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词硬书法图片 红色经典的书法160字

发布时间: 2022-08-14 17:58: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句子 点击: 106

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红色诗词硬书法图片 红色经典的书法160字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 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 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蝶恋花 从汀州向长沙   

一九三零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菩萨蛮 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清平乐 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念奴娇 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以上都是红色经典诗文,可以参考一下。

望提问者采纳

如何用卡纸装裱书法作品?

用卡纸装裱书法作品要做到以下几点:

1、纸张的选择

现代科技的发展,势必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特种卡纸已在设计的各个领域普及和使用。大到户外广告、产品包装,小到书籍装帧、产品样本、名片,它们所使用的纸张以及印刷都日趋精美,特种纸张商店在各大城市也随处可见。然而,面对颜色、质地各样的纸张,应该怎样选择适合于硬笔书法创作和装帧的纸张呢?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选择纸张时,基本可以遵循以下几条:

一、颜色。硬笔书法本身就是高雅的艺术,在颜色的选择上尽量用纯度较低的黑灰系列,即便是色相明显的,也要选择纯度较低的颜色,避免使用纯度高,色相感强烈的大红、大绿、大紫等颜色,说得比较通俗些,就是所用色彩要素雅、大方。在一些比赛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有些作品,字芯用红色,衬底用绿色,对比反差很大,相当刺眼,甚至有些作品用了很多种纯度很高的颜色,猛一看去,像一件旧衣服上的补丁,当然也就谈不上有何美感了。然而,对比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调和,只有调和,的视觉感受才得以更加舒适。所以,要做这种对比时,尽量从明度上进行考虑,而不在纯度,也就是多从纸张的明暗程度上去考虑。比如:字芯是白色的,或者是米黄的,属高明度色系,比较亮,那么,做衬底时就可以选择一些黑灰系列,明度较低的纸张,这样,字芯与衬底在明度上就拉开了距离,产生了对比,更加突出了作品的效果。反之.如果字芯是黑底白字,那么衬底就可以考虑选择白色、黄色、粉色等明度的衬底。这样,都可以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这里顺便补充讲一点,那就是刚才提到的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这是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每天所看到的缤纷、绚烂的色彩世界,其变化的规律,都可以用这三要素的原理来进行解释。

色相:色彩本来的相貌,如:红、黄、蓝等。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如:普蓝较暗,明度低;柠檬黄较亮,明度高。

纯度:色彩鲜艳和浑浊的程度,如:大红.色彩感强,纯度高;赭石,色彩感弱,纯度低。

二、质感。现代特种卡纸,质感丰富,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条纹、波纹、树皮纹、花纹、滑面等。在书写作品字芯时,尽量选择滑面以及纹路较浅的纸张。如果选择纹路较深的树皮纹,在书写时,纸张的纹路就会阻碍整个运笔的过程,影响笔画质量和效果。而作为衬底,可以选择纹路明显的条纹、树皮纹等,这样,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更为丰富。

三、厚度。纸张的厚薄一般以克重来计算,如较薄的有60克、70克、80克,较厚的有100克、120克、220克等。一般来讲,字芯应选择采用较薄的纸,如果太厚,在装裱时,会增加一个厚度,显得不够自然。而衬底采用较厚的纸,这样,可以使作品更加挺刮。

2、装帧步骤

一、剪裁纸张。在装裱硬笔书法、裁剪纸张时,不宜像裁宣纸那样,把纸对折,然后用刀在折合处裁剪,这样,容易出现毛边,不平整,工艺就会显得不够精细。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直尺,在中间把纸直接割开,这样裁出的纸张边线光洁、工整。如果纸张较小,也可以用裁照片用的裁纸机,效果也不错。如果纸张较大,一般的一米尺还不够长的话,可以先计算好尺寸,用铅笔在纸张四周轻轻地各画一条线,然后用美工刀沿着直线割开,画线时要特别注意,尺寸一定要算准,不要有偏差,不然纸张就不正,会影响书写或者字芯的衬裱。

  二、衬裱字芯。作品已写好,衬底纸张也已选择好,那么,接下来,就要把字芯裱在衬纸上。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双面胶将字芯四周沿边贴好,撕去,粘帖于衬底上。这里要注意的是,双面胶一定要沿着字芯的四周贴上,包括四个角,不能随意在中间粘贴,不然的话,边角容易反翘,不美观。这里,顺便介绍另一种方法,如果整幅作品没有画界栏.也没有边框.而且字芯颜色与衬底颜色较接近,也可以在字芯下再衬一张纸(与字芯明度对比较大的),留下四周小边,作为作品边框,效果也很好。小作品(如:16K大小的斗方、对联、扇面等)用此方法很容易操作。另外,还有一种方法,也适合小幅作品的装裱,有些书法爱好者喜欢用宣纸书写作品,宣纸很薄,假如用双面胶粘贴,就很容易将宣纸的四周撕破,贴好后,在作品的正面还会看到双面胶的痕迹,影响作品美观。因此,可以选择用固体胶在作品的背面均匀地涂上,然后,粘在衬纸的正中间,之后,再盖上一张普通的白纸,用手掌轻轻地将其捋平,有条件的也可以用鬃刷。此法有点像传统毛笔书法的装裱,只不过它少了很多步骤.亲手就可以做到,而不需要到裱画店。小作品的装帧在操作上往庄显得较为容易,那么,大如三尺、四尺对开的条幅,长到数米的手卷是否也可以用上述方法去装帧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在粘双面胶时,除了粘好四周外,还要在中间呈“Z”字形粘上双面胶,这样做,为的是避免中间空隙太大.看上去不平整。

