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 ,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此书透过中国大陆的自然景物,写这一代中国人心灵中的纠结。这是一本有关中国美学的书,深入浅出,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以及抒发自我的情感。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历中国各地,追寻古人足迹,体会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这些文章,是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史。
此书中有提到的景点有很多,每一个景点都带给余秋雨不同的感触和震撼。他触碰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见证自己国家一路走来深刻的历史痕迹。其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为了奠定艺术真实的基础,从多个层面
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论是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万里河川,无一不可入题。在《阳关雪》、《道士塔》中,描写了漠漠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还原;《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等,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文化的那种婉约和清新,同时将世态人情演绎得形神兼具。有对西湖、阳关、柳侯祠、莫高窟的生动描述,有对王安石、李白、苏东坡、柳宗元等书卷气息浓郁的文人墨客的敬仰;甚或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空门的李叔同等等,纵观《文化苦旅》,尽管纷纭丛生,但余秋雨却能出神入化,将万千物象信手拈来,栩栩如生的付诸于笔端,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苦旅·笔墨祭》一章中,曾有着一大段描写“五四”文化史的文字,将文人、文化和历史,三者之间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描写的淋漓尽致。按理说作者非常擅长写文化史论,而要操作散文的“厚重”,这并非难事,但真正将“厚重”拿捏的恰到好处,而不是用枯燥和严密的考证,将文学的灵性和飘逸淹没,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非常难得的。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将沉郁古风和空灵笔法有机的糅合为一个整体,让历史人物起死回生,赋予山水风物以灵性。《夜航船》中,有着恢弘壮阔的意识流程,从明朝张岱的《夜航船》联想到现实中的夜航船,最后又联想到故乡山腰破庙木鱼声,由笃笃声掀起的“思想狂澜”,想起回乡光耀门庭的暴发户、乘船外出谋生的山民、渐渐气派的船老大,继而切入张岱《夜航船序》的逸事,再巧妙的将“夜航船文化”切入,最后一一引入丰子恺、周作人、鲁迅等几位上了“吾乡”文化夜航船的文学大师,终篇是由祖母关于笃笃声的争论贯穿,笔锋轻灵老道、于浮光掠影中蕴含着诸多的深邃沉郁。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堪称当代文学的艺术瑰宝,他从史学家和文人的角度出发,深刻探究社会问题,挖掘文人人格、观察文化走向、透析社会现象。这部文学著作,充分的展现了余秋雨深刻的文化感悟力、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渊博的文学知识,他凭借着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寄情于山水风物,深刻的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人生的真谛和文化灵魂孜孜以求的探索。
从以上角度分析,《文化苦旅》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成功尝试。也许,在中国当代散文中,《文化苦旅》还称不上是问鼎之作,但它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开垦了一块崭新的土地,并提供了恢弘壮阔的生存空间
展读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最先进入我们的审美视境的,是余秋雨在心灵与自然的深度亲合过程中,所提到的蒙落着精神光照的山光水色。余秋雨在阐述自己关于艺术创造见解的理论著作中,曾特别强调主体应该避免单向执持,强调主观与客体、心灵与自然的深层遇合和双向互渗,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物我交融通神同情的矛盾统一关系。他的这种不刊之论自然是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发挥,也是余秋雨自己的审美创造经验的总结。面对自然.余秋雨的审美心境是虔诚的、膜拜的、陶醉的,是毫无阻滞地发自内心的亲合与投入,正因为这样,他方能随物宛转,进人到与自然心照神交的审美发现状态。于是,他在《沙原隐泉》里发现了夕阳下绵绵沙山这一无与伦比的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于是,在《寂寞天柱山》里,山中的奇丽山石及各色林木一下子就将作者的“全部感觉收服了”,让他体味到了“比寂静更静的静”,感觉到了“一种不见风的凉爽”。
不过,面对自然美令人目不暇给的绮丽与斑斓,余秋雨似乎并没有陶醉得驻足不前(如果这样,他便与那些逍遥林泉模山范水的文人墨客没有两样了),他在本质上是现代文化的创造者。于是,他便常常将自己从对第一自然的感性沉醉中超拔出来,注目于那些窝存于第一自然之中的第二自然——或者说,人文自然、人文景观,——即那些蕴蓄着富厚的文化意义的“人化自然”,试图从文化角度观照和审视曾经行止于这些文化场景中的文化人的精神、人格及命运,并通过对他们身上的文化意义的发掘和寻绎,探讨诸如特定文化的性质、深层结构、未来选择及文化人格的重建与文化精神的重铸这样的重大间题.而按照文化学的理论,所谓人文景观,就是人化了的自然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文化性,也指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景象.人文景观既能反映一个民族心理的倾向和特点,又能反映它文明进化的程度,因而,人文景观是民族和时代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构成这种景观的要素是物质的,但它展示的效果却是精神氛围性的。这样,从人文景观的角度考察特定时期文化的性质及文化人的心理结构、人格样态,就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了。
《西湖梦》是余秋雨进入人文景观作文化之旅的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它既写出了西湖外在的形”,又写出了西湖内在的“神”。它通过对西湖所承载的那些非常稠厚的象征性特象的阐释和文化内涵的开掘,标示出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文化地位。余秋雨从西湖的人文景观中发掘出来的文化理义是极深刻的、很耐人玩味的。他看到了中西宗教在本质上的区别,看到了中国宗教对文化人格的“委和”的消解作用:中国化的宗教“最后都板依于消耗性的感官天地”,没有象西方宗教那样上升为完整严密的人为宗教”,“绿绿的西湖水,把来到岸边的各种思想都款款地摇碎,溶成一气,把各色信徒都陶冶成了游客。它波光一闪,嫣然一笑,科学理性很难在它身边保持坚挺”,最后,“社会理性已悄悄抽绎,秀丽山水间散落着才子、隐士,埋截着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作供人游观的景点.景点,景点,总是景点”。语言是诗意的,而作者反思和描述中国文化人的文化人格及精神状态时的情思却是苦涩的、沉郁的。但余秋雨的眼光在巡视西湖时,还是发现了让他欣慰的亮点:毕竟还有不同于众多“游客”的鲁迅笔下的“过客”式的斗士,他们始终坚执着理性精神,清醒地抗拒着西湖的秀丽和暖风对人的“理性使命”的悄无声息的抽绎和消解。
