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这本书薄薄的,读起来很流畅,属于能一口气读完型。这应该是一部文学作品吧,富有禅意与哲理,非常入心。出身婆罗门的悉达多,...
《悉达多》这本书薄薄的,读起来很流畅,属于能一口气读完型。
这应该是一部文学作品吧,富有禅意与哲理,非常入心。出身婆罗门的悉达多,幼年接受良好的教育,成长为一位健壮优雅的少年,他有着非同一般的心智,悟出了——
【真理是无路之国】
为什么毫无过错的他要每天沐浴一新,试图洗清自己的罪孽呢?难道阿特曼不是存在于他的内心,源泉不是在他的心中流淌吗?人必须找到自我之内的源泉,人必须拥有它,其他的一切只是探索——是弯路与错误。这就是悉达多的思想:这就是他的渴求,他的悲哀。富足的生活、父母和他人的爱,无法使他感到满足,他决心成为一名沙门。道别父亲这一段初读平平无奇,要结合后面章节中悉达多对自己儿子的感情,读来才句句扎心——
【道别父亲,成为沙门】
……父亲一次次走出房间,看见悉达多仍伫立在月华里,伫立在星光下,伫立在无边的黑暗之中。他默默地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那小屋里伫立不动。他的心中充满了怒气和焦虑,充满了恐惧与忧伤。黎明破晓前的最后一个小时,父亲再一次来到屋外并走进悉达多的房间,他看到少年仍旧站立在那儿;他显得高大而陌生。「悉达多,」他说,「你在等待什么?」……第一抹天光投进室内。父亲看到悉达多的双膝微微颤栗了一下,但悉达多的脸上却没有颤栗,他的目光注视着远方。终天,这位婆罗门意识到悉达多再也不能留在家乡陪伴他——他已然离开了。父亲轻抚悉达多的肩膀。“你将进入林中,”他说,“并成为一名沙门。如果你在林中找到天堂之乐,回来传授给我;如果你遭遇幻灭,仍回到我身边,我们将再次一同向诸神献祭。现在,你去吻别你的母亲,告诉他你的去向。至于我,我该去河边进行晨间沐浴了。”说罢,他的手从悉达多的肩上滑落了下来。……书中令人几欲落泪、发人深省的语句很多,我们这篇文章重点摘录【父与子】部分的内容。小悉达多的母亲伽摩拉,是名美丽的名妓,悉达多惊叹于她的容华和聪颖,决心师从她学习情爱的秘密。她告诉他必须准备好尊贵与钱财。悉达多通过富商伽摩湿瓦弥学会做生意,入人间世。悉达多经常拜访伽摩拉,他发现她与众不同,内心有一处宁静的圣地,可以随时退避并在那里成为自己。慢慢地,富人们灵魂中特有的病症浸染了悉达多。他再次在痛苦中觉醒,脱胎换骨的悉达多回到了渡口,与当年送自己过河的船夫维酥德瓦一起劳作,聆听河水的声音。
而伽摩拉在他失踪时发现自己怀孕了,生育了小悉达多。又在带小悉达多朝圣的路上被蛇咬死在了渡口,悉达多听闻求救声奔出,认出了伽摩拉和自己已8岁的儿子——
【放手:悉达多之子】
孩子哭泣着,惊恐地参加了母亲的葬礼,随后他又惊恐而阴郁地听悉达多呼他为儿子并欢迎他住在维酥德瓦的草舍里。一连数日,他脸色苍白地坐在埋葬死者的土丘上,茫然望着远方,紧锁着自己的心房,在自己的命运面前挣扎、抗争。悉达多体谅地待他,任他自便,他尊重孩子的悲伤。悉达多知道,自己的儿子并不了解他,也就不能像对待父亲一般地爱他。然而,他逐渐清醒地意识到,这个八岁的孩子是一个被母亲惯坏的小太保。这孩子从小在富有的环境中生活,习惯于精美的食物,柔软的睡床,习惯于支使仆从。