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6-28 00:49:0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6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第四周阅读感悟(一),《我们内心的冲突》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之一卡伦,霍妮的著作。精神分析认为,6...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

第四周阅读感悟(一)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之一卡伦 霍妮的著作。精神分析认为,6岁以前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疾病由重到轻分为:精神病、人格障碍和神经症。精神病是1岁前的养育出现问题;人格障碍是3岁以前的养育出现问题;神经症是3到6岁的养育出现问题,创伤越早,问题越严重。我们通常说的焦虑症、抑郁症就属于神经症的范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神经症。

心理学家从哪里入手研究人的心理疾病呢?弗洛伊德重视性和攻击性这些动力,霍妮属于精神分析学派里的“关系派“。“养育”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孩子调皮,母亲打了她一下,不重但表情非常严厉。挨打的孩子没有哭,转身拿来自己最心爱的积木,小心翼翼地对妈妈说:“妈妈,这个给您。”这是孩子害怕,母亲不喜欢她、不爱她,就用牺牲自己的玩具、讨好妈妈来维护自己的安全感。

霍妮说,想要解决内心的冲突,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内心的真实感受又是什么,第二是人能建构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第三作出选择,第四能为结果负责;第一点我觉得非常困难,从上面的例子中,这个孩子被打的恐惧、愤怒都被压抑了,她无力去照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要去讨好母亲,长大后可能会发展成讨好型的人,渐渐只关注别人的期待,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也说不出自己的感受,自尊感会很低,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书中提到”基本冲突是神经症的核心驱动力,服从型的人,生命底色是对父母的怕,对抗型的人感受环境的敌意,希望自己强大和报复;隔离型的人不想讨好也不想对抗。而这三种解决方案都会加剧内心的冲突,越解决越绝望。内在冲突还会导致采用理想化(自视甚高或自我贬低)、外化(认为问题在自身之外)、虚假和谐这三种情况。未能解决的冲突导致恐惧、人格萎缩、绝望和虐待倾向。

本书的语言很通俗,有很多现实的例子可以看到饱受神经症摧残的人的内心的纠结,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纠结,因为霍妮的年代还是精神分析大行其道的年代,神经症的解决似乎还是依赖心理专家的思考理解和表达,在我看来,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精神病的效率可能更高。总之,人要从冲突中突围,是不容易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0-6岁已经在我们潜意识太深太深的地方了。

张莹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

这本书读完后,感觉似乎有些东西触碰到自己,但如果给别人讲这本书,又觉得很多关系似乎都弄得不是很清楚。

这里我就试着理一理自己的思路。

先从新知说起,内心冲突每个人都有,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等因素。但是因为从小与人际互动的环境不一样,很多人内在需要的缺失,导致这些人没办法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冲突,采用了一些防御措施。

比如采取合理化、问题外化、玩世不恭等方式,并出现较为明显的亲近他人,抗拒他人,疏离他人的人格特征。

同时,因为害怕面对冲突,还建立起一个理想的自我。当理想自我与现实差距越大,就会越疏离自己,越无法觉察自己真正的内在冲突。

所以如果不能做到自知,不能做到自我觉察,就要找专业心理咨询师。

这里重点讲下自己的收获。

1.亲近他人的倾向,会压制自己的愤怒,然后通过合理化方式逃避冲突。之所以有这样的倾向,因为误以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掩盖内在的冲突,其实根本没有,欲望和攻击带来的矛盾,并不会因此掩盖,而是会带来更多的矛盾。

反刍就是这样产生的,压制的攻击成为内在攻击,不断回放痛苦片段,不断反噬自己。

正确的面对方式是: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真正的内在矛盾是什么。

还有更重要的是重新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否则很容易永远达不成目标,担心他人评价,不想承担责任的后果,太多的恐惧,就会让人摇摆不定,甚至常常把选择权交到别人手上。

2.要打破理想的自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觉察到自己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朋友。她总是在我生活遇到挫折和孤独的时候出现。

当我意识到她在某种程度上让我逃避现实的时候,我开始有意躲避她,只要想到她,我就会强制忘记,那段时间我有点抑郁,总是不开心。

其实这就是理想的自我。理想的自我里藏着那个自卑的自己。

后来,还是做了和解,我没有强制让她离开。毕竟这套防御跟随我那么久,没了它,我不知道如何生存。

这本书作者的建议是,理想的自我还是要打破的,不过要在现实生活中建立起一些力量和自信的时候。

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人有一些问题,明明是很好解决的,但也许你真的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这个问题的背后有太多的恐惧,太多的无可奈何。所以不要轻易评价一个人,也不要轻易评价自己。

读《我们内心的冲突》有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读《我们内心的冲突》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说得不错,既然不顺心,还不如去放飞自我。

  读过《我们内心的冲突》,不难发现,书中提到的三种人格,无论是顺从型人格、对抗型人格还是疏离型人格,其本质都是在逃避,他们逃避着真实的生活,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人生在世不称意”。

  我们的内心,因为什么才会起冲突呢?我想大概是因为选择吧。每一天我们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做选择就难免会有冲突。这些会使你的内心不那么痛快,就像听到天使和魔鬼在你耳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你会因为正义而听从天使的建议,还是会为了利益而陷进魔鬼的诱惑?

