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一个赞美家乡的诗歌急 赞美家乡的现代诗歌

发布时间: 2022-07-28 11:57:3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句子 点击: 102

有关临汾的诗2006-12-2116:26题平阳郡桥边柳树岑参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拜谒尧庙范仲淹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

帮我找一个赞美家乡的诗歌急 赞美家乡的现代诗歌

  有关临汾的诗2006-12-2116:26

  题平阳郡桥边柳树

  岑参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拜谒尧庙

  范仲淹

  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

  禹终平洚水,舜一亦致薰风。

  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

  乡人不知此,萧鼓谢年丰。

  平水神祠

  段成己

  不到灵祠十五年,水光山色尚依然。

  京人莫说西湖子,不溉民田溉福田。

  平阳道中

  于歉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

  相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

  无题

  无名氏

  万树飞沙杂暮烟,鬓云历乱舞风前。

  马强手弱寒鞭滞,回首乡关落日边。

  二月朔同人游龙子祠

  孔尚任

  远隔红尘水树幽,宜人景物失乡愁。

  含烟店柳从容发,破冻山泉放肆流。

  古寺春寒须问酒,重峦雪霁好登楼。

  风雷龙子何年去?遗事闲从父老求。

  咏席师

  明·李咨

  忆昔陶唐时,光岳气完好。

  生此华封俦,结寓山之窈。

  夕眠松石云,朝歌羲黄道。

  胡为击壤歌,薄言泻怀抱。

  噩噩太古风,降世谁同调。

  独怜荒冢头,离离半秋草。

  ——《民国·襄陵县新志》

  注:席师:人称陶唐席老师,襄陵城东南席村人。

以播种耕稼为事,每击壤而歌于路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尧闻而嘉之,尊为老师。

  作者李咨,字汝弼,河间故城人,进士。

明成化十二年(1476知襄陵县事,为政清廉,后擢升为湖广监察御史。

  张蒙溪

  明·李咨

  门楹夕照明,村墟霭林木。

  蒙溪解组归,曾此易风俗。

  衣冠不随时,礼乐教儿读。

  岂直闺门间,里门仍修睦。

  遗风尚凛然,后学多私淑。

  吊古拂残碑,(虚见)欷奠(酉雨)酉录。

  ——《民国·襄陵县新志》

  注:张蒙溪,名著,字仲明,号蒙溪,元代教育家、学者,平阳路儒学教授。

襄陵张相村人。

  过文中子祠

  明·薛王宣

  古人不可见,古俗宁复淳。

  依依万春乡,疏属连清汾。

  良时旷奠与,鸣鸟寂不闻。

  悠悠礼乐志,路与麇鹿群。

  颓波游东极,寒雪满西津。

  旨在经世言,淆杂多芜榛。

  时无伊川子,此意将谁论。

  ——《清光绪·太平县志》

  注:文中子为王通谥号。

王通字仲淹,太平万王村人。

万王村古称万春乡,该村有王通故居、陵园。

村东龙门沟土龛中有王通读书处,亦其授徒所在,被誉为“文洞墨香”,为“太平县八景”之一。

王通因不为文帝所用,教授于河汾之间,从学者甚众。

著有《中说》二十篇。

  作者薛王宣,明代河津人,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诗人、学者。

谥号文清,诗文收入《薛文清集》。

  龙门书院怀古

  清·张钟秀

  宅旁龙门禹凿余,长安献策意何如。

  断崖千仞自临水,古洞一方曾读书。

  桐老半生难计尺,鲤登欲化不惊鱼。

  河汾弟子多名世,仰止高山镇起予。

  ——《清光绪·太平县志》

  注:龙门书院在太平县城西门外文中子祠。

因王通讲学于龙门沟而得名。

该县旧无书院,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知县邹学都锐意振兴文教,建讲道河汾堂于此,后又建号舍、门楼、牌坊等。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知县张学都捐俸修额款题名“龙门书院”。

