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和七夕节都是中国的情人节。大部分人认为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其实元宵灯会是古代情人相会的日子。七夕节: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
元宵节和七夕节都是中国的情人节。
大部分人认为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其实元宵灯会是古代情人相会的日子。
七夕节: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俗称“七夕节”。
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此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因为关乎爱情,故“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的别称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
·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特色:乞巧、拜七姐、香桥会。
各地区习俗: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有七夕香桥会。
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
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
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
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多于七夕拜七姐神。
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
”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还有:“拜七姐”,用稻草扎“巧姑”.,“种生”以占卜巧拙;并穿针引线,竞争快慢;举行剪窗花比赛,以争智巧。
.....等等不一而足。
元宵节:提灯笼、猜灯谜、吃元宵,本是中国传统民俗中非常重要的元宵佳节,现在却有了一个新提法———“中国的情人节”。
农历正月十五。
古代灯会约见意中人的习俗。
特色:逛灯会、吃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此称谓古来已久。
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
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
所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
宋代欧阳修有一首《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描写元宵夜情侣们相会的词句成为千古绝唱,生动地表现出了古代情侣元宵约会的情景。
乌金西坠,华灯初上,一对对情侣相约佳节,至于是手执一枝玫瑰赴约,还是互赠诗帕定情,就不得而知了。
元宵节始于汉朝,兴于唐代。
翻开一千多年来中国文人墨客们诗词歌赋,不乏描写元宵之夜情人幽会的情境。
如辛弃疾的“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至今广为传诵。
元宵节又称灯节。
有了灯会,就缺少不了灯联。
既然是灯节,又是情人节,那么情与灯就自然要有一番故事了。
不消说,灯联必然要成为情的媒介。
在众多的元宵灯联故事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下面这一则了。
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巧遇一个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
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王安石读后,一时未能对出,便默默记在心中。
到了京城,你说巧不巧,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
返乡途中,当王安石再次路过那户人家时,听说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结果被招为乘龙快婿。
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王安石真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捡了两个天大的便宜。
我想,此后王安石应该是每年都该与夫人好好地过上一回情人节了吧。
在台湾省,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
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
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可以相会。
元宵节,女孩子藉着看花灯之接口,有认识男孩子的机会,给古代的少女们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