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兰亭景区简介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渚山下,与禹陵、东湖并立为绍兴市郊三大著名风景点之一,一直因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近十几年中,因
楼主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兰亭景区简介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渚山下,与禹陵、东湖并立为绍兴市郊三大著名风景点之一,一直因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近十几年中,因“兰亭书法节”的持续举办而声名更盛。
从文化起源上看,兰亭景区与禹陵景区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是一个祭典的两处祭地。据《吴越春秋》载,越建都于今绍兴城后,句践创设国之祭礼,为“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祭陵山于会稽;祀水泽于江州”。兰亭景区最早出名的地点是“渚”,《说文》云:“州,渚也”。尤其是二水汇合处的渚,为传统祭水的理想场所。《越绝书》云:“句践种兰渚山”。可见山因渚名,渚以兰名。渚既称“兰渚”,山也随之称“兰渚山”。兰,在上古为爱情之信物,《郑风·溱淆》:“溱与淆,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注:“谓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此实为后世上已修禊风俗之滥觞。兰亭之“亭”原非亭台楼阁之亭,而是乡以下的一种行政机构,行于秦汉,《汉书》云:“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而有兰亭之称后,又以此名水,于是始有“兰亭江”之名。
兰亭景区自然地理环境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十分符合古代修禊之礼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求。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已日(夏历三月初三),王羲之邀约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并亲朋子侄41人聚会于此,行修禊之礼。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等人列坐于兰渚上环曲的小溪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逐流漂浮。一旦酒觞滞留在谁的面前,谁就得即兴赋诗一首,诗如不成,则罚酒三觞,如此以为娱乐。在这次雅集中,计有26人作诗共37首。事后,王羲之将这些诗汇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下了这次聚会的盛况和作者的观感。序文共324字,字字珠玑,这就是被褚遂良评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 兰亭几经迁址,现址依山傍水,竹木掩映,为一处幽雅的古典园林,景观总体布局错落有致,可分为8个景区:为鹅池,为乐池,为小兰亭,为流觞亭,为御碑亭,为右军祠,为兰亭江,为书法博物馆。 自入口步入景区,穿过一条修篁夹道的石砌小径,迎面是一泓碧水,即为鹅池。池畔是一块用石块铺砌的40平方左右的“道地”,道地的西首立有一碑,碑上“鹅池”二字传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分别所书。碑上有一三角亭覆盖。 过鹅池越三曲桥前行,便是小兰亭,亭中碑上“兰亭”二字,系清朝康熙帝手书。
兰亭景区其他景点
小兰亭西侧“乐池”为最近新建,池面十亩许。临池有一草亭,曰“俯仰亭”。池中有竹排、小舟,池西有饭庄、茶室供游人休憩。 小兰亭东侧为“流觞亭”,这里是兰亭的中心。亭前曲水叠石,绿柳成荫,是今人流觞咏饮、举行仿古活动的场所。 出流觞亭北行有御碑亭。御碑正面为康熙手书的《兰亭集序》全文,阴面是乾隆书写的《兰亭即事》诗。系东南地区罕见巨碑。 从御碑亭再北行,出园林北门,为兰亭江,浅溪清流,绕兰渚山陂潺潺而过。水底游鱼卵石,清晰可数,溪滩甚宽,近年中开辟为举行群众性水上修禊活动的场所。 和兰亭隔水相望的“兰亭书法博物馆”也为近年所新建,位于山陂之上,四周树木葱茏,环境幽雅。
