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佛的读后感(《谈佛说道悟人生》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7-24 05:04:4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7

佛说阿弥陀经读后感?《佛说阿陀经》净土宗正依三部经最后一部。世尊入灭前无问自说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三劝众生发愿往生,往生方法不再提及多做善事回向,...

说佛的读后感(《谈佛说道悟人生》读后感)

佛说阿弥陀经读后感?

《佛说阿陀经》净土宗正依三部经最后一部。世尊入灭前无问自说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三劝众生发愿往生,往生方法不再提及多做善事回向,而是直接称名念佛正因,以此为多善根福德姻缘。众生若能专心念佛,必得弥陀接引!正念往生!诸佛证诚之益。

《佛教世界观》读后感

  今日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为什么说是“终于”呢?因为我记得我是从十月份开始读的,读的期间“磕磕绊绊”,到了今日才读完了这本书,收获挺多的。
  我挺喜欢这本书的,因为每次读的时候心很静,虽然前中部分关于佛教的一些术语、理论看不懂,但也仍然不能阻挡文字背后透过来的那股温和的气息,让人觉得很舒服。即便这样,我还是因为懒或者莫名其妙就中断了阅读,是之谓“磕磕绊绊”。终于,这几日总觉得是时候理理自己的内在了,便拿起这本书,借着书里的力量,开始逐步地走近自己。

  我在读完后,摘抄了笔记。里面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是“心”。心是什么?心是内在,是万相之源。是故谓之,相由心生。我很好奇,没有了心的话,便是一片空寂么。那作为“我”的意识呢?与道融合了么,与众生融合了么?是故打坐的一个步骤是将念头的出发点定住,便是将众相的源头——心定住,从而在那个临界点寻找本源的力量。

  我很喜欢的两句话——“故吾谓之求道者,求之三教,不若求于自心。”、“儒释道皆以心为本,以道为尊。”。在我原本的认知当中,便没有刻意去区分宗教或者是宗教中的派别。一是因为,看这方面时内容看不进去,看了也记不住= =;二是认为没必要,任他何门何规,终究是要去探寻大道的,只是方法和选择不同罢了。于我,把握住本质便好了。

  很喜欢书里对内在的认知,读后像是懂了为什么高三时,把几乎所有精力投入在学习中,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些对内心的投入。也知道了自己为何放慢了学习的进度,把这本书读完的原因——梳理好内在,以便以一个更好地角度观外事,做自己。

  在修行的过程中,知空随缘,以平常心做好当下。注重内在的修养,多读圣贤书,和光同尘,做一位随性的观察者,把住本心、真性,做自己,然后在世中,以心为本,以道为尊。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读后感

你好
从作者另一本讲哲学的书知道的这本书,这也算是一本对于佛教很科普又不肤浅的书了。在此之前,断断续续从影视、寺院、和尚、信佛的亲戚和其他讲佛教的书了解佛教,我心中对于佛学佛教总是既好奇又懵懂,对佛教的看法也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当然是神话阶段,小时候受影视的影响,以为是个和尚都会武功,充满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第二个是厌恶阶段,少长大之后,觉得佛教让人出家,不生育不吃肉,完全是反人类嘛。那段时间算是比较偏激,只知只言片语就妄下结论。第三个是了解阶段,陷入迷茫的前些年,四处寻找人生的意义,按照作者说的可能就是我“对未来没有信心”的时候,无意中翻开了一本佛教的科普读物。从这本书起,越读越有感觉,接触些佛教思想的奥妙,甚至有段时间也的确动过出家的念头。第四个可能就是现在的理性阶段了。在这个阶段也参加过一些放生和法事,可是这非但没有加深我对佛教的信仰,反而让我又再次对佛教有了迷惑。于是心里想要继续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面目。
这本书洽巧就是在我处于第四个阶段时碰到的。从读作者的那本哲学小书就知道作者的逻辑推理非常厉害。这本书里边更是如此,一条条,一句句看的时候真的是让人感觉到一种法理的铺架。更厉害的是,这书浅显易懂、幽默风趣,更深奥的虽然没有仔细说,不过该有的格局和框架绝对不少。整本书细细看完,对我来说有几个收获。首先,就是对于佛教历史了解,很系统化。其次,是佛教理论的清晰框架。作者好似一个庖夫,将一头牛的骨与肉分的清楚明白,让不是牛的读者反而等懂牛了。第三,是自我对佛教认识的一个理性提升,和之前的感性认识相结合。
如果说一下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可能是在其鲜明的个人观点吧。个人风格非常强烈,虽说很多理论都分析的头头是道、鞭辟入里,不过也不免是一家之言。真的要了解一个事物的话,还是应该多加博观约取。
最后说一下,我觉得很有趣的事。按照作者的说法;佛教从一开始提倡用理性逻辑来说佛理,到后来彻底反理性来说佛、成道。而这本书也是用逻辑和理性一本贯之写下来的,到最后却说了一些作者自己的非理性想法。真是感觉挺玄妙的。这让我想到一个介绍佛学的书上的一故事,说理性好像一艘能载着你驶向真理的船,但是一旦到了这真理的彼岸,难道你还要扛着船走吗?

