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深山》观后感一座座墓碑一座座山,一颗颗红星一朵朵雪莲,一生、一生不变的誓言,守望、守望永远的天山。,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它以宏伟和...
《守望深山》观后感
一座座墓碑一座座山,一颗颗红星一朵朵雪莲,一生、一生不变的誓言,守望、守望永远的天山。
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它以宏伟和险峻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千百年来,只有牧人的羊肠小道出没于雪峰冰川之间。古人曾这样描绘天山,“阴山千里横西东,猿猱鸿鹕不能过”。80年代初期,一条通天大道穿越天山中部最险峻的一带,像一道彩虹,使天山南北变成通途,人们也把这条路称为“天路”。这段故事就发生在这天路,一位退伍老兵用24年的真情守候感动了全国人民——
向中国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守望天山》,用全新的视角诠释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天山精神和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小人物、大主题”,展现了当代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社会、感恩社会、重信守义的大爱之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当代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社会、重信守义的大爱之情。
在白雪皑皑的天山脚下,搭着几个简陋的土坯房。烟熏火燎的灶台,锈迹斑斑的马灯、大门两侧春联曾经留下过的痕迹、几张1985年的老报纸……这里就是《守望天山》主人公陈俊贵的家。30多年前,他随部队秘密集结新疆,开始修筑著名的天山独库公路。在大雪封山的情况下,上级派陈俊贵等四名战士去40公里外送信。在冰天雪地里爬行了三天三夜,生命遭到极大威胁,在大雪封山弹尽粮绝的时候,班长郑林书把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陈俊贵,陈俊贵因此活了下来,而郑林书和副班长罗张牺牲了,几年后,已复员回家的陈俊贵和妻子抛弃了县城的工作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重返天山,在寒冷的雪山上为班长和168名牺牲在天山的战友守墓,一守就是24年!
24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什么力度让他一家人支撑了24年?他们在白雪皑皑的天山上演绎了怎样的人生故事?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又为他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理解与支持?
有人评价他不俗,其实我觉得他最初参军入伍的直接动机并不高尚,仅仅是为了改变个人的生存状态,他也为在电影院的工作而心满意足,但最终放弃了,因为在艰苦卓绝的天山筑路过程中,在生和死的战斗洗礼考验中,在人民军队这个大家庭的教育熏染中,以及那个关于一个馒头的感恩,让他成长为忘我的甘愿为完成使命为守护英烈而献出一生的大写的人!
最让我感动的场景是在大雪封山弹尽粮绝的时候,班长郑林书把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陈俊贵,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我死后就葬在部队附近的山上,让我看护部队和战友。我还有一个心愿,今后如果有机会,你去我老家看望一下我的父母”。这是班长郑林书留给陈俊贵的遗言。 他们朝天鸣枪,为班长送行。任务还没有完成,他们必须继续往前走。他们一步一回头。走了一会,三人又不约而同地返回来,幻想着班长刚才是睡着了,希望能看见班长奇迹般地醒过来。但是班长身上很快落了一层雪,已经看不见他军装的颜色……
“细微处见精神”,作品真切质朴,意味深长。那样震撼人心的大爱、情义,既有深深的感动,也有强烈的震撼,该片重在以情动人,以细节取胜。让我看到了人的精神深度,对于爱的传递又非常曲折,那种盘桓胸臆的滋味难以言表。陈俊贵不光有自我的反省自责的态度,他们更有这种自甘长久的心灵情感和行动来感恩的惊人举动。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够引起人内心深处的感动。”其中就有提到类似陈俊贵的这种精神。人无论何时都需要信仰,需要理想,需要坚守。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是怎样的信仰让他坚持了呢?
我想陈俊贵不仅是因为对班长的感恩,还有对国民精神的信仰,鲁迅说过:“我们的文艺来自于国民精神的火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守望天山》告诉我,放弃一切,舍弃所有,痛快地去感恩,不管是领导还是我们这样的百姓,不管是老人还是带着红领巾的孩子们,哪怕十年二十年以后,我也会友好地,态度亲和的对待他们,尽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真正做到在感恩中成长。
“碧血洒满天山,捐驱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夫妻十年分居,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聚。”这是千千万万筑路官兵的真实写照。十年间,陈俊贵所在部队官兵战冰雪斗严寒,经受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先后有168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几千人受伤致残,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在天山上筑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他们用青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绝唱!
