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这本书十分风靡。闲来无事就买来翻了翻,确实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本书是李诞对多年脱口秀的工作经验总结后...
近日来《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这本书十分风靡。
闲来无事就买来翻了翻,确实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本书是李诞对多年脱口秀的工作经验总结后写成的,并且在书的开头就一再强调——这只是一本工作手册,是用于内部沟通的,并且只是他的一家之言。
在书的最后对李诞的访谈中,李诞自己也说,这是他的经验和当前他认为对的事情,但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来反驳和讨论。
整体通读下来,其实李诞这本书写得很真诚。
他既没有强行将自己的想法塞给别人,也没有依仗自己在脱口秀行业耕种多年的资历,强行将自己的一家之言绑定成行业标准,甚至多次强调这只是他的经验总结和流程化操作的内部标准而已。
读者从中读到的,除了他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具体事务以及解决思路以外,更多的是一种思考问题方式的路径还原和对这一行业的价值与定位的思考——原来脱口秀行业是这样的,原来李诞以及脱口秀演员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原来他们会这样解决问题,原来他们是这样想的……
脱口秀表演,说到底也是跟艺术挂钩的行业,工作性质倾向于创作类、灵感类。
如果读者本身是属于这个行业范畴的,平时的工作是以创作为主,那么读了以后可能会引发不少的共鸣。
因为书里讲的很多内容,并不是只有脱口秀演员和编导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它几乎是类似行业的通病,或者说正是你我当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他真诚的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写出来给别人看,那我们也就把它当成是一位前辈或者说资深社畜给我们带来的经验之谈。
有用,就听一听,哪些方法有价值,就直接拿来主义,如果觉得通篇胡扯也没什么,就当看本流行书消谴时间了。
而书里也恰好就是这样的态度和价值观。
就这一点来说,我是很认同的。
没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认知、思考、转化吸收,甚至排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罢了。
读完这本书,最能引发我的共鸣的,是以下几点:
1.法取其上者得其中。
其实这是一个通用法则,各行各业如此,每个人都如此。
学习一流,模仿二流,最终成为三流,其实也能过得不错。
2.学习的是思考过程。
不要抄袭,不要融梗,这样会伤害自己的创作能力,且你永远不会和别人一样思考问题,所以也根本不用担心丧失自己的风格。
但是大多数人恰恰会担心这一点。
3.完成比完美重要。
首要的是量,量到了再谈别的。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人既谈不上天赋也谈不上努力,还要一直在纠结哪个更重要,其实都重要,要先做,先积累,才会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向。
而做也不是做完就完事,是要不断地修改、不断地完善的,就是写逐字稿,改到不能再改,删到不能再删为止。
4.边界感。
写毛笔字的人讲究运笔在生熟之间——其实创作也是一样,技巧太纯熟,故事就讲得太规整,显得很假,但如果完全脱离掌控,就是胡闹。所以手法在生熟之间,在【一种控制下的失控】,才会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边界感这一条,我认为适合所有场景,包括工作、创作、为人处事怎么拿捏度,其实说到底,都是一种边界感。
5.什么是节奏。
节奏,就是先同步,再引领,然后无限循环。
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先共情,吸引别人,再引领,售卖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把这个过程无限循环。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节奏,都有自己的特点,风格,价值观。
要学习的是找到节奏的方法,而不是去模仿别人的某个动作、某个眼神、某个段子、某个语气。
书的内容不多,很快就翻完了,总之通读下来,会有一种通畅感。
就算你认为内容不尽如人意,把它当成一本闲暇时的消谴读物也是不错的。
以下是全文内容梗概:
写在前面——这是一本工作手册。
脱口秀,作为一个行业出现在中国,发展至今,还不到五年。脱口秀的日常工作:编剧,前期策划,后期剪辑,敲嘉宾,现场执行,商务对接,前采对稿,编剧读稿,上台表演,剧场经营,谈客户,谈投资,谈平台,谈签约,谈解约,线上线下,台前幕后。第 1 章 首先,这是一份工作