《谈佛说道悟人生》读后感

转载:读《谈佛说道悟人生》有感
  佛说,让我们成熟的,是经历,是磨难;让我们幸福的,是宽容,是爱;让我们安心的,是理解,是信任。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埋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让我们拥有最大化的快乐,让我们拥有最大化的幸福。人生,只要适合自己就好。是这样的一段文字,吸引我通读了全书,又对此书爱不释手。它委婉的道出了很多人生的真谛,让我的身心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澈中去反思自己的过去,畅想自己的未来。如果想要得到,就必须先学会付出有一个出家人在沙漠里行走了两天。途中遇到暴风沙。一阵狂沙吹过之后,他己认不得正确的方向。正当快撑不住的时候,突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屋内。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子,里面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几近绝望地走到屋角,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抽水机。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任凭他怎么抽水,也抽不出半滴来。他颓估坐下,却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用软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贴了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他拔开瓶塞,发现瓶子里,果然装满了水!他的内心,此时开始交战着——如果自私点,只要将瓶子里的喝掉,他就不会渴死,就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如果照纸条做,把瓶子里的水,倒入抽水机内,万一水一去不回,他就会渴死在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险?最后,他决定把瓶子里仅存的水,全部灌入看起来破旧不堪的抽水机里。他以颤抖的手汲水,水真的大量涌了出来!他将水喝足后,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然后放在原来的那张纸条的后面。有些人在面临得到和付出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得到而不是付出,这样的人是不会有所谓的“得”的。在想要得到某种东西之前,就必须先要学会付出,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反之,则可能会什么都得不到。作为教师,我们有时候也想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东西,诸如认同、信任等等。但是,如果你只一味的想要得到,最终往往会一无所得,所以我们要学会付出。用认同去交换认同,用信任去博得信任。用你一颗赤诚的心,一颗一心为了学生的心,去对待学生,有时候,无需期待,那得到的东西像涓涓细流般不断向你涌来。永远别在盛怒下做事,否则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来有一天,国王到森林中去打猎,许多文官武将跟随其后,在他们身上还有一群带着猎犬的仆人,他们希望能够满载而归。国王的手腕上站着一只强悍威武的老鹰,老鹰不仅视国王为主人,而且还当他是朋友,这只老鹰被训练出来专门打猎。只要国王一声令下,它就会飞高云端,向下四处寻找猎物。如果碰巧发现鹿或是兔子,它就会快速地扑上去,将其擒住。   这天,国王的运气并不好,他与大家走散了,天气又很热,国王觉得十分口渴。他希望能够看到清凉的泉水,但是,炎热的夏日早已将将山溪烤干了,老鹰也在上空无奈地盘旋寻找。终于,国王发现有一些水沿着一块岩石边缘滴流下来。他想再往上走一点儿路,一定有一道泉水,而现在一次就只有一滴水落下来。国王从马背上跳了下来,从袋子里取出一个小银杯,将它拿去盛接那慢慢滴落下来的水珠。国王花了很长时间才将杯子装满。他实在太渴了,杯子几乎装满水了,他迫不及待地把嘴凑到杯边。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天空中传来呼呼的声音,接着他的杯子就被打翻了,水泼洒在地上,倏地就渗入进缝隙了。国王抬头一看,原来是他养的老鹰。国王捡起杯子,又继续接落下的水滴。这次,他没有等那么久,就在杯内的水才半满的时候,他就把杯子举到嘴边。但是,在杯子碰到他的嘴唇之前,那只老鹰又再一次扑下来,把杯子从他的手中打落。这下子,国王真生气了。他大声吼叫着:“如果你再来,我要把你的脖子砍断!”然后,他又拿杯子盛水。但是,在他预备要喝水之前,老鹰又冲下来。愤怒的国王拔出剑刺中了它,可怜的老鹰倒在血泊中,国王的杯子掉进了岩缝中。  国王只好继续向前走,他想找到水的源头。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积水的池塘,但是他也惊讶地发现,在水池里有一条死去的巨大的毒蛇。他顿时明白了。他哭喊道:“我的老鹰救了我,它是我的朋友,而我竟然把它杀掉了。”他又艰难地回去,找到老鹰的尸体,把它厚葬了。一个人在非常生气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令自己非常后悔的事情来。因此,当人在发怒的时候往往会失去理智,这个时候做出的事情当然也会毫无理智可言。我们当班主任,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因为学生的某些举动,让你火冒三丈。