这样,文化是物景的伸拓,人是文化的伸拓,于是,着落点便只有一个,那就是“人”。而余秋雨也其实是借物景写文化,借文化写人(主要是文化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那么,余秋雨为什么选择从自然及人化自然的角度来审视特定文化格局中的人呢?我想除了人与自然(尤其是人化自然)联系很密切及选择的是文学的审美的方式这两个原因以外,至少还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为了滤尽意识形态的浑杂介质,为了摆脱“正统性”的“元叙述”对当下思虑的搅扰,为了抗拒本位文化的文化下渗和文化蒙蔽;其次.从自然及人化自然的角度进行观照,可以探测到中国文化及中国文人的许多具有恒定意义和普遍性的文化积淀和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如在《西湖梦》中,作者便从与西湖有关的文化人的行状上,发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和“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小天地自娱自耗”,“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孤山”,结果,“群体性的人格日趋醋淡。春去春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余秋雨在这里反思和批判的这种萎缩了的文化人格,不也在现时的文化人的人格结构中留存着吗?又如在《柳侯祠》中,作者发现在那排排石碑间,“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捏”:在封建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场景里,“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王朝宠之贬之的臣吏,只有父亲的儿子或儿子的父亲,只有朋友间亲疏网络中的一点,只有战栗在众口交栋下的疲软肉体,只有上下左右排行第几的座标,只有社会洪波中的一星波光,只有种种伦理观念的组合和会聚.不应有生命实体,不应有个体灵魂”,并意味深长地归结说:“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中国,太寂寞”。作者在这里发出的文化人应强化自己的文人意识、追问自己存在的意义的呼吁,怕不是为了惊起那位客死南荒的文豪和那些长眠地下的迁客逐臣。他恐怕是出于对中国文化和文化人的当下焦虑和忧虞.才如此谆谆言之的。其实,如果你把《西湖梦》和《柳侯祠》组合起来,往深处追究,你便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和更大的文化发现.你会觉得本尼迪克特将文化划分为两种模式是不够缜密的,至少她不能够说明中国文化的特质.事实上。中国文化既不属于谦和克制的太阳神型,亦与狂猛放纵的酒神文化迥然有别,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类型。似乎很难用一个比喻性的意象来象征它,更不能用本尼迪克特式的心理描述来阐释它,但它至少非常突出地秉有以下特征:长时期的抽象理性压抑和短暂的非理性释放;表层行为的无机有序状态和探层文化心理结构的绝对无序和严重残缺;文化进化和文化变迁的迟滞;文化复原和文化抗拒力量的超常强大;长期缺乏纯粹的理性信仰,等等。
从内容方面来看,这本《文化苦旅》除了借自然物景写人的游观散文,还有一些记人叙事的篇什(计有《信客》、《腊梅》、《家住龙华》、《三十年的重量》、《漂泊者们》、《牌坊》、《庙宇》、《贵池傩》等)和比较纯粹的分析文化走向的文章(如《上海人》、《笔墨祭》等)。在写人叙事的散文中,《家住龙华》是一篇在读者中影响比较大、也获过奖的佳作.这篇散文写得很平实.虽然叙述的是令人椎心泣血的大悲痛,但作者却能压抑住强烈的伤逝之情,平静地将深情的追怀与沉重的悲悼,写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使人们由他的掩抑的文化悲慨,引发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人命运的深长思索。《信客》、《庙宇》、《牌坊》、《三十年的重量》记写的多是作者早年记忆中的人和事。《牌坊》叙写的是他童年的记忆。这篇散文的“意思”是很深永的,其中郁积着作者对中国女性命运长长的悲叹和深深的同情,温馨的回忆中拌杂着苦涩,不断的追问中包含着对中国文化压抑生命的理性反思和深刻批判。
比较而言,余秋雨的这些记人叙事的散文虽然也很有特色,也很注重将事件和人的命运提升到文化的层面来考察,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比作者的文化游观散文和文化走向分析的散文要稍稍逊色一些,只有后面两类散文,才能代表余秋雨散文审美创造的独特性。
《文化苦旅》中分析文化走向的散文虽然篇幅不多,但质量却是上乘的,在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整体构成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些既不从“自然”也不从“人文景观”。而是从比较纯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人手进行文化分析的散文。《笔墨祭》是一篇立意奇苦、角度新异的华章。作者由宏大归于细徽,由精细归于朴拙,在中国文人共同的文化质点——笔和墨上,探究中国文化的本性及中国文人的文化性格、文化心理结构的承续、嬗变和重建。作者以自己敏感的诗心和睿智的哲思体悟到,在“白话”和“文言”这一精神文化物化载体的背后,还有一种更本源性的物质基础,即以“钢笔文化”代替“毛笔文化”.作者通过对中国文化这一特定现象的独到的分析和阐释,发现“一枝毛笔,就负载起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还从鲁迅和周作人对“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的不同态度上,发现了两种“根本性的人格对峙”及“肯年一代中国文人的人格选择”这些很重大的问题,最后,在“酸楚的祭莫”中,敞亮了这样的文化识见:“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在总体上,它应该淡隐了”。我们完全可以扩而大之,对中国文化本身作如是观。《上海人》是一篇视野开阔、内含厚重的力作。由于种种原因,分析上海人及上海文化的性格、结构、历史、现实、走向,竟成为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但余秋雨却能举重若轻。他通过动态的描述、静态的分析、纵向的考察、横向的对比,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上为“上海人”和上海文化定位,又通过对特定文化质点的搜集和考察,从细小的地方为自己的判断寻找由微见著切实可靠的依据。作者把诗情的抒发和理性的抽绎结合起来,其中既有热情的赞美和肯定,又有无情的批判和剖析,既有殷切的期许和祈向,又有谆谆的告诫和叮咛。其实,余秋雨在考察“上海人”的同时也考察着广义的“中国人”,在分析“上海人”人格结构合理走向的时候,又何尝不是表达了他对“中国人”人格结构台理发展的认识,在批判“上海人”失去了“人生的浩大走向”,“失却了深刻的悲和深刻的喜”这两大生命基元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对中国进行着理性的批判,而作者之对已臻达现代层面的上海文明的“孤独”状态叹惋不止,不正是他对“中国人”及中国文化在现代文明上极度匮乏的深哀和忧思吗?——“失落了上海的中国,也就失落了一个时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这里所伸发出来的文化悲叹和醒世之意不是很耐人深思细味么?对于我们建设现代化的上海和现代化的中国,对于我们建构健全的中华民族心理人格,不是很有启发意义么?