三、装镜框。如果作品要作为家庭居室装饰或者赠送亲朋好友,可以装上镜框。步骤很简单,只要将衬底同镜框大小尺寸一致裁好,装上即可。镜框材料,品种繁多。常见的有实木、复合材料(表面粘一层仿木纹纸)、塑料等。材质以实木为最好,但价格较贵。如馈赠亲友,当属首选。复合材料,价格便宜、实用,但不够牢靠,更不适合装尺幅较大的作品。塑料的,最好不要采用,显得轻浮,不够稳重。大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用之。另外,边框的宽窄,也可依作品大小来决定,不可太宽或过窄。

3、册页制作

首先,做封面和封底,选用较厚一些纸板(在各大特种纸商店可以买到),按预先设定的大小、尺寸裁好。裁剪要工整,不留毛边。然后,装裱衬底,衬底也按预先设定的长度裁好,如四条屏、六屏、八屏等。先将封面纸板用双面胶沿四周贴于纸上,此时,衬底不要做任何折叠,就是一长条。待粘好后,将衬纸反折,如果衬纸较薄,可以一屏一屏直接折叠,如果衬纸较厚,可以在屏与屏交接处用美工刀将纸划出三分之一深浅的细线(耍控制好力度,如用力太重,会将纸裁断)然后折叠,每屏都如此反复,直到做封底,封底制作同封面。完成后,将衬底多余的两边纸头裁去,将写好的字芯粘贴于每屏的中心。最后再进行封面和封底的设计,封面、封底设计要力求高雅、简洁、明快、大方,与作品整体相协调,其设计方法也很多,这里简单介绍几种:

一、直接粘标签,没有任何其他图形的装饰。一般,标签都粘在封面的左上角,也有粘在中间偏上的(但不多见),这种方法,有点像古代的线装书,显得古朴、大方。标签可以请名家题写,也可自己题写。近些年,在各大赛作品中也有看到用敦厚的老宋体打印标签,效果也很好。

二、标签以外做一些简单的图形,比如,在合适的位置,盖上一两枚印章,也可,淡淡地画一些底纹、瓦当、古代画像砖图案等等。然而,不能太突出,它们只能作为一种陪衬。

三、封底设计可以比封面更加简洁,其色彩、图案要与封面相呼应。

4、在装帧及选材过程中需要避免的几个问题:

一、“糙”。“糙”指的是制作工艺粗糙,比如:纸张裁剪时出现的四周毛边;字芯粘贴不居正中;纸张有折痕等都会大大影响作品的整体美观。所以,在装帧作品时尽可能认真、细致一些,并且注意细节,努力做到尽善尽美。时常把装帧作品的过程当作整个创作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它跟书写一样,都带来一种心灵上的愉悦和享受。

二、“花”。在网上我曾经看到有些作品用两种以上颜色的卡纸拼贴在一起书写,且色彩对比强烈,有的在衬纸周围画一些花纹。我以为,这些都不是很适合,因为它太过修饰,不自然。

三、“灰”。有些作者喜欢用金色或银色的笔来书写.并且写在明度较高的卡纸上,明度对比没能拉开差距,也就不能突出作品,看起来朦朦胧胧,很费力,可以叫做“朦胧派”。最好的做法是采用明度较低的黑色或者普蓝等颜色的卡纸,这样,金色更灿,银色更亮,有碑刻效果,很不错。总之,硬笔书法的装帧,其主要目的在于更加突出作品,衬托作品,跟作品应相得益彰。装帧时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并且多加实践。