  提到这个,让我不得不又想起性善论与性恶论,人之初,或许善恶都不是“本性”,构成一个人性格的因素有太多太多,我们每日的行为大部分取决于外在而非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读《我们内心的冲突》就像在看医学课本那样,学到哪就感觉自己得了什么病,从而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精神症,但是读到最后不禁释然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一个综合体,就像炒一道菜,不同的人拿着相同的食材还是会做出不一样的味道,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多半勺盐或者早出锅一分钟的差别。书中提出了很多贴近生活的问题,我也因此陷入这种冲突中感觉无法认清自己,但是最后才发现,这些本来就不需要弄明白,是什么味道,只有自己尝了才知道。

  既然我以那句诗当了标题,不如就让我们继续用李白来举例子。众所周知,这位大仙是出了名的随心所欲,可他并不是完完全全的疏离型人格。面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盛大宴会,纵然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还是没有当场爆发,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体现了他顺从的一面。反之,他也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勇敢,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无畏,这里面包藏着他想要反抗的心。一个人的形象是立体的,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也会有“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的颓废,这并不矛盾,或者说,我们每个人就是这诸多矛盾的统一体。

  李白的诗句体现的是道家的处事风格,在道家那里,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道”,所以,无论是驯服的猫狗还是凶猛的野兽亦或是在无人之地绽放的花朵,它们都是“道”,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一个有着奇妙性格的活生生的人,但其中道理太过玄妙,那么现在我们还是来重点谈谈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

  儒家的思想有明显的积极入世的态度,而且强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等级关系)处理社会内部问题,这明显的体现了卡伦霍妮理论中“顺从型人格”的特点——“亲近他人”的特点,当然,这种亲近是建立在等级观念和公序良俗的基础之上的:父慈子孝、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建立在等级制度上的亲近必然也是不平等的,对低等级人的“仁”也抱有一定“施舍”的味道。

  再说等级关系,等级关系实际上是强弱关系,取决于实力强弱,利益分配的多寡。而维持这种不平等关系的需要是控制和被控制。卡伦霍妮说顺从型人格需要一位“能够控制他,并满足他所以需要”的“伙伴”,而显然,儒家思想中不乏这些“伙伴”的身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孔子这里没有过分强调被控制和被压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儒家思想的初期中,这些“伙伴”的作用并不明显,各阶层的人都要依正理,不过到了后期被某些政治投机分子的篡改下,变成无条件的服从和被控制,沦为政治工具,官方哲学。利用儒学的地位和教化作用,将一代代人塑造成顺从型人格。

  卡伦霍妮认为,顺从型的人,最重视的就是他和别人在情趣和爱好上的共同点,不在乎不同点。而在这方面,儒学似乎体现了对抗型人格的特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当然这种对抗型的比率不高,没有激烈的对抗,甚至最后还是落在共同点上,因为儒家还是强调友善待人,求同存异,同还是站在重要位置的。

  儒家的仁和中庸之道也十分体现卡伦霍妮关于顺从型人格的描述:“他建立的基础是仁慈、怜悯、爱、慷慨、大方和谦逊等”;“他可能是为了和别人和谐相处,免得双方出现矛盾,所以做人一点都不张扬”因为“这些需求的核心,其实都是心中对于亲密关系和归属的渴求”超脱于社会规范的束缚会使他感到不适,中庸是一条不错的道路,不过这条道路上也有着缺乏创新批判精神、“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等问题。中庸之路走向极端,就成了不中庸的中庸。顺从型人格的对归属的渴望被过分放大会带来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虽然我们现在所学到的知识是多元化的,可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受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的影响,还是习惯顺从的,因为儒士是顺从型人格的典型代表,哪怕早早的就受到了新思想的感染。不过从这一点上我们还是要感谢儒家思想的`,它在客观上稳定了社会秩序,让生活中的“好人”更多了,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这种思想,让我们在塑造理想形象的时候,不会有人塑造出杀人放火的恶魔形象。拿我自己来说,在与人意见不合的时候,我常常会选择屈从于大多数,不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尽管我每次都在为要不要说出来而作斗争。就像书里说的,脾气特别好的人也有过掐断别人脖子的念头,可这个念头仅仅是一个念头,它会好好的藏在心里,不会表达出来,所以从外界看,我还是一个接近于顺从型人格的人。中国人是有反抗意识的,只不过没有机会表现出来,这才有了鲁迅笔下麻木无情的看客,可是,一旦这种反抗意识被激发出来,就会有强大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在反抗恶势力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哪一种人格不是一种逃避呢?亦或者说是一种压抑。我们因为害怕生活中即将也许会遇到的“恶意”,从而压抑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用顺从、对抗或疏离的方式保护自己。而根据前面提到过的,不仅仅是顺从型,任何一种人格过分突出都会给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阻力,而这当然不是要让我们摆脱所有的内心冲突,去像庄子那样抱着葫芦去追求什么“绝对的精神自由”,而是要正视这些冲突,让自己能够更好的生活。

  当然,我想卡伦霍妮并不是想让我们完全想明白你喜欢的人是“真正喜欢”还是“应该喜欢”,而是希望所有人可以“找到自我并成为更好的自我”。

  做出选择是有风险的,我们也不可能做到时时刻刻都保持理性,那么不如就让我们理直气壮的放出我们感性的一面,做自己内心的主人,在人生种种“不称意”后,做个决定,比如:明朝散发弄扁舟。

我们内心的冲突 | 卡伦•霍妮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爱上一个人,你是真的爱他,还是觉得应该去爱他?
看到亲人离世,你是真的感到难过,抑或是习惯性地表达哀悼,只为了迎合别人的目光?

