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联掌故:“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联究竟对啥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并不是毛,泽,东,原创的诗句...
名联掌故:“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联究竟对啥
月如无恨月常圆。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并不是毛 泽 东 原创的诗句,而是出自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这句诗非常精彩。但是原诗没有给出一个工整的对句,长久以来被视为绝对,常有文人墨客以之作对,但鲜有妙句。直到北宋,才子石延年(曼卿)赠友联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常圆”,一语刚出,惊动四座。此事记载在《蓼花州闲录》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作者: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常圆”,一语既出,惊动四座。这件事记载在《蓼花州闲录》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诗,引喻生长、兴衰,石氏用“月如无恨月常圆”作对句,不仅词性声律等恰相对仗,而且意境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自然融为一体。
宋代的孙洙亦在《何满子·秋怨》里用过: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常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减字木兰花》 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宋代身兼豪放婉约两家之长的大词人贺铸贺梅子曾在其代表作之一《行路难/梅花引》引用过。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文化传承:
1、《金铜仙人辞汉歌》·唐·李贺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2、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常圆”,一语刚出,惊动四座。此事记载在《蓼花州闲录》中。
……………………………………
3、《忆秦娥》·宋·万俟咏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
4、《河满子》·宋·孙洙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
5、《减字木兰花》·宋·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
6、《行路难/梅花引》·宋·贺铸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7、《木兰花 其一 前重阳几日篱下始见菊放数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贻山中二三子》·金末元初·段成己
佳时苦恨欢悰少。镜里衰颜难再好。试将离恨说渠侬,天若有情天亦老。
……………………………………
8、《蝶恋花》·元好问
过眼风花人自恼。已□寻芳,更约明年早。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
9、《寿阳曲·酒可红双颊》元初张弘范
酒可红双颊,愁能白二毛,对樽前尽可开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6]
……………………………………
10《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十首)》·明·孙蕡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此声肠断非今日, 风景依稀似去年。
……………………………………
11、《金缕曲 为藏山题画》清末民国初·沈曾植
绝唱酬希听。我非鱼、子犹非我,会心谁胜。天若有情天亦老,目瞬华萎难认。
……………………………………
12、《玉楼春 其十》·清末民国初·程颂万
花开未老人年少。顷刻光阴都过了。坐来虽近远如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
13、《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近现代·毛泽东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14、《题沈本千西湖长春图卷》·近现代·施蛰存
从今不老即年轻,正须妙达南华旨。天若有情天亦老,长春请用无情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道是无情却有情
上联:天若有情天亦老 请诸位对下联
下联:吏要无贪吏必跑
上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联:人若有情死得早。求横批!
如题。要搞笑的横批,先邪邪咯!横批!情何以归
下联:人若有情死得早
横批:情不如欲
人若有情死得早
横批:及时行乐
对联:天若有情天亦老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在古代就早已闻名,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为上联,以求下联。
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常圆”,一语既出,惊动四座。这件事记载在《蓼花州闲录》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诗,引喻生长、兴衰,石氏用“月如无恨月常圆”作对句,不仅词性声律等恰相对仗,而且意境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自然融为一体。
下联:人若无心人亦衰。
人间正道是苍霜。
成语,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亦有引用此句。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