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怎写,怎样写读后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的基本思...
读后感怎写
怎样写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演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贼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浚灭吴为止之九十七年间史事。全书一百二十回,中心故事是魏、蜀、吴三国的纷争;所谓「演义」,是将历史事迹演成小说。既然是小说,那么就有作者的渲染与穿插,像空城计在正史「三国志」〈晋陈寿撰〉中并未记载,与历史不符,不能将它视为真实的事情。
罗贯中是流落江湖的文士,天下大乱,他怀才不遇而专心著述历史故事,藉以抒发胸中不快。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军阀割据、盗匪蜂起,三国鼎立时,争战连年,那时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佳话频传,有许多壮丽雄奇、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后世、活跃于民间。
三国演义小说的主旨,不外乎「忠孝节义」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义方面特别力宣扬。自王莽篡汉,经东汉刘秀到三国,忠的道德挫折而义抬头、被标榜,作行为标准。刘备欲伸大义于天下,孙权表现仗义江湖的本色,三国的人物故事显出浓厚的义的色彩,是真正的在演「义」了。满清入主中国,自命为大义之举,开国的几个皇帝都很欣赏「三国演义」这部奇书,目的是要牢笼汉人,基于大义而效忠清朝皇室。于是风行草偃,三国演义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文言跟白话相差无几,文字简洁流畅,章法严密紧凑;虽然有些杜撰了「迷信」,如借东风、诸葛装神、木牛流马,但仍对一般群众很有感染力。过去有很多国文教师主张学生熟读三国演义,来打好作文的根基,乃因为三国的文字功力、魅力是不容低估之故。它又「叙事说理委婉动听,描绘人物栩栩如生,资料取舍精微切当,情节发展高潮叠起」,颇有文学价值。
三国演义有戏剧性、智能性,有政治观、军事观、伦理观等。有人把它当作「说话模板」;有人把它看作「兵书战策」;也有人把其中人物当作偶像来学习。引伸的用法,如善用兵是「小诸葛」,勇战者称「常山赵子龙」,结拜兄弟是「桃园结义」,卜卦看相以「赛诸葛」为招牌,宗亲会把「刘关张赵」认同一家。饿了说「肚子在唱空城计」,办事缺钱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更有一些谚语,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不计其数,这无非证明三国演义对华人社会有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最近几年,台湾的出版界更出版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抽丝剥茧、引人入胜的焦点另类读物,诸如「画说三国」、「三国韬略学」、「三国韬略大智典」、「曹操争霸经营史」、「诸葛孔明」、「三国谋略学」、「三国乱世经营学」、「36计说三国」、「三国人才学」等等。这些书有的以现代经营学的观点着笔,写在商场求才;或领袖人物驾驭之术、说服术、情报搜集、化危机为转机;或写处世智能、谋士斗智斗力的劲道;或阐释「兵者,诡道也」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充满振聋发瞶,耐人寻味的启发和提示。总之,以上都是阐述古人的精髓,俨然成了现代的「三国学」精华,开启一个新的思索空间与方向。从古书三国故事挖掘宝矿、智能,应用于今日国际诡谲局势及社会的竞争角逐,足见老书「三国演义」的后续吸引力与价值,到二十世纪末仍未衰减,且已登上商场经营的舞台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登山>>读后感
《登山》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记述了饿国十月革命前的一天早晨,列宁同志为了看日出,和巴果茨基一道,有意选择了一条崎岖、陡峭、充满危险的小路上山;在下山时,列宁又坚持仍从原路回来,目的是来锻炼顽强意志和勇敢的精神。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前进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坎坷和泥泞,只有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取得胜利。这使我想起了生活中 的一件小事:有一次爸爸带我去黄岛的小株山游玩,刚开始,我还爬的挺有劲,可爬了一半的路,就累的气喘嘘嘘,看到无尽头的陡坡,我心里有点想打退堂鼓。爸爸看出了我地心思说:“怎么了?”“唉呀!累死人了。”爸爸接着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坚持就是胜利!”听爸爸这样说,虽然累的汗流浃背,但我还是爬上了山顶,看到了美丽的风光。现在想起来,不就是有决心,有毅力,勇于战胜困难,就会取的胜利的道理吗?
<<水浒传》读后感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水浒传》长篇章回小说。一般认为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从明代到现在说法概有三种:一是施
耐庵作;二是罗贯中作;三是施、罗合作。
水浒传》引用一句广告词,那是“男人的世界”,但其中并不是没有女人。最有名的几个恐怕是潘金莲,王婆,阎婆惜,潘巧云,再者就是顾大娘,母夜叉孙二娘,一丈青。前四人可谓从古至今都是反面教材。三个女人,三个奸夫淫妇的事情,施耐庵却写的各不相同活灵活现。
首先出场的是阎婆惜。古语云:有其女必有其母。阎婆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为了报答葬夫之恩,同时为女儿找个好靠山,把女儿嫁给一个黑矮的“国家小公务员”——宋江。女儿在她手中只是挨的下半辈子的东西,看她对宋江的那句话:“是谁挑拨你?我娘儿俩个下半生就靠押司”明明白白说出了她的心计。阎婆惜与张三私通,她怎么能不知道。只是见宋江有月余不来,恐断了衣食之路,才硬拉宋江来会阎婆惜。且看她缠着宋江的那段话就知道她的手段了。因此,施耐庵称其为“老虔婆”,其实恰当。
现在来说说千古名人潘金莲。她被迫嫁给一个“三寸丁,枯树皮”的武大郎,况且还是呆子一样的人,那幸福自然毫无可言,又有那王婆和西门庆联合设计,怎么能不入套,至于后来杀武大郎,那也是骑虎难下,说到这,我对那王婆是恨之入骨,只为那么一点钱,就拆散他人夫妻,又害人性命。可是,她察言观色的本领你不得不佩服。单说给西门庆的茶,便知道耍起计谋,先是酸梅汤,往后是和合汤,再来是“浓浓的点两盏姜茶”,再后来便是“宽煎叶八茶”。再看她为西门庆谋划如何得到潘金莲,“从一分光,一直说到十分光。”后来的事态也是按她的计划一步一步实现的。接着再看她设计怎样处置武大郎的,一条一条说得有条有理。也多亏她是女人,若是男人,有她这般谋略和心态,恐怕又会有一个奸臣了。
至于潘巧云,我不想说太多,因为我对她没有半点同情之处,其父是个善良的人,其夫是个忠义之人,她却是如此,实在令人不齿!
至于一百零八将里的三位女杰,都是英雄人物。我想,作者写她们只是点缀而已,或是像男人一样,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像男人一样生活,说不定还是希望男女平等思想的最早启蒙呢!
《西游记》读后感
想必《西游记》这部小说小朋友们一定都看过或听家长讲过吧?我早就看过这本书。这次“读书节”活动,我又翻出来看了一遍。哇噻!重读《西游记》,我有了更深刻的感想。
你想知道我的想法吗?听我一一道来:大家都知道,西天取经过程中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你可能要问,白龙马也算得上一个人物?当然算,它是小白龙的化身嘛。唐僧与他们之间是师徒关系,也可以说是领导和部下的关系。你觉得是不是应该让他们这群人当中有人“下岗”呢?那你让谁“下岗”?猪八戒?沙和尚……而我认为他们“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了谁都不成。因为只有他们几个人的长处、性格拼加起来,才能优势互补,实现西天取经的目标。
不相信的话就由我为你细说一番: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孙悟空虽然犯过天条,但他神通广大,会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而且他通妖性,与妖魔打交道熟门熟路,一路上可以帮助唐僧降妖除魔;猪八戒虽然有点好吃懒做、贪心好色、拨弄是非的毛病,但他最通人性,有七情六欲,懂得爱恨情仇,正因为他的这一点,凡是与人打交道,上下左右联络,方方面面调和就不成问题了;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像孙悟空、猪八戒,刚被唐僧收服时,不是三番五次地闹着要回花果山,要回高老庄吗?可沙僧却一直默默无闻地挑着担子,背着行李;小白龙心甘情愿变成驯服的马匹,当一个交通工具。好了,听我把各位的性格、长短一一道完之后,你是不是也觉得他们一个也不能少呢?
接下来的问题是,先进人物选谁?你会不会选孙悟空呢?大家看他沿途降妖伏魔的过人本领和不畏强暴、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一定都很佩服他吧!而我却不想让小孩子们以他为榜样。你看他出世那会,大闹天宫,大闹地府,大闹龙宫……这么多罪名,那么多劣迹,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呀!他呀,取经途中还几次要回花果山呢,要不是观音菩萨教给唐僧“紧箍咒”控制住他,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呢。人们常说:“看了《西游记》,到老不成器。”我觉得这对孙悟空来讲也不公道,不能把他看扁了。人无完人。虽然孙悟空有时玩皮捣蛋,猴性难改,多次逃回花果山,但毕竟最后还不都回来啦!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妖猴“归正”到名副其实的“齐天大圣”,既有唐僧的开导作用,更有他自己的觉悟。在西天取经过程中,论贡献应数他最大,当先进应该不成问题。不过,在我看来呀,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选先进,他们师徒几个都能当选,只是称号不同而已。
如果说要再添个人物与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的话,你会选什么样的人呢?我想最好是不要添加了,省得画蛇添足,节外生枝。要不然,就增加一个女性,而且要懂医术,会武功。因为西天取经路途遥远,艰苦卓绝,难免会遇上一些伤病,有了医生,师傅、师兄受了伤、有了病就可以及时得到治疗;让她会武功,是在危急关头自卫。而为什么要是女性呢?俗话说:“男女搭配,干事不累。”你可不要以为我仅仅是在搞笑,其实这话是有它的科学道理呢。人的大脑分为左半脑和右半脑,左半脑长于抽象思维,右半脑则长于形象思维,两种思维搭配起来可以取长补短。男性的左半脑一般开发得比较好,他们习惯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就是哲学思维,就爱讲理。女性的右半脑一般会开发得比较好,她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就是凭感觉啦。所以,我觉得在这群和尚里边再增加一个女性比较妥当,更不易受妖精那些外表形象的诱惑。
好了,我的看法都说出来了。大家也来谈谈自己的高见吧。我们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共同学习提高。这样,“读书节”活动一定会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读后感”写法指导
[摘要]: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一、读懂原文抓中心:我们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有写“感”的条件。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三、读感结合有侧重:指导学生处理好写读后感时“读”与“感”的关系,做到二不二要。四、联系实际谈感受:指导学生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读后感;感点;实际
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获或感想写出来,就是心得体会,也叫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语文水平,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有新意、有感情、有见解、有体验的读后感呢??
一、读懂原文抓中心?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如果有必要的话,在读文章前我们可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作者等。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小音乐家扬科》为例,一是初读感知,理清层次,把握文章的来龙去脉,建立起对课文的初步总体印象。初读《小音乐家扬科》我们知道文章记叙了具有音乐才能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二是细读深思,抓重点,引导学生评词析句,细读深思,体会用词的生动、准确。细细品读文章,可先让学生找出一些能反映扬科热爱音乐的重点词句,再细细体会语言的形象生动,故事的扣人心弦之处。三是研读体悟,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思想,用心去感悟生活、研读文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们进一步明白了夺去小音乐家扬科生命的罪魁祸首是人吃人,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穷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只能被埋没,甚至遭到被迫害至死的悲惨命运,使学生感悟到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如此幸福。我们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能领会到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才具备了写“感”的条件。?
