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不言禄告诉我们的道理本篇记叙了介之推在决定归隐时与母亲的对话,深刻批判了争功请赏、猎取名利的不齿行径,颂扬了介之推母子不贪求名利福禄的高洁...
介之推不言禄告诉我们的道理
本篇记叙了介之推在决定归隐时与母亲的对话,深刻批判了争功请赏、猎取名利的不齿行径,颂扬了介之推母子不贪求名利福禄的高洁品行,这在当时是高出一般人之上的。
介之推是一个不求荣华显达,不贪功好利之人,并且孝敬母亲不遗余力。最重要的是,他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现在外,绝对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这种品行是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的。
《介之推不言禄》
【原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 在惟独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图天的功劳,将其作为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臣子)将罪当做道义,上面的(国君)对(这)奸诈(的人)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
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
回答说:“(既然)斥责这种行为是罪过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应接受他的俸禄了。”
他的母亲说:“也让国君知道这事,好吗?”
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
他的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隐居。”便(一直)隐居到死去。
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介之推是一个不求荣华显达,不贪功好利之人,并且孝敬母亲不遗余力。最重要的是,他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现在外,绝对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这种品行是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的。
《介之推不言禄》
【原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 在惟独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图天的功劳,将其作为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臣子)将罪当做道义,上面的(国君)对(这)奸诈(的人)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
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
回答说:“(既然)斥责这种行为是罪过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应接受他的俸禄了。”
他的母亲说:“也让国君知道这事,好吗?”
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
他的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隐居。”便(一直)隐居到死去。
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让县明本志令>读后感?
怎么写啊,帮帮忙啊。。要2份。。小妹感激不尽啊。。对不起,我没有读过!! 不过你可以到Google查找,或到新浪网http://www.google.cn/我只能给你提供一点,具体的还要你自己去写!
《让县自明本志令》说,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至于封地,可以辞退一些。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廷,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平息诽谤和议论,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
由此可见,在发布这个《令》的同时,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也就交出来了。按理说,应是先发布,后交出。
泥水自蔽:出自《庄子 外篇 秋水》
庄子钓於濮水之上,楚王使人求之仕。庄子持竿不顾,曰,吾不愿为死龟,巾笥藏之庙堂之上,宁将曳尾於涂中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君。姓姜,名小白,曾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帮助东周王室平定内乱,外平戎狄,内会诸侯,订立盟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名重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后由秦送回晋国即位。他整饬内政,使国力增强。又平定东周的内乱,迎接周襄王复位,以“尊王”相号召。后打败楚国,成为霸主。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
《论语·泰伯篇》原文:意为殷纣淫乱,文王为西伯而有圣德,天下归周者三分有二,而犹以服事殷,故谓之至德。
孔子赞扬周文王势力超过殷纣王,但还臣服于殷。
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
乐毅是战国燕昭王时名将,曾率赵、楚、韩、魏、燕五国军队破齐,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后封为昌国君。昭王死,惠王立,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让骑劫代乐毅为将,乐毅恐留燕被害,于是投奔赵国。
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胡亥:秦始皇嬴政的小儿子,与赵高矫诏继始皇立,称二世。蒙恬:秦始皇时名将,秦统一六国后,他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秦始皇死后,赵高伪造始皇遗诏,逼使蒙恬自杀。蒙恬祖父蒙骜、父亲蒙武、连自己共三代。均为秦国名将。
