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读后感详细,谢谢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分析:《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亦是一部歌颂作者理想中的英雄人物的长篇历...
三国读后感
详细 谢谢曹操:奸绝
关羽:义绝
诸葛亮:智绝
分析: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亦是一部歌颂作者理想中的英雄人物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一曲明主、贤士和良将的颂歌,唐宋以来,很多诗人,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动机也各异,但在他们的诗词中,都表现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敬重与仰慕之情。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对诸葛亮更是推崇备主,他一生写下了许多感情真挚赞美诸葛亮的诗篇。今日再谈《三国演义》,感怀《三国演义》中的“三奇”、“三绝”。所谓“三奇”是说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所谓“三绝”是指诸葛亮的“智绝”,关羽的“义绝”,曹操的“奸绝”。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位被大书特书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看《三国演义》主要是看诸葛亮,在他出山之前和他病死之后,作品的描写都是比较简略的。由于诸葛亮是刘备集团举足轻重的人物,罗贯中对他的出场作了精心的安排。首先作者从水镜先生的口中说出“伏龙、凤雏何人也?他只是笑着说:“好!好!”,这就构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使读者想见其人。接着又写了徐庶有力的推荐,这样,读者的心目中已经有了他的地位了。但作者并不急于让诸葛亮立即出场,而是用大量的笔墨,详细地描写了刘备虔诚地三顾茅庐的曲折过程,一直到第八卷《定三分亮出茅庐》这一则中,才让诸葛亮正式出场。在这以前作品中从来没有过“三国”字样,唯有诸葛亮的出场,《三国演义》才正式点题。
刘备和诸葛亮第一次见面,草堂之上,略事寒喧,二人就纵谈天下大势。诸葛亮开门见山,宣布了他经地深思熟虑的纲领,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决策”。这个纲领,在《三国演义》上只三百一十个字,在《三国演义》中也只有三百五十个字,其主要精神是:
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本,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这是他对当时的敌、我、友三方的形势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来的决策。诸葛亮在舌战群儒时,曾以医道喻刘备当时的情况:“夫病疾之极,当以糜粥以饮之,和药以用之;待其脏腑调和,形体暂回,然子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拔去,人得全生也。”诸葛亮出山时,刘备的处境很困难:“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只关、张、赵云而已”,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与刘备力量形成强烈对比的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二者都是暂时不可攻取的对象,因此他主张暂时避开强敌,光取荆州和益州建成自己的基业,然后徐图中原,统一天下。这种决策是符合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实际的。后来诸葛亮把它概括为“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八个字的战略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战略方针,在赤壁之战前,他孤身入东吴,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与东吴结成了联盟,以后关羽破坏了这一联盟,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告,兴兵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兵退白帝城病死。刘备死后,蜀中元气大伤,诸葛亮独力支撑了这个困难的局面。他“七擒孟获”,稳定南方;“六出祁山”,北伐曹魏。诸葛亮便是这样一个在各种类锐、复杂而又艰苦的斗争中充分发挥着聪明才智的人物。
为了表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三国演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写了一些陪衬人物。
在刘备集团内部主要写了庞统。庞统号凤雏,与卧龙齐名,传说“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庞统向刘备建议进取西川,又直接参与行军指挥,表现了他的见识和才略。然而没有听诸葛亮的劝告,结果在落凤坡中箭身亡。
在刘备集团外部,主要写了孙吴方面的周瑜和曹魏方面的司马懿。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重点描写的一场战争。诸葛亮是这场战争中的关键人物。他入东吴后,通过“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后,初步结成孙刘联盟,对曹作战。作品在孙刘联盟的幕后,安排了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微妙斗争。周瑜看出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辅佐刘备,对孙权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三番两次地想杀掉他以绝后患。周瑜虽然精明干练,却显得气量狭小,目光短浅,妒才嫉能,不顾大局。面对周瑜的陷害,诸葛亮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了斗争,以孙刘联盟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使周瑜的多次陷害都不能得逞,而且还没有让矛盾公开化。赤壁之战的正面指挥是周瑜,而从旁操纵、掌握主支权的则是诸葛亮。当赤壁之战大火一起,诸葛亮乘机占领了荆襄九郡。曹操战败后,退回了北方,局面初步稳定,诸葛亮就主动向周瑜进攻了,针锋相对,将计就计,使周瑜处处被动,一筹莫展,终于“陪了夫人又折兵”。在他临死的时候,发出了“即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在诸葛亮的后期,作品又从曹魏方面写了他的一个对手司马懿,司马懿老谋深算,见识和手段远远超过了周瑜。诸葛亮早已觉察到“深有谋略”的司马懿,久后“必为蜀中之大患。”曹睿任命司马懿提督雍州、凉州等处的兵马,曾经使诸葛亮为之“大惊”,后来运用反间计,使曹睿罢撤了司马懿,才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带后北伐。司马懿虽然见识手段比周瑜高,但指挥作战到底比诸葛亮要略逊一筹。他能料定诸葛亮的一些计谋而预先作好防备,等到诸葛亮因势利导,更出新意,他就穷于应付了。诸葛亮不仅善于根据具体事先作好周密的安排,而且善于面对突然发生的情况,随机应变,从容敌。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指示,失了街亭,使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很快逼近西城。这是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军士。如果据守西城应战,则将众寡悬殊而不堪一击;如果弃城逃跑,则因时间仓促而难以脱逃。在这样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诸葛亮镇定自若,沉着冷静地设下了“空城计”,终于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当时作战双方都掌握了对方的特点。司马懿了解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诸葛亮正好利用了司马懿对他的一贯估计,偏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偶尔来一次冒险,这正好符合兵法上“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原则。事后,司马懿只好承认“吾不如孔明也”。
关羽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一个良将的典型。作者主要是从“勇武”和“义气”两个方面来塑造这一人物的。
在“温酒斩华雄”这一则中,作者只用了三百字的篇幅就写出了关羽的神勇。后来,他“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更是所向披靡。“单刀会”又把他的威武不屈的气概、风貌,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然而作品中重点描写的却是他的忠义思想。这方面的描写很多,其中与曹操相处的一段时期,描写的格外集中。第五卷《张辽义说关云长》这一则中,先写他中了圈套,处于困境。曹操派张辽去投降,关羽决意不肯。他大义凛然地说“吾仗忠义而死,安得为天下笑”!当张辽说他一负盟誓,二负刘备依托之重,三不思匡扶汉室,而以匹夫这勇相拚杀,是三大罪时,他动了心。但针对这三条,他提出三约,三者缺一不可。结果,曹操答应了他的要求,才使他暂留下来。在曹营期间,曹操对他恩礼交加,“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封官加爵,用功名利禄来引诱他。可是关羽丝毫不为所动,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斩将夺关而去。他走后,连曹操也称赞他“真义士也”。
但关羽政治目光短浅,过于注重个人恩怨。由于他勇武过人,使他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因为他与刘备的关系非比寻常,又使他那刚愎自用的个性大有发展。马超被封为平、西将军,他心里不服,竟不顾不局,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他决断轻率,意气用事,又喜欢别吹棒,滋长了一种盲目的轻敌思想。他侮辱性地拒绝了孙权的求婚,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终于失了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擒而死。使蜀国遭受到巨大的损失。
