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博弈-华尔街读后感(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7-21 13:34: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3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伟大的博弈》是2005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约翰·戈登。该书讲述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以华尔...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读后感(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是2005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约翰·戈登。该书讲述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以华尔街为主线展示了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全过程。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一)

  上半年看过的两本书,当时没写完书评,现在完成烂尾工程后推出!

  连着读了两本金融方面的书籍,华尔街经典《伟大的博弈》和全球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前者讲述了华尔街从最初名称的诞生,到二十一世纪初之间的三百年跌宕起伏的辉煌历史,后者讲述了作者认为的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最根本的原因——对财务知识的重视程度。

  《伟大的博弈》自从出书以来,一直是众人了解华尔街历史的首推书籍,其经典之处在于,作者以小说的笔法书写金融史,并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和讲故事的能力,将长达三百年且纷繁复杂的华尔街历史娓娓道来,读起来令人丝毫不觉枯燥,反而欲罢不能。整个记叙方式和写作手法很像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但不管本文所记叙历史的长度还是复杂度,都远远超过吴书所记叙的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所以本书的知名度和经典程度也要远远大于后者!

  《伟大的博弈》完美地描绘了华尔街乃至整个美国金融史三百年来的发展图景。而从这三百年的发展来看,金融这一门学问,哪怕是到了今天,仍然还是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因为,一方面从历史来看,和众多动辄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学问来比,哪怕是经济学,现代金融学实在是太年轻了。另外一方面,标志着证券投资走向成熟,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事件——格雷厄姆《证券分析》的出版至今也才80年而已!

  在这之前的一年,也就是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证券交易法》,1934年又通过了《斯蒂尔格拉斯法》,这两部法律的通过,标志着证券交易开始有了法律的监管,现代金融才开始走向成熟的发展道路,并在后来七十年代的计算机革命中,为很多新生高科技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长足的支持!而在这之前,金融要么受千夫所指,要是就和赌博相差无几!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二)

  在读完前两本书之后,我拿起了《伟大的博弈》这本备受推崇的名著。《伟大的博弈》是一本有关华尔街金融发展史的书籍,在我的印象里史学书籍都很枯燥,但这本书却异常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本书有着确凿的史料和翔实的数据,还穿插着有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得我的阅读兴趣大增,让我几乎是不间断的迅速读完。对于从事多年银行财务工作,现在又从事银行工作的我来说,这本书弥足珍贵,向我呈现了曲折动人的金融发展史。

  本书虽然是讲的是华尔街金融史,但同时也是一篇篇生动的人物志。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作者对华尔街传奇人物的生动描摹。作者对人物及事件的描述客观公正,但同时又能保证阅读时的趣味性,并且在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价值取向。

  读完此书,我收获很多,既有伟大的金融工作者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也有华尔街金融发展史带给我工作的启发和引导。我想致敬本书中那些有责任感的金融英雄。虽然在华尔街三百多年的历史中,青史留名的人为数不少,但大多只是凭借精明的头脑,甚至是以不正当的手段积累了让人羡慕的财富而已,而称得上伟大的。范德比尔特不同于典型的唯利是图的华尔街人物形象不同,他给人最强烈的感受首先是:正直。而对利益的追求似乎只是他在捍卫正义过程中所得到的附加报酬。

  这一点,在哈莱姆股票逼空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汲取他们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踏上明日的征程。这本书可以给正在现代化道路上匆匆前行的我国银行业提供一个历史的明镜,反射过去,照亮前程。该书中讲述了许多经典的金融英雄人物,他们充满睿智和责任心、正义感,非常值得我们银行工作中学习和借鉴。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灵获得了巨大的震撼,除了感慨金融英雄的伟大,感叹金融市场的精彩纷呈,更想向心目中的英雄致敬,通过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来致敬心中的英雄。我们应对未来充满信心,让我们每个员工一起努力,踏实工作、恪守责任,共同做好内控制度、注重案件防范、规避金融风险,从而推动我行的快速发展。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三)

  这是一本讲述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讲述金融发展和金融人成长的书,引人深思!

