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读后感《湘行散记》读后感1,说实话,看这本书看得云里雾里的,正读其间仿佛还能看到作者所描绘的那片段场面,放下书脑袋里即刻空...
《湘行散记》读后感
说实话,看这本书看得云里雾里的,正读其间仿佛还能看到作者所描绘的那片段场面,放下书脑袋里即刻空空一片,实在难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感情,顿时会觉得书读起来有些枯燥无味。直到后来“偶感怀人”部分,心里才有了些许与作者的共鸣,再径自往前翻看,也许能略懂作者万分之一。
书中作者多次提到“吊脚楼”,我就想象着难道是把楼房吊起来在半空中?随即百度,果不其然,结构美丽悦目,飞楼高阁悬在半山中,倒影重重映入碧水里,真是美丽湘江水中楼!怎能不让人感叹?何况此一行,沈先生是归去故里,这一路的人和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不被触动不生情愫!无论楼阁中是住着什么人,都必是有着纯洁灵魂的,散发着与自然溶为一体的特有味道的,那里的水手踏实质朴,勇敢耐劳,几十年行船,划过多少滩,走过多少潭。多情水手与吊脚楼中温暖的女人发生的故事也就自然而然了,正如沈先生的话“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一点‘人生’的苦味。我觉得他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我不配用钱或别的方法渗进他们的命运里去,扰乱他们生活上那一份应有的哀乐”。
橹歌声声,滩声长流,作者再回湘西,一下子就踏进了十几年前的历史中,“过去的,有谁人能拦住不让它过去,又有谁能制止不许它再来?”看到曾经一起钓蛤蟆的老伴,沈先生竟被“时间”猛烈地掴了一巴掌,他没有上前与之相认,是不敢?不愿?还是害怕?我想那时那景那身份还有分别多年的境遇都无法使作者走向前吧,那感觉可能就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
“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人事上感受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我得沉默,得忍受。”有很多东西和人事都会在时间的冲刷下悄然改变,前些天寻到了多年的同学,当时激动的心情彷佛回到童年的没心没肺,马上联系加了微信,寒暄了现状,回顾了过往,过程中竟几次无语。读后感·是的,时间已经让我们的友谊永远停留在了那个时候,到今天,中间的这段人生我们不曾参与彼此,又如何懂其悲喜?只是再见面时如何不教人感怀时间都去哪了?沈先生说,“十个月内死了四个最熟的朋友,这些人的死去值得纪念,纪念的方法应该不是眼泪,不是仪式,也不是言语。”友谊如此,人生如此,时间亦是如此。
这篇散文集,让我读起来感觉笔触自由,文字鲜美,通过很多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故地重来的感慨,也通过信札和回忆来叹息物是人非,仔细品读,彷佛也理解了作者的部分情感,那就是对生活和时间的感悟吧。“和另外环境背景中的熟人谈谈过去,和陌生朋友谈谈未来,当前的生活一与过去未来连接时,生命便若重新获得一种深刻而丰富的意义。”
《湘行散记》读后感2我看过电影《湘西剿匪记》中的湘西,也看过沈从文《边城》里的湘西,更知道朱镕基《七律——重访湘西有感》中的湘西。湘西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三省市接壤,湘西也是沈从文的家乡,也真因为如此,让沈从文的散文有种江南水乡的细腻。昨日我借朋友的《湘行散记》,看看这本作者家乡的散文,湘西真的很美。
今天我就献丑,从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来谈谈作者笔下的湘西和这个著名的作者沈从文。如果你有写过情书的经历,应该知道这句“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很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如果你有和命运挣扎的经历,应该知道这句“睁大了眼,什么事都分明,但自己又何尝能支使命运”。一本《湘行散记》写出了真正的沈从文。
唯美的江南,多是水造就的,湘西也不例外。这本《湘行散记》多的也是水,无论是写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还是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都是必须有水的,再加上一点小雨或者雪,那就更是美得离谱了。“我平日里想到泸溪县时,回忆中就浸透了摇船人催橹歌声,且被印象中一点儿小雨,仿佛把心也弄湿了。”回忆中的湘西,这么的静美和谐。
也许从一开始我们在小学学过朱自清的《春》,对朱自清都很欣赏和了解,沈从文对朱自清有“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的称赞。但是想到朱自清的话,下一个就应该想到沈从文了吧!民国时期的散文,一个北方、一个南方,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家。真因为有朱自清,我们也知道了沈从文的江南之美。婉转的橹歌声中,荡漾着生命勃发的生机,沈从文凭借一颗诚心,一支笔,用最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
《湘行散记》最初的母本是因沈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行前,他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另外次本书还收录《废邮存底》、《云南看云》和《偶感怀人》。无论写什么,沈从文的散文风景都那么有人情味,风俗人情都很惬意。