从散文创作的个性特征方面来看,余秋雨的散文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文化分析性特征而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哲理性。现代著名画家克尔希奈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要通过有限的物质条件来揭示世界一切过程背后的伟大的秘密.这就是一种荡漾于世界整体的精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哲理。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明显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理性意识和哲理追求.当然,余秋雨的理性思悟是以感性游观和对特定文化质点的考察为起点和终点的。理性之思生成于感性过程。这样,他的散文中的哲理,就是附丽于形象之上的诗化哲理。比如在《五城记》这样的写形图貌记游之作里,也有作者理性之光的照临。但作者的哲理伸发往往是水到渠成顺势而发的.如他在写到开封时.便由朋友的一句话,而有这样的理性归结:“倒也是。时间的力量只能靠着体力慢慢去爬,去体会,不能拿着一张照片轻松地去看。一轻松,全都变味。”最后,当他爬到开封古塔的最后一层.又从心里流出这样一行字:“是的,只有远远高于现实的建构.才有能力召唤后代。”至于《夜航船》里关于“夜航船文化”的颇有哲理意味的沉思.则肯定与作者于萧杀的晚秋在冷丽的千古吴江上的不知道去干什么的夜航船体验有关.倘若没有那个“枫落吴江冷”的夜晚,他便不会对中国那艘封闭而破旧的“夜航船”和中国文人有如下认识了:“船头的浪,泼不进来;船外的风.吹不进来;船行的路程,早已预定。谈知识,无关天下;谈历史,拒绝反思。十年寒窗竟在谈笑争胜间消耗,把船槽托付给老大,士子们的天下只在船舱。”这些形象的语言所包蕴的理性内含是既深且广的,它对中国社会及中国文人不仅具有历史的说明意义、现实的描述意义,也许毛有未来的预言意义也未可知。而最妙的,还是作者曲终奏雅时,关于夜航船的笃笃声究竟是航船还是木鱼的“都是?都不是?抑或两者本是同一件事?”的追问,这追问里所包含的哲理已很有禅宗的味道了.引人与作者一起“索解这个谜”。至于作者在《文化苦旅》中关于艺术创造、人生意义、社会历史、宇宙客体的探刻独到的理性判断就所在多有,难以尽述了。
余秋雨散文的第二个特征是崭新的文人品格。语言的清丽典雅,结构的工巧精致,这些易于感受到的东西固然也属于文人品格的一个方面,但却是浅表性的一般的文人只要精雕细磨的惨淡经营着意追求,是不难达到这个境界的,但他们也往往止于这个境界。真正的具有文人品格的作品与一般的低品位作品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此,而在于深蕴于作品之中的那种精神性的东西。真正的文人作品总是蕴含着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贯通古今的洞观,超越各种浅薄的倾向阻碍和狭隘的政治偏见的沧桑感、悲悯心和人道主义情怀,筑基于对个体的人格与自由的守护之上的永不竭止的对于永恒真理的追问。正是因为具有了这样一种全新的文人品格,余秋雨才超越了对一己一事一物一景的欢愉、哀戚和沉浸,而关怀着表现着一种整体的情感,一种“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苏珊·朗格《艺术间题》);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域限,而与过去的及别处世界中的人生世相紧紧地勾连在一起了。他的“夜航船”上既挂有鲁迅的灯盏,以此照亮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及文化人的历史相况和当前样态,并对之作了极深刻的文化反思和极清醒的理性批判;又挂着欧洲近代及现代文化航船.上的理性灯盏,以文化“启蒙和挺进”,作为使中国精神文化的航船摆脱漫漫长夜,进人新的河道的先导。这里映照出的是余秋雨很纯粹的文人的心灵世界:强烈的使命感,清醒的理性意识,对个体人格和自由的高度自觉,对中国文化的批判性反思,对人道主义的坚执,对世界文化成就的大度涵纳,而这一切全都生长于这样一个精神亮点,即作者特别关心的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风雨天一阁》)。正因为这样,余秋雨才能既在以自然为背景的文化场景中仰观俯察怡然进入忘我之境,又能超拔出来,把一切纳人理性的文化分析和文化追问之中。于是,沈万山的命运就成了作者分析经济人格与官场人格处处抵牾的典型例证,并引发出对他商业心态之难于见容于朝野两端的愤愤然的感慨,对社会抑压和扼杀活跃生命和自由个体的极度愤怒(《江南小镇》);于是,他便有了“深紫的色彩层层涂抹,够沉重了,涂几笔浅红淡绿,加几分俏皮洒泼,才有活气,才有活泼泼的中国文化”的妙论(《白发苏州》);于是,他便有了“冷漠的自然能使人们产生故园感和归宿感,这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向自然的真正挺进。天柱山的盛衰升沉,无疑已经触及到这个哲学人类学的本原性间题”的沉思,而且正如作者所说.这里显然追寻的是一个远远超出社会学的命题:家(《寂寞的天柱山》)。这便契合着现代哲学及现代艺术对人类的命运及终极归宿不断追问深切关怀的精神。
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文人品格的作家,余秋用的游观空间是广阔的,他不再拘滞于一方田园风光和一处山水景点,往往随足迹的伸拓,进入那些远在异域的潜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含的文化场景。《漂泊者们》、《华语情结》叙写的是漂泊异国的华人的心态意绪。《这里真安静》则是作者在游观新加坡的一座日本军人的陵墓时,对那场战争、对疯狂地投入那场战争的日本民族的文化剖析。文章写得极精彩,把对弱小者的同情、对强暴者的批判。寄寓于冷静的叙述和精辟的分析之中,由军人而女人而文人,一层一层,慢慢道出,将这个隐匿于闹市、沉淀成宁静的“三相寓言”,用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包蕴着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冷峻的批判理性精神。