  作者张钟秀,号鹿岩,原籍直隶(今河北)束鹿县,举人。

清乾隆四十年任太平知县,升府同知。

  本诗长安献策言王通献《太平十二策》不为所用事。

  题文中子读书洞处

  清·昊王典

  废洞依稀石麓阴,山灵招我一来寻。

  泥横残篆碑犹在,门掩苍崖鸟乱吟。

  献策原知非钓主,退耕何事已违心。

  沉浮千载谁能识,房魏区区尚古今。

  ——《清乾隆·乡宁县志》

  注:文中子读书洞为乡宁西南旁通峪一天然石龛,有文中子塑象及暖阁等。

  作者昊王典,清代乡宁人。

  饯春陔谭邑侯荣调河津·兴文教

  清·柴友梓

  独振文翁化,荒郊辟草莱。

  门前成李荫,爨下识桐材。

  玉向蓝田种,珠从合浦来。

  登龙欣在望,多士愿追陪。

  ——《民国·襄陵县新志》

  注:谭邑侯名廷荣,字春陔,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

清咸丰十一年(1861)知襄陵县事,政绩卓著,后调河津。

离任前襄陵姑汾书院山长柴友梓为其赋诗饯行。

原作四首今录其一。

  邑令谭春陔尊师重教,到任五年为姑汾书院集资两千。

书院初具规模,任教者均知名之士,生童不下百人,邻县学子闻风前来就读,前后几科,高中者颇多。

  作者柴友梓,襄陵京安村人,咸丰丙辰科举人。

  紫川书院新成志喜

  清·党应标

  山傅蒲子峻,地入午城偏。

  唐帝风犹在,两河教尚宣。

  神君治复古,多士志希贤。

  顷刻瞻轮奂,从容听管弦。

  轩窗临紫水,灯火映青毡。

  庭尽栽松柏,田还计粥。

  开筵皆少长,献艺定妍。

  学用三冬足,书须二酉媸研。

  喜看台陵骏,自愧座无。

  敬业逢良会,谈经忌俗诠。

  厦成应共庆,鞭向谁问先。

  莫负文翁化,清时各勉旃。

  ——《清康熙·隰州志》

  注:紫川书院康熙四十七年(1708)创建。

位于隰州城内安国寺东。

  作者党应标,阳曲(今太原)人。

  课诸生有感

  清·杨试

  门外青山万木森,懒云阁雨晚阴阴。

  百年贾傅忧时策,此日文翁化欲心。

  黑豆登场民有望,黄芽覆岭路难寻。

  伐檀歌罢霜台静,响断苏湖木铎音。

  ——《清康熙·隰州志》

  注:课诸生即考查学生课业。

  作者杨试清代人,隰州提学。

  玉峰书院杂咏

  清·祁宿藻

  义学寻踪

  层楼曲槛旧帘栊,范水模山忆孔公。

  绛帐于今春寂寂,虚堂尚见屋穹穹。

  参差树木高鸟,欹侧墙垣似醉翁。

  到此敢云桃李盛,奉扬欣许借仁风。

  花屿逢春

  讲席宏开会友文,当时花雨落缤纷。

  先儒教泽推安国,继美流风羡使君。

  愿学堂中人似玉,逢源亭畔花如薰。

  从今更喜春长在,不上山头望幕云。

  ——《民国·重修洪洞县志》

  注:洪洞玉峰书院系清雍正三年(1725)知县孔传忠捐俸在义学旧址上兴建,当时即初具规模,后历年续修,购置学田,筹措公费,以为山长束和诸生膏火。

孔传忠,浙江桐乡人,进士。

诗中忆孔公句即回想孔邑令功绩。

  作者祁宿藻,字幼章,清代人,祖籍洪洞,后迁寿阳。

道光年间曾主玉峰书院讲席。

原作四首,今录其二。

  留别简城书院四首

  清·韩垌

  臬比滥拥几经年,却聘书成意惘然。

  心事仅堪盟白首,生涯祗合老青毡。

  空烦玉笋罗群彦,可有金针度后贤。

  报道先生归去也,相思遥寄幕云边。

  水抱山环简子城,一堂弦诵集时英。

  诸生不愧器,独我空操月旦评。

  敢诩谈经崇实学,相期励志戒虚声。

  区区科第寻常事,风遇鸿毛一举轻。

  蒲柳经秋已半残,几番奔走问平安。

  贫闲翻觉离家好,多病方知作客难。

  此去非关争醴酒,频年滋愧累肝。

  盈门桃李真堪忆,留得清阴异日看。

  回头一十二年中,爪迹匆匆雪印鸿。

