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柏林》中德国事件如果影响主人公的体验

发布时间: 2023-01-27 18:07:2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9

《再见列宁》在下想找《再见列宁》的影评。请知道的各位大哥大姐告诉告诉我在哪找,德国统一前的悲喜剧,八十年代末,东德青年亚历山...

《再见柏林》中德国事件如果影响主人公的体验

《再见列宁》

在下想找《再见列宁》的影评。请知道的各位大哥大姐告诉告诉我在哪找
  德国统一前的悲喜剧

  八十年代末,东德青年亚历山大过着很平常的生活:他没有女朋友,上班下班,姐姐跟姐夫离了婚,整天要他帮忙照顾小孩,母亲是个忠诚的社会党党员,忙于各种社会活动,偶尔还能上电视。他的家里没有父亲,那个人十年前逃到西德去了。
  某一天,母亲在回家路上心脏病发昏倒,亚历山大的生活开始天翻地覆的变化。东德领导人终于同意跟西德商谈统一问题,柏林墙打开了大门,两侧的居民蜂拥而入对方的领地开眼界,可口可乐汉堡王宜家遍布东德。亚历山大下岗后加入卫星电视公司,跟西德人丹尼斯搭档,上门推销卫星电视天线。
  就在德国统一之日即将来临时,昏迷接近一年的老妈醒了,大夫告诫孩子们,她的状态很不稳定,决不能受任何刺激。亚历山大决心让老妈在卧室里继续过东德的生活,他和他的西德哥们丹尼斯必须完成下列(不可能的)任务:

  1)恢复家里的装修,把一切腐朽的东西赶出去。
  2)继续供应东欧国家的食品,特别是母亲最爱吃的某种酸黄瓜,因为西方货的冲击,那些东西都已经绝迹了。
  3)让母亲继续看到东德新闻。
  4)恢复家里人的穿着,特别是小外甥女必须继续传东德的塑料尿裤而不是西欧纸尿裤。
  5)在家里不定时召开街道党小组会和组织少先队员探望老革命。
  6)教育姐姐的西德男朋友扮演东德人。

  后来他们又不断遇到补充任务:如何解释窗外出现的巨大可口可乐广告,楼里搬来的西德邻居,统一之夜的庆祝喧闹,还有找父亲来见母亲一面。

  这是一部超过《劳拉快跑》的杰作,德国人比好莱坞更善于(或者更敢于)利用数字电影的一些特性,剪接上有些独特的技巧。不过沃尔夫冈·贝克其实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导演,他的电影语言并不像《劳拉快跑》那样激烈,应该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接受。
  我看的是首映场,提前五分钟到场,买到的是倒数第七张票,被迫坐在第一排。看戏的时候,很容易分辨出德国人和法国人,少数几个流窜过来的德国观众专门在法国人不笑的时候大笑,特别是那个“什么什么酸黄瓜”,我记不住那个德语词,估计就跟中国的“大生产香烟”差不多。

  不过不是德国人,也会笑个不停。这电影的故事很像某一集的《我爱我家》,宋丹丹摔了一跟头,醒过来就失忆二十年,全家人怕她发疯,被迫假扮文革时代。这部电影拍得认真扎实,有更多更有趣的细节,特别是整天想当导演的西德青年丹尼斯,他用旧新闻片加自拍录像自制《东德新闻》,什么乱七八糟的穿帮他都圆得过来,还播得一本正经。每次出现《东德新闻》,观众必定笑得人仰马翻,此人今年不搂几个最佳男配角奖什么的,天理难容。

  不过这电影并不是《我爱我家》式的调侃喜剧,接近结尾处,梁左先生该抖出最后一个包袱了,德国人却渐渐转向伤感,父亲来见到母亲,母亲终于安详地去了。失散十年的父女在走廊里相遇,父亲起初漠然,然后渐渐醒悟,但女儿已经转身离去,他们之前在“汉堡王”的外卖窗口已经见过一面,她对他说“祝你好胃口,感谢光临汉堡王”。