在工作上,你是真的希望成为某种人,还是仅仅因为这种人受人尊敬且收入丰厚?

……

以上的这些疑惑,我们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我们内心的冲突》成书于1945年,是卡伦•霍妮的后期代表作,也是其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书中所提到的理论,具有极大的先锋性,不仅推动了整个心理学的发展,而且还达到了心理学著作中鲜有的哲学高度。

也正因如此,即便是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内心的冲突》仍然极具参考价值,国内著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作家张德芬和苏芩,都曾公开表示深受此书影响。

作者卡伦•霍妮,是一位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国际著名精神分析领军人物。同时,她还被心理学界公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卡伦•霍尼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旗帜,但她并没有一味地接纳弗洛伊德的观点,而是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作出了极大的修正。她站在时代的角度,详细论证了社会文化给个体所带来的焦虑,才是神经症的产生根源。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作者重点阐述了“冲突”的概念。所谓的冲突,具体指的是两种或多种,不同方向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动机、目标、欲望,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意识中。

卡伦•霍妮认为,人际关系的混乱和缺失,是造成内心冲突的原因。“在社会中求生存,人们难免会拥有多重身份,它们对人的欲望有不同程度的压抑,只有遵守这个规则才能和其他的人建立起关系。”

她还说,冲突会引起人内心的焦虑,困惑甚至绝望,并可能引发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形成不一样的人格,并最终导致不一样的后果。

总而言之,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里,围绕着冲突这一概念,作者主要分享了以下三大内容:

第一:应对冲突所形成的3种基本人格;

第二: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第三:冲突得不到解决所产生的4种后果。
首先,我们来看看3种基本人格:
一、3种基本人格
一般来说,小孩子在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时,会采取以下三种态度:亲近他人,对抗他人或者疏远他人——这里的他人,当然也包括父母。
因为自身的弱小,孩子天生就会亲近他人,以寻求安全感。哪怕是父母发生争吵,他也会试着去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但如果孩子经常从环境中感觉到敌意,比如说坏同学,会家暴的亲人,他们一定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并试图让自己变得更强,以减少内心的恐惧。
此外,如果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很特别,没人理解自己,也没有人爱时,他们就会开始疏远他人。这时候的他,既不想归附,也不想反抗,只希望一个人呆着,呆在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中,一个只有书籍、梦想,而没有战争和危机的避难所,比如说著名的作家三毛,就是因为小时候,在学校被数学老师嘲笑,在家里她作为老二没有获得足够的爱,结果变得内向和敏感。
以上的三种应对方式,会慢慢形成为孩子的性格,并在长大后,成为我们的人格表现:顺从型,对抗型和疏离型人格。
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第一种:顺从型人格
所谓的顺从,指的是主观上倾向于听别人的话,像羊一样温顺而随和,容易跟人抱团,求同存异,习惯在别人身上找共同点,至于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他们才不在乎呢。

 

所以,一旦在感受到别人的不满,或是碰到了争论时,他们往往会选择顺从和逃避。
此外,他们对安全感有着永远无法满足的需求,别人的喜欢、需要,爱和帮助,都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也十分在意外界的看法,而往往无视、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内心的渴望。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旦他们内心的需求被过度地压抑,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隐患,比如说有这么一个顺从型的人,他在公司常年是个老好人,习惯压抑自己的想法,可某一天开会时,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会议桌下有一把机关枪就好了。他可以马上掏出并射杀所有人。
一般来说,顺从型的人都是爱情主义者,生活一定需要爱情,否则就会显得单调、无聊和寂寞,爱情往往成了他们追求的生活目标——尤其表现在女性身上,对她们来说,如果没有爱情,其他风景,工作,娱乐、兴趣爱好都是无聊的东西。
部分严重的顺从者,甚至会觉得爱情就是一切,一旦缺少爱情,就感觉被全世界抛弃,比如说有一个典型的顺从主义者,30岁时离婚了,还抛下了3岁多的女儿。原因是因为她感觉不到老公的爱,老公对她其实挺好的,但碍于生计,一直就在外地上班,再加上人比较木讷,没有情趣,这让她感觉不到爱意,所以非常痛苦,甚至觉得婚姻是坟墓。
所以,顺从型的人,比较适合那种“能够控制他,也能帮助他判断对和错,还能让他生活中的所有希望和爱都得到满足”的伴侣。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二种:对抗型人格