余秋雨散文的第三个特征是文体探索和文体创新意识。作者有诗人的激情、哲学家的睿智、小说家的神思、学者的渊博、艺术家的深致,于是,他便调动自己的这些主体修养和创造能力,随宜而用地将它们用于自己的散文创作之中。这些努力,我们从余秋雨的有诗意、有情节、有画境、有哲理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道士塔》用小说家的笔法给我们刻画出了王圆箓这么一个愚昧、麻木、呆钝、卑微的中国文化的罪人,作者在一些地方借助小说家的推想,用细致的描写、具体的情节、生动的场面及心理分析方法,把这场文化悲剧的过程写得具体可感,扣人心弦。《牌坊》、《庙宇》、《信客》某种程度上,可以当笔记小说来读;即便是文化分析特征最为突出的《上海人》,我们也不能看出作者将上海和上海人结合起来.注意细致而绵密地展示上海及上海人的生命历程的用心,我们也确实可以从这篇散文中读到类似小说和精神史的一些东西。而在《这里真安静》、《老屋窗口》,我们又可以看到作者以画家的匠心来写散文的审美追求.《这里真安静》在叙述上和意境的营造上有画艺的景深感。而《老屋窗口》则以“窗口’作为具有画意的观照外面世界的“视点”了。总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打破了散文与其他文学样式、乃至艺术样式之间的界限,成功地调动和发挥了其他文学样式和艺术样式的优长。使他的散文显得灵活多变摇曳多姿,具有别具一格的文体方面的创新性特征.并最终使他的这些散文成为中国当代散文整体格局中无可替代的高品位的美文
此书透过中国大陆的自然景物,写这一代中国人心灵中的纠结。这是一本有关中国美学的书,深入浅出,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以及抒发自我的情感。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历中国各地,追寻古人足迹,体会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这些文章,是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史。
此书中有提到的景点有很多,每一个景点都带给余秋雨不同的感触和震撼。他触碰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见证自己国家一路走来深刻的历史痕迹。其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为了奠定艺术真实的基础,从多个层面
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论是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万里河川,无一不可入题。在《阳关雪》、《道士塔》中,描写了漠漠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还原;《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等,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文化的那种婉约和清新,同时将世态人情演绎得形神兼具。有对西湖、阳关、柳侯祠、莫高窟的生动描述,有对王安石、李白、苏东坡、柳宗元等书卷气息浓郁的文人墨客的敬仰;甚或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空门的李叔同等等,纵观《文化苦旅》,尽管纷纭丛生,但余秋雨却能出神入化,将万千物象信手拈来,栩栩如生的付诸于笔端,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苦旅·笔墨祭》一章中,曾有着一大段描写“五四”文化史的文字,将文人、文化和历史,三者之间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描写的淋漓尽致。按理说作者非常擅长写文化史论,而要操作散文的“厚重”,这并非难事,但真正将“厚重”拿捏的恰到好处,而不是用枯燥和严密的考证,将文学的灵性和飘逸淹没,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非常难得的。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将沉郁古风和空灵笔法有机的糅合为一个整体,让历史人物起死回生,赋予山水风物以灵性。《夜航船》中,有着恢弘壮阔的意识流程,从明朝张岱的《夜航船》联想到现实中的夜航船,最后又联想到故乡山腰破庙木鱼声,由笃笃声掀起的“思想狂澜”,想起回乡光耀门庭的暴发户、乘船外出谋生的山民、渐渐气派的船老大,继而切入张岱《夜航船序》的逸事,再巧妙的将“夜航船文化”切入,最后一一引入丰子恺、周作人、鲁迅等几位上了“吾乡”文化夜航船的文学大师,终篇是由祖母关于笃笃声的争论贯穿,笔锋轻灵老道、于浮光掠影中蕴含着诸多的深邃沉郁。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堪称当代文学的艺术瑰宝,他从史学家和文人的角度出发,深刻探究社会问题,挖掘文人人格、观察文化走向、透析社会现象。这部文学著作,充分的展现了余秋雨深刻的文化感悟力、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渊博的文学知识,他凭借着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寄情于山水风物,深刻的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人生的真谛和文化灵魂孜孜以求的探索。
从以上角度分析,《文化苦旅》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成功尝试。也许,在中国当代散文中,《文化苦旅》还称不上是问鼎之作,但它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开垦了一块崭新的土地,并提供了恢弘壮阔的生存空间
展读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最先进入我们的审美视境的,是余秋雨在心灵与自然的深度亲合过程中,所提到的蒙落着精神光照的山光水色。余秋雨在阐述自己关于艺术创造见解的理论著作中,曾特别强调主体应该避免单向执持,强调主观与客体、心灵与自然的深层遇合和双向互渗,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物我交融通神同情的矛盾统一关系。他的这种不刊之论自然是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发挥,也是余秋雨自己的审美创造经验的总结。面对自然.余秋雨的审美心境是虔诚的、膜拜的、陶醉的,是毫无阻滞地发自内心的亲合与投入,正因为这样,他方能随物宛转,进人到与自然心照神交的审美发现状态。于是,他在《沙原隐泉》里发现了夕阳下绵绵沙山这一无与伦比的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于是,在《寂寞天柱山》里,山中的奇丽山石及各色林木一下子就将作者的“全部感觉收服了”,让他体味到了“比寂静更静的静”,感觉到了“一种不见风的凉爽”。