关羽数十年来既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使刘备事业遭受了重大和不可祢补的损失。他就是这样复杂的人物形象。
曹操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典型。
《三国演义》确实着力描写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他从少年时起就胆略过人,机警而善权术,且有除残去秽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刺卓失败后,他回到家乡,疏散家财,招募义兵,矫诏十七镇诸侯,讨伐董卓。讨卓失败后,他知道袁绍等人各怀异心,不能成大事,于是领军自投扬州,决心自己打开一个局面。在镇压山东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他招降起义军三十余万,号为“青州兵”,这使他站稳了脚跟,到后来权威日重。他又采纳谋士苟或的建议,继续打着举义兵匡扶汉室的大旗,入朝辅佐天子,从此掌握了朝廷大权,交建立了强大的武装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他成了威镇华夏,纵横四海,叱诧风云的人物。他先后除吕布,破二袁,定刘表,纵横三十年,终于削平群雄而统一了北方。在这几十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
他善于用兵,常出奇制胜,以弱胜强。他懂得想成霸业,统一天下,必须先得人心,不能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程昱也佩服他有王霸之才。关羽封金挂印不辞而去,曹操不令追赶,作者于此处有小字注云:“此言曹公平生好处,为不杀玄德,不追关公也。因此,可见的曹操有宽仁大德之心,可作中原之主。”他又知人善任,识拔奇才,因此,在他周围聚集了很多人才,形成“文有谋臣、武有猛将”的兴盛局面。三十年戎马生涯,虽然最后他并未完成统一大业,但司马氐统一全国的基础,无疑是由他奠定的。在曹操身亡后,作者引用陈寿的话赞扬他:“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罗贯中对曹操的英雄豪气和巨大的功绩,是描写的很充分的。
北定中原是曹操英雄事业的顶点,也是曹操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中原 平定了。他要实现自己的图王霸业的雄心壮志,就得把矛头指向刘备与孙权了。曹操对付二袁时,看上去力是弱小,但二袁是腐朽的,曹操却进生气勃勃的。现在,情况正在反过来,看来曹操的力量是强大的,可是他的生气正在消失,而他的对手刘备和孙权,都有统一天下的大志,都是生气勃勃的诸侯。当曹操与刘备和孙权角逐时却到处碰壁了。这时曹操志得意满。在生气勃勃的对手面前,他恰恰犯了骄傲轻敌的错误。横槊赋诗时,他踌躇满志地说:“今手下有百万雄师,更有诸公效力,何愁功业不成耶!”他嘲笑刘备、诸葛亮是“蝼蚁之力,摇吾泰山之重”。很明显,百万雄的优势,已经成了他思想上的一大包袱。很多不利的因素他浑然不觉,他骄傲了,麻痹了。
在政治上,曹操犯了严重的策略错误。当他战而下荆州时,刘备新败,孙权正在观望。他本该分化孙、刘、各个攻破,而他自恃兵多将广,忽略了他过去惯用的策略。经荀修提醒,他才发了一道请孙权“会猎于江夏”的檄文,这已大大落后于鲁肃、诸葛亮了。
曹操自以为实雄厚,变得不象以前那样爱惜人才了。早在赤壁之战前,他就杀了谏阻他的孔融。赤壁之战中,他又错杀了蔡瑁、张允,醉杀“多立功绩”的刘馥。他也仍想举贤任能,但识别人才的眼力却差了。他任用蒋干那样的庸才,他搜罗到的,则是徐庶、庞统、阚泽、黄盖这样的敌方奸细。他日益变得自以为是,文过饰非。他视别人为“小儿”、“村夫”,唯独自己智大才高。赤壁之战时,荀修提醒他防火攻,他不以为然。直至黄盖乘风破浪而来,他还迎风大笑,自呜其意。赤壁大败的主观原因,全在他自射身,逃到南郡,他却大哭郭奉孝,实际上是责怪众谋士不普谏阻。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由一个打天下的英雄变为坐守北方的统治者,并日益丧失了昔日的进取心,意志一步上衰退,终于走向腐朽。他“不以天下为念,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事皆在相府商议”。他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放弃了取西川的机会:还说:“人苦不知足,即得陇,复望蜀也。”他的享乐思想日益滋长,他的勇气、毅力也就日风消退了。这时,他在策略上的失误更多了,刘备取西川时,孙权想乘机夺回荆州,这时,孙、刘聪明即将破裂,曹操本可收渔利,可他心血来潮,引兵四十万下江南,把孙权的兵力吸引过来,给了刘备以取川的空隙。最后救樊城,损兵折将,却让孙权袭取了荆州。
曹操的举贤任能,本来是基于王霸之志,后期的曹操王霸之志消磨殆尽,什么人才,对他来说,也不象以前那么要紧了。最有趣的是见张松。曹操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言语冲撞,就拂袖而去。教场点军,被张松嘲讽了几句,他就喝令推出斩之。亏了杨修、荀 苦谏,才改令“乱棒打出”。我们还记得讨伐董卓时,二袁曾因关羽地位不高要将关羽“乱棒打出”,是曹操极力斡旋,关羽才得以温酒斩华雄;想不到还是那个曹操,只是因为张松“容貌丑陋,言语不逊”,而将送来“天府之国”的张松“乱棒打出”了。不爱贤相随而来的便是不纳谏,曹操后期所犯的一系列重大策略、战略上的错误,差不多事先都曾有人反对过,但他还是固执已见。荀或是曹操的得力谋士,在帮助曹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不赞同他自封为魏公,受到曹操的猜忌,服毒而死。“孟德无始终,留侯不再来”。这两句诗说出了曹操与贤士关系的显著变化。
《三国演义》在描写曹操的雄才大略及其消长变化的同时,小说对他性格中“奸诈“的一面也是着力描写的。
曹操一出场,作者就以“装疯诬权”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曹操性格发展的起点。这事情发生在一个小孩身上,无疑是一种坏品质。但是在那个时代,小小年纪,能想出这样的招数,敢于做出这样悖礼的事情,又表现了起平常人的聪明和胆量。正是这种道德品性上的劣根性和超乎常人的胆识,戏剧性地结合在一起,却成了曹操性格发展的基础。
接着,作品通过汝南许劭给曹操下了一个“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既是“能臣”,又是“奸雄”,作者就是从这两方面来刻划曹操这个复杂而又多侧面的典型形象的。
东汉未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东汉王朝一方面受到农民起义的学生打击,同时又受宦官、军阀的严重危害。在这种形势下,曹操积极参加了反对宦官和军阀的斗争。当满朝大臣尽皆掩面而哭时,曹操挺身而出,愿借宝刀入相府刺条董卓。刺卓失败后,在逃跑途中,他双杀了吕伯奢一家,这两件事情看来是矛盾的,但是,我们研究一下曹操干这两件事的客观环境和曹操的主观目的,它们却在曹操这个多侧面的形象中得到了统一。曹操是一个仍着强烈功名事业心的人,在后来大铜宴雀台时,他回顾早年的活动,曾自称:“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企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使不辱于祖宗”,就是这种个人事业心的堂皇表白。当汉朝廷还有相当号召力时,他必须附在这张皮上,才能博取功名。所以他一手镇压农民起义,一手讨伐贼臣。当人镇压农民起义时,曹操个人的目标便与朝廷的利益有了一致性;当他讨谋私董卓时,又与人 民的利益有了一致性。罗贯中既有忠君思想又有爱民思想,所以对曹操采取了褒扬的态度。所以刺杀敬董卓事件,在作者的笔下便成了英雄行为。但曹操又是一个极端的利已主义者,他的刺卓是为了个人的功业,因而保命是第一位的。所以他行刺前便作好逃跑的打算,逃跑途中误杀了吕伯奢的家小。自私、残忍的曹操,为了避免遭吕伯奢的报复,索性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连吕伯奢本人也杀了。行刺为了功名,献刀为逃命,杀吕伯奢也同样是为了功名性命。刺杀董卓的曹操和钉吕伯奢的曹操就这样在曹操的性格中得到了统一 。
作品用了较多的篇幅,描写了曹操的残暴,譬如他为了报父仇,兴兵血洗 徐州,“所到之处,鸡犬不留,山无树森,路绝行人”。但与此同时,作品也写了曹操某些“恤民”的德政。“虐民”与“恤民”也能在曹操性格中得到统一。
乱世的人民,受战乱之苦,向往安定生活,而民心的向背,往往对群雄的胜负,起很大作用。曹操要衽图王霸业,就必须争取民心。在攻打袁绍的过程中,他以“为百姓除害”相号召,颇有一些“恤民”的德攻。官渡之战后,有士人簟食壶浆以迎王师,诉说“袁本初重敛于民”,颂扬曹操“吊民伐罪”,袁氏虐民而败,自己恤 民而胜,这是对曹操活生生的教育。曹操听了父老的话,大喜,当即号令三军,不准杀人鸡犬。在这里,恤民、害民看来显得异常矛盾,但是此二者都是为了实现他根本的目的服务的。他在仓亭大胜后与他部下的一段堂皇的对话就透露了这种信息。当时有人劝曹操急攻袁绍,“操曰:‘冀州粮食极广,宙配又有机谋,争未可拔。见今禾稼在田,功又不成,枉废民业。姑待秋成,取之未晚。’众曰:‘若恤其民,必误大事。’操曰:“民为邦本,本因邦宁。若废其民,纵得空城,有何用哉?”这段对话就透露了曹操恤民的真谪。其一,所谓民为邦本,就是他自己建立功业之本,打仗就是为了实现他这个本;其二,他不肯进兵,首要原因还在于当时的形势还不很有利,冀州“急未可拔”,所以他不肯“枉费民业”。若进兵有胜利把握,在他看来,纵废民业,也为枉。正是基于这样的盘算,恤民与害民在 曹操的复杂而又多侧面的性格中统一起来了,在冀州恤民的曹操,正是徐州屠城害民的曹操合理发展。
对待小民百姓的态度如此,对待他的部下也是这样,一切都是为了建立他个人的功业这个目的。如前所述,曹操是“尚贤”的,为了建立自己的王霸之业他千方百计地从各方面罗致人才。如果分发觉有人阻碍他这样做,那他便会毫不犹豫地加以迫害。荀或是曹操的主要谋士,曾为他多立功勋,边连曹操自己也说他是“吾之子房也”。可他只是劝曹操不要自封魏王,却被曹操迫害而死,他先后还条害了曾为他多立战功的谋士。他借许褚的手杀了许攸;借黄祖的手杀了辱骂过他的祢衡;以“鸡助”的罪名杀了才高于他的杨修。尚贤与害贤,又在曹操的性格中统一起来了。
通过这样的论述,可以说明曹操既是一个封建社会中的明主,又是一个欺诈、残暴极端利已主义者的多侧面的复杂的典型形象。
关羽:义绝
诸葛亮:智绝
分析: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亦是一部歌颂作者理想中的英雄人物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一曲明主、贤士和良将的颂歌,唐宋以来,很多诗人,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动机也各异,但在他们的诗词中,都表现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敬重与仰慕之情。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对诸葛亮更是推崇备主,他一生写下了许多感情真挚赞美诸葛亮的诗篇。今日再谈《三国演义》,感怀《三国演义》中的“三奇”、“三绝”。所谓“三奇”是说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所谓“三绝”是指诸葛亮的“智绝”,关羽的“义绝”,曹操的“奸绝”。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位被大书特书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看《三国演义》主要是看诸葛亮,在他出山之前和他病死之后,作品的描写都是比较简略的。由于诸葛亮是刘备集团举足轻重的人物,罗贯中对他的出场作了精心的安排。首先作者从水镜先生的口中说出“伏龙、凤雏何人也?他只是笑着说:“好!好!”,这就构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使读者想见其人。接着又写了徐庶有力的推荐,这样,读者的心目中已经有了他的地位了。但作者并不急于让诸葛亮立即出场,而是用大量的笔墨,详细地描写了刘备虔诚地三顾茅庐的曲折过程,一直到第八卷《定三分亮出茅庐》这一则中,才让诸葛亮正式出场。在这以前作品中从来没有过“三国”字样,唯有诸葛亮的出场,《三国演义》才正式点题。