http://www.66lv.com/show.php?contentid=416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绍兴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据传,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自然景观幽雅怡人。而东晋王羲之在此书写了著名的《兰亭序》,更使兰亭闻名遐迩。
进入兰亭景区,布局疏密相间,建筑错落有致,小巧而不失恢宏之势,典雅而更具豪放之气。漫步其间,但见修篁凝翠,曲径通幽,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驻足鹅池,倚栏观赏群鹅戏水,能尽情体味“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野趣逸韵了。举步往前,有一开阔地,叠石为凳,插柳成荫,一条“之”字形小溪穿行而过,斯为流觞赋诗饮酒之“曲水”。正北建有“流觞亭”,其匾曰“曲水邀欢处”。
兰亭的魅力,不仅来自山水风光的瑰丽,更来自历史文化的深厚。先是鹅池旁的“鹅池”碑,相传其“鹅”字系王羲之一笔而就,“池”字由王献之从容续成,父子合璧,千古称奇;接着是“兰亭”碑,系清康熙所题,曾一度遭受破坏,劫后重生,难能可贵;随后是有“东南第一大碑”之誉的“御碑”,碑阳为康熙手书《兰亭序》,碑阴为乾隆1751年游兰亭时所书《兰亭即事诗》手迹,祖孙二帝手迹同碑,世所罕见,令人叹为观止。
兰亭景区的重心所在是右军祠。一进大门,便有幽雅肃穆之感。跨小桥而入墨华亭,当年王羲之临池习书,使池水尽黑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穿亭而过即为大厅,高大轩敞,其内供奉王羲之像及陈列各种版本的《兰亭序》,是历次晋圣活动的主要场所。从右军祠的天井可见到屋外葱郁的兰渚山,这一室内见山的借景手法,构思奇巧,素为人所称道。
依山傍水而筑的兰亭书法博物馆,不时更换的书法陈列,展示出中国书法艺术的千年流变,从中可以领略历代书法艺术大师的精湛书艺,了解书法艺术的发展趋势,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
2021兰亭书法节 2021绍兴兰亭书法节 27届兰亭书法节 中国兰亭书法节 绍兴兰亭书法节
这里已被人遗忘很久
“越山千万云门绝”,唐代诗僧皎然当年游遍越中山水后,在诗中如此高度评价位于绍兴县平水副城的云门寺风光。“十峰游罢古招提,路入云门峻似梯。秀气渐分秦望岭,寒声犹入若耶溪。”这是万历《绍兴府志》中记载的唐朝诗人秦系的诗句,描述的就是云门寺层层叠叠的秀色。
位于平水镇平江村境内的云门寺,背依秀丽的秦望山,南临若耶溪,东西两侧青山相拥,风景独好。这个狭长的山谷茂林修竹,泉水叮咚,松涛阵阵,环境清幽,民居点缀其间,若隐若现,世外桃源一般。
兰亭借指什么意思兰亭可以借诗词吗?
兰亭
拼音lán tíng
1. 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2. 指《兰亭帖》。
3. 见“ 兰亭春 ”。
中国绍兴兰亭书法节兰亭国际书法节绍兴书法节
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主要活动集中在4月14日到16日,节会继续了往年的模式,国家有关领导、特邀来宾以及来自日本和国内的书法家近300人将参加开幕式。广场千人书画表演将以“江南风情看绍兴”(历代诗人咏绍兴)为主题,现场书写。“永和风”大型书法文艺晚会将邀请国内一流歌星、明星同台演出,中央电视台现场录播。
今年中国兰亭书法节也向全国的大学生书法爱好者敞开了怀抱,“兰亭杯”全国大学生书法大奖赛已经开始征稿,这次比赛的获奖作者将参加广场千人书法表演。“越中名人遗墨”线装书一套四册正在编印中,届时还将发行“第18届中国兰亭书法节纪念封”。今年书法节期间书画展览多达5个,分别是“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当代百家临兰亭序展览”、“王伟平、方本幼画展”、“兰亭杯全国大学生书法大奖赛获奖作品展”、“常州市书画展览”。此外,绍兴市文联还将组织一次“永和风”书法研讨会。
