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洛阳的诗歌诗词 赞美洛阳的诗词、

发布时间: 2022-09-08 17:57:3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句子 点击: 85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南北朝·范云《别诗》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公子长夜

赞美洛阳的诗歌诗词 赞美洛阳的诗词、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南北朝·范云《别诗》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唐·曹邺《四望楼》(楼在洛阳东,今废。秦时有贵公子贾虚每日宴其上。)

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单身野霜上,疲马飞蓬间。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

——唐·李贺《洛阳城外别皇甫湜》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唐·李益《洛桥》

春 游

(宋)邵雍

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

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绮罗光。

桥边杨柳细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墙。

白马蹄轻草如剪,烂游于此十年强。

描写洛阳的诗句多写几个 谢谢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犹如锦绣。费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5.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唐 欧阳修《洛阳牡丹图》(洛阳这个地方很适宜种花,其中牡丹花尤为天下奇花。)

扩展资料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截至2021年,洛阳拥有四项世界文化遗产,沿洛河两岸存有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西周成周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六大都城遗址。有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6家。

2021年1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该《规划》将洛阳定位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自贸区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

2021年,洛阳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洛神居住于此。同时,洛阳也是中国3000多年文明的帝都王城,华夏,中华,中土,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1960年在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神都。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

先后100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称,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定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

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参考资料:洛阳-百度百科

赞美洛阳的诗句有哪些?

1.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洛阳女儿行

唐代: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3.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唐代: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4.洛阳陌

唐代: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5.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宋代: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描写洛阳的古诗句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唐·王绩《野望》

  6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 刘禹锡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唐 欧阳修

  9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园苑尤纷拏。 唐 韩愈

  10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唐·韩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唐 王建

  12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唐 韦庄

  13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白居易

  14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 杜甫

  16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 宋 司马光

  17何人不爱洛阳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清 刘灏

  18曾为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唐 欧阳修

  19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李白

  21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唐 欧阳修

  22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唐 王维

  23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 唐 李益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唐 李颀

  25洛阳吹别风, 龙门起断烟。 唐 李贺

  26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在三湘。 唐 贾至

  28今我不乐思洛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语洛阳使, 为传边塞情。 唐 崔颢

  30悠悠洛阳去, 此会在何年。 唐 陈子昂

  31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唐 李白

  32汉有洛阳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34洛阳名工见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吴均

  35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晋 萧衍

  36既乏琅邪政, 方憩洛阳社。 唐 谢珧

  37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 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唐 崔颢

  38洛阳三月梨花飞, 秦地行人春忆归。 唐 崔颢

  39传闻合浦叶, 远向洛阳飞。 唐 江左

  40洛阳谁不死? 戡死闻长安。 唐 白居易

  41陶令门前四五树, 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 黄金枝映洛阳桥. 唐 白居易

  42风起洛阳东, 香过洛阳西. 三国 曹邺

  43洛阳之兴衰,天下治乱之喉也。 宋 李格非

  44惶惶祖宗业, 永怀河洛间. 宋 陆游

  45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周易》

  46长安重游侠, 洛阳富财雄。 唐 卢照邻

  47欲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 司马光

  48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三国魏 曹植

  50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晋 左思 《三都赋》

  5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汉 司马迁

  52人间佳节惟寒食, 天下明园重洛阳。 宋 邵雍

  53洛阳牡丹甲天下。 宋

  54汉魏文章半洛阳。 汉魏

  55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三国魏 曹植

  56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唐

  57洛阳名园歌舞沉, 乱鸦啼破林几深。 宋

  58追本溯源,根在河洛。

  59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晋 潘岳

  60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唐 白居易

  61洛阳访才子,江岑作流人。 唐 孟浩然

  62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古诗十九首之三》

  63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唐 李白

  64华林满芳景,洛京遍阳春. 唐 李世民

  65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 唐 李隆基

  66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唐

王昌龄

  67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唐 许敬宗

  68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唐 张九龄

  69京洛皇居,芳禊春馀. 唐 崔智贤

  70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 唐 武则天

  7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韩愈

  72今到白氏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唐 徐凝

  73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 唐 白居易

  74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唐 李隆基

  75洛京千里近,离绪亦纷纷. 唐 武元衡

  76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唐 张九龄

  77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唐 苏颋

  78缘忧武昌柳,

遂忆洛阳花。 唐 李商隐

  79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 宋

文及翁

  80人间何曾识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宋 杨万里

  81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 唐 木兰花

  82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唐 于邺

描写“赞美洛阳”的古诗词有哪些?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唐·韦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宋·欧阳修、《秋思》唐·张籍