刘备和诸葛亮第一次见面,草堂之上,略事寒喧,二人就纵谈天下大势。诸葛亮开门见山,宣布了他经地深思熟虑的纲领,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决策”。这个纲领,在《三国演义》上只三百一十个字,在《三国演义》中也只有三百五十个字,其主要精神是:
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本,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这是他对当时的敌、我、友三方的形势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来的决策。诸葛亮在舌战群儒时,曾以医道喻刘备当时的情况:“夫病疾之极,当以糜粥以饮之,和药以用之;待其脏腑调和,形体暂回,然子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拔去,人得全生也。”诸葛亮出山时,刘备的处境很困难:“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只关、张、赵云而已”,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与刘备力量形成强烈对比的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二者都是暂时不可攻取的对象,因此他主张暂时避开强敌,光取荆州和益州建成自己的基业,然后徐图中原,统一天下。这种决策是符合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实际的。后来诸葛亮把它概括为“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八个字的战略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战略方针,在赤壁之战前,他孤身入东吴,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与东吴结成了联盟,以后关羽破坏了这一联盟,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告,兴兵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兵退白帝城病死。刘备死后,蜀中元气大伤,诸葛亮独力支撑了这个困难的局面。他“七擒孟获”,稳定南方;“六出祁山”,北伐曹魏。诸葛亮便是这样一个在各种类锐、复杂而又艰苦的斗争中充分发挥着聪明才智的人物。
为了表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三国演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写了一些陪衬人物。
在刘备集团内部主要写了庞统。庞统号凤雏,与卧龙齐名,传说“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庞统向刘备建议进取西川,又直接参与行军指挥,表现了他的见识和才略。然而没有听诸葛亮的劝告,结果在落凤坡中箭身亡。
在刘备集团外部,主要写了孙吴方面的周瑜和曹魏方面的司马懿。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重点描写的一场战争。诸葛亮是这场战争中的关键人物。他入东吴后,通过“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后,初步结成孙刘联盟,对曹作战。作品在孙刘联盟的幕后,安排了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微妙斗争。周瑜看出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辅佐刘备,对孙权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三番两次地想杀掉他以绝后患。周瑜虽然精明干练,却显得气量狭小,目光短浅,妒才嫉能,不顾大局。面对周瑜的陷害,诸葛亮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了斗争,以孙刘联盟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使周瑜的多次陷害都不能得逞,而且还没有让矛盾公开化。赤壁之战的正面指挥是周瑜,而从旁操纵、掌握主支权的则是诸葛亮。当赤壁之战大火一起,诸葛亮乘机占领了荆襄九郡。曹操战败后,退回了北方,局面初步稳定,诸葛亮就主动向周瑜进攻了,针锋相对,将计就计,使周瑜处处被动,一筹莫展,终于“陪了夫人又折兵”。在他临死的时候,发出了“即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在诸葛亮的后期,作品又从曹魏方面写了他的一个对手司马懿,司马懿老谋深算,见识和手段远远超过了周瑜。诸葛亮早已觉察到“深有谋略”的司马懿,久后“必为蜀中之大患。”曹睿任命司马懿提督雍州、凉州等处的兵马,曾经使诸葛亮为之“大惊”,后来运用反间计,使曹睿罢撤了司马懿,才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带后北伐。司马懿虽然见识手段比周瑜高,但指挥作战到底比诸葛亮要略逊一筹。他能料定诸葛亮的一些计谋而预先作好防备,等到诸葛亮因势利导,更出新意,他就穷于应付了。诸葛亮不仅善于根据具体事先作好周密的安排,而且善于面对突然发生的情况,随机应变,从容敌。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指示,失了街亭,使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很快逼近西城。这是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军士。如果据守西城应战,则将众寡悬殊而不堪一击;如果弃城逃跑,则因时间仓促而难以脱逃。在这样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诸葛亮镇定自若,沉着冷静地设下了“空城计”,终于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当时作战双方都掌握了对方的特点。司马懿了解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诸葛亮正好利用了司马懿对他的一贯估计,偏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偶尔来一次冒险,这正好符合兵法上“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原则。事后,司马懿只好承认“吾不如孔明也”。
关羽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一个良将的典型。作者主要是从“勇武”和“义气”两个方面来塑造这一人物的。
在“温酒斩华雄”这一则中,作者只用了三百字的篇幅就写出了关羽的神勇。后来,他“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更是所向披靡。“单刀会”又把他的威武不屈的气概、风貌,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然而作品中重点描写的却是他的忠义思想。这方面的描写很多,其中与曹操相处的一段时期,描写的格外集中。第五卷《张辽义说关云长》这一则中,先写他中了圈套,处于困境。曹操派张辽去投降,关羽决意不肯。他大义凛然地说“吾仗忠义而死,安得为天下笑”!当张辽说他一负盟誓,二负刘备依托之重,三不思匡扶汉室,而以匹夫这勇相拚杀,是三大罪时,他动了心。但针对这三条,他提出三约,三者缺一不可。结果,曹操答应了他的要求,才使他暂留下来。在曹营期间,曹操对他恩礼交加,“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封官加爵,用功名利禄来引诱他。可是关羽丝毫不为所动,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斩将夺关而去。他走后,连曹操也称赞他“真义士也”。
但关羽政治目光短浅,过于注重个人恩怨。由于他勇武过人,使他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因为他与刘备的关系非比寻常,又使他那刚愎自用的个性大有发展。马超被封为平、西将军,他心里不服,竟不顾不局,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他决断轻率,意气用事,又喜欢别吹棒,滋长了一种盲目的轻敌思想。他侮辱性地拒绝了孙权的求婚,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终于失了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擒而死。使蜀国遭受到巨大的损失。
关羽数十年来既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使刘备事业遭受了重大和不可祢补的损失。他就是这样复杂的人物形象。
曹操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典型。
《三国演义》确实着力描写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他从少年时起就胆略过人,机警而善权术,且有除残去秽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刺卓失败后,他回到家乡,疏散家财,招募义兵,矫诏十七镇诸侯,讨伐董卓。讨卓失败后,他知道袁绍等人各怀异心,不能成大事,于是领军自投扬州,决心自己打开一个局面。在镇压山东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他招降起义军三十余万,号为“青州兵”,这使他站稳了脚跟,到后来权威日重。他又采纳谋士苟或的建议,继续打着举义兵匡扶汉室的大旗,入朝辅佐天子,从此掌握了朝廷大权,交建立了强大的武装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他成了威镇华夏,纵横四海,叱诧风云的人物。他先后除吕布,破二袁,定刘表,纵横三十年,终于削平群雄而统一了北方。在这几十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
