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读后感今天,我读了《敬畏自然》这篇文章,我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们只有对生命拥有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
大自然的启示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敬畏自然》这篇文章,我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们只有对生命拥有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他的无限生机,我们人类也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在这个星球上,拥有生命神性光辉的也不仅仅只有人类,包括其他一切生物也是如此,比如勤劳的蚂蚁,自由自在的小鸟,高原精灵藏羚羊和海上救生员鲸等,甚至还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及参天的古树,都无不丰富地蕴涵着生命世界的底蕴。在浩瀚的生物海洋里,有益于人类的生物我们姑且不论,即使是一只害虫,它虽然在人们的厌恶、唾弃和捕杀中生存,但它无意中也为自己的天敌(益虫)提供了食物,从而能保证益虫更好的生存,维系着整个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确实,我们应该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延续地球的生物链遭到破坏,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记得去年的夏天,我走在放学的路上,忽然看到有一个小男孩捉住一只蝴蝶后肆意摧残,蝴蝶在惊恐、怯懦和无奈中瑟瑟发抖,小男孩玩儿够了,就任意撕毁那衬托蝴蝶美丽的地方----翅膀,我急忙上前制止他,可还是晚了一步,他已经把蝴蝶重重的扔在地上,我拣起来一看,被玩弄的奄奄一息的蝴蝶在我手中挣扎了几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只蝴蝶往日那舒展着美丽翅膀自由自在飞翔的一幕,而那一刻,一切将成为一个美丽的回忆……这件事使我至今不能忘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约束着我。 有一首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人类只有敬畏生命,崇尚科学,热爱大自然,都怀着一颗慈爱的心,那么我们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才将会变的更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幸福。就让我们共同呼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托起美好的明天吧!本文选取树这一“生命”(植物的),以树传播种子的方式为描写对象,形象地阐发了那棵树令人“敬畏”的执著、顽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力。
作者对树的“敬畏”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先是发现“湖边一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但“当时没有十分注意”;接着情况“简直令人吃惊”:“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巨型的云库似的”,作者的态度也进而变得“诧异和震撼”了。
接下来的议论是阐发主旨的关键部分。作者油然而生“折服”和“敬畏”之情是因为种子以“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和“不分昼夜的飘洒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的执著精神“强烈地碰撞”了作者的心。它抛洒出去的很多,能够收回的却是一点点,回报率几乎等于零;它在严酷的生存环境面前显得极其渺小和无力,然而它以自己独特的无声无息的执著同样完成了生命的传承,实现了种的延续。这真是“惊心动魄的壮举”。
行文至此,“生命”二字已经从司空见惯的平凡中解析出来,有了饱满、厚重的质感,人们除了敬畏、折服,还会引发丰富的联想,在内心深处仔细品味这大千世界、这芸芸众生。
一粒种子可以轻易地顶破人力无法打开的人的颅骨;
沙漠里的红柳为了获取水分,其根系十分发达,可以绵延几公里长;
陡峭的悬崖石缝里的青松依然可以傲风霜、斗严寒,四季常青。
……
难道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在困境中取得突破,在绝境里获得新生,在死灭后归于永恒吗?
生活是相对于生命而言的,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同样,“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是热烈丰盈的生命形式的终极状态,如果你能够充分地享用生命所赋予的所有快乐,你会留意死亡的降临吗?
——这是本文所昭示的基本的意义层面。
我们可以把第一个层面作为“常规”的生命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度”和“消磨”“坏日子”;“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但作者接着议论道:生命本来是“优越无比”、“值得称颂”、“富有乐趣”的,是我们自己把它改造成“一件苦事、一件贱物”的。可见,生命的可爱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正如塞内加所言:“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第二个层面补充解释了生命的“特殊”状态:死亡。但作者有化死亡为生命的“秘诀”,即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因为“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还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最后,作者深有感触地说他自信“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自己已经进入生命的暮年,但由于“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所以自己最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加“丰盈充实”!