  这电影的厉害在于,你看的时候会笑,但看完后一嚼,马上就会感觉到苦味。片中的母亲并不像“老傅同志”一样可笑,她有些可悲,又有些可爱。编剧可能写出了一大批东德人的感情:他们有些怀念那个消失的国家,那是他们的母亲,他们的根,也许不完美,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许现在的生活更好,但他们还是怀念,因为他们就是这样长大的。

  再见列宁——献给母亲,一部伟大的德国新电影
  作者:向着梦想飞行

  影片定格在89年前后,女主人公克里斯蒂娜是个积极的社会主义活动家,一次国庆节深夜在街头赶上不满群众组织的游行活动,看到儿子亚历山大也在其中,突发心脏病昏迷过去。数月过去了,其间社会发生动荡变化,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统一,物逝人非,母亲也在长眠过后突然苏醒过来。为了保住母亲的生命,不让其再经受过大打击,亚历山大决定想尽办法,不让母亲察觉到这些变化......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1954年出生于原联邦德国的威斯特法伦州赫莫区,这部影片帮助他得到了众多欧洲电影节的倾慕,而在德国本土,反响更加强烈,上映期内场场爆满。我们知道一部影片能够感受有同样经历的人这很正常,但是很多像我一样没有过这类经历的人,却同样会被感动,这就显得很不寻常。导演或许将自己三十多岁时的梦想寄托在了本片中的男配角身上,当他看到柏林墙被拆掉的那一刻,潮水般的人们涌入西部,一定催生了拍摄本片的情愫。

  儿子亚历山大将东西德合并的消息以特殊的方式,迟了三年才告诉自己深爱着的母亲。母亲的骨灰也在最后时刻献给了她的东德故土,伴随着儿子的少年梦想----一架火箭升空,化作绚烂的礼花在空中喷洒,一个被编造的骗局在此刻终于画上了句号。我不禁会问自己,谎言会不会给母亲带来遗憾?也许有的人会这样认为,把事情的真相隐藏起来不让母亲知道,这是对母亲的伤害。但我边看影片,边感觉到留给自己深爱的人永恒的欢乐,这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结果,哪怕这是一次欺骗,也仍然是弥足珍贵的。男主角也因为将这份母子浓情表现得感人至深,而获得德国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可以说当之无愧,他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时代,一个用真实行动来表现对母亲热爱之情的儿子形象。这部影片除了献给一个国家,还是献给世界上所有的孩子,我们都应当以其为榜样。还有,我们知道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以用mum来称呼母亲,这是人类不变的语言。

  有的片子在拍摄感情部分时,往往很恣情,像是在往画布上抹一块块厚重的油彩,‘再见列宁’却并不如此。影片在感情部分投入的笔墨不多,儿子的恋爱,父亲的归来,观影者都不会感到被强制施以感情宣泄的痛苦,而是在这温馨中尽显人生百态。很久没有看到这么透彻的片子了,节奏明快,和谐统一,每一个镜头都似未经雕琢,但又透着那么的精致。那段历史虽然记载在德国的成长史上,但我们以不会感到陌生,也能够深感其中的奥妙。如果是我,我会将这部影片作为献给祖国母亲华诞的礼物,影片并不是尽情歌颂领导者群体的公德,而是将国家的这段历史,浓缩到一个普通家庭中去,但当你随着影片的深入,你会很直接的感受到导演的用意:任何时候我们的国家从太空上来看,都只会是一个小小的蓝色星球,而一个国家相比起一个星球,就会显得更微不足道,所以无论你承担的职责有多大,你的眼光都应当放的远一些,把人民的利益置于任何事物之上。