  壮不如人何待老,过犹难免敢言功。

  传经我已惭刘向,爱士谁堪似孔融。

  车笠相逢定何日,离怀畅叙一樽同。

  ——《民国·重修洪洞县志》

  注:简城书院旧名罗云书院,在赵城城内,始建无考,清乾隆年间修复。

  作者韩垌,洪洞著名学者,光绪戊子科举人。

曾任太原府教谕,后任简城书院山长。

  建子朱子祠于从教书院

  清·张坊

  表章明圣道,四海奉文公。

  不特隆声教,无由大信从。

  婺源洙泗契,浍水建尤同。

  遥接东南流,情深书院中。

  ——《清乾隆·曲沃县志》

  注:从教书院,清乾隆二十年(1755)曲沃知县张坊筹资在乐昌书院旧址重建,后迁贡院,即今曲沃中学。

子朱子祠系为宋理学家朱熹建。

朱熹原籍安徽婺源,后侨居福建建州,死后从祀孔亩,诗中“婺源”、“建尤”即指朱熹家乡。

  作者张坊,湖南湘潭人,清乾隆年间曲沃县令。

张为官清正,颇多颂声,群众为他建有生祠。

曾主修曲沃县志。

  子朱子祠

  清·张肃

  为辟弦歌地,明秩几筵。

  紫阳昭婺水,从教焕新田。

  缵绪存疑录,绍衣答问篇。

  千秋馨俎豆,仰止溯薪传。

  ——《民国·曲沃县志》

  注:曹端著有《存疑录》,卫蒿著有《四书答问》行世。

曹、卫均曲沃著名学人,诗中“存疑”,“答问”皆指此。

又曲沃之侯马,古称新田。

  作者张肃,籍隶曲沃,清乾隆举人。

  神山留别并序

  清·武克明

  秉铎浮山,迄今二十余年矣,每虑弗克称职,贻士林羞。

岁丁酉七月忽推升宁武教授,论俸非论功也。

因念慈年高迈,就此告归侍养,而都人士相与有年,行期在即,意颇卷卷,口占数律以志感恋之意。

  交到斯文倍觉亲,神山薄宦亦前因。

  官能随分何妨冷,士果成材断不贫。

  历任已经三度满,浮名何认十分真。

  家居也在云深处,仍作林泉旧主人。

  回头幻梦渺云烟,但得逍遥便是仙。

  秩晋堂皆宠命,欢承燕寝祗余年。

  归装身外无多物,生计山中有薄田。

  水渥诗篇三凤稿。

还期后起继前贤。

  ——《民国·浮山县志》

  注:浮山旧称神山故以神山名之书院。

神山书院创始何时,已不可考,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县令莫清江重修,后屡屡扩建,并置学田二百亩以供经费,书院驰名遐迩,人才辈出。

浮邑学人张道渥,字水屋,工诗善书,尤精于画。

著有《水屋誉稿》二卷。

三隅书屋主人张氏昆仲三人精于诗文,人称“清河三凤”。

有《三隅书屋时文合稿》行世。

诗中“水渥诗篇三凤稿”即指此。

原诗六首,今录其二。

  作者武克明,字南阜,寿阳人。

同治元年壬戌恩科举人。

光绪初浮山教谕。

  修志感旧兼怀郭曲江夫子

  清·王居正

  雍正庚戌郭曲江先生司铎于蒲县,同社九人,余年最少。

后已未余捷南宫,曹子璞玉、王子桧芳相继成进士,王子桧芳登贤书,曹子谛器选拔入成均,其它次第食饩,皆卓然为名。

诸生屈指往事,顿隔廿年,胜会不再,感赋一律。

  同学何人先着鞭,分明俱是社中仙。

  光莹奎宿占星聚,名重堂附骥传。

  立雪常从诸子后,执经漫忆廿年前。

  只今聚散成佳话,回首春风意渺然。

  ——《清乾隆·蒲县志》

  注:郭曲江,名九龄,猗氏(今临猗)人,雍正八年任蒲县训导。

学识渊博,执教谨严,业绩卓著。

蒲县清代中进士者三人皆出自郭氏门下,多年传为美谈,邑人尊为郭老夫子。

  南宫:古以南宫比似尚书省、礼部,此处指作者中式后任职翰林院。

  成均:古之大学,后为官设学堂之泛称,此处指选拔入国子监深造。

  食饩:明清时生员优等者,官给廪食曰饩。

  作者王居正,号贞斋,蒲县人,乾隆已未科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外转陕西永寿县知县,曾主修《蒲县志》。