他善于用兵,常出奇制胜,以弱胜强。他懂得想成霸业,统一天下,必须先得人心,不能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程昱也佩服他有王霸之才。关羽封金挂印不辞而去,曹操不令追赶,作者于此处有小字注云:“此言曹公平生好处,为不杀玄德,不追关公也。因此,可见的曹操有宽仁大德之心,可作中原之主。”他又知人善任,识拔奇才,因此,在他周围聚集了很多人才,形成“文有谋臣、武有猛将”的兴盛局面。三十年戎马生涯,虽然最后他并未完成统一大业,但司马氐统一全国的基础,无疑是由他奠定的。在曹操身亡后,作者引用陈寿的话赞扬他:“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罗贯中对曹操的英雄豪气和巨大的功绩,是描写的很充分的。
北定中原是曹操英雄事业的顶点,也是曹操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中原 平定了。他要实现自己的图王霸业的雄心壮志,就得把矛头指向刘备与孙权了。曹操对付二袁时,看上去力是弱小,但二袁是腐朽的,曹操却进生气勃勃的。现在,情况正在反过来,看来曹操的力量是强大的,可是他的生气正在消失,而他的对手刘备和孙权,都有统一天下的大志,都是生气勃勃的诸侯。当曹操与刘备和孙权角逐时却到处碰壁了。这时曹操志得意满。在生气勃勃的对手面前,他恰恰犯了骄傲轻敌的错误。横槊赋诗时,他踌躇满志地说:“今手下有百万雄师,更有诸公效力,何愁功业不成耶!”他嘲笑刘备、诸葛亮是“蝼蚁之力,摇吾泰山之重”。很明显,百万雄的优势,已经成了他思想上的一大包袱。很多不利的因素他浑然不觉,他骄傲了,麻痹了。
在政治上,曹操犯了严重的策略错误。当他战而下荆州时,刘备新败,孙权正在观望。他本该分化孙、刘、各个攻破,而他自恃兵多将广,忽略了他过去惯用的策略。经荀修提醒,他才发了一道请孙权“会猎于江夏”的檄文,这已大大落后于鲁肃、诸葛亮了。
曹操自以为实雄厚,变得不象以前那样爱惜人才了。早在赤壁之战前,他就杀了谏阻他的孔融。赤壁之战中,他又错杀了蔡瑁、张允,醉杀“多立功绩”的刘馥。他也仍想举贤任能,但识别人才的眼力却差了。他任用蒋干那样的庸才,他搜罗到的,则是徐庶、庞统、阚泽、黄盖这样的敌方奸细。他日益变得自以为是,文过饰非。他视别人为“小儿”、“村夫”,唯独自己智大才高。赤壁之战时,荀修提醒他防火攻,他不以为然。直至黄盖乘风破浪而来,他还迎风大笑,自呜其意。赤壁大败的主观原因,全在他自射身,逃到南郡,他却大哭郭奉孝,实际上是责怪众谋士不普谏阻。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由一个打天下的英雄变为坐守北方的统治者,并日益丧失了昔日的进取心,意志一步上衰退,终于走向腐朽。他“不以天下为念,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事皆在相府商议”。他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放弃了取西川的机会:还说:“人苦不知足,即得陇,复望蜀也。”他的享乐思想日益滋长,他的勇气、毅力也就日风消退了。这时,他在策略上的失误更多了,刘备取西川时,孙权想乘机夺回荆州,这时,孙、刘聪明即将破裂,曹操本可收渔利,可他心血来潮,引兵四十万下江南,把孙权的兵力吸引过来,给了刘备以取川的空隙。最后救樊城,损兵折将,却让孙权袭取了荆州。
曹操的举贤任能,本来是基于王霸之志,后期的曹操王霸之志消磨殆尽,什么人才,对他来说,也不象以前那么要紧了。最有趣的是见张松。曹操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言语冲撞,就拂袖而去。教场点军,被张松嘲讽了几句,他就喝令推出斩之。亏了杨修、荀 苦谏,才改令“乱棒打出”。我们还记得讨伐董卓时,二袁曾因关羽地位不高要将关羽“乱棒打出”,是曹操极力斡旋,关羽才得以温酒斩华雄;想不到还是那个曹操,只是因为张松“容貌丑陋,言语不逊”,而将送来“天府之国”的张松“乱棒打出”了。不爱贤相随而来的便是不纳谏,曹操后期所犯的一系列重大策略、战略上的错误,差不多事先都曾有人反对过,但他还是固执已见。荀或是曹操的得力谋士,在帮助曹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不赞同他自封为魏公,受到曹操的猜忌,服毒而死。“孟德无始终,留侯不再来”。这两句诗说出了曹操与贤士关系的显著变化。
《三国演义》在描写曹操的雄才大略及其消长变化的同时,小说对他性格中“奸诈“的一面也是着力描写的。
曹操一出场,作者就以“装疯诬权”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曹操性格发展的起点。这事情发生在一个小孩身上,无疑是一种坏品质。但是在那个时代,小小年纪,能想出这样的招数,敢于做出这样悖礼的事情,又表现了起平常人的聪明和胆量。正是这种道德品性上的劣根性和超乎常人的胆识,戏剧性地结合在一起,却成了曹操性格发展的基础。
接着,作品通过汝南许劭给曹操下了一个“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既是“能臣”,又是“奸雄”,作者就是从这两方面来刻划曹操这个复杂而又多侧面的典型形象的。
东汉未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东汉王朝一方面受到农民起义的学生打击,同时又受宦官、军阀的严重危害。在这种形势下,曹操积极参加了反对宦官和军阀的斗争。当满朝大臣尽皆掩面而哭时,曹操挺身而出,愿借宝刀入相府刺条董卓。刺卓失败后,在逃跑途中,他双杀了吕伯奢一家,这两件事情看来是矛盾的,但是,我们研究一下曹操干这两件事的客观环境和曹操的主观目的,它们却在曹操这个多侧面的形象中得到了统一。曹操是一个仍着强烈功名事业心的人,在后来大铜宴雀台时,他回顾早年的活动,曾自称:“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企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使不辱于祖宗”,就是这种个人事业心的堂皇表白。当汉朝廷还有相当号召力时,他必须附在这张皮上,才能博取功名。所以他一手镇压农民起义,一手讨伐贼臣。当人镇压农民起义时,曹操个人的目标便与朝廷的利益有了一致性;当他讨谋私董卓时,又与人 民的利益有了一致性。罗贯中既有忠君思想又有爱民思想,所以对曹操采取了褒扬的态度。所以刺杀敬董卓事件,在作者的笔下便成了英雄行为。但曹操又是一个极端的利已主义者,他的刺卓是为了个人的功业,因而保命是第一位的。所以他行刺前便作好逃跑的打算,逃跑途中误杀了吕伯奢的家小。自私、残忍的曹操,为了避免遭吕伯奢的报复,索性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连吕伯奢本人也杀了。行刺为了功名,献刀为逃命,杀吕伯奢也同样是为了功名性命。刺杀董卓的曹操和钉吕伯奢的曹操就这样在曹操的性格中得到了统一 。
作品用了较多的篇幅,描写了曹操的残暴,譬如他为了报父仇,兴兵血洗 徐州,“所到之处,鸡犬不留,山无树森,路绝行人”。但与此同时,作品也写了曹操某些“恤民”的德政。“虐民”与“恤民”也能在曹操性格中得到统一。
乱世的人民,受战乱之苦,向往安定生活,而民心的向背,往往对群雄的胜负,起很大作用。曹操要衽图王霸业,就必须争取民心。在攻打袁绍的过程中,他以“为百姓除害”相号召,颇有一些“恤民”的德攻。官渡之战后,有士人簟食壶浆以迎王师,诉说“袁本初重敛于民”,颂扬曹操“吊民伐罪”,袁氏虐民而败,自己恤 民而胜,这是对曹操活生生的教育。曹操听了父老的话,大喜,当即号令三军,不准杀人鸡犬。在这里,恤民、害民看来显得异常矛盾,但是此二者都是为了实现他根本的目的服务的。他在仓亭大胜后与他部下的一段堂皇的对话就透露了这种信息。当时有人劝曹操急攻袁绍,“操曰:‘冀州粮食极广,宙配又有机谋,争未可拔。见今禾稼在田,功又不成,枉废民业。姑待秋成,取之未晚。’众曰:‘若恤其民,必误大事。’操曰:“民为邦本,本因邦宁。若废其民,纵得空城,有何用哉?”这段对话就透露了曹操恤民的真谪。其一,所谓民为邦本,就是他自己建立功业之本,打仗就是为了实现他这个本;其二,他不肯进兵,首要原因还在于当时的形势还不很有利,冀州“急未可拔”,所以他不肯“枉费民业”。若进兵有胜利把握,在他看来,纵废民业,也为枉。正是基于这样的盘算,恤民与害民在 曹操的复杂而又多侧面的性格中统一起来了,在冀州恤民的曹操,正是徐州屠城害民的曹操合理发展。
对待小民百姓的态度如此,对待他的部下也是这样,一切都是为了建立他个人的功业这个目的。如前所述,曹操是“尚贤”的,为了建立自己的王霸之业他千方百计地从各方面罗致人才。如果分发觉有人阻碍他这样做,那他便会毫不犹豫地加以迫害。荀或是曹操的主要谋士,曾为他多立功勋,边连曹操自己也说他是“吾之子房也”。可他只是劝曹操不要自封魏王,却被曹操迫害而死,他先后还条害了曾为他多立战功的谋士。他借许褚的手杀了许攸;借黄祖的手杀了辱骂过他的祢衡;以“鸡助”的罪名杀了才高于他的杨修。尚贤与害贤,又在曹操的性格中统一起来了。
通过这样的论述,可以说明曹操既是一个封建社会中的明主,又是一个欺诈、残暴极端利已主义者的多侧面的复杂的典型形象。
读后感400字
要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称帝后,任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励精图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图中原,未能如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勉县境内)军中。
诸葛亮死后,后人为了缅怀他的功绩,曾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晋以来,历代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来此凭吊,留下了一副副脍炙人口的名楹佳联。在这些楹联中有一些对联巧妙地将数字嵌入其中,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位于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从这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对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雄伟,这里也有一副对联,是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此外,“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陕西省勉县定军山有“武乡侯”诸葛亮的陵墓,当年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这里的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可谓对诸葛亮一生盖棺论定了。该联曰:“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摘自《大众科技报》作者:吴学安)
我看诸葛亮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岛津义和 转贴自:一统三国历史文化社区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南阳人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是东亚地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名言。这里,就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谈一下自己的管窥之见。