工作的本质是交易,我们在用自己的时间和才能,通过一家公司,与市场交换金钱。此前的相关职业:节目编导,整合营销,新媒体编辑,来到这个行业会使不上劲,得从头开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的著名理论,公司会产生的原因,就是人们自己直接与市场交易成本太高,公司会给大家省点劲。那也就是说,当你跟公司交易,比你直接跟市场交易还费劲时,你就可以离开这家公司,过更好的生活了。有了交易成本这个概念,大家就可以想想,你平时工作中感到的费劲,多少是因为公司弱智带来的,又有多少是因为市场本身的残酷带来的?不在这家公司,那份残酷就不存在了吗?有多少费劲是可以通过内部努力解决的,又有多少是只能面对的?当然,如果你发现了怎么都解决不掉的问题,离职,甚至转行,永远都是一个可选项。这也是我说过永远鼓励大家在找更好去处时离开的原因,优秀人才的离开,至少能让这家公司改掉一些毛病。这是一份工作,拿了钱就先办事,办好事再说别的,不想再办事,也要想好,去哪可以继续拿钱,拿更多钱。第 2 章 其次,这是一份和生活分不开的工作
要意识到你的全部人生,都一应要为你的创作提供养分,为它服务。写东西,梳理思考能产生很多新思考,也推荐大家没事多写写。创作,是一份调动你一切人生的工作。一份即便调动了一切,也常常创作不出来的工作。你在看影视剧的时候是只看剧吗?还是会观察镜头调度,观察剧情推进节奏,甚至思考预算?如果不能主动养成这样的习惯,去看一些学院派拉片的课程,经典的周传基,新一点的就看新片场出的课程。福尔摩斯说,看和观察是不一样的。越早丧失看剧的乐趣,越早发现观察剧的乐趣,越早成为一个合格的以创作为生的人。放弃看的乐趣,享受观察的乐趣——这样的测验不只在看剧时,在面对一切时都一样。像疯狗一样去占有,把世界据为己有的办法只有一种,就是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创作。脱离工作节奏,远比脱离生活学习更可怕,对创作来说更致命。别离开战场,别离开战友,别离开敌人。好的工作节奏,就包含了学习,包含了养分。不能实践,就等于没有学。最好的学习,也是在实践中学习。以赛代练,错得够多了,自然就会了。第 3 章 请写逐字稿
你的量够吗?能不能做到每天起来,先写五个段子,再去玩手机呢?能不能做到每天睡觉前,把早上写的五个段子改理更好呢?先从最基本的实操讲起:请写逐字稿。不要写谐音梗、网络用语。所谓取法其中得其中,是对创作最基本的追求。不要抄袭,因为会伤害创作。一个本来有创作能力的人,天天取法其中,创作能力会变低。请仔细检查你的稿子,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把字词删到不能再删。去找比你厉害的人帮你改稿。保留文档修改痕迹,看一个人改稿,可以看到他的取舍,也就是能看到他的思考过程。学习永远是学思路,学他是怎么想的,放心,你永远不可能像他一样思考,不用担心自己丧失个性。最重要的提升写稿能力的方法:天天写。什么是干行活儿呢?就是专业的。再一次,还是那句话,这是一份工作。第 4 章 如何开始:是洞察还是负面情绪?
创作不能靠雷劈,创作要没事就劈自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创作还有另一方面的意义,你的段子要传播是需要主题的,是需要好笑之外,还说了一点什么的。第 5 章 讲故事也是一种价值观
我们永远不可能准备好。脱口秀与相声:脱口秀是现实主义创作,相声很多时候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现实主义,直接反映眼前生活的,一定是带价值观的,这样的生活是值得或者不值得过的。解决的是: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为什么,建议去看哲学书。但在写脱口秀的时候,是很应该思索为什么的,为什么的最佳答案,就是各种各样的笑话。呈现自己的价值观,是去找到跟你想法一致的人,而不是改变尽可能多的人。产品经理俞军关于用户的定义,我们可以好好借鉴: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用户与你表达出的价值观产生了一种共鸣,这一小部分价值观只是那个观众人生的一个侧面,我们要找到的是这无数侧面的集合。第 6 章 徒劳的准备
对镜练习,回看录像,心里默戏,都是必要的工作。写作的时候,要预想自己登台时的样子,甚至也要预想观众的反应。如果上台发现就是不反响,那就按逐字稿讲完,大大方方地下来。按照逐字稿讲,失败了,也是有意义的失败,可以找到调整的方向。第 7 章 表演的目的始终是让人相信
真诚是第一位的,通过表演,把真实的价值观分享给观众。表演这门艺术,根本原则是让人相信,脱口秀表演就是让观众从相信你开始,慢慢理解你,爱上你。写小说,拼到最后是拼人格。a.咬文嚼字:语音象征主义。脱口秀都是在演自己,在台上的声音最好不要与台下真实的自己区别太大,声音也不要变得太多,尤其是有了播音腔、舞台腔,会影响真诚感。所有让你心头一动,感到“话还能这么说啊”的时刻,都是可以学习咬文嚼字的时刻。b.津津有味:把情境原还到舞台上。把一件事说得津津有味,是脱口秀演员表演的基本素质。方法就是把你要表演的情境还原在眼前,让听你说话的人仿佛看到了一样。在说的时候,脑子里想着那情境——即使那情境是编造的。文字只是索引,情境才是真正要在舞台上展现的东西。关键是还原,不是表演。其实真正的好演员都是在还原,而不是在演。第 8 章 看观众还是看镜头?