关于书法的革命诗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怎样书法创作

1、创作的内容。创作内容是一幅书法作品的载体,在选定作品内容时,首先要求内容健康、向上者,自己有感而发的诗文联语更佳。如果我们已经选定了书写的内容为一首唐诗宋词,我们一定要在书写之前,对这首诗词进行细读,甚至还要查阅有关这首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意境。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才能划破历史的长空,与古人心心相印,设身处地地以古人的意境诱导出我们进行书法创作的意境。接下来,我们就要从诗词的意境出发,进而决定书法创作的字体。如在岳飞的《满江红》中暴溢着一股忠愤之气,我们就应当以较为狂放的行草书体为之,行笔宜沉健果敢,中含精忠报国、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慨。这样,创作出的书法作品才能达到内容、形式与意蕴的高度统一,相得益彰。再如,我们要写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最好用楷书书写,一定要在一种清静虚无、心气和平的意境中书写。一则可以使人体悟到空门的清静,更重要的是表达人们对佛祖的虔诚和崇敬。这时,如果书者于夜深人静之中或清晨净面之后,一人独处,远离尘嚣,书案前再燃起一炉檀香,或放上一曲《焚香赞》之类的佛教音乐录音。在这种氛围中,作者不躁不慢、一笔一画地书写,在似梦似幻、不知不觉中,一幅疏朗恬淡,具有无限天机的书法作品就会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又如写与秦代有关的诗文,最好用小篆,写与汉代有关的诗文适宜用隶书,这样,才可谓有意识地做到了书法作品内容、形式与时代风尚的一致。提到了时代风尚问题,也自然而然地牵出了书法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问题。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与已往的各个时代大不相同。在当代社会中,有些唐诗宋词古语的思想内容已不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所以,我们当代的书法家们没有必要总是反反复复地写那些“朝辞白帝彩云间”、“远上寒山石径斜”以及“之、乎、者、也”之类的诗句,这些诗句连幼儿园里的许多小孩都背诵得滚瓜烂熟,我们动辄为人书写这些内容的作品,未免显得自己有点幼稚,对人可谓不恭;若写出一些令人费解的古语,又不能在作品中加上注解文字,更显得我们书家有点卖弄学问、强装高古。写这不能,写那不可,究应写些什么内容呢?我认为,最好写些能被当今人们普遍理解、接受和喜爱的内容,其立意要新,要对人对社会有益。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许多人爱好书法,想求得一些知名书法家的作品,以之装饰自己的厅房居室。我们书法家面对这些索书者,必须询问清楚他们欲求的作品是自己用,还是转送别人,其作品是在私人家中客厅、卧室挂,还是在办公室、会议室、酒店或其它什么场合挂,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对书写内容的决定。例如:在私人家中客厅,宜写“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之类的诗句;在书房悬挂一幅“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的对联尤佳;在卧室里可写“温润如玉”之类的佳句;在办公室、会议室里可写“与进俱进、开拓创新”之类的时代语;在洒店里可写一些与中国的酒文化、饮食文化有关的诗文佳句……等等,真是不胜枚举。有写作能力的书法家还可以时常自撰一些诗词联语,以应众索,这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样,更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创意,更能接近生活、满足群众的需求。2、书法的用笔。书法贵用笔,用笔贵用锋,用锋妙在中,中锋用笔千古不。书法的用笔有多种多样,诸如:中锋、侧锋、提、按、绞、转等。中锋。在书法创作中,虽说用笔没有定法,但,以中锋为主、其它用笔为辅的用笔方法已得到书法家的普遍应用。何谓中锋用笔?即是藏笔锋于点画之间。简而言之,就是毛笔在纸面上的行进中,锋尖始终处于墨线的中间或墨线之内,这种用笔的特点是,通过笔锋的按压,从笔锋的根部起,墨汁可以酣畅淋漓地由笔毫的两侧流淌、直达锋杪,而所形成的线条两边墨的份量较大,其份量也相对平衡,线条中部墨的份量较小,相对线条两边份量较轻。这种线条的墨象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两边色深,中间色浅,类似于素描物体中的明暗两面,可以增强线条的立体感。在篆、隶、楷书中,最讲究中锋用笔。中锋用笔,是千百年来书法家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因为中锋用笔,行笔的自由度较大,最利于行笔方向的随意变化,又能体现出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侧锋。多用于行书、草书之中。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作品的气势。察其用笔,笔杆向一侧倾斜,其锋尖倒向墨线一侧或墨线之外。它所形成线条的墨象是:一侧重,一侧轻;一边实,一边虚,反差较大,对比强烈。在书法创作中,侧锋不宜多用、滥用。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向来崇尚朴实平和之美,在书法艺术中也倡导树立这种审美观念,所以,我们还是从用笔做起,把字的每一个点画写得实在些、平和些为好,不要使人产生一种华而不实、剑拔弩张的感觉。提按。提,即是把毛笔稍微提起;按,就是把毛笔稍微按下。提与按的辐度在毫厘之间,亦在一种意念之间。笔锋提起一毫,线条就会明显地细一些;笔锋下按一毫,线条就会明显变粗。提按用笔在大字行、草书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最为强烈;而在小字径书法创作中,亦用提按之法,但其行为主要靠意念和感觉的支配来实现。没有经过长期实践和锻炼的书家是不能得心应手地应用此法的。绞转。这种笔法多用于字的转折处和线条的内部运动中。一则是为了在行笔中调整好笔锋,达到笔笔中锋或中、侧锋交替互用,并使行笔顺畅;另一则是为了增强线条的动感,增添线条的内涵。绞转之法较难掌握,因为这不只是技术层面上的事,主要是凭书家在书写过程中感情的诱导而发生。所以,绞转之法运用得自然、得当者,最能抒发书家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境,也最能体现出书家的基本功力和审美意识。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用笔方法之外,还有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立锋、卧锋等等诸多用笔方法,这些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也值得书家们在创作实践中去玩味。3、选笔与执笔。毛笔有大有小,有长锋、中锋、短锋,又有软毫,硬毫、兼毫,各有用场,任君选择。在写字前必须选定适当的毛笔。选定毛笔的一般原则是:写大字用大笔,写小字用小笔;写行草书宜用软毫、长锋;写楷书、篆书、隶书多用中锋、短锋和硬毫、兼毫。我们绝不可用大笔写小字或用小笔写大字。用大笔写小字,势必会造成用笔不精到,其作品给人有一种粗制烂造之感;用小笔写大字,由于用笔提按空间有限、摄墨不足,其作品点画线条的粗细变化不大,墨的份量较轻,甚至笔毫中的墨就根本不够用,只能用枯笔渴墨干擦,其作品肯定会使人感到有些轻浮单薄或蓬头垢面。