所谓的对抗型,就是潜意识里会抗拒他人。
如果说顺从型的人相信人性本善,只要抱有一颗真心,世界处处是友善。那对抗型的人,则相信人性本恶,坚守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鄙视恐惧和软弱。所以,“狼”是最能够代表他们的动物。
当然,这种性格的人,并不是说表面会很暴力,很凶残,而是指他们内心是对抗的。哪怕有时候看起来彬彬有礼,真诚温暖,骨子里藏着攻击性。
总的来说,对抗型的人容易会给人一种严肃的,态度强硬的感觉。当然。他们也会体贴别人,但更多的是对自己非常亲近的人才会。
跟顺从者不一样的是,他们有什么想法,都更愿意直接去表达,也不怕得罪人。他们坚信弱肉强势的生存法则,本身就是一个斗士,而且觉得仁慈和包容代表着弱者。
同时,他们还是现实主义者,渴望高效地获得一切资源。比如说有这么一个女士,她男朋友就是一个典型的对抗者,在华为做销售,年薪几十万,但他找老婆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事业上能更好地成就自己的。
前不久,为了上班方便,这个女士买了一个大众车。可男友特别不满意,甚至当面指责她,说你干嘛买这个!干嘛不等跟我结婚之后,我们一起买个奥迪!我也更有面子啊!
在爱情上,对抗型的人更在乎的两个人适合真正合适,恋爱的资本会不会匹配,而不是看会不会走心。飞蛾扑火的爱情一般不会发生在他们这种人身上,一旦失恋,他们也能够很快就走出阴影。因为如果不走出,会影响到现实的利益了。
对他们来说,他们并不觉得爱情就是一定需要的。甚至会觉得婚姻就是一种工具,重点就是看这个婚姻能给否提高他的魅力,社会声望或者财富等等。在关心别人方面,他们可能想,难道他们自己不会关心自己吗?
其实,很多凤凰男就是属于对抗型人格,比如《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同伟,他们往往草根出身,小时候家里贫穷,受尽世间嘲讽,后来经过不择手段的对抗,成功地实现了翻身,所以秉承着优胜劣汰的信仰。
如你所料,对抗型的人尽量不要再找一个同类型的伴侣,否则就是火星撞地球了,婚姻中会冲突不断,很难有幸福可言,他们更适合跟顺从型的朋友谈婚论嫁,相守一生。
3. 孤离型人格:疏远他人
最后,我们来看看疏离型人格。所谓的疏远型,就是喜欢疏远别人,生性孤独,喜欢一个人呆着,宅男或宅女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他们既不反抗,也不屈从,而是选择了逃离、背对这个麻烦不断的世界。他们冷眼旁观一切,决定“不以任何方式与其他人发生关联,无论是爱情、争斗、合作,还是竞争”。
他们跟猫的性格有些类似,不喜欢跟人靠得太近,要有距离感。不管是空间上,还是心理上。至于到底会有多疏远,主要看个人的性格习惯。
严重的疏远型人格,除了会疏远他人之外,还会连自己都疏远了。就是认不清自己。如果让自我疏离的人,去亲近别人,可能会令他的精神四分五裂。
跟顺从者和对抗着不一样的是,他们既不会特别迎合别人,顺从别人的观点,也不会死磕到底,对抗别人的法则。
此外,他们最讨厌的是受到束缚,骨子里向往自由,他把自由当作目的,有这么一句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无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句话,可以当做是“他们”的座右铭了。
在爱情上,疏离型的人是随缘主义者,不会刻意去追求所谓的爱情,对有人爱不是那么看重。也不会为了现实特别去要功利性的爱情。自己一个人过也很好,但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也会乐于去摆脱现状,去要自己的爱情。
对他们来说,爱情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玩意。因为太亲密的关系,会影响自由的渴望。一般的丁克家族,都是这种人格。
看过王家卫成名作《阿飞正传》的朋友,一定对张国荣所饰演的旭仔印象深刻,他可以说是典型的疏离型人格。他把自己形容为无脚鸟,一生在飞,落地的那天就是死的那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不适合你,我不是一个喜欢结婚的人”。

 

女孩子要是遇到这种浪子型的人,那还是早早绕道吧,除非你觉得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
以上就是三种基本人格的特点,接下来我们看看本书的第二大内容。
二、应对冲突的策略
为了应对内心的冲突,避免自己受更大的伤害,患者还会采取一些防御策略:
比如说理想化形象:
跟真正的理想不一样的是,这是一种永远无法达成的目标,不过是患者用大脑创造出来的而已,为了尝试缓解基本冲突,“理想化形象”就像粘合剂一般,可以把分裂的人格黏合在一起。
然而,理想化形象却是脆弱不堪和极其危险的,它会让患者丧失真实的自我,遗忘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爱好和信念,甚至对人格也是有极大的伤害。要知道,当一个人越是坚信理想化形象的真实性,他真实的自我就被压抑的越深,到最后甚至抹杀真实的人格而突出理想化的自我。
《纽约客》曾经发表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漫画,漫画中是一个肥胖的女人站在镜子面前,结果镜子里竟然是一个身材姣好的女郎,这个身材姣好的女人其实就是这个胖女人的理想化形象。
除了理想化之外,外化行为也是一种常见的防御策略。
具体指的是患者彻底抛弃了自我,不仅把过失当作是别人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当成是别人的,把自己的快乐、苦恼、成就等全部归结为外部因素造成的。
比如说,A患者经常抱怨他的情人对他漠不关心,可他自己却是一个酗酒的酒鬼,而且他还经常怀疑情人给他戴绿帽子,但事实上,他的怀疑没有任何根据,他自己经常背着爱人和别的女人偷情,而她对他却像母亲一样好。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外化行为,他有意识地忽视了自己的不忠,却把这种背叛当作是爱人的。
此外,在书里面,卡伦霍尼还提到了一些其他防御策略,比如主观制造盲区、将冲突区隔化、将冲突合理化、超限自控、绝对正确、左右摇摆、玩世不恭等等。