一段被雪藏了三十年的鲜为人知的西部国防机密,一部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为之感动流泪的影片,一篇在雪域高原苦守24年的跨越生死的感恩故事。一首褒扬中华民族重信守义传统美德的壮丽赞歌,一副折射人间大爱彰显淳朴忠厚品德的真实写照。蜿蜒而平坦的天山公路,是筑路老兵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奇迹。陈俊贵和他的战友们的故事将伴随着这条天山公路传向远方。战友们的无私奉献、为国捐驱是一种大爱,班长的舍生忘死是一种大爱,陈俊贵的知恩图报也是一种大爱。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陈俊贵这种感恩精神,他的故事和天山精神不仅要在部队宣传,还要向社会宣传,更要向年轻一代宣传,要让我们的年轻一代懂得什么是国家,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感恩!陈俊贵退伍不褪色,这么多年一直保持军人本色,能吃苦,重感情,知感恩,守信用,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提倡的一种可贵的精神。他守望的不仅仅是班长的那份恩情,更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段岁月里,一批批战友战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奉献和牺牲建设着美丽的人民共和国,诠释着共和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会从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做起,更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做到勤奋好学,坚定信念,永葆政治本色,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远方,是乔尔玛千年不化的冰川。风中,却传来一个声音,他说:“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 一个馒头 ,班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 ;一个承诺 ,守候班长24年 ;一座陵园 ,了却一生的心愿 .一条冰雪之路,一段被雪藏30年的历史,一个老兵与168座坟茔,一家人24年孤独的守望。在陈俊贵的身后,是为修筑天山公路浴血奋战的数万无名英雄 !是战友们的无私奉献、为国捐驱的天山精神!
她就是被山里人亲切称为“最美深圳女孩”、2021年“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获得者、年轻共产党员孙影。
守望深山,五年十赴贵州山区支教
孙影出生于吉林辽源煤矿一个普通职工家庭,从小的梦想是做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2005年,年仅25岁、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的孙影南下深圳寻梦。2006年8月,孙影放弃了在深圳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稳定工作,跟随“募师支教”志愿者队伍,远赴贵州毕节大方县大水乡鞍山小学支教。
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它以宏伟和险峻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千百年来,只有牧人的羊肠小道出没于雪峰冰川之间。古人曾这样描绘天山,“阴山千里横西东,猿猱鸿鹕不能过”。80年代初期,一条通天大道穿越天山中部最险峻的一带,像一道彩虹,使天山南北变成通途,人们也把这条路称为“天路”。这段故事就发生在这天路,一位退伍老兵用24年的真情守候感动了全国人民——
向中国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守望天山》,用全新的视角诠释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天山精神和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小人物、大主题”,展现了当代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社会、感恩社会、重信守义的大爱之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当代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社会、重信守义的大爱之情。
在白雪皑皑的天山脚下,搭着几个简陋的土坯房。烟熏火燎的灶台,锈迹斑斑的马灯、大门两侧春联曾经留下过的痕迹、几张1985年的老报纸……这里就是《守望天山》主人公陈俊贵的家。30多年前,他随部队秘密集结新疆,开始修筑著名的天山独库公路。在大雪封山的情况下,上级派陈俊贵等四名战士去40公里外送信。在冰天雪地里爬行了三天三夜,生命遭到极大威胁,在大雪封山弹尽粮绝的时候,班长郑林书把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陈俊贵,陈俊贵因此活了下来,而郑林书和副班长罗张牺牲了,几年后,已复员回家的陈俊贵和妻子抛弃了县城的工作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重返天山,在寒冷的雪山上为班长和168名牺牲在天山的战友守墓,一守就是24年!
24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什么力度让他一家人支撑了24年?他们在白雪皑皑的天山上演绎了怎样的人生故事?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又为他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理解与支持?
有人评价他不俗,其实我觉得他最初参军入伍的直接动机并不高尚,仅仅是为了改变个人的生存状态,他也为在电影院的工作而心满意足,但最终放弃了,因为在艰苦卓绝的天山筑路过程中,在生和死的战斗洗礼考验中,在人民军队这个大家庭的教育熏染中,以及那个关于一个馒头的感恩,让他成长为忘我的甘愿为完成使命为守护英烈而献出一生的大写的人!