选用什么样的毛笔,有些书家也有自己的习惯,如: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爱用中锋秃笔,当代书家陈少默先生喜用鸡毫,茹桂先生多用长锋等,他们都能娴熟地驾驭手中的毛笔,写出各具特色、无限精彩的书法作品来,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们在选笔上的得当。在这里,我再说个题外话:我们从历代书法大家的作品中,偶尔也会发现其择笔不当的作品,对之,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和评论。比如:于右任先生书写大幅面对联,从书写正文和落款字型偏大或用笔粗糙。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当时条件所致,或其书写时激情勃发,一气呵成,来不急换笔。像这些书法大家,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一些求书索题者,索书者并不了解书家的用笔习惯,事先准备停当了笔墨纸砚(也许是精笔良纸),而书家又不好推却,只能勉为其难地为其作书,从而形成择笔欠当的现象。再说执笔问题。古人云“执笔无定法”,这是一个大概念,事实上这也就是样。无论是在历代书家中,还是在现代书家中,他们执笔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有五指执笔法,有三指执笔法,还有满把握笔法;有的执笔低,有的执笔高,有的执于笔管的中部。总之,他们都能将笔使得渴得心应手,能写出精美的书法作品来。但是,执笔还是有原则可循的。概而言之,执笔宜紧,运腕宜活;指实掌虚,五指齐力。修炼到较高境界的书家,其实已经忽略了手中所执的笔,而是自觉不觉地当笔为自己手臂的延伸,在意念中是用我手写我心,达到了心手双畅、天人合一的美妙幻境。4、用墨与用纸。如果说,用笔是书法中的“骨法”的话,那么,用墨就是书法中的“肌肤”,两者统一在一气的运化之中。在我国书法史上,用墨的变革有三个里程碑:一是颜真卿将孙过庭所谓的“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在书法创作中达到了极致;二是黄庭坚在大草中通过用水的方法来体现墨的韵味;三是董其昌和王铎一方面继承了黄庭坚用水来丰富墨的层次感,另一方面开始以水墨混用和有意无意地使用宿墨,使字的点画在水墨渗化的边缘出现了深黑色的“口子”。水墨的混用对后世书法创作影响巨大,至今仍教书家们沉醉其中,揣摸不透。许多初学书法的朋友在用墨上不太注意,他们简单地认为,书法不就是用毛笔醮上黑色的墨汁在洁白的宣纸上写字嘛!这种认识可以说是对的,但并不准确到位。近代书家林散之归纳“墨分七色”,即:破墨(浓墨点水)、宿墨、积墨、焦墨、淡墨、浓墨、渴墨。其实墨色不仅仅此七色,应该说有许多种。这些以黑色为基调的墨色是用什么方法来调节的?各种墨色的变化和运用又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仅举其一例作以简单说明。就以破墨为例。所谓破墨是以水来破的,分水破墨、墨破水和墨中掺水调和三种方法。水破墨是用毛笔先蘸上浓墨,然后再蘸上适量的清水,趁着墨与水在笔毫上相互渗化交融之际,及时下笔为书,继而水与墨在宣纸上继续渗化和交融,最终所形成的墨象是由淡而浓,字的点画中间色深,而周围有一圈稍淡的渗化均匀的水墨晕痕。其中色深者似骨,其外色浅者若肉,又好象人们常说的“棉里裹铁”的那种感觉,颇具立体感。先蘸水后蘸墨,这叫墨破水,在宣纸上所成的墨象也有一种立体感,与前者不同的是由浓及淡,线条的中间色淡,而其外部色深,打破了线条的平面感,给人一种浑圆的视觉感受。在墨中适当地调和些水,其墨不再是死墨,在宣纸上留下的痕迹层次更加丰富多变,有一股生气,像人的血液在血管中流淌、在整个身体中默默地运动一样。除了焦墨以外,其它各种墨色都是靠水来调节其色的深浅。一般来说,作行草书宜用浓墨淡墨;作篆、隶或写小字适合用焦墨;作大字榜书常用宿墨或浓墨。这些用墨方法需要在长期的书法创作实践中去探索,去体验。在书法的用墨上,古今书家有不同的法则和习惯。北宋时浓墨实用;南宋时浓墨合用;元代人墨薄于宋,在浓淡之间;到了明代,董其昌开淡墨一派,人们称之为“淡墨昙花”;到了清代,又出现了“浓墨宰相”?刘镛,用浓墨、焦墨作书。现代著名书家钟明善,在写大字时,先用清水湿笔,再醮浓墨;在写小字时,而是先将墨与水调和均匀后再作书,这也可见其用墨之活。古代人写字前是磨墨的,磨墨,是很有趣味的,也可以说是一种享乐。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宁静的书案上,均匀地磨墨声沙沙作响,砚池中墨花轻翻,浮起细微的泡沫,温暖的书斋中飘着松麝的芳香。难怪唐代诗人李贺在其《青花紫砚歌》中写道:“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宋代苏东坡诗云:“小窗虚幌相妩媚,令君晓梦生春红”;元代赵孟?又有“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这些美妙的诗句都写出了磨墨的雅趣。现在人们写毛笔字,大多数都是用的墨汁,不再像古人那样砚墨,这样也好,既省时,又省力,容易买到,很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建议大家最好是用书画墨汁,要用新墨,不要用陈墨或陈积残墨。书画墨汁中墨粉的颗粒都比较细,且添加有香料,用之写出的字,在宣纸上渗透力强,有较好的固定性。同时,在书家书写过程中,墨汁所散发出的香气在整个书斋中弥漫,给人营造了一个非常惬意的创作氛围;这种墨香也会较为持久地吸附在宣纸里,当人们绽开书卷观览赏玩时,依然有一股淡淡的墨香迎面袭来,沁入心脾,这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概而言之,是水丰富了墨色的变化和韵致,是用笔增强了书法线条的节奏和旋律。在书法创作中,我们应当对含墨量、浓度与长度间的对应关系,用笔轻重、顺逆间的对应关系,行笔枯涩、缓急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水、用墨的对应关系等予以高度重视、深刻体悟。在书法作品的用纸方面,我们必须要求用宣纸或其它传统的手工纸。因为宣纸或手工纸吸水性较强,能较好地吸附和渗化墨汁。再者,宣纸或手工纸中很少有化学成份,故其寿命一般比现在常用的机制纸要长一些。从现在出土的文物中,我们还可以见到一千多年前的纸张,这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在书法创作中,一般是多用生宣,多用白色的宣纸。但作小楷书时,宜用熟宣,因为熟宣相对于生宣其吸水性较小,不致于点画因墨的渗化而湮水。虽说书法艺术是以黑白两色为基调的造型艺术,但有时候为了打破作品形式上的单一或渲染特有的气氛,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色宣、虎皮宣以及有水印花纹图案的特制宣纸。如某人过寿、完婚或门店开张需要我们作书为祝,选用红色的洒金宣纸是再好不过的了;如我们给禅房名刹中写字,最好选用上等的佛教黄色宣,更能烘托出神佛的尊严;再如,我们要写一首咏梅诗,就要有意识地采用一张有梅花水印图案的宣纸,这岂不能更好地渲染书法作品的意境,使书画交融,更见风彩。5、章法与形式。作文讲结构,书法讲章法。章法亦即布局,相对整幅作品而言的。在书法创作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一个字与周围几个字之间都要有连带顾盼关系,不能“独善其身,各行其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书法是一门黑白色彩艺术,是用墨色的墨线分割白色纸面,而又重新整合画面的一门造形艺术。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关注在黑色的字的点画上,同时要顾及白色的空间视觉感受,所谓“计白当黑,知白守黑”。