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亡于蜀汉后主建立十二年(公元234年),享年54岁。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是年27岁,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鼎足三分,联孙抗曹,进而统一天下之路,即著名的“隆中对”:
“自董卓造逆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 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 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含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里引用“隆中对”,主要为本文作证。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诸葛亮为什么会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原本“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据查资料,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之襄阳后,叔父去世后,与公元197年至公元207年,已经隐居十年了。已是毫无出仕之心了,徐庶走马荐诸葛时,诸葛亮闻言,做色道“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呼”,因刘备“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随许先帝以驰骋”。可见,诸葛亮原本不愿入仕,因被刘备三顾赤诚感动而出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三回请,两行泪,一张嘴,赚的诸葛把命赔”。
刘备一个势单力薄的寒族人士,先后投靠公孙赞、陶谦、袁绍、曹操、刘表,居无定所,到处流浪,惶惶如丧家之犬,自得到诸葛亮后,依靠红宝书“隆中对”的政策,方才建国。查三国史料,蜀汉在当时三国之中,面积最小,国力最弱,地薄民少。蜀汉地处荒蛮,只有四川平原和江汉平因是粮仓,可资国力。蜀汉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蜀汉要想统一天下,必须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可见,诸葛亮的计划是两路兵马,克复中原。
依照诸葛亮的计划第一步占有益州、荆州,进而建国。然后蜀汉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可惜这一计划被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打破,由此,诸葛亮只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刘备夺取刘璋的益州没有夺取韩中,却东出与东吴争江南三郡,与孙权发生矛盾,后又头脑发热,令关羽北伐,结果关羽守土,贪而弃义,刚愎自用,小看东吴,又逞匹夫之勇,终于败走麦城。使刘备为一时之意气而与孙权交恶。失去荆州,失去与东吴的联盟关系。与东吴交恶,就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之地;失去荆州,就失去了一个粮仓,失去东线力克中原之途。结果,兵疲民乏,元气大伤,蜀汉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诸葛亮这时当退归桑,梓颐养终年。然,刘备白帝城临终托孤,可怜汪汪,又提出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明知刘禅师昏庸浑恶之徒,假惺惺的先提出来,赚的诸葛亮尽忠。结果,诸葛亮听后,寒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呼”,刘禅昏弱无能,以当世的情况,只能是退守川中,以求自保,但诸葛亮即以答应刘备一定要统一中原,就只好不断的北伐、北伐。
诸葛亮深知“补缀天地,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然感先帝知遇之恩,托孤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深知自己往后刘禅必亡国,自己在一日就尽一日的忠,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况且,与其坐以待毙,不若拼死一搏,或有一线生机。只好蚕食魏境,可起到挑起事端,瓦解敌人阵线的作用。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表现在临终杀魏延上。有的人说,魏延又大才,诸葛亮杀之无理,莫须有。我觉得诸葛亮是宁可错杀,也不漏杀。魏延又大才不假,但是他太有大志,诸葛亮死后必然会威胁到昏庸的刘禅的统治地位,为刘禅好,诸葛亮只好借口杀了魏延完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人人都说关羽是古今中外“义”的化身,我看诸葛亮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义”的化身,诸葛孔明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我眼中的诸葛亮——由孔明的“三哭”谈起
作者:杨芳
公元220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令我狂。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却不尽然。看,当主公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时,:“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孔明听罢,仰声长叹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
再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 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关张赵马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他,一边又防范着他 。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有马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评价,我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义。我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其为“妖”不免过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但因素对其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当,也害了马谡,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义”之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将斩,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这一哭,多少悲愤涌上心头,眼前曾经的茅林溪水;沙场点秋兵;与先帝纵马与广袤的田天地之间,谈古论今 往事历历在目。思旧恩,悔自己不听先帝之言,枉费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兴汉大业,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个“情”字。
说孔明不“明”,我认为只有一点。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所能尽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后世有评诸葛亮云: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表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
我看诸葛亮
作者:张文祥
诸葛亮北伐历来争议较大,至目前为止,无论学者还是广大业余爱好者,其主流看法是持赞赏态度的。但目前,网络上有些有新意的朋友提出种种看法,主要归纳有两点:一、将蜀汉的国力拖垮;二、诸葛亮拥兵自重。
MQ不才,讲几点个人看法
首先说说第二种看法——诸葛亮拥兵自重的问题。我认为这话对一半。诸葛亮本来就拥兵(掌握天下兵权,不是现代说的“拥军拥属”),他不但拥兵而且拥权,但我认为说到“自重”,则肯定不是,无论从诸葛亮为人及实际历史看,诸葛亮并没有割裂政权,称霸一方。
谈到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持上述观点的朋友可能把姜维的账记到了诸葛亮的身上,因为有朋友写帖子时常会这么说“姜维九伐中原,把蜀汉国力彻底拖垮,其实他只是走诸葛亮的老路而已,蜀汉灭亡的原因从诸葛亮时就已经开始了。” 对此,我的观点是不同意这种类似的说法。因为判断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否被拖垮,要看几个硬指标,比如:1.政府或内阁(并非政权)是否垮台;2.经济是否崩溃;3.老百姓生活水平是否低下;4.国家是否分裂。于此对应,落实到古代社会,就是1.内阁被罢黜;2.财政支不敷出;3.哀鸿遍野、饿殍满地;4.农民起义,政权分割。用这些指标衡量诸葛亮治下,显然都不是。理由如下:
1. 诸葛亮至死未遭弹劾下台,其内阁主要成员蒋琬、费祎、董允等皆延续掌权,延续诸葛旧制;军队方面,姜维、廖化、董厥等依然是蜀汉军队主要指挥官。政治清明,没有出现忠臣在外避祸,小人当朝的局面。在与奸佞代表黄皓的斗争中,董相依然占据明显上风,不是姜相后时的朝政。
2. “四英相”时期,蜀汉财政没有出现支不敷出的记载,依然能维持国家运行。
3. “四英相”中如蒋相、费相治下,老百姓还没有面有菜色。刘备章武年间的人口统计与刘禅投降时的造册人口大体相当。
4. 农民起义还没有记载。
由此可见,诸葛亮北伐(至少到姜维前期)并没有对蜀汉国力产生严重削弱。不能将姜维后期的混乱政治局面追究到诸葛亮头上。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兵退基本上是因为粮草后继不上而退,其中二伐围城不过二十来天就主动撤围,说明诸葛亮的军事行动是以后方实际支持力为主的,一旦后勤补给出现问题,诸葛亮便主动撤兵,他有全盘经济考虑在内,不会不计后果,一味追加军费开支,这与姜维的北伐有质量上的不同,姜维基本上是穷兵黩武,兵败乃归。
我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是为蜀汉在争取国际地位(三国鼎峙及部分少数民族政权)做斗争,是以国际舞台中的政治、外交上的得分为一定目标的军事行动。
诸葛亮恢复汉朝的口号其实不具备任何影响力,汉朝末年的天下大乱使中原老百姓对这个腐朽王朝恨之入骨。曹魏从文帝曹丕起开始削弱王室,扶植大地主,使地主阶级拥护其政权。老百姓也期盼安宁,对他们而言,诸葛亮并非什么正义之师,曹魏也不是什么贼逆,双方都是从汉朝这一合法政权消亡后分裂出来的对峙政权,所以无所谓正义与邪恶。谁最后一统天下使百姓休养生息,谁就会被百姓拥戴并接受的政权。因此诸葛亮北伐并不是正义的,当然也不是邪恶的。