 

这些策略跟理想化形象和外化作用一样,非但不能很好地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安宁,反而会扩大化冲突,造成越发严重的后果。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当冲突得不到解决之后,可能导致的四种后果。
三、冲突得不到解决产生的四种后果
第一种是畏惧。
神经症患者投入大量精力,运用各种手段建立起来的防御体系,由于并没有真正解决冲突,其实是脆弱的。由此滋生出的新的恐惧:害怕平衡被打破;害怕精神失常;害怕问题暴露于自己或者他人;对任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改变的恐惧。
比如说一个疏离型患者,突然被拽出他的防御堡垒,比如说军训或者公司活动,被迫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他就会害怕,会恐惧自己的失常,甚至会产生更大的心理问题。
第二种是人格衰竭。
未解决的冲突会导致患者精力分散,还会造成患者价值观的分裂,包括道德准则、行为、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分裂。
对此,作者提到这样一个女性患者,她一方面希望自己是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的贤妻良母;另一方面,她又打扮得花枝招展,威风八面地出现在各种政治和社交场合。她既想做好老婆好母亲,又想当女强人好老板,还想要有艳遇,注定了会失败。
第三种是绝望。
众所周知,希望是化解痛苦的最佳良药,可是未解决的冲突,让神经症患者陷入一定程度的绝望,神经症患者丧失了生活的原动力,失去了自信和作为健全人理应有的信念,他们放弃了希望,任由自己的人格继续分裂下去。
比如说,有这么一个女性患者,她在恋爱中屡屡受挫,心灰意冷之余,她寄希望于婚姻,认为只要找到一个好男人,就会过得非常好,什么问题都会没有,冲突也会得到解决,有更好的生活。可当她发现,婚姻并没有给到她想要的,然后就可能深陷绝望之中。
最后,也可能导致施虐倾向。
被绝望所支配的神经症患者,他们觉得自己被抛弃,无法从厄运中挣脱,生活毫无意义,为了在心理上获得补偿,为了缓解自己的痛苦,于是倒行逆施,盲目地将愤怒和不幸强加到别人身上。
在《皮格马利翁》一书中,希金斯教授对伊莉莎的塑造就是一种施虐行径。这个教授通过几个月的时间,训练一位发音丑陋,语言低俗的卖花女,并使其最终进入上流社会的公众场合而被接受。
然而,卖花女对教授的敌意没有丝毫减低,并最终选择了逃离,因为她渴望回归真实的自我。
从畏惧,到人格哀竭,从绝望,到施虐倾向......以上就是冲突得不到解决,可能产生的四种结果。解决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一定需要我们拿出勇气,直面问题。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

作者在书中一直都是拿弗洛伊德的观点来比较,一直在说明一个事就是:

人的内心冲突并不难化解,所以神经症的治疗不是说的那么的难。

需要在文化、道德等的因素下进行分析和救赎。

其中文化因素引发了神经症,人际关系的混乱和缺失,是造成神经症的原因。

1.【其实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要认清楚自己,明白了自己的内心的价值观、道德观就能面对处理好内心的冲突,只有不断饱受内心冲突煎熬的人,才会得精神疾病。简单说冲突处理不好就会得神经症,处理得好你就能是个正常人】

2.【怎样才能不变成神经症】

为什么要念诗和学哲学了,这样才不会变成神经症。

因为那些内心安定、思想冷静的人是肯定不会有这种问题的,

这一点,每个时代的诗人和哲学家都很清楚。

3.【神经症的人处理冲突的四种方法】

我觉得这是分析神经症的关键点。

作者用尝试“平息”冲突,而不是处理,我想着从本质上就告诉我们神经症患者在内心就是对自己认识不够,根本不了解自己内心想要什么,要得到什么,确实的安全感让他们这样来“平息”冲突。

第一种是试图将一部分冲突隐藏起来,把支配的权力,让给它们的对立面。

第二种是“疏远他人”。孤单是一种基本的冲突,也是最开始对待别人时的一种矛盾态度,另外,这种孤单还会让人们保持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情感距离,这样冲突就成了摆设,也就是说,它还有试着对冲突进行平息的意思。

第三种尝试是神经症患者远离自己,这和“疏远他人”的方法完全相反。按照自己理想中的形象,在心中重新创造一个自我形象。在这个理想的形象中,冲突的每个部分都被粉饰成了一个多样人格的不同组成部分,再也看不出来有冲突的样子。