1、原文:《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唐·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译文: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眼前的魏王堤上,杨柳依依,浓荫茂密。而我心怀隐痛,满心凄迷,惆怅不已。桃花嫣红,春水碧绿,烟笼柳堤,水浴鸳鸯。此物之出双入对,相守相依,更勾起我这个离人永隔之悲苦。无以释解,只好把一腔相思相忆之情凝结成的丝丝愁恨,化解到落日西沉的余晖之中。远方的人儿呵,遥远的故国呵,你知道不,我这是在怀念着你呵!

赏析:

这首词是韦庄在公元九世纪(唐僖宗中和年间)避乱洛阳时的作品。韦庄客居洛阳,正是国家多事之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自己则浪迹他乡一事无成。所以词一开头,就以排比偶句写景抒慨。上句写景,洛阳多花,春光确实很好;下句抒慨,洛阳多才子,但他们却因为生不逢时而垂老他乡。洛阳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反而触发了他的隐忧,可见这位“洛阳才子”此时感慨颇深。这里,“春光好”是淡写,“他乡老”却是重笔,情景两两对举,比照十分鲜明,以情景的反差表现了心理的反差,突出了“春光”却在“他乡”、虽“好”可惜已“老”的矛盾心境。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读到这里说“可怜可怜,使我心恻”(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可见“他乡老”一语,既是韦庄一类晚唐士人的慨叹,也是历代失意士人胸中共有的块垒。三四句承上,一句写景,一句写心。魏王堤即魏王池,因“贞观中,以赐魏王泰”而得名,它是东都洛阳的游赏胜景。但安史乱后,东都已失去昔日的魅力,更何况此时游赏,就更有一番今不如昔之感了。句中着一“暗”字,虽是烟笼柳堤的实景描绘,但也确是作者的虚笔映衬,从中透露出一种历史与人生的迷蒙感,所以下句就直接托出“此时心转迷”的心态。眼前所见的是春光缭乱、烟柳迷茫之景,胸中翻腾的是怀才不遇、心志凄迷之情。眼迷心迷,景迷情迷,使他又一次陷入迷惘忧伤之中。这也正是他在《中渡晚眺》一诗中所写的“魏王堤畔柳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的情与景,不过这里情景更为密合,意旨更为蕴藉。

过片与首句呼应,具体描绘春光之好:桃花红艳,春水清澈,鸳鸯双双,嬉戏水上,一片明丽的春色,一派盎然的春意。写到这里,作者似乎已从上片心迷之情中解脱出来,陶醉于融洽的春光之中了。其实并不,后面两句说明他又一次以情景的反差来表现自己心理的反差,又一次表达自己的心迷:“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这里,词人面对残晖,一方面是恨意郁结,家国之痛,身世之悲,都化成恨在心头凝结。下一“凝”字,极共沉重。另方面是深切忆念,故国之忆,亲友之忆,都化成怨在心底激荡。下一 “忆”字,格外深挚。“君不知”三字,以怨对方的不知、无情、无动于衷,曲折表达自己的忆念之深、之切、之诚、之纯,真是“无限低徊,可谓语重心长矣”(丁寿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吴蘅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说:“韦相清空善转”。这首词,以恨转忆,以景迷转心迷,以情景反差转心理反差,就此一端,也可看出吴蘅照说他“善转”是不错的。