一般来说,楷书作品的章法,多采用界格书写,分有行有列、有行无列,分字距小、行距大或字距行距相等;大篆、行书、草书,则以有行无列、无行无列多见。这些特点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临帖中多加留心。此外,在行、草书创作中,我们要灵活自然地运用笔墨,在用笔的轻重强弱、用墨的浓淡枯润、布局的疏密以及行笔的快慢等方面多加变化,以之显示出作品笔意的节奏感和旋律来。书法作品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我们常见的有条幅、中堂、对联、横幅、长卷、扇面、册页、书扎等,在条幅中又有多条屏,在中堂中包括斗方。在书法创作中,要根据不同需要,做到形式多样。如今大多数人还是采用由右到左,从上到下的书写形式,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横幅作品中,我们还可以适当地运用由左到右的现代的书写形式,只要整体章法布局和谐,这也无可厚非。但此类作品在落款时,一定要搞清上款与下款的位置,不能出笑话。6、落款与用印。书法作品的落款和用印是其整体章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书法家只注重作品主体内容的书写完美,而轻视了落款和用印。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书法作品,主体内容写得很好,而其落款和用印显得有些草率,使人产生不和谐的感觉,甚至有些作品的落款和用印对整个作品造成了损伤,这种损伤使人难以挽救,甚觉惋惜!有较高素养的书家在落款和用印上是非常讲究的,甚至他们在创作前打腹稿、打草稿时,就将落款和用印纳入了整体创作构图中。一般来说,书法作品的落款文字分上下两款,上款要署明赠予者的姓名、尊称、礼语等,下款署明书者的姓名、字号、创作时令、地点以及名章等,其文字内容和书写格式一定要符合传统的礼仪规范。落款字体不宜与正文字体反差太大。如正文为楷书,其落款宜为行楷;正文为草书,其落款可选用行草;篆书、隶书的落款用楷书、行书较好。落款字径的大小要与正文字径大小搭配和谐,最忌诲者为落款字有霸气、有野气。应当是在正文书法中见作者的性情,而在落款文字上窥视作者的功力和治学的严谨态度。用印的大小与落款文字的字径相仿佛,不可署小字款而用大印章,落大字款而用小印章,印文风格要与落款文字的风格基本一致。在作品首行第一、第二个字间的右侧常盖闲章,此谓起首章;较长竖幅作品首行中部的右侧常盖腰章,下部亦有盖压角章的。下款署名后则盖作者名章。下款亦有同时加盖两个印章的,按照常规,第一个印章多为作者字号或斋号,多为阳刻文字,第二个印章则为作者名章,多为阴文。两个印章的间距一般为一印章距离,或与落款字的字距相同,两个印章并用,前者为阳文,印面镂空,印文以线为主,空灵疏朗,后者红底阴文,以面为主,显得厚重,使人产生一种“底盘较重”的稳定感。盖印时一定要认真,醮印泥要轻,盖印时要加力重按,用力均匀,这样盖出的印才清晰醒目,能给作品平添“画龙点睛”一样的美感。此外,我们一定要用书画印泥,坚决不能用常见的办公印泥,因为,办公印泥中多含化学成份和油质,对宣纸有损伤,也易油渍污染,对而后作品装裱与保存造成不利影响。人常说:“饰不过三”,除作品构图特殊需要外,书画作品用印也不宜太多,多则乱,多则俗!7、书法艺术的创作意象与创作意识。中国汉字从古文发展演变到隶书之后,也就是发展到方块形文字之后,越来越远离了象形的成份,而走向了抽象的境界,同时,书法家面对这种抽象的方块文字,有了更加宽广的意象创作空间。有些书家写一个草书“龙”字,就会将心中想象的一条云中飞龙的形象用笔墨表现出来;有些书家写出的“黄河”二字,使人通过作品仿佛看到了壶口瀑布,奔流直下……我们在创作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书法作品时,不妨先想象毛泽东当时站立在高塬崖畔,傲视一望无垠的冰天雪地、旁若无人、雄视天下的情景,在这种意境下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便会更好地表达诗词的意蕴。我们在创作大字书法作品时,应想象到自己置身于高山之巅或太空之中,在这种意境下写出的字才能达到气势磅礴,耐人寻味。有些书家在创作之前喜欢饮酒,在微醉的状态下,抛开了客观物象对自己创作意识的影响,飘飘欲仙,似梦似幻,为所欲为,放浪形骸,这时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有一种令作者本人事后也难以置信的逸气和神奇,真是妙不可言!难怪怀素会有“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欲书书不得”的狂颠之举。这就是“酒”壮了书家的胆,是“酒”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激情。古人有言“玉壶买春”,他们把“酒”比作“春”,像春天一样使万物充满了无限生机!8、书品与人品。书法艺术是一门综合内容颇丰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写字,而是做学问,做人。因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始终贯穿着“儒、释、道”三大文化的哲学思想,它的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是“与人为善,清静无为”,是“中庸和合,道法自然”,更是“以人为本,自强不息”。所以,许多卓有成就的书法家,他首先是一个学问家;亦有许多学问家,虽然他们在书法学习上没有花费多少功夫,但能写出精彩可人的书法作品来。这正是这个道理。宋代的秦桧、元代的赵孟?、明代的王铎,他们在书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堪称独树一帜的大家,但由于政治上或人格上因素的影响,秦桧所创的书体并没有以“秦体”誉之,而称作“宋体”,赵孟?和王铎只因身为二臣,即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桩”上,受人卑视,难以获得历史的“正名”!直到如今,我们是否还记得湖南有一位已被处决了的大贪官---胡长清,他的字写得也很不错,曾给当地许多知名企业、商场等公共场所题书牌匾,从中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也获得了数百万元的“润笔费”,后来人们把这笔收入称作“灰色收入”,到了东窗事发、身败名裂时,曾一度在长沙兴起了“铲字”现象,所铲的当然是胡长清的字了。当今,有一些著名书法家,字写得当然很好,有许多人喜爱,但是,当爱好者报以对艺术挚爱的、虔诚的心情上门索求墨宝时,时常会遇到书家本人所造的“天价照壁”,只能碰壁而归(当然,有的书家是不堪应索之劳,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他们其中的一些人是否深刻地思考过“艺术”是孤芳自赏的,还是为大众服务的?艺术是用来求名求利的,还是继承和弘扬民族先进文化的?当代著名书法家张兴斌先生,被人们誉为“德艺双馨”的书法家,他曾对我说过:“一个书法家一天能给人写多少幅字?一生又能写多少幅字?中国有十三亿人,世事大得很!”。于右任先生晚年,每天要写五十幅字,一生中创作出了数以万计的书法作品,大多数都散了人,到如今拥有于右任书法真迹的人有几个?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如今,我们时常还会遇到一些走江湖的书家,他们并不是以书会友,弘扬祖国文化,而是唯利是图,动辄就侃侃而谈,炫耀自己的书法作品有如何如何好,有多么多么珍贵。有的甚至枉费心机,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利用电脑合成技术,使其与高层领导、艺术大师合影,其目的还不是为了“自我吹捧,自作广告”,我们称这类人为“书法骗子”、“艺术混混”!“德艺双馨”这个桂冠,不是随便可以戴在任何人头上的,它需要以人格和品德为衡量标准。