众所周知,蜀汉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政权,除蜀中平原外,大部分疆土没有开发,十分贫瘠落后,因此曹魏和孙吴都想吞并它然后两国一较高下。蜀汉若想从三流国家中跃起,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必须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于是加强与二流国家孙吴的联盟便是其确保二弱抗一强的国际局势,赢得一席之地的基本国策。
在与东吴的外交中,诸葛亮必须保证盟友东吴没有二心,协力抗曹。因此他必须拿出“振奋友邦、威慑敌庭”的姿态,所以要威武自强,以攻图存。如果示弱,则必是弱肉强食的第一牺牲品。因此蜀汉尽管弱小,但没有出现“弱国无外交”的局面。
另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诸葛亮北伐是与曹魏争夺大中亚区域的影响力。
在曹魏设立西域长史府的形势下,蜀汉作为汉的继承国(其实历史上蜀汉就叫汉),在争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上必须先发制人,从中亚获得利益,补充国力与中原王朝一战。因此从这个战略方向考虑,诸葛亮也必须北伐,这也就是诸葛亮、姜维争夺陇上,切断曹魏陇右与中原之联系的原因。
五伐时,诸葛亮西上五丈原,司马懿料定诸葛亮出五丈原而率先占据渭水东岸地形,手下将校欢欣鼓舞时,惟独郭淮明查孔明之心,认为诸葛亮此举有真实的远大意图,汉军是谋图北上而非东进,在五丈原以西的陈仓、天水、祁山等地,推进其作战基地,因此汉军必攻北原(今陕西眉县北、渭水北岸)。郭淮对司马懿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家之利也。”(《三国志·卷二十六》)。请大家注意这句话中,郭淮明确指出诸葛亮切断陇道,分裂曹魏治下之“民、夷”的战略意图,诸葛亮就是要让西域都户府一带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当地汉人脱离曹魏而附庸蜀汉,以此动摇曹魏在西方利益。后来双方确实在北原发生了激战。结果先期陈兵北原的郭淮军击败了抢夺北原的蜀汉先头部队,而诸葛亮也箭退司马懿一万骑兵(详见《水经注》载诸葛亮上武功事),双方形成了战略相持。不久,诸葛亮辞世,雄才大略却不得其时的他饮恨渭水,从此蜀汉再无翻盘机会。司马懿也由衷感叹其“天下奇才”。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诸葛亮空城计的合理性��
单纯视为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赌博,未免太小看空城计的合理性。
事先的安排与事后的变化不多考虑,断章取义仅凭焚香弹琴的从容悠情,以管窥天或坐井观天,见识有如瞎人摸象,难以得见全貌。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前后文仔细端详,把时间背景及细节过程娓娓道来,方可探知究竟,事实胜于雄辩,而不是猜想可能,或是感觉应该如何。
诸葛亮在得知街亭及列柳城尽失时,正着手安排北伐军撤兵事宜:所以一开始就安排关兴及张苞各引精兵三千人投往武功山,又令张翼先遣剑阁以备妥归路,再命马岱及姜维殿后准备埋伏,最后移民天水、南安及安定等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而诸葛亮亲率五千兵马运粮,这些分拨安排,正是打算撒兵的序列开始。
可惜总有人错认为诸葛亮只用一座空城打算对抗司马懿,或是讹言成毫无准备之下被迫迎战,事实上诸葛亮在事前的分拨安排,却鲜少人知。事前已有埋伏,才敢布局示疑,这与事前没有准备,赌运气冒险一博的情形迥然不同。老是往司马懿「养敌自保」,或是诸葛亮「冒汗走险」等方面猜测,不如仔细落实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比较具体根据而不沦于幻想迷惑。
从火烧新野及博望用水开始,屡被吓得惨败的魏军官兵,在其心目中,诸葛亮是个善用诱兵的奇兵专家。而且魏军亦向来善用诱兵,从早年的濮阳之役诱取吕布,以及官渡之战诱斩文丑等,魏军早知贪饵受诱的下场——壮烈牺牲地重创负伤。诸葛亮高举北伐大旗,集结大军来袭,不管是移动三郡居民或是节度蜀兵诸将的行动,都不会是小活动而不为人所知,纵使司马懿不知蜀兵虚实,也能知悉蜀兵曾有大规模的移动。但是司马懿等魏军在西城跟前所看到的蜀军,却无任何大规规重兵,这些蜀军怎会消失不见呢?移防的蜀军人在何方呢?会不会是埋伏准备袭击呢?是不是诸葛亮打算用少人的诱兵引导魏军入城受死,以诸葛亮为蜀军的最高领导,谁敢掉以轻心看扁?
司马懿再冒失也要盘算诸葛亮的麾下大将,像关兴、张苞、马岱及魏延等蜀兵诸将,是不是全都聚集在西城等死,还是隐匿在旁,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或是研判蜀兵诸将悉数逃亡,仅剩诸葛亮一人落单,眼中没有蜀兵诸将存在,除非司马懿得意豪赌,自认逮到没有护卫兵团的集团主帅,这若不是运气太好,就是诸葛亮设下陷阱,以诱兵请君入瓮。 司马懿原本不信哨兵报情,亲自探敌求证后,于是采取谨慎的措施。先行后退,再缓徐图:若有埋伏,则顺势引退;若无埋伏,则再兴战事。从司马懿不久又重回西城,盘问当地居民有关蜀军虚实,便可得知司马懿的确有卷土重来的军事行动,并非像有人所说的「魏兵一路吓回长安」。先退一步,保持安全距离,再另谋主意,而非惊吓大逃。
后来就在武功山的小路,关兴及张苞杀声盈谷,更兼魏军心疑,岂敢久停。曹真本想贪功追杀,不意却半途中伏,被诸葛亮事前所分拨安排的姜维及马岱拦截,不得不引兵鼠窜而还。司马懿若不早退,差点就落得曹真的下场。随着司马懿撤兵暂退,诸葛亮趁机撤回汉中。事先有「分拨安排」,事后有「埋伏交战」,遂使诸葛亮以风声鹤唳的静肃,巧设空城疑计而圈套司马懿。
正史在裴注引有郭冲三事,谈论诸葛亮空城计。
裴松之已经就空城计的发生时间、地理位置、攻守形势及礼节尊卑不分等加以驳斥,所以郭冲所言并非事实。光是司马懿人仍为荆州都督(就是周瑜一辈当不到的职位),人在宛城,没空北上街亭与诸葛亮对阵,时空已经不符。 郭冲说司马懿带兵二十万,诸葛亮仅留蜀兵万人,其它余军则交给魏延,司马懿以二十比一的优势,根本不用惧怕。而《三国演义》却说魏军仅有十五万,诸葛亮自身有兵二千五百名,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暂出,而关兴及张苞各领三千,这里已有一万一千名,还有张翼、姜维及马岱各军未计,若再把街亭战场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仪等残军计入,还有赵云及邓芝的箕谷疑军合并计算,恐怕兵少的人不是蜀兵。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当初诸葛亮率领大兵三十余万,蜀兵北伐军当初还能惊动魏明帝亲征,军队的规模及实力仍不容小觑。
按《汉晋春秋》诸葛亮自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也就是蜀兵多于魏兵,而非魏兵多于蜀兵。若是司马懿大军以众凌寡,又何需在意区区万名蜀兵呢?事实上诸葛亮也不是仅带万人就敢北伐,连南征南蛮都不只动用万人,北伐又怎只用万人。司马懿的对象不仅是诸葛亮的直属本队,更应考虑全体北伐大军。 人数再多并非不怕陷阱,战国时长平之役,赵卒虽以四十余万人之众,仍落入秦军包围而挨饿,最后还被迫投降坑杀。汉中一带的山岳地形,满布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及天隙等险要,以石穴丛林等障碍,最怕身陷死地而无逃生余地。山林还不利于魏军骑兵的奔驰,山谷中的关隘其中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要,兵卒虽多,忽略地形的限制,岂不大意。
诸葛亮已有大军,兼有地利,司马懿如郭冲所称,虽有二十万,但仍未必占尽上风。而且郭冲最大的失误,就是忽略蜀兵诸将的存在,司马懿屈指可算出北伐诸将的所在,面对面对只剩诸葛亮一人的军队,除非司马懿目中无人,看不见魏延、高翔、赵云及王平等蜀将。否则司马懿则应推敲这些蜀兵诸将是否正埋伏有以待之,诸葛亮在后来善用诱兵斩杀张合及王双等人,更证明魏兵冒进的下场,自食轻敌的恶果,恐将遭身死败亡之途。
诸葛亮的空城计,最早不是出现于明清以后的《三国演义》,反而出现于来自于正史陈寿所著《三国志》的附注(郭冲三事),而且后者还比前者不合理。这很讽刺,来自正史的附注不可信,反而虚构的演义面面俱到。
孙悟空:西游记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孙悟空。孙悟空本来是仙山上一块灵石,变化而成的猴子。因为胆识过人,受到群猴的推举为王。但是有一天他忽然感悟到生命有限,美猴王虽然在水帘洞中过著「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快乐生活,但是不能够天长地久。於是他抛下了一切,离家拜师学习仙道,从此就叫做「孙悟空」。
孙悟空他天资聪敏,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学得一身高强的法术,吹一口气,就能够七十二变,并且有法宝金箍棒,缩小如针,放大如铜棒,筋斗云一驾,就能够上天下地。悟空仍有猴性,他精明顽皮,爱作弄。他故意叫猪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则变作小虫,暗中监视爱偷懒的八戒。可见他心思细密和不减顽皮的本性。
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一闹海龙王,二闹地狱府,三闹天宫,并且还和佛祖打赌。由此可见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对挑战。他这一种冒险犯难的精神,充份显现了英雄的特质。但是争强好胜,心高气傲以及性急如火却是他的弱点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称帝后,任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励精图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图中原,未能如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勉县境内)军中。
诸葛亮死后,后人为了缅怀他的功绩,曾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晋以来,历代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来此凭吊,留下了一副副脍炙人口的名楹佳联。在这些楹联中有一些对联巧妙地将数字嵌入其中,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位于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从这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对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雄伟,这里也有一副对联,是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此外,“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陕西省勉县定军山有“武乡侯”诸葛亮的陵墓,当年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这里的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可谓对诸葛亮一生盖棺论定了。该联曰:“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摘自《大众科技报》作者:吴学安)
