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核心素养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核心素养要想培养一支优秀的、智慧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与幼儿园共同发展,就必须重视教师的权利、重视...
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核心素养
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核心素养
要想培养一支优秀的、智慧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与幼儿园共同发展,就必须重视教师的权利、重视教师成长中的点滴进步、重视以园为本的教育科研管理,并将它视为一根纽带在细微之处做文章,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共同分享成功的乐趣,适应信息时代教育的新要求,促进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发展。目前幼儿园的教育科研存在几大当务之急,一是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二是教师运用科学方法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要提高;三是亟待改善教研群体的学习功底不厚实的现状;四是教师在科研实践中的教法要适应幼儿而不是幼儿学习适应教师。随着幼儿园课题研究的一步步深入,我们意识到这几方面是科研素养的核心问题,因此,在以园为本的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我们就如何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科研素养方面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让管理者与教师在良好的园本教科研氛围中共同成长 当一批优秀教师作为新聘用的管理者初次走上岗位后,“天生我才必有用”是她们的工作自信,但面对角色的转换,需要尽快地从幼儿教师转换成为教师工作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既要给教师有施展的舞台,又要在关键的时候成为“导师”为教师指点方向。因此,如何使工作更具条理性、更能起到示范作用以及更能体现和具备领导工作才能,是她们需要不断磨练和提升的起码要求,为了尽快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带领教师在园本教育科研中自信地成为主人,幼儿园采用了两种管理培养方式使其管理能力和教研能力得以再锻炼和再提高。
1、表格化的管理方式。
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讲通过详尽的表格内容填写可以帮助刚走上管理岗位的教师尽快地理清思路胜任其管理的工作内容。如:《管理人员工作日志》、《日常工作安排及检查纪录表》的使用,可以根据相应内容的填写了解和思考学期、月、周、日的工作安排和事务的处理;《教育教学工作检查指导纪录表》、《“一日三巡”情况跟踪纪录表》的使用,可使其更加规范自己每天的管理行为,给教师起到示范的作用。在使用表格记录与填写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的指导、交流与沟通,发现问题可立即与教师互动、确立改进的目标,在不断了解自己指导后的班级或教师工作的改进情况过程中,她们不断地加强管理理论以及教科研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养,尤其是通过自我反思与评价,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看法。一年下来,管理表格的使用不仅使她们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教育科研安排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同时还对她们积累丰富的管理工作实践经验起到了一个概括、归纳和提升的作用,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从细化、条理化达到了逐渐得心应手。
2、放手,提升责任感。
定位角色后就要承担起自己在适应管理岗位上的独特使命。因此,我们一是放手让负责业务的管理人员带领教师立项研究课题,从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开始做起,即要深入到教师群体中开展课题研究,又要以自己的智慧调动教师的参与研究的热情;二是成立幼儿园“师带徒”小组,和教师一道研究教法,帮助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换成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增强自身的业务功底和理论研究的修养;三是鼓励其参与幼儿园的决策,增强角色意识,以德为首与教师一道提高相应的业务技能和素养,走共同成长之路,建立起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合作式的团队。
幼儿园近年来,录用了一批新教师,当她们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面对班级管理和儿童的行为管理可是一大难题,如何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如何实施课堂教学、如何处理孩子的纠纷则更是毫无头绪,探究如何在开展园本培训的同时带领新教师共同进步和成长,是我园近年开始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为帮助新教师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尽快的与幼儿园现实工作接上轨,我们借鉴的做法有:
1、在“师徒结对”活动中带领新教师学习《新手老师上路》、《与幼儿教师对话》、《优秀是教出来的》和《出类拔萃》等书籍,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不断探索学习中做一名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提问的新型教师。
2、安排新教师有目的地看老教师的活动组织情况,了解老教师的教育特色和专长以便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老教师在教学活动后的评析与反思,让新教师感受老教师对问题思考的角度,过程中调整的原因等,帮助新教师理解、分辨和消化;新教师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明白了自己不能简单的或照搬照套地模仿老教师,而是要学习分析、学习设计、重点领会,才能在理念指导下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3、设计了《新教师工作成长纪录表》表格,确保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表格要求填写与老教师交流、沟通后的收获,新教师有策略地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以便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学习填写一份教学反思,认真领会什么才是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什么是具有个别化特征的教育方法;对本月的保教工作做一个回顾小结,分享彼此的教学策略和经验,促进新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教育智慧的增长;写一篇学习幼教书籍的笔记,促使新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
