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苏轼诗词赏析 苏轼的诗词江城子赏析

发布时间: 2022-07-29 11:59:0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句子 点击: 112

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江城子》·苏轼诗词赏析 苏轼的诗词江城子赏析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

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

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

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

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

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

“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

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

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

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

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

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

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

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

“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

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两句上应“千里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

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

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述。

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

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

“不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

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字展开描写。

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

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

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

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

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

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品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

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

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

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

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

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

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

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

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

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

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

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

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

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

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

“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

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

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

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

“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

’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

”“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

临行,叶叫他穿皮衣。

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

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

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

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

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

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

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

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

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

“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

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

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

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

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

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

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

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

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

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

“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都可以互相参看。

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

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

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

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

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

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

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

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

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

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

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

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

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

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

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

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本文标题: 《江城子》·苏轼诗词赏析 苏轼的诗词江城子赏析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uzi/19485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关于苏轼集儒释道三教思想 苏轼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苏轼诗词文概述 关于苏轼的诗词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