澄澈纯净的沅水之间,一片明朗朴野的湘西风光,闪耀着桃源般耀眼的余晖,这就是美丽的湘西风光。我是不是应该去湘西看看,这么美得地方,但是我又很了解湘西,从《湘行散记》中我就已经去了湘西、了解了湘西,还有去的必要吗?风景犹在,故人不存,我确实应该去看看湘西,为了心中的沈从文,也为了《湘行散记》中的湘西。
《湘行散记》读后感3读完之后,是应该写点东西的。
想读著名小说《湘行散记》,是从逐渐了解沈从文开始的。沈年少即投身行伍,随**辗转川黔湘边境。吃过苦,也阅尽了社会的黑暗。
心生厌倦后,即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可以说从文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也是努力的一生。只上过小学,但却凭着对文学的爱好,以及自己对社会人事的切肤体验和深刻观察,写出了当时社会喜爱的文字,从而跻身当时的“中层社会”。可是他从来都自称是是一个“乡下人”,无时不感觉到,呆在这个群体里愈是长久,愈是感觉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深觉自己和周围的人看到的、想到的不一样,因此常常陷于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痛苦。对此,沈曾在著名小说《湘行散记》里写道:“三三……,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了受难者了。……”
读著名小说《湘行散记》你会发现,她名虽似游行志记,却并不是一般的出行心情记事。她是沈十六年后因探病母重返故乡途中的所见所感。与其说她是一本回乡散记,倒不于说是沈对当时社会基层民众的忠实叙述,以及对那方河域和生活在它上面的人们深挚而真诚的爱。
读著名小说《湘》你会发现,那里有清澈毫无渣滓的河水,有听过之后一生也忘不了的橹歌,有爱说野话却勇敢有力的水手,有可爱质朴却沦为**的妇人。但远不止这些,从“老伴”到“滕回生堂的今昔”,你会了解到,在那个战乱且无序的年代里,只在沈的视角范围里,就有那么多转徙漂泊;有那么多普通人在战乱里平静的死去,然后不为亲人知晓;有那么多妻离子别,等待,然后平凡的老去;有那么多平凡的人在命运的夹缝里平凡的生,然后在十六年后某个平凡的日子里不期而遇,然而不再相识。初读时,以为是在读著名小说,仔细斟酌,才发现是沈人生经历里的一些真真切切的缩影,细细体味竟不禁使人潸然。
但远不止这些,再往后,从“一个多情的水手与一个多情的妇人”到“历史是一条河”,你会了解到,水手和拉船人拿着少得可怜的收入,却干着辛苦且随时有生命危险的行船行当。
冬日三九,天再冷,船遇险时照样往下跳,行船过程中,船遇上险滩,河水再凶猛也得冒着生命危险下水护船,十年如一日。
而即使这样,这些水手和拉船人却从不曾失去应有的一份勇敢和努力。而吊脚楼上妇人,多半因为这个社会的黑暗,以及家庭生计的原因沦落为**,而即使这样,她们依旧不失去那一份质朴和可爱,以及那一份对生活的纯真希望。
《湘行散记》读后感4第一次读沈老的作品是他的小说《边城》,那如抒情诗般行云流水的文字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底。时隔三年,我再度捧起沈老的作品《湘行散记》。刚读几页,一种莫名的喜悦之情便油然而生。是的,是那种故友重逢的欣喜与感动!还有谁能像沈老这般笔触柔软地如春天里盛开的第一朵桃花,如云气氤氲下蜿蜒流淌的河水?林语堂说过,没有什么目的心的阅读最快乐。沈老的这本书恰如一副装帧精美,引人入胜的水墨画,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引领着我们进入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中去,忘情欣赏并不自觉地陶醉其中。不会带有任何的功利色彩,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生动。
沈老笔下的岩壁、石窟、码头、河流、水手、小船、落日、云影都微微地敷上一层闲适淡然的色彩,悠悠地在宣纸上行走。仅有黑白两种主色,却晕染出多层次的质感。墨黑纸白,画面澄明清澈,简洁美丽。景物灵动,俊秀轻盈,宛如走入画中,但又是那么真实。
在《桃源与沅州》中,桃花、竹林、兰芷、女子、游客、水手皆一一入得画来。看落花飞散水月旁,人世几多沧桑,只身徘徊,迷途上,回头望。沈老在淡墨轻描中,不经意地流露出自己的悲悯和反思。看似处处有着落,却又处处不留痕迹。任人目光在画卷流离,思绪兀自在“留白”的艺术下慢慢沉淀。
蜿蜒流淌的河水是这副画卷的主旋律。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鸭窠围的夜》中那些“黛色如屋的大石头”“高大壁立的山”“山头上的小小竹子”“两山剩余一抹深黑,赖天空微明为画出一个轮廓”以及“两岸高处去水已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为我们展现一副月半弯,云墨染,竹枝流水相缱绻的美丽画面。绿波粼粼青山高,船帘静处歌声轻,这不正是南唐画家董源笔下的《江堤晚景》吗?画面清丽动人,使人“仿佛触着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这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文中牛保和吊脚楼上的妇人,形象鲜明却非虚非实,让人沉醉在爱情的憧憬里仍对爱情有丝丝的隐忧。文末,“我站在河边寒风中痴许久”,让我觉得此情此景与丰子恺的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刻,一个背影,一弯新月,一曲飘荡在风中的小曲儿便是十分心情。彼时,月光如水,天如水,人亦如水。
伴随着画卷的徐徐展开,幽幽墨香也阵阵升腾。这幅画卷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片段都犹如一颗晶莹透亮的珍珠,闪烁着熠熠的光芒。连接起来则是一串精美异常的项链,光彩夺目。打开又合上的是这本如画卷般淡墨青岚为一体的书集,打开却合不上的是恣意驰骋的心绪!
