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的认识心理学,将心理学融入生活,就要学会在生活中汗牛充栋的“根据研究表明……“中明辨是非,这实在不是一件通过“常识”就可以...
要真正的认识心理学,将心理学融入生活,就要学会在生活中汗牛充栋的“根据研究表明……“中明辨是非,这实在不是一件通过“常识”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但也并非是一件难事,通过阅读这本由Keirh E. Stannovich 教授写的《这才是心理学——看清伪心理学的本质》,可以让读者带着正确的批判性思维去看生活中的“心理学”。我作为一位心理学的初学者,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思考:
心理学是一门多样性的独立学科,其研究采用科学方法来探究人类及动物的所有行为,而且,从这一知识衍生出的实际应用是具备科学基础的。那么,科学是什么,科学有三个重要的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分别是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产生公共知识、验证可解决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要可重复的和同行评审的。
有一些伪心理学的理论是没有经过同行评审却在媒体中肆意散播的。比如:小时候养宠物长大后比较不会成为少年犯等等带有迷惑性的研究。 除了媒体报道的披着心理学皮的伪心理学,生活中的世俗智慧有时也凭借着它的年代久远性迷惑着百姓。世俗智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识”,我们经常在茶余饭后的时候听见家里的长辈对你说“三四而后行”的同时,你的朋友对你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面对这样的状况,你应该选择向哪一句的方向走呢?你不知道,因为无论你听从了哪一方,另外一方总是会用上几句“常识”来对你进行评论。就比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常识像时具有魔力般永远弥散在我们的生活的处处,让我们在一次次行为当中更加对这些常识深信不疑。误以为他们真的就是能够解决问题的良方。
然而,常识总是在事后才被证明是正确的,我们永远无法在事情真正发生之前告诉你这就是真理。所以我们有了一套常识来替我们解决生活中充满两面性的事情。虽然常识出现谬误的例子俯拾皆是,但是我们总有那么一群人对他们深信不疑。他们无视心理学界提出的反谬误,甚至想要消灭对于他们来说不一样的声音,但是真理是不容反驳的。我举个例子,在古希腊,女人是不能投票的。在美国,黑人是不能和白人一起做公交车的。在中国,女性都是要裹脚的。以上的种种事情在现在看起来是多么的可笑,但是对于那种风气盛行的时代这就是常识。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了这些常识的谬误性才让这些常识逐渐脱离我们的生活,他们也不再是常识了。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在常识面前扮演的角色,就是对这些众人皆知的常识进行检验。因此,心理学往往是“传递坏消息的信使“,宣告原本为人们所接受的常识再无立足之处。
举一个例子就能很明显看出来,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容易我们就能判断这两个俗语的矛盾之处,但是要想证明一个结论是错误的不是仅仅加一个否定词就完成的事情。作为心理学家,为了检验这个理论的真伪,必须要通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来进行严格的检验。最终得到一个结论,但是有趣的是,这个结论并不一定是真的正确的,因为一个成功的理论,必然具备一个重要的特性——可证伪性。
可证伪性即存在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性质,简单来说,就是当你重复这个实验的时候,存在某种可能性是和这个理论的相违背的。在很多实验当中,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对照组,即不做任何处理,和处理过的实验组进行对比,来检验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是利用了理论的可证伪性来重复这个实验。
一个合格的理论除了要具备可证伪性之外,还要能够做出具体的预测。并且,这个预测越具体,这个理论的可证伪性越高。这个两个特点之间的联系是呈正相关的。
当一个理论被证伪并不意味着要非得构建一个全新的理论,因为新理论应该是能够解释所有旧理论能够解释的事实,还能够解释旧理论无法解释的事实。复杂的理论通常是大体上正确而非完全正确,大体正确的判断可能更接近事情的真相。比如:从地球是平的,到地球是圆的,到现在地球是一个扁球体的变化,就是一个理论不停被证伪然后修正的过程。所以很多理论是暂时性的,是可以被修正的,但不代表理论是不存在的。正是这样的通过证伪引发的理论修正,心理学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但是我们却经常会犯不理性的错误。很多人会误以为坐车比坐飞机安全,小孩去游泳比去一个家里有枪的朋友家里玩安全…但其实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表明坐车的死亡率比坐飞机高得多,小孩在泳池溺水的可能性比在朋友家误玩枪支而死的可能性大得多。但是尽管数据摆在眼前,我们也难以去真的接受。原因在于尽管这是小概率事件,但往往因为发生的频率低,因此一旦发生,媒体迅速报道,各种新闻报道席卷而来,让受众为此感到震惊以获得关注度。而我们也乖乖的上钩了。正是因为这样的鲜活性误导了个人对某个事件的风险系数的判断。让我们误以为万年一遇的悲剧比生活中的交通意外更来的危险。
除了对生命安全的判断失误,我们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共情能力也会因为传达的媒介不同而表现不同的反应。简单的一幅话梅的图片和两个字“话梅“,前者让我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话梅的魅力,而后者需要我们用更长的时间去处理这个信息才能达到相同于图片引起的反应。更或者是懒得去处理话梅文字所代表的背后的意义。我们也可以通过操纵数学中的横纵坐标的间隔来使某两个变量看起来非常相关或者是毫不相关,因为我们对图形的处理往往快于文字,并且更容易影响我们的决策。为了避免这种不理性的判断,我们要学会像重视图像材料一样重视以数字文字形式表达的抽象材料。
最后我想谈论一下对爱因斯坦综合征的理解。
很多媒体在报道某个事件的时候为了博得受众的眼球常常以一种突破性的、劲爆的文字来当作标题,这样的做法常常让人们误以为科学的突破是一夜之间的,某个新的理论的提出是颠覆了以往的众多理论的,一夜暴富是存在的……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一系列非凡的理论灵感重新定义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等基本概念,在当时引起了物理界乃至世界的轰动。这时牛顿经典力学理论难道就不再正确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爱因斯坦的理论的提出并没有否定牛顿的理论,相反,相对论恰恰是建立在牛顿的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相对论能够合理的解释牛顿的理论,并且进一步拓宽了牛顿理论的适用性和广阔性,能够解释更多的运动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新的理论必定遵循“关联性原则“,也就是能够解释旧的理论所解释的现象。
这就保证了科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的进步。
关联性原则同时也可以应用于选择哪一理论进行验证更有价值。比如同时有A和B两种疗法都是针对同一个疾病的相同方面,但是两个疗法都没有经过验证,那我们选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考察两种疗法和过去的疗法中的关联性,可以试想,如果A疗法和以往任何疗法的关联性都非常低,甚至毫不相关,而疗法B与过去的疗法有较高的关联性,那么我们认为疗法B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在验证一个理论的时候,通常是要重复实验的,但是有时候检验某一理论的实验都本身具有瑕疵,这个瑕疵如果在每一个实验当中都是一样的,那我们会认为这个理论有很大可能是因为这个瑕疵的存在所得出的一个特殊偶然的结论,这个结论不具有普遍性。然而,如果这个瑕疵在不同的实验当中是不一样的,当一个假设能够通过众多基于不同假设的证伪检验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是得到了一个强有力的结论。因为即便存在这么多不确定因素都能成功得出相同的结论,那么足以说明这个结论是多么具有普遍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很多可以证明生活中的哪些结论是错误的,那些结论是科学的方法。让我了解到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和辩证性,打破了我的固有思维,让我在思想碰撞的火花当中受益匪浅。能够用更加理性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中生存,在媒体所渲染的气氛中保持理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