二、选择重点作感点?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什么叫“感点”呢?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切不可面面俱到。例如《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有这么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感点:一是张飞对诸葛亮粗鲁无礼,张飞很莽撞。二是写刘备的语句和写张飞的语句对应起来可以看出刘备态度很谦恭。三是从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完成统一国家大业,从中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我们可发现第三个感点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也就是反复读这个故事后感受最深的一点,那么我们就选第三个作为读后感的切入点。?
三、读感结合有侧重
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我们说,“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读后感中少不了对原文的“叙”述,但它不像记叙文中的“叙”那样具体、形象、生动,读后感中的“叙”要做到简明。小学生写读后感常犯的毛病是复述原文,没有做到简明扼要。有的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编乱写,说道理时空发议论,而缺乏身边的实例。写读后感可以说经验,也可以谈教训。大多出色的读后感,总是受原文内容或情感触发,从而引起对生活、学习、思想等实际问题的思考。读后感,是有“读”有“感”,“读”、“感”结合的。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无论用哪种方法写,必须叫学生做到二不要;不抄录课文:要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以《时光老人的礼物》为例,可以这样去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孩子们对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很珍爱,表现在哪里?你觉得应该珍惜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吗?平时你有哪些珍惜时间的事例或不珍惜时间的做法呢?以后你会怎样对待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呢?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就把文章内容、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倾吐真实心声。而在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时,不要就事论事,要注意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从古到今,从近到远,从己到人,从正面到反面,只要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系,都应允许他们大胆自由地写,如果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作者的切身体会结合起来写,那么他们的读后感一定更真切,更有感染力。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演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贼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浚灭吴为止之九十七年间史事。全书一百二十回,中心故事是魏、蜀、吴三国的纷争;所谓「演义」,是将历史事迹演成小说。既然是小说,那么就有作者的渲染与穿插,像空城计在正史「三国志」〈晋陈寿撰〉中并未记载,与历史不符,不能将它视为真实的事情。
罗贯中是流落江湖的文士,天下大乱,他怀才不遇而专心著述历史故事,藉以抒发胸中不快。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军阀割据、盗匪蜂起,三国鼎立时,争战连年,那时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佳话频传,有许多壮丽雄奇、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后世、活跃于民间。
三国演义小说的主旨,不外乎「忠孝节义」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义方面特别力宣扬。自王莽篡汉,经东汉刘秀到三国,忠的道德挫折而义抬头、被标榜,作行为标准。刘备欲伸大义于天下,孙权表现仗义江湖的本色,三国的人物故事显出浓厚的义的色彩,是真正的在演「义」了。满清入主中国,自命为大义之举,开国的几个皇帝都很欣赏「三国演义」这部奇书,目的是要牢笼汉人,基于大义而效忠清朝皇室。于是风行草偃,三国演义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文言跟白话相差无几,文字简洁流畅,章法严密紧凑;虽然有些杜撰了「迷信」,如借东风、诸葛装神、木牛流马,但仍对一般群众很有感染力。过去有很多国文教师主张学生熟读三国演义,来打好作文的根基,乃因为三国的文字功力、魅力是不容低估之故。它又「叙事说理委婉动听,描绘人物栩栩如生,资料取舍精微切当,情节发展高潮叠起」,颇有文学价值。
三国演义有戏剧性、智能性,有政治观、军事观、伦理观等。有人把它当作「说话模板」;有人把它看作「兵书战策」;也有人把其中人物当作偶像来学习。引伸的用法,如善用兵是「小诸葛」,勇战者称「常山赵子龙」,结拜兄弟是「桃园结义」,卜卦看相以「赛诸葛」为招牌,宗亲会把「刘关张赵」认同一家。饿了说「肚子在唱空城计」,办事缺钱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更有一些谚语,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不计其数,这无非证明三国演义对华人社会有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最近几年,台湾的出版界更出版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抽丝剥茧、引人入胜的焦点另类读物,诸如「画说三国」、「三国韬略学」、「三国韬略大智典」、「曹操争霸经营史」、「诸葛孔明」、「三国谋略学」、「三国乱世经营学」、「36计说三国」、「三国人才学」等等。这些书有的以现代经营学的观点着笔,写在商场求才;或领袖人物驾驭之术、说服术、情报搜集、化危机为转机;或写处世智能、谋士斗智斗力的劲道;或阐释「兵者,诡道也」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充满振聋发瞶,耐人寻味的启发和提示。总之,以上都是阐述古人的精髓,俨然成了现代的「三国学」精华,开启一个新的思索空间与方向。从古书三国故事挖掘宝矿、智能,应用于今日国际诡谲局势及社会的竞争角逐,足见老书「三国演义」的后续吸引力与价值,到二十世纪末仍未衰减,且已登上商场经营的舞台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登山>>读后感
《登山》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记述了饿国十月革命前的一天早晨,列宁同志为了看日出,和巴果茨基一道,有意选择了一条崎岖、陡峭、充满危险的小路上山;在下山时,列宁又坚持仍从原路回来,目的是来锻炼顽强意志和勇敢的精神。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前进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坎坷和泥泞,只有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取得胜利。这使我想起了生活中 的一件小事:有一次爸爸带我去黄岛的小株山游玩,刚开始,我还爬的挺有劲,可爬了一半的路,就累的气喘嘘嘘,看到无尽头的陡坡,我心里有点想打退堂鼓。爸爸看出了我地心思说:“怎么了?”“唉呀!累死人了。”爸爸接着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坚持就是胜利!”听爸爸这样说,虽然累的汗流浃背,但我还是爬上了山顶,看到了美丽的风光。现在想起来,不就是有决心,有毅力,勇于战胜困难,就会取的胜利的道理吗?
<<水浒传》读后感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水浒传》长篇章回小说。一般认为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从明代到现在说法概有三种:一是施
耐庵作;二是罗贯中作;三是施、罗合作。
水浒传》引用一句广告词,那是“男人的世界”,但其中并不是没有女人。最有名的几个恐怕是潘金莲,王婆,阎婆惜,潘巧云,再者就是顾大娘,母夜叉孙二娘,一丈青。前四人可谓从古至今都是反面教材。三个女人,三个奸夫淫妇的事情,施耐庵却写的各不相同活灵活现。
首先出场的是阎婆惜。古语云:有其女必有其母。阎婆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为了报答葬夫之恩,同时为女儿找个好靠山,把女儿嫁给一个黑矮的“国家小公务员”——宋江。女儿在她手中只是挨的下半辈子的东西,看她对宋江的那句话:“是谁挑拨你?我娘儿俩个下半生就靠押司”明明白白说出了她的心计。阎婆惜与张三私通,她怎么能不知道。只是见宋江有月余不来,恐断了衣食之路,才硬拉宋江来会阎婆惜。且看她缠着宋江的那段话就知道她的手段了。因此,施耐庵称其为“老虔婆”,其实恰当。
现在来说说千古名人潘金莲。她被迫嫁给一个“三寸丁,枯树皮”的武大郎,况且还是呆子一样的人,那幸福自然毫无可言,又有那王婆和西门庆联合设计,怎么能不入套,至于后来杀武大郎,那也是骑虎难下,说到这,我对那王婆是恨之入骨,只为那么一点钱,就拆散他人夫妻,又害人性命。可是,她察言观色的本领你不得不佩服。单说给西门庆的茶,便知道耍起计谋,先是酸梅汤,往后是和合汤,再来是“浓浓的点两盏姜茶”,再后来便是“宽煎叶八茶”。再看她为西门庆谋划如何得到潘金莲,“从一分光,一直说到十分光。”后来的事态也是按她的计划一步一步实现的。接着再看她设计怎样处置武大郎的,一条一条说得有条有理。也多亏她是女人,若是男人,有她这般谋略和心态,恐怕又会有一个奸臣了。
至于潘巧云,我不想说太多,因为我对她没有半点同情之处,其父是个善良的人,其夫是个忠义之人,她却是如此,实在令人不齿!
至于一百零八将里的三位女杰,都是英雄人物。我想,作者写她们只是点缀而已,或是像男人一样,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像男人一样生活,说不定还是希望男女平等思想的最早启蒙呢!
《西游记》读后感
想必《西游记》这部小说小朋友们一定都看过或听家长讲过吧?我早就看过这本书。这次“读书节”活动,我又翻出来看了一遍。哇噻!重读《西游记》,我有了更深刻的感想。
你想知道我的想法吗?听我一一道来:大家都知道,西天取经过程中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你可能要问,白龙马也算得上一个人物?当然算,它是小白龙的化身嘛。唐僧与他们之间是师徒关系,也可以说是领导和部下的关系。你觉得是不是应该让他们这群人当中有人“下岗”呢?那你让谁“下岗”?猪八戒?沙和尚……而我认为他们“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了谁都不成。因为只有他们几个人的长处、性格拼加起来,才能优势互补,实现西天取经的目标。
不相信的话就由我为你细说一番: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孙悟空虽然犯过天条,但他神通广大,会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而且他通妖性,与妖魔打交道熟门熟路,一路上可以帮助唐僧降妖除魔;猪八戒虽然有点好吃懒做、贪心好色、拨弄是非的毛病,但他最通人性,有七情六欲,懂得爱恨情仇,正因为他的这一点,凡是与人打交道,上下左右联络,方方面面调和就不成问题了;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像孙悟空、猪八戒,刚被唐僧收服时,不是三番五次地闹着要回花果山,要回高老庄吗?可沙僧却一直默默无闻地挑着担子,背着行李;小白龙心甘情愿变成驯服的马匹,当一个交通工具。好了,听我把各位的性格、长短一一道完之后,你是不是也觉得他们一个也不能少呢?
接下来的问题是,先进人物选谁?你会不会选孙悟空呢?大家看他沿途降妖伏魔的过人本领和不畏强暴、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一定都很佩服他吧!而我却不想让小孩子们以他为榜样。你看他出世那会,大闹天宫,大闹地府,大闹龙宫……这么多罪名,那么多劣迹,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呀!他呀,取经途中还几次要回花果山呢,要不是观音菩萨教给唐僧“紧箍咒”控制住他,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呢。人们常说:“看了《西游记》,到老不成器。”我觉得这对孙悟空来讲也不公道,不能把他看扁了。人无完人。虽然孙悟空有时玩皮捣蛋,猴性难改,多次逃回花果山,但毕竟最后还不都回来啦!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妖猴“归正”到名副其实的“齐天大圣”,既有唐僧的开导作用,更有他自己的觉悟。在西天取经过程中,论贡献应数他最大,当先进应该不成问题。不过,在我看来呀,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选先进,他们师徒几个都能当选,只是称号不同而已。
如果说要再添个人物与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的话,你会选什么样的人呢?我想最好是不要添加了,省得画蛇添足,节外生枝。要不然,就增加一个女性,而且要懂医术,会武功。因为西天取经路途遥远,艰苦卓绝,难免会遇上一些伤病,有了医生,师傅、师兄受了伤、有了病就可以及时得到治疗;让她会武功,是在危急关头自卫。而为什么要是女性呢?俗话说:“男女搭配,干事不累。”你可不要以为我仅仅是在搞笑,其实这话是有它的科学道理呢。人的大脑分为左半脑和右半脑,左半脑长于抽象思维,右半脑则长于形象思维,两种思维搭配起来可以取长补短。男性的左半脑一般开发得比较好,他们习惯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就是哲学思维,就爱讲理。女性的右半脑一般会开发得比较好,她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就是凭感觉啦。所以,我觉得在这群和尚里边再增加一个女性比较妥当,更不易受妖精那些外表形象的诱惑。
好了,我的看法都说出来了。大家也来谈谈自己的高见吧。我们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共同学习提高。这样,“读书节”活动一定会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读后感”写法指导
[摘要]: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一、读懂原文抓中心:我们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有写“感”的条件。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三、读感结合有侧重:指导学生处理好写读后感时“读”与“感”的关系,做到二不二要。四、联系实际谈感受:指导学生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读后感;感点;实际
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获或感想写出来,就是心得体会,也叫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语文水平,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有新意、有感情、有见解、有体验的读后感呢??