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从国王那里得到教训:如果你发怒了,这个时候不要轻易的做什么决定。我相信我们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学生没有遵从你的意愿,我们在一气之下会对学生说出伤人自尊的话或作出极不理智的事。但事后想想,这是何等的愚蠢。因为你的一句话或一件事可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国王的教训再一次提醒我们:永远别在盛怒下做事。在勤奋用功之时,别忘了保持平常心 从前,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想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可为什么还是无法开悟?”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块盐,交给学僧说:“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学僧遵照指示去做,没多久,跑回来说道:“我把盐块装进葫芦,可它老不化;葫芦口太小,伸进筷子也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禅师拿过葫芦倒掉了一些水,然后只摇晃了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学僧不解地问:“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禅师仍耐心解释说:“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崩断,弦太松不出声音。时刻保持着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学僧终于领悟了其中的道理。看了这则故事我既要告诫自己,更想告诉我的学生。无论是参禅悟道还是做其他事情,只勤奋用功往往收效不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忘却了平常心。想到中考前夕,学生忙碌的身影而很多又收获不大,我想那个时候,就是葫芦里的水装的太满了。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待人接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处理好各种事情。 别人的经验只是别人的,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有一对夫妻做着蔗糖生意。丈夫每天到各村向村民收购蔗糖,村民将蔗糖熬制成四方块或扁圆形的糖出售。丈夫每次收购糖回家后,总是把糖装进箩筐或麻袋里,然后运到外地去卖。他在集中包装时,经常掉些糖在地上,而他却满不在乎,不加理会。他的妻子是个细心、勤俭的人,她见满地的蔗糖心疼极了。当她丈夫每次装完糖后,她都要把地上的糖捡起来,装在麻袋里,存放在屋后的房间里。第二年,临近年关时,蔗糖短缺,丈夫无奈之下只好停止买卖。按照当地惯例,每年年终要结一次总账,一切拖欠的债务都要偿还完毕,绝不能拖到明年。 近来来由于年头不好,又缺乏运气,丈夫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缺糖这一年,他亏蚀了本钱,欠了人家一些债。数目虽然不多,但也使他伤透脑筋。他整天冥思苦想:“到哪儿去筹措这笔钱来还债呢?”后来他对妻子说了这件事,并且感叹道:“如果还留下点蔗糖就好了,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也不至于负债。可现在一点糖也没有,怎么办?” 丈夫的艰难处境,使妻子猛然想起平时捡的糖,她想:“糖可能不多,但还有些。”她疾步走到后房,清点一下,居然还不少呢,整整有四担之多。妻子满面笑容地将此事告诉丈夫,丈夫到后房一看,真是绝处逢生,面对这大批蔗糖,不禁欣喜若狂:这简直是天外飞来的财富,再也不用担心债务了。 商人扭亏为盈,全靠细心的妻子,这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不久,竟然传到了镇上。 镇上有家卖书报和文具的小店,店主将这件事讲给自己的妻子听。妻子也想博得丈夫的夸奖和感激,她思忖片刻,觉得这没有什么难,看我的好了。从那天起,她每天趁丈夫不在的时,将书、报纸、课本、日历等,每样都拿一两本藏起来,天天如此。快两年了,她看到藏起来的书报等物已经不少,洋洋得意地叫丈夫到后房去看。丈夫不看倒也算了,一看气得差点昏倒。“天啊,你这是在拿我的血汗钱开玩笑!”丈夫仰天哀叹。妻子愚蠢至此,报纸、课本、日历过了时,不定期会有谁要呢? 丈夫伤心之余,冷静下来,开导妻子说:“向别人学习,是要动脑筋想想的,别人的情况和咱们的不一样,所以要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千万不能生搬硬套。生搬硬套地学,走了弯路,吃了亏,还不如不学呢。”我们作为教师,也经常要向别人讨教经验。讨教的途径也很多,看书,听课,观摩,听讲座等等。但是这样的经验也不是千篇一律适合自己的,如果样样照搬来用,可能会和书报摊的妻子一样非但一无所获,还会有损失。别人成功的经验固然值得学用,但万不可生搬硬套,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学用,否则会把事情办砸。很多时候,生搬硬套地学用别人的经验,还不如不学。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如交一位益友”。确是这样,在我疲惫的时候,在我浮躁的时候,在我迷茫的时候,在我被欲望燃烧的时候……打开此书,一些不安的心境会变得平和,一些难解的情怀会得到释然。