周公有《金縢》之书
《金縢》:《尚书·周书》篇名。其中记述武王病时,周公曾作祷辞祭告于神,请求代武王死,祭毕将祷词封藏在金縢柜中。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成王的另两个叔父管叔、蔡叔等诽谤周公篡位,引起成王怀疑。于是周公避居东都(现河南洛阳市)。后来成王启柜发现祷词,知其忠贞,大为感动,亲自迎回了周公。縢,封缄。金縢密封的金属柜。
介推之避晋封
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曾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即位,大封从亡诸臣。介子推不言己功,偕其母隐于绵山而死。后世又传说重耳曾烧山要他出来做官,他坚不出山,抱木被烧而死。
申胥之逃楚赏
申胥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子胥率吴军伐楚,攻下郢都。申包胥求救于秦,痛哭七日,终于感动了秦哀公,求得救兵,击退吴军。楚昭王回到郢都,赏赐功臣。他避而逃走,不肯受赏。
曹操发布《让县自明本志令》这个事儿有些人看来好像是作秀,但我觉得从事实上来看,曹操说的是实话,他至死也没有当皇帝,没有食言。他也曾经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所以我觉得这个令说的是曹操的真心话。从客观上看,这个令的发布也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
我比较佩服曹操的一点就是他有什么就说什么,不怕别人怎么议论,就像这个令里说的,“封地可以交出去,要我放下军权,那是办不到的”,不像有的领导那样有富丽堂皇的说词。所以说,这个令的发布无所谓对错,客观上有一定作用,主观上只会让喜欢曹操的人更喜欢他,不喜欢的则更不喜欢。
希望这些可以帮助你
《让县自明本志令》说,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至于封地,可以辞退一些。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廷,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平息诽谤和议论,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
由此可见,在发布这个《令》的同时,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也就交出来了。按理说,应是先发布,后交出。
泥水自蔽:出自《庄子 外篇 秋水》
庄子钓於濮水之上,楚王使人求之仕。庄子持竿不顾,曰,吾不愿为死龟,巾笥藏之庙堂之上,宁将曳尾於涂中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君。姓姜,名小白,曾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帮助东周王室平定内乱,外平戎狄,内会诸侯,订立盟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名重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后由秦送回晋国即位。他整饬内政,使国力增强。又平定东周的内乱,迎接周襄王复位,以“尊王”相号召。后打败楚国,成为霸主。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
《论语·泰伯篇》原文:意为殷纣淫乱,文王为西伯而有圣德,天下归周者三分有二,而犹以服事殷,故谓之至德。
孔子赞扬周文王势力超过殷纣王,但还臣服于殷。
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
乐毅是战国燕昭王时名将,曾率赵、楚、韩、魏、燕五国军队破齐,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后封为昌国君。昭王死,惠王立,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让骑劫代乐毅为将,乐毅恐留燕被害,于是投奔赵国。
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胡亥:秦始皇嬴政的小儿子,与赵高矫诏继始皇立,称二世。蒙恬:秦始皇时名将,秦统一六国后,他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秦始皇死后,赵高伪造始皇遗诏,逼使蒙恬自杀。蒙恬祖父蒙骜、父亲蒙武、连自己共三代。均为秦国名将。
周公有《金縢》之书
《金縢》:《尚书·周书》篇名。其中记述武王病时,周公曾作祷辞祭告于神,请求代武王死,祭毕将祷词封藏在金縢柜中。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成王的另两个叔父管叔、蔡叔等诽谤周公篡位,引起成王怀疑。于是周公避居东都(现河南洛阳市)。后来成王启柜发现祷词,知其忠贞,大为感动,亲自迎回了周公。縢,封缄。金縢密封的金属柜。
介推之避晋封
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曾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即位,大封从亡诸臣。介子推不言己功,偕其母隐于绵山而死。后世又传说重耳曾烧山要他出来做官,他坚不出山,抱木被烧而死。
申胥之逃楚赏
申胥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子胥率吴军伐楚,攻下郢都。申包胥求救于秦,痛哭七日,终于感动了秦哀公,求得救兵,击退吴军。楚昭王回到郢都,赏赐功臣。他避而逃走,不肯受赏。
曹操发布《让县自明本志令》这个事儿有些人看来好像是作秀,但我觉得从事实上来看,曹操说的是实话,他至死也没有当皇帝,没有食言。他也曾经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所以我觉得这个令说的是曹操的真心话。从客观上看,这个令的发布也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
我比较佩服曹操的一点就是他有什么就说什么,不怕别人怎么议论,就像这个令里说的,“封地可以交出去,要我放下军权,那是办不到的”,不像有的领导那样有富丽堂皇的说词。所以说,这个令的发布无所谓对错,客观上有一定作用,主观上只会让喜欢曹操的人更喜欢他,不喜欢的则更不喜欢。
希望这些可以帮助你
本文标题: 介之推 读后感(介子推的故事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1120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