第四种尝试就是修补曾经偷偷将其他冲突掩盖的内心裂缝。外化作用会让原本和理想化形象只有很小差距的真实的自我,完全变成另外一副样子。另外,一种新的冲突又被它制造了出来,或者说原本就存在的冲突被它无限地放大了,这种说法更准确一些,其中被放大的程度最大的,就是自我和外界之间的冲突。

其他比如心中有疑惑,就可以用自以为肯定正确的态度来进行平息;比如内心世界出现分裂之后,就可以用绝对控制这种单纯的意志力,来强行将其结合起来;再比如冲突和理想有关系时,只要拿出逢场作戏的态度,对所有价值都表示漠视,就能消除这种冲突。

4.【面对我们内心的冲突】

有冲突并不等于得了神经症。在我们的生命中,绝对不会缺少内心的冲突,就比如生活中,我们的梦想、乐趣和看法,经常会和周围的人出现对立的情况。生命中会出现内心的冲突这种情况,其实和我们经常与环境产生冲突是一个道理。

想要发现矛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首先要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还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感情:

比如面对去世的父母,我们所表现出来的痛苦,到底是发自内心的,还是习惯性如此表达?想要看清冲突,建设出一个健全的价值观是最先要做的事情。

5.【用真诚去解决内心的冲突】

真诚的人无一不是内心完整的人。

因为内心分裂的人不可能做到完全真诚。

6.【主动正面去迎接冲突是一种才能--我最喜欢的一段话】

主动去体验冲突,确实有可能会让人觉得很难过,但这却是一种才能,而且非常珍贵。

想要让自己的内心获得更多的自由以及更强大的力量,就必须要在遭遇冲突时,拿出勇气去面对它,同时尽量去寻找解决办法。

勇气越大,自由和力量来得越快。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

虚假的冷静植根于内心的愚钝,绝不是值得羡慕的,它只会使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

这也是我真正需要习得的能力!

7.【总结】

如果你想知道你身边的人为什么亲近你,或远离你,又或抗拒你吗?

用一颗真诚的心读这本书吧。所有感情都是真情实感;

卸下所有伪装;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工作、理想和感情中。

想要接近这一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内心的冲突。

每日自省吾身,你的人生将与众不同!

罪与罚心得5篇

  在合上书之后,任何一个人在提笔时都会有一种物无力之感吧。毕竟这部500多页的巨作远不是可以一言以蔽之,其探讨涉及的范围之广之深,总会让人有跌入汪洋大海之感,而且是波浪滔天的混沌海洋。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罪与罚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罪与罚心得一

  从翻开书没几页的时候就开始觉得,作家真的不是正常人。一件件事、一个个人,在读者眼中的千丝万缕,可以默不作声地在他们的笔下变成和谐的乐章。最值得惊叹的还是作者擅长的心里描写,主人公无数次的思想斗争,不停地反复,不停地否定,却又不停地自己把自己推向了深渊,种.种的这些让人不禁觉得细腻得有些太过真实。也从而可以得知,为何每每有人将文学作品搬上荧幕之后,负面的声音总是比较多,因为听觉视觉等直观映像带来的感受是远比不上文字加上想象的力量的。

  回到书的内容上。主人公是个极度矛盾的人,可以说是人格分裂了已经。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是善的,同时他的确也有善的行为,他有 文化 ,有爱心,但可以说按比例来讲大概只占他性格的30%(本心以及良心决定了他最终迷途知返的觉悟);另一方面他迷信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观念,持着所谓的类别论,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仅仅算得上是生物,是这尘世的浮游,而另一种,当然包括他自己,则是这世界的主宰者,享有俯视 其它 的权力。我认为,这个观念就是他罪的根本。他已经变质了的善良的初心在这种观念以及对恶劣生活现状的控诉与不满,导致他的路越走越歪,杀放高利息借贷的老太婆,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非凡”,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不是和周围人一样是个“虱子”。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完一本心理书《我们内心的冲突》之后的感受:我们做很多事情,其实不是因为我们需要,而是用之来逃离其他我们无法面对的冲突。对于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对于我们自己,最大的冲突莫过于我们构造的理想化意象与真实自我的冲突。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样子,他想变成叱咤风云的拿破仑,想要体面的工作,想要不劳而获。可是世界怎么会有想的那么简单呢?所以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失望了,伤心了,痛苦了,绝望了,最后歇斯底里了。每每挣扎到无力,依然不肯作罢,顽固的抓住虚无的稻草自我安慰,等待恢复之后新一轮的自我折磨。我相信即使他后来终于锒铛入狱,这种煎熬也不会停止,从他自首前跟妹妹的对话就可以看出,他并没有真正的`悔过,他只是在寻求一种能够让自己好过一点的 方法 。真正的罚不是法院判决的八年牢狱,而是从斧头砍下血液喷洒落地的瞬间,就已发生。

  因为我自己本身很喜欢看犯罪类、心力类的电影,所以在拉斯柯尼科夫身上,我看到了许多此类电影主人公的影子。罪犯们都是有共性的。就像拉斯柯尼科夫一样,其实大多数罪犯都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的(除开一部分丧失人性的变态),他们是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夺取他人的自由,但并不是说他们就是可以原谅的。不然的话,法枉为法,人枉为人。

