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快乐学校读后感(如何理解学校快乐和游戏快乐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2-09-14 10:37: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4

苏霍姆林斯基主要观点一、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他主张的教育目的,提出要“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全面发展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快乐学校读后感(如何理解学校快乐和游戏快乐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主要观点

一、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他主张的教育目的,提出要“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 “全面发展的人”、 “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其中最集中、最深刻的观点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他指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在他看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为了尽可能地追求和实现这种个人发展的全面和谐,在学校中,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是重要的,没有第一、第二之分。“在教育作用的完整的体系里,哪怕只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会破坏这个有机的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他认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
在智育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他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的方法用以促进儿童智力和思维的提高,例如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学生整个下午都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小组多达100多个。
在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为此,苏霍姆林斯基不允许低年级儿童在室内进行三小时以上的脑力劳动,反对让12—15岁的少年每天花费四五个小时去做家庭作业。他带领师生在校园内外种植大量植物,为孩子们建立天然的“氧气厂”。在教室内,注意合理采光,定期检查课桌椅与学生身高之间的适合程度,注意学生合理的营养等。他钻研了15年之久,为帕夫雷什中学制定了新作息制度,保证劳动和休息、活动与睡眠的恰当交替。
苏霍姆林斯基尤其非常重视学生的美育,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建全的有力源泉”。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并采用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美育,如通过观赏大自然感受美,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美,通过动手劳动创造美等,甚至要求儿童重视衣着美和仪表美。总之,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美育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策略,甚至可以让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这件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要牺牲孩子的个性培养,他强调指出: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让走向生活的每一个青年男女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而各种才能、兴趣、爱好的充分发挥则因人而异。而作为教师,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应该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处理好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使两者处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之中;二是要处理好学生各种才能的发挥问题,使其各方面的表现能和谐发展;三是要处理好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动力问题,鼓励学生以自信的心态来实现全面发展。
二、德育情感化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快乐学校”的概念,意在打破传统学校中存在的灌输式知识教育和说教式道德教育。他主张一切教育都应该以情感为基础,让充满爱心的教师和情感丰富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真正结合到一起,利用德育的享用功能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智育的任务不单单是传授给学生各种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和对智力活动的兴趣。而这一点往往是今天的学校和教师所忽略的,课堂上往往关注学生是否记住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技巧和学科兴趣的培养,单纯的、单调的知识灌输慢慢也会让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始终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放在首位。他提出了依靠周围环境、在积极活动中、通过课内外教学、借助培养分析能力、利用儿童形象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原
则,在此基础上,他概括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开设“思维课”、提倡研究性学习、明确知识理解目标、借助抽象概念等等。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学作品、绘画等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起着巨大作用。在他看来,指导儿童阅读那些反映自然美和人性美的文艺作品可以开拓儿童的视野,激励儿童奋发向上。对绘画作品的感知,可以唤起儿童用色彩、线条和色调配合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周围世界的态度。音乐是情感、感受和心情细致变化的语言,可以增强儿童对旋律的敏感性和感受性。
五、重视方法指导和阅读书籍的教学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后,仍然坚持长期带班,亲自授课,在长期的教学中他不断提炼出内容丰富、新颖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思想,其主要内容:(1)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首先他严格要求教师,严格挑选、严格培养、严格管理;(2)他将“教会学生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方法;(3)也注意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此作为教学顺利有效进行的动力保证;(4)将阅读提到相当高的要求水平上,培养师生的阅读积极性,制定了推荐阅读书目,介绍阅读方法,建立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提倡师生私人藏书;(5)打破常规教学的时空及对象限制,开设学前班,将学龄前儿童集中起来授课;还开设“蓝天下的学校”,使教学空间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首创家长学校,以家长为教学对象,确保学校教学成果不失。这些思想在今天仍为人们所赞赏,成为许多教育改革家所奉行的行动指南。

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自从读完《失去的一天》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这篇文章是【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失去的一天》是说佩佳因为贪玩而没有完成妈妈的任务。
仔细想想,在生活中,我也有浪费时间的行为。每到星期五晚上,我就认为星期六、星期天有时间就不做作业,星期六再做也不迟,可是到了星期六,又玩了一天,直到星期天晚上才急匆匆地写作业。  
    
一天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当是不可以把今天的事情放到明天去做,因为如果这样推辞一天,到头来一件事也没做成。  
    
就好像佩佳,如果他每天种一棵树,一百天之后,那些树木就会变成一片树林;一天读一本书,一百天之后,那他知道的知识又是多么丰富;如果建筑工人一天用砖砌一面墙,一百天之后,那么又有多少栋房子可以住了。  
  我们一定要珍惜分分秒秒,在这一秒之中,能做什么,就应该做什么。
本文标题: 苏霍姆林斯基快乐学校读后感(如何理解学校快乐和游戏快乐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1718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巨婴国的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1000字)重新发现石油读后感(海底两万里第十章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