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歌读后感(豪放词人辛弃疾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2-07-07 16:57:0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6

辛弃疾,读后感要描写他的文章的读后感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一样怀古两样情,两个词...

辛弃疾诗歌读后感(豪放词人辛弃疾的读后感)

辛弃疾 读后感

要描写他的文章的读后感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一样怀古两样情,两个词人不同的思想、处境是造成这两首词差别的最重要的原因。
《念奴娇》一词的开头颇为壮观。作者望着滔滔长江,想起了三国时代周郎所建树的功勋,思绪像那惊涛一样不平静。看着壮美如画的江山,想到当年的周郎曾在这里大破曹军,而自己头发已斑白,却郁郁不得志,无处施展才华。东去的大江,不正像自己匆匆逝去的年华吗?年老而不得志,又怎能不使作者发出“人生如梦”的慨叹!
相比之下,《永遇乐》里所表达的感情深沉得多了。作者在词的开头就叹息了偌大江山却找不出孙仲谋那样的英雄,刘寄奴“气吞万里如虎”的当年气概也一去不复返了。作者这样怀念孙、刘,也正是对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苟且偷生的不满与批评。接着,他引用了“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的历史教训,警告南宋当权者韩侂胄切莫好大喜功,草率从事,以至造成半壁山河被敌人践踏的令人痛心的情景。仅仅“可堪回首”四个字就把作者的悲愤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结尾以廉颇自比,进一步批评了南宋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当时的廉颇还有人问:“尚能饭否?”可是有谁能启用作者呢?人老雄心在,报国却无门。这是多么令人悲哀与难堪啊!
从以上的分析,大致可以看出二词的异同:两个词人都是面对浩瀚的长江怀古伤今,但怀古伤今的感情却是截然不同的。苏轼抒发的感情是自己年迈,远不及“公瑾当年”,只得把酒酹月,消极地哀叹命运。辛弃疾的景况近似苏轼,年老而不被重用,但他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悲伤的情调里,蕴藏着有朝一日能够重新被用,当报国雪耻的爱国思想。由此看来,《永遇乐》要比《念奴娇》积极得多。
一样怀古,为什么“怀”出了两样感情?仔细分析,造成这种差别也是很自然的。这是因为苏、辛二人的生活时代与个人处境是完全不同的。苏轼有一定的政治抱负,当然也有为国为民的良好愿望,但更多的则是追求个人的功名事业。因此,他在政治上失意被贬之后,便感到个人前途茫茫,于是借酒消愁,自我安慰,产生了“人生如梦”的虚无思想。而辛弃疾则不同于苏轼,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英雄。这样,他的境界就要比苏轼开阔得多。他的心情也是沉重的,但他的不平不是由于个人的不得志产生的,而是在国土沦丧,报国无门,眼见自己年华付之流水的情况下而悲愤地喊出的。他并未被悲愤压垮,仍有抗敌的雄心。因此,他的这首词要比苏轼的《念奴娇》具有更加动人的感情。
“伤国”而非“伤己”,正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最大的不同,也正是前者胜于后者一筹的地方。
本文标题: 辛弃疾诗歌读后感(豪放词人辛弃疾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8489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恩格斯费尔巴哈论读后感(费尔巴哈论 收获)奇妙的数学国王读后感500(奇妙的数王国读完后 有怎样的收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