  (1)是什么让华尔街历经各种危机由弱变强,成为霸王?

  思考这一问题需要两个层面,一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美国式如何超越的?二是即使在美国国内,为什么偏偏是华尔街?华尔街的兴起,伴随的是美国的发展强大,这应当是根本。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危机中汉密尔顿式有力的调控(强有力的.中央银行),促成华尔街崛起!

  (2)历史规律背后的不变性质是什么,以及发展的历史又是如何改变了这些性质的表现?

  繁荣和萧条是发展的必然规律,以繁荣狂热带来的想象力创新飞跃,以萧条痛苦引起的反思进步成长。这来源于贪婪与恐惧两种最基本力量,历史规律不断上演的教训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使人们对两种力量的掌控和表现水平提高,客观机制对主观意志的合理引导,使危机不再可怕,破坏力不断减小。

  周期的性质和思维正是发展的常态。我们曾将其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调和的弊端,是导致其灭亡的必然力量。错矣。其实是人性的表现,制度也许会加强或抑制,但不是制度的本质属性。我们曾十分欢喜直线型的思维,其实那往往导致水平线式的发展。

  每一次崩溃和危机,恰恰都是其新生,突破,创新,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是单纯的,单纯的钱。单纯了,就更容易创新、突破、自我修复和进步。

  如果人类市场游戏,市场法则是公平的游戏规则,但正如游戏所体现的,那些赢的人会自我加强,此时公平的规则就是再强化不公平的结果。社会主义就是不断地清场,让我们再世代后拥有接近到平衡起跑线的机会,由此改变天生命运的无奈安排。社会主义必将反强权,以国家共有的形式做游戏的庄家,重新改变游戏者输赢的角色。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伟大的博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1

  在读完前两本书之后,我拿起了《伟大的博弈》这本备受推崇的名著。《伟大的博弈》是一本有关华尔街金融发展史的书籍,在我的印象里史学书籍都很枯燥,但这本书却异常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本书有着确凿的史料和翔实的数据,还穿插着有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得我的阅读兴趣大增,让我几乎是不间断的迅速读完。对于从事多年银行财务工作,现在又从事银行工作的我来说,这本书弥足珍贵,向我呈现了曲折动人的金融发展史。

  本书虽然是讲的是华尔街金融史,但同时也是一篇篇生动的人物志。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作者对华尔街传奇人物的生动描摹。作者对人物及事件的描述客观公正,但同时又能保证阅读时的趣味性,并且在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价值取向。

  读完此书,我收获很多,既有伟大的金融工作者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也有华尔街金融发展史带给我工作的启发和引导。我想致敬本书中那些有责任感的金融英雄。虽然在华尔街三百多年的历史中,青史留名的人为数不少,但大多只是凭借精明的头脑,甚至是以不正当的手段积累了让人羡慕的财富而已,而称得上伟大的。范德比尔特不同于典型的唯利是图的华尔街人物形象不同,他给人最强烈的感受首先是:正直。而对利益的追求似乎只是他在捍卫正义过程中所得到的附加报酬。

  这一点,在哈莱姆股票逼空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汲取他们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踏上明日的征程。这本书可以给正在现代化道路上匆匆前行的我国银行业提供一个历史的明镜,反射过去,照亮前程。该书中讲述了许多经典的金融英雄人物,他们充满睿智和责任心、正义感,非常值得我们银行工作中学习和借鉴。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灵获得了巨大的震撼,除了感慨金融英雄的伟大,感叹金融市场的精彩纷呈,更想向心目中的英雄致敬,通过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来致敬心中的英雄。我们应对未来充满信心,让我们每个员工一起努力,踏实工作、恪守责任,共同做好内控制度、注重案件防范、规避金融风险,从而推动我行的快速发展。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2