  题课读轩

  清·陈澍

  余本寒儒,屡入棘闱,未遂青云之志,聊就微员,捡发来晋。

公务余闲,欲以一经传后,择二堂东隙地建此数椽。

颜其额曰:“课读轩”,并附短草一首云。

  传舍何劳结构忙,抚怀亦自笑痴肠。

  箕裘裕后无他物,勤课与斯戒勿荒。

  ——《民国·翼城县志》

  注:棘闱:科举时代之试院。

  作者陈澍,顺天(今北京)大兴县人。

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翼城县典史。

  过宜园有怀顾宁人先生

  清·徐储

  去国真怜著作才,穷愁投老此山隈。

  只今绛浍余清波,想见先生洗砚来。

  ——《民国·曲沃县志》

  注:宣园,在曲沃县东韩村,系清进士韩宣之别墅。

韩宣,字旬公,别号宜园主人,著名学者。

  顾宁人名炎武,号亭林,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明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下南京,明亡,改名炎武。

晚年定居曲沃,初寓城内,后迁宜园,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在宜园逝世。

生前除讲学于曲沃绛山书院并专心考察著述,编定《日知录》三十二卷。

  绛、浍均水名。

  作者徐储,清孝廉,襄陵人。

  校文同舍生

  清·邢云路

  晋国多贤士,宣尼畏后生。

  谈天蹲碣石,鸣铗动雷声。

  白雪高同调,青云起大名。

  草玄今日事,衣钵异时情。

  ——《清雍正·临汾县志》

  注:本诗系作者与同舍诸生厘定、考证文稿时抒怀之作。

  晋国,古国名,此处泛指平阳一带。

  宣尼,孔子封号。

  作者邢云路,直隶安肃(今河北徐水)人。

进士,明万历临汾知县,政声卓著,尤重文教。

曾主持纂修《临汾县志》。

  留别士子

  清·王丛

  九载羁栖斗大城,谈文酒会诸生。

  莫徒竞尚雕虫技,须立千秋不朽名。

  ——《民国·重修安泽县志》

  注:作者王丛,山东益都人,进士,清道光安泽知县。

  壬申八月,送学师刘老夫子解任归里。

夫子名王容,辽州人,道光乙酉举人。

  清·白汝璜

  秋老空山里,寒生野圃时。

  那堪夫子别,长与故人辞。

  壶水无师范,箕山有遐思。

  多因重九节,恐误菊花期。

  ——《清光绪·吉州志》

  注:壶水指黄河壶口瀑布,在吉县境。

箕山在辽州,辽州后改辽县,即今左权县,为刘老夫子之故里。

作者白汝璜,吉县人,廪生。

  过霍州谒曹月川先生祠

  清·傅淑训

  太山南下水淙淙,昭代师模属此邦。

  学似百川争赴海,心同片月静涵江。

  河汾道术渊源迥,蒲霍宫墙俎豆双。

  庙貌如新遗象肃,碧梧清影动虚窗。

  ——《清光绪·吉州志》

  注:曹月川,名端,字正夫,原籍曲沃阎村。

明永乐举人。

两授霍州学正,又调任蒲州学正。

治学谨严,著述颇多。

明宣德九年(1434)病卒。

霍蒲二州均立祠纪念。

  作者傅淑训,湖广(今湖北)孝感人,明万历年平阳府尹,曾主修府志。

  七夕后二日芝艇课士分尝绿

  清·王士仪

  东壁开星运,南楼耀剑光。

  分题燃太乙,校士动文昌。

  绿连房冷,红衣着水凉。

  明年看折桂,菡萏共天香。

  ——《清康熙·永和县志》

  注:芝艇亦名芝河钓艇,为永和县八景之一。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8)知县王士仪等在仙芝河上拓池培莲,前建瑞莲亭,后创楼山书院,左置芝艇数间,供人玩赏。