一、读懂原文抓中心?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如果有必要的话,在读文章前我们可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作者等。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小音乐家扬科》为例,一是初读感知,理清层次,把握文章的来龙去脉,建立起对课文的初步总体印象。初读《小音乐家扬科》我们知道文章记叙了具有音乐才能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二是细读深思,抓重点,引导学生评词析句,细读深思,体会用词的生动、准确。细细品读文章,可先让学生找出一些能反映扬科热爱音乐的重点词句,再细细体会语言的形象生动,故事的扣人心弦之处。三是研读体悟,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思想,用心去感悟生活、研读文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们进一步明白了夺去小音乐家扬科生命的罪魁祸首是人吃人,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穷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只能被埋没,甚至遭到被迫害至死的悲惨命运,使学生感悟到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如此幸福。我们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能领会到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才具备了写“感”的条件。?
二、选择重点作感点?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什么叫“感点”呢?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切不可面面俱到。例如《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有这么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感点:一是张飞对诸葛亮粗鲁无礼,张飞很莽撞。二是写刘备的语句和写张飞的语句对应起来可以看出刘备态度很谦恭。三是从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完成统一国家大业,从中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我们可发现第三个感点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也就是反复读这个故事后感受最深的一点,那么我们就选第三个作为读后感的切入点。?
三、读感结合有侧重
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我们说,“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读后感中少不了对原文的“叙”述,但它不像记叙文中的“叙”那样具体、形象、生动,读后感中的“叙”要做到简明。小学生写读后感常犯的毛病是复述原文,没有做到简明扼要。有的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编乱写,说道理时空发议论,而缺乏身边的实例。写读后感可以说经验,也可以谈教训。大多出色的读后感,总是受原文内容或情感触发,从而引起对生活、学习、思想等实际问题的思考。读后感,是有“读”有“感”,“读”、“感”结合的。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无论用哪种方法写,必须叫学生做到二不要;不抄录课文:要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以《时光老人的礼物》为例,可以这样去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孩子们对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很珍爱,表现在哪里?你觉得应该珍惜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吗?平时你有哪些珍惜时间的事例或不珍惜时间的做法呢?以后你会怎样对待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呢?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就把文章内容、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倾吐真实心声。而在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时,不要就事论事,要注意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从古到今,从近到远,从己到人,从正面到反面,只要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系,都应允许他们大胆自由地写,如果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作者的切身体会结合起来写,那么他们的读后感一定更真切,更有感染力。
读后感怎么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下是读后感写作方法:
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三、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四、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三、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四、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读后感怎么写
pymzh 二级 | 我的知道 | 消息 | 百度首页
个人资料 退出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为我推荐的提问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读后感怎么写
2009-2-24 16:06 提问者: hantianze8115 | 浏览次数:18374次
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选为满意回答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参考资料: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2009-2-24 16:12 精彩回答 如何写读后感?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8793.html?tp=0_11
赞同
2306| 评论(6) 向TA求助 回答者: 好几回广东 | 十四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问题其他回答 共6条
2009-2-24 16:15 ufo3602002 | 三级
具体到哪篇文章 我帮你写 包你满意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7315295.html 我刚写的哦 赞同
3| 评论
2009-2-24 17:46 G网球G | 二级
如何写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同学们的来信和网上发来的信息,对大家的写作动态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知上一期栏目中关于选材的内容,大家看过之后,有何感受?请尽快与老师交流。
在众多的来信中,有一位东关某小学六年级的曹笑〓小朋友反映了自己在写作中的妙笔生花,却独在写读后感的问题上感到捉襟见肘,希望老师能给她予以指导,并希望老师能与她交朋友,我看了很高兴,那么就借该栏目与大家谈谈关于如何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提及写读后感,自然而然地就与写读书笔记联系到一起。众所周知,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从根本上提高认识。写读后感笔记有益于我们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可谓好处多多。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今天,咱们就重点来谈谈第二种。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孩子们在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泪来。妈妈见我落泪了,指着床头的书说:“轩轩,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看完了吗?”我再次把这本书翻阅,保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评语:这篇读后感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情感真挚。小作者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对保尔这一主人公产生了敬仰之情,称赞他是“强者的化身”。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用保尔这一榜样鞭策自我做生活中的男子汉。篇末紧扣文题,用“每当……就……”的句式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是画龙点睛之笔。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如何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学生写好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辣手的问题。要写好读后感,指导是关键。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呢?体会是:
一、指导审题,理清题意
写好读后感,审题理清题意是关键。例如我教《养花》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首先让学生明白“感”是什么?“感”就是要求写自己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接着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可以先讲作者怎样说,怎样做,然后写自己“悟”出什么道理。
如何给文章定题目呢?读后感题目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题目,如:《养花》读后感;也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学习要善于摸门道—《养花》有感。
总之,要使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写作上要求,审题最关键。
二、抓中心,定要点
《养花》这篇文章写读后感,就是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谓“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是中心思想,写体会的读后感,“感”应该围绕中心思想去开展。
第一步:先让学生回忆《养花》一文的中心思想,理清要点。第二步:我归纳习作要求,《养花》这篇文章抓住三个要点:①、养花能增长知识。②、养花能调节脑力劳动。③、养花可以创造劳动果实,发展友谊。
三、抓住要点,联系实际,理清结构
首先我让学生讨论《养花》一文几个要点,有几个方面体会较深。接着指导如何联系实际谈体会,最后介绍写读书笔记的两种方法:
1、先叙后议。方法是:先介绍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结合自已例子说感受,最后写对自己的教育。
2、夹叙夹议。即围绕中心抓两三点,联系实际,扣紧原文发表感情,或者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去开展议论。
四、指导几种开头方法
1、开头谈总的感受。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2、开头提出问题。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3、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五、学生编写写作提纲,小组发言交流。
六、学生动笔写习作。
由于我指导学生写《养花》一文读后感方法得当,学生写起来文章没有千篇一律,开头和结尾基本上能按读书笔记方法去写,中间段学生能用自己的例子去谈出体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怎样写好高中的读后感?高中读后感与初中的区别何在?
老师要我们根据读过一篇散文之后写一篇读后感,但是由于太久没写,又因为自我觉得不想以初中的模式去套入高中文章之中,所以特意指教各位
我觉得读后感的写作有很多种,看你读后对哪些方面更有心得和感悟。可以偏重思想与理趣,也可以偏重语言或结构。可以就文章整体进行评价,也可以选一二细节做深入分析。若针对文章观点,可赞和,可批判,也可进一步阐发。若结合文章语言或细节,可以比较、联想、评论赏鉴。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见解,写出独有的感受。这样,就会通过写作使阅读得以条理化和深化。在作业中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轨迹。不是很不错的一件事吗?其实,一篇文章,只要有一句话留给你深刻印象,让你长久不忘,那这篇文章就没白读啊!就值得写呢!
一般来讲呢,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自下的愚论不多,阁下若有更好的方法小可极盼赐教。
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与评论的异同
初学者对读后感和评论这两种文体的写作掌握不够好,常将读后感写成了评论,或将评论写成读后惑,为此,谈谈这两种文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读后感和评论的相同点
1.读后感和评论都属于议论文,都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2.对原文的内容或所议之事都要有切实的感受和体会,并能做一定的联想。
3.都有一个引出问题的引子,先概述原文的要点,简要地叙述所议之事。
(二)读后感和评论的不同点
1.对象不同
读后感涉及的对象是:写自已读了某部作品或某篇文章的心得体会,要以写自己的认识为主,如《纳谏与止谤》即如此。评论(包括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所涉及的对象是:思想评论以人们的思想现象为评论对象,如《乌飞鱼跃的联想》;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及文学流派,如《<普通劳动者>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2.“人称”不同
议论文本没有人称的说法,这里套用记叙文的提法。读后感是写“我”得到怎样的启示,获得怎样的收获,并不涉及第三者如何。而评论文章总是某种思想或某部作品怎样,不必把自己摆进去。
3.任务不同
读后感重点落在一个“感”字上,其任务主要是写自己读了什么文章后,有怎样的感受及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启发,对文章所阐述的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见解。评论文章的任务是:思想评论是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肯定正确的,提出偏颇的,批评错误的,它是一种报刊文体,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教育。文学评论是“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向读者推荐和阐述作品,文学评论者作为作者的知音和读者诤友,应该使读者和作者、读者与作品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欣赏作品的创作艺术”。“它还肩负着引导读者正确地认识作品的重任,或抵制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或洞察错误作品的有害实质,井给读者以有益的指导”。
4.作者的“地位”不同
读后感一般是顺着原意生发感想,评论则是针对原意表示态度,如果把读后感比作顺水推舟,那么写评论就是指手画脚了。过去有句话“见官大三级”,评论文章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地位。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从而看出二者与一般议论文的关系:
读后感<一般议论文<评论性文章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
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
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
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
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
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
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
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
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
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
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
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
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
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
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
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
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
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
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
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
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
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
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
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
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作文指导:短评精选
短评是针对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或某一观点进行的简短评说,
属于评论的一种。
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评”,或者评出人物的思想精神,或者评出事件的内涵道理,或者评出现象的本质底蕴,或者评出观点的价值意义。
评论文章的种类很多,如:政治评论、时事评论、经济评论、新闻评论、文
艺评论、书刊评论、思想评论等。
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把握思想评论和文艺评论。
要写好短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述”是手段,“评”是目的。 不述其事,评无依据;不评其理,述无意义。 但是述和评不可平分秋色,因为评是目的,是述的主旨和归宿。 如林默涵的《说“小”》,开头就是先说“我们这些人的毛病,往往就是犯在轻视小事上面”,然后再针对述的现象进行评析;再如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开头也是先介绍四首词的情况,然后用大量篇幅对这四首词进行赏析。
如果介绍重于分析,便会成为介绍性文章,这是写评论之大忌。
2.“述”有选择,“评”有针对。 要述的人、事、物很多,在一篇文章里为什么述此而不述彼,这同评的针对性有关。 林默涵为了号召人们切实做一点应当做的小事情,所以他就在述中抓住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小”问题进行介绍。 如果述的材料没有选择,那样的道理将会缺乏针对性,将会杂乱无章。
因此,在一篇文章中要评述相通,述评相联,即述的材料与评的道理紧扣一个中
心,抓住一个角度,绝不可南辕北辙。
此外,写思想评论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1.思想评论要有及时性。 它与针对性密切相关。 及时,评论的针对性就更强。
所以,思想评论要针对现实,下及时雨,当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作出判断,不要放马后炮,做事后诸葛。
2.评论要实事求是。
思想评论,要就事论理,实事求是,不能乱扣帽子,无限上纲。
写文艺评论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精读原作。
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原作,这样才可以取得对原作主要思想、艺术形象、艺术技
巧等的评论权。 其次还要阅读序跋、注释,查阅有关资料。 为了使自己的评论能中肯,必要时还应参阅现有的其他人的评论,聊作构思时的参考。
2.实话实说。 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肯定否定,孰褒孰贬,都要恰如其分。
3.不落俗套。 文艺评论贵在有新意,不要陈词滥调。 对于文艺作品,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评论分析,力求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
4.看重艺术分析。 文艺作品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
而思想内容又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往往要从它的表现形式入手。 因此,对作品的艺术分析,是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面。
怎样进行艺术分析呢?