  本书介绍了华尔街350年的经济史,基本上也是美国经济发展历程的代表,更是美国经济200多年发展的一个缩影。《伟大的博弈》以华尔街历史上的很多知名人物为主线来展开叙事,其中包括了摩根、范德比尔特等著名人物,也包括一帮把“逼空”玩得炉火纯青的牛人,他们有一夜暴富,也有一夜倾家荡产。正是这些人推动了华尔街的发展,使华尔街在20世纪初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这本书讲述了华尔街的历史。如果把资金比为血液,那么华尔街就是输送血液的心脏:它融入全世界的资金,又把他们输送到世界各地。不论是地铁行业,还是战争现场,都有华尔街的影子。

  按照博弈论的理论,在有限次博弈中,抵抗对方是最好的策略,而在无限次博弈中,合作是最好的策略。早期的华尔街投机者怀着投机心态玩弄着股票,经常出现卖空者,比如著名的投机者古尔德和菲斯科;当华尔街意识到长期的繁荣才能带来普遍的利益时,而无规则的市场游戏只会带来一场场金融灾难时,华尔街就开始进入正常的轨道。因此一开始他们是在毫无制度条件下进行互相抵抗的博弈,当经历了许多的血泪历史后,才促成一个有制度可言的华尔街。

  贪婪和恐慌是华尔街上空漂浮的两个幽灵,当它们同时发威时,无疑是华尔街的灾难。对于贪婪,人们深恶痛觉,但又难以抵抗;对于恐慌,人们往往束手无措。政府可以把贪婪的家伙扔进监狱,可是恐慌的大众并没有错,政府又能怎么办呢?一开始还没有建立一个中央银行,可以说最早是靠J·P·摩根一人之力来阻挡各种恐慌,正如书中所说,当年的摩根起着相当于今天联邦储备银行的作用。1895年,幸好上帝早已为华尔街派来了摩根,否则,因为黄金大量从国库外流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将会持续得更久,危害也会更加大。

  虽然看了本书后,感觉收获比较多,但由于刚刚接触金融,有些地方没看懂。

  相信以后再有机会来重读这本书,更有更深的感悟。我最喜欢其中的一句话:“在华尔街这个伟大的博弈场中的博弈者,过去是,现在还是,既伟大又渺小,既高贵又卑贱,既聪慧又愚蠢,既自私又慷慨——他们都是,也永远是普通人。”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3

  本书介绍了华尔街的发展史,基本上也是美国金融市场从建立、发展到成熟的一段历程,更是美国经济200多年发展的一个缩影。与《货币战争》所强调的金融对一个国家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一样,本书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货币战争》把美国建国以来所有的重大事件都跟金融联系到一起,包括南北战争、二战、每次经济危机、历届被暗杀的总统等,让我感觉有些牵强。拿历届总统被暗杀来说,宋鸿兵先生都把它认为是一个巨大的阴谋,这些事情发生在司法制度很完善的美国让我很难相信,尤其是幕后的各利益集团均未受到惩罚,所以我更认为《货币战争》是一本唯阴谋论的小说。而《伟大的博弈》则以华尔街历史上的很多知名人物为主线来展开叙事,其中包括了摩根、美林等的创始人,也包括一帮把“逼空”玩得炉火纯青的'牛人,正是这些人推动了华尔街和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本书同样像本小说,但读起来感觉更惊心动魄,也更真实、更令人信服。回想一下,看完之后有以下几点感慨:

  1、金融这东东,真的很强大。

  它小则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国家的一点金融政策变动就可以影响普通百姓手中的财产,多年辛苦累积的财富可以瞬间化为乌有;大则影响国家的命运,一个国家是繁荣稳定的发展,还是在动荡中衰退,都受到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试想没有书中提及的几次国家对证券市场的干预,不知会发生多大的灾难。本书后序中认为,清朝gdp远超过英国和日本,但在战争中却输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不足,导致打仗时没钱,我觉得还是蛮有道理的。

  2、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听得多了,但一直没有去认真对待,直到看完本书后才发现,多少富翁曾经是那么风光无限、一掷千金,但在金融市场上只一次失算,就可能倾家荡产,甚至永无翻身之日。不过这也可能是好事:)家族的衰落成就了曹雪芹写出《红楼梦》,而股票市场的失意则成就了格兰特写出《格兰特回忆录》。

