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2、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黄埔军校的大门上;3、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
1、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2、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黄埔军校的大门上;
3、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要从今天起,重新来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一心一意的来革命。
黄埔军校门口对联写的是什么?横批又是什么?
对联为: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意思是:当革命军人,就不要想是来升官发财的,或者贪生怕死,也不要来考军校,希望进了学校,就是一个理念:一心革命。
本联见于黄埔军校大门彩楼的历史照片,对联的作者佚名,但一期学生宋希濂,四期学生肖志雄,以及第六、七期学生都有这副对联的回忆,可见这是师生们深受感动而难以忘怀的对联。联文通俗易懂,体现当年黄埔军校草创之时广大师生的报国之志。
扩展资料:
对联的寓意应是出自孙中山在军校开学典礼上的那个著名的演说,在开学之初,孙总理就号召全体师生:“要革命,便先要立革命的志气……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一心一意的来革命。”
“要革命,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
据说有一次,孙中山先生视察军校,他看到这副对联后很高兴,连声称赞道:“好,军人应当如此!”
这样一副对联挂在黄埔军校大门上,对黄埔新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勉励了一批批热血青年,抱着军事救国的理想,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反帝的行列,不为钱财,不为仕途,英勇杀敌,在拯救多灾多难的国家的斗争中,写下了光辉的诗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埔军校
孙中山为黄埔军校写的一幅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请问下联是…
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
全联为:“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出处在黄埔军校的校门上贴的对联。
意思是:想要升官发财的,请去别的地方,贪生怕死的就不要进这个门,当这里的学生。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扩展资料:
在黄埔一期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就发表讲话说:“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因此就在军校门口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黄埔学生自然成才非常快。黄埔军校是国民党与我党、苏联合作的产物,在前几期的招生中有大量的我党党员,孙中山对他们的态度也是非常包容的,这样也让黄埔军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一股清流,尤其是国共双方都派了大量的军政教员担任教官,这也是黄埔军校在前几期能够将学生化平庸为神奇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门口对联和横批的内容是什么?
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1、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黄埔军校的大门上;
2、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要从今天起,重新来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一心一意的来革命。
黄埔军校的对联是什么?
1、对联的变更; 2、 外号"邱疯子“的邱清泉;
3、抗日十大名将中的黄埔生; 4、、平型关大捷和敌后游击战中的黄埔生;
5、滇缅战场上的黄埔生; 6、战死在抗日战场上的黄埔英灵们
1、、对联的变更
中国的黄埔军校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的伏芝军事学院,并称“世界四大军校”。从这个学校里走出了三千多名国民党军队的将领,和共产党的53位将军元帅,就连中共的十大元帅中,也有两位毕业于广东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这就是被称作毛泽东的”五虎上将“中的黄埔一期学生徐向前和黄埔四期毕业的林彪。至于说在黄埔本校和分校工作过的共产党的元帅们,就有叶剑英、陈毅、聂荣臻三位,这么一算,共产党的十位元帅中,竟有一半和黄埔军校有缘。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大门上有一幅对联,曰: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是:“革命者来”。
这副对联极其有名,不但对仗工稳,更重要的是标示着一种黄埔精神,一种校风。
黄埔军校的校训是”亲爱精诚“。
1924年6月16日,是陈炯明叛变革命的两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选择这一天作为军校开学典礼日,意思乃要人们牢记沉痛教训,为建立一支革命军队而无私奉献,努力奋斗。他在开学典礼的讲话中,号召全体师生:“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要存发财的心理”,要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不”贪生畏死“,因而决定将自撰的这副对联书挂于位于广东黄埔岛的“陆军军官学校”校门的楹柱上。
中山先生逝世后,为了继承其革命遗志,便把他在遗嘱里的两句话用来换去这副对联,曰: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再到后来,由于一些混进革命队伍的奸宄狡小之徒的贪污腐化,有人 便略改几字,讽刺挖苦道:
“升官发财,别走他路;