(1)分析艺术构思。
把握作品的艺术构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是怎样提炼主题、怎样寻求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主题的情况,使我们对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当然,有时也可以分析作品中某一局部的艺术构思,特别是诗歌和散文,它们都以较凝练的形式表达深挚的思想感情,所以常常可以从一字一句中看出作者的艺术匠心,看出这一字一句在表现作者思想感情上所独具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
我们在评论时,必须着重抓住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来对作品
进行思想和艺术的分析。 形象都是具体的,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 作者在塑造每个形象时,也都具有独特的创作和构思的方式。 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特征,通过有血有肉的具体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 初学写文学评论,要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的特征,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言行,因为作品中的人物言行,无不是他整个性格的具体表现。
(3)分析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寓意深远、富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历年高考题常考查对诗歌、散文意境的把握。
(4)分析作品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借助语言来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语言,也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分析语言要求具体细致,不笼统,不抽象,使人一读便知作品语言的特点。 同学们写作评论时,往往分不清评论与读后感的区别,每每把评论写成读后感,这一点当引起注意。
读后感与评论虽然同属于议论文,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也是明显的:读后感重在“感”,涉及作者的感受、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示;而评论的重点在“评”,即从具体事件中阐发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给读者以启发和教育 。
个人资料 退出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为我推荐的提问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读后感怎么写
2009-2-24 16:06 提问者: hantianze8115 | 浏览次数:18374次
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选为满意回答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参考资料: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2009-2-24 16:12 精彩回答 如何写读后感?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8793.html?tp=0_11
赞同
2306| 评论(6) 向TA求助 回答者: 好几回广东 | 十四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问题其他回答 共6条
2009-2-24 16:15 ufo3602002 | 三级
具体到哪篇文章 我帮你写 包你满意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7315295.html 我刚写的哦 赞同
3| 评论
2009-2-24 17:46 G网球G | 二级
如何写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同学们的来信和网上发来的信息,对大家的写作动态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知上一期栏目中关于选材的内容,大家看过之后,有何感受?请尽快与老师交流。
在众多的来信中,有一位东关某小学六年级的曹笑〓小朋友反映了自己在写作中的妙笔生花,却独在写读后感的问题上感到捉襟见肘,希望老师能给她予以指导,并希望老师能与她交朋友,我看了很高兴,那么就借该栏目与大家谈谈关于如何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提及写读后感,自然而然地就与写读书笔记联系到一起。众所周知,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从根本上提高认识。写读后感笔记有益于我们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可谓好处多多。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今天,咱们就重点来谈谈第二种。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孩子们在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泪来。妈妈见我落泪了,指着床头的书说:“轩轩,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看完了吗?”我再次把这本书翻阅,保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评语:这篇读后感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情感真挚。小作者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对保尔这一主人公产生了敬仰之情,称赞他是“强者的化身”。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用保尔这一榜样鞭策自我做生活中的男子汉。篇末紧扣文题,用“每当……就……”的句式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是画龙点睛之笔。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如何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学生写好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辣手的问题。要写好读后感,指导是关键。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呢?体会是:
一、指导审题,理清题意
写好读后感,审题理清题意是关键。例如我教《养花》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首先让学生明白“感”是什么?“感”就是要求写自己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接着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可以先讲作者怎样说,怎样做,然后写自己“悟”出什么道理。
如何给文章定题目呢?读后感题目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题目,如:《养花》读后感;也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学习要善于摸门道—《养花》有感。
总之,要使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写作上要求,审题最关键。
二、抓中心,定要点
《养花》这篇文章写读后感,就是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谓“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是中心思想,写体会的读后感,“感”应该围绕中心思想去开展。
第一步:先让学生回忆《养花》一文的中心思想,理清要点。第二步:我归纳习作要求,《养花》这篇文章抓住三个要点:①、养花能增长知识。②、养花能调节脑力劳动。③、养花可以创造劳动果实,发展友谊。
三、抓住要点,联系实际,理清结构
首先我让学生讨论《养花》一文几个要点,有几个方面体会较深。接着指导如何联系实际谈体会,最后介绍写读书笔记的两种方法:
1、先叙后议。方法是:先介绍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结合自已例子说感受,最后写对自己的教育。
2、夹叙夹议。即围绕中心抓两三点,联系实际,扣紧原文发表感情,或者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去开展议论。
四、指导几种开头方法
1、开头谈总的感受。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2、开头提出问题。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3、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五、学生编写写作提纲,小组发言交流。
六、学生动笔写习作。
由于我指导学生写《养花》一文读后感方法得当,学生写起来文章没有千篇一律,开头和结尾基本上能按读书笔记方法去写,中间段学生能用自己的例子去谈出体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怎样写好高中的读后感?高中读后感与初中的区别何在?
老师要我们根据读过一篇散文之后写一篇读后感,但是由于太久没写,又因为自我觉得不想以初中的模式去套入高中文章之中,所以特意指教各位
我觉得读后感的写作有很多种,看你读后对哪些方面更有心得和感悟。可以偏重思想与理趣,也可以偏重语言或结构。可以就文章整体进行评价,也可以选一二细节做深入分析。若针对文章观点,可赞和,可批判,也可进一步阐发。若结合文章语言或细节,可以比较、联想、评论赏鉴。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见解,写出独有的感受。这样,就会通过写作使阅读得以条理化和深化。在作业中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轨迹。不是很不错的一件事吗?其实,一篇文章,只要有一句话留给你深刻印象,让你长久不忘,那这篇文章就没白读啊!就值得写呢!
一般来讲呢,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自下的愚论不多,阁下若有更好的方法小可极盼赐教。
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与评论的异同
初学者对读后感和评论这两种文体的写作掌握不够好,常将读后感写成了评论,或将评论写成读后惑,为此,谈谈这两种文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读后感和评论的相同点
1.读后感和评论都属于议论文,都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2.对原文的内容或所议之事都要有切实的感受和体会,并能做一定的联想。
3.都有一个引出问题的引子,先概述原文的要点,简要地叙述所议之事。
(二)读后感和评论的不同点
1.对象不同
读后感涉及的对象是:写自已读了某部作品或某篇文章的心得体会,要以写自己的认识为主,如《纳谏与止谤》即如此。评论(包括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所涉及的对象是:思想评论以人们的思想现象为评论对象,如《乌飞鱼跃的联想》;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及文学流派,如《<普通劳动者>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2.“人称”不同
议论文本没有人称的说法,这里套用记叙文的提法。读后感是写“我”得到怎样的启示,获得怎样的收获,并不涉及第三者如何。而评论文章总是某种思想或某部作品怎样,不必把自己摆进去。
3.任务不同
读后感重点落在一个“感”字上,其任务主要是写自己读了什么文章后,有怎样的感受及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启发,对文章所阐述的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见解。评论文章的任务是:思想评论是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肯定正确的,提出偏颇的,批评错误的,它是一种报刊文体,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教育。文学评论是“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向读者推荐和阐述作品,文学评论者作为作者的知音和读者诤友,应该使读者和作者、读者与作品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欣赏作品的创作艺术”。“它还肩负着引导读者正确地认识作品的重任,或抵制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或洞察错误作品的有害实质,井给读者以有益的指导”。
4.作者的“地位”不同
读后感一般是顺着原意生发感想,评论则是针对原意表示态度,如果把读后感比作顺水推舟,那么写评论就是指手画脚了。过去有句话“见官大三级”,评论文章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地位。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从而看出二者与一般议论文的关系:
读后感<一般议论文<评论性文章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
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
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
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
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
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
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
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
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
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
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
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
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
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
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
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
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
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
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
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
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
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
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
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
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作文指导:短评精选
短评是针对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或某一观点进行的简短评说,
属于评论的一种。
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评”,或者评出人物的思想精神,或者评出事件的内涵道理,或者评出现象的本质底蕴,或者评出观点的价值意义。
评论文章的种类很多,如:政治评论、时事评论、经济评论、新闻评论、文
艺评论、书刊评论、思想评论等。
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把握思想评论和文艺评论。
要写好短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述”是手段,“评”是目的。 不述其事,评无依据;不评其理,述无意义。 但是述和评不可平分秋色,因为评是目的,是述的主旨和归宿。 如林默涵的《说“小”》,开头就是先说“我们这些人的毛病,往往就是犯在轻视小事上面”,然后再针对述的现象进行评析;再如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开头也是先介绍四首词的情况,然后用大量篇幅对这四首词进行赏析。
如果介绍重于分析,便会成为介绍性文章,这是写评论之大忌。
2.“述”有选择,“评”有针对。 要述的人、事、物很多,在一篇文章里为什么述此而不述彼,这同评的针对性有关。 林默涵为了号召人们切实做一点应当做的小事情,所以他就在述中抓住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小”问题进行介绍。 如果述的材料没有选择,那样的道理将会缺乏针对性,将会杂乱无章。
因此,在一篇文章中要评述相通,述评相联,即述的材料与评的道理紧扣一个中
心,抓住一个角度,绝不可南辕北辙。
此外,写思想评论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1.思想评论要有及时性。 它与针对性密切相关。 及时,评论的针对性就更强。
所以,思想评论要针对现实,下及时雨,当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作出判断,不要放马后炮,做事后诸葛。
2.评论要实事求是。
思想评论,要就事论理,实事求是,不能乱扣帽子,无限上纲。
写文艺评论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精读原作。
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原作,这样才可以取得对原作主要思想、艺术形象、艺术技
巧等的评论权。 其次还要阅读序跋、注释,查阅有关资料。 为了使自己的评论能中肯,必要时还应参阅现有的其他人的评论,聊作构思时的参考。
2.实话实说。 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肯定否定,孰褒孰贬,都要恰如其分。
3.不落俗套。 文艺评论贵在有新意,不要陈词滥调。 对于文艺作品,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评论分析,力求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
4.看重艺术分析。 文艺作品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
而思想内容又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往往要从它的表现形式入手。 因此,对作品的艺术分析,是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面。
怎样进行艺术分析呢?