  3、在利益面前,正义、道德显得很渺小。股票操作者可以为了利益谎言连篇蒙骗大众;立法官员可以与股票操作者狼狈为奸,两边通吃,甚至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修改法律。这点与马克思说的“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很一致。

  4、任何事情不会是一出现就是完美的,都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美国的证券市场也是如此,从一步步的不成熟走向成熟。正如戈登在和祁斌的对话中讲到:“美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人们可以做任何事,直到政府立法来规范。”

  本书译者还为每章撰写了导读,合理加注,并亲自与著者进行对话等,让我感觉译者为本书花了不少心血、很敬业,佩服一下!虽然看了本书后,感觉收获比较多,但由于刚刚接触金融,有些地方没看懂,囫囵吞枣的就过去了。相信以后再有机会来重读这本书,更有更深的感悟。最后本书给我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对于市场恐慌,你只需要开闸放水,让金钱充斥市场。”

  这本书讲述了华尔街的历史。如果把资金比为血液,那么华尔街就是输送血液的心脏:工业革命时它把资金输送给企业,战争时它通过战争债券把资金输送给国家。科技给资本运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比如自动报价机和计算机的出现,在各自的年代加快了信息的传输,同时资本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读《伟大的博弈——华尔街的历史》

        即使身为一个普通大众,“华尔街”三个字对于我来也是如雷贯耳。世界金融的中心,数不清的经纪公司与投资机构,巨额股票交易等等,这些都是我从电影 《华尔街之狼》 中的直观印象。不久之前,我恰好看到了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的历史》 这本书,就想着从中窥视一下这个心目中在世纪经济市场上的庞然大物。

        首先,不得不说新阿姆斯特丹(后改名为纽约),荷兰殖民者在踏上这块土地的第一天起,就明确了他们了目标——赚钱。作为一个港口城市,这里充满着无数的商机, 面粉、奴隶、 木材和无数其他商品,都可以与北欧以及地中海、西印度甚至印度洋更大的范围内寻找 低买高卖 的机会。 这种无处不在的商业精神以及只对钱感兴趣的传统,为华为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在美国建国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开始活跃。一批专业的经纪人出现在这个地方,他们需要一个交易场所,于是他们签订了著名的 《梧桐树协议》 ,也建立起了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华尔街的雏形。于是,故事也就开始发展了。

        十九世纪的早期,伊利运河修建成功,使得纽约一举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也引发了对运河概念股的狂热投机,在这个牛市中,出现了华尔街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投机者 雅各布·利特尔 (a.k.a大熊星),他通常在市场行情下跌的时候进行操作,喜欢赌股价的下落。他的成名之作是莫里斯运河股投机案。但真正的大牛市的到来是源于安德鲁·杰克逊政府的金融政策:尽快还清国债,关闭第二合众国银行。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在证券市场上,证券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因此证券价格被大大抬高。然后,就在牛市势头正旺的时候,一场大火烧袭了纽约(1835/12/16),商业中心成为了废墟,导致了许多公司与个人的破产。好在此时美国经济蒸蒸日上,经过短暂的调整后,纽约的经纪业很快开始重回正轨。中国有句老话,“成也萧何败萧何”,美国股市的首次大熊市也来源于杰克逊政府,其在1836年实施《铸币流通令》后,大量实力弱的银行倒闭破产,国内外资本的减少,导致了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但也是这个时期,"华尔街"作为美国金融市场的代名词进入美国人的字典。

        对于提到的投机,在早期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证券市场缺少监管,市场上的股票交易,更多的是投机商以及腐败政府的一种投机活动。真正的 投资 要到美林公司的出现才成为华尔街上的主流。这是我之前没想到的,但是确实如此,在没有法律法规的监督下,人类的贪婪本性就会暴露出来,人们遏制不住得挖空心思,竭尽手段去获得巨额的暴利。