  看片子的时候就感到音乐确实很耳熟,好像在哪部片子里听过类似风格的作品,最后终于在片子的cast中看到,这原来是Yann Tierson的作品,从作曲到钢琴演奏都由其一手操办。同时,他还动用了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古乐。他是一个总能将欢笑与痛苦融入到音乐之中的艺术家。法国新电影天使爱美丽的配乐也出自他之手,当时给每一个人都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而到今天看到的再见列宁,则更是让我感到了图像与音乐结合的奥妙。一开始看电影,常会被一些音乐所触动,但随着看过的影片数量增多,反而感觉这种只是附和节奏,而不喧宾夺主的配乐风格,更为合适,钢琴演奏像流水一样,随节奏快慢缓急来表达出影片的情绪,以最大的程度帮助我们进入剧情,感受那段80年代末两德的动荡岁月。同样是钢琴作品,Philip Glass的就显得有些哗众取宠了。

  影片没有更多的把问题放在两德争端的问题上,而只是用几个画面停留在了爬在墙头上亢奋的人们,而且是被冠以在造假新闻的片断,这样就将本来严肃的气氛变得缓和一些,任何人接受起来也不会有太多困难。这是一种嘲讽的方式,利用编造谎言来从反面来看待那段历史,如此的叙述方式,自然变得很丰韵富饶,也容易让你看到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历史的正确的一面。

  记得在翻译作品时,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出作品的‘信’字上,那么如果做个类比,将这部影片比作一个文学作品,这部影片就是在动用一些非正面特征,而非从正面角度来概括这段历史,这就会更令人信服。当主角劝说母亲以前同事、邻里去掩盖真相时,他们虽然都对过去历史报以怀念之情,但却也早已融入了新的时代,而对过去发生的事仅仅看作笑尔,虽然有人愿意回到过去,但这只能被理解为是由于自己的适应能力低下的结果造成的,我们应当永远承认,历史车轮的前进不会为少部分人的精神意志所转移。

  如果说一部作品能够送给自己的祖国母亲敬献生日庆典的话,那么‘再见列宁’一定可以说做到了这点。国家应当以增强国力,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作为准则,而人民也应当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亦是时代发展的最根本前提。

  影片原有的德语名字(Die DDR lebt weiter auf 79qm)叫做,民主德国在这79平米房间的延续,其实光从影片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在在对那段时期的致敬和礼赞。

  【再见列宁】:剖面里的见证
  作者:懒残

  时间过的真快,这部2003年的电影现在看来似乎很遥远了。最初看到片名,尚以为是一部俄罗斯的列宁传记式记录片,记录虽真实却予人枯燥,所以提不起兴致去看,直到最近偶然看了介绍,才发觉这竟会是一部完全的德国影片,一段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德国社会变革中的故事。就影片的故事性来说,说它是一个别致的小品也无不可,它似乎想用一个很严肃的片名来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处于社会变迁下的温情家庭故事,传达着一个温馨怀旧但却充满希望的主题。影片正视那段历史,却选择了近乎中立的态度,没有批判与审视,而是将这段历史融合进一个普通的东德家庭来展现。以普通人的生活视角来见证这段历史的变更与发展。

  影片讲述了在东德生活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越过柏林墙投奔西德后,留下了母亲与两个子女在东德继续生活,失去了父亲的母亲嫁给了社会主义,在1989年这个特殊历史时刻,母亲目睹了儿子因为参加夜游示威而被警察逮捕,导致心肌梗塞昏迷,昏迷持续了八个月,在这期间,两德间的关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德的社会主义被西德的资本主义替代,柏林墙被拆除,两德统一。在八个月后,母亲苏醒了,儿子听从了医生的劝告,知道母亲已不能再受任何刺激,否则性命堪舆。儿子知道母亲无法承受失去社会主义信仰的打击,所以将母亲接回了家,在母亲那仅有几十平的小屋里开始了东德社会主义的重建,于是,一场充满着爱与谎的荒诞剧上演了。