《湘行散记》读后感5读著名小说《湘》你会发现,你情感会随着沈一样流淌,到最后俨然如那一派清波毫无渣滓。虽然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穷苦人们的悲惨命运和容易被“社会上层”漠视的生活哀乐,但他没有将自己陷于深深的痛苦,没去无边无际的同情,也没有给人消沉灰暗的情绪。一以贯之的是对河水、对拉船人同船、对那片流域温暖的爱。因为他知道,对这些人沉重的生活,我们这些读书人是不配说同情的,对这些人的命运他也无力去做什么。想到这些感想,我又不禁想到书中的文字,写道:
三三……,我先前一时不是还提到过这些人可伶的生,无所谓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要我来可怜,我们应当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样的生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着而应有的一份努力。他们在他们那份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该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肃。三三,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的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明些。三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与人不同了。
我觉得惆怅的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了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每次读时总有所感悟,却不知道是什么。联系现实中的生活,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富士康的“跳楼事件”,以及那些千千万万来自基层的群体,而这其中也应当包含一个我。
每次在紧张忙碌的车间,在匆匆忙忙地上下班途中,我总是看到每张年轻面孔后面单调、机械、无趣的工作,以及还并不可观的收入,再想远一点,是一个个极易敲碎的梦想。我吧,又或许多少比他们强一点,在这个异地他乡耕织自己的梦想。
我想,先前我也错了,正如沈所说的,我们并不是可怜的生,也不是无所谓的生,无论是在自然上,还是在各自的生活上,是担负有各自的一份责任的。虽然面对生活的“寒暑”的来临,我们比某些人更感觉严厉,但我们不应该因为这样就逃避生活,也不应该因为这样就放弃为儿女,为父母,为命运梦想所作的应有的一份努力。
而这样的生活态度,在自己,是应当感觉庄严自豪的,在别人,应当是受尊敬的。把眼光再放得宽广些,或许我们只是历史的毫不起眼的一部分,但我们却是自己生活的的主人。我们可以选择爱生活,在自己习惯的生命里,去哭、去笑、去爱、去吃、去喝,像生命无法把握的水手,永远勇敢有力,像沦落风尘的妇人,永远保留那份纯真的希望。
《湘行散记》读后感6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恰是一个阴雨蒙蒙的下午,手边尽是云气,起初倒的热水已经凉了,而我,好似做了一场黄粱梦。
沈从文老先生,别人言说他是赤子其人,星斗其文。诚如是。看完这本《湘行散记》已然是循着沈先生的脚步,细细赏过他的故乡。艄公的橹歌还在湘西雾蒙蒙的水面上回响,吊脚楼上隐隐约约有姑娘清脆的笑声,太阳落尽,晕出半边夕烧的天,我行过山,行过水,去偷窥了一场梦。
说来有趣,沈从文,一个当过土匪的苗疆汉子,在这本书里倒是对湘西的山水倾尽了一切温柔,他从新婚燕尔中抽身,大抵是把眼前的黛山碧水都当做了张兆和的黛眉,杏目,于是这山这水,都成了他的情书,或许是给他的小妻子三三,又或许是给养育他的秀美湘西。身心都怀着爱意的男人,对于一切都包含着温柔和孩子的天真。
他写**,**,船手,没有贬低没有陌生。好的故事都是从生活里来,每一个人是都鲜活的,真实轻快的鲜活。像周围的姑姑,叔伯,姊妹,兄弟。翻过纸张,还能看到他们和你轻快地打招呼,隔壁阿姊要下河浣衣,前院的小哥要跟船远航。
世务艰难,歌声未歇,从《湘行散记》中,我能看到最为真实的中国人形象,在砥砺前行中轻快地活着。而我始终坚信,能从如此温柔的人文角度来写人的,其内心一定是慈悲的。湘西的粗鲁野蛮他看见,但却并非鄙夷,他用苗疆特有的爽朗和赤子般的温厚尊重这些的存在,尊重每一个认真活着的生命。他从船上下来,走到土埂上,同湘西妹子唱着山歌,和年轻的纤夫亲亲热热地哼着粗蛮的小调,亦或是像豹子似的去找妇人。呵呦,多欢乐!
一河一船一书生。他行在湘西山水里,路过别人的故事,呵手提笔,写给情人。古人说诗词上乘讲究的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沈从文的文字三分随意三分灵气,其余下的尽是对故乡山水色的倾怀柔情,而作起文章来,反倒像在作画,所有遗憾都在轻描中绘上了怜悯和惋惜。他是通透的清楚的,也是朴实的温厚的,人行走在这大千世界,总有着无数招摇,无数光怪陆离,在宁静里取热闹,想来也是先生赤子之心的原因。
《湘行散记》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这个中国文人的人性关怀,在浆声橹影里,他听着艄公煎鱼的声响,为我们构造了一个有唐以来都欣然往之的桃花源。
史铁生说过,写作,就是为了生命的重量不被轻轻抹去。而沈先生笔下清浅的湘西,随着社会改变已然星移物换,但文章永恒,或许某一天,你内心滂沱大雨,无处躲避,可以去看看沈先生走过的山水,听听船舱下潺潺流水,和我一样去偷窥一场梦吧。
《湘行散记》读后感7“三三,船已经到关上了,我半点钟就会上岸的”。“三三,请把这封信用你那体面温和眼睛多吻几次”。
清澈的“湘”流了过去,活泼有趣勇敢耐劳的水手奔了过去,一封满载念想无比温柔的家书寄了过去,从“老伴”到“腾回生堂”的今昔,战乱无序,转徙漂泊,短短的廿天,浮于表面的平静下,是历史的洪流、人生的缩影,文字虽如水,过而无痕,但沉淀的却是无尽的哲思与叹息……
这船上的时光好似度日如年,好似可以饱览天下事,沈从文将这些事一一谱出,看似,这一切都是如此淡泊、美丽,但这恬淡朴实的一切所展现的其实是穷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社会上层”的一种生活与享受自由的差距,实际上是十分沉重的,只是沈从文始终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活着,以至于他所传递也是褪去了灰色尘埃的又一抹天地。他只是纯粹的将那抹温暖放大化,那抹温情具像化。因为他明白,他并没有资格评判他人的生活与命运,也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他能做到的,只是静静地看着,就如同书中写道的,“三三……我先前一时不是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谓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因为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你瞧,这并不是远离世俗,不染尘世,他对家的爱,对故乡的爱,对祖国的爱只不过些许含蓄,只不过做到了肆意笑谈,不去深究,只不过是大爱无言。
这短短的廿天里,他坐在船头,一边欣赏沿岸的风光,一边寄去摇曳在风雨里的家乡,无故增添了多少愁绪,诠释着绝对的自由和放荡的淡泊。
这短短的廿天里,作者行过了一条道路……虽说我们从摇篮到坟墓也不过是一条道路,但在途中一路上的风光都是极有趣的,值得我们去鉴赏、去思索,这一路上自然是有许多的苦难与艰辛的,但重要的是不要闭着眼,朦胧一生,那样你就始终看不到这世界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他孤身浸没在黑暗里,漂泊着、漂泊着,他不断的向前去,划出一圈圈涟渏,残余着对故土、对社会的绵绵思绪和侧畔轻呢。这零零散散的书信,白纸黑字,未能成片,短短的廿天里,到底是谱出的历史的自由亦或是人性的悲哀?