        19世界30年代,铁路的大力发展使货运的成本得到了大大的下降,贸易发展同样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的融资,于是铁路证券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华尔街的主流,在1835年到1850年,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铁路从3只剧增到38只。与运河的建成相类似,铁路证券也成为了华尔街新的投机工具。还是利特尔,通过卖空明面上的伊利铁路股票,而到履约日通过可转换债券平了仓,赢取了对手们口袋里的大量金钱。

        同时期,电报的发明也对整个美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早期,落后的远距离通信(旗语)使得华尔街的人总能在情报上获得优势,通过信息不对称,他们总是能去其他城市(比如费城)的交易所小赚一笔。但此时,至少这些交易所还保持着其各自的重要性和独立性。当19世世纪50年代,电报真正被发明出来后,确保了纽约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由于金钱集聚的趋势)。

        1849年,加利福尼亚淘金热。大量黄金的开采并流入市场,扩大了货币供应并强有力地支撑了美元,经济也在黄金的带动下迅速地繁荣起来(当时的 金本位制 )。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活跃了证券市场,大量的新股票参与到了这个市场当中。股票发行数的增多,投机的案例层出不穷,使股票的交易量大大增加,整个华尔街喜气洋洋。可是好景不长,1857年中期,经济开始显出衰退的迹象。黄金的产量趋于平稳,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恢复使得美国的出口下降。雪上加霜的是,在夏季与早秋,资金流出了纽约的银行,这导致纽约的资金供应非常紧张,崩溃从脆弱的经纪商与投机商开始,一步步席卷了整个金融市场。当时,由于破产留下的债务高达1.2亿美元,这在当时就是个天文数字。1857年的华尔街是萧瑟的,大量的人黯然离去,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契机,新鲜血液的注入,将给华尔街带来不同凡响的能量。

        1857-1867年间,美国经历了它历史上最大的创痛-南北战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100年中人类最大的军事冲突, 它的规模和破坏力都是此前人类无法想像的, 而同样影响深远的是, 如何满足这第一场现代意义上的战争的巨额资金需求, 也为此后的战争融资提供了经典的范例。

        战争实际上就是经济的比拼,长远来看,经济占优的一方总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传统上,政府为战争进行融资, 主要依靠征税和大量印钞, 这是南北方政府都想到并做到的。但华尔街上年轻的银行家-库克为北方政府...革命性地通过华尔街向公众发售战争国债。 ...战争后期, 库克出售国债的速度已经超过北方政府为战争花钱的速度。 而与此同时,严重依赖发行纸币支付战争费用的南方政府,此时的通货膨胀率是战前的9 000%。 同时,大量印钞使黄金自然地从流通中消失(格雷欣法则)。华尔街上又开始了新的投机——黄金投机。

        战争使大量的资金流入诸如铁路、 钢铁厂、 纺织厂和军工厂等公司, 而这些公司产生的利润将流入华尔街,与此同时这些公司也要从华尔街获得急需的资本。

        于是华尔街历史上最繁荣的牛市即将开始。

        华尔街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证券市场, 仅次于伦敦证券市场。新的交易所与交易系统使得交易量大大增加。据估计,到 1865 年,华尔街的年交易量已达到了空前的 60 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纽约变得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浮华世界。

        显然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对后影响深远的人,但不得不提在这些历史巨人当中依然算是傲视群雄的人—— 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 。 他既不是一个经纪人, 也不是银行家, 他从来不做投机活动, 甚至基本上不涉足华尔街。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后 15 年里,他成了这场大博弈的最重要的参与者。这里主要提一下其主要事迹:哈德逊股票逼空站与哈莱姆股票逼空战。

        范德比尔特希望在铁路之间寻求妥协, 以维持价格同盟。而控制伊利铁路的德鲁集团(丹尼尔·德鲁和两个年轻人-杰·古尔德与詹姆斯·菲斯科)对铁路运营毫无兴趣、 一心只想靠操纵股市大发横财。于是两者之间围绕着伊利铁路控制权的遭遇战就此展开(1867--1869)。

