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种四则
眼种四则,作者:张晓风。1、眼神夜深了,我在看报--我老是等到深夜才有空看报,渐渐的,觉得自己不是在看新闻,而是在读历史。美联社的消息,美国乔治亚州,一个属于WTOC的电视台摄影记者,名叫柏格,二十三岁,正背着精良的器材去抢一则新闻,新闻的内容是 ...
饮酒
饮酒,作者:梁实秋。酒实在是妙。几杯落肚之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平素道貌岸然的人,也会绽出笑脸;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会议论风生。再灌下几杯之后,所有的苦闷烦恼全都忘了,酒酣耳热,只觉得意气飞扬,不可一世,若不及时知止,可就难免玉山颓欹,剔 ...
谈看书后记
谈看书后记,作者:张爱玲。上次谈看书,提到《叛舰喋血记》,稿子寄出不久就看见新出的一部画册式的大书《布莱船长与克利斯青先生》,李察浩(Hough)着,刊有其他著作名单,看来似乎对英国海军史特别有研究。自序里面说写这本书,得到当今皇夫一爱一丁堡公爵的 ...
台北家居
台北家居,作者:梁实秋。“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原是调侃白居易名字的戏语。台北米不贵,可是居也不易。三十八年左右来台北定居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觉得一生奔走四方,以在台北居住的这一段期间为最长久,而且也最安定。不过台北家居生活,三十多年中 ...
贴身感觉:失意比失恋严重
贴身感觉:失意比失恋严重,作者:张小娴。失意比失恋严重某当日与闺中密友E同时处于感情灰暗的日子。E发现男朋友不再爱她,提议一起自杀。那时,某不想。过不多久,轮到某与男朋友分手,某告诉E,现在可以一起自杀。那时轮到E不想,E说:“他最近待我很好,我暂时 ...
忆青岛
忆青岛,作者:梁实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我尚未去过。《启示录》所描写的“从天上上帝那里降下来的圣城耶路撒冷,那城充满着上帝的荣光,闪烁像碧玉宝石,光洁像水晶”。城墙是碧玉造的,城门是珍珠造的,街道是纯金的。珠光宝气,未能免俗。真不想去 ...
贴身感觉:我在餐厅等你
贴身感觉:我在餐厅等你,作者:张小娴。我在餐厅等你我们都经历过在餐厅等待情人的岁月。初次约会、初次剖白、示爱、吵架、忏悔、分手、和好如初。恋爱离不开餐厅,回忆从这一间到另一间,等待的日子总是患得患失。相约等候的餐厅,最好有落地玻璃,可以一边等他,一边 ...
矛盾篇(之二)
矛盾篇(之二),作者:张晓风。一、我渴望赢我渴望赢,有人说人是为胜利而生的,不是吗?极幼小的时候,大约三岁吧,因为听外婆说一句故乡的成语 ...
脏
脏,作者:梁实秋。普天之下以哪一个民族为最脏,这个问题不是见闻不广的人所能回答的。约在半个世纪以前,蔡元培先生说,“华人素以不洁闻于世界:体不常浴,衣不时干,咯痰于地,拭涕以袖,道路不加洒扫,厕所任其熏蒸,饮用之水不经渗漉,传染之病不知隔离 ...
滇行短记
滇行短记,作者:老舍。滇行短记(一)总没学会写游记。这次到昆明住了两个半月,依然没学会写游记,最好还是不写。但友人嘱寄短文,并以滇游为题。友情难违;就想起什么写什么。另创一格,则吾岂敢,聊以塞责,颇近似之,惭愧得紧!(二)八月二十六日早七时半抵 ...
参加郭沫若先生
参加郭沫若先生,作者:老舍。参加郭沫若先生创作二十五年纪念会感言(一)作一个现代的中国人,有多么不容易啊!五千年的历史压在你的背上,你须担当得起使这历史延续下去的责任。可是,假若你的热诚是盲目的,只知“继往”,而不知“开来”那五千年文物的重量啊,会把 ...
敬悼许地山先生
敬悼许地山先生,作者:老舍。敬悼许地山先生地山是我的最好的朋友。以他的对种种学问好知喜问的态度,以他的对生活各方面感到的趣味,以他的对朋友的提携辅导的热诚,以他的对金钱利益的淡薄,他绝不象个短寿的人。每逢当我看见他的笑脸,握住他的柔软而戴着一个翡翠戒 ...