(1)分析艺术构思。
把握作品的艺术构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是怎样提炼主题、怎样寻求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主题的情况,使我们对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当然,有时也可以分析作品中某一局部的艺术构思,特别是诗歌和散文,它们都以较凝练的形式表达深挚的思想感情,所以常常可以从一字一句中看出作者的艺术匠心,看出这一字一句在表现作者思想感情上所独具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
我们在评论时,必须着重抓住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来对作品
进行思想和艺术的分析。 形象都是具体的,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 作者在塑造每个形象时,也都具有独特的创作和构思的方式。 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特征,通过有血有肉的具体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 初学写文学评论,要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的特征,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言行,因为作品中的人物言行,无不是他整个性格的具体表现。
(3)分析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寓意深远、富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历年高考题常考查对诗歌、散文意境的把握。
(4)分析作品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借助语言来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语言,也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分析语言要求具体细致,不笼统,不抽象,使人一读便知作品语言的特点。 同学们写作评论时,往往分不清评论与读后感的区别,每每把评论写成读后感,这一点当引起注意。
读后感与评论虽然同属于议论文,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也是明显的:读后感重在“感”,涉及作者的感受、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示;而评论的重点在“评”,即从具体事件中阐发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给读者以启发和教育 。
怎样写好读后感(附读后感13篇)
[怎样写好读后感(附读后感13篇)]
怎样写好读后感(附读后感13篇)(转文)
(附《将心比心》、《微笑着承受一切》、《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3篇)
1、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
(l)理解原文抓要领,怎样写好读后感(附读后感13篇)。要想“读”后生“感”,不仅要读懂原文,而且要求能够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发出自己的感想。
(2)突出重点谈感受。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较多,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3)联系实际深开掘。写读后的感受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要把所读的内容与自己在生活中体会较深的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有机结合起来,要尽可能使感想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2、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
(l)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2)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3)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4)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
3、克服常犯的毛病:
根据以往经验,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l)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肤浅杂乱。联系实际常常是做自我检讨,或者在文章结尾写一些空洞的表态的话。这些都是应当注意克服的缺点。
附:读后感13篇
《微笑着承受一切》读后感
今天,我读《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文章,对桑兰瘫痪的时候还能表现得非常坚强这件事感触很深。
这件事的大意是:在1998年的7月21日,在美国纽约进行的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参加女子跳马比赛的桑兰不慎严重受伤,她的第六节和第七节颈椎骨骨折。桑兰知道自己的伤势后,她表现得非常坚强。每天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她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1998年10月30日,桑兰出院了,面对着所有关心她人,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这件事使我很敬佩桑兰。
读完文章,再回头想想,桑兰有这么重的伤还能表现得非常坚强。在生活当中,有些人为了一点小伤而大哭,有多少人能和桑兰一样坚强?有多少人受重伤而不掉一滴眼泪……
《微笑着承受一切》读后感
桑兰,中国体育界的阳光女孩。几年前,妈妈给我讲了她的故事,今天,我再一次走近她,再一次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桑兰的梦想就是获得奥运冠军,但是还没来得及实现,她就在花季的十七岁被命运开了个超级玩笑,她胸部以下失去知觉,而且十指也不能活动。
读到“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从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时。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给揪住了,心想:“要知道桑兰可是第六节和第七节颈椎骨骨折的患者啊!医生的每一次推拿都要给桑兰带来多大的痛苦啊!桑兰居然还能忍着剧痛配合医生,还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这桑兰钟爱的自由体操乐曲,一定给桑兰带来了无穷的力量!”我合上书,不由地想到我做完扁桃体手术后,麻药药性消失,我的扁桃体仿佛有千万只小蚂蚁在啃咬,痛得我双脚不停地蹬床板,手臂疯狂地乱舞,不停地大叫:“痛死了!痛死了!”可我这点疼痛跟桑兰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现在想想,真让人羞愧!
我暗暗地想:“我一定要学习桑兰这种钢铁般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把桑兰永远当成学习的榜样!”
《微笑着承受一切》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文章,感受颇深。
文章主要讲了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桑兰,因为一次意外,而使得胸部以下没有了知觉。但她乐观地面对伤痛,微笑着承受一切,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终于可以自己刷牙、穿衣、吃饭了。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精神力量啊。
同学们,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是否做到了微笑着承受一切呢?当我们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是否想到了这句话——微笑着承受一切。想想我们语文课本上学过的一篇课文《微笑着走向生活》,我们又是否做到了微笑着走向生活呢?这两句话如果只是说,每个人都会,可真正能做到这点的人,又有几个呢?如果大家都能微笑着走向生活,微笑着面对一切,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件烦心事,任何烦恼,都会化作一团青烟,一点点地被吹散了。
最后,我送上一首普希金(俄罗斯著名诗人)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五(1)班
贾贝闻
评语:在阅读你的文章时,老师不由得对你驾驭语言的能力赞叹不已。文章开头,以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桑兰微笑面对生活的事迹娓娓道来,紧接着,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表现出自己豁达的生活态度。行文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最后,引用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歌作为结尾,与上文水乳交融,同时又照应主题,也为文章添色,显示出小作者不菲的阅读量。(指导教师:王爱英)
《将心比心》读后感
读完《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将心比心,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尊重,对朋友来说是一种信任,而对父母来说却是一种感恩和孝敬。在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事值得我们去注意:捡起一片瓜皮,清洁工多一份笑脸;和伙伴发生矛盾,和平解决,让我们的游戏更加欢乐;为父母做一件家务,让他们脸上的皱纹消除一层。
以前,我上课不认真,班干部提醒我,我也不理睬,但我现在会换位思考了。老师也常和我们说要换位思考一下,老师的心情是怎样的。可我以前总是不理解。
看似简单的“将心比心”却包含着深义,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将心比心,就不可能会有人与人之间的贴心来往。
将心比心,让生活更加和谐,让人类造福世界。
实验小学四(4)班孙涵铭 指导老师 李雪盈
《将心比心》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将心比心》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奶奶给“我”讲的一件事情和“我”陪妈妈去医院输液时发生的事,她们虽然做的都是小事情,但都是帮助别人,关心别人。
我在文中感触最深的是母亲去扎针的事情,母亲的手已经鼓起了青包,却一句抱怨的话语也没有。我想,那一定很疼吧?但是,母亲却默默无语,因为她知道护士已经十分小心了,再抱怨也只能增加护士的紧张感。
在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想吃苹果,想让妈妈削一下皮,没想到,正在洗衣服的妈妈一口回绝了。我有点生气,说:“妈妈,你就给我削一个嘛。”妈妈气冲冲地说:“我没时间!”我一听火气也上来了说:“那我自己削!”一天之内我跟妈妈没说过话。今天回想起来,我感到十分内疚、惭愧。我没有想您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让我去关心老人,尊敬长辈,关爱身边的人,聆听他们的心声,去关怀他们,一定要将心比心。记住一句话: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将心比心》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将心比心》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有一次,奶奶去商店,有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奶奶过去才松手。奶奶道谢时,阿姨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第二件是:一天,我陪母亲去医院输液,护士扎了两针,也没扎好。我正要抱怨,看见了护士头发上的汗珠,把话收了回去,读后感《怎样写好读后感(附读后感13篇)》。母亲在鼓励护士,最后扎好了。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天,正在上课,忽然,下课铃吵闹了寂静的教室。同学们义拥而上,像刚出笼的小鸟,欢快无比。我在楼梯上等着,因为很多同学都要出去。等同学们出去完时,我飞快地跑下去,这时,有一个同学一下子把门关上,刹那时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起快刹住车。我想:这个人也太不会思考吧,不想后面有人。
和文中的妈妈相比我差远了,她能遇到事情,换位思考,不在小事上和别人斤斤计较。用自己的爱心换取别人的爱心,我们之间要多一些互相宽容理解,少一些争吵。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将心比心》读后感
刚才,我用很短的时间读完了《将心比心》这篇文章。读完以后,我轻轻的合上书,想到了很多很多。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写有位阿姨主动给奶奶开商店的沉重大门这件事,二是写妈妈鼓励护士扎针这件事,这两件事都反映了人世间有许多爱。
读完这篇文章,我联想到我自己 。
在平常,我也感受到过爱。妈妈每天很早起床,为我做饭,我有时尝着不好吃,扔下筷子就走。爸爸每天按时来接我,也时常来的晚一点,我还不停的责怪他。我知道,爸爸的工作很忙,难得抽出一点时间,可他还是准时来接我。
有好多好多人都是爱我的,可我一次又一次地让他(她)们伤心,我真是太不懂事了。
还有一段话我记得特深,就是文章中母亲对护士说的那句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正在医科大学读书,他也将面临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正希望,他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对呀,每个人都有第一次的时候,也都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真的很有道理呀——只要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读《爱的教育》有感
后海小学五(4)班 方雅妮
每逢我读《爱的教育》的时候,就会被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充满童趣和幽默的语言所感动。这部书展示了孩子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姐妹,对老师和同学的深厚感情,总是令人不由自主地流下感动的泪水。在我印象最深的文章里,其中有《聋哑女》这篇文章。
《聋哑女》讲的是:一个父亲焦尔焦到聋哑学校看望三年没见的聋哑女儿吉吉雅,作者领焦尔焦到聋哑学校的接待室,向工友说明来意后,工友就去告诉老师。过了一会儿,一位老师领着一个小女孩走进来。父女相互对视了一会儿,边叫边投到彼此的怀里,女儿紧紧地搂着父亲的脖子,父女俩抱头痛哭。读到这里,是多么感人至深,让我感到亲情的可贵。
当父亲听到女儿喊他爸爸的时候,心里万分激动,像疯子似的高声大喊:“我的女儿会说话了!我的女儿会说话了!”父亲边说边抱住女儿,在她额上亲吻了三下。这又是一个多么感人的场面,我也被他们感动。
在这个故事里父亲哭了三次,第一次哭是因为见到自己三年未见的女儿,太激动了。第二次哭是因为能听见自己的聋哑女儿说话,太高兴而哭。第三次是感激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他的女儿而哭。这三次哭不是痛苦地哭,而是因为感到喜悦而哭的。
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籍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读了它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
读《爱的教育》有感
《爱的教育》是一本让人看了以后回味无穷的书。它里面虽然没有优美的语句,但是它有“真情”来让读者回味。一本用真情写出来来的书,怎能不受读者们的喜爱呢?在我看《爱的教育》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篇作者写的日记——《打雪仗》,那篇作文让我敬佩两位主人公。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的好友古路非在玩打雪仗时,不小心把雪球砸到一位老人的眼镜上,眼镜片扎进了老人的眼睛,古路非向老人诚恳的道歉。在老人的家中,大人们逼迫古路非向老人下跪,老人原谅了古路非!古路非为了答谢老人,送上了自己珍藏以久的自己最宝贵的集邮册。当老人得知着邮册的重要性时,又退还给了古路非!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认为古路非是一个诚实、勇于承认错误的孩子;而老人也是一位善良、能体谅他人,有着宽广的心胸,如果世界上人人都能像他们一样,能互相谅解对方,那世界上还会有争吵和打架的现象吗?打架,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甚至世界都会受到损伤,我们都要想老人和古路非一样,有颗真诚、能谅解别人的心,那么地球村就是一个无硝烟、无战争的星球了,那时的情景是多么的美好啊!
以爱,教育我们如何做一个人,做一个有感情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所要告诉我们的真谛!让世界充满爱!
读《爱的教育》有感
四年级五班徐凌辉
学校倡导我们在假期里,诵读经典诗句、巨著,为我们开阔视野。所以,我在假期里读了许多好书,如:《昆虫记》、《汤姆叔叔的小屋》、《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可最使我记忆犹新的是《爱的教育》,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
我利用了快乐而充足的假期读完了《爱的教育》,那平凡又细腻的笔迹中体现出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情,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令我深受感动.歌词中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对呀,爱无处不在,父母对你的关爱,亲朋好友对你的关怀。可当我读了《爱的教育》,对它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爱的教育》原名《心》,它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四年级男孩的成长故事,并详细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社会、家庭的所见所闻。
作者通过一件件那平凡、朴素、细致的事情,表达了众的善良和纯洁,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由于它洋溢着十大的人道精神和温暖的人性之美,真是让我读了感到平凡中的崇高,读完全书后,部分故事情节使我不由自主地流下动情的眼泪。在感动的同时,我又想:爱是什么?爱如空气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不能缺少爱。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感受许多,爱是比珍珠更宝贵,比糖果更甜蜜,……爱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所以,我要将爱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爱的教育》这本书给我的感受许多,因此我还要多读好书,多增长知识。
读《爱的教育》有感
阳光三小三(1)班:周港
《爱的教育》真是一本又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好书!