不过,面对自然美令人目不暇给的绮丽与斑斓,余秋雨似乎并没有陶醉得驻足不前(如果这样,他便与那些逍遥林泉模山范水的文人墨客没有两样了),他在本质上是现代文化的创造者。于是,他便常常将自己从对第一自然的感性沉醉中超拔出来,注目于那些窝存于第一自然之中的第二自然——或者说,人文自然、人文景观,——即那些蕴蓄着富厚的文化意义的“人化自然”,试图从文化角度观照和审视曾经行止于这些文化场景中的文化人的精神、人格及命运,并通过对他们身上的文化意义的发掘和寻绎,探讨诸如特定文化的性质、深层结构、未来选择及文化人格的重建与文化精神的重铸这样的重大间题.而按照文化学的理论,所谓人文景观,就是人化了的自然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文化性,也指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景象.人文景观既能反映一个民族心理的倾向和特点,又能反映它文明进化的程度,因而,人文景观是民族和时代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构成这种景观的要素是物质的,但它展示的效果却是精神氛围性的。这样,从人文景观的角度考察特定时期文化的性质及文化人的心理结构、人格样态,就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了。
《西湖梦》是余秋雨进入人文景观作文化之旅的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它既写出了西湖外在的形”,又写出了西湖内在的“神”。它通过对西湖所承载的那些非常稠厚的象征性特象的阐释和文化内涵的开掘,标示出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文化地位。余秋雨从西湖的人文景观中发掘出来的文化理义是极深刻的、很耐人玩味的。他看到了中西宗教在本质上的区别,看到了中国宗教对文化人格的“委和”的消解作用:中国化的宗教“最后都板依于消耗性的感官天地”,没有象西方宗教那样上升为完整严密的人为宗教”,“绿绿的西湖水,把来到岸边的各种思想都款款地摇碎,溶成一气,把各色信徒都陶冶成了游客。它波光一闪,嫣然一笑,科学理性很难在它身边保持坚挺”,最后,“社会理性已悄悄抽绎,秀丽山水间散落着才子、隐士,埋截着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作供人游观的景点.景点,景点,总是景点”。语言是诗意的,而作者反思和描述中国文化人的文化人格及精神状态时的情思却是苦涩的、沉郁的。但余秋雨的眼光在巡视西湖时,还是发现了让他欣慰的亮点:毕竟还有不同于众多“游客”的鲁迅笔下的“过客”式的斗士,他们始终坚执着理性精神,清醒地抗拒着西湖的秀丽和暖风对人的“理性使命”的悄无声息的抽绎和消解。
这样,文化是物景的伸拓,人是文化的伸拓,于是,着落点便只有一个,那就是“人”。而余秋雨也其实是借物景写文化,借文化写人(主要是文化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那么,余秋雨为什么选择从自然及人化自然的角度来审视特定文化格局中的人呢?我想除了人与自然(尤其是人化自然)联系很密切及选择的是文学的审美的方式这两个原因以外,至少还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为了滤尽意识形态的浑杂介质,为了摆脱“正统性”的“元叙述”对当下思虑的搅扰,为了抗拒本位文化的文化下渗和文化蒙蔽;其次.从自然及人化自然的角度进行观照,可以探测到中国文化及中国文人的许多具有恒定意义和普遍性的文化积淀和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如在《西湖梦》中,作者便从与西湖有关的文化人的行状上,发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和“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小天地自娱自耗”,“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孤山”,结果,“群体性的人格日趋醋淡。春去春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余秋雨在这里反思和批判的这种萎缩了的文化人格,不也在现时的文化人的人格结构中留存着吗?又如在《柳侯祠》中,作者发现在那排排石碑间,“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捏”:在封建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场景里,“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王朝宠之贬之的臣吏,只有父亲的儿子或儿子的父亲,只有朋友间亲疏网络中的一点,只有战栗在众口交栋下的疲软肉体,只有上下左右排行第几的座标,只有社会洪波中的一星波光,只有种种伦理观念的组合和会聚.不应有生命实体,不应有个体灵魂”,并意味深长地归结说:“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中国,太寂寞”。作者在这里发出的文化人应强化自己的文人意识、追问自己存在的意义的呼吁,怕不是为了惊起那位客死南荒的文豪和那些长眠地下的迁客逐臣。他恐怕是出于对中国文化和文化人的当下焦虑和忧虞.才如此谆谆言之的。其实,如果你把《西湖梦》和《柳侯祠》组合起来,往深处追究,你便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和更大的文化发现.你会觉得本尼迪克特将文化划分为两种模式是不够缜密的,至少她不能够说明中国文化的特质.事实上。中国文化既不属于谦和克制的太阳神型,亦与狂猛放纵的酒神文化迥然有别,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类型。似乎很难用一个比喻性的意象来象征它,更不能用本尼迪克特式的心理描述来阐释它,但它至少非常突出地秉有以下特征:长时期的抽象理性压抑和短暂的非理性释放;表层行为的无机有序状态和探层文化心理结构的绝对无序和严重残缺;文化进化和文化变迁的迟滞;文化复原和文化抗拒力量的超常强大;长期缺乏纯粹的理性信仰,等等。
从内容方面来看,这本《文化苦旅》除了借自然物景写人的游观散文,还有一些记人叙事的篇什(计有《信客》、《腊梅》、《家住龙华》、《三十年的重量》、《漂泊者们》、《牌坊》、《庙宇》、《贵池傩》等)和比较纯粹的分析文化走向的文章(如《上海人》、《笔墨祭》等)。在写人叙事的散文中,《家住龙华》是一篇在读者中影响比较大、也获过奖的佳作.这篇散文写得很平实.虽然叙述的是令人椎心泣血的大悲痛,但作者却能压抑住强烈的伤逝之情,平静地将深情的追怀与沉重的悲悼,写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使人们由他的掩抑的文化悲慨,引发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人命运的深长思索。《信客》、《庙宇》、《牌坊》、《三十年的重量》记写的多是作者早年记忆中的人和事。《牌坊》叙写的是他童年的记忆。这篇散文的“意思”是很深永的,其中郁积着作者对中国女性命运长长的悲叹和深深的同情,温馨的回忆中拌杂着苦涩,不断的追问中包含着对中国文化压抑生命的理性反思和深刻批判。