《释迦牟尼佛传》读后感

前几天我看完了释迦牟尼佛传,看了一个多月。
之所以当初要看这本书,主要是我觉得 “既然我现在在寺院生活,每天念经打坐,那就不能不了解创始人的故事。”
所以就开始看这本书。
接下来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第一,释迦牟尼佛本尊一生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本名悉达多,是一位太子。
佛祖小时候就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出宫游玩时,其他孩子关注的是让自己开开心心的玩,佛祖关心的就不同,他看到的都是世界的悲惨:
看到鸟吃虫,他心里难过,觉得世界太残忍;看到病人,他觉得人家可怜;看到有人出殡,他觉得生命无常,一切都是暂时的,每个人最终都要死。
他很优秀,文韬武略堪称当时第一。
当时的文化课,他科科考第一;武术也同样,在各国诸王子比武时,他总是遥遥领先,相貌也相当庄严,很多人看到他都会觉得肃然起敬。
但他却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他关心的是怎样能彻底脱离痛苦,怎样才能不用受人间的一切苦。所以在十几岁时就励志要出家修行寻找解脱答案。
佛祖的父王知道了,非常着急,不让佛祖出家。
为了打消他出家的念头,佛祖的父王做法跟其他国王的做法完全不同。
其他国王是控制王子们吃喝享乐,害怕王子过度贪玩而不上进;佛祖的父亲正好相反,经常安排他花天酒地,就是想让佛祖对世间的生活感兴趣从而打消出家的念头。
但佛祖丝毫不动心,

