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怎么写其实观后感和读后感的写法一样,包含了四个部分:引、议、联、结。(1)引——围绕感点,概述内容。观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
写观后感怎么写
其实观后感和读后感的写法一样,包含了四个部分:引、议、联、结。
(1)引——围绕感点,概述内容。
观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观”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以行文的第一段要运用简洁的文字把所看的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当然也可以是你所看的影视作品中给你感触至深的一句话。对于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开篇引述材料大概在50—100字,如果字数太多,行文就会啰嗦,会影响后文的表达。
(2)议——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在第一段引出“观”的内容后,第二段对“观”进行一番评析。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
我觉得哪些比较好,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第三段联系实际生活,把影视里的内容和生活结合起来,展开议论,抒发一下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如果就事论事,“感”就不能深入,所写文章就过于肤浅。如果泛泛而谈,读后感就会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这是学生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次的观后感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这一问题。
联,就是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可以运用名人名言论证,也可是名人事例举例。可以正反对比,可以比喻推理。但要注意的,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应该时时回扣或呼应引述内容,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4)结——总结全文,升华观点。
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总结收尾。收尾时可以回应前文,强调观点;也可以抒发理想,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把全文的感情升华到顶点。
需要注意的是,观后感始终要受“观”的约束,不能开头引用完了提出观点之后,所观内容就消失了。甚至有些学生上来就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和所观内容毫无关系。所以开头要引“观”,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观”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观”的内容。
以上就是观后感的大致结构,很简单,但要真正写好,就需要条理逻辑清晰,语言简练有震撼力,内容充实有时代感,思想深邃有穿透力。要做到这些,同学们需要潜下心来,多读书,多记忆,多练笔,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
最后给同学们总结一下观后感的要诀:
概述内容在先,观点提出在后。名人事例名言,论证观点清晰。正反对比比喻,联系生活实际。最后总结提升,不离观看实际。
真正的中国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观后感
小博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
观看了《”两弹一星”精神》的视频后,我感触颇深。六十多年前,“两弹一星”工作者怀揣着初心和使命,舍弃他国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环境,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在贫穷落后的艰苦岁月中,他们身处荒漠戈壁,别离亲人,隐姓埋名,呕心沥血。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他们把最赤诚的热爱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无私无悔的付出,铸成了大国重器,为祖国实现了伟大梦想。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他们涵养的是中国精神。
在泱泱中华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以中国精神为价值追求,传承中华民族的精魂,延续中华文明的基因。抗金名将岳飞,戎马一生精忠报国,气势磅礴的《满江红》,投射出他肩负抗金保国重任的凝重,金戈铁马百战黄沙的苍凉;投身革命的青年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展现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情怀;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演绎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动人事迹;青年改革先锋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书写着时代传奇。这就是中国精神。
古人云:“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易,不为不成。”我们这一辈青年学子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又肩负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唯有弘扬爱国精神,砥砺报国之志,践行报国之行,方能点燃青春梦想,成就青春荣光。
中国精神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面对不期而遇的新考验、突如其来的新挑战,无数医务工作者怀揣赤诚之心、无私之心,放弃和亲人团聚的时光,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不讲条件。他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人民健康殚精竭虑、无怨无悔。他们倾尽全力守护人民健康,以“以我所学,尽我全力”的医者仁心全力以赴,更多的患者才得以及时确诊,治愈恢复的病例也在持续增加。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选择,尽显英雄本色。他们散发出的人性之光,驱散人们心头的阴霾,给人走出黑夜的希望和信心。
中国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疫情当前,白衣天使逆行而上,救死扶伤;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万里赴戎机;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筑牢防线;外卖小哥风雨兼程,“摆渡”生命;建筑工人不舍昼夜,挥汗援建“火神山”。菜农千里捐果蔬,餐馆免费供饭,海外华人奔走相告、募捐物资……哪里有呼喊,哪里就有支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再小的力量,乘以十四亿也会变大。一丝一毫的付出,聚集到一起就能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让人勇往直前,无坚不摧。一点一滴的善意,汇聚起来就是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正是这一个个普通人的付出,才能创造出中国速度。正是这一个个平凡人的善意,才能缔造出中国温度。
中国精神就是大力协同、勇于攀登。“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非盟提供抗疫援助,分享中国的诊疗方案,派遣医疗专家组,捐赠了医用防护物资。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的祖国树立了团结合作的大国外交榜样,展现守望相助的大国责任担当。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两弹一星”的英雄们怀抱漠漠北风,头顶悠悠苍穹,如百万雄兵入千里之疆,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为理想而奋斗。我们这一代青年肩负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重担,我们要树立崇高理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们要保持昂扬斗志,奋发有为、一往无前,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更要传承先辈们的中国精神,以理想与激情去追梦,以奋斗和奉献去圆梦,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梦想就在前方,希望就在脚下,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1)引——围绕感点,概述内容。