最让我感动的场景是在大雪封山弹尽粮绝的时候,班长郑林书把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陈俊贵,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我死后就葬在部队附近的山上,让我看护部队和战友。我还有一个心愿,今后如果有机会,你去我老家看望一下我的父母”。这是班长郑林书留给陈俊贵的遗言。 他们朝天鸣枪,为班长送行。任务还没有完成,他们必须继续往前走。他们一步一回头。走了一会,三人又不约而同地返回来,幻想着班长刚才是睡着了,希望能看见班长奇迹般地醒过来。但是班长身上很快落了一层雪,已经看不见他军装的颜色……
“细微处见精神”,作品真切质朴,意味深长。那样震撼人心的大爱、情义,既有深深的感动,也有强烈的震撼,该片重在以情动人,以细节取胜。让我看到了人的精神深度,对于爱的传递又非常曲折,那种盘桓胸臆的滋味难以言表。陈俊贵不光有自我的反省自责的态度,他们更有这种自甘长久的心灵情感和行动来感恩的惊人举动。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够引起人内心深处的感动。”其中就有提到类似陈俊贵的这种精神。人无论何时都需要信仰,需要理想,需要坚守。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是怎样的信仰让他坚持了呢?
我想陈俊贵不仅是因为对班长的感恩,还有对国民精神的信仰,鲁迅说过:“我们的文艺来自于国民精神的火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守望天山》告诉我,放弃一切,舍弃所有,痛快地去感恩,不管是领导还是我们这样的百姓,不管是老人还是带着红领巾的孩子们,哪怕十年二十年以后,我也会友好地,态度亲和的对待他们,尽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真正做到在感恩中成长。
“碧血洒满天山,捐驱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夫妻十年分居,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聚。”这是千千万万筑路官兵的真实写照。十年间,陈俊贵所在部队官兵战冰雪斗严寒,经受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先后有168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几千人受伤致残,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在天山上筑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他们用青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绝唱!
一段被雪藏了三十年的鲜为人知的西部国防机密,一部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为之感动流泪的影片,一篇在雪域高原苦守24年的跨越生死的感恩故事。一首褒扬中华民族重信守义传统美德的壮丽赞歌,一副折射人间大爱彰显淳朴忠厚品德的真实写照。蜿蜒而平坦的天山公路,是筑路老兵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奇迹。陈俊贵和他的战友们的故事将伴随着这条天山公路传向远方。战友们的无私奉献、为国捐驱是一种大爱,班长的舍生忘死是一种大爱,陈俊贵的知恩图报也是一种大爱。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陈俊贵这种感恩精神,他的故事和天山精神不仅要在部队宣传,还要向社会宣传,更要向年轻一代宣传,要让我们的年轻一代懂得什么是国家,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感恩!陈俊贵退伍不褪色,这么多年一直保持军人本色,能吃苦,重感情,知感恩,守信用,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提倡的一种可贵的精神。他守望的不仅仅是班长的那份恩情,更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段岁月里,一批批战友战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奉献和牺牲建设着美丽的人民共和国,诠释着共和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会从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做起,更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做到勤奋好学,坚定信念,永葆政治本色,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远方,是乔尔玛千年不化的冰川。风中,却传来一个声音,他说:“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 一个馒头 ,班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 ;一个承诺 ,守候班长24年 ;一座陵园 ,了却一生的心愿 .一条冰雪之路,一段被雪藏30年的历史,一个老兵与168座坟茔,一家人24年孤独的守望。在陈俊贵的身后,是为修筑天山公路浴血奋战的数万无名英雄 !是战友们的无私奉献、为国捐驱的天山精神!
她就是被山里人亲切称为“最美深圳女孩”、2021年“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获得者、年轻共产党员孙影。
守望深山,五年十赴贵州山区支教
孙影出生于吉林辽源煤矿一个普通职工家庭,从小的梦想是做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2005年,年仅25岁、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的孙影南下深圳寻梦。2006年8月,孙影放弃了在深圳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稳定工作,跟随“募师支教”志愿者队伍,远赴贵州毕节大方县大水乡鞍山小学支教。
本文标题: 国民精神的火光读后感(读后感 1200字左右)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2526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