4、给新教师展示亮相的平台。我们针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与技能技巧,要求她们各尽所能、彰显特色参加园内的竞赛活动。能力强的可与指导老师确定教学方案后,直接给予她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能力相对弱点的老师,则在一课多研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等有了充分准备后再展现自我,学期末大家各自在逐步积累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较好地完成了动手能力的展示与考核。
5、新教师的学历较高,掌握一定的科研理论基础知识,缺乏的是教育科研的能力,幼儿园的科研课题组吸纳她们参与,既达到了培养教研意识、提高教研能力的目的,同时有着理论功底的新教师对幼师学历的老教师来讲也是学习的对象,相互之间有了积极的互动。实践证明这样的园本教科研培训模式的作用是:管理人员起到了引领作用,提高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新教师对幼儿园的教育科研有了初浅的认识;培养了一批具备一定教育科研素养的教师。这样的做法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讲既简约又高效,管理者、教师在群体合作研究中实现了共同进步与成长。
二、以园为本的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群体的科研素养
幼儿园申报了国家第十一五课题后,面临了许多困惑和迷茫。如:对于做课题研究应是怎样一个从选题、论证、立项、制定计划、调查研究或实验观察,到结论形成、报告的撰写、论文发表,不断探索和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还不是十分清晰,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好在幼儿园参与的科技课题组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十分敬业的老科研专家指导,使得大家在研究、思考、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少走了不少弯路,课题组的专家们无论是在每季度的课题组会议资料的提供方面还是在网上传递过来的学习资料方面,对幼儿园怎样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如何写叙事性研究均毫无保留,提供和借鉴了许多参考经验,使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获益匪浅。一年来,在教研群体的共同努力下,为促进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的提高,我园课题组通过逐步深入、不断探索、努力挖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课题研究中教师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观念到行为的转变过程中的质的飞跃和跨越。大家紧紧围绕《纲要》精神学习相关理论,尝试着在《纲要》精神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困惑、如何处理好生成和预成的课程等都促使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优化了教育资源为孩子快乐成长所用。今年区教研室组织的优秀活动方案评选,幼儿园课题组报送的六篇活动方案篇篇获奖,其中一等奖两篇、二等奖三篇,给教师的鼓励是极大的,因为这一成绩既是鼓励更是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教师在起步阶段的教育科研的兴趣,为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素养起到的是奠基作用。教师的教研能力是在教育科研实践的机会中不断地锻炼和提升出来的,只要幼儿园给予支持、帮助和保障,实现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提高还是指日可待的。因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研究和反思始终是与她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连接成一体的,也就是说,教师的研究和反思是以解决她们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现在,我园的教师所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与以往有根本的不同,我们强调的是参与者从不同角度所发出的声音,研究人员和教师对每个案例分析和评价时所出现的不同观点之间的“对话”,使大家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所得到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而是在特定教育情景中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思考;所得到的不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而是对属于自己的实践知识的积极建构。例如:课题组的孙教师在大班的科技活动“有趣的弹簧”【教师知识经验的准备】方面是这样认为的:
1、科技制作要体现幼儿兴趣与教育价值的有机结合,确立的主题要有启蒙性和科学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辨别事物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幼儿掌握的知识虽是浅显的,但必须是科学准确的。铅丝绕成的东西是不是弹簧?我请教了机械工程师,证明在一定限度范围内轻轻拉能恢复原状的就是弹簧。
2、生活中使用的弹簧是由特殊材料弹簧钢丝制成的。我上网查了关于弹簧的资料,对弹簧的定义很复杂,如果跟幼儿讲弹簧的定义,他们是不容易理解的。因此,幼儿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有弹性;在一定限度内拉伸或压缩能恢复原状的东西。
