思维”是小学教育方法的一个大前提。于老师在书中也反复强调对学生,要温和亲切。
比如他提到,要主动和学生打招呼,时刻保持微笑。他在书中列举了几个例子,我细读后深以为然。在读本书期间,我尝试更多的时候对学生笑脸相迎,提醒自己向于老师学习,对学生更耐心。
一个月前,我班的学生武运,在数学单元测验中考出一个较高的分数。该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平时课后辅导询问,对当堂教学内容通常理解模糊。平时言谈举止也缺乏条例,显得不自信,突然出现一个较优的成绩,着实让我意外。详查他的试卷,不难发现,实属偶然;因为相同的知识点,表现在选择题上答案正确,而填空题缺开了天窗,显而易见选择题是“蒙”的。又或者,是否有抄袭其他同学呢?我想到于老师的书中有提到类似的案例,然后我想这或许不失为一次契机,或许应该给他一些鼓励。所有,我选择相信他,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点名表扬他考出好成绩,老师很高兴看到他的进步。在受到表扬时,孩子显出受宠若惊的表情,眼神中闪烁着快乐和感动的光。她感受到了老师喜欢她,正如老师书中所说“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喜欢他/她”当日的课间,武运同学表现得更为活跃,更可爱。之后的课堂上,他的表现也没有让我失望,在接下来的单元测试中,他的成绩依然较好,而且不是“蒙”的。学生的转变是可喜的,看到学生进步我也有种小小的满足感,因为自己对教学和对学生心理的理解,也一起进步,可谓教学相长。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