        在这场战争中,也充分显示了当时美国政府的腐败。两方分别贿赂法官为自己签署有利而限制对方的的条令,以操纵胜利的天平倾向自己。

        结果是德鲁集团通过可转换债券和印制新的股票,赢得了范德比尔特700万美元后逃往新泽西。

        第二次,在古尔德和菲斯科入主伊利铁路后,他通过一个做空陷阱,使德鲁损失了130万美元,破灭了德鲁以往不可战胜的神话,也将属于他的时代抹去了。

        这两次投机案,让华尔街的经纪商们意识到一个规范性的法律对于证券市场是多么的重要,他们提出了5条建议实施的法律——这是如今美国《证券法》的基础。但在当时,纽约立法机构不可能主动改革这样一个能为其会员源源不断带来巨额灰色收入的体制。痛恶于市场本身监管缺失以及政府不作为,华尔街自身也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改革。纽约股票交易所和公开交易所开始了合作,于1868 年 11 月 30 日第一次颁布了要求所有在交易所拍卖的股票进行登记,并且任何新股发行都必须提前30 天通知交易所的监管条例。其后,监管条例在在数目上逐渐增多,而且在执行中也越来越严格,华尔街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得益于此,华尔街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迅速繁荣起来。

        1869年9月,美国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黄金操纵案。华尔街新生代投机家古尔德和菲斯科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是前无古人,也是后无来者的:他们试图操纵黄金市场。

        刚结束南北战争后的美国,还没有实施金本位制 ,金币和绿钞同时可以流通,但是由于"劣币驱除良币", 人们很自然地选择使用劣币--绿钞 , 而黄金几乎立刻从流通领域彻底消失。在当时的黄金市场上, 只需要交纳少量保证金就可以购买数额很大的黄金,这种杠杆效应使得黄金投机成为了最危险, 但同时也是回报最为丰厚的投机活动。于是古尔德计划买断纽约黄金市场的所有黄金供应。

        在计划过程中,他通过他人结识时任美国总统格兰特,来促使保证联邦政府对于黄金市场的干预。

        计划进行的很顺利,通过囤积操作,他们成功地控制了数倍于纽约黄金供应量的黄金合同,黄金价格扶摇直上,给美国经济和华尔街带来了巨大的混乱。格兰特总统醒悟过来,他及时下令干涉黄金市场,结束了这场金融噩梦。同时也让美国政府意识到金本位制的重要性,他们在十年后回归金本位制。

        1873年,以股市崩溃(也影响到了欧洲市场)为导火索,美国开始了长达6年的经济萧条期。

        股市周期性的崩溃,虽然对经济打击不小,但是也将经济芳容时期积累下来的泡沫挤出了经济循环之外,使得经受了考验的经济体变得更加健康,增强了免疫力。

        19世纪最后二十年,美国完成了规模宏大的工业化进程。使得到1990年,工业股票迅速成为华尔街的股票主体。

        这个时期有一个重要的人物——J·P·摩根,他作为华尔街新一代投资银行家的代表,信奉诚信为本的理念,重塑了华尔街在美国公众中的形象,使得华尔街在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注:摩根创立的摩根银行从那时起到现在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1895 年,发生了一个非凡的事件,黄金从国库大量外流。原因是美国国会于1887通过法案, 允许更为自由地将白银铸币, 并规定了银币和金币的价格比,又由于西部地区以空前的速度开采白银, 白银的供应量随之激增, 导致白银开始逐渐贬值。按照"劣币驱除良币"的原则,人们将黄金藏匿起来。于是,黄金开始不断流出国库。在1893 年市场崩溃的打击下,形势迅速恶化,流出国库的黄金如滚滚洪流,并被整船整船地运往欧洲。1895 年的 1 月, 美国国库只剩下了价值 4500 万美元的黄金, 不到一亿美元法定黄金储备量的一半。

        时任美国总统克利夫最终向摩根伸出了求援之手。摩根和他的同伴成功地为美国在欧洲筹集了一亿美元的黄金储备, 同时摩根使出浑身解数, 使用各种金融操作手段,使黄金不再源源不断流向欧洲。终于,到 1895 年 6 月, 美国国库的黄金储备稳稳地停在了一亿美元之上。 这样, 摩根凭借他无人可及的影响力和非凡的智慧, 独臂擎天地挽救了美国, 使其免遭一场金融灾难。 这一刻, 华尔街凭借自己的力量, 真正地成为了一个世界巨人。