比较而言,余秋雨的这些记人叙事的散文虽然也很有特色,也很注重将事件和人的命运提升到文化的层面来考察,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比作者的文化游观散文和文化走向分析的散文要稍稍逊色一些,只有后面两类散文,才能代表余秋雨散文审美创造的独特性。
《文化苦旅》中分析文化走向的散文虽然篇幅不多,但质量却是上乘的,在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整体构成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些既不从“自然”也不从“人文景观”。而是从比较纯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人手进行文化分析的散文。《笔墨祭》是一篇立意奇苦、角度新异的华章。作者由宏大归于细徽,由精细归于朴拙,在中国文人共同的文化质点——笔和墨上,探究中国文化的本性及中国文人的文化性格、文化心理结构的承续、嬗变和重建。作者以自己敏感的诗心和睿智的哲思体悟到,在“白话”和“文言”这一精神文化物化载体的背后,还有一种更本源性的物质基础,即以“钢笔文化”代替“毛笔文化”.作者通过对中国文化这一特定现象的独到的分析和阐释,发现“一枝毛笔,就负载起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还从鲁迅和周作人对“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的不同态度上,发现了两种“根本性的人格对峙”及“肯年一代中国文人的人格选择”这些很重大的问题,最后,在“酸楚的祭莫”中,敞亮了这样的文化识见:“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在总体上,它应该淡隐了”。我们完全可以扩而大之,对中国文化本身作如是观。《上海人》是一篇视野开阔、内含厚重的力作。由于种种原因,分析上海人及上海文化的性格、结构、历史、现实、走向,竟成为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但余秋雨却能举重若轻。他通过动态的描述、静态的分析、纵向的考察、横向的对比,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上为“上海人”和上海文化定位,又通过对特定文化质点的搜集和考察,从细小的地方为自己的判断寻找由微见著切实可靠的依据。作者把诗情的抒发和理性的抽绎结合起来,其中既有热情的赞美和肯定,又有无情的批判和剖析,既有殷切的期许和祈向,又有谆谆的告诫和叮咛。其实,余秋雨在考察“上海人”的同时也考察着广义的“中国人”,在分析“上海人”人格结构合理走向的时候,又何尝不是表达了他对“中国人”人格结构台理发展的认识,在批判“上海人”失去了“人生的浩大走向”,“失却了深刻的悲和深刻的喜”这两大生命基元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对中国进行着理性的批判,而作者之对已臻达现代层面的上海文明的“孤独”状态叹惋不止,不正是他对“中国人”及中国文化在现代文明上极度匮乏的深哀和忧思吗?——“失落了上海的中国,也就失落了一个时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这里所伸发出来的文化悲叹和醒世之意不是很耐人深思细味么?对于我们建设现代化的上海和现代化的中国,对于我们建构健全的中华民族心理人格,不是很有启发意义么?
从散文创作的个性特征方面来看,余秋雨的散文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文化分析性特征而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哲理性。现代著名画家克尔希奈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要通过有限的物质条件来揭示世界一切过程背后的伟大的秘密.这就是一种荡漾于世界整体的精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哲理。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明显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理性意识和哲理追求.当然,余秋雨的理性思悟是以感性游观和对特定文化质点的考察为起点和终点的。理性之思生成于感性过程。这样,他的散文中的哲理,就是附丽于形象之上的诗化哲理。比如在《五城记》这样的写形图貌记游之作里,也有作者理性之光的照临。但作者的哲理伸发往往是水到渠成顺势而发的.如他在写到开封时.便由朋友的一句话,而有这样的理性归结:“倒也是。时间的力量只能靠着体力慢慢去爬,去体会,不能拿着一张照片轻松地去看。一轻松,全都变味。”最后,当他爬到开封古塔的最后一层.又从心里流出这样一行字:“是的,只有远远高于现实的建构.才有能力召唤后代。”至于《夜航船》里关于“夜航船文化”的颇有哲理意味的沉思.则肯定与作者于萧杀的晚秋在冷丽的千古吴江上的不知道去干什么的夜航船体验有关.倘若没有那个“枫落吴江冷”的夜晚,他便不会对中国那艘封闭而破旧的“夜航船”和中国文人有如下认识了:“船头的浪,泼不进来;船外的风.吹不进来;船行的路程,早已预定。谈知识,无关天下;谈历史,拒绝反思。十年寒窗竟在谈笑争胜间消耗,把船槽托付给老大,士子们的天下只在船舱。”这些形象的语言所包蕴的理性内含是既深且广的,它对中国社会及中国文人不仅具有历史的说明意义、现实的描述意义,也许毛有未来的预言意义也未可知。而最妙的,还是作者曲终奏雅时,关于夜航船的笃笃声究竟是航船还是木鱼的“都是?都不是?抑或两者本是同一件事?”的追问,这追问里所包含的哲理已很有禅宗的味道了.引人与作者一起“索解这个谜”。至于作者在《文化苦旅》中关于艺术创造、人生意义、社会历史、宇宙客体的探刻独到的理性判断就所在多有,难以尽述了。