我看诸葛亮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岛津义和 转贴自:一统三国历史文化社区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南阳人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是东亚地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名言。这里,就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谈一下自己的管窥之见。
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亡于蜀汉后主建立十二年(公元234年),享年54岁。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是年27岁,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鼎足三分,联孙抗曹,进而统一天下之路,即著名的“隆中对”:
“自董卓造逆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 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 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含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里引用“隆中对”,主要为本文作证。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诸葛亮为什么会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原本“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据查资料,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之襄阳后,叔父去世后,与公元197年至公元207年,已经隐居十年了。已是毫无出仕之心了,徐庶走马荐诸葛时,诸葛亮闻言,做色道“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呼”,因刘备“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随许先帝以驰骋”。可见,诸葛亮原本不愿入仕,因被刘备三顾赤诚感动而出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三回请,两行泪,一张嘴,赚的诸葛把命赔”。
刘备一个势单力薄的寒族人士,先后投靠公孙赞、陶谦、袁绍、曹操、刘表,居无定所,到处流浪,惶惶如丧家之犬,自得到诸葛亮后,依靠红宝书“隆中对”的政策,方才建国。查三国史料,蜀汉在当时三国之中,面积最小,国力最弱,地薄民少。蜀汉地处荒蛮,只有四川平原和江汉平因是粮仓,可资国力。蜀汉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蜀汉要想统一天下,必须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可见,诸葛亮的计划是两路兵马,克复中原。
依照诸葛亮的计划第一步占有益州、荆州,进而建国。然后蜀汉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可惜这一计划被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打破,由此,诸葛亮只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刘备夺取刘璋的益州没有夺取韩中,却东出与东吴争江南三郡,与孙权发生矛盾,后又头脑发热,令关羽北伐,结果关羽守土,贪而弃义,刚愎自用,小看东吴,又逞匹夫之勇,终于败走麦城。使刘备为一时之意气而与孙权交恶。失去荆州,失去与东吴的联盟关系。与东吴交恶,就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之地;失去荆州,就失去了一个粮仓,失去东线力克中原之途。结果,兵疲民乏,元气大伤,蜀汉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诸葛亮这时当退归桑,梓颐养终年。然,刘备白帝城临终托孤,可怜汪汪,又提出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明知刘禅师昏庸浑恶之徒,假惺惺的先提出来,赚的诸葛亮尽忠。结果,诸葛亮听后,寒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呼”,刘禅昏弱无能,以当世的情况,只能是退守川中,以求自保,但诸葛亮即以答应刘备一定要统一中原,就只好不断的北伐、北伐。
诸葛亮深知“补缀天地,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然感先帝知遇之恩,托孤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深知自己往后刘禅必亡国,自己在一日就尽一日的忠,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况且,与其坐以待毙,不若拼死一搏,或有一线生机。只好蚕食魏境,可起到挑起事端,瓦解敌人阵线的作用。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表现在临终杀魏延上。有的人说,魏延又大才,诸葛亮杀之无理,莫须有。我觉得诸葛亮是宁可错杀,也不漏杀。魏延又大才不假,但是他太有大志,诸葛亮死后必然会威胁到昏庸的刘禅的统治地位,为刘禅好,诸葛亮只好借口杀了魏延完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人人都说关羽是古今中外“义”的化身,我看诸葛亮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义”的化身,诸葛孔明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我眼中的诸葛亮——由孔明的“三哭”谈起
作者:杨芳
公元220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令我狂。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却不尽然。看,当主公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时,:“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孔明听罢,仰声长叹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
再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 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关张赵马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他,一边又防范着他 。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有马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评价,我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义。我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其为“妖”不免过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但因素对其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当,也害了马谡,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义”之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将斩,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这一哭,多少悲愤涌上心头,眼前曾经的茅林溪水;沙场点秋兵;与先帝纵马与广袤的田天地之间,谈古论今 往事历历在目。思旧恩,悔自己不听先帝之言,枉费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兴汉大业,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个“情”字。
说孔明不“明”,我认为只有一点。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所能尽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后世有评诸葛亮云: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表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
我看诸葛亮
作者:张文祥
诸葛亮北伐历来争议较大,至目前为止,无论学者还是广大业余爱好者,其主流看法是持赞赏态度的。但目前,网络上有些有新意的朋友提出种种看法,主要归纳有两点:一、将蜀汉的国力拖垮;二、诸葛亮拥兵自重。
MQ不才,讲几点个人看法
首先说说第二种看法——诸葛亮拥兵自重的问题。我认为这话对一半。诸葛亮本来就拥兵(掌握天下兵权,不是现代说的“拥军拥属”),他不但拥兵而且拥权,但我认为说到“自重”,则肯定不是,无论从诸葛亮为人及实际历史看,诸葛亮并没有割裂政权,称霸一方。
谈到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持上述观点的朋友可能把姜维的账记到了诸葛亮的身上,因为有朋友写帖子时常会这么说“姜维九伐中原,把蜀汉国力彻底拖垮,其实他只是走诸葛亮的老路而已,蜀汉灭亡的原因从诸葛亮时就已经开始了。” 对此,我的观点是不同意这种类似的说法。因为判断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否被拖垮,要看几个硬指标,比如:1.政府或内阁(并非政权)是否垮台;2.经济是否崩溃;3.老百姓生活水平是否低下;4.国家是否分裂。于此对应,落实到古代社会,就是1.内阁被罢黜;2.财政支不敷出;3.哀鸿遍野、饿殍满地;4.农民起义,政权分割。用这些指标衡量诸葛亮治下,显然都不是。理由如下:
1. 诸葛亮至死未遭弹劾下台,其内阁主要成员蒋琬、费祎、董允等皆延续掌权,延续诸葛旧制;军队方面,姜维、廖化、董厥等依然是蜀汉军队主要指挥官。政治清明,没有出现忠臣在外避祸,小人当朝的局面。在与奸佞代表黄皓的斗争中,董相依然占据明显上风,不是姜相后时的朝政。
