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时间80%都用错了》读后感这本书两百多页,也不是很厚,内容也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地方,所以很快就看完了,用了大概半天的时间。...
《你的时间80%都用错了》读后感
这本书两百多页,也不是很厚,内容也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地方,所以很快就看完了,用了大概半天的时间。作者“连山”到底是个什么牛人?我查了几回百度也没查到,索性放弃了。关键还是在于作者透露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我之前在思考“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时,我说我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具人,没有许多情情爱爱只有工作的社畜工具人,并且我还在我的时间管理笔记首页写下了“工具人,工具魂,工具人都是人上人”的励志口号(略微中二),但是这一点和作者“成为高效生产者”的观点应当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与其说是渴望成功之类的成功学的理由,不如说是环境影响下我自然而然的决定。周围的人大多沉迷于一些浮躁的东西,真要做事情的时候也没什么人愿意去干,我不想这么随波逐流,所以我逐渐开始成为实干家的一员,然后做的多了我就发现自己很轻易的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了,回过头来看,认真工作学习还让我比周围的人少了很多所谓的感情、人际关系上的烦恼,这也在后来坚定了我做一个“工具人”的决心。我发现这些亲身经历都和作者在书中的论述差不多,所以看这本书与其说是学到了什么管理时间的技巧诀窍(都没有),不如说是在和三观相同、且经验比我更丰富的大佬的一场对话。
用我自己的理解总结一下本书对我有用的几个观点(去掉一些重复的、我已知的知识,仅仅是我认为、对我“有用”的观点,还有一些我自己感悟和总结的)就是:
1.我们的能力远超周围人给我们的标准,我们事情越多、越忙、越有压力,我们才会积极地做的更多更好;时间充裕、事情变少了,我们反而不知道怎么有效利用时间了。
2.减少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花费的时间。比如梳妆打扮去开会,会议成功达成共识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花费大部分的时间去打扮是没有意义的,适当的用小部分时间打扮就可以了,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准备会议内容上会更好。
3.一件事,要么做要么不做,要做就别想着路上的艰辛,想想成功的彼岸。
4.(我自己反省发现)事实上大部分人在管理时间上效率低下,不是因为他们缺乏管理时间的方法或者技巧,而是在实践中,大家压根儿就没有着手开始干!
5.不要让时间表成为束缚,不要死磕办事顺序,不要总为将来某项工作特别安排一段时间做,现在就做一切当下能做的事!(放暑假的前三天完成所有假期作业和开学前三天完成所有假期作业的感觉,是绝对不同的。)
6.越早准备越好,提前工作、不要积压;该修理的(身体或是机器)尽早修,不要总是等到最坏结果出现了再付出更多的代价;如果可以,最好平时就做些预防性的维护,这才是最低成本的方法。
7.观察比听讲能学到的东西更多,需要建议和学习的时候,直接去找“实干家”,采用“紧迫盯人法则”,学到的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8.和别人合作,预先梳理任务,带着方案去合作是事半功倍的;带着问题去合作是事倍功半的;如果双方都预先准备,那合作的时候效果是事半功三倍的!
9.作者比较工作狂的观点:休息日工作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零碎时间工作可以做更多的事!(这里我理解的全文的工作都是指“有产出的劳动”,不只是领工资的工作,所以打扫卫生、写作或者练琴什么的也应该算工作,但是消遣地看剧玩游戏不算。)
10.带着目标,用有效的时间去做有价值的事。(一点个人感悟:我之前的时间管理表上写的都是某个时间段我需要去做什么,但我很少反过来思考,“现在”我在做什么。所以我想当我们反过来,把一天中的许多“当下”在做的事记下来,看看自己做了什么、在做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感想和效果。)
11.倒霉糟糕、沮丧、精疲力尽(心累)、生气、昏昏欲睡......当我们有负面情绪而无法继续当前工作时,试试“转换工作”,让自己继续工作,不要停下来,工作才是调节情绪保持健康的良药;等到我们心情好了,再和家人朋友去做一些快乐的事。(当然如果是因为不断工作而精疲力尽的话,还是适当闭眼休息更好。)
12.工作才会带来意外的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真正的工作狂不是一个孤岛),成功只需要:提出要求、制定计划、认真实施、承担责任,并且做的更多更好就行了。
看完这本书和里面的观点,与其说是得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管理时间的技巧,或者说是学到了什么全新的知识,不如说是加深了我对自己的理解,让我明确了我做事的方式的方向。读书的价值不一定在于知识的更新,让人有所触动、有所改变,那么这就是一本好书了。我承认这本书激励到了我(在奇怪的方面?),不然我也不会破天荒写这么长的读后感了,而且实践起来我确实在今天做完了我之前和未来好几天想做的事,感觉很不错!
因此我觉得这算是一本好书了,尚可一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