贴身感觉:吸烟的女人
贴身感觉:吸烟的女人,作者:张小娴。吸烟的女人不快乐时,抽一根烟,醉烟的感觉如醉酒那样伤感。烟,令我想起一个爱情故事。我从前有位女朋友,抽烟抽得很凶。可是她的男朋友最讨厌抽烟。所以每次跟男朋友见面,她都刷牙漱口,清除烟味。那天晚上,我正在她的家,她烟 ...
斜视
斜视,作者:毕淑敏。没考上大学,我上了一所自费的医科学校。开学不久,我就厌倦了。我是因为喜欢白色才学医的,但医学知识十分枯燥。拿了父母的血汗钱来读书,心里总有沉重的负疚感,加上走读路途遥远,每天萎一靡一不振的。“今天我们来讲眼睛……”新来的教 ...
想要道谢的时刻
想要道谢的时刻,作者:张晓风。研究室里,我正伏案赶一篇稿子,为了抢救桃园山上一栋 ...
一句好话
一句好话,作者:张晓风。小时候过年,大人总要我们说吉祥话,但碌碌半生,竟有一天我也要教自己的孩子说吉祥话了,才蓦然警觉这世间好话是真有的,令人思之不尽,但却不是 ...
动情二章
动情二章,作者:张晓风。1、五十万年前的那次动情三次动情,一次在二百五十万前,另一次在七十五万年前,最后一次是五十万年前--,然后,她安静下来,我们如今看到的是她喘息乍定的鼻息,以及眼尾偶扫的余怨。这里叫大屯山小油坑流气孔区。我站在茫茫如幻的硫磺 ...
烧饼油条
烧饼油条,作者:梁实秋。烧饼油条是我们中国人标准早餐之一,在北方不分省分、不分阶级、不分老少,大概都欢喜食用。我生长在北平,小时候的早餐几乎永远是一套烧饼油条——不,叫油炸鬼,不叫油条。有人说,油炸鬼是油炸桧之讹,大家痛恨秦桧,所以名之为油炸桧以 ...
谁敢?
谁敢?,作者:张晓风。那句话,我是在别人的帽徽上读到的,一时找不出好的翻译,就照英文写出来,把图钉按在研究室的绒布板上,那句话是:Whodareswins。(勉强翻,也许可以说: ...
矛盾篇(之一)
矛盾篇(之一),作者:张晓风。一、爱我更多,好吗?爱我更多,好吗?爱我,不是因为我美好,这世间原有更多比我美好的人。爱我,不是因为我的智慧,这世间自有数不清的智者。爱我,只因为我是我,有一点好有一点坏有一点痴的我,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我,爱我,只因为我 ...
吸烟
吸烟,作者:梁实秋。烟,也就是烟,译音曰淡巴菰。这种毒草,原产于中南美洲,遍传世界各地。到明朝,才传进中士。利马窦在明万历年间以鼻烟入贡,后来鼻烟就风靡了朝野。在欧洲,鼻烟是放在精美的小盒里,随身携带。吸时,以指端蘸鼻烟少许,向鼻孔一抹,猛吸 ...
贴身感觉:男人和女人的感动
贴身感觉:男人和女人的感动,作者:张小娴。男人和女人的感动我问两个曾经沧海的男人,他们所爱的女人,做过一些什么事情令他们感动。两个人竟然良久说不出来。一个模糊地说:“有是有的,忘了啊!”另一个傻笑:“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了啊!”怎忘得了呢?你所爱的人,总 ...
吃相
吃相,作者:梁实秋。一位外国朋友告诉我,他旅游西南某地的时候,偶于餐馆进食,忽闻壁板砰砰作响,其声清脆,密集如联珠炮,向人打听才知道是邻座食客正在大啖其糖醋排骨。这一道菜是这餐馆的拿手菜,顾客欣赏这个美味之余,顺嘴把骨头往旁边喷吐,你也吐,我 ...
林中杂想
林中杂想,作者:张晓风。1我躺在树林子里看《水浒传》。事情是这样开始的,暑假前,我答应学生 ...
贴身感觉:天使请离开
贴身感觉:天使请离开,作者:张小娴。天使请离开总有些女人会遇过这样一些男人——当她选择了别人,他如同中了箭伤的战士,抚着淌血的伤口,勇敢无悔地对她说:“如果他待你不好,一定要告诉我!我决不会放过他。我回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他会说:“当你的泪珠快要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