2. “四英相”时期,蜀汉财政没有出现支不敷出的记载,依然能维持国家运行。
3. “四英相”中如蒋相、费相治下,老百姓还没有面有菜色。刘备章武年间的人口统计与刘禅投降时的造册人口大体相当。
4. 农民起义还没有记载。
由此可见,诸葛亮北伐(至少到姜维前期)并没有对蜀汉国力产生严重削弱。不能将姜维后期的混乱政治局面追究到诸葛亮头上。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兵退基本上是因为粮草后继不上而退,其中二伐围城不过二十来天就主动撤围,说明诸葛亮的军事行动是以后方实际支持力为主的,一旦后勤补给出现问题,诸葛亮便主动撤兵,他有全盘经济考虑在内,不会不计后果,一味追加军费开支,这与姜维的北伐有质量上的不同,姜维基本上是穷兵黩武,兵败乃归。
我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是为蜀汉在争取国际地位(三国鼎峙及部分少数民族政权)做斗争,是以国际舞台中的政治、外交上的得分为一定目标的军事行动。
诸葛亮恢复汉朝的口号其实不具备任何影响力,汉朝末年的天下大乱使中原老百姓对这个腐朽王朝恨之入骨。曹魏从文帝曹丕起开始削弱王室,扶植大地主,使地主阶级拥护其政权。老百姓也期盼安宁,对他们而言,诸葛亮并非什么正义之师,曹魏也不是什么贼逆,双方都是从汉朝这一合法政权消亡后分裂出来的对峙政权,所以无所谓正义与邪恶。谁最后一统天下使百姓休养生息,谁就会被百姓拥戴并接受的政权。因此诸葛亮北伐并不是正义的,当然也不是邪恶的。
众所周知,蜀汉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政权,除蜀中平原外,大部分疆土没有开发,十分贫瘠落后,因此曹魏和孙吴都想吞并它然后两国一较高下。蜀汉若想从三流国家中跃起,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必须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于是加强与二流国家孙吴的联盟便是其确保二弱抗一强的国际局势,赢得一席之地的基本国策。
在与东吴的外交中,诸葛亮必须保证盟友东吴没有二心,协力抗曹。因此他必须拿出“振奋友邦、威慑敌庭”的姿态,所以要威武自强,以攻图存。如果示弱,则必是弱肉强食的第一牺牲品。因此蜀汉尽管弱小,但没有出现“弱国无外交”的局面。
另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诸葛亮北伐是与曹魏争夺大中亚区域的影响力。
在曹魏设立西域长史府的形势下,蜀汉作为汉的继承国(其实历史上蜀汉就叫汉),在争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上必须先发制人,从中亚获得利益,补充国力与中原王朝一战。因此从这个战略方向考虑,诸葛亮也必须北伐,这也就是诸葛亮、姜维争夺陇上,切断曹魏陇右与中原之联系的原因。
五伐时,诸葛亮西上五丈原,司马懿料定诸葛亮出五丈原而率先占据渭水东岸地形,手下将校欢欣鼓舞时,惟独郭淮明查孔明之心,认为诸葛亮此举有真实的远大意图,汉军是谋图北上而非东进,在五丈原以西的陈仓、天水、祁山等地,推进其作战基地,因此汉军必攻北原(今陕西眉县北、渭水北岸)。郭淮对司马懿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家之利也。”(《三国志·卷二十六》)。请大家注意这句话中,郭淮明确指出诸葛亮切断陇道,分裂曹魏治下之“民、夷”的战略意图,诸葛亮就是要让西域都户府一带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当地汉人脱离曹魏而附庸蜀汉,以此动摇曹魏在西方利益。后来双方确实在北原发生了激战。结果先期陈兵北原的郭淮军击败了抢夺北原的蜀汉先头部队,而诸葛亮也箭退司马懿一万骑兵(详见《水经注》载诸葛亮上武功事),双方形成了战略相持。不久,诸葛亮辞世,雄才大略却不得其时的他饮恨渭水,从此蜀汉再无翻盘机会。司马懿也由衷感叹其“天下奇才”。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诸葛亮空城计的合理性��
单纯视为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赌博,未免太小看空城计的合理性。
事先的安排与事后的变化不多考虑,断章取义仅凭焚香弹琴的从容悠情,以管窥天或坐井观天,见识有如瞎人摸象,难以得见全貌。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前后文仔细端详,把时间背景及细节过程娓娓道来,方可探知究竟,事实胜于雄辩,而不是猜想可能,或是感觉应该如何。
诸葛亮在得知街亭及列柳城尽失时,正着手安排北伐军撤兵事宜:所以一开始就安排关兴及张苞各引精兵三千人投往武功山,又令张翼先遣剑阁以备妥归路,再命马岱及姜维殿后准备埋伏,最后移民天水、南安及安定等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而诸葛亮亲率五千兵马运粮,这些分拨安排,正是打算撒兵的序列开始。
可惜总有人错认为诸葛亮只用一座空城打算对抗司马懿,或是讹言成毫无准备之下被迫迎战,事实上诸葛亮在事前的分拨安排,却鲜少人知。事前已有埋伏,才敢布局示疑,这与事前没有准备,赌运气冒险一博的情形迥然不同。老是往司马懿「养敌自保」,或是诸葛亮「冒汗走险」等方面猜测,不如仔细落实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比较具体根据而不沦于幻想迷惑。
从火烧新野及博望用水开始,屡被吓得惨败的魏军官兵,在其心目中,诸葛亮是个善用诱兵的奇兵专家。而且魏军亦向来善用诱兵,从早年的濮阳之役诱取吕布,以及官渡之战诱斩文丑等,魏军早知贪饵受诱的下场——壮烈牺牲地重创负伤。诸葛亮高举北伐大旗,集结大军来袭,不管是移动三郡居民或是节度蜀兵诸将的行动,都不会是小活动而不为人所知,纵使司马懿不知蜀兵虚实,也能知悉蜀兵曾有大规模的移动。但是司马懿等魏军在西城跟前所看到的蜀军,却无任何大规规重兵,这些蜀军怎会消失不见呢?移防的蜀军人在何方呢?会不会是埋伏准备袭击呢?是不是诸葛亮打算用少人的诱兵引导魏军入城受死,以诸葛亮为蜀军的最高领导,谁敢掉以轻心看扁?
司马懿再冒失也要盘算诸葛亮的麾下大将,像关兴、张苞、马岱及魏延等蜀兵诸将,是不是全都聚集在西城等死,还是隐匿在旁,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或是研判蜀兵诸将悉数逃亡,仅剩诸葛亮一人落单,眼中没有蜀兵诸将存在,除非司马懿得意豪赌,自认逮到没有护卫兵团的集团主帅,这若不是运气太好,就是诸葛亮设下陷阱,以诱兵请君入瓮。 司马懿原本不信哨兵报情,亲自探敌求证后,于是采取谨慎的措施。先行后退,再缓徐图:若有埋伏,则顺势引退;若无埋伏,则再兴战事。从司马懿不久又重回西城,盘问当地居民有关蜀军虚实,便可得知司马懿的确有卷土重来的军事行动,并非像有人所说的「魏兵一路吓回长安」。先退一步,保持安全距离,再另谋主意,而非惊吓大逃。
后来就在武功山的小路,关兴及张苞杀声盈谷,更兼魏军心疑,岂敢久停。曹真本想贪功追杀,不意却半途中伏,被诸葛亮事前所分拨安排的姜维及马岱拦截,不得不引兵鼠窜而还。司马懿若不早退,差点就落得曹真的下场。随着司马懿撤兵暂退,诸葛亮趁机撤回汉中。事先有「分拨安排」,事后有「埋伏交战」,遂使诸葛亮以风声鹤唳的静肃,巧设空城疑计而圈套司马懿。
正史在裴注引有郭冲三事,谈论诸葛亮空城计。
裴松之已经就空城计的发生时间、地理位置、攻守形势及礼节尊卑不分等加以驳斥,所以郭冲所言并非事实。光是司马懿人仍为荆州都督(就是周瑜一辈当不到的职位),人在宛城,没空北上街亭与诸葛亮对阵,时空已经不符。 郭冲说司马懿带兵二十万,诸葛亮仅留蜀兵万人,其它余军则交给魏延,司马懿以二十比一的优势,根本不用惧怕。而《三国演义》却说魏军仅有十五万,诸葛亮自身有兵二千五百名,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暂出,而关兴及张苞各领三千,这里已有一万一千名,还有张翼、姜维及马岱各军未计,若再把街亭战场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仪等残军计入,还有赵云及邓芝的箕谷疑军合并计算,恐怕兵少的人不是蜀兵。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当初诸葛亮率领大兵三十余万,蜀兵北伐军当初还能惊动魏明帝亲征,军队的规模及实力仍不容小觑。
按《汉晋春秋》诸葛亮自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也就是蜀兵多于魏兵,而非魏兵多于蜀兵。若是司马懿大军以众凌寡,又何需在意区区万名蜀兵呢?事实上诸葛亮也不是仅带万人就敢北伐,连南征南蛮都不只动用万人,北伐又怎只用万人。司马懿的对象不仅是诸葛亮的直属本队,更应考虑全体北伐大军。 人数再多并非不怕陷阱,战国时长平之役,赵卒虽以四十余万人之众,仍落入秦军包围而挨饿,最后还被迫投降坑杀。汉中一带的山岳地形,满布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及天隙等险要,以石穴丛林等障碍,最怕身陷死地而无逃生余地。山林还不利于魏军骑兵的奔驰,山谷中的关隘其中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要,兵卒虽多,忽略地形的限制,岂不大意。
诸葛亮已有大军,兼有地利,司马懿如郭冲所称,虽有二十万,但仍未必占尽上风。而且郭冲最大的失误,就是忽略蜀兵诸将的存在,司马懿屈指可算出北伐诸将的所在,面对面对只剩诸葛亮一人的军队,除非司马懿目中无人,看不见魏延、高翔、赵云及王平等蜀将。否则司马懿则应推敲这些蜀兵诸将是否正埋伏有以待之,诸葛亮在后来善用诱兵斩杀张合及王双等人,更证明魏兵冒进的下场,自食轻敌的恶果,恐将遭身死败亡之途。
诸葛亮的空城计,最早不是出现于明清以后的《三国演义》,反而出现于来自于正史陈寿所著《三国志》的附注(郭冲三事),而且后者还比前者不合理。这很讽刺,来自正史的附注不可信,反而虚构的演义面面俱到。
孙悟空:西游记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孙悟空。孙悟空本来是仙山上一块灵石,变化而成的猴子。因为胆识过人,受到群猴的推举为王。但是有一天他忽然感悟到生命有限,美猴王虽然在水帘洞中过著「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快乐生活,但是不能够天长地久。於是他抛下了一切,离家拜师学习仙道,从此就叫做「孙悟空」。
孙悟空他天资聪敏,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学得一身高强的法术,吹一口气,就能够七十二变,并且有法宝金箍棒,缩小如针,放大如铜棒,筋斗云一驾,就能够上天下地。悟空仍有猴性,他精明顽皮,爱作弄。他故意叫猪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则变作小虫,暗中监视爱偷懒的八戒。可见他心思细密和不减顽皮的本性。
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一闹海龙王,二闹地狱府,三闹天宫,并且还和佛祖打赌。由此可见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对挑战。他这一种冒险犯难的精神,充份显现了英雄的特质。但是争强好胜,心高气傲以及性急如火却是他的弱点
本文标题: 伐罪读后感(读后感:读一篇短小的千字文 写大约500字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233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