在我看来,如此一位被政治边缘化的人,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由,而这自由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以及未来期望的预兆,是一份纯真的希望,饱含着的,是一颗赤诚之心。
《湘行散记》读后感悟
2021年的时候,我独自背包去凤凰寻了一次梦,梦里,凤凰还是沈从文笔下的那个民风淳朴的凤凰;梦外,灯红酒绿下的凤凰仿佛失去了一股最原始的力量,悄然改变,与昨昔告别。
我想,很多人到凤凰,心里都怀揣着一个沈从文,去寻一寻他笔下的湘西,去看一看江边的翠翠……
初读沈从文是在高中语文课本上的那篇《箱子岩》,我依然记得那夜镀了银的月光和跛脚什长。当时只觉沈从文笔下被月光覆盖的一切迷人极了,那时,我在沈先生的文字里读懂了什么叫意境。
很多人喜欢沈先生的小说,但我相对更喜欢他的散文多一些。每次觉得心情浮躁的时候,总会把先生的《湘行散记》翻出来读一读,让自己走进书里,走进那个让多少人魂牵梦萦的淳朴湘西。
我所读的凤凰含章修订版的《湘行散记》全书分为“湘行散记”、“废邮存底”、“云南看云”、“偶感怀人”四个部分,里面择选了沈先生散文的精华部分。
船慢慢地从江面划过,沈先生一路走来,一路看去,这些点点滴滴全部成了文字,他用最淳朴的文字还原了当时的场景,水手落水,有去无回;JI女与水手之间赤裸裸的情话;乡民之间的朴实情谊,或热烈的争吵都被高度还原,让人感觉当时就在那个场景之中,只不过是默默旁观的一员。
那个时代,动乱、灾害不断,众生皆苦,命如草芥。在很多人眼里宁静美好的湘西,依然也会暗涌不断,只不过比起外界大城市,算得上小巫了。我想,如果没有沈从文,那么便没有湘西文化,也许曾经那些关于湘西精彩的、动人的故事,会被时光无情地淹没。沈先生如实记录着所见所闻,字里行间中透着一股子的灵气,有大爱,也有小爱,有人文,也有民族风貌,所以很多人因沈先生而繁衍出一个湘西梦。
在书中的四个部分中,我偏爱“云南看云”这个部分,大概因为云南是我家乡,因而无缘故的觉得亲切。先生写道,“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几句话道出彩云之南的“美”与“特点”,从小我就喜欢看家乡的.蓝天和云朵,天空蓝得像梵高的油画上的蓝,泛着迷人的色彩和光泽。而云南的云总是变化莫测的,每一朵云都是独一无二的。后来离开家乡,那里的天空和云朵竟然成了一种牵挂,看过太多不同地方的蓝天白云,我依然觉得家乡的蓝天白云是最美的,一如沈先生对湘西的感情,我想这就是乡情吧。
沈先生的《湘行散记》再一次把我带到当时的年代,我随着他的文字一遍遍游历湘西的山水,看遍不同的民俗乡情,被打动着,被惊吓到,也被感动着。先生真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他的笔下没有所谓的大奸大恶,有的只是人性,让观者可叹可感……
记得在凤凰的第一夜,我坐在沱江边,望着暗蓝夜空上的那轮皓月,举起手中的啤酒,对着它轻轻一敬,也对着沱江一敬,这是我对沈先生的怀念,也是对他的致敬!
《湘行散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
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
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扩展资料: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湘行散记,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也出过很多单行本。
《湘行书简》由一组信札集成,是《湘行散记》的母本。1934年,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行前,他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这组书札,便是践履这一约定的产物。《湘行散记》便是根据这些书信积累的素材写成的。
从《湘行书简》到《湘行散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材料到创作的极好范例。那些记录了他们彼此思念的文字是作者性格和情绪的真实写照。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湘行散记,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也出过很多单行本。
《湘行散记》和《湘西》可以同小说《边城》和《长河》互文理解,它们都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
迥异于小说"牧歌氛围""乐观超越",散文饱含沉甸甸的责任意识--面对一种特殊的历史场域,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
统摄到作者巨大悲悯情感下的书写与反省,是将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
《沅陵的人》、《沅水上游的几个县份》、《桃源与沅州》等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凤凰》、《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的隐忧。
《虎雏再遇记》、《箱子岩》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
本书包括的散记有: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桃源与沅州、鸭窠围的夜、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辰河小船上的水手、箱子岩、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老伴、虎雏再遇记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可以肯定,这是一套图书馆必藏、藏书人必备、文学爱好者必读的大型丛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湘行散记
如何评价《湘行散记》这本书?