余秋雨散文的第二个特征是崭新的文人品格。语言的清丽典雅,结构的工巧精致,这些易于感受到的东西固然也属于文人品格的一个方面,但却是浅表性的一般的文人只要精雕细磨的惨淡经营着意追求,是不难达到这个境界的,但他们也往往止于这个境界。真正的具有文人品格的作品与一般的低品位作品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此,而在于深蕴于作品之中的那种精神性的东西。真正的文人作品总是蕴含着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贯通古今的洞观,超越各种浅薄的倾向阻碍和狭隘的政治偏见的沧桑感、悲悯心和人道主义情怀,筑基于对个体的人格与自由的守护之上的永不竭止的对于永恒真理的追问。正是因为具有了这样一种全新的文人品格,余秋雨才超越了对一己一事一物一景的欢愉、哀戚和沉浸,而关怀着表现着一种整体的情感,一种“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苏珊·朗格《艺术间题》);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域限,而与过去的及别处世界中的人生世相紧紧地勾连在一起了。他的“夜航船”上既挂有鲁迅的灯盏,以此照亮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及文化人的历史相况和当前样态,并对之作了极深刻的文化反思和极清醒的理性批判;又挂着欧洲近代及现代文化航船.上的理性灯盏,以文化“启蒙和挺进”,作为使中国精神文化的航船摆脱漫漫长夜,进人新的河道的先导。这里映照出的是余秋雨很纯粹的文人的心灵世界:强烈的使命感,清醒的理性意识,对个体人格和自由的高度自觉,对中国文化的批判性反思,对人道主义的坚执,对世界文化成就的大度涵纳,而这一切全都生长于这样一个精神亮点,即作者特别关心的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风雨天一阁》)。正因为这样,余秋雨才能既在以自然为背景的文化场景中仰观俯察怡然进入忘我之境,又能超拔出来,把一切纳人理性的文化分析和文化追问之中。于是,沈万山的命运就成了作者分析经济人格与官场人格处处抵牾的典型例证,并引发出对他商业心态之难于见容于朝野两端的愤愤然的感慨,对社会抑压和扼杀活跃生命和自由个体的极度愤怒(《江南小镇》);于是,他便有了“深紫的色彩层层涂抹,够沉重了,涂几笔浅红淡绿,加几分俏皮洒泼,才有活气,才有活泼泼的中国文化”的妙论(《白发苏州》);于是,他便有了“冷漠的自然能使人们产生故园感和归宿感,这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向自然的真正挺进。天柱山的盛衰升沉,无疑已经触及到这个哲学人类学的本原性间题”的沉思,而且正如作者所说.这里显然追寻的是一个远远超出社会学的命题:家(《寂寞的天柱山》)。这便契合着现代哲学及现代艺术对人类的命运及终极归宿不断追问深切关怀的精神。
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文人品格的作家,余秋用的游观空间是广阔的,他不再拘滞于一方田园风光和一处山水景点,往往随足迹的伸拓,进入那些远在异域的潜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含的文化场景。《漂泊者们》、《华语情结》叙写的是漂泊异国的华人的心态意绪。《这里真安静》则是作者在游观新加坡的一座日本军人的陵墓时,对那场战争、对疯狂地投入那场战争的日本民族的文化剖析。文章写得极精彩,把对弱小者的同情、对强暴者的批判。寄寓于冷静的叙述和精辟的分析之中,由军人而女人而文人,一层一层,慢慢道出,将这个隐匿于闹市、沉淀成宁静的“三相寓言”,用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包蕴着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冷峻的批判理性精神。
余秋雨散文的第三个特征是文体探索和文体创新意识。作者有诗人的激情、哲学家的睿智、小说家的神思、学者的渊博、艺术家的深致,于是,他便调动自己的这些主体修养和创造能力,随宜而用地将它们用于自己的散文创作之中。这些努力,我们从余秋雨的有诗意、有情节、有画境、有哲理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道士塔》用小说家的笔法给我们刻画出了王圆箓这么一个愚昧、麻木、呆钝、卑微的中国文化的罪人,作者在一些地方借助小说家的推想,用细致的描写、具体的情节、生动的场面及心理分析方法,把这场文化悲剧的过程写得具体可感,扣人心弦。《牌坊》、《庙宇》、《信客》某种程度上,可以当笔记小说来读;即便是文化分析特征最为突出的《上海人》,我们也不能看出作者将上海和上海人结合起来.注意细致而绵密地展示上海及上海人的生命历程的用心,我们也确实可以从这篇散文中读到类似小说和精神史的一些东西。而在《这里真安静》、《老屋窗口》,我们又可以看到作者以画家的匠心来写散文的审美追求.《这里真安静》在叙述上和意境的营造上有画艺的景深感。而《老屋窗口》则以“窗口’作为具有画意的观照外面世界的“视点”了。总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打破了散文与其他文学样式、乃至艺术样式之间的界限,成功地调动和发挥了其他文学样式和艺术样式的优长。使他的散文显得灵活多变摇曳多姿,具有别具一格的文体方面的创新性特征.并最终使他的这些散文成为中国当代散文整体格局中无可替代的高品位的美文
余秋雨的《信客>读后感
余秋雨的《信客》读后感,要最新的,自己写的!网上的不要!!!我会追加分!万事"诚"为先—读后感
这几天读余秋雨老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颇多,读了很多篇文章,感受最深的是他那那篇反映"诚信"的《信客》,我们上次学生做作文也是写了反映"诚信"的话题作文,所以想把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谈一下.
《信客》写的是早年在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会出远门了。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我要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客户送给女儿的红绸,而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声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这就是不讲"诚信"的结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这就是我要说的,在这个世界上,你要想顶天立地的站在这个世界上,请记住一句话:万事"诚"为先!
这几天读余秋雨老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颇多,读了很多篇文章,感受最深的是他那那篇反映"诚信"的《信客》,我们上次学生做作文也是写了反映"诚信"的话题作文,所以想把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谈一下.