面对权利和金钱,他觉得这些都是身外物,死了之后都会消失;面对美女,他丝毫不动心。
总之他心里只有出家,任何事情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念头。
然后就出家了,出家修苦行6年,每天吃一个野果之类的,最后饿成了皮包骨。然后他发现自己修错了,他意识到通过折磨自己并不能脱离生死获得解脱。
然后他就不苦行了,洗了个澡上岸,正常吃喝不再折磨自己。
每天打坐参禅,某一次在菩提树下坐了7天,终于在第七天时大彻大悟,打坐深入禅定,超越了时间空间,看到一切众生的轮回过程,知道了如何才能解脱生死,理解了宇宙的一切真相,然后就得道了。
得道之后,他就去到处给人讲法,他每到一次,都有很多人皈依信仰佛祖。
当然,讲法过程中也遭遇很多困难,但佛祖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比如其他修行者攻击他、有人暗杀他、有人暗杀他的弟子、有人诽谤佛教等等,但都一一被化解掉了。就这样讲法49年到80岁涅槃。
这是我在书中了解到的佛祖一生的大概故事,接下来详细说说佛祖身边的一些事情。
第二,佛祖身边的一些事情。
来到寺院后每天都会上晚课,单日晚课当中有一部很重要的经,叫《佛说阿弥陀经》
在看《释迦牟尼佛传》之前,每次我都机械的读《佛说阿弥陀经》,对经文的内容其实不太感兴趣。
但看《释迦牟尼佛传》之后,我对晚课的内容就特别感兴趣,因为我通过传记了解到佛祖身边的一些情况,知道了这部经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讲出来的。
比如经文一开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以前读这句话时没感觉,看了传记之后我才知道,祇树给孤独园原来是佛祖的一位弟子为了请佛祖来自己国家讲法,修建的一个巨大精舍。
佛祖的这位弟子相当有钱,是舍卫国的富豪,并且很善良,经常捐钱帮助别人,被人尊称为 “给孤独” 。
有一天,给孤独去朋友那里看到朋友正在动用全体人力物力装饰自己的家,就好奇的问:“为啥弄的这么隆重,国王要来嘛?”
他朋友说,“不是国王,国王来的话我不至于弄这么隆重。是佛祖要来,他是通晓一切的大智者。”
给孤独就相当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让自己的朋友费如此大的用心,晚上睡不着觉,越来越好奇,就打听了佛祖在哪里,然后自己去找。
找到后,佛祖跟他聊了好一会儿,给孤独被完全震撼到了,就请求佛祖 “我想供养您一个精舍,您可以带上所有弟子来我们国家住吗?给我们讲法。” 佛祖说,可以,盖好地方之后我就过去。
第二天就离开他朋友家回到自己国家。
他相中了一块地,但这块地是舍卫国祇陀太子最爱的地。
太子不了解佛祖,所以很为难,如果拒绝给孤独,可能就得罪了,给孤独是舍卫国一位相当有名的长者,不好得罪。
如果同意的话,太子丢脸,哪有一个做太子的把心爱的花园卖给别人的?
思来想去,太子决定开一个巨大的价钱,想把给孤独吓跑,太子说 “除非你用黄金把我的园林铺满,我就卖给你。”
结果给孤独还真就弄来了巨量黄金,真就把园林的地铺满了,这份诚心把太子打动了,也决定贡献一份力量。
为了纪念太子和给孤独的诚心,佛祖把这座精舍命名为 “祇树给孤独园”
还有经文开头的 “如是我闻” ,我就挺好奇为啥所有佛经开头都是如是我闻。
原来这句话是佛祖临终前交代给阿难的。
阿难问佛祖:“您涅槃之后,万一其他人不相信这些经文是您说的怎么办?”
佛祖就回答:“以后每部经的第一句都加上 ‘如是我闻’ 四个字。”
如是,指这部经;我,指阿难;闻,指听说。
“如是我闻” 的意思就是,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祖所说的。
除此之外,每次晚课我读《佛说阿弥陀经》时,面对这些人名我根本分不出来,
比如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 “周利槃陀伽、阿难陀、罗睺罗” 等等。
这些其实我都不明白,我不知道这部经当中 “舍利弗” 这三个字为啥出现的频率这么高。
后来读多了,我知道了这些其实都是人名,都是佛祖比较出名的弟子,但仅仅是知道而已,并不知道他们的故事,读起来很陌生,不能投入兴趣阅读。
但看了《释迦牟尼佛传》了解他们的故事之后再读这部经,我就能投入感情了。