观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观”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以行文的第一段要运用简洁的文字把所看的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当然也可以是你所看的影视作品中给你感触至深的一句话。对于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开篇引述材料大概在50—100字,如果字数太多,行文就会啰嗦,会影响后文的表达。
(2)议——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在第一段引出“观”的内容后,第二段对“观”进行一番评析。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
我觉得哪些比较好,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第三段联系实际生活,把影视里的内容和生活结合起来,展开议论,抒发一下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如果就事论事,“感”就不能深入,所写文章就过于肤浅。如果泛泛而谈,读后感就会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这是学生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次的观后感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这一问题。
联,就是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可以运用名人名言论证,也可是名人事例举例。可以正反对比,可以比喻推理。但要注意的,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应该时时回扣或呼应引述内容,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4)结——总结全文,升华观点。
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总结收尾。收尾时可以回应前文,强调观点;也可以抒发理想,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把全文的感情升华到顶点。
需要注意的是,观后感始终要受“观”的约束,不能开头引用完了提出观点之后,所观内容就消失了。甚至有些学生上来就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和所观内容毫无关系。所以开头要引“观”,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观”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观”的内容。
以上就是观后感的大致结构,很简单,但要真正写好,就需要条理逻辑清晰,语言简练有震撼力,内容充实有时代感,思想深邃有穿透力。要做到这些,同学们需要潜下心来,多读书,多记忆,多练笔,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
最后给同学们总结一下观后感的要诀:
概述内容在先,观点提出在后。名人事例名言,论证观点清晰。正反对比比喻,联系生活实际。最后总结提升,不离观看实际。
真正的中国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观后感
小博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
观看了《”两弹一星”精神》的视频后,我感触颇深。六十多年前,“两弹一星”工作者怀揣着初心和使命,舍弃他国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环境,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在贫穷落后的艰苦岁月中,他们身处荒漠戈壁,别离亲人,隐姓埋名,呕心沥血。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他们把最赤诚的热爱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无私无悔的付出,铸成了大国重器,为祖国实现了伟大梦想。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他们涵养的是中国精神。
在泱泱中华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以中国精神为价值追求,传承中华民族的精魂,延续中华文明的基因。抗金名将岳飞,戎马一生精忠报国,气势磅礴的《满江红》,投射出他肩负抗金保国重任的凝重,金戈铁马百战黄沙的苍凉;投身革命的青年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展现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情怀;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演绎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动人事迹;青年改革先锋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书写着时代传奇。这就是中国精神。
古人云:“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易,不为不成。”我们这一辈青年学子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又肩负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唯有弘扬爱国精神,砥砺报国之志,践行报国之行,方能点燃青春梦想,成就青春荣光。
中国精神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面对不期而遇的新考验、突如其来的新挑战,无数医务工作者怀揣赤诚之心、无私之心,放弃和亲人团聚的时光,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不讲条件。他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人民健康殚精竭虑、无怨无悔。他们倾尽全力守护人民健康,以“以我所学,尽我全力”的医者仁心全力以赴,更多的患者才得以及时确诊,治愈恢复的病例也在持续增加。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选择,尽显英雄本色。他们散发出的人性之光,驱散人们心头的阴霾,给人走出黑夜的希望和信心。
中国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疫情当前,白衣天使逆行而上,救死扶伤;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万里赴戎机;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筑牢防线;外卖小哥风雨兼程,“摆渡”生命;建筑工人不舍昼夜,挥汗援建“火神山”。菜农千里捐果蔬,餐馆免费供饭,海外华人奔走相告、募捐物资……哪里有呼喊,哪里就有支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再小的力量,乘以十四亿也会变大。一丝一毫的付出,聚集到一起就能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让人勇往直前,无坚不摧。一点一滴的善意,汇聚起来就是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正是这一个个普通人的付出,才能创造出中国速度。正是这一个个平凡人的善意,才能缔造出中国温度。
中国精神就是大力协同、勇于攀登。“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非盟提供抗疫援助,分享中国的诊疗方案,派遣医疗专家组,捐赠了医用防护物资。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的祖国树立了团结合作的大国外交榜样,展现守望相助的大国责任担当。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两弹一星”的英雄们怀抱漠漠北风,头顶悠悠苍穹,如百万雄兵入千里之疆,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为理想而奋斗。我们这一代青年肩负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重担,我们要树立崇高理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们要保持昂扬斗志,奋发有为、一往无前,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更要传承先辈们的中国精神,以理想与激情去追梦,以奋斗和奉献去圆梦,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梦想就在前方,希望就在脚下,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抗疫感悟有哪些?