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好学生,如:安利柯。他不但乐于助人,还观察敏锐,他的父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长辈。卡隆有正义感。代洛西是个品学兼优的“模范”学生。耐利是有恒心、毅力,虽然他身体瘦弱,但他还是勤奋好学。可莱谛是位爱劳动、爱国、爱学习的好学生。泼来可西是个极孝顺的孩子。克洛西他家境虽然不好,但是同学们是无私地帮助他,他还是很自卑,不过经过家境改变,他有了自信。卡罗·诺琵斯是个非常傲慢的人等等,这些人物都体现出了他们的生活与思想,教育我们对父母的爱、对同学的爱都表现出了高贵的品质。书中表达了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无情表露。
这本书真值得认真读,并且要学习他们可贵的精神。改掉我们曾经有过的坏习惯。我们要勤奋学习,成为老师的好学生、成为父母的好儿女,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我想:我一定能做到、做好!
我的老师,谢谢您!
——读《爱的教育》有感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中,主人公四月十一的日记,名字叫“父亲的老师”。
这一篇日记主要讲了:昨天,主人公的父亲从报纸上看到教他的第一位老师的新闻,他兴奋极了,便打算明天去看望他的老师。整个晚上,父亲都一直给主人公恩里科谈他的老师。第二天,里科和他父亲来到了老师柯罗塞蒂家。在路上,碰见了老师,老师把他们领到了他家。父亲激动的和老师谈着话,老师惊讶、感慨、高兴地讲着父亲小时候的事情。柯罗塞蒂老师家,家徒四壁,简陋的床铺,摆放的家具都很简单。吃了饭,主人公和他父亲要回家了。当主人公亲吻柯罗塞蒂老师时,发现老师的脸已被泪水浸湿……
主人公恩里科的父亲给一个可怜的老师带来了安慰,给一位老人带来了快乐,也给一名教师带来了自己奋斗终身的硕果。
我们应向这位父亲学习。他生活了几十年,始终对自己的老师念念不忘,对老师向教育上付出的一切充满感激之心。
老师,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二父母”,我们要时时刻刻惦记着他们。对待自己的“第二父母”,要跟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老师对教育上的贡献很大,费尽了自己的心血。为的,只是培育出一批好的学生,好的人才。
在生活中,老师就像一片青翠的绿叶。每天早晨,老师早早的到学校,为我们批改作业,认真备课。但老师从不多求什么,只求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好好学习,茁壮成长,将来报效祖国。
敬爱的老师还像一根根洁白无私的粉笔。老师每天都站在那讲台上,不累吗?不。任劳任怨,从不说累。老师每天都拿着粉笔给我们讲课,不厌烦吗?不。老师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们,把多年来积累的知识都传授给了我们。粉笔中包含着老师多少的汗水,带走了多少的心血呀!
当树叶吐出了嫩芽时,老师领我们去春游;当火红的太阳高照时,老师给我们买雪糕;当瑟瑟秋风吹过时,老师带我们去收集枫叶;当鹅毛大雪飘落时,老师和我们一起打雪仗……无私的老师还像一盏明亮的台灯。当我们遇到挫折时,看到台灯不知疲倦的工作时,听到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声时,我们便从心底产生一种力量,促使我们要勇敢的克服困难,不畏艰难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老师像台灯一样,永远用他那最柔和的光芒,把我们的心田照亮,把我们的心田温暖着……
读《爱的教育》有感
第一小学袁向前
最近,我又重读了《爱的教育》,还以为自己会控制情感的浪潮,但最后我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脆弱,又一次感动涕零。这本书虽然历经一百多年,但书中所记载的东西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色,反而愈加浓厚,沉重,给我深刻的启示。
《生病的老师》是《爱的教育》中其中的一篇文章,篇幅不长,但那震撼人心的情感完完全全地征服了我。文章主要讲了一位学生去看望正在生重病的老师,老师并没有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很虚弱的样子,而是打起精神,热情周到地招待他的这位学生,还不断鼓励学生要好好学习,不拉后功课,不要因为老师生病而难过。
读着读着,不知何故,我的双眼情不自禁的变得模糊了,泪水夺眶而出,滴落在书页上。我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位老师虚弱的身躯仿佛在我眼前晃动,他慢慢地向我走来,那身影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清晰,耳边响起了他对学生说的话:“我没有别的东西送给你们,这是一个病人的礼物,我只希望你们进步……”“你要注意啊,我希望自己能够挺过去,但如果我治不好的话……你要加强算术的学习,这是你的弱项,加把劲,只不过是努力一把的事情。”“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专,你要记住这句话。”……人在病中,他想到的更多是学生,他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热情追求梦想、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己的学生,他是一个高尚的老师,生活的强者!在历史的长河里,他可能只是一位平凡的老师,却有一种不平凡的力量震撼着的我们。
我是一个爱想象的人,思绪像缺堤的洪水一般,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有千千结:那位生病的老师有没有活下来?有没有回到他那群热爱他的学生身边?现在过得还好吗?……一连串的问题,却找不到答案。
我想:作为一名老师,不管是外国,还是中国,其职业的核心就是爱,难怪作品的题目叫《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了教育。看完整篇文章,我虽然还不知道那位老师叫什么名字,但那位重病老师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头,提醒自己教育的本质是爱,以爱为动力,以爱为方法,以爱为工作准则,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读了《爱的教育》,我感觉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心胸开阔,对爱和教育有了更深的理。作品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无形的,是没有限制的,所谓大爱无疆,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怎样写好读后感(附读后感13篇)〕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怎样写好读后感(附读后感13篇)(转文)
(附《将心比心》、《微笑着承受一切》、《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3篇)
1、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
(l)理解原文抓要领,怎样写好读后感(附读后感13篇)。要想“读”后生“感”,不仅要读懂原文,而且要求能够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发出自己的感想。
(2)突出重点谈感受。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较多,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3)联系实际深开掘。写读后的感受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要把所读的内容与自己在生活中体会较深的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有机结合起来,要尽可能使感想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2、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
(l)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2)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3)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4)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
3、克服常犯的毛病:
根据以往经验,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l)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肤浅杂乱。联系实际常常是做自我检讨,或者在文章结尾写一些空洞的表态的话。这些都是应当注意克服的缺点。
附:读后感13篇
《微笑着承受一切》读后感
今天,我读《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文章,对桑兰瘫痪的时候还能表现得非常坚强这件事感触很深。
这件事的大意是:在1998年的7月21日,在美国纽约进行的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参加女子跳马比赛的桑兰不慎严重受伤,她的第六节和第七节颈椎骨骨折。桑兰知道自己的伤势后,她表现得非常坚强。每天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她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1998年10月30日,桑兰出院了,面对着所有关心她人,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这件事使我很敬佩桑兰。
读完文章,再回头想想,桑兰有这么重的伤还能表现得非常坚强。在生活当中,有些人为了一点小伤而大哭,有多少人能和桑兰一样坚强?有多少人受重伤而不掉一滴眼泪……
《微笑着承受一切》读后感
桑兰,中国体育界的阳光女孩。几年前,妈妈给我讲了她的故事,今天,我再一次走近她,再一次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桑兰的梦想就是获得奥运冠军,但是还没来得及实现,她就在花季的十七岁被命运开了个超级玩笑,她胸部以下失去知觉,而且十指也不能活动。
读到“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从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时。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给揪住了,心想:“要知道桑兰可是第六节和第七节颈椎骨骨折的患者啊!医生的每一次推拿都要给桑兰带来多大的痛苦啊!桑兰居然还能忍着剧痛配合医生,还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这桑兰钟爱的自由体操乐曲,一定给桑兰带来了无穷的力量!”我合上书,不由地想到我做完扁桃体手术后,麻药药性消失,我的扁桃体仿佛有千万只小蚂蚁在啃咬,痛得我双脚不停地蹬床板,手臂疯狂地乱舞,不停地大叫:“痛死了!痛死了!”可我这点疼痛跟桑兰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现在想想,真让人羞愧!
我暗暗地想:“我一定要学习桑兰这种钢铁般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把桑兰永远当成学习的榜样!”