《信客》写的是早年在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会出远门了。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我要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客户送给女儿的红绸,而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声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这就是不讲"诚信"的结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这就是我要说的,在这个世界上,你要想顶天立地的站在这个世界上,请记住一句话:万事"诚"为先!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在读此书之前,常常听起朋友在我耳边讲述余秋雨的作品。那时,仅仅听朋友讲的名目我便觉得这书没什么意思,好无聊。便把朋友送给我的那本书放在了书架最里面。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我主动拿起余秋雨的作品之一《文化苦旅》闲来翻看的时候,我便被余先生的作品内容吸引了。恍惚间,觉得曾经的自己真是没眼光。如果不是自己那么浮躁,或许我早就与余先生的作品有过亲密接触了,我也早就能体会到余老那广博的眼界和心境了。不过,学无止境,现在出发,还来的及。
跟随着作者笔尖的滑动,我沉醉在这大千世界。思想也在遨游。这次书中之旅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而且打开了我的心境。
牌坊的高耸,让我仿佛看到了那时人们心中的一种信仰,抑或是对名誉的渴求和重视。这牌坊大多是贞洁牌坊,这是对无数贞洁女子最高的褒扬。但我看上去,毫无喜悦之感。同作者一样,我的内心是忧郁。既忧郁于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又忧郁于人们的麻木愚昧。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空棺”和《热冰》里一位老父亲将自己投河的女儿封进冷库,这都是深受愚昧落后思想的影响。为了所谓的家庭荣誉,可以不惜女儿的生命。这样血淋淋的现象令人心痛,我只想说:“建立在生命之上的名誉毫无意义。”《寺庙》一文,提到一位著名人物,李叔同,也是弘一法师。在两位年轻老师、学生和和尚的对话中,引出了弘一法师出家的事。法师的出家,是当时时代的悲剧,也是文化的悲剧。出家,本想逃避现实,可无奈现实中的“人”也进入了山中。
跟随着作者走进他的山河,我仿佛领略了一个新世界。作者笔下的山河,有的秀丽,有的壮观,还有的婉小但积蓄着力量。都江堰,这是一个不大的工程。但却蕴含着时代的力量。它的建造,造福了四川人民,也造福全国人民。作者在这一文中,旁征博引,追古思今。李冰父子的功劳让世人铭记,他们在那个把学者培养成无所专攻的官僚的时代里,坚守内心,在水利工程方面有所建树,造福了后人。眼光转向道士塔和莫高窟,它们彰显了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但同时也呈现了中国文化的多舛的命运。道士塔显示了以王圆_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的愚昧无知,正因如此,国粹外流,中华文化经历了坎坷的岁月,。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它是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的典型代表。从作者的笔尖,我深切的领略出了作者的自豪和骄傲。眼光转向西部,跟随余老去领略西部的异域奇景。沙原隐泉,天地一粟,那么渺小又那么平静,读于此,让浮躁的内心渐渐平静下来,也感慨于自然的奇特。余老在天地自然中,分享着他的人文精神: 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是啊,人生就是在这不断的上下探索中,才寻得人生的真谛,才领略人生的精彩。阳关,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在余老的笔下显得那么耀眼,让人不得不佩服余老的文笔功力。漫漫沙场,散布着无数将士的墓,使漫步其中的人不由得生起敬意。素然起敬的同时,我也为 阿房宫和圆明园的毁坏、莫高窟里的“东西”的被运走,换来的大烟鸦片,换来战火而心痛。这不仅是文物建筑的销毁,更是中华文化的坍塌,这是中国永远的痛。
脚步踏出国门,跟随余老开始他的世界之旅。
余秋雨从希腊开始到埃及,又“出埃及”到了中东,又至印度,最后抵达尼泊尔,在一间叫做鱼尾山屋的旅馆留下了思考笔记,以其他文明反思中华文明。期间,余秋雨浏览了包括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从地理、历史分析了各个文明的兴衰。结果是,令人无不惊叹于中华文化的顽强和生生不息。北极寒夜中,作者也是把西方文明和中国做了比较,前后历史的发展变化令人心痛也不得不令人反思。在远方的海中,跟随作者笔尖,逐步深入他的内心。我多少体会到了一些在外的游子的思乡。同时也敬佩余老夫妇的冒险精神。文化就是这样,一但深入,便不能自已。
一个真正有文者风范的人,不仅有描写天地之景强劲有力的笔功,还有对于_代的发声,有着别人无法匹敌的人文情怀。余老对于导演谢晋、作家巴金和戏剧家佐临的介绍,使人对他们的了解不再止于他们的作品,而是逐渐深入到他们多舛的命运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这三位,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名人,而且都受过那个时代的“虐待”。但余老在作品中用笔做武器为他们做了平反。文化界那样的巨人竟遭到某些当权者如此不公的排斥,实在是当时文化界的悲哀。在那样一个官阀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思想飘忽不定的时代,类似这三人的学者文人的生存环境实属困难。政界干预文化界,使文化界乌烟瘴气,失去了本有的活力。但历史总是公平的,他们选择了为文化为人民,时代和人民最终也选择了他们。一代文人学者,为了中国的发展,他们鞠躬尽瘁,一生都弯着腰,在中国发展路上慢慢探索。他们是可敬的,应该接受时代和国家的敬礼。
于此,以快要接近本著作的尾声了。我在感慨风景的壮丽的同时,也在缅怀着文中的一个个人物,这着实令人回味。但我更敬佩余老的笔法和心境。笔法那么平淡,却又不失力度。行走在大地上,满怀心绪,其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惊叹,也有对某些人物的看法。他的笔下,一切都是那么真实。
合上此书,思绪万千。或许正如余老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文本文化与生态文化中不断转换,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而有厚度的。
来源:学习与科普
本文标题: 文化苦旅余秋雨信客读后感(余秋雨的《信客>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7543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