悉达多懂得这个骄纵而伤心的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在一个穷而陌生的地方心满意足。因此他并不逼迫他,只是默默为孩子做了许多,他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吃。他希望以这种善意的耐心逐渐赢得孩子的心。最初,当孩子来到自己的身边,悉达多曾自以为富有而幸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孩子仍旧冷漠而易怒。当那孩子终于现出傲慢而叛逆的本性,当他拒绝做工,冒犯长辈,当他洗劫维酥德瓦的果树,悉达多开始意识到,他的儿子并未带给他丝毫快乐和安宁,而只是增加了他的烦恼和悲伤。可他爱自己的儿子,他宁愿承受自己的爱所导致的烦恼和悲伤,而不愿接受没有孩子的快乐和幸福。……一连几个月,悉达多耐心地等待,希望自己的儿子最终会理解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会接受他的爱,甚至希望会有所回应。一连几个月,维酥德瓦观察着这一切并默默等待。一天,小悉达多的叛逆和任性使他的父亲苦恼不堪,他还打碎了两了饭碗。当天晚上,维酥德瓦把悉达多拉到一旁并与他交谈。「原谅我。」维酥德瓦道,「作为朋友我必须与你谈一谈。……那只小鸟习惯于另一种生活,另一种巢穴。他并非像你一样带着嫌恶欲呕的感受逃离财富和城邑,他是违背自己的意志被迫离开这一切。我已经多次诉求于河水,我的朋友,而神圣的河水笑了,它由于你我的愚笨而笑得发抖。水归于水,年轻人则归于年轻人,你的儿子在这儿不会得到快乐。你去听一听河水之音。」悉达多面色忧虑地望着维酥德瓦那布满皱纹的慈祥的面容。「我怎能与他分享呢?」他羞怯地轻声道:「再给我些时间,我亲爱的朋友!我在为他而战,我在征求进入他的内心;我要以爱和宽容赢得他的心。有朝一日河水也会与他交流,河水也在召唤他。」维酥德瓦的微笑变得更为温和,「当然,」他道,「河水也在召唤他,他也属于那永恒的生命。…… 我知道,你从不苛责他,你从不惩罚他,你从不命令他——因为你懂得宽和胜于严苛,滴水胜于岩石,仁爱胜于暴力,好,在这一点上我称许你,然而认为自己不会去苛责他,不会惩罚他,这难道不是你的误解吗?难道不是你在以你的爱去束缚他吗?难道不是你在以你的善意和耐心日复一日地去羞辱他并使他的处境更为艰难吗?难道不是你强迫这个傲慢、骄纵的孩子与两个老朽的山野之人一同生活在草屋里吗?而对我们来说,稻米甚至已经是美味佳肴,我们的思想与他不同,我们的心已然衰老而平和,我们的路也与这个孩子不一样。他难道不正是在为这一切所局限和惩罚吗?」「送他进城,送他到他母亲的宅第,那里还会有许多仆从,把孩子交给他们,如果仆从不在,就把他交给一位先生,并非仅仅为了教育,而是为了让他见到其他的少男少女们,为了让他生活在他所归属的世界里。你从未这么想过吗?」「你能看透我的心思。」悉达多悲哀地说,「我经常有这种想法,但是像他这样心肠刚硬的人,我如何能放他回俗世生存呢?他一定会自认为高人一等,他一定会在享乐和权势中失去自我,他一定会重蹈他父亲的覆辙,他会深深堕入轮回之中。」「……你真的以为你的愚笨能使你的儿子得以幸免吗?你这样做就能够佑护你的儿子免于轮回吗?如何可能呢?通过调教、祈祷或是训戒吗?……又有哪一位父亲,哪一位导师能够阻止他过自己的生活,阻止他沾染生命的污垢,阻止他背上罪孽的重负,阻止他亲口吞下生命的苦酒,阻止他寻觅自我的道路?