《微笑着承受一切》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文章,感受颇深。
文章主要讲了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桑兰,因为一次意外,而使得胸部以下没有了知觉。但她乐观地面对伤痛,微笑着承受一切,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终于可以自己刷牙、穿衣、吃饭了。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精神力量啊。
同学们,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是否做到了微笑着承受一切呢?当我们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是否想到了这句话——微笑着承受一切。想想我们语文课本上学过的一篇课文《微笑着走向生活》,我们又是否做到了微笑着走向生活呢?这两句话如果只是说,每个人都会,可真正能做到这点的人,又有几个呢?如果大家都能微笑着走向生活,微笑着面对一切,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件烦心事,任何烦恼,都会化作一团青烟,一点点地被吹散了。
最后,我送上一首普希金(俄罗斯著名诗人)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五(1)班
贾贝闻
评语:在阅读你的文章时,老师不由得对你驾驭语言的能力赞叹不已。文章开头,以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桑兰微笑面对生活的事迹娓娓道来,紧接着,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表现出自己豁达的生活态度。行文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最后,引用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歌作为结尾,与上文水乳交融,同时又照应主题,也为文章添色,显示出小作者不菲的阅读量。(指导教师:王爱英)
《将心比心》读后感
读完《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将心比心,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尊重,对朋友来说是一种信任,而对父母来说却是一种感恩和孝敬。在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事值得我们去注意:捡起一片瓜皮,清洁工多一份笑脸;和伙伴发生矛盾,和平解决,让我们的游戏更加欢乐;为父母做一件家务,让他们脸上的皱纹消除一层。
以前,我上课不认真,班干部提醒我,我也不理睬,但我现在会换位思考了。老师也常和我们说要换位思考一下,老师的心情是怎样的。可我以前总是不理解。
看似简单的“将心比心”却包含着深义,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将心比心,就不可能会有人与人之间的贴心来往。
将心比心,让生活更加和谐,让人类造福世界。
实验小学四(4)班孙涵铭 指导老师 李雪盈
《将心比心》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将心比心》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奶奶给“我”讲的一件事情和“我”陪妈妈去医院输液时发生的事,她们虽然做的都是小事情,但都是帮助别人,关心别人。
我在文中感触最深的是母亲去扎针的事情,母亲的手已经鼓起了青包,却一句抱怨的话语也没有。我想,那一定很疼吧?但是,母亲却默默无语,因为她知道护士已经十分小心了,再抱怨也只能增加护士的紧张感。
在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想吃苹果,想让妈妈削一下皮,没想到,正在洗衣服的妈妈一口回绝了。我有点生气,说:“妈妈,你就给我削一个嘛。”妈妈气冲冲地说:“我没时间!”我一听火气也上来了说:“那我自己削!”一天之内我跟妈妈没说过话。今天回想起来,我感到十分内疚、惭愧。我没有想您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让我去关心老人,尊敬长辈,关爱身边的人,聆听他们的心声,去关怀他们,一定要将心比心。记住一句话: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将心比心》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将心比心》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有一次,奶奶去商店,有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奶奶过去才松手。奶奶道谢时,阿姨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第二件是:一天,我陪母亲去医院输液,护士扎了两针,也没扎好。我正要抱怨,看见了护士头发上的汗珠,把话收了回去,读后感《怎样写好读后感(附读后感13篇)》。母亲在鼓励护士,最后扎好了。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天,正在上课,忽然,下课铃吵闹了寂静的教室。同学们义拥而上,像刚出笼的小鸟,欢快无比。我在楼梯上等着,因为很多同学都要出去。等同学们出去完时,我飞快地跑下去,这时,有一个同学一下子把门关上,刹那时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起快刹住车。我想:这个人也太不会思考吧,不想后面有人。
和文中的妈妈相比我差远了,她能遇到事情,换位思考,不在小事上和别人斤斤计较。用自己的爱心换取别人的爱心,我们之间要多一些互相宽容理解,少一些争吵。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将心比心》读后感
刚才,我用很短的时间读完了《将心比心》这篇文章。读完以后,我轻轻的合上书,想到了很多很多。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写有位阿姨主动给奶奶开商店的沉重大门这件事,二是写妈妈鼓励护士扎针这件事,这两件事都反映了人世间有许多爱。
读完这篇文章,我联想到我自己 。
在平常,我也感受到过爱。妈妈每天很早起床,为我做饭,我有时尝着不好吃,扔下筷子就走。爸爸每天按时来接我,也时常来的晚一点,我还不停的责怪他。我知道,爸爸的工作很忙,难得抽出一点时间,可他还是准时来接我。
有好多好多人都是爱我的,可我一次又一次地让他(她)们伤心,我真是太不懂事了。
还有一段话我记得特深,就是文章中母亲对护士说的那句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正在医科大学读书,他也将面临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正希望,他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对呀,每个人都有第一次的时候,也都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真的很有道理呀——只要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读《爱的教育》有感
后海小学五(4)班 方雅妮
每逢我读《爱的教育》的时候,就会被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充满童趣和幽默的语言所感动。这部书展示了孩子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姐妹,对老师和同学的深厚感情,总是令人不由自主地流下感动的泪水。在我印象最深的文章里,其中有《聋哑女》这篇文章。
《聋哑女》讲的是:一个父亲焦尔焦到聋哑学校看望三年没见的聋哑女儿吉吉雅,作者领焦尔焦到聋哑学校的接待室,向工友说明来意后,工友就去告诉老师。过了一会儿,一位老师领着一个小女孩走进来。父女相互对视了一会儿,边叫边投到彼此的怀里,女儿紧紧地搂着父亲的脖子,父女俩抱头痛哭。读到这里,是多么感人至深,让我感到亲情的可贵。
当父亲听到女儿喊他爸爸的时候,心里万分激动,像疯子似的高声大喊:“我的女儿会说话了!我的女儿会说话了!”父亲边说边抱住女儿,在她额上亲吻了三下。这又是一个多么感人的场面,我也被他们感动。
在这个故事里父亲哭了三次,第一次哭是因为见到自己三年未见的女儿,太激动了。第二次哭是因为能听见自己的聋哑女儿说话,太高兴而哭。第三次是感激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他的女儿而哭。这三次哭不是痛苦地哭,而是因为感到喜悦而哭的。
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籍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读了它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
读《爱的教育》有感
《爱的教育》是一本让人看了以后回味无穷的书。它里面虽然没有优美的语句,但是它有“真情”来让读者回味。一本用真情写出来来的书,怎能不受读者们的喜爱呢?在我看《爱的教育》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篇作者写的日记——《打雪仗》,那篇作文让我敬佩两位主人公。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的好友古路非在玩打雪仗时,不小心把雪球砸到一位老人的眼镜上,眼镜片扎进了老人的眼睛,古路非向老人诚恳的道歉。在老人的家中,大人们逼迫古路非向老人下跪,老人原谅了古路非!古路非为了答谢老人,送上了自己珍藏以久的自己最宝贵的集邮册。当老人得知着邮册的重要性时,又退还给了古路非!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认为古路非是一个诚实、勇于承认错误的孩子;而老人也是一位善良、能体谅他人,有着宽广的心胸,如果世界上人人都能像他们一样,能互相谅解对方,那世界上还会有争吵和打架的现象吗?打架,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甚至世界都会受到损伤,我们都要想老人和古路非一样,有颗真诚、能谅解别人的心,那么地球村就是一个无硝烟、无战争的星球了,那时的情景是多么的美好啊!
以爱,教育我们如何做一个人,做一个有感情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所要告诉我们的真谛!让世界充满爱!
读《爱的教育》有感
四年级五班徐凌辉
学校倡导我们在假期里,诵读经典诗句、巨著,为我们开阔视野。所以,我在假期里读了许多好书,如:《昆虫记》、《汤姆叔叔的小屋》、《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可最使我记忆犹新的是《爱的教育》,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
我利用了快乐而充足的假期读完了《爱的教育》,那平凡又细腻的笔迹中体现出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情,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令我深受感动.歌词中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对呀,爱无处不在,父母对你的关爱,亲朋好友对你的关怀。可当我读了《爱的教育》,对它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爱的教育》原名《心》,它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四年级男孩的成长故事,并详细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社会、家庭的所见所闻。
作者通过一件件那平凡、朴素、细致的事情,表达了众的善良和纯洁,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由于它洋溢着十大的人道精神和温暖的人性之美,真是让我读了感到平凡中的崇高,读完全书后,部分故事情节使我不由自主地流下动情的眼泪。在感动的同时,我又想:爱是什么?爱如空气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不能缺少爱。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感受许多,爱是比珍珠更宝贵,比糖果更甜蜜,……爱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所以,我要将爱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爱的教育》这本书给我的感受许多,因此我还要多读好书,多增长知识。
读《爱的教育》有感
阳光三小三(1)班:周港
《爱的教育》真是一本又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好书!
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好学生,如:安利柯。他不但乐于助人,还观察敏锐,他的父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长辈。卡隆有正义感。代洛西是个品学兼优的“模范”学生。耐利是有恒心、毅力,虽然他身体瘦弱,但他还是勤奋好学。可莱谛是位爱劳动、爱国、爱学习的好学生。泼来可西是个极孝顺的孩子。克洛西他家境虽然不好,但是同学们是无私地帮助他,他还是很自卑,不过经过家境改变,他有了自信。卡罗·诺琵斯是个非常傲慢的人等等,这些人物都体现出了他们的生活与思想,教育我们对父母的爱、对同学的爱都表现出了高贵的品质。书中表达了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无情表露。
这本书真值得认真读,并且要学习他们可贵的精神。改掉我们曾经有过的坏习惯。我们要勤奋学习,成为老师的好学生、成为父母的好儿女,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我想:我一定能做到、做好!
我的老师,谢谢您!
——读《爱的教育》有感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中,主人公四月十一的日记,名字叫“父亲的老师”。
这一篇日记主要讲了:昨天,主人公的父亲从报纸上看到教他的第一位老师的新闻,他兴奋极了,便打算明天去看望他的老师。整个晚上,父亲都一直给主人公恩里科谈他的老师。第二天,里科和他父亲来到了老师柯罗塞蒂家。在路上,碰见了老师,老师把他们领到了他家。父亲激动的和老师谈着话,老师惊讶、感慨、高兴地讲着父亲小时候的事情。柯罗塞蒂老师家,家徒四壁,简陋的床铺,摆放的家具都很简单。吃了饭,主人公和他父亲要回家了。当主人公亲吻柯罗塞蒂老师时,发现老师的脸已被泪水浸湿……
主人公恩里科的父亲给一个可怜的老师带来了安慰,给一位老人带来了快乐,也给一名教师带来了自己奋斗终身的硕果。
我们应向这位父亲学习。他生活了几十年,始终对自己的老师念念不忘,对老师向教育上付出的一切充满感激之心。
老师,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二父母”,我们要时时刻刻惦记着他们。对待自己的“第二父母”,要跟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老师对教育上的贡献很大,费尽了自己的心血。为的,只是培育出一批好的学生,好的人才。
在生活中,老师就像一片青翠的绿叶。每天早晨,老师早早的到学校,为我们批改作业,认真备课。但老师从不多求什么,只求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好好学习,茁壮成长,将来报效祖国。
敬爱的老师还像一根根洁白无私的粉笔。老师每天都站在那讲台上,不累吗?不。任劳任怨,从不说累。老师每天都拿着粉笔给我们讲课,不厌烦吗?不。老师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们,把多年来积累的知识都传授给了我们。粉笔中包含着老师多少的汗水,带走了多少的心血呀!