  影片是完全以儿子的视角来讲述,在他的讲述中,穿插了整个那个时期的社会变更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虽然完全个人化的讲述角度有着太多的主观性,但这只是影片的叙事形式,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很多时候也是主观的。对于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们,对这个讲述的世界感到很熟悉,丝毫没有因为国家不同的差距而产生理解上的难度,反而感到一丝相似与亲切。片名叫《再见列宁》,影片中却没有出现列宁,有的只是列宁的雕像与列宁的思想,在本片中,他俨然成为制度与信仰的象征。再见列宁,我想最浅显的理解就应是告别以往的生活,对已被替代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告别。

  也许每个人都会从影片中读到不同的感受,我读到了信仰、救赎、亲情与谎言。

  【关于信仰,关于救赎】
  不管是出自内心还是迫于形势,社会主义早已变成母亲的信仰。在父亲走后她为这个社会、这个信仰注入了最大的心血与热情,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儿子才会为她编造这么一个大谎言来重新建起她的信仰。处于青春躁动期的儿子阿里斯,似乎是并没有明显被控制在制度下。但在母亲昏迷、两德统一后,他的生活、他的世界发生了倒转变化时,他的信仰就已经迷失了。他变得彷徨、变得不安、变得失去了存在的根本。与其说他在为母亲虚拟重建东德,倒不如说他是在寻找自已已经迷失的信仰,寻找自已的救赎。母亲去世了,为她而建的虚拟社会主义东德也变得没有任何存在意义,这同时也暗示着此时的儿子也正式标志与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告别,他似乎是重新把握住了生命,迈向新的开始,投入新的生活。
  本片没有任何批判的倾向,所以不要去想信仰的内容,信仰本无对错,关健是在乎人心。在影片中打倒的不只是东德的共产政权,还有东德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所以在这个特殊年代,他们需要这种看似荒诞的形式来支撑自已。这不是自已骗自已,而是自我求赎,自我调整,这是我们都需要的。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只要坚持自已的信仰,我们就能突破逆境去面对。

  【关于亲情,关于谎言】
  这部影片在另一种理解上,其实就是一个关于爱与谎言的温情电影。
  对于儿子来说,通篇的谎言都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他的荒诞行为中,虽然含有对信仰迷失的自我求赎,是通过亲情的这个切点来表达出来。但他用一个一个的真实的行动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情这个形象是可信的,是感人的。为了让母亲平安的养病,儿子在母亲的小屋里重建了东德的缩影。其实儿子不知道,母亲内心深处的信仰可能根本就不是革命,不是社会主义,不是国家制度,而是一家人自由、快乐的生活。真正的柏林墙拆除了,母亲心中信仰却始终没有变过。为了维护这个信仰他不惜带上另一套信仰来对所有人说了一个大贯穿全片的大谎。她的这个谎言在父亲离开东德时就已开始了,他隐藏了自已的感情,将自已的一生都献给了社会主义制度来换取亲情关系的完整。
  在影片最后,母亲看着儿子,露出理解的微笑去了,他理解了儿子的谎言,享受着儿子给她的爱,怀着她的信仰安详的去了。给爱的人永远的快乐,是亘古不变的,即使使用的手段是欺骗,手段说穿了只是手段,真感情是值得原谅的,所以,有时我们大可不必为善意的谎言而背负太多的谴责。

  我是普通人,对社会体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喜恶,我不属于愤青,我也不喜欢政治,但我想,对于许多人来说,政治是不重要的,制度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生活。过去的都是历史,历史再凝重也只是历史,都是过去时,新的生活还要继续。
  影片的主旨不是批判什么,他站在了中立的立场,怀念了过去,肯定了进步,颂扬了和平。以普通的家庭的变化体现出了不普通的社会变更。将浓重的历史主题闹剧般的融进了生活。导演沃尔夫冈•贝克带给我们的这部影片是一个黑色喜剧,他切开了那个时代的年轮,在它的剖面上来见证历史的变更,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人们依旧要生活,影片充斥着的不是对过去的伤逝,而是对未来,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如何去呈现一段文明的历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了全球史观取代欧洲中心史观,汤因比用文明的观念取代狭隘的地区局部观念,两者都在说,史学研究需要跳出思维的局限,冷静客观的对待历史,在详尽叙事中,把握这种发展的趋势,尽可能少的附着作者的意识,在各种偶然性中,展示一种必然性。