芝艇初成,王于彼处考查士子学业,分尝莲子,有感而作。

  作者:王士仪,贵州铜江人,进士。

由翰林院庶吉士改任永和知县。

莅任伊始即修书院创义学,勤行月课,士子贫者助以膏火,应试者赠以盘费,永和文风为之大变。

  邢学士故里

  清·张乾元

  圣门羽翼在传经,每向诗书觅典型。

  道重楷模开后学,功资启沃佐前星。

  荒碑尚竖高低石,故里犹存大小邢。

  凭吊独增怀古意,尧山千载共长青。

  ——《民国·浮山县志》

  注:邢让字叔明,浮山县人。

其故里在浮山城北之小邢村。

因曾侨居济阴(今山东定陶),故《辞源》记其为山东人。

邢宋太平兴国中九经进士及第,由国子监丞,侍读学士兼国子监祭酒、至兵部尚书。

后与人校订三礼、三传,撰论语、考经诸疏,著述颇多。

  作者张乾元,清代学者,浮山人。

  霍山书院古柏

  清·董家兴

  清清茂柏鼎分行,植向门庭万岁霜。

  柯叶独留真面目,轮却露古文章。

  材培哲匠储时用,身伴寒松晚芳。

  深庭莫惊霞彩现,生来本自近奎光。

  ——《清光绪·直隶霍州志·续编》

  注:霍山书院,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书院内有曹月川祠,为纪念明代教育家曹端而建。

  作者董家兴,霍州人,廪贡,保荐教谕,翰林院侍诏衔。

  谒邢先生墓

  明·范晟

  谒拜先生墓,苔封有道碑。

  九京人去远,半夜鹤来迟。

  雨湿梨花惨,风号宰木悲。

  英灵如可见,昔阳满空祠。

  ——《民国·襄陵县新志》

  注:邢先生,名让,字逊之,明代人,祖籍浮山,后迁襄陵。

自幼颖敏好学,诗书画俱佳。

明正统甲子科举人,戊辰科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升修撰,官至礼部左侍郎主考南京乡试。