3、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幼儿能够有效学习的内容,而不是那些毫无意义的、或者说更适合以后学习的内容,否则,就是浪费幼儿的时间和精力。又如科技课题组成员在讨论小班科技活动“吹泡泡”时的【分析与反思】,不难看出教师对活动的认识和理解。胡老师说:“通过表格记录对活动的结果一目了然,于是我的小结是:原来铜丝可以做成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三角形、扇形、多边形状等等各种各样形状的泡泡器,而且吹出来泡泡都是圆的。进行这样的小结却让我大费心机。是直接告诉幼儿呢?还是让幼儿自己看结果呢?我要描述的是科学活动的现象还是科学活动的原理呢?通过翻阅资料请教专家认识到:科学知识是严谨的,我们给幼儿一定要是正确的。为此在进行小结前,教师要对自己进行活动的目的进行反复推敲,尤其是科学知识原理,自己不完全把握的,一定要查阅资料,确保给幼儿的就是正确的、科学的”。
大班有一节“重要的保质期”活动方案,卢老师的[设计思路]是:数字与孩子的生活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孩子对于身边数字也非常的敏感。我们认为了解“保质期”这一综合活动涉及到科学、数学、健康等领域,可以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活动中我们还可以设计两张表格,供幼儿观察、了解、讨论、探索保质期的呈现方法,在实践中启发孩子的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与反思]又是这样理解的:要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教师就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出错,发现问题后帮助孩子及时分析出错原因并给予指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概念及正确判断事物的方法。教师通过案例分析与研究,在学习中去剖析,去解读,去反思,去研究,去对话,去建构自己的实践知识及教学经验,最主要的是提升了群众性教育科研能力,当然,课题研究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相信大家会努力克服,不断进入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同时幼儿园在教研之中也鼓励和培养教师学会想问题、学会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向研究型教师群体的科研质量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园本课题的研究唤起了教师群体作为研究主体积极参与的热情,群体教育科研氛围中帮助和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培养其成为具有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道德的优秀教师。
三、园本研究促进了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在形成办园特色的过程中,将幼儿园建设成为教育科研基地和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我们的精神、态度、价值观所追求的目标,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教师是幼儿园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为给孩子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为给每个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应当真正地担当起名副其实的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一年来我园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的子课题:“幼儿科技小制作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及“研究蒙台梭利数学操作教具——将含有科学与技术成分的教具进一步延伸、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中,一方面我们鼓励和激发教师积极参与科技、蒙氏方面的研究,激发教师做教科研活动的主人,另一方面我们希望教师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让孩子在我们的实践研究中获益;让教师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科研素养,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成长。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开展园本培训的“实体”,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依托,它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团队合作和提升,因此,幼儿园根据课题组成员的自身的经验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等条件布置不同的任务,如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写教学活动反思,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写教研总结,同时还需要向全园的老师将自己教学活动课做一个展示,对整个活动设计、执教过程、反思答辩等环节做问题的查找和经验剖析,让大家在科研实践中认识和体会到教育科研是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获得体验和积累,只有在研究自己经验的同时重视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才能获得与别人先进经验互动后的自己所积累的更丰富更宝贵的经验。课题组还把重点放在信息资料、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上,并整合成一体,不断的加以研究、总结、提炼,既达到了提升教研组成员的教研意识,更重要的是教研过程中大家执着的探索和成功的喜悦让教师们体验到了科学探索求真的吸引力,让教师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强,使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上进心大大增强,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特色氛围。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都具有自我成长的需要和潜力,园本教研式的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自我成长的平台,只要在研究中有感悟、有追求,以理解幼儿的需要而积极寻求一种有效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发展的适宜教育,我们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生活有意义、生命有价值的幸福的幼儿园教师。