爱祖国硬笔书法内容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

有美玉意思的字,越多越好

1、玎。音丁,玉石或玉器撞击时发出的声音。玎珰或玎玲,形容玉石般悦耳的撞击声。

2、玏。念快乐的乐,一种黑色、较硬的玉石。

3、玕。音甘,形状象珠的美玉或美石。

4、玙。音于,君子配带的一种美玉,称为玙璠或璠玙。

5、玖。音久,一种质地比玉稍差的黑色美石。后武则天改此字用于“九”字的大写。

6、玚。读音一念唱,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玉器,一种带勺的玉圭,可用来盛酒灌酒;读音二念扬,一种用以祭祀天地的玉。

7、玛。玛瑙,一种具有不同颜色、多呈带状或环状分层的玉髓,质地坚硬耐磨。可用于工业,也可入药,还可做贵重的装饰品。

8、玤。音棒,一种质地一般的玉石。古时制成平圆形、中间有孔的小璧,系在腰带上,用以悬挂左右配带的饰物。

9、玞。音夫,一种似玉的美石。

10、玮。音伟,一种珍奇的美玉。

11、环。一种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古代用作符信,后多作为装饰物佩带。古时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主要有三种:璧、瑗、环。边大孔小(边宽为内孔直径的两倍以上)的为璧,边小孔大的为瑗,边与孔大小相当的为环。

12、玠。音介,一种古代玉器,一尺二寸的大圭。

13、玢。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作玉名时读宾,一种具有花纹的美玉。

14、玱。音枪,玉器相互撞击的声音,后也形容美妙动听的乐声。玱、玲、琤、琐、瑝等,均为玉声。

15、玫。一种红色的美玉。玫瑰,有三个词义:一是一种美玉的名字,也称为火齐珠;二是一种珍珠的名字;三是一种植物的名字,就是大众最熟悉和喜爱的玫瑰花。

16、玥。音月,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

17、玦。音决,古时配带的一种玉器,环形,有缺口。相传,古代大臣因罪流放边塞,三年之后若皇上派人送去一块玉环,则意为还;若送去的是一块玉玦,则意为绝,还要继续流放。所以,玦有回绝、拒绝的意思。

18、珏。音决,合在一起的两块玉。古代交易时以玉、贝作为货币。五枚小玉或小贝系成一串可抵一块大玉或大贝,两串小玉称为一珏,两串小贝称为一朋。朋友的朋大概就是这么来的。珏的另一种写法是珏,更为形象。

19、珂。音科,一种极似玉的美石,有人说就是白色玛瑙。另外,产于南海一种珍奇的白色贝类也称为珂。

20、珑。音龙,古人在天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面刻有龙文;另用于形容玉石相击的声音。

21、珅。音申,一种美玉。

22、玲。玉石相互撞击所发出清脆的声音。

23、珍。非常稀有而精美的宝玉。常用于比喻贵重的器物或人才。珍的异体字为珎。

24、珊。珊瑚,由许多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集而成,形状象树枝,多为红色或白色,产于热带海洋中。珊珊,形容佩玉相互撞击时悦耳的声音。