邢墓在襄陵京安镇西,阁老岳正撰墓志铭,大学士彭时撰神道碑。

  作者范晟,襄陵京安镇人,明宏治已酉科举人,曾任灵宝县知县,襄陵县志明成化版纂修者。

  送卫石胎赴并州令德书院

  清·仇汝嘉

  冰霜惨淡怅离群,北向征骖日欲曛。

  此去英才须入彀,当年盛气似从军。

  经纶有用期苏辙,几席无人伴子云。

  传语并门旧知已,晋中文献属诸君。

  ——《民国·曲沃县志》

  注:卫石胎,清代曲沃人,原在本县书院任教,后调太原令德书院。

令德书院,后改令德堂,为山西大学堂前身。

  作者仇汝嘉,清代曲沃人,拔贡。

  教子八首

  清·杨芳

  课读书

  人生莫自负居诸,借得光阴好读书。

  倦诵何妨灯淬掌,朗吟更爱月当庐。

  无膏继晷燃糠乐,有志穷经映雪舒。

  勉尔聪明年少子,须将文史课盈虚。

  训勤业

  圣学竞竞志莫分,荒唐之说未前闻。

  有书怕读曾称懒,见善能为即是勤。

  幸进功名如大梦,妄求富贵若浮云。

  为人各有当身务,爱到光阴惜几分。

  ——《清光绪·大宁县志》

  注:教子诗八首,今录其二。

  负居诸:意即辜负好时光。

  光淬掌、月当庐、无膏继晷,均指夜以继日,刻苦学习。

膏指灯油,晷指日影。

  穷经:指读尽经书。

  映雪:出自孙康映雪读书故事。

  须将句:意思总把学问高低作为衡量家庭殷实与否的标准。

  作者杨芳,字芬若,清代大宁县人。

  翠山魁楼

  清·曹续祖

  岿然起舞炯双眸,更上山椒百尺楼。

  倚马为谁悬采笔,射雕犹自握金驱。

  岂无抱玉三遭刖,何不朱衣一点头。

  地理天星难问讯,来年又是桂花秋。

  ——《光清绪·大宁县志》

  注:魁楼,亦作奎星楼。

传为掌管文运之神。

祭祀奎星,为的是文风盛鼎。

  倚马句:喻文思敏捷。

  射雕:此处喻作文能手。

  握金:指持弓,此处喻执笔为文。

  抱玉三遭刖:引自卞和遭贬故事。

  朱衣一点头:传欧阳公知贡举日,尝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故其文入格。

此处指奎星点头。

  地理两句:意指人间道理,天星的主张,很难推测,明年科试不知能否中式。

桂花秋,因古时乡试在秋天。

  作者曹续祖,字子成,号陶庵,大宁人。

清顺治甲午科举人。

  题仇范联科

  明·张松

  谒庙升堂朝已崇,词林史见豪雄。

  明时结网罗麟凤,俊士追踪须效忠。

  ——《清光绪·续修汾西县志》

  注:仇益,汾西县团柏人,明洪武乙丑科进士,官浙江按察司廉使。

范琮,汾西县水润人,明永乐乙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词作著名。

该县明代中进士者二人,被誉为盛事。

作者张松,明代河东太守,余不祥。

  〈隘口早行》

  【清】王恪

  早瞻桑梓地,恭敬故乡情。

  残月依山暗,疏星向客明。

  露浓衣带湿,沙润马蹄轻。

  乌鸟还原谷,同心唤友声。

  《题韩村进士宣宜园》

  【清】周斯盛

  猿鹤非无意,龙蛇自有因。

  山川奇字满,风雨短檠亲。

  夜静泉声近,天寒酒力真。

  相期松桂在,莫漫惜闲身。

  《秋夜寄侯马驿寄弟》

  【明】袁淮

  月骏停沙浦,风林出驿楼。

  青灯万里客,玉露九霄秋。

  失路添星鬓,还家滞驿舟。

  未成春草梦,徒有越乡愁。

  《景公》

  【唐】周昙

  觉病当宜早问师,病深难疗恨难追。

  晋侯徒有秦医缓,疾在膏肓救已迟。

  《平公》

  【唐】周昙

  鸿鹄轻腾万里高,何殊朝野得贤豪。

  能知翼戴穹苍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唐朝天宝年间之后,时有虢州(今河南灵宝市南)的李判官调任新田折冲军府任长史。

曾遭贬官侨居平阳多年的唐代大诗人岑参,多次旅览新田,他欣赏汾浍风光,迷恋峨嵋岭景色。

岑参后来起用为虢州折冲军府长史。

当他得知李判官调任新田长史时,又回想起当年在新田的情景。

在送别李判官赴任时,他赋诗《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西原驿路挂城头,

  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

  白云犹似汉时秋。

  西侯马村南、浍河北岸,过去有罗衫坡,传说是孟姜女千里寻夫,过浍河时包袱失落河中,过河后晾衣处。

此处曾建有孟姜女祠,并留有孟姜女手迹。

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为此题写了诗篇。

清康熙四十五上的曲沃县志中诗曰:

  筑城守边疆,

  城竟国逐亡,

  不如孟姜女,

  遗迹浍河旁。

  蓝天临汾邑令邢文路,曾写悼女诗《浍河孟姜女手迹》:

  姜女千年迹,

  河桥百代名。

  夜来风激濑,

  犹似哭声声。

  昔襄陵(今襄汾县境内)邑令杨作楫,曾写悼女诗《浍河孟姜女手迹》:

  哭河河为浅,

  拍土土留痕。

  千古长城缺,

  难招少妇魂。

  1959年1月12日,省文物考古队在牛村村南发掘出两座金代砖雕墓,其中的董明墓中有砖雕制作的戏台模型和5个砖雕戏俑。

这不仅是研究金代建筑的重要实物,也是研究我国戏台演变和演戏形式发展的重要依据。

它的发现,把我国戏剧由平地走向舞台的时间提前了二百年。

1961年1月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同志到侯马视察,参观金代董氏墓即兴题诗:“参观侯马金墓”:

  大金有优谏,歌台竞如画。

  不缘新建设,何以见风雅?

  《浍河二库》

  谢觉哉

  移山造海,赛过江南。

  鱼米之市,花果之山。

  【注:】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我国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huliheiwage/blog/item/ff38337f820c7e0829388a76.html

本文标题: 帮我找一个赞美家乡的诗歌急 赞美家乡的现代诗歌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uzi/19434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关于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100字 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150描写人外貌的一段话 描写同学外貌的一段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