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柜里翻了一大推,终于找到了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这次再看,是把一个一个案例串联起来...
书柜里翻了一大推,终于找到了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
这次再看,是把一个一个案例串联起来,一个一个案例是明线,底下的案例分析思想则是一条暗线。这一次的阅读则是找这一条暗线去了。
那么贯穿这本书的这条暗线是什么,按照王老师的话就是案例分析中我们需要用一种诊疗思维。王老师在书本举了一个比对性很强的例子,说的是,老师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可以按照医生看病的流程来。
1、你说病情,医生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提出各种假设。2、医生听完你的病情阐述之后,就让你检查(验血等等),通过检查医生要去验证刚开始的那些假设。3、医生看着你拿回来的检查单子,一旦发现与自己的假设是吻合的,就可以开药了。4、当然之后,你的病情有可能还有变化,医生就不断调整自己的假设,也不断验证自己的假设,也不断调整自己的药方。那类推我们做学生个案的分析,我们可以有怎么样的流程呢?
1、了解原因
学生出现任何的问题,背后都是存在一定原因的,或者一定有某种诉求。如果学生一有问题出现,我一下子给出一些解题策略,其实这些解决策略是带着情绪化的、是非理性的,也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我是不用去思考的。
所以学生一旦出现问题,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去寻找背后的原因。寻找原因是给大脑提供一定思考材料,否则大脑是空转的,在寻找原因中,也是我去尽可能地占有有关学生这个问题的更多线索。
找原因可以多维度地去找,也可以在谈话中,层层深入。
2、提出假设
在寻找原因之后,我会占有一定的材料,这个时候,我就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的最初的假设,假设应该多几个,对于问题,应该形成“多对一”的局面。
比如,学生跑到你的办公室,告诉你某某同学拿着她的彩笔肯不还。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提出多种假设了,你可以问告状的学生,是不是那位同学忘记还你了,也可以让学生问问是不是彩笔用完了不要意思还,或者再问问那位同学是不是现在还在画。让这些假设带着这位着急的同学去解决、去验证。或者这位同学回来就告诉你,那位同学还在画。那你就顺口说一声,那就让那位同学画完吧。当然这些假设也可能统统都不对,那就继续寻找原因,继续提出假设。
这看似是一个无聊的事情,实际是注入了很多思考在里面。
3、开出药方
验证过后,接下来就是干货时刻了。但是在这里,一定要警惕这样一件事情,老师不要给太多太具体的方案,这样学生就不要去思考了,他们会觉得反正老师会给我出主意,我不想也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尽量还是要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开药方,当然整体上来时可以把握方向。其实学生自己给自己出主意想办法的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老师给的方案说不准是一种外力施压,自己给自己的方案可能动力更足。不妨在开药方阶段,让学生罗列能够解决自己这个问题的所有方案,引导学生对于这些方案进行利弊分析,最后排序比较,选出自己愿意去执行的方案。
4、调整诊断
肯定有药不对症的时候,那就是继续调整假设,继续调整药方。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