真问题应该是:我在台上时,注意力应该放在哪里?第 9 章 小情境与大情境
小情境就是你的一个又一个段子。大情境就是你的主持。这种区分只是为了方便理解,真的开始创作、表演,请忘掉,其实所有理论知识在创作时都是想不起来的,但,在修改创作时也许可以提供帮助。大情境小情境融合的一刻,你与你表演的你,在台上合二为一的时刻,就是揭示宇宙真相的时刻。会特别狠,会达到那种超越好笑的效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是一份终身职业,一份与你的一切不能分割的工作,有意义的失败远远比无意义的成功有价值。出发点,要拉长时间来看,目的始终是成为更强的脱口演员,而不是伺候好那一场,那一天的观众。目的是通过逗笑观众磨砺自己,而不是逗笑观众。炸场是副产品,正如名利也是副产品。第 10 章 只有情绪是真的
认知科学总结一句话就是,面对一个大脑,想要影响它,最好是从情绪进入,再去说服理性。在提出一个看法之前,先讲一个故事,先在情绪上拉近彼此,唤醒你对某些困境的情绪记忆,再小心翼翼地说出我的观点,试图把它放进你那武装完整的新皮层。情绪顶上去了,就是有共鸣了。写毛笔字的人讲究运笔在生熟之间,运笔太熟,控制得太好,字就硬;完全失控,就是胡闹。一种控制下的失控,写出的字才会有“自然”的感觉。我一个导演朋友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演角色就是演弱点,关键是找弱点。”我们总是会鼓励演员打开自己,就是鼓励演员敢于面对自己的弱点,甚至拿出来给人看。你的弱点,就是全人类的弱点,你那份情绪,是人类共有的情绪。打开自己的目的不是真的把所有隐私都说出来,而是把那种情绪带到舞台上。不是要讲全部的隐秘经历,但是一定要还原那份别后心情。第 11 章 永恒的难题它终于来了:到底什么是节奏?
艺术行业中只有对你有用的规律才是规律。别人说的当感悟看就好了,规律还是得自己去摸索。做脱口秀表演有实操价值的关于节奏的定义,是:节奏,就是先同步,再引领,然后无限循环。在教育学中也有一个N+1的理论,即教小孩每次要先同步聊大量他本来就知道的N,再去一点一点地+1。先跟观众找共鸣,就是情绪,为了同步。然后要引领,让预测落空。不停找到同步,做出一点点引领,打破,重建,再同步,再引领。这个过程是有节奏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效法其自身,道自然而然成立,道就是这么自在,道有自己的节奏感。人也应该一样,自然而然成立,自然就是自己的节奏感。第 12 章 比永恒更难的难题:到底什么是风格?
风格,就是你的天赋加上你的经验。你的风格,就是你的人生。风格,就是你的人格魅力。甚至可以认为,风格更可能来自你的缺点,而不是你的优点。第 13 章 《吐槽大会》为什么没有综艺花字?
秀的生产流程是个下降曲线。一台秀的效果,在文本上看起来最美,在最高点;去演出的时候,尤其是嘉宾来演,80%效果都要折损;再到播出,就算是脱口秀演员的表演,也注定有屏衰,效果又打折扣。本身具备做秀的能力,配上对节目的开放心态,试着做出一条波动大,但高点更多的曲线,强文本保证出发的高点,强设计保证进程的高点。第 14 章 五分钟一段的脱口秀该怎么写
语言鲜活,话题当下,主题清晰,结构完整,文笔流畅。这是800字作文的要求,差不多就是个五分钟的段子。第 15 章 你必须要当众成长
人天然喜欢看成长,你要用五分钟的时间成长给他看,观众就也会成长。电视剧中的人物,基本是不变的,观众看的是这么一个性格的人面对各种状况的反应。而电影的主角就是要成长,一番历险之后,结尾的主人公与开头的自己有了不同,最好他还改变了世界。电影是关于改变的。或者你也可以没有任何成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是,你通过这五分钟让观众知道,你意识到了人生的无解——这也是一种成长,这是智慧的成长。人生本来就是秀,做脱口秀这一行所做的一切秀,都是在还原人生而已。第 16 章 开读稿会的正确方法
创作只能是独裁的。集思广益,但最终还是只能由负责的人决定。怎么提升读稿会的效率:a带东西来。不要空手踏入任何一个会议室,把稿子写好了再来。
b目标明确。来开会,就是为了把问题解决,向终点靠近。
c谁负责听谁的。创作只能是独裁的,集思广益,最终还是只能由负责的人决定。
d用更好的创意否定别人。不是不可以否定别人,而是请用清晰的意见,更好的创意来否定。而不是只说一个,我觉得不行,或者你别说话了。
第 17 章 每个人都该学会卖掉自己的想法
通过你的专业判断,想出真的会对对方好的方案,然后说服对方接受,这就是pitch的全部工作。第 18 章 前采的本质