但是完全按照这种方法去拍摄一部影片,则给人一种冷酷的感觉,就连记录电影都很难做到这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摆脱这种疏离的历史手段。

《再见,列宁》有冷静客观的趋势,他用幽默讽刺了东德种种现象,但是没有上升到一种批判的态度,反而把历史交给了个人。该片的立场并不是一味的嘲讽社会主义,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电影也仅仅就是幽默而已,最重要的是电影展示了历史动荡中人类精神或者心灵的冲突以及挣扎,以及对不同意识形态的思考。

一段历史的完整的终结不是在于承载这段历史的事件,而是在于人。

事件的完结只是死亡的开端,“人”的完结真正意义上结束了一段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德国人民来说,在精神上无疑是一种灾难。首先,他们被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所蛊惑,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后,德国人面临的不仅仅是一片废墟,更是精神上的虚无。在大国强权下,形成了东西德。一个选择了资本主义,一个选择了社会主义,德国人又开始了精神上的重建。无论如何,德国人开始谋求精神上的独立。

但是当柏林墙倒塌之时,东德人又要接受一种新的信仰,短短几十年内,不断的更改自己的信仰,这无疑是一场精神上的浩劫。因此,影片站在这个立场上,从大的时代背景中截取了一个家庭去反映人的内心冲突。导演和编剧虽然是西德人,但是却持着一种超乎同情的态度去看这个问题。

母亲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使得一系列的符号对他们一辈人来说是一种精神恐慌。可口可乐,万宝路的香烟这些物质都被赋予了意识形态上的象征。儿子阿列克斯这一代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对社会主义由信仰变为一种情结,一个时代正在远去。儿子美丽的谎言让母亲安然的离开世界,却有更多的老人不得不经历这种内心的挣扎。

我想这部电影给我们提供了三个思考的命题:

(1)德国是德国人的德国,统一的观念应该是民族的,它理应超乎意识形态的限制。

(2)德国的统一,只是开端于1990年10月3日,统一所带来的文化冲突,经济矛盾,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解决。

(3)萨特说:“社会主义是我相当满意的假说,但在我看来,它并没向自己提出自己问题。”历史所关注的最终还是人,人才是历史的主体,历史应该给“人”以更大的发问空间。

柏林墙倒塌的历史意义

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也推动了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

自柏林墙在1989年11月19日开放时起,柏林市民就开始拆毁柏林墙,至两德统一时达到高潮,至此有形的、物理上柏林墙被摧毁。柏林墙的倒塌也象征着冷战的结束。

但是两德统一后,长期的分离与经济上的差异使得两德人民不能够很快的融合。两德统一人民心理上的“柏林墙”并内有与实体的柏林墙一起瓦解。直至今日仍然让很多问题困扰着德国。

正如电影《再见列宁》里的故事所展现的,主人公的妈妈看着被直升机运走的列宁像,而不知所措!毕竟几十年的分离,使人们对突如其来的融合无法适应,但是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德国人民的正确选择,相信时间和交流会抚平昔日的裂痕,让德国人心中的“柏林墙”也能早日被摧毁!

柏林墙的修建过程

1961年8月柏林的边界修建柏林墙。先是完全封锁西柏林的边界,民主德国军队和工人开始破坏道路使车辆无法正常通行,并安装带刺的铁丝网和围墙。柏林西侧外围共修筑156公里,其中柏林市区43公里。

铁丝网在修建时相对法定民主德国领土稍向内侧,以确保能够射杀已翻越柏林墙的东德人。8月17日后,开始放置混凝土构件,边界被修建成真正的墙。在修建期间,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和工人阶级战斗队得到授权,可以射击任何试图穿越的人。

之后又安装了围栏、雷区和其他障碍,从而清理出一个巨大的无人区来分辨逃亡者。到1961年11月20日,柏林墙基本建成。

二战后,德国如何用电影反思历史?