因为读过他们的故事,了解到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感情的修行者,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名字,所以只要经中出现他们的名字,我就感兴趣。
先说说舍利弗和目犍连。
他是佛祖的左膀右臂,为佛教以后的传播起到了巨大贡献。
他们二人差不多相当于当时学术界顶尖的存在,两人各有100个弟子,他们的弟子也都认为除了自己的老师以外,再也没人能在学问和道德上胜过自己的老师。
有一次舍利弗走在街上,看到佛祖的弟子阿舍婆誓在化缘。
阿舍婆誓那威仪静肃的风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舍利弗就很好奇:“请问你的老师是谁?”
阿舍婆誓说,是通晓一切的人天导师佛祖。
舍利弗更好奇了,佛祖跟你们讲啥了,能不能给我也说一下?
阿舍婆誓就跟他聊了一会儿讲的法理,听完之后,舍利弗就相当钦佩,觉得佛祖这个人绝对不简单,一定要去拜访。
回去之后就跟目犍连说了这件事,俩人就去拜访佛祖。被佛祖的思想震撼到了,就作为佛祖的皈依弟子了。
舍利弗是佛祖坐下智慧第一的弟子,佛祖崛起太快了,不断有人信仰他。
很多外道修行者就看不惯,联合在一起想要辩倒佛祖。
舍利弗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开心,他认为这正是宣扬佛法的机会,就主动请求要去跟外道们辩论。
约定时间到来,外道成百上千人坐在台上,而佛祖的一方只来了舍利弗一个人。
舍利弗丝反而很开心,因为他几乎研究过世俗上的一切书籍,精通外道的一切典籍和仪规,而且他皈依佛祖之前本身就是个外道的领袖,相当擅长辩论。
结果不出意外,舍利弗赢了。这些外道修行者都见识到了佛祖的思想,全部皈依到佛祖座下。
再说说目犍连,他也相当厉害,也是佛祖相当器重的一位弟子。
他是佛祖众弟子当中神通第一的弟子。
有一次桥萨弥罗国的琉璃国王要攻打佛祖的老家,佛祖虽然已经通晓一切,但对老家还是有感情的。
阿难看出了佛祖有点反常,就问怎么回事,佛祖回答了他。
目犍连听到了说,我要帮忙救人。佛祖说,没用的,这是全民的共业,就算救了也没用,还是要受果报的,哪怕是你的神通也不能改变因果。
目犍连没听佛祖的话,就用神通去救人,好不容易救出很多人,这些人最后也因为一些原因死了。
他是佛祖座下最激进的弟子,每当推动佛法遇到阻力时,他是最反对妥协忍让的人,经常跟外道斗法,而且百战百胜,很多人都怕目犍连。
佛祖经常因为这件事训他,说神通不能抵消业力,神通与了脱生死毫无关系。
目犍连是去布教途中遇害的,当时他正在山中打坐,被外道的人发现了,他们就集合很多人在山上投石头,目犍连就被砸成了肉酱。
迦叶是佛祖座下修苦行第一的人,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跟任何人都化缘,也会跟相当穷的人化缘变质的食物,每天穿着粪扫衣住在墓地附近。
对于修苦行,任何人劝迦叶他都不听。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佛祖很关心他,就说:“不要在外面住了,来祇园住吧。”
迦叶果断的拒绝了。
周利槃陀伽是佛祖座下相当笨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在祇园门口嚎啕大哭,佛祖问他为啥哭,他说他哥哥教他背诵一段经文,教了好久依然没学会,他哥觉得他太笨不适合修道,就命令他回家,不让他再出家了。
佛祖就亲自教他持诵 “拂尘除垢” ,但他依然记不住。
大家都说周利槃陀伽太笨不适合修行,佛祖没理会,告诉周利槃陀伽:“你用扫帚扫地,并为大家打扫卫生,一面做事一面持诵。”
结果时间久了功夫深了,居然也开悟了。
阿难是佛祖的侍者,他在佛祖僧团当中最年轻,相貌端庄,而且特别聪明,佛祖安排他来做侍者。
他就跟着佛祖到处讲法,听的佛经是整个僧团当中最多的,所以被称为 “多闻第一”
所以,佛祖讲过的佛经当中,最开始那句都是 “如是我闻” ,也就是说,阿难都在场亲耳听到佛祖讲法。
关于罗睺罗,以前我不知道他,看了传记之后才知道佛祖居然有个儿子。
罗睺罗出生后没多久,佛祖就出家了,得道开悟之后就带着罗睺罗也出家了。
罗睺罗也有普通小孩子的习气,他十几岁时也很调皮。
有时国王大臣信者来拜访时,佛祖明明不在,罗睺罗却撒谎说佛祖在里面,结果他们一进去发现佛祖并不在,罗睺罗就特别开心。
他的一些坏习气也被佛祖逐渐调教好了。
接下来说说第三个方面,我读这本书的收获
我最近结缘了一些佛经讲记,像是《十善业道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认识佛教》,之所以结缘这些,就是因为看了《释迦牟尼佛传》,了解到了佛教的基本思想,才对佛经产生了一些兴趣。