写作思路:可以写为了抗击疫情,那些最美的逆行者,这人不顾个人的安危,把国家个人民的安危放在最前面,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和体会写出来。
正文:
2021,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份,在人们还沉浸在2021年2月2日对称日的浪漫时,却传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消息。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在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立下请战书,按下手印,紧急驰援。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将希望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
正文:
2021,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份,在人们还沉浸在2021年2月2日对称日的浪漫时,却传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消息。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在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立下请战书,按下手印,紧急驰援。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将希望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
中国抗疫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中国抗疫故事使更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众志成城,无所不能。
谈谈你对抗疫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弘扬抗疫精神 奋进强军征程军队人大代表畅谈抗疫精神激励官兵砥砺前行发布时间:
■本报记者 孙兴维
本报记者孙兴维通过视频连线方式采访军队人大代表。本报记者 范显海 摄
受访代表
陆军研究院某研究室高级工程师 王明孝
陆军某合成团坦克连指导员 马和帕丽
陆军第76集团军某合成旅一级军士长 齐虎广
联勤保障部队某报废武器弹药销毁大队参谋长 陈雪礼
★生死考验中铸就的精神丰碑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军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抗疫斗争中凝聚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死考验中铸就的又一座精神丰碑。请各位代表谈谈对抗疫精神的理解。
王明孝代表: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主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为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我认为,抗疫精神的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初心和执政理念;二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三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斗争精神。
齐虎广代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历程中,构建了一个个独特的精神坐标,形成一套丰富的精神谱系。抗疫精神是九八抗洪精神、2003年抗击非典精神和2008年抗震救灾精神的延续与升华,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新境界,既为中国发展夯实信仰之基,也为世界各国做好疫情防控贡献中国智慧。
陈雪礼代表:我认为,抗疫精神核心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具体表现为尊重科学、求实创新的创造精神,同舟共济、群防群治的团结精神,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奉献精神,坚定信心、敢于胜利的拼搏精神。
★让抗疫精神在平凡岗位开花结果
记者:抗疫斗争中,那些日夜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给人们带来无数感动。我们能从这些抗疫勇士的先进事迹中汲取什么样的精神养分?