纳粹法西斯,对于德国人来说,是个无限敏感的词语。如今,在人们心目中,纳粹法西斯便是罪恶极权制的代名词。作为法西斯发源地的德国,从将投降日定为解放日那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反省。

从全民接受反战、反法西斯教育,到毫不避讳提及希特勒法西斯对犹太以及其他民族的伤害、展开各种各样的悼念受害者活动、大力宣传本土反法西斯组织,德国堪称反醒二战最彻底、也最深入的国家。其实希特勒法西斯暴政对待德国本土异议人士的迫害,对德国民族的伤害,也不可忽略。

当时大批大批的德国青年被洗脑送上对外扩张的前线,充当法西斯扩张势力的工具、炮灰,纳粹对本土的思想控制、恐怖镇压,将本国智障儿童、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批量“消灭”的残暴政策,比之对待其他民族的发指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二战时的德国本土亦存在一大批热爱自由、反对法西斯的人,有的秘密成立地下抵抗组织,在大后方屡屡重创纳粹,这类秘密抵抗组织从1933年开始逐渐增多。

例如慕尼黑大学生组织的“白玫瑰”便是有名的抵抗组织,2005年,德国导演将这支抵抗组织的事迹搬上银幕,取名《希望与反抗》Sophie Scholl - Die letzten Tage(2005);

更有甚者,在纳粹内部亦有识破希特勒暴政本质的军官发起秘密刺杀行动,据统计,针对希特勒的刺杀行动高达15起之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史陶芬堡发动的“瓦尔基里”行动。去年阿汤哥亲自上阵,在银幕上再度演绎这一传奇事件。

极权制度曾将德国民族拖入最黑暗的深渊,群体性狂热曾将德意志民族热爱自由的精神摧毁殆尽,二战后新出生的德国人面对父辈犯下的罪孽,一度陷入迷惘。正是有着如此特殊的背景,比之其他国家,德国电影对反思二战题材、反思极权制度题材的偏好显得尤为突出。

德国终战三部曲之一《帝国陷落》Untergang, Der(2004)根据希特勒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和史学著作《希特勒的末日》改编而成,影片犹如纪录片般客观冷静地呈现了纳粹帝国最后的时刻。

本片最大的优点,便是并未将希特勒与纳粹军官脸谱化,而是费尽心力想要触及、剖析最深层的问题:全民狂热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极权制度是如何将人煽动得泯灭人性的?

终战曲之二的《希特勒的男孩》Napola(2004)则将视角深入纳粹军官学校,聚焦纳粹如何将一群少年打造成泯灭人性的种族主义分子。

影片通过两个少年最后以死解脱的悲剧和另外一个少年理想的幻灭,来控诉纳粹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终战曲之三――《希望与反抗》则直接表现慕尼黑地下组织“白玫瑰”两位当事人反抗纳粹的事迹。影片大部分的场景是直接呈现女主角被捕后,与纳粹审判官激烈辩驳的过程。

朱丽娅?耶恩奇(Julia Jentsch)扮演的女主角索菲亚对自由信仰的执着、临危不惧的勇气,真真让人感受到黑暗年代里自由斗士的铮铮铁骨。

面对纳粹偏执的种族主义言论,索菲亚冷静无比,一一进行反驳。纳粹种族主义站不住脚的言论在正义与良知面前,显得苍白、不堪一击。最后她在审判席上说出了让纳粹心里发毛的一句话: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站在我们站的地方。