通过读传记,我知道了佛教的修行并不是每天烧香拜佛,也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机械的诵经持咒。
而是大概了解到修行到底是在修什么。
比如这本自传佛祖说过,如果修行八正道的话,就可以进入清净自由解脱的涅槃。
八正道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其中的正语和正业包括了 “十善道” 里面的七善。
正见,大概意思是对任何事情持有正确的见解。
比如燕子吃虫子,就觉得它们是好鸟,因为它们帮忙吃害虫,而害虫为啥被称之为害虫呢?因为它们吃粮食,损害了人类的利益。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见解。
这只是鸟吃虫的事例,其实作用到生活工作当中,因为没有 “正见” 而造成的麻烦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人类被这种不正确的见解影响,就容易被真理掩盖,看不透事情,比较愚笨。
我觉得能达到 “圣人” 思想境界的人,都有很强的 “正见” ,能够脱离出普通人的所有思想束缚,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所以能突破时间的限制,影响到千年以后的我们。
所以,这也是八正道的修行内容之一。
其他的比如如何破我执、戒定慧、四无量心、五戒十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都是修行的方式,做到之后都会对人生产生积极影响减少痛苦。
仔细看看这些修行方法,这里面的任何一项做到之后都可以引人脱离很多烦恼,每天充实积极。
跟孔孟道家思想也都差不多,都是引导人向善,停止堕落。
先不用纠结做到之后能不能了脱生死,单纯是在世俗如果能做到这些,那都会生活的很快乐。
比如 “我执” 这个词,也是佛教的修行方式之一。
我并没有深入了解这个词,只是在网上查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人类执着于自己的缺点放不下,比如自私、自满、自大、贪婪等等,都算是 “我执” 的范畴。
我在这里浅浅的说一下我对 “我执” 的理解。
昨天看到我的前老板晋早发了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
一位曾经的学员求助晋早,说家里种了好多橘子,橘子很甜,但这个期间卖不动,家人压力很大,着急上火的,能不能给她点建议怎么卖橘子。
晋早听了,直接说 “我买了,给我来200斤。”
晋早的学员非常多,上万应该是有了,为啥这个学员请求帮忙,晋早就帮了?
因为这个学员曾经无私帮助过晋早很多次。
比如晋早出新书了,这个学员就直接买了几百本送给他们学校的老师;晋早想要办讲座,这个学员直接就打通学校的一切关系,邀请到很多老师来听讲座。
这些都是无偿的帮忙,而且是多年前帮的,不提回报,不要报酬。
所以昨天晋早就这么果断的帮忙了。
如果换做一般人,肯定舍不得买几百本书,也不会为了办讲座无偿帮忙。
这个学员的行为,我就觉得她的 “我执” 修的比较好,很多事情都是为别人考虑,哪怕自己花钱,也会帮助别人。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个学员就不自私,挺无私的。
她每个月的工资不高,如果自私的话,绝不可能自己花几千元买几百本书免费送给别人。
现在在大城市生活,压力多大啊。买车买房买手机,买衣服买吃的到处旅游,养孩子养老人等等,到处都缺钱。
她却能做出这种无私举动,说明 “我执” 修的好,并没有过分关注自己的享乐,对自己的事情没那么多执念。
我觉得,佛教主张修行的 “我执” ,就包括了世俗间的很多美好品质,比如:舍己为人、大爱无疆、关心他人等等。
你看看那些民族英雄,很多人的 “我执” 心都很弱。
面对侵略者的严刑拷打,打断腿、打瞎眼、被火烧、被夹手指,就是不出卖国家。
做到了真正的无私,为了国家可以付出自己,在最痛苦的情况下,仍然把 “我” 放在第二位。
而汉奸的 “我执” 心里就比较强,还是太在意自己,怕受苦怕死,日本人给一点好处,给个官做做,就毫不犹豫的出卖自己的国家,间接害死了多少人。
我看网上说,达到佛的境界才能完全突破 “我执” ,处处为普天众生考虑。
比如佛祖的一位弟子提婆达多,有一次吃错了东西肚子相当疼,痛苦的不行了,呻吟道 “南无佛,南无佛。”