保持专业,时时刻刻都做到专业,这样跟你接触的人才不会轻看你,才愿意信任你。前采,就是事前采访。前采的工作方法:a做足准备。大量观看你要前采的明星的采访,节目,提前了解他,并猜测他最想说什么。甚至要掌握他的语气,模仿他说话的节奏。是要为他写稿,他即将成为你笔下的角色。
b不要给人拒绝的机会,给选择。更流行的理论,永远给对方高中低三个选项。高的太贵,便宜的不想要,目的就是让对方选择那个早就计划卖掉的中间项。永远设计好陪跑方案。让他去思考说哪个,而不是说不说。
c问“是什么”,别问“为什么”。问事实,别问想法。问行为,别问理由。问事,别问人。
d你的稿子至少有一半要在现场完成。人类发展语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系社会关系。聊八卦可以快速拉近距离,但要把握分寸。稿子至少要有一半在前采时完成,要让他当面点头认可,这会给后面的工作省很多事,不仅工作量会变少,更重要的是,当你表现得如此专业,会赢得对方的信任。
e像爱上角色一样爱上嘉宾。编剧理论的书,都会告诉你要爱上自己的角色,不管他是正派还是反派。
f吐槽的本质是有选择的真实。保证说出来的是真话,而不是把所有真话都说出来。
脱口秀 问与答
写作是最好的思考方式。最早的哲学家都是靠谈话来思考,这是很有道理的。坐那儿干想是想不出来的,灵光乍现的东西没用。用冥想的术语来说,就是止观得太多,但心流太少。要享受生活,还是得全情投入到生活里。观察和心流这两种体验,都要有。哪怕为了心理健康着想,如果一直是个清醒的人,那一定要生病的,理性病。如果一直在心流之中,可能就要疯了。就在这两种状态中波动。所谓的未来,就是过去。听段子的过程中,你在等,就是铺垫,你等到了,就是梗。没等到,就是垮了,如果你等的过程中走神了,那就是他没有铺好。最厉害的,当然就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其实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形式是内容的一种,只不过大家为了讨论方便,更倾向于把故事性的东西叫作内容,其他的都叫形式。表演也是内容。学习一流,模仿二流,成为三流。而一开始就学习二流,那就成为不了三流。仔细检查你的稿子,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把字词删到不能再删。你的目的是还原那个情境,而不是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事。最重要的提升写稿能力的办法就是天天写。大家应该去看看现实世界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去坚持自己的观点。中国现在最火的十个脱口秀演员,哪个是靠灵感火的。每个人想法不同,但我们讨论的是客观世界,我有我觉得的东西,但不能把我的观点强加给你。我只能总结,告诉你,这个世界的大概率是什么。做一个脱口秀演员大概率不是靠灵感的,事实是佐证我的观点的。灵感是否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变得稳定?不需要。要练到不需要这样的东西。灵感会来的,它还是会光顾你的,但你不能干等。练也不是写完就算了,是需要一遍一遍地去修改的。肌肉是怎么长出来的,是要把它拉伤了才会长出来。肌肉增大的过程是拉伤。脑子也是这样的,是需要把它拉伤的。拉伤的时候,多喝点牛奶,多读点书,那个缝隙弥合的时候,你就发现,变大了。你必须得过度劳作。没什么过度的,说的过度,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过度,觉得不想再写了,再写就腻了,但就是这个时候才是进化的时候。你觉得不爽,就是你要突破的时候。这时候你退一步,你就过不去了。但你过去了,再去写就太容易了。《喜剧圣经》里面有讲“难、怪、怕、蠢”这几种负面情绪是最好写的。就是你觉得这事特别难、特别怪、特别可怕、特别蠢,这些都算负面情绪。张博洋的理论是,如果一件事引起了他的负面情绪,就说明这件事一定是有问题的,只要把里面的逻辑问题揪出来捋清楚,就会非常好笑。全部的核心秘密就是量,量够不够。尼尔盖曼也说过类似的话,就是写作的时候,可能先写出来30万字,这30万字都是垃圾,但那30万字就是为了你后面真正要写的20万字作准备。ego,自我价值感,自我;大家不要有那么大的ego,不要觉得我说个脱口秀就怎么样了,就改变世界了。不要有这种幻觉,这会影响到你的状态。但事实上它就是会发生的,就是会改变别人。我们都有这种经历,读了某本书,听了某段话,觉得自己的人生突然有开窍的感觉。这肯定会发生的。所谓的幽默技巧,就是让这些话能够出口,让听的人能接受,说的人也能开口。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