要想培养一支优秀的、智慧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与幼儿园共同发展,就必须重视教师的权利、重视教师成长中的点滴进步、重视以园为本的教育科研管理,并将它视为一根纽带在细微之处做文章,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共同分享成功的乐趣,适应信息时代教育的新要求,促进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发展。目前幼儿园的教育科研存在几大当务之急,一是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二是教师运用科学方法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要提高;三是亟待改善教研群体的学习功底不厚实的现状;四是教师在科研实践中的教法要适应幼儿而不是幼儿学习适应教师。随着幼儿园课题研究的一步步深入,我们意识到这几方面是科研素养的核心问题,因此,在以园为本的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我们就如何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科研素养方面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让管理者与教师在良好的园本教科研氛围中共同成长 当一批优秀教师作为新聘用的管理者初次走上岗位后,“天生我才必有用”是她们的工作自信,但面对角色的转换,需要尽快地从幼儿教师转换成为教师工作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既要给教师有施展的舞台,又要在关键的时候成为“导师”为教师指点方向。因此,如何使工作更具条理性、更能起到示范作用以及更能体现和具备领导工作才能,是她们需要不断磨练和提升的起码要求,为了尽快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带领教师在园本教育科研中自信地成为主人,幼儿园采用了两种管理培养方式使其管理能力和教研能力得以再锻炼和再提高。
1、表格化的管理方式。
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讲通过详尽的表格内容填写可以帮助刚走上管理岗位的教师尽快地理清思路胜任其管理的工作内容。如:《管理人员工作日志》、《日常工作安排及检查纪录表》的使用,可以根据相应内容的填写了解和思考学期、月、周、日的工作安排和事务的处理;《教育教学工作检查指导纪录表》、《“一日三巡”情况跟踪纪录表》的使用,可使其更加规范自己每天的管理行为,给教师起到示范的作用。在使用表格记录与填写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的指导、交流与沟通,发现问题可立即与教师互动、确立改进的目标,在不断了解自己指导后的班级或教师工作的改进情况过程中,她们不断地加强管理理论以及教科研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养,尤其是通过自我反思与评价,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看法。一年下来,管理表格的使用不仅使她们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教育科研安排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同时还对她们积累丰富的管理工作实践经验起到了一个概括、归纳和提升的作用,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从细化、条理化达到了逐渐得心应手。
2、放手,提升责任感。
定位角色后就要承担起自己在适应管理岗位上的独特使命。因此,我们一是放手让负责业务的管理人员带领教师立项研究课题,从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开始做起,即要深入到教师群体中开展课题研究,又要以自己的智慧调动教师的参与研究的热情;二是成立幼儿园“师带徒”小组,和教师一道研究教法,帮助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换成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增强自身的业务功底和理论研究的修养;三是鼓励其参与幼儿园的决策,增强角色意识,以德为首与教师一道提高相应的业务技能和素养,走共同成长之路,建立起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合作式的团队。
幼儿园近年来,录用了一批新教师,当她们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面对班级管理和儿童的行为管理可是一大难题,如何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如何实施课堂教学、如何处理孩子的纠纷则更是毫无头绪,探究如何在开展园本培训的同时带领新教师共同进步和成长,是我园近年开始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为帮助新教师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尽快的与幼儿园现实工作接上轨,我们借鉴的做法有:
1、在“师徒结对”活动中带领新教师学习《新手老师上路》、《与幼儿教师对话》、《优秀是教出来的》和《出类拔萃》等书籍,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不断探索学习中做一名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提问的新型教师。
2、安排新教师有目的地看老教师的活动组织情况,了解老教师的教育特色和专长以便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老教师在教学活动后的评析与反思,让新教师感受老教师对问题思考的角度,过程中调整的原因等,帮助新教师理解、分辨和消化;新教师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明白了自己不能简单的或照搬照套地模仿老教师,而是要学习分析、学习设计、重点领会,才能在理念指导下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3、设计了《新教师工作成长纪录表》表格,确保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表格要求填写与老教师交流、沟通后的收获,新教师有策略地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以便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学习填写一份教学反思,认真领会什么才是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什么是具有个别化特征的教育方法;对本月的保教工作做一个回顾小结,分享彼此的教学策略和经验,促进新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教育智慧的增长;写一篇学习幼教书籍的笔记,促使新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