   罪与罚心得二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

  小说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作者笔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无天日的景象:草市场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发青的女人,污浊的河水中挣扎着投河自尽的女工,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被马车撞倒在街头,发疯的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与此同时,老太婆瞪大着凶狠的眼睛,要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汗,满身铜臭的市侩不惜用诱骗、诬陷的手段残害“小人物”,以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无度的贵族地主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干出令人发指的勾当……作者怀着真切的同情和满腔的激愤,将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的黑暗、赤贫、绝望和污浊一起无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仅仅是从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出发的。作者认为一切以暴力抗恶的作法都不足取,因为人无法逃避内心的惩罚,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身。作者还力图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归结为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所致。用索尼娅的话来说,是因为“您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您,把您交给了魔鬼!”作者为拉斯柯尔尼科夫安排的一条“新生”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与黑暗现实妥协的道路,也就是所谓“索尼娅的道路”。作者把索尼娅看作人类苦难的象征,并在她身上体现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过痛苦净化灵魂的思想,作为一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一个受压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娅的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典型意义,但是作为一个理想人物,这一形象却显得十分苍白。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宣扬的这些宗教思想,与整部作品所显示的强大批判力量是不相协调的:这里充分表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罪与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小说比较全面地显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的特点。作者始终让人物处在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通过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揭示人物性格,同时作者对幻觉、梦魇和变态心理的刻画也极为出色的.。小说中,由于作者着力拓宽人物的心理结构,情节结构相对地处于从属地位。尽管作品中马尔美拉陀夫一家的遭遇令人同情,凶杀事件扣人心弦,但它们都只是“一份犯罪的心理 报告 ”的组成部分。正因为这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才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深度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外,这部小说场面转换快,场景推移迅速,主要情节过程只用了几天时间,在浓缩的时空中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小说的时代色彩和政论色彩十分鲜明。

   罪与罚心得三

  ——“嘿,伟大的时刻来到了,每个人都露出了本相……”

  这句话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中一个叫拉祖米欣的家伙说的。在小说的第二章第五节里,拉祖米欣和卢仁在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病榻前讨论社会上的各种犯罪问题,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应该如何解释我们社会中的那些文明人士的道德沦丧呢?”

  “如何解释?”拉祖米欣咬住卢仁的话反问道。“因为极端缺乏务实精神,而这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就是这样解释。”

  “这是什么意思呢?”

  “您的那个讲师在莫斯科受审时,问他为什么要伪造有价债券,他是这样回答的:‘人人不择手段捞钱,我也想尽快发财,’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意是:靠别人发财,又快又省力!大家都习惯于用别人的思想进行思考,习惯于吃别人嚼过的东西。嘿,伟大的时刻来到了,每个人都露出了本相……”(《罪与罚》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张铁夫译 第157页)

  嘿,嘿,嘿——“伟大的时刻来到了,每个人都露出了本相!”今天,现在,此刻,在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在这个被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我们终于唱着春天的 故事 昂首阔步走进了新时代,让我们来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吧。

   罪与罚心得四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罪与罚》是他的一部卓越的社会哲理小说。与许多的俄国当代小说一样,作者在《罪与罚》反应了俄国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探讨了贫穷与犯罪等一些社会问题。

  《罪与罚》是一本社会心理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小说以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展现了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杀杀放货老太婆和老太婆的妹妹后矛盾的内心世界。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感觉读不下去,但是慢慢地就会发现,里面充满了玄机,让人感觉压抑,想要大声的呐喊。

  小说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住在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的一个穷大学生,他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他经历了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我正要下决心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啊,但却害怕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这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原话。他知道从那幢房子的大门出来要整整七百三十步,在出神的时候曾经数过。他又一次去了那幢大房子把他父亲的一块扁平的旧银表典当给了放货者,他仔细的观察了货者的习惯,和房间的摆设,他在为那件事做准备,为那件还没决定的事做准备。他既不能用言词、也不能用感叹来表达自己的激动与不安,在他感到压抑和不安的极端厌恶的时侯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马尔美拉陀夫因失业而陷入绝境,长女索尼娅被迫当了街头。拉斯柯尔尼科夫不愿像马尔美拉陀夫那样任人宰割,他终于下定决心打算用“实验”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就在第二天,他得知放货老太婆的妹妹晚上6点到7点不在家,他知道机会来了,当天他就假借典当之名又来到货老太婆的屋子,用斧头砍死了她,又把她所有的钱财拿走,就在这时老太婆的妹妹外出回来,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慌乱中又杀死了她,他逃出后把东西都放在了一块石头底下。浑浑噩噩的回到了住处。

  次日清晨,拉斯科尔尼科夫收到警察局的传票,惊恐万分,后来得知是为追交欠款时才松了口气。他在离开时无意中听到警官谈论昨晚凶杀案,紧张得昏厥过去,引起一警官注意。他清醒后回到家里就卧床不起,几天不省人事,后来病情有所好转,但内心却处于更痛苦的矛盾冲突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尽管没露痕迹,但是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意识到自己的“实验”失败了。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拉斯柯尔尼科夫被判处8年苦役,来到了西伯利亚。不久,索尼娅也来到了那里。一天清晨,两人在河边相遇。他们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