正像结尾主人公被处决前呐喊的一句“自由万岁”,这部电影其实是一曲纯粹的自由颂歌。

去年那部《刺杀希特勒》Valkyrie(2008)即是照搬那场著名的刺杀事件,商业化的制作班底将一个英雄式的刺杀行动表现的如白开水般无味。

毕竟,纳粹并不触及老美的神经,反思极权与纳粹,那是德国人的事。

无论如何,这些正面表现反抗纳粹独裁实例的电影,都表明了,当时并非所有德国人都屈从于纳粹,正义与良知从未在这片土地上消失过。

去年两部涉及政治题材的影片――《朗读者》The Reader(2008)、《浪潮》Die Welle(2008)也是关于德国二战创伤最典型的例子。

《朗读者》主要聚焦战后新一代德国人直面父辈犯下的罪恶的矛盾心态,刚出生便要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是战后新一代德国人的集体命运。

影片通过主人公麦克的视角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所爱的人曾经是杀人不眨眼的纳粹?为什么父辈会做出如此泯灭人性的举动?麦克既想去理解安娜,又同时要谴责她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过。

但这两者是互相矛盾的、无法统一的悖论。《浪潮》则用课堂教学的方式一步步还原极权制的兴起、发展、走向失控的过程,

以警醒人们,即使在这个人人都以为纳粹已成为过去的现代文明社会,极权制依然会随时随地借着另外一种面目复活。

二战中德国法西斯战败,领土被同盟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划分成四个区分别占领。

美、英、法三国占领区联合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苏联占领区独自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自此,战败后的德国便一分为二,分界线便是穿越柏林城的一条长达数千公里的人为分割线。

随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冷战气氛的日趋紧张,东德政府于1961年在东、西德分割线上砌起一堵墙,目的是防止东德技术工逃往西德。

如此一来,柏林两端的市民便不能自由往来,从而酿成为德意志历史上难以磨灭的分裂之痛。彼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John F. Kennedy)有一篇颇为著名的演讲。

他这样驳斥柏林墙的不人道:“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民主国家)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来防止他们分开我们??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受奴役,所有人都不自由。”

一堵柏林墙,将两边的至脉血亲一朝隔断,然而向往自由的德国人民一天都没放弃过翻越这堵墙。每年大批东德人冒着被边境警察击毙的危险,翻越柏林墙,逃向西德。

如《逃出柏林》The Tunnel(2001)中呈现的那样,有开着汽车直接撞开柏林墙,逃向自由世界的成功例子;亦有被边境警察实弹击中,横尸柏林墙下的悲剧。

总之,一堵柏林墙演变出多少悲喜剧。后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东德并入西德,德意志终于完成了统一。柏林墙历经三十载,成为德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创伤之一。如今残存的柏林墙遗址犹如一道刺目的伤疤,提醒着德国人曾经经历的苦难。

德国电影对这段历史多有涉猎,2001年一部《逃出柏林》便是讲述了一起发生在柏林墙下的逃亡事件。

影片中一帮东德人费劲九个月的时间挖通柏林墙地下一段通道,帮助亲人逃出东德。

电影最大的诟病便是将西德简化为自由乌托邦,将东德形容成极权牢笼,从而抹杀了影片更深层次探讨柏林墙问题的可能性。在这部影片中,一段离奇的逃亡故事在三小时片长被表现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多条线索有条不紊地穿行其间。

只是,类似于《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式的成功故事与英雄式高大全的人物塑造,使得这部旨在反思柏林墙历史的电影显得过于通俗平凡。

而逃亡的目的――自由,却未能得到更刻骨、更深化的剖析。最后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消解了影片的真实性,从而使得这部电影看上去犹如冒险故事般虚空。

同样着墨于东德极权体制的罪恶以及对自由的向往,《窃听风暴》Leben der Anderen, Das(2006)更能打动人心。这得益于影片对于人性的深度开挖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影片通过表现一个生活在极权体制中、并为之效力的秘密警察的人性苏醒,以表达极权体制对人性的摧残,同时寄托人性最终将冲破极权牢笼、走向光明的美好愿望。