        19 世纪的 90 年代也是华尔街的转型期。1892 年,纽约建立起了一个大型清算中心,为经纪商的证券交割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也在这个时期,《华尔街日报》的创始人道·琼斯发明能够反映股市整体情况的一个绝妙而简单的方法——道琼斯指数。同时期的华尔街的银行和经纪人自发推行了对上市公司强制实施公认的会计准则, 有效地遏制了此前上市公司乱做假账的恶习(现代会计制度与注册会计师首次出现)。

        二十世纪初期,由蒙达纳州的比尤特"铜矿王"之争引发了美国金融体系的大危机, 摩根挺身而出,最终解救了这场危机。这一事实促成了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在 1913 年建立。这一年, 成为了美国金融历史的分水岭。 同年, 摩根去世, 这位在美国的崛起和现代化进程中起了非凡作用的人物,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1918),对美国和华尔街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七月底, 全球股票市场全线下跌,伦敦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相继闭市。八月,战争创造了对军需品和农产品的巨大需求, 订单源源不断地飞向大洋彼岸的美国, 这给美国带来了自南北战争以来最大的经济繁荣, 而华尔街, 也在经历了战争刚刚爆发的短暂恐慌之后, 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牛市。美国政府在战争中向协约国提供直接贷款,在战后一举从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至此, 美国不仅在实业上, 而且在金融上, 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战争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而从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华尔街了, 它一举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股票交易所, 虽然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 但是就其制度和运行方式而言,却和1817 年它刚刚建立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差别。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个私人俱乐部, 其宗旨仍然是在为交易所的成员牟取利益, 而不是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崩盘。这使得随后而来的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1933 年, 罗斯福总统开始着手实施历史上以他名字命名的"罗斯福新政",大幅度地改革美国的经济政策, 并着手对岌岌可危的华尔街进行改革,以恢复市场的信心。在这一年,美国取消金本位制, 并通过了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决定了现代美国金融的格局。而在罗斯福上台伊始被任命为刚刚成立的证券监督委员会主席的老肯尼迪,显示出了非凡的改革艺术, 在他的治下, 华尔街开始逐步走入了正轨。时任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主席的惠特尼由于他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和极其低劣的理财能力而覆灭, 使得卫道士的势力图崩瓦解, 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

        在此之前, 华尔街上的所有改革都从未触动过交易所自身会员的利益, 而这一次则完全不同了, 它彻底改变了交易所的运行方式, 使其开始真正为公众投资者服务, 并为即将到来的华尔街巨大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的发生,拯救了陷入经济大萧条中的美国。虽然初期受战况(希特勒节节胜利)影响,股市下跌,交易萎缩,但此时美国整体的经济却在高速增长,因为战争带来了巨大的需求。

        该时期,梅丽尔创建的美林公司(1918年),严格培训客户经理,使他们成为具有金融知识和诚信意识的新一代经纪人,从而一举改变了华尔街经纪人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是,正是这些经纪人将股票第一次引入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而另一个人物——格拉汉姆,则通过自己的成功证明了基本面研究额重要性,使得"投资"这个概念最终在华尔街出现并逐步取代"投机"而成为主流。他同时开创了现代证券分析业, 公司运营资本和现金流等概念被他首次提出--而这些概念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所有的股票分析师们分析上市公司价值的基本工具。

        于是在1954年,华尔街再一次迎来了长达十年的大牛市。更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包括一大批养老基金、 共同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在证券市场出现, 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同样, 也是在这一时期, 高科技的发展使得交易所的技术装备日新月异, 新的股票自动报价机和数字计算机开始使用。