  书本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理描写。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穷大学生,一个有正义感的青年,但同时他的性格阴郁、孤僻。他在公园碰见被人骚扰的年轻女子,他用他自己仅剩的几个钱为她付车费送回家。在马尔美拉陀夫被马车撞伤的时候,他把他送回家,看见他们连举办葬礼的钱也拿不出来,又拿出母亲今天刚寄来的钱送给他们一家孤儿寡母。要知道那些钱是来之不易的,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母亲以养老金作抵押向别人借的,是他所有的钱。但同时他又是一个让人难以琢磨的人,阴郁、孤僻……他让贫穷给压垮了,他欠了女房东一身债,怕和她见面,甚至害怕见到任何人。总是像猫儿样从楼梯上悄悄地过去,偷偷溜掉,让谁也别看见他。这个年轻人心里积聚了那么多愤懑不平的怒火,他蔑视一切,所以尽管他有青年人特有的爱面子心理,有时非常注意细节,可是穿着这身破烂儿外出,却丝毫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表面上看来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作为一个救助者出现在马尔美拉多夫的家中,他先是把受伤了的马拉美拉多夫护送回家;在其死后又出资帮助其孤儿寡母安排葬礼;在索尼娅受到陷害时又助其洗清冤屈。卡捷琳娜甚至将其当成家里的靠山和救星,指望着他能够帮助她开办女子寄宿学校,从而彻底摆脱贫穷悲惨的命运。而实际上马尔美拉多夫一家才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拯救者。当拉斯科尔尼科夫救助重伤的马尔梅拉多夫后,之前痛苦不堪的心灵却因一个怜悯和救助而有了全新的感觉,心中产生了一种生命感和力量感,觉得自己的生命并未和那个老太婆一起死去。而索尼娅正是他最终获得拯救的“圣母”。

  《罪与罚》中写的最多的就是罚,“罪”只是仅仅占了全书的前面两章,而“罚”贯穿了大半。不是身体上的惩罚,而是比这更严厉的道德的惩罚。所以法律只是我们一种惩戒犯罪的一种途径,而另一种就是人内心心灵深处的谴责。有时候法律不能使人认识大自己所犯的罪,而心灵深处的谴责则会让人更明白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罪与罚心得五

  《罪与罚》,一部最具有影响力的俄国小说之一,描写了一个贫困法律系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受罚和救赎的全过程,整本书以他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自己良心上的谴责和道德的惩罚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心灵上的煎熬和痛苦。

  读完此书,我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同情,我想,他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我们处在那个时代,也会像他一样的。即使是后来莫名其妙的自首入狱,他都不觉得自己有罪,他说:“只要以完全独立、全面摆脱世俗观念的观点来看问题,那么我的思想当然就根本不是那么奇怪了。”可是,这只是一种最幼稚的想法。他不懂为什么自己要自责,不懂为什么要忧虑,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或许这只是成长的烦恼。小说最后,说他是因为爱情获得了新生,而我认为他只是找到了新的希望罢了。正如他所说有希望的人就是“不平凡的人”。在我看来,拉斯柯尔尼科夫具有一颗敏感的心,聪慧而不甘平庸的头脑,也正是他的敏锐洞察力和思考让他陷入“罪”,他认为现实社会需要一个“伟人”来创建一个更好的未来。在他的眼里,“伟人”拥有极大权力,可以在建设美好社会的'过程中犯罪;在他的意识形态里,社会上的一些邪恶势力,只是邪恶力量的载体。然而,拉斯科尔尼科夫却忽略了其人体形态。他的这种思想也让他犯下了不可弥补的过错,从而受到了“惩罚”。

  这部小说耐人寻味,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索。如果精神上不够强大,社会只会给你的生活给予打击,让你陷入迷惘和焦虑。在通往解救的道路上,()人生必定会充满许多的纠结与挣扎,矛盾和犹豫。然而,是什么足以让人不畏惧通往救赎道路的艰辛和苦楚呢?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心和爱,是心中的信念,就像拉斯科尔尼科夫感受到索尼亚和妹妹杜妮亚的爱后,他勇敢的走出了心中的阴影,走向解放和光明,也因为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他消除了心中的恐惧,战胜了自己。

  在人的一生中,人最难的就是战胜自己。但是,拉斯科尔尼克夫却做到了。这也告诉我们,要想追求美好的生活,首先是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愿望。


罪与罚心得5篇相关 文章 :

1.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5篇

2.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800字5篇

3. 关于《罪与罚》读书笔记5篇

4.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500字5篇

5.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5篇

6. 罪与罚读后感范文5篇

7. 观看《误杀》电影感受体会5篇

8. 罪与罚读后感优秀范文500字精选

9.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500字

10. 2021翻拍电影《误杀》观后体会

本文标题: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1813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偿还读后感(写一篇读后感500字)第五个国家安全日的读后感(“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