当树叶吐出了嫩芽时,老师领我们去春游;当火红的太阳高照时,老师给我们买雪糕;当瑟瑟秋风吹过时,老师带我们去收集枫叶;当鹅毛大雪飘落时,老师和我们一起打雪仗……无私的老师还像一盏明亮的台灯。当我们遇到挫折时,看到台灯不知疲倦的工作时,听到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声时,我们便从心底产生一种力量,促使我们要勇敢的克服困难,不畏艰难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老师像台灯一样,永远用他那最柔和的光芒,把我们的心田照亮,把我们的心田温暖着……
读《爱的教育》有感
第一小学袁向前
最近,我又重读了《爱的教育》,还以为自己会控制情感的浪潮,但最后我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脆弱,又一次感动涕零。这本书虽然历经一百多年,但书中所记载的东西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色,反而愈加浓厚,沉重,给我深刻的启示。
《生病的老师》是《爱的教育》中其中的一篇文章,篇幅不长,但那震撼人心的情感完完全全地征服了我。文章主要讲了一位学生去看望正在生重病的老师,老师并没有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很虚弱的样子,而是打起精神,热情周到地招待他的这位学生,还不断鼓励学生要好好学习,不拉后功课,不要因为老师生病而难过。
读着读着,不知何故,我的双眼情不自禁的变得模糊了,泪水夺眶而出,滴落在书页上。我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位老师虚弱的身躯仿佛在我眼前晃动,他慢慢地向我走来,那身影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清晰,耳边响起了他对学生说的话:“我没有别的东西送给你们,这是一个病人的礼物,我只希望你们进步……”“你要注意啊,我希望自己能够挺过去,但如果我治不好的话……你要加强算术的学习,这是你的弱项,加把劲,只不过是努力一把的事情。”“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专,你要记住这句话。”……人在病中,他想到的更多是学生,他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热情追求梦想、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己的学生,他是一个高尚的老师,生活的强者!在历史的长河里,他可能只是一位平凡的老师,却有一种不平凡的力量震撼着的我们。
我是一个爱想象的人,思绪像缺堤的洪水一般,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有千千结:那位生病的老师有没有活下来?有没有回到他那群热爱他的学生身边?现在过得还好吗?……一连串的问题,却找不到答案。
我想:作为一名老师,不管是外国,还是中国,其职业的核心就是爱,难怪作品的题目叫《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了教育。看完整篇文章,我虽然还不知道那位老师叫什么名字,但那位重病老师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头,提醒自己教育的本质是爱,以爱为动力,以爱为方法,以爱为工作准则,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读了《爱的教育》,我感觉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心胸开阔,对爱和教育有了更深的理。作品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无形的,是没有限制的,所谓大爱无疆,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怎样写好读后感(附读后感13篇)〕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读后感怎么写和示范
剖析读后感,我们不难发现,其内容基本上为:感——悟——析——联——结——五大块,其图示为:
??①→ ②→ ③④⑤→ ⑥→ ⑦
?? ↓ ↓ ↓ ↓ ↓
?? 感 悟 析 联 结
??所谓“感”即读/观的内容或者感点;“悟”,这里特指在对你感受最深,启迪最大的启示/感悟,即观点。“析”,分析说理,举例证明;“联”,即联系社会情况或作者自己的实际,说明不该怎么做或应该怎么做。“结”,即归纳引申。这五者之间的关系为:“感”是“悟”的基础,“析”是“悟”的根据,“联”是“析”的发挥,“结”是对全文的收束。
??那么,怎样写读后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把关:
??第一, 落实“悟”项。选准感点。独抒新意。供料作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因而感点也较宽泛。所悟一定涉及面广。但是,,从总体上讲,材料总有一定的倾向,即它要求表述的有一个侧重点。因而,所悟最应该趋向这一倾向或侧重点。只是强调一点。你选择的观点/所悟一定要独抒新意 (因为只有这样,你做的读后感文才有存在的价值),而且要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话题(因为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一篇象样的读后感)。
??第二, 写好“析”项。读后感的“析”项一定要从材料中走出来,把古今中外社会生活中与之类似的事例请来,证明自己的“悟”/观点的正确,达到以例证“悟”给读者公理性质的证明印象。不过要注意如下几点:例证要有针对性;例证的选取应有详有略(有一,二个详例为佳);例证的排列以时序,国别序为佳;在例证前要有引入语言,其后一定要有简要的分析,切忌堆砌例子,给人以开例证展览会的错觉。一般说来,此部分的常用手法,初学者选正反对比法为最易。
??第三, “联”项得当。此部分一般要回扣材料,结合作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学生谈学习,工人讲工作。教师说教书育人等等)和社会当前的动向。作出适当的评述重点说明作者自己怎么去做或不应怎么做。
??第四, 扎好袋子。读后感的结尾侧重点在于由此及彼,切勿忘了推而广之,点明观点的普遍意义。但其篇幅最好不超过全文篇幅的六分之一,做到简明扼要。
??第五, 写好过渡语句。段与段之间,各分层之间少不了过渡语言。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好的过渡语应该成为文段的纽带,似“楔子”一样地有机联系文段的各个相关独立的部分,成为全文的“关节”。
??另外,选择好的“题目”也有一定的技巧。对于中学生而言,保险的做法最好选择中心观点作其题目,至于选择论题为题目的做法的也并不为过。只是不要把论题的范围撒大了,以免读者产生作者不理解话题的误解,产生负面影响,以此,作者最加上一个副标题,以明论述的范围。
??以上分析说明,读后感的基本模式可以用上图表示:
??题 目
??感 1, 简述所感 (约定30——40字)
??(一) ↓ (过渡语) (约50字)
??悟 2, 提出观点 (最好是一个判断句。约20字)
??(过渡语)
??3, 展开联想 (适当分析展开材料,四言五语) ( 约70字)
??(过渡语)
??(二) 析 例证1
??{ { }分析/小结
??正面分析 例证2
?? { }分析/小结
??理论证明——结合观点分析
??(过渡语)
?? 4, 分析举例{ (约400字)
??理论证明——分析
?? {反面分析 例证3 }分析/小结
??{ } 分析/小结
??例证4
??(过渡语)
??5,回扣材料 (一言两语)
??(三) 联 { (过渡语) (约150字)
??6,联系现实 (七言八语)
??↓(过渡语)
??(四) 结 7,总结回应 (由点及面,三言两语) (约30字)
给个示范: 读《老农夫的经验》有感 近来读了《老渔夫的经验》,其中的哲理耐人寻味。 一群年轻人常常结伴在一泓深潭边钓鱼,令他们奇怪的是,有一个渔夫总是在潭上边不远的河段里捕鱼,那是一个水流湍急的河段,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翻卷着。 年轻人都觉得这个渔夫很可笑,在浪大又那么湍急的河段里,怎么会捕到鱼呢?有一天,有个好事的年轻人终于忍不住了,他放下钓竿走到渔夫面前,只见渔夫提起他的鱼篓往岸边一倒,顿时倒出一团银光。那一尾尾鱼不仅肥,而且大,一条条在地上翻跳着。年轻人一看就傻了,这么肥这么大的鱼是他们在深潭里从来没有钓到过的。他们在潭里钓上的,多是些小鱼,而渔夫竟在河水这么湍急的地方捕到这么大的鱼。这是为什么呢? 渔夫笑笑说:“潭里风平浪静,所以那些经不起大风大浪的小鱼就自由自在地游荡在潭里,潭水里那些微薄的氧气就足够它们呼吸了。而这些大鱼就不行了,它们需要水里有更多的氧气,没办法,它们只有拼命游到有浪花的地方。浪越大,水里的氧气就越多,大鱼也越多。”渔夫又得意地说:“许多人都以为风大浪大的地方是不适合鱼生存的,所以他们捕鱼就选择风平浪静的深潭,但他们恰恰想错了,一条没风没浪的小河里是不会有大鱼的,而大风大浪恰恰是鱼长大长肥的条件。大风大浪看似是鱼儿们的苦难,但这些苦难却是鱼儿们的天然给氧器啊!” 大风大浪这些“苦难”是鱼的“给氧器”,而那些人生坎坷和困苦是不是我们人生的“给氧器”呢?我们总是在为自己营造和寻觅人生的风平浪静,我们总是在为自己追寻生活里的和风细雨,我们是不是静潭里的那一尾尾小鱼呢? 水流湍急浪花飞溅之处是大鱼,那么,命运沉浮遭遇坎坷将砥砺出巨人。
??①→ ②→ ③④⑤→ ⑥→ ⑦
?? ↓ ↓ ↓ ↓ ↓
?? 感 悟 析 联 结
??所谓“感”即读/观的内容或者感点;“悟”,这里特指在对你感受最深,启迪最大的启示/感悟,即观点。“析”,分析说理,举例证明;“联”,即联系社会情况或作者自己的实际,说明不该怎么做或应该怎么做。“结”,即归纳引申。这五者之间的关系为:“感”是“悟”的基础,“析”是“悟”的根据,“联”是“析”的发挥,“结”是对全文的收束。
??那么,怎样写读后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把关:
??第一, 落实“悟”项。选准感点。独抒新意。供料作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因而感点也较宽泛。所悟一定涉及面广。但是,,从总体上讲,材料总有一定的倾向,即它要求表述的有一个侧重点。因而,所悟最应该趋向这一倾向或侧重点。只是强调一点。你选择的观点/所悟一定要独抒新意 (因为只有这样,你做的读后感文才有存在的价值),而且要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话题(因为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一篇象样的读后感)。
??第二, 写好“析”项。读后感的“析”项一定要从材料中走出来,把古今中外社会生活中与之类似的事例请来,证明自己的“悟”/观点的正确,达到以例证“悟”给读者公理性质的证明印象。不过要注意如下几点:例证要有针对性;例证的选取应有详有略(有一,二个详例为佳);例证的排列以时序,国别序为佳;在例证前要有引入语言,其后一定要有简要的分析,切忌堆砌例子,给人以开例证展览会的错觉。一般说来,此部分的常用手法,初学者选正反对比法为最易。
??第三, “联”项得当。此部分一般要回扣材料,结合作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学生谈学习,工人讲工作。教师说教书育人等等)和社会当前的动向。作出适当的评述重点说明作者自己怎么去做或不应怎么做。
??第四, 扎好袋子。读后感的结尾侧重点在于由此及彼,切勿忘了推而广之,点明观点的普遍意义。但其篇幅最好不超过全文篇幅的六分之一,做到简明扼要。
??第五, 写好过渡语句。段与段之间,各分层之间少不了过渡语言。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好的过渡语应该成为文段的纽带,似“楔子”一样地有机联系文段的各个相关独立的部分,成为全文的“关节”。
??另外,选择好的“题目”也有一定的技巧。对于中学生而言,保险的做法最好选择中心观点作其题目,至于选择论题为题目的做法的也并不为过。只是不要把论题的范围撒大了,以免读者产生作者不理解话题的误解,产生负面影响,以此,作者最加上一个副标题,以明论述的范围。
??以上分析说明,读后感的基本模式可以用上图表示:
??题 目
??感 1, 简述所感 (约定30——40字)
??(一) ↓ (过渡语) (约50字)
??悟 2, 提出观点 (最好是一个判断句。约20字)
??(过渡语)
??3, 展开联想 (适当分析展开材料,四言五语) ( 约70字)
??(过渡语)
??(二) 析 例证1
??{ { }分析/小结
??正面分析 例证2
?? { }分析/小结
??理论证明——结合观点分析
??(过渡语)
?? 4, 分析举例{ (约400字)
??理论证明——分析
?? {反面分析 例证3 }分析/小结
??{ } 分析/小结
??例证4
??(过渡语)
??5,回扣材料 (一言两语)
??(三) 联 { (过渡语) (约150字)
??6,联系现实 (七言八语)
??↓(过渡语)
??(四) 结 7,总结回应 (由点及面,三言两语) (约30字)
给个示范: 读《老农夫的经验》有感 近来读了《老渔夫的经验》,其中的哲理耐人寻味。 一群年轻人常常结伴在一泓深潭边钓鱼,令他们奇怪的是,有一个渔夫总是在潭上边不远的河段里捕鱼,那是一个水流湍急的河段,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翻卷着。 年轻人都觉得这个渔夫很可笑,在浪大又那么湍急的河段里,怎么会捕到鱼呢?有一天,有个好事的年轻人终于忍不住了,他放下钓竿走到渔夫面前,只见渔夫提起他的鱼篓往岸边一倒,顿时倒出一团银光。那一尾尾鱼不仅肥,而且大,一条条在地上翻跳着。年轻人一看就傻了,这么肥这么大的鱼是他们在深潭里从来没有钓到过的。他们在潭里钓上的,多是些小鱼,而渔夫竟在河水这么湍急的地方捕到这么大的鱼。这是为什么呢? 渔夫笑笑说:“潭里风平浪静,所以那些经不起大风大浪的小鱼就自由自在地游荡在潭里,潭水里那些微薄的氧气就足够它们呼吸了。而这些大鱼就不行了,它们需要水里有更多的氧气,没办法,它们只有拼命游到有浪花的地方。浪越大,水里的氧气就越多,大鱼也越多。”渔夫又得意地说:“许多人都以为风大浪大的地方是不适合鱼生存的,所以他们捕鱼就选择风平浪静的深潭,但他们恰恰想错了,一条没风没浪的小河里是不会有大鱼的,而大风大浪恰恰是鱼长大长肥的条件。大风大浪看似是鱼儿们的苦难,但这些苦难却是鱼儿们的天然给氧器啊!” 大风大浪这些“苦难”是鱼的“给氧器”,而那些人生坎坷和困苦是不是我们人生的“给氧器”呢?我们总是在为自己营造和寻觅人生的风平浪静,我们总是在为自己追寻生活里的和风细雨,我们是不是静潭里的那一尾尾小鱼呢? 水流湍急浪花飞溅之处是大鱼,那么,命运沉浮遭遇坎坷将砥砺出巨人。
本文标题: 和写读后感(读后感怎么写)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5674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