4、给新教师展示亮相的平台。我们针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与技能技巧,要求她们各尽所能、彰显特色参加园内的竞赛活动。能力强的可与指导老师确定教学方案后,直接给予她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能力相对弱点的老师,则在一课多研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等有了充分准备后再展现自我,学期末大家各自在逐步积累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较好地完成了动手能力的展示与考核。
5、新教师的学历较高,掌握一定的科研理论基础知识,缺乏的是教育科研的能力,幼儿园的科研课题组吸纳她们参与,既达到了培养教研意识、提高教研能力的目的,同时有着理论功底的新教师对幼师学历的老教师来讲也是学习的对象,相互之间有了积极的互动。实践证明这样的园本教科研培训模式的作用是:管理人员起到了引领作用,提高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新教师对幼儿园的教育科研有了初浅的认识;培养了一批具备一定教育科研素养的教师。这样的做法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讲既简约又高效,管理者、教师在群体合作研究中实现了共同进步与成长。
二、以园为本的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群体的科研素养
幼儿园申报了国家第十一五课题后,面临了许多困惑和迷茫。如:对于做课题研究应是怎样一个从选题、论证、立项、制定计划、调查研究或实验观察,到结论形成、报告的撰写、论文发表,不断探索和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还不是十分清晰,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好在幼儿园参与的科技课题组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十分敬业的老科研专家指导,使得大家在研究、思考、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少走了不少弯路,课题组的专家们无论是在每季度的课题组会议资料的提供方面还是在网上传递过来的学习资料方面,对幼儿园怎样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如何写叙事性研究均毫无保留,提供和借鉴了许多参考经验,使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获益匪浅。一年来,在教研群体的共同努力下,为促进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的提高,我园课题组通过逐步深入、不断探索、努力挖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课题研究中教师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观念到行为的转变过程中的质的飞跃和跨越。大家紧紧围绕《纲要》精神学习相关理论,尝试着在《纲要》精神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困惑、如何处理好生成和预成的课程等都促使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优化了教育资源为孩子快乐成长所用。今年区教研室组织的优秀活动方案评选,幼儿园课题组报送的六篇活动方案篇篇获奖,其中一等奖两篇、二等奖三篇,给教师的鼓励是极大的,因为这一成绩既是鼓励更是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教师在起步阶段的教育科研的兴趣,为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素养起到的是奠基作用。教师的教研能力是在教育科研实践的机会中不断地锻炼和提升出来的,只要幼儿园给予支持、帮助和保障,实现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提高还是指日可待的。因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研究和反思始终是与她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连接成一体的,也就是说,教师的研究和反思是以解决她们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现在,我园的教师所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与以往有根本的不同,我们强调的是参与者从不同角度所发出的声音,研究人员和教师对每个案例分析和评价时所出现的不同观点之间的“对话”,使大家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所得到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而是在特定教育情景中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思考;所得到的不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而是对属于自己的实践知识的积极建构。例如:课题组的孙教师在大班的科技活动“有趣的弹簧”【教师知识经验的准备】方面是这样认为的:
1、科技制作要体现幼儿兴趣与教育价值的有机结合,确立的主题要有启蒙性和科学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辨别事物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幼儿掌握的知识虽是浅显的,但必须是科学准确的。铅丝绕成的东西是不是弹簧?我请教了机械工程师,证明在一定限度范围内轻轻拉能恢复原状的就是弹簧。
2、生活中使用的弹簧是由特殊材料弹簧钢丝制成的。我上网查了关于弹簧的资料,对弹簧的定义很复杂,如果跟幼儿讲弹簧的定义,他们是不容易理解的。因此,幼儿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有弹性;在一定限度内拉伸或压缩能恢复原状的东西。
3、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幼儿能够有效学习的内容,而不是那些毫无意义的、或者说更适合以后学习的内容,否则,就是浪费幼儿的时间和精力。又如科技课题组成员在讨论小班科技活动“吹泡泡”时的【分析与反思】,不难看出教师对活动的认识和理解。胡老师说:“通过表格记录对活动的结果一目了然,于是我的小结是:原来铜丝可以做成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三角形、扇形、多边形状等等各种各样形状的泡泡器,而且吹出来泡泡都是圆的。进行这样的小结却让我大费心机。是直接告诉幼儿呢?还是让幼儿自己看结果呢?我要描述的是科学活动的现象还是科学活动的原理呢?通过翻阅资料请教专家认识到:科学知识是严谨的,我们给幼儿一定要是正确的。为此在进行小结前,教师要对自己进行活动的目的进行反复推敲,尤其是科学知识原理,自己不完全把握的,一定要查阅资料,确保给幼儿的就是正确的、科学的”。