1、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这个版本的《湘行散记》,包括四个篇章。 一是12篇散文组成的《湘行散记》,全书的精华部分,精美独特的画面,神秘的故土色彩,全部作于1934年。二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废邮存底》,一些读不懂的书信。三是沈从文先生寄居云南的文章《云南看云》,时为西南联大教授的沈先生,住在乡下,已为人父,又值国难当头之时,文章已经少了初时的灵性。四是建国后断断续续写的《偶感怀人》,人生回忆,往事难追,读读罢了。
2.一个人写东西,无论散文和小说,都是在塑造一个理想中的家园。家园中的人和事,既熟悉又陌生,而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如果能够写成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文字,那么基本就无敌了。这本书四个部分中,第一部分《湘行散记》无疑就是这样的。画卷展开,顺着河道,坐着扁舟,进入沈从文的梦境中去,文中的人物立即跳将出来,鲜活活地迎接读者。
3.早先还读过“凤凰三杰”之一的“湘西王”陈渠珍写的《艽野尘梦》,这次才知道,沈从文先生年轻时就做过陈渠珍的书记员。从刀口上过日子的人,变成捏根笔写文章的作家,这样的人生没有第二人有过。遗憾的是,沈先生驾鹤西去早了几个月,否则他该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了。
现在的湘西和沈从文的湘西不是一个地方了。现在的湘西什么?是沃尔玛,是三里屯。是纸醉金迷处。长张高速畅行无阻,还可以直接飞越群山降落张家界机场。沈从文的湘西是山遥水远的湘西,信息缓慢,男耕女织。是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湘西,是狗吠深巷鸡鸣桑树的湘西。生平第一次去凤凰古城时,曾经发过感慨,湘西姑娘叫翠翠,东北媳妇叫翠花,婉约与粗鲁,也就隔一个字而已。
急求一篇小说评论文或读后感(选修作业用)
小说只要是比较正派的,知名度比较高的就行。但是千万别整古典名著的评论,或是名家的评论哈。急需交作业,感激不尽~~哪位回答得好追加50金币,说到做到!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湖南凤凰县人,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14岁高小毕业后投身行伍。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从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主要著作
小说集
《蜜柑》
《雨后及其他》
《神巫之爱》
《龙朱》
《旅店及其他》
《石子船》
《虎雏》
《阿黑小史》
《月下小景》
《八骏图》
《如蕤集》
《从文小说习作选》
《新与旧》
《主妇集》
《春灯集》
《黑凤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
《边城》
《长河》
散文集
《从文自传》
《记丁玲》
《湘行散记》
《湘西》
《废邮存底》
《烛虚》
《云南看云集》
学术著作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生平
沈从文在1917年高小毕业后,进入当地土著部队办理杂事,后任书记。1923年进入北京大学旁听,同时练习写作。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并结识郁达夫、徐志摩、林宰平等人。192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福生》,1926年出版第一个创作文集《鸭子》。同年底,沈从文在上海与胡也频等自筹资金,创办《人间》《红黑》杂志,终因资金不足而停刊。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沈以其小说创作著称。而后,他改执教鞭,1928年到1930年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兼任《大公报》、《益事报》等文艺副刊主编;后曾先后在辅仁大学、国立青岛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鱼山主校区)、武汉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1948年受到所谓左翼文化人郭沫若等的批判,中止文学创作,转入历史文物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服饰。1950年到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到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
1949年以后,沈从文没有进行过小说创作。他的书在三十多年间仅出版过一次。据说他如能多活数月,便极可能在198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沈从文只有小学学历。西南联大要提升沈从文为教授时,刘文典一直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一次,在西南联大的教务会议上,他提出质疑:“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我不会给沈从文4毛钱。沈从文要是教授,那我是什么?”美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则对“沈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在评点沈的《静》时他说,“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再没有别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内,写出一篇如此有象征意味如此感情丰富的小说来。”
在中国公学教书时,沈从文爱上他的女学生张兆和,写了不少的情书追求她,并引发校长胡适的同情,施以援手。最后,据说因沈从文的情书“写得太好了”,张兆和终于同意嫁给沈从文。
关于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审委员谢尔以.马悦然于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在《明报月刊》中表示,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从文入选了,而且马悦然认为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1988年,马悦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处询问沈从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回答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其时,沈从文刚刚离世数月。