本文是一段哲人语录,朴素而又深刻;由于译自近五百年前的法语,读起来多少有点拗口。不过也许增加一点点阅读的难度正可以帮助人们祛除浮躁、端正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悟生命呢?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字数别太多以人为一本;
因为,自然界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提供了竞争发展的舞台,每一种生物都要为自己在自然界的生存而抗争。任何一种生物,如果不是考虑自身的生存,而首先是为了其他物种的生存的话,那么它就无疑会被自然界淘汰。源于生存的本能。
但人是已知具有道德与理性的物种,对自然的消耗也较大,应承担更多对于自然的责任。同时将其理性和道德的对象扩展至所有存在物。
以自然为二本;
人出于自然,自然提供给了人类生存的条件,使我们得以生存、发展。当然,这里也有人类自己的不断努力的很大原因,但我们仍应怀着感恩与敬重的心态来面对自然。毕竟,自然创造了我们。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理性、道德来反馈于自然。
隐藏在本能中的某种东西加以理性的修饰便成为某种道德。
当来自本能的欲望大于来自本能的约束,我们便需要道德来辖制自己。
结论:在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所努力的同时,我们应对自己做于某种限制,避免造成对人类自己有利而对自然无利的巨大破坏。我们并不能够靠本能来约束自己,因而我们需要用人类理性道德去衡量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一切为了保护自然、改造自然的行为的真正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改善人类自己的生存状况,从道德的意义上讲,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以行动实现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来自人类本能的一种感恩的道德。
以人为本:承认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坚持为了人的目的能动的改造自然,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为了更好的在自然界中生存、发展。这就叫“以人为本”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人作为理性存在物,是唯一的道德代理,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具有工具价值,它们存在于人类道德共同体范围之外。人类中心主义可分为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前者主张人是一种具有自在的目的的最高级的存在物,其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都应得到满足。后者则试图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承认自然的精神价值,认可人对自然的责任。
自然中心主义:认为并非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动物、植物、物种,甚至河流、岩石、生态系统及自然本身都具有内在价值,它们也是道德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和成员,是否具有理性和具有某些生物学特征并不能成为“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的必要条件。生物、物种在道德地位上是平等的,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出人类这一物种的偏见,是物种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主张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纳入伦理调整的范围,人类的伦理规范应扩展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至所有存在物,人类由自然的主人变为自然的普通成员和普通公民。
《道德经》读后感?(3000字)
最好是有独到的见解!《老子》的文体,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是由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组成。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各章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准确地确定。《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体会。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因为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2、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三、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
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四、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
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老子》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五、老子的政治及社会哲学
《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你怎么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是生命之母、文明之根基。大自然孕育了所有生命和物种,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早期文明均不约而同地将自然比喻为一个哺育万物的母亲形象。
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故事中,中国人的女娲、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英娜娜、埃及人的爱西斯、希腊人的盖娅、罗马人的塞列斯等,都是典型的女性形象,都有着作为女性和母亲的强烈隐喻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理解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一把钥匙。历史地看,人类已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正走向生态文明时代。
人类文明的历史进阶与形态转型,首先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发生阶段性质变的结果。在早期原始文明和农耕文明阶段,自然是一个充满“巫魅”色彩的有机世界。人们通过各种巫术法器和祭祀礼仪,表达对自然的膜拜和虔敬,期盼自然神灵护佑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人与自然的感悟: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恩格斯指出,劳动把人从自然物种关系方面“提升”出来,在创造了人本身的同时,还摆脱了动物式的对待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创造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
敬畏自然,守望家园。只有敬畏自然,才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母亲的名义,从所有生命都是生物圈中的一员这个最基本的事实出发,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珍惜自然界中的每个生命物种。
参考一篇关于人与自然的随笔
同样的问题存在于平等上。原来社会有许多阶级,他们互相之间是不平等的,后来封建制度垮台了,又发现黑人与白人不平等。现在,白人歧视黑人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我们又怎么指望连自己内部都还不平等的人类怎样与别的什么平等?但根据历史的发展规律,当人类都互相平等后,必然会感受到类人猿身上能看到人类的痕迹。当我们看到一只猴子被杀时,酷似儿童的身躯血淋淋的,令我们感到恐惧。人类有精神,或者说灵魂,那么动物有吗?当人类与猴子平等时,就又转向与动物平等,最后必然会转向与生物平等。如果所有生物平等了,人类吃什么可能已经有科学技术解决了,而动物没有,他们互相厮杀,杀气腾腾、充满敌意的场面绝对让人想不到“平等”二字。如果在生物平等后又转向万物平等,我们就不能想象这个世界了。
自然界决不是一台机器,因为机器有明确的界限问题,而大自然没有,所以人类也没有。但可以想象成机器,而人类要做的就是要知道这台机器是怎样运作的。这台机器是有规律但又是随机的,我们的现状只是那大爆炸后无数种可能的一种。正如本书中所写:“那么,上帝掷骰(tóu)吗?”曼弗雷德•艾根问,“肯定,但它遵循比赛规则”。而仅仅两者之间的差距赋予我们意义和自由。人类还为世界从何而来的问题所困扰。就算是世界来自一块小石头的爆炸,人类还是追问,这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有上帝的话,他造了自然界,又造了人。但人又不接受大自然,拼命想创造自己控制的独立环境,我们的生物圈试验,最终以失败告终,给狂妄自大的人们浇了一盆冷水。人类向上帝宣战还为时过早。人是被造物,现在又想充当创造者。说不定人类最后又成为某一颗星球生物的上帝。但是人是可变的生物,是不属于天也不属于地的生物,可以上升到神性,也可以下沉到动物。人类的历史才刚刚开始,人类不可避免的还要继续厮杀,并且以厮杀来决定胜负,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现在要指望的,就是除此之外,人类能不能干一点别的什么。而且,现在科学的发明与猿人打造石器的目的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人们根本不注意科学知识,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先琢磨其可能的实用性,翻开我们的科学课本,满目都是“滑轮组/简单机械的运用”。甘地说:“人类正处于分道口,他要选择丛林法则或者人道法则。”这个选择关键在于人本身,人要靠自己来寻找为未来的出路。
我回想起电影《楚门的世界》,这也反映了人类不受上帝控制的决心。片中的楚门居然从小到大生活在一个充满演员、摄像机的摄影棚里而浑然不知。但他惊奇的发现,工作的公司每一个人都在他出现后才开始真正地工作,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车在来往。也就是说,他发现的事实已经与他去解释的方法相矛盾了,如果他闭上眼睛,假装不存在(这也是科学有时所采取的方法,这样的事情一多,科学就会走向迷信),那么它就不会发现这个国际玩笑。可是,他终于发现了破绽,最后走到了摄影棚的出口处,走到了“神”长期控制自己世界与自己创造世界的界线。
导演充当的上帝竭力挽留楚门,但他还是凭着自己识破的“世界”运转模式,坚定地走出了那扇门,走向那个黑漆漆的未知世界,他说不管那个世界中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不在乎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