大班有一节“重要的保质期”活动方案,卢老师的[设计思路]是:数字与孩子的生活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孩子对于身边数字也非常的敏感。我们认为了解“保质期”这一综合活动涉及到科学、数学、健康等领域,可以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活动中我们还可以设计两张表格,供幼儿观察、了解、讨论、探索保质期的呈现方法,在实践中启发孩子的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与反思]又是这样理解的:要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教师就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出错,发现问题后帮助孩子及时分析出错原因并给予指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概念及正确判断事物的方法。教师通过案例分析与研究,在学习中去剖析,去解读,去反思,去研究,去对话,去建构自己的实践知识及教学经验,最主要的是提升了群众性教育科研能力,当然,课题研究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相信大家会努力克服,不断进入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同时幼儿园在教研之中也鼓励和培养教师学会想问题、学会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向研究型教师群体的科研质量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园本课题的研究唤起了教师群体作为研究主体积极参与的热情,群体教育科研氛围中帮助和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培养其成为具有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道德的优秀教师。
三、园本研究促进了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在形成办园特色的过程中,将幼儿园建设成为教育科研基地和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我们的精神、态度、价值观所追求的目标,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教师是幼儿园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为给孩子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为给每个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应当真正地担当起名副其实的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一年来我园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的子课题:“幼儿科技小制作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及“研究蒙台梭利数学操作教具——将含有科学与技术成分的教具进一步延伸、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中,一方面我们鼓励和激发教师积极参与科技、蒙氏方面的研究,激发教师做教科研活动的主人,另一方面我们希望教师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让孩子在我们的实践研究中获益;让教师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科研素养,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成长。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开展园本培训的“实体”,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依托,它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团队合作和提升,因此,幼儿园根据课题组成员的自身的经验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等条件布置不同的任务,如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写教学活动反思,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写教研总结,同时还需要向全园的老师将自己教学活动课做一个展示,对整个活动设计、执教过程、反思答辩等环节做问题的查找和经验剖析,让大家在科研实践中认识和体会到教育科研是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获得体验和积累,只有在研究自己经验的同时重视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才能获得与别人先进经验互动后的自己所积累的更丰富更宝贵的经验。课题组还把重点放在信息资料、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上,并整合成一体,不断的加以研究、总结、提炼,既达到了提升教研组成员的教研意识,更重要的是教研过程中大家执着的探索和成功的喜悦让教师们体验到了科学探索求真的吸引力,让教师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强,使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上进心大大增强,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特色氛围。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都具有自我成长的需要和潜力,园本教研式的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自我成长的平台,只要在研究中有感悟、有追求,以理解幼儿的需要而积极寻求一种有效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发展的适宜教育,我们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生活有意义、生命有价值的幸福的幼儿园教师。
幼儿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新课程下如何教好语文课
无论接受与否,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必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学会“IT”,学会创新,学会思考,在课程改革中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教师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积极而认真地尝试。以下是我教学中的一点实践和体会,在此和老师们一起交流探讨。