文化界流传,1988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已经决定文学奖得奖者是沈从文,但因为诺贝尔奖只会颁授给在世的人,因此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失之交臂。
论沈从文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顾蔷芬
【内容提要】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等诸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通过对作家的人生经历心理**以及小说的意境、语言、文体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沈从文的作品研究和他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艺术特征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作家。从他以休芸芸笔名发表文章开始,到40 年代末搁笔,给我们留下了短篇小说二百余篇,中、长篇小说十余部,近300 万字。他的作品再现了我国20~30 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等诸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为开拓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作出了可贵贡献。
一、异样的成长道路
沈从文的家乡在湘黔交界苗汉土家族杂居的边境山城———湖南凤凰县(原镇 ) 。1902 年他出生于一个带有苗族血统的家庭,祖父曾为满清王朝的提督,父亲也做过军官。沈从文小学毕业后,家庭变故,不得不停学寻找生活出路,到湘西土著部队当兵,辗转于沅水流域乡村,同化在下层人民生死忧乐的生活之中。20 岁为逃避家乡给自己规定的生活,抱着求知欲望到北京,处境十分艰难。社会剥夺了他进校读书的权利,把他变成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的“乡下人”。人的社会存在和实践活动决定着人的思想意识的内容。沈从文的上述人生经验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使他同当时上流社会完全割断了联系,获得了下层人民的感情和立场,他“发现自己”是个十分固执的乡下人,他说他这个“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情和哀乐,自有独特式样,与城市人截然不同。这样,沈从文获得了最可宝贵的创造品格,站在广大下层人民立场,具有深厚的劳动群众的思想感情,紧紧贴着湘西的人民和土地,在作品中渗透着自己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独特感受,有着独特的表现式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独特的艺术风格
沈从文独特的艺术个性,除了他个人生活实践铸造的乡下人人格决定其宝贵的创作品格,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具有丰富特定文化内涵的艺术世界,并以这一世界为参照系,努力追求“人性”的美学理想外,还体现在他的创造有着自觉而独到的艺术追求。他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磨练,逐步形成了独具韵味的风格。
1. 独特的艺术意境
在中国古代的诗论与画论中,意境或情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指的是诗歌或绘画作品中,作者主观体验到的人生情绪,与作品描绘的客观物象融汇交织而形成的审美境界。作为意境构成的基本骨架是物境构成的总特征及作家处理主观情感的具体方式。正是在这两个方面,见出沈从文小说的艺术个性,从而使他的小说具有了一种独创的艺术意境。
沈从文乡土题材的小说所展示的社会人生,是多种文化因素交织而成的有机板块。其中,确有许多使外部的人们大感诧异,难以置信的东西。那种“养身靠商人,恩情却结于水手”的人生形态衍生而出的吊脚楼妓女与柏子的爱情恩怨,那种青年男女间以热情的山歌赢得对方欢心的恋爱方式,那种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形成的山民道德形态,如萧萧生子便不再发卖等等。都与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及内地社会大异其趣。沈从文确是有意突出湘西的地方性,仿佛要借湘西的原始神秘性、特异性来完成作品的构图。这些人生现象对于中国社会的普遍性来说,它们是特殊的。但对于包括湘西在内的广大西南地区,它们又是普遍的。从特殊见出普遍,既带着特异性,有具有现实性,这是沈从文小说物境描绘的重要特征。
沈从文小说中的这种原始神秘性是通过普通人即“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与交往表现出来的,是风俗画,是人情小说。他要从这平凡的人生现实中,探索“乡下人”的生命形式,表现他们的生命个性,在他们身上,优美与凡庸交叉,道德状况的健康纯朴与理性世界的原始蒙昧并存。
在人生场景的购置上,沈从文的小说构图极富暗示性,常常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意象内涵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有意做成的“模糊”。如《边城》中翠翠父母爱情悲剧的底蕴,沈从文没作明确交代。这一方面,有时让人觉得费解,但是另一方面却又留下了让人想象的“空白”。另一种是以极简练的文字勾出事象的轮廓,不以铺张的方式将话说尽,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如《静》表现一家老小数口,远道探视亲人,因战乱受阻于途的遭遇。小说集中描写了女孩岳珉的笑,以人物的笑写人生的悲,透出了战乱中人生的悲凉。这种构图方式,也见于景物描写上,《山道中》描写出了湘黔边境山道上的原始荒芜,使人仿佛已置身于这些荒芜落寞的山恋之中。这样,沈从文小说的物境,依靠构图材料的性质及构图方式产生出一种原始、朦胧的审美特征,犹如烟雾缭绕的山恋,显示出朦胧、深远、神秘的美来。
沈从文的小说多写意,总是将故事置于河上、水边。他常说:“故事中我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水的颜色、声音特性都染上了作家的主观情感色彩。《柏子》、《丈夫》、《贵生》、《三三》、《静》、《八骏图》、《长河》等等,或在溪边,或在河上、或在海滨,演出人物的悲欢离合。在他的作品中,水的基本色调就是生命的色调,在水的颜色、光彩中,融入了作者的灵性与情感。这样,抓住山水灵性,以水作背景,将故事置于一种翠绿的基色之下,使作品具有一种清新、柔和的格调,成为沈从文小说意境主观情意的一个因素。