在一个遍布秘密警察、对国民生活进行严密监控的集权社会中,民众随时面临被拘捕、被窃听的危险。各种丑陋的怪象借着冠冕堂皇的理由上演:丑陋的文化部长肆意利用手上的权利,霸占美丽的女演员。

影片中这令人作呕的一幕,便是借喻集权制度假以各种冠冕的理由,肆意践踏人性。片中美丽女演员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便是美好人性被暴政摧残至泯灭的活脱脱的范本。女演员最后逃不开负疚的心理,被急速飞驰的汽车撞死在马路上,一朵美丽的鲜花就这样凋零了;

同样死去的还有与世无争的导演、知识分子,他选择了自杀,因为在黑白颠倒的年代里,“自杀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因为他们不能忍受那样活着。

没有流血,没有热情,他们只能选择死亡,死才是唯一的希望。”导演通过这两个人物不同的死亡,表达个体对极权暴政最沉痛的控诉。本片虽与柏林墙并无直接的联系,

但其内在的精神却与当时的政治势态休戚相关。

再者,东德严肃的政治气氛是促使柏林墙诞生的因素,更是促使大多数东德人翻越柏林墙、逃亡西德的最直接因素。

依照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讲,影片中像维斯勒这样觉醒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都未曾有过,真正的历史,比电影里呈现的要黑暗得多。

如果说《窃听风暴》有着冰锥刺骨的冷硬质地,那么《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2003)则显得更为温情默默。

这部影片聚焦柏林墙倒塌之后一个东德家庭的喜怒哀乐。对柏林墙的反思发人深省,既有对东德极权体制下思想控制的无情揭露,又不时地流露出对旧时代的怀念,曾经经历过的美好和残酷,伴随着每个个体的记忆,成为时代的注脚;

被高度美化的西德却也并非尽如人意,两极不对等的社会一朝融于一体,无尽的矛盾、麻烦便接踵而至。逐日恶化的就业形势、物欲侵袭、价值观面临挑战等等问题,均是柏林墙带给德国人民的创伤后遗症。就像那座被直升机吊起的列宁雕像,

在夕阳余辉中缓缓走下历史舞台,一个时代无可奈何地结束了。有惋惜、有留恋,然而终究要面对新的生活。亚历山大庆幸母亲能在自己亲手打造的旧世界中死去,而她的骨灰会随着她生活的时代随风而逝。

柏林之围的写作背景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发生的。当时,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为了扼杀国内日益增长的革命运动,巩固波拿巴皇室的统治,破坏并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以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于1870年7月向普鲁士宣战,挑起了欧洲近代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但事与愿违,战争一开始,法军就连连失利,特别是1870年9月在法国东部的色当所进行的一次决战,法军更是溃不成军,路易·波拿巴也被普军俘虏,成了阶下囚,10万法军官兵全部投降。历史上有名的野心家、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在打败法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之后,进而率兵进攻法国,长驱直入,一举攻到巴黎城下,将巴黎团团包围。普军所到之处,烧杀枪掠,无恶不做,激起了法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忿怒。这时的战争性质,已由法国对普鲁士的挑战变成了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法国各地人民被迫起来自卫,拿起武器抗击普鲁士侵略者,奋力保卫祖国。但法国临时拼凑起来的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却同普鲁士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凡尔赛协定》,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东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使这两个地区人民遭异族蹂躏,饱尝亡国之苦。《柏林之围》就是以此为题材,直接描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短篇。《柏林之围》通过主人公儒弗上校的个人悲剧,描写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围困、攻陷的苦难现实,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把主人公的命运,与法兰西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的诗篇。

本文标题: 《再见柏林》中德国事件如果影响主人公的体验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7972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绘本你会吗读后感(儿童绘本你会和我做朋友吗读后感)管建刚作文教学读后感(读完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故事有什么感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