        纽约股票交易所于1964 年第一次建立了风险基金以防止单一金融风险扩散为金融系统风险。交易所和经纪人委员会曾一致采取行动抑制过度的投机行为,投资银行也曾一致要求上市公司出具年度报告和独立的会计报表一样, 这一次, 华尔街的参与者们再一次团结一致, 他们再一次意识到, 他们有着超越各自利益的共同利益,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六十年代初期, 牛市结束。 此后的华尔街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以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 彻底改变了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市场的交易量也逐年增高。激增的交易量使得华尔街的后台运作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个时代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有效地改善了这一情况。

        面对这些挑战, 华尔街上证券公司不向公众出售股份的百年惯例终于被打破。 为了增加资本金以迎接华尔街的新时代, 一些华尔街的证券公司开始放弃了合伙人制,1971 年,美林证券也成为了第一家上市的交易所会员公司。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到七十年代初期,美国正在经历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 通货膨胀、 越南战争、 石油危机以及伴随而来的股市低迷, 使得华尔街再一次陷入困境。但是变革仍在继续,纽约股票交易所最终于1975 年放弃了长达 183 年的固定佣金制, 这标志着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私人俱乐部"时代的彻底终结。

        1975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证券法修正法案》,该法案要求将全国的证券交易所和三板市场连接起来,形成统一市场。1978 年,跨市场交易系统投入运营。 在这个扩大了的无形的电子交易平台上,纽约股票交易所利用其长久积累下来的影响力,保持着巨大的竞争优势。而悄悄兴起的纳斯达克系统, 渐渐对纽交所形成了挑战。 而今, 纳斯达克已经成为唯一可与纽交所抗衡的交易系统,它培育了微软、思科、甲骨文等美国经济中新的龙头企业。

        华尔街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同样不曾风平浪静。1982 年,道琼斯指数第三次突破 1000 点,此后它就再也没有跌破过这个数字。 1987年 8 月 25 日,道琼斯指数达到了顶峰,随之而来的是又一次股市崩盘。1987 年的股市危机期间, 联邦政府坚决地介入其中, 以免股市危机演变成为全国性的恐慌。在挽救此次危机的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格林斯潘,他所代表的的美联储承诺向任何处于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帮助,这使得恐慌果然很快结束了。

        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是鲍斯基和密尔肯。鲍斯基的专长是风险套利--对潜在的被收购公司进行投机,最后由于行贿锒铛入狱。而密尔肯开创了著名的垃圾债券业务,他最终被判入狱十年,并被处以6 亿美元的罚款,这是美国商业史上对个人的最高罚金。

        到 1999 年的夏天,道琼斯指数较1990 年初上涨了 400%, 较 1980 年初上涨了 1300%。

        互联网的出现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网络股的兴起、 在线交易的出现是华尔街所能感受到的最直观的变化, 但是, 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对已经在加速进行之中的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未来跨越国界的金融市场的联合监管会提出怎样的挑战,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

注:现在我们知道了,存活下来的互联网公司对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使得经济发展得更加迅速。而网络金融市场的监管变得更加严格,想想之前跑路的P2P平台。

        尽管存在着无数的未知, 华尔街不会止步。 就像历史反复证明的那样, 尽管有过无数的股灾, 人们依然进入这个市场, 参与到这个伟大的博弈中去, 也正是通过这个生生不息的伟大的博弈,人类在不断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或许, 只要这个世界有人需要资本, 而又有人能提供这些资本, 在曼哈顿岛南端的这个伟大的金融市场就不会消失,会有无数的人们来到这里,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
注:此书简述了华尔街的历史,以时间线为轴,一步一步带着读者了解华尔街的发源,成长,壮大以及经历的困境,感觉就像看着一个孩子慢慢得长大,只不过这个孩子的未来我们无法明确得知,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只要这个世界还需要,那么他在将来必定大有作为(虽然现在就很厉害了)。书中的人物以及事迹,对了解华尔街发展起到了脉络的作用,让人能更深刻得记得不同时期华尔街的变化。还有一点很有趣的,作者在每一部分的结尾比较了同时期的中国历史,这对于中国人来说起到了很好的反思作用。总而言之,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
本文标题: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读后感(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166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君主之鉴 读后感(资治通鉴读后感)怪老头读后感第六篇(关于《怪老头儿》读后感6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