贪生怕死,请入此门。”
到了1948年3月5日,由抗日英雄 关麟征将军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时候,悬挂在迁址至成都的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巨大铜像两旁的对联,已然变作了“研究崭新军学,
期为国家干城。”然而,蒋介石先生期盼培养而成的“干城”们,终究没有抵挡得住在山沟沟里壮大起来的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凄凄惶惶地跑祖国的宝岛台湾那一小块地方当他的“中华民国总统”去了。
不过,说实在话,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此门”,“革命者来”精神的教育熏陶下的黄埔系师生们,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的的确确还是起了些“国家干城”的作用的----
2、外号“邱疯子”的邱清泉
尽管说在淮海战役中邱清泉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枪炮给打死击毙了,但在抗日战场上的邱疯子,的确还是让日寇颇为畏惧的。
1927年5月宁汉分裂,黄埔二期毕业生邱清泉被共产党抓住,关押在军校禁闭室,后来逃脱,去了南京,投奔到了蒋校长麾下。初始,仕途不顺,没料到了1934年5月,邱清泉时来运转,被派往德国柏林陆军大学深造,得到和古德里安等名将一同学习的机会。
学成归国,在1937年5月的南京保卫战中,由于目睹日军暴行,刻骨锥心,咬牙切齿,一和日军对垒,就立马气愤激动得像疯了一般,猛冲猛打,日酋一听到“邱疯子”的恶名,都颇为畏惧。
在1940年的昆仑关战役中,邱疯子果断奇袭日军,占领六塘,截断日军退路,为中国军队取得昆仑关大捷打下伏笔。战役结束后,国民政府授予他四等宝鼎勋章,调任国民革命军主力五军副军长。在其后对日寇的滇西反攻战中,更是声名赫赫,战功不凡。
邱清泉上黄埔军校临行时,在与父亲的告别中,撰写了一幅极为豪迈自诩联曰:“壮士手中三尺剑,雄图胸里十万兵。”
3、抗日战争十大名将中的黄埔生
抗日战争打了14年,国民政府可谓忍辱负重,浴血奋战,先后发动了22次会战,1117次战役,28031次战斗。牺牲了300多万军人,261 位将军为国捐躯,其中上将21位,中将73位,少将167位。而在公认的抗战十大名将中,有四位是由黄埔军校的大门走出的。
(一)、杜聿明,黄埔一期学生,抗战时期任第五军军长,率军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在桂南抗战取得的昆仑关大捷中,打败了被日被人称作"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1942年出任赴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
可怜,在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俘虏,而后在战犯营接受改造,再后来,当了第一批释放战犯的第一名;不过据说,这还是沾了诺贝尔奖得主女婿杨振宁的光的结果。
(二)、戴安澜,黄埔三期学生,第五军第200师中将师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帅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被扶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随后,又率军收复缅北重镇棠吉。归国途中,遭日军伏击,牺牲殉国。安葬仪式上,国共两党的头子都送了挽联、挽诗。
蒋介石的挽联是:虎头食肉负雄资,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
马革裹尸酹壮士,惜大勋未成,虚予期望痛如何?
毛泽东写了一首挽诗,曰:外侮须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美国政府为表彰戴将军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给他颁授了一枚“懋绩勋章”,他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非仅如此,美国总统罗斯福还签署命令曰:“中华民国陆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
后经国民政府批准,戴安澜将军英名入祀南京忠烈祠。
(三)、张灵甫,这个在孟良崮战役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毙了的率军侵犯我人民解放区的顽固分子,是黄埔四期学生,不过就个人条件而言,不但是个外表俊朗身高一米八七黄埔第一美男子的高富帅,而且是当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写得一手好字的高材生。不过,为了国家,他还是弃文习武,进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这个张灵甫,上过私塾,把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不但背得滚瓜烂熟,而且把那精神融化在一腔热血中。
在抗日战争的整整八年中,这位对蒋介石的忠心耿耿的被日寇称作“支那第一恐怖军”的蒋校长的好学生,几乎参加了对日作战的所有大战。“八一三”淞沪保卫战,身为团长的张灵甫,竟然亲率一百多名敢死队员,跃出战壕,追杀日寇。非仅如此,他还于此役中,率部连续打退日寇七次冲锋。徐州会战中,身先士卒的张灵甫,额头中弹,昏迷六个小时。直到被我人民解放军击毙在孟良崮的时候,弹片仍保留在额头里。南昌会战中,右腿多次中弹,蒋介石亲下命令将其送往香港医治。谁知术后不久,张灵甫从报纸上看到“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的的规定,竟然拖着病腿回到部队,从此落下了个“跛腿将军”的绰号。据说,有位外国记者问张灵甫中国能否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他毫不犹豫地答曰:“一定会!”声动山岳,气冲霄汉。而当记者问“胜利之后您认为您会做什么呢”时,他却轻描淡写地答道:“那时候我已经死了”;不过,此话并未应验在“抗战胜利后”,而是应验在了解放战争中。(︶︿︶)o 唉----
(四)、王耀武,黄埔三期毕业,74军军长。
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军,所率军队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又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74军参加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役----湘西雪峰山会战。可以这么说,从抗战伊始,至抗战结束,王将军对日作战,几乎无役不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抗日名将,在解放战争中竟成俘虏,进了战犯改造营。