沈从文同情下层人民命运,在作品中,他把淡淡的忧郁、辽远的愁绪,夹裹在平静的叙述里。他善于节制自己的感情,从不采取剧急表达情感的方式,他让感情的细流在平静的叙述里缓缓流动。他是在微笑里藏着哀痛,微凉里夹着忧郁,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抒情风格。这样,将感情渗透在人物、景物、场面的描写中,在娓娓而谈里自然透出,平淡而辽远,不烈却撩人,成为沈从文小说意境主观情意的另一个因素。
为了加强情感的表达效果,延伸情感的表现空间,沈从文还有意将自然景物人格化,使之与人物的命运与人物情绪相契合,以达到一种强度抒情的效果。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无从把东西挪开。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簧在月光下成为黑色。身边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她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又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该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边城》)
这草莺的夜半吟叫声,仿佛是从人的胸膛里拖出的一串长长喟叹,是翠翠内心情感在自然界引起的一种感应。景随情移,情波荡漾,感人肺腑。作者的意境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构成,是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种种因素融合而成的。总起来说,沈从文小说题材本身具有神秘色彩,在以写意方式勾勒的蒙茸自然的物境上,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愫。用浸染了作者个性的色调涂染画面,并以舒缓而又绵长、深远的方式处理情感表达的节奏与速律,借助自然景物的人格化,扩大情感表达的空间,融原始神秘美、色调美、情感美于一炉,从而构成独有的审美意境,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
2. 人物的心理刻化
沈从文的小说十分重视人物的心理刻化,展示了各种人物繁复的感情世界。但是,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既不采取大段大段人物内心独白的表现方式,也不取颠倒时空秩序的“意识流”手法勾勒人物的内心轨道,而是自觉运用了不同的创作方法的可能性。他始终立足与本民族的现实人生来吸取中国古代和域外文学艺术的营养。“看得多而杂,就不大可能受什么影响,也可以说受总的影响;一个故事的完成,是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都可达到一定效果的。”因此,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各流派如印象主义、潜意识和变态心理描写等因素,都化为了他作品的血肉,从而使他的一些作品带有心理小说的特征。他是一个“对一切无信赖”却只信赖“生命”的作家。而生命,在他的思维中,则主要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他在人物心理内容的把握上,运用了西方心理学的分析方法———“下意识”心理状态,人物的变态心理描写,在他的小说中是常见的。但在人物心理内容**上,他却立足于中国文学刻画人物心理的民族传统。在《贵生》中,作家通过主人公心爱的姑娘金凤被地主迎娶成亲的晚上,主人公听到伙计们放纵粗野地议论新娘时的情态,表现出了主人公气恼、烦闷、委屈、不平和无奈的心态,这是通过人物的咬唇、捏拳、喝酒等行动来托出的,是以行动来揭露人物的心理。
《边城》里关于翠翠的心理**,显出了作家小说刻化人物心理的高妙。在翠翠对爱情的反映上,小说紧扣这个十五岁的山村姑娘的心理特点,逼真地描绘出她特有的情态。她刚刚步入青春之年,就象家乡的青山绿水、翠竹茅檐那样纯朴明净,她的身上焕发出了一种真挚无邪的人情美
......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太空一片云一棵星星凝目。祖父问:“翠翠,你在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含羞的情绪,轻轻的说:“看水鸭子打架! ……”同时自己也就在心理作答:“我想得很远很远。可我不知道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也不知是想些什么。
这是翠翠对爱情的朦胧心理反应。情窦初开的感觉在她的心理骚动,她已隐约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新东西正闯入她的生活,她不能不想。但由于年轻,缺少感情经验,她又不能进行条理清晰的思考。这种矛盾必然引起人物内心的“乱”。这种“乱”反映到神态上来,便是一种下意识的迷惘和莫名其妙的痴态。在这里,有人物没自觉到心理活动的内容,当然也有人物自觉到了的心理内容:
翠翠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 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的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从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
这是老船工向翠翠谈及大老托人提亲之后她的心理反应。当翠翠得知提亲的是大老而不是二老时,一时明显的失望。在心理对大老提亲的否定,对自己感情选择的坚定与从容,在翠翠心理不是下意识的感觉,而是一种明晰的理性思维。但这种抽象的心理内涵,是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表情透露出来的。从这儿可看出沈从文的艺术感受力是很强的,善于捕捉人物的纤细感情及微妙神态,并艺术地表现出来,透露出人物隐蔽的心理内容,具有耐人寻味的韵味。
3. 小说的语言
总的来说,沈从文小说的语言有个发展、成熟的过程。他早期的创造,由于缺乏正规训练,文法上有过一些疵病,不过,这倒也使得他的小说语言多了些山野气息,不失新鲜与活泼。最能反映沈从文小说语言特色的,是他用来表现乡土人生的乡土语言,只是在他的小说进入成熟期后,其语言方显示出它的全部魅力。沈从文成熟期的小说语言,具有独特的风格: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少夸张,朴实中有神韵。他的小说语言以湘西地方话为母体,经过加工与提炼,予以书面化。湘西地方话是湘西根源古老的民族文化发展与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产物。这种语言的现代化程度低,带有中国古代的某些特点。
他的小说语言大约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语言含蓄、素淡、和婉,多用我国传统的“白描手法”,这在《边城》里得到了极好的反映。话说三分,留下让读者去想象的空间。如写翠翠成熟后,她常爱学摆渡的家畜和客人的摸样,有时学小羊唤母的叫声,有时又在发间插上几朵鲜野花,身姿袅娜地扮新娘。即使她初恋时的语言中,也是那样的含蓄。如她用傩送的俏皮话,对外祖父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被河里的大鱼吃掉了。”宛如节奏舒缓的行板,余韵久存,淡淡几笔,便含而不露地写出了翠翠的心理变化。她渴望新的温暖和保护,憧憬美好的恋爱婚姻生活。这种颇有山水风味的语言,甚是迷人。
