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解放军从北到南,势如破竹。而富贵关心的只有眼前这把牌...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解放军从北到南,势如破竹。而富贵关心的只有眼前这把牌,要是再输了,就只能把家里的田地和房子全部抵押出去了。 他不知道这后半辈子的故事,就从这开始了。 不出所料,富贵在青楼输掉了所有的家产,父亲因此气死,母亲一病不起。媳妇家珍才生下儿子没多久,自己又被拉去当壮丁,生死未卜。按富贵的话来说,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散了。 三年过去,解放战争结束。富贵经历了战场上的九死一生,终于回到了家里,母亲已经不在了。好在还有家珍和一儿一女。日子总是可以过下去的。 新中国成立,贫苦农民都分到了田地,就这样过了些年,女儿出落成大姑娘,儿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虽然穷,但日子是一点点好起来了。 -------- 可对于富贵,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 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救县长夫人被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 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 一件件悲剧排着队出现,将日子里的温情一次次地撕碎。这不是突发事件带来的骤变,是在富贵大半辈子人生中慢慢出现的。 在富贵告别了上一次离别,要继续活下去的时候,在终于出现一点希望的火苗,准备照亮黑暗的时候,下一个悲剧就会如期而至,带走他生命中的至亲。用离别来熄灭火焰,又用温情来点燃希望,这是《活着》的残忍之处。 -------- 故事的最后,亲手埋葬了6位亲人的富贵,成了看墓人,和一头也叫富贵的老牛相依为命,继续耕种着这片耕种了一辈子的土地。 富贵的一生最悲惨的莫过于和亲人的生死离别,可作者对于死亡的发生,却描绘的过于直白,甚至说一笔带过,就像在描述一次吃饭喝水。但正是这样的“一笔带过”,读起来更令人窒息。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在这吃饭喝水的时候突然消失了,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被埋在土里,连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都没有,这真是作者给予我们的绝望和痛苦。 -------- 我们陪富贵走完了他悲剧的一生,于我们而言,富贵的一生是悲惨的,令人感慨的,尤其是嵌入在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富贵的人生悲剧,多了一层时代命运的色彩。读完后多的是感慨和悲恸。 但是对于富贵自己而言呢?富贵给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一生: 在大部分时候,他都是幸福的。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他有能干的女儿,善良的儿子和孝顺的女婿,还有一个小外孙,还有那头也叫富贵的老牛,还有乡里邻居和朋友,他们都是一群朴实善良的人,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他在年轻的时候饱尝了荣华富贵,在后半辈子又感受过亲情友情。这让他苦难的人生里填充着温暖。即使到了最后只剩下自己和一头老牛,但也得活着不是。 富贵给我们讲完了他的故事,今天的地也耕的差不多了,转头对着老牛絮叨起来:“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富贵的一生是动荡和苦难的一生,也是平静和快乐的一生。最后,富贵眯着眼看着夕阳,和老牛渐渐远去,老人粗哑的声音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唱着——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老人也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一个忍耐了大半辈风雨动荡,却依然能坦然生活的英雄。我想,在合上书后,我们也会同富贵一样,努力活着,顽强而坚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