亲爱的朋友,你真的认为有人可以免于自我之路吗?难道仅仅因为你期望你的幼子免于悲哀、痛苦和幻灭就可以使他得以幸免吗?然而即使你为他死十次,也不能丝毫改变他的命运。」……悉达多……心情烦乱地回到草舍,却怎么也无法入睡,维酥德瓦所说的一切无一不是他自己已然思索而且深知的。然而,要用这样的理智却无比困难,比他的理智更为强烈的是他对儿子的爱、他的热诚、他对于失去孩子的恐惧。他可曾对一个人如此彻底地奉献自己的心?他何曾对一个人如此深挚地爱过?爱得如此盲目、如此痛苦、如此绝望又如此快乐?悉达多无法接受他朋友的劝告。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容许自己的孩子支使他,容许自己的孩子对他无礼,他只是默默无言地等待。他开始每天一度的善意与耐心的无言之战。维酥德瓦同样无言地等待,善解人意,友善而克制。他们两人都是忍耐大师。……他真切地体会到他对儿子的那种盲目的爱是一种极富人性的情感,这种爱本身就是轮回,就是从深水涌出的烦恼之泉;同时,他也感到这种爱并非毫无价值与意义,因为那毕竟源于他的本性,即使是这样的情感、这样的痛苦与蠢行也需要亲身去体验。第二天早晨孩子已经一去无踪……悉达多远远看见那只小船泊在对岸,他明白:孩子已经逃走了。这一大段摘抄(略有缩减)的文字,写尽了一名父亲的挣扎与痛苦。
「我必须跟着他,」悉达多道,「一个孩子无法独自穿越森林。他会丧命的。」追到自己相遇伽摩拉的地方,悉达多(确认了孩子的安全也)仿佛看到了轮回。
在园门前久久伫立之后,悉达多意识到驱使他来到这里的那种欲望是愚蠢的,他并不能帮助自己的儿子,他不应该把自我强加于他。他对那逃走的孩子感到一种深深的爱,像一道伤口,而同时他又感到,这伤口不应在自己内心溃烂,而应开花结果。…… 他悲哀地坐下来,感到自己内心的某种东西已然死去。他感到虚无,看不到任何快乐,看不到任何目标。他抑郁地坐着,等待着。……他长时间蜷缩在那儿,花白的头发上已聚满灰尘;…………然后他默默地随维酥德瓦穿过森林,回到了渡口。两人谁也没有提到刚刚发生的事,谁也没有提到那孩子的名字;两人谁也没有谈及孩子的逃遁和心中的创伤。【学会放手后】
悉达多仍时不时感受着蚀骨的痛苦。
悉达多渴切而痛楚地思念自己的儿子,体味对他的怜爱与柔情,任凭这痛苦咬噬自己的心,并以此体验了所有的爱的愚痴。这内心的烈焰并未自行熄灭。他坐在河边听水:
每个人都执著于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目标所困扰,每个人都在经受痛苦。他用心去听:
水中他父亲的形象,他自己的形象以及他儿子的形象汇流在一起,伽摩拉的形象也显现并随流而去……所有人的形象都融入不息的河水,河水包容了所有人的追求与渴念,欲望与苦难。于是河水之声也充满了渴求,充满了刺心的痛楚,充满了无餍足的贪欲。河水向自己的目标流去。……所有的漩涡与波浪都痛苦而急切地奔向自己的目标——许许多多不同的目标:奔向瀑布,奔向大海,奔向河流,直至百川汇集的大洋。所有目标都终将达成,而每一个目标之后都必有一种新的目标出现。……悉达多,学会了不与自己的命运抗争——
他的脸庞放射出一种智慧的宁和,不再有意志与这种智慧相佐,这种智慧已然最终达到了圆成,委身于时间与生命之流中,随流而下,充满慈悲与同情,与万物和谐统一。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