25、珉。音民,一种似玉的白色美石。

26、珈。音加,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玉饰。古代王后和贵夫人用笄(音机)别住假发或插住挽起的头发,镶在笄上的玉饰就称为珈。

27、班。这个字大家都认识,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是编组的意思,如班级、班组等。其实,这个字最古的字义是指一对分开的玉。一对合在一起的玉为珏,一对分开的玉为班。后来,这个字由原始字义开始具有动词含义部分,并由分开、分给的意思逐渐引申为铺开、颁布的意思;而这个字的名词含义部分由分块、分部的意思逐渐转化为分级、次序的意思,再后来就成了现代常用的序列、组合的字义啦。

28、珲。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作玉名时读魂,是一种美玉。

29、珪。音规,和圭是同音同义。珪(圭)是古代的一种玉器,长条形,上端为三角形,下端为方形。古代皇帝大臣上朝议事时、王公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等礼仪时作为礼器。

30、珥。音耳,古代用珠玉做的耳饰,相当于现代的耳环。后来古人把日晕、月晕也称为珥,意思是日、月四周的光晕如同玉光在人耳的两旁。

31、珙。音巩,一种大个的、椭圆形的玉璧,古人在祭拜天地等礼仪时手持着,常成对使用。

32、珰。音当,是一种用玉璧制成的瓦当,用来装饰在房屋的椽头。另外,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一种玉饰也称为珰。

33、珠。原义为珍珠,是指蚌壳体内结生的球状小颗粒,有光泽,多用做装饰物,也可入药。后来把和珍珠很相似的宝石也称为珠。

34、珽。音挺,古代帝王所持的玉笏,即三尺长的大圭。笏(音户)是古代君臣上朝议事时手里所拿的一种板子,狭长形,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天子所持玉笏为珽,意为方正于天下,珽然无所屈。

35、珩。音横,古代一组玉佩中最上端的玉件。古代玉佩一组分为三个部分,上端为佩首,是一块横玉,所以称为珩。珩的下面系着若干串玉佩。每串最下端的玉称为璜(如果是单数串,中间那串一般略长点,其最下端的玉称为冲牙)。串在中间的玉佩称为玢、珠、琚、瑀。

36、珞。音洛,一种似玉的、坚硬的宝石。

37、珣。音旬,一种产于辽宁医巫闾山的玉名,称为珣玗琪。

38、琤。音称,玉器相击的声音。也形容美妙悦耳的琴声、雨声或水流的声音。

39、璕。音寻,一种美丽的石头。

40、琉。音流,琉璃,一种色泽光润的矿石,学名青金石,又名天蓝石。琉的异体字为瑠。

41、琅。音郎,琅玕,形状象珍珠的美玉或美石。传说中红色的玉树,生长在海里称为珊瑚,生长在山间的则称为琅玕。琅的异体字为琅。

42、琎。音进,一种似玉的美石。古语读今。

43、琐。玉件相击发出的细碎声音。另外,很细小的玉或玉的碎末也称为琐。琐的异体字为璅。

44、理。作为名词是指玉石的纹路;作为动词是整治、修平玉石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道理、治理等词义皆源于此。

45、琇。音秀,一种似玉的美石。

46、珺。音俊,一种美玉。

47、琮。音从,古代一种玉制礼器,方柱体,中间有圆孔。古人在祭拜天地四方时,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48、琯。音管,古代一种用玉制成的乐器,六孔,象现代的笛子。后也用来泛指管乐器。有意思的是,古人还用这样的玉管来预测节气:把苇膜烧成灰,放进玉管内,到某一节气时,相应玉管内的苇灰就会自动飞出来。

49、琬。音宛,一种上端浑圆而无棱角的玉圭,长九寸。而普通的圭,其上端是尖的,一般是三棱的角。

50、琼。一种红色的美玉。后来也用来泛指精美华丽的事物、超然杰出的人才。

51、琰。音炎,一种泛光的美色之玉。另外,上端斜削成尖锐形的九寸玉圭称为琰圭。

52、琛。音抻,一种可佩带作为装饰的美玉。后用来泛指珍奇的珠宝。

53、珷。音武,一种象玉的美石称为珷玞。

54、琪。音其,一种产于北方的美玉。

55、瑛。音英,玉的光彩。一种似玉的美石也称为瑛。

56、琳。一种青碧色的美玉,产于西北的昆仑山。

57、琦。音奇,一种美玉,常用来系组佩带。

58、琢。加工、雕刻玉石,使其成为精美的器物。古代对加工、雕刻不同材质的装饰品、工艺品,各用不同的动词:刻玉为琢,刻骨为切,刻象为磋,刻石为磨。

59、琥。音虎,雕成虎形的玉。古代作为一种礼器,在祭拜天地四方时以白琥朝礼西方。古代发兵使用的虎符也称为琥。

60、琨。音昆,一种常用于佩带的美玉。环和琨,是古人常佩带的两种佩玉。琨中间的孔比环的小一些。另外,不同性格的人常佩带不同的玉。一般来讲,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佩环,性格内向、忠厚老实的佩琨。

61、琭。音录,一种很稀有的美玉。也用来形容坚硬的玉石。

62、琚。音居,古人佩带的一种美玉,系在珩和璜中间。一种似瑀的红色宝石也称为琚。

63、瑄。音宣,六寸大的玉璧,古代祭天时所用。

64、瑚。古代宗庙里装谷物或食物的礼器和食器,圆口,有两耳,夏朝时称为瑚,殷朝时称为琏,周朝时称为簋(音轨)。

65、瑊。音间,瑊玏,一种象玉的美石,黑色,较坚硬。

66、瑁。音冒,古代一种玉制礼器,长四寸,其下端刻成尖角,为天子所执。古代各路诸侯朝拜天子时手拿着玉圭,天子则手拿着玉瑁,盖在玉圭的上端,表示对诸侯的信任与共勉。