4、平型关大捷中的黄埔生 及敌后游击战
1937年9月至11月 发动的忻口会战,是以黄埔四期的学生林彪指挥的“平型关大捷”最为世人知晓的。其实,平型关战役仅乃忻口会战之一个部分而已。
忻口会战的主力实乃黄埔一期学生李默庵将军率领的十四军。在李默庵所镇守的左翼战场上,中国军队以散兵战壕战术对付日寇的的现代化之坦克部队。硬碰硬之下,难敌日寇。李默庵此后退守中条山,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与中共军队配合默契,合作无隙,取得了“土岭大捷”等一系列游击战的成功战例。而且在实战中把游击战的战术运用到了“无坚守阵地之羁绊,反觉海阔天空”的娴熟地步。
5、滇缅战场上的黄埔生
珍珠港事件之后,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形成,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大为扭转,中国不再孤孤单单地于世界的东方独力苦撑反法西斯轴心日本鬼子了。于是,便和英、美、苏等世界同盟国家一起,联合抗击世界法西斯阵线,主动出击,精锐部队就被派往国外的世界反法西斯的滇缅战场上了。
第一次远征缅甸的实际其实统帅是黄埔一期的杜聿明。入缅之时,杜聿明亲手建立的第二百师,以扩充为第五军,配备了炮战车59辆,枪战车55辆,各型汽车一千辆;他麾下的三个得力师长,也分别是自己的同期学友:第一师师长是郑洞国(黄埔一期),第22师师长廖耀湘(黄埔六期),第二百师师长是接他衣钵的戴安澜(黄埔三期)。
作战中,杜聿明很有信心地道:“(中国军队)能以一个师的兵力抵挡日军一个师团(相当于两个师的兵力)。颇得喜欢”攻势作战“的同盟军指挥部的赞赏。在制定曼德勒会战计划时,盟军参战各方的战略目标分歧,杜聿明当场与英国指挥官亚历山大将军发生争吵,批评亚历山大“贵军既然决心放弃阵地,继续撤退,那就请你们自便吧!中国军队有能力独立发动攻势。“
由于英军临阵脱逃,致使杜聿明独木难支,兵败野人山,戴安澜为国捐躯。
然而,须得明白,这次出国赴缅作战,可实在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首次派军作战并能和英、美、苏等世界强国平起平坐,敢于发表自己见解主张的的第一次。
6、战死在抗日战场上的黄埔英灵们
据日投降后的资料显示:黄埔军校毕业生在战后的幸存者仅为1.1万人,相比抗战期间进入黄埔军校受训的20万学生军来说,“黄埔系”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比例高达95%。
这么说来,黄埔门前的那副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此门”,“革命者来”,还实在是和它所培养出的学生的实际相符合的,尽管一些后来者们变种变质,那大概也是瑕不掩瑜,您说是不是?
上联:升官发财行往他处
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上联:革命尚未成功
下联:同志仍需努力
黄埔军校门口对联 升官发财,行往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到底是谁写的?
这副对联是孙中山写的,也是孙中山先生亲自把那副对联贴在黄埔军校大门口的。
1926年6月16日开始,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演说:“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要“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不“贪生畏死”。他还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军校大门上:“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
扩展资料:
黄埔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
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中正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
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的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和横批是什么?
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匹: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是谁写的?
孙中山。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是孙中山为黄埔军校书写的大门对联。
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为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军校大门联语正气浩然,写出了革命党人的崇高志向与奉献精神,表达了学校培植革命力量的宗旨。
扩展资料:
黄埔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
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中正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
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黄埔军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楼房。军校创办时在原陆军小学堂祠堂式大门前面增建欧陆式大门。
中山故居即“史迹陈列室”,原为清朝广东海关黄埔分关的旧址,称为学海楼。砖瓦混凝土混合结构两层,建筑面积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
其中陈列有伴随聂荣臻数十年的皮箱、自己装了轮子的椅子、墨镜、墨盒,解放军中唯一外籍将军洪水使用过的手纺毛毯,抗日远征军名将郑洞国的私章等珍贵文物及不少校友的捐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埔军校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