洛阳是词人的第二故乡,因而他对洛阳有着深厚的感情。此词开头,即叠用“洛阳”二字,而且突出地把它放在句首,就是这种感情的具现。“洛阳才子”是词人自指,因为他的成名之作《秦妇吟》就是在洛阳写的,并获得了“秦妇吟秀才”的美誉。洛阳的春光好在:一是魏王堤上阴翳的垂柳,上蔽天日,下荫游人;二是桃花水暖,鸳鸯双浴于澄波碧水之中。杨柳依依,更添离别之情;鸳鸯喁喁,益增寂寞之感。这些都是词人在洛阳所习见的景物,因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心底的呼唤。

2、《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宋·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译文:

洛阳春浓花满城,姹紫嫣红香正浓。游丝有意,苦留游客丝萦绕。杨柳无情,争相送别为那般。

杏花红处,遮去青山一片青。山路远,行人山下歇驿站。相去远,今宵谁能与我伴,唯有寂寞、孤馆与明月。

赏析: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的满城春色的地方。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空中,随处可见。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下片继续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上片写洛阳春季花柳盛开的洛阳这之春,并以柳丝萦牵喻难舍之情。离别的时候正值花草芳香的洛阳之春,浓艳的、清香的,相继开花争妍。接下来写忍离别之情。词人拈出两个象征依恋和离别的意向,“游丝”、“垂柳”,并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用一“苦”一“争”,写离别之人对洛阳及送行者依依不舍的深情。

下片设想离开洛阳所经之处的风景及旅途之状,进一步渲染离情。“杏花”二句为远望所见之景,放眼望去,离开洛阳要经过的青山缺口之处,红杏似火,一路行人或行或歇。词人也即将加入这行人的队伍,他不由得想象着离开满是好友和知交的洛阳后的寂寞旅程,那会是怎样一番情形呢?一路之上,又会有谁相随呢?陪伴自己的,恐怕只有寂寥孤馆的那一轮明月吧。

3、《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赏析: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说客居洛阳城,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欲”字紧承“见秋风”。这“欲”字颇可玩味。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开封验看检查的结果也许证明这种担心纯属神经过敏。)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如果真以为诗人记起了什么,又补上了什么,倒把富于诗情和戏剧性的生动细节化为平淡无味的实录了。这个细节之所以富于包孕和耐人咀嚼,正由于它是在“疑”而不是在“必”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并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因此,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题张司业诗》),这是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的评论。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似乎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全诗一气贯成,明白如话,朴素而又真实地表达游子的心态。在消息传达不便的封建社会,长期客居异地的人常有类似的体验,一经诗人提炼,这件极平常的小事、极普通的题材就具有了代表性的意义。后人每每读到,常有感同身受之叹,所谓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小学生朗诵,赞美洛阳的诗歌有哪些?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南北朝·范云《别诗》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唐·曹邺《四望楼》(楼在洛阳东,今废。秦时有贵公子贾虚每日宴其上。)

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单身野霜上,疲马飞蓬间。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

——唐·李贺《洛阳城外别皇甫湜》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唐·李益《洛桥》

春 游

(宋)邵雍

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

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绮罗光。

桥边杨柳细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墙。

白马蹄轻草如剪,烂游于此十年强。

孟浩然《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珠弹繁华子,金羁游侠人。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

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

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

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

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

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

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描写洛阳牡丹的诗句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蓉静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红牡丹(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4881871.html?an=0&si=3

有没有什么关于(赞美)洛阳的诗歌阿?急需!!

和秋游洛阳

年代:【唐】 作者:【徐凝】 体裁:【七绝】 类别:【】

洛阳自古多才子,唯爱春风烂漫游。

今到白家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龙舒太守杨郎中示及诸公题咏洛阳新居见邀同

年代:【宋】 作者:【苏颂】 体裁:【】 类别:【】

仲长买宅近高山,饶得群芳不费钱。

地接伊浑宜水竹,门临嵩室足云烟。

未抛簪组真朝隐,更有田园即世仙。

满箧新诗俱大笔,凿楹留待子孙传。

【注释】

【原题】:

龙舒太守杨郎中示及诸公题咏洛阳新居见邀同作辄依安乐先生首唱元韵继和

本文标题: 赞美洛阳的诗歌诗词 赞美洛阳的诗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uzi/21385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描述春天花的唯美诗词 描写春天所有花的诗句关于奉献的古诗词文言文 有关奉献的古诗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