王明孝代表:英雄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凡人挺身而出。从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到以命相拼的医护人员;从闻令即动的部队官兵,到不惧风雨的社区志愿者,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融入工作之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退缩。
马和帕丽代表: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火车上累得睡着的照片、73岁的李兰娟院士脱掉防护服后清晰可见的面部压痕……两位老人奔波在抗疫一线的照片,让人们既感动又心疼。他们是值得崇拜的偶像。我们也要像他们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保持“忘我”状态、践行“无我”理念,把“小我”的水滴融入“大我”的海洋,用奋斗书写人生的精彩华章。
陈雪礼代表:抗疫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处在感动之中,感动于“白衣执甲、最美逆行”的责任担当,震撼于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家国情怀……我由衷地感到伟大祖国凝聚起的强大力量,内心升腾起无以言表的自豪感,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祖国富强,人民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出一份力、尽一份责,努力向抗疫勇士学习,拓展人生格局,提升精神境界,让抗疫精神在平凡岗位开花结果。
★青年官兵应成为践行抗疫精神的先锋
记者:抗疫斗争中,有一大批90后青年冲锋在前,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能力,丰富了阅历。当代青年官兵如何把抗疫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
王明孝代表: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官兵担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他们应成为践行抗疫精神的先锋。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认为,科研一线的青年官兵要提高站位、着眼长远,始终把打赢能力视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反复砥砺科研创新能力,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
齐虎广代表:为了抢救患者,抗疫英雄在与病毒“短兵相接”中,不顾生死,一往无前,这种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与我们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相一致。作为基层连队的士官骨干,我要不断锤炼血性胆气,把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融入岗位,立起敢打敢冲、奋勇杀敌的好样子。
陈雪礼代表:报废武器弹药销毁属于高危工作,可以说是“虽然不打仗,却天天上战场”。为更加安全高效地做好这项工作,我要以抗疫勇士为榜样,尊重科学、讲究方法,强化责任担当,忠实履行使命,为部队战斗力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本报记者 孙兴维
本报记者孙兴维通过视频连线方式采访军队人大代表。本报记者 范显海 摄
受访代表
陆军研究院某研究室高级工程师 王明孝
陆军某合成团坦克连指导员 马和帕丽
陆军第76集团军某合成旅一级军士长 齐虎广
联勤保障部队某报废武器弹药销毁大队参谋长 陈雪礼
★生死考验中铸就的精神丰碑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军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抗疫斗争中凝聚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死考验中铸就的又一座精神丰碑。请各位代表谈谈对抗疫精神的理解。
王明孝代表: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主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为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我认为,抗疫精神的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初心和执政理念;二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三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斗争精神。
齐虎广代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历程中,构建了一个个独特的精神坐标,形成一套丰富的精神谱系。抗疫精神是九八抗洪精神、2003年抗击非典精神和2008年抗震救灾精神的延续与升华,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新境界,既为中国发展夯实信仰之基,也为世界各国做好疫情防控贡献中国智慧。
陈雪礼代表:我认为,抗疫精神核心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具体表现为尊重科学、求实创新的创造精神,同舟共济、群防群治的团结精神,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奉献精神,坚定信心、敢于胜利的拼搏精神。
★让抗疫精神在平凡岗位开花结果
记者:抗疫斗争中,那些日夜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给人们带来无数感动。我们能从这些抗疫勇士的先进事迹中汲取什么样的精神养分?
王明孝代表:英雄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凡人挺身而出。从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到以命相拼的医护人员;从闻令即动的部队官兵,到不惧风雨的社区志愿者,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融入工作之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退缩。
马和帕丽代表: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火车上累得睡着的照片、73岁的李兰娟院士脱掉防护服后清晰可见的面部压痕……两位老人奔波在抗疫一线的照片,让人们既感动又心疼。他们是值得崇拜的偶像。我们也要像他们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保持“忘我”状态、践行“无我”理念,把“小我”的水滴融入“大我”的海洋,用奋斗书写人生的精彩华章。
陈雪礼代表:抗疫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处在感动之中,感动于“白衣执甲、最美逆行”的责任担当,震撼于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家国情怀……我由衷地感到伟大祖国凝聚起的强大力量,内心升腾起无以言表的自豪感,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祖国富强,人民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出一份力、尽一份责,努力向抗疫勇士学习,拓展人生格局,提升精神境界,让抗疫精神在平凡岗位开花结果。
★青年官兵应成为践行抗疫精神的先锋
记者:抗疫斗争中,有一大批90后青年冲锋在前,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能力,丰富了阅历。当代青年官兵如何把抗疫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
王明孝代表: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官兵担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他们应成为践行抗疫精神的先锋。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认为,科研一线的青年官兵要提高站位、着眼长远,始终把打赢能力视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反复砥砺科研创新能力,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
齐虎广代表:为了抢救患者,抗疫英雄在与病毒“短兵相接”中,不顾生死,一往无前,这种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与我们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相一致。作为基层连队的士官骨干,我要不断锤炼血性胆气,把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融入岗位,立起敢打敢冲、奋勇杀敌的好样子。
陈雪礼代表:报废武器弹药销毁属于高危工作,可以说是“虽然不打仗,却天天上战场”。为更加安全高效地做好这项工作,我要以抗疫勇士为榜样,尊重科学、讲究方法,强化责任担当,忠实履行使命,为部队战斗力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本文标题: 抗疫之城8集纪录片读后感(抗疫感悟有哪些)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7509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