佛祖那时候正深入禅定,听到提婆达多的痛苦,就用神通去安抚提婆达多,用手按摩提婆达多的头和腹,并给提婆达多熬药。
哪怕提婆达多后来多次想要杀佛祖,佛祖也都是在关心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刚刚皈依后不久,佛祖就已经知道,如果提婆达多在僧团,未来他一定会造大恶业。
所以佛祖为了避免提婆达多造业,多次委婉的让他离开僧团还俗,但提婆达多没离开。
佛祖一直都是为别人考虑。
包括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我觉得他也是完全破除了 “我执”,他被施以暴行,被钉到十字架上残忍的折磨死。
这期间,他丝毫没生起任何嗔恨,临死前还用最后的力气喊出 “主啊,原谅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耶稣从始至终一直在关心所有人,爱着所有人,哪怕把他折磨死的人,耶稣都爱着他们。
到了佛的境界之所以能突破 “我执”,或许是因为贯彻了解了整个宇宙,能看到累生累世的自己是什么身份、能知道一切众生的一切根源、能看到不同维度空间的一切众生、能看穿宇宙的一切时间空间,真正了解一切。
见识到了一切,了解到宇宙的真相,在娑婆世界中就能完全消除 “我执” ,因为不在乎了,发自内心的不在乎一切得与失,所以能有大慈大悲悯众生的真正慈悲心。
有 “我执” 的人,都是过于在乎自己的第七识。
多搞钱,让自己这个身体和精神好好享受;抹化妆品好好美化自己的肉体;跟别人争长短,有嫉妒心,勾心斗角的,为了让自己的心灵满足。
但站在大彻大悟的佛的境界来看,身体以及周围的一切都只是一个临时的出租房而已。
因为佛站在宇宙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宇宙百千万亿年的变迁中看问题,他看到了人们的灵魂已经经过多少亿年,换过了多少次身体,所以他完全不在乎娑婆世界的一切,这是真正破除 “我执”
这种感觉就像,你租了个房子,两天到期,你绝对不会花很多钱买欧洲进口的地板装饰出租房、绝对不会雇佣装修工人装修房子、绝对不会买很多家具、也绝对不会给房子办房产证。
对于佛的境界来说,这出租房,就是人的身体。
累生累世以来,自己已经有多少万亿个身体了,人类的、动物的、鱼类的、幻化而成的鬼身等等,所以根本不在乎这短暂的出租房面临的一切问题。
所以说,任何人,不管怎么对佛祖,他都不会在乎的,这是真正破除了 “我执” 。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知道了这是怎么回事儿也没用,知道不代表能做到。
就像是每个人都知道,成为首富就不用再被贫穷困扰,地球上的每个人都知道,但不见得都能做到。
但不能因为做不到首富从而啥也不干了饿死自己,也是可以打打零工的。
所以普通人也是可以修行 “我执” ,哪怕不指望大彻大悟,可以从身边的一切小事慢慢修行,哪怕是稍微捐一点钱、好吃的给别人留一点、凡事稍微替别人考虑一点,其实都是修行 “我执” 的过程。
所以说,佛教的修行并不是迷信,它是有依据,可以让人变好的修行方式。
只是世间人对佛教有一些误解。
比如经常看见有人对着佛像磕头,嘴里念叨着:“我想有钱,我想当官,我想要好身体,我想家人平安,我想要老婆,我想要孩子。”
然后就开始烧香,这肯定是迷信啊。
因为在佛祖看来,很多都是欲界的牵挂,不利于修行,佛祖作为王子,拼命往外扔这些东西呢,怎么可能会帮。
而且有的人会觉得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因果、天宫龙宫宇宙啥的太假,根本不存在。
这就想多了,哪怕不信也不影响修行,做这些修行,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痛苦减少,更多快乐,最终结果都是可以变好,何乐而不为呢。
(注意:我写的这些只是我的个人看法,目的是打通我自己的一些疑惑;很有可能是错的,随便看看热闹即可,不要执着。)
本文标题: 说佛的读后感(《谈佛说道悟人生》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222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物理学思想教育读后感(物理学史读后感)新教育晨诵安洽的读后感(班级读书活动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