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尼斯弗利岛的作品鉴赏,全诗仅由三个四行诗节构成。诗一开始,诗人便把读者带到了茵尼斯弗利岛这神话般的境界。这是一个理性的意象,就像那若隐若现、神...
茵尼斯弗利岛的作品鉴赏
全诗仅由三个四行诗节构成。诗一开始,诗人便把读者带到了茵尼斯弗利岛这神话般的境界。这是一个理性的意象,就像那若隐若现、神秘而神圣的海市蜃楼一样,读者可以在头脑中想象出它的存在: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独住在蜂声嗡嗡的林间草地。在茵尼斯弗利岛这一理性意象中,不仅仅蕴涵了深刻的哲学思想,而且又包含一些朴实的意象。诗人要用“枝条”编“墙”,再糊上“泥”;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独住在“蜂声嗡嗡”的“林间草地”。可以看出,“一箱蜜蜂”为动感意象,可以触动人的感觉,给岛上带来了勃勃生机。“蜂声嗡嗡”的听觉意象,使人愉悦,让人兴奋。在如此美妙惬意的环境之中,诗人表达了他对宁静、安逸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诗人宁愿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也不愿受庸俗物质社会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对美的无限渴望和执着追求。
接着,诗人又想象出了茵尼斯弗利岛上那昼夜相续的景象:那儿安宁会降临我,安宁慢慢儿滴下来,/从晨的面纱滴落到蛐蛐歌唱的地方;/那儿半夜闪着微光,中午染着紫红光彩,/而黄昏织满了红雀的翅膀。在此,诗人把安宁比作晶莹的露珠,把那犹如轻纱的薄雾比作少女的面纱。茵尼斯弗利岛上朝雾缓缓升起,蛐蛐在忘我地歌唱,黄昏降临,红雀翩翩起舞。各种感觉意象汇合在一处,诸种感觉互相沟通如动感(蛐蛐、红雀)、视觉(“闪着微光”、“紫红光彩”)、听觉(“歌唱”)等,把整个画面表现得静中有动,有声有色。此刻,诗人早已沉浸在纯美的境界之中,进入了一种超然的状态。诗人渴望那简朴、宁静、如画的生活,渴望摆脱现实世界中的忧虑,表现出了一种脱离现实的倾向。
诗人的心随着湖水在荡漾,当他站立在城市的人行道上时,仍忘却不了茵尼斯弗利岛那美丽的景色:我就要起身走了,因为从早到晚从夜到朝/我听得湖水在不断地轻轻拍岸;/不论我站在马路上还是在灰色人行道/总听见它在我心灵深处呼唤。在这一节中,诗人创造了“灰色人行道”这样一个视觉意象,与第二节中的“紫红光彩”形成色彩鲜明的对照。灰色本是一种暗淡的颜色,使人想起许多令人沮丧的事物,而紫红是一种相当柔和的色彩,暗示令人愉快的事物。在诗人心目中,现实世界中充满着“丑”,而茵尼斯弗利岛才是“美”的所在。“灰色人行道”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它会让人想起现实社会中的苦难,工业文明给大自然带来的破坏,物质主义对人们心灵的腐蚀等等;而紫红具有梦幻般的色彩,它会使人想到青春、美丽、激情,使人想到大自然的繁花似锦和雍容华贵。在这充满着意象的茵尼斯弗利岛上,一切都是纯自然的,除了诗人外,没有任何人类的迹象。有论者指出了这首诗的忧伤格调,还有人指出叶芝的怀旧情绪。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叶芝对美的感悟。其实,诗人醉了,他把自己融合在美的气氛、美的色彩之中。此情此景,叶芝表达了自己理想中美的世界,批判了现实社会中的丑恶现象。 评论界对此诗褒贬不一,罗伯特·格瑞夫斯(Robert Graves,1895-1985)对此诗进行了激烈的攻击,认为它“不足以令人兴奋” ;另一方面,加拿大文学评论家Hugh Kenner(1923-2003)认为《茵尼斯弗利岛》体现了凯尔特人风格的复兴:它试图创建新的诗歌的形式,这是一个起源于爱尔兰英国诗人和评论家所定的标准,是他们心目中期待的诗歌形式。
叶芝的 茵斯弗利岛 谁有啊,加翻译
外国现代诗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作者:拜伦【英】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消磨这幽深的夜晚,
尽管这颗心仍旧迷恋,
尽管月光还那么灿烂。
因为利剑能够磨破剑鞘,
灵魂也把胸膛磨得够受,
这颗心呵,它得停下来呼吸,
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虽然夜晚为爱情而降临,
很快的,很快又是白昼,
但是在这月光的世界,
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