67、瑞。古代玉制的信物,称为瑞玉。古代有很多种瑞玉,如:班是一种中分为二的瑞玉,各执一块作为信物;琥是一种军队调动的瑞玉,作为传达命令的信物;珪和璧也是一种瑞玉,作为执政的信物,相当于现代的印鉴。瑞玉也分级别,如周朝时就分六级,按现在的级别应该是:主席执镇珪、部长执恒珪、省长执信珪、市长执躬珪、县长执谷璧、乡长执蒲璧。

68、瑗。音院,边小孔大的玉璧,一般内孔直径是边宽的两倍左右或更大,常作为佩玉。

69、瑜。音于,一种美玉,也用来指玉的光彩,后多用于形容美好的事物、美丽的容貌。

70、瑰。一种珍奇的红色美玉,常作为佩玉相赠。

71、瑀。音禹,一种似玉的白色美石,古人将其系在玉佩的珩和璜中间,作为佩玉的一部分。

72、瑑。音篆,玉器上雕饰的凸纹,有图案,也有文字,中国书法中的篆体就是从器物上的瑑纹而来的。后来,古人将雕刻为纹也称为瑑。古人云:“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很象今天人们常说的那句成语:“玉不琢,不成器。”

73、瑢。音容,佩玉的品貌和佩玉相碰的声音。

74、瑭。音唐,一种碧绿色的美玉,较坚硬,可用来雕刻成玉器。

75、璈。音敖,一种古代乐器,可弹奏八至十个音阶。

76、瑨。音晋,一种似玉的美石。

77、璊。音门,一种红色的美玉。

78、瑱。这个字念天的去声,古人在帽子两侧用黄色丝带系着的一种玉饰,垂在双耳旁边,可以用来塞住耳朵,故又名“充耳”,有非礼勿听的意思。后来也把戴在耳垂上的玉称为瑱。

79、瑷。音爱,一种美玉。

80、瑶。一种红色的美玉,后泛称玉之美者为瑶。镶玉的琴称为瑶琴。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为铭记与酬报他人的深情厚谊,台湾一位现代女作家的笔名可能也源于此句。

81、璋。音章,古代的一种玉器,上端刻成斜角,形状象半个玉圭,也是一种端玉。古代作为一种礼器,在祭拜天地四方时以赤璋朝礼南方。璋按尺寸大小分为不同的等级,具有不同的用途:大璋长九寸,宽四寸,王公大臣用来作为聘物;中璋长七寸,宽二寸,用于军队中。另外,璋等端玉在古代也曾作为交易的货币使用,圭可易马、璋可易皮、璧可易帛、琮可易锦、琥可易绣、璜可易黼(古代一种礼服)。

82、璇。音玄,一种美玉,也指似玉的美石。璇玑,古代一种可以观测天象的天文仪器。

83、瑾。音紧,一种红色的美玉。瑾瑜,均为美玉,后泛指所有美丽的玉石。

84、璜。音黄,古代的一种玉器,形状象玉璧的一半。古代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礼仪时作为礼器,在祭拜天地四方时以玄璜朝礼北方。也用来作装饰品或作为货币。另外,古代一组佩玉中,系在每串最下端的玉称为璜。

85、璀。念崔的上声,一种美玉,也指玉的光彩。璀璨,形容珠玉的色彩鲜明、艳丽夺目。

86、璎。音英,一种似玉的宝石。璎珞,古时由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相当于现代的项琏。

87、璁。音聪,似玉的美石,常作为一种佩玉。

88、璆。音球,一种美玉,常作为悬挂乐器的玉磬。古时的璆与球,作美玉讲时为同音同字。璆还指玉饰、玉佩等玉件相互撞击的声音。

89、璘。音林,玉的光彩。璘玢,形容玉石花纹驳杂或光彩缤纷的样子。

90、璞。音仆,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经雕琢的玉。另外,有一种瑰玉也称为璞。

91、璟。音景,玉的光彩。

92、璠。音凡,一种产于山东的宝玉。璠玙,深得孔子喜爱的两种美玉。

93、瓛。音环,古代一种玉圭,长九寸,朝廷议事时由大臣所执,也称桓圭。

94、璨。音灿,一种美玉,也指玉的光泽。

95、璩。音渠,古代一种美玉,常制成玉环,作为耳饰,相当于现代的耳环。

96、璐。音路,一种美玉。

97、璪。音早,一种宝玉,也指雕有如水藻花纹的玉饰。另外,用五彩丝线将玉石穿成串,垂在古代皇冠前面作为装饰,也称为璪。

98、瓒。音赞,一种玉石,其中五分之三为玉,五分之二为石。古时用玉很有讲究,只有皇上可以用纯玉,其他大臣则分等级:大公用珑玉(五分之四为玉,五分之一为石)、侯臣用瓒玉、伯臣用将玉(玉石各占二分之一)。古代一种玉制的礼器也称为瓒,祭祀或招待宾客时用来盛酒灌酒,功能相当于现代的勺子。以玉圭作为勺子柄的称为圭瓒,以玉璋作为勺子柄的称为璋瓒。

99、瓖。音乡,一种玉石,常佩于马带上作为玉饰。

100、瓘。音灌,一种白色的玉石,有气眼。古代一种玉圭也称为瓘。

本文标题: 红色诗词硬书法图片 红色经典的书法16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uzi/20251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认清形势诗词 关于俊杰的诗句一上古诗词名句 古诗名句100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