其二,小说语言中很少用助词“的”。这样能逼迫口语成分增加,使句式短朴。如《山道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这时节他们正过一条小溪,两岸山头极高。溪上一条旧木条,是用三根树干搭成,行人走过时便轧轧作响。傍溪山腰老树上猴子叫喊。水流汩汩。远山山鹊飞起时,虽相距极远,朋朋振翅声音仿佛极近……这段描写,没有一个“的”字,句式短峭简洁,对景物不作繁饰,却显得古朴清新。
其三,沈从文小说的语言,植根于湘西的生活土壤之中,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这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显得更为突出。《萧萧》中乡下人谈论城里女学生, 《柏子》里水手与相好的相互埋怨等等,这些人物对白里,回荡着湘西人的乡音,使人油然而生真实、亲切之感。
沈从文曾作过湘西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常在小说中将民间文学中的起兴比喻手法加以运用。如《边城》里引用了这样一首民歌:“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种豆荚,豆荚缠坏包谷树,姑娘缠坏后生家。”这要比一般性的叙述语调生动多了。他还继承了湘西人说话就地比喻的传统。如《萧萧》中:
萧萧……风里雨里过日子,象一株长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婆婆虽生来象一把剪刀,把凡是给萧萧暴长的机会都剪去了,但乡下的日头同空气都帮助人长大,却不是折磨可以阻挡得住。
这种比喻具有造语新奇,出人意表,朴实而又神气飞动的特点。他的小说语言在叙述方式上,也汲取了民间故事和歌谣的长处,无做作,娓娓叙来,不转弯抹角,简明扼要,经济动人,语言中有浓厚的民间朴素美。如《边城》中:
在一种近乎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五岁了。为了住处两山都竹篁,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给这个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做“翠翠。”
其四,凝练与简洁。沈从文的小说语言算不得纯粹,正如他自己就说,文字一部分见出“文白杂糅”———明显地承受了中国古典文学语言的影响却又未能完全融化为现代白话的结果。但同时,这又带来了沈从文小说语言的凝练与简洁。如:
半个月来,树叶子已落了一半,只要一点点微风,总有些离枝的木叶,同红紫雀儿一般,在高空里翻飞。太阳光温和中微带寒意,景物越发清疏和爽朗,一切光景美到不可形容。夭夭一面打扫祠堂前木叶,一面抬头望半空中飘落的木叶,用手去承接捕捉。(《长河》)
这种写意式的笔法,仿佛随手拈来,轻轻几笔,就点出了山村景物特有的韵味,语言美和画面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4. 小说的文体
沈从文曾有“文体作家”之誉。他的小说在文体风格上确是戛戛独创,不同流俗。总的特色是“不拘常例”,适应着所表现的不同生活与感情内容,多方尝试,不断创新,多采多姿。他有意打破散文与小说间的文体界限,他的作品中,小说具有散文性,散文又具有故事性,可见他在文体革新上是尽了全部的心力的。
沈从文小说文体多样化特征,主要反映在作品开头结尾的变化多端。小说的开头或渲染气氛(如《丈夫》、《萧萧》) ;或推出主要任务(《会明》) ;或开宗明义点出题旨(如《绅士的太太》) ;或单刀直入写场面(如《新与旧》) 。小说的结尾往往牵动着小说整体结构、布局,从中可看出沈从文组织文体的才能。在他的作品中,结尾有“煞尾”和“度尾”两种。“度尾”“如画舫笙歌”,由远及近后又由近及远;“煞尾”则“如骏马收缰,忽然停住”。的确,《牛》《贵生》《丈夫》等小说的结尾都是极好的“煞尾”,小说往往有一种出人意料的结局,作者总以要言不繁的文字点出,一经点出便戛然而止。如《牛》的结尾:
……到了十二月,荡里所有的牛全被衙门征发到一个不可知的地方去了,大牛伯只有成天到保长家去探讯一件事可做。顺眼无意中望到弃在屋里的木榔槌,就后悔为什么当时不重重的一下把那畜生的脚打断。
这种结尾突出了牛老伯对官府的怨恨,仿佛一峰突起,照亮全篇,给读者留下了联想与思索人生的艺术空间,情节的发展一下子收束了,而故事的内在蕴涵刚刚被诱发出来。
从小说的情节发展看,这种煞尾往往是一种突转。所谓“突转”,表现为作品中的人物行为或故事发展的结局突然转向与情节表面指向相反的方向。而突转与发现又是孪生兄弟。所谓“发现”则是人物对自己的身份或处境从不知到知。在《丈夫》中,按情节发展的表面线索,那个丈夫第二天早上将去水保家,可是第二天“两夫妇一早都回转乡下了”。情节发展的这一“突转”,是与人物身份、处境的“发现”息息相关的。那个丈夫在经历了一日夜的难堪与屈辱以后,终于“发现”自己是在被人当傻瓜侮弄。这一真实身份的“发现”,导致他毅然带着妻子回转乡下。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又符合人物心理发展的内在逻辑,一切又全在情理之中。沈从文在作品中就是特别善于安排这种“发现”与“突转”,使结尾蕴藉含蓄,富于暗示,他深谙“惊讶”与读者美感的心理联系。
而《边城》、《萧萧》等作品的结尾则属“度尾”。《边城》的结尾是具有高度的艺术魅力的。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二老都爱上了翠翠,可翠翠的意中人却是二老。最后大老情场失意撑船不幸溺水,悲剧的尾声是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摆渡老人在操劳担忧中去世了,只剩下了孤苦伶仃的翠翠在摆渡口苦苦等着情人二老来接她,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结尾与来头,互相呼应,犹如一曲乐音从遥远处传来,音量加大至主旋律,最后又渐渐飘远了,使作品收到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艺术效果。
虽然这种文体的不断变换仅仅是为了形式的新而变,且文体变化的意义也有限,但他作品中这种多变的形式与相应的内容之间的联系,恰恰适宜着沈从文表现生命复杂多变的需要,在其大多数篇章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协调的、妥帖的。
综上所述,沈从文以其创作的独特风格当之无愧地属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出色作家之列。我们研究他的作品和他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正如朱光潜先生指出的那样,沈从文及其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终会有他一席之地的,我们也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会做出公正、肯定的回答。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