一.引导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究问题。这样远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东西让他们兴奋得多。比如在讲《端午日》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题目:
1. 沈从文其人其事
2. 端午节的来历
3.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4. 湘西凤凰的美丽风光
5. 沈从文的作品简介(《边城》、《长河》)
确定这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题目之后,我再给学生提出要求:
● 5个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小组推出一位发言人。
●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不断分析和互相交流。
●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做小组汇总分析,一起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准备在下一次“展示会”上展示。
这几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收集资料,有的在图书馆一泡半天,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这期间,我并不是对此不闻不问,撒手不管。因为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总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会很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这样的准备使我看到了学生真我的风采。在展示会上,每个小组拿出的东西异彩纷呈。有关于沈从文的幻灯片,作家照片、故居图片、生平介绍等等一应俱全;有介绍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的美景图,做成了精美的powerpoint形式,秀丽的青山、澄清的碧水、古朴的吊脚楼、盛装迎新的苗家人,让没去过凤凰的同学们叹为观止;有关于端午节九种来历和风俗习惯的详细介绍,让大家知道了端午节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以外,原来还有其他的来历和说法,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有学生自己做的和自己四处收集的跟端午节有关的风俗饰品。如布老虎、线粽子等等,色彩艳丽,生动逼真;有对沈从文的另两部作品《边城》和《长河》的详细介绍,以及学生自己对文章的透彻独到的感悟赏析
无论接受与否,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必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学会“IT”,学会创新,学会思考,在课程改革中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教师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积极而认真地尝试。以下是我教学中的一点实践和体会,在此和老师们一起交流探讨。
一.引导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究问题。这样远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东西让他们兴奋得多。比如在讲《端午日》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题目:
1. 沈从文其人其事
2. 端午节的来历
3.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4. 湘西凤凰的美丽风光
5. 沈从文的作品简介(《边城》、《长河》)
确定这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题目之后,我再给学生提出要求:
● 5个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小组推出一位发言人。
●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不断分析和互相交流。
●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做小组汇总分析,一起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准备在下一次“展示会”上展示。
这几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收集资料,有的在图书馆一泡半天,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这期间,我并不是对此不闻不问,撒手不管。因为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总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会很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这样的准备使我看到了学生真我的风采。在展示会上,每个小组拿出的东西异彩纷呈。有关于沈从文的幻灯片,作家照片、故居图片、生平介绍等等一应俱全;有介绍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的美景图,做成了精美的powerpoint形式,秀丽的青山、澄清的碧水、古朴的吊脚楼、盛装迎新的苗家人,让没去过凤凰的同学们叹为观止;有关于端午节九种来历和风俗习惯的详细介绍,让大家知道了端午节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以外,原来还有其他的来历和说法,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有学生自己做的和自己四处收集的跟端午节有关的风俗饰品。如布老虎、线粽子等等,色彩艳丽,生动逼真;有对沈从文的另两部作品《边城》和《长河》的详细介绍,以及学生自己对文章的透彻独到的感悟赏析
教师核心素养与有效教学的反思
任何人的教学总会有不足之处,即便教师再熟悉教材、学生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也会在课堂上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如表达不清、处理欠当、方法陈旧、演示失败等.如果教师把课堂中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反思中,然后进行认真分析、思考,这样做一定能促进今后的教学,为以后的科学研究积累资料.
本文标题: 幼儿教师十大核心素养读后感(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0091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