云门寺简介:中国浙东唐诗之路绍兴会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游区
浙江绍兴会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游区,坐落在绍兴平水镇平江村,这里也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包括以下几大景点书法圣地-云门古寺、中国三论宗祖庭-嘉祥寺、佛教圣地-天衣寺(法华寺)、崇福寺(崇福祠)、美丽的若耶诗溪、会稽湖风景区、秦始皇皇登临过的秦望山、会稽刻石(李斯碑)、云门山、云门明觉寺、云门普济寺、云门雍熙院、云门广福院、云门看经院、芍师院、显圣院(云门显圣寺)、云门广孝寺、王献之故居、辩才香阁、辩才塔、陆游草堂、王献之洗砚池、洗笔池、丽句亭、智永和尚(铁门槛、退笔冢)、明崇祯三年(1630)文学家王思任撰文、范允临行书、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陈继儒和董象蒙跋语的《募修云门寺疏》、王子敬笔仓、王子敬笔琢、王子敬山亭、宋高宗书“传忠广孝之寺”碑、王勃仿兰亭之"曲水流觞"遗址、五云溪、白乳亭、五云山亭、火者塔、溪风阁墓、日本杉木祖师墓、雪峤和尚塔、“云门卓立”石牌坊、“云门古刹”石牌坊等等文物建筑景点。
云门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曾经在此云门寺珍藏了几百年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最终被唐太宗派萧翼骗走(唐太宗因追慕王羲之的书法杰作,特派监察御史萧翼用计从辩才和尚谋骗取珍藏在云门寺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真迹的故事也在此发生。得知云门是缘于《兰亭序》,王羲之在山阴兰亭写就《兰亭序》为世人知晓,却少有人知道会稽云门乃《兰亭序》失却之所。唐代演义故事中有《云门失兰亭序记》一章。希望有识之士能够来云门寺关注!
求 绍兴 沈园 鲁迅故居 会稽山兰亭 的导游词 谢谢!!
先提供一篇兰亭的导游词,其他内容太多了,这里的字数有限制。
大家好!欢迎来到绍兴兰亭参观、指导。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绍兴兰亭的概况:想必大家都已知道兰亭是著名的书法圣地,这是因为早在1600多年前,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了41位文人雅士来兰亭举行了曲水流觞的盛会,这是一种坐在曲水边饮酒赋诗的活动,在活动中王羲之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王羲之由此被尊称为了书圣,兰亭也因此成为了书法圣地,也成为历代书家朝圣之地。千百年来,兰亭原址几经兴废、变迁,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兰亭是清•康熙年间根据明•嘉靖时兰亭的旧址重建的,基本保持了明清园林建筑的风格。整个景区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概括起来讲兰亭有四大特色,分别是:景幽、事雅、文妙、书绝。
鹅 池
首先,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景点是“鹅池”。大家可以看到池边真的有几只大白鹅,相传王羲之非常的爱鹅,爱写鹅字,还自己养鹅。在绍兴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王羲之有一次在山阴道上散步,碰到一个道士赶着一群白鹅,洁白可爱的样子,王羲之非常喜欢,于是向道士买鹅,但道士早已认出是王羲之,故意不肯卖,而让他抄一本经书作为交换,结果王羲之竟然真的抄了一本《道德经》给道士,换取白鹅高兴而归。由此可见王羲之是多么爱鹅!或许有些人会问:“王羲之为什么会爱鹅呢?”王羲之曾经是这样表述的:鹅高昂着脖子以及全身洁白的羽毛象征了一种清高和洁白无暇的高尚品格,这也是他自身品性的一种写照;同时鹅的体态很优美,特别是游水的时候,对王羲之研究书法很有帮助,他认为握笔时食指高钩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时如鹅掌拨水,把全身的精力贯注到笔尖;他还从鹅游水的体态美演变到了书法的线条美,如《兰亭序》中20个“之”字的写法就是根据鹅的姿态演变来的。所以王羲之非常爱鹅。
我们再看那三角亭下的鹅池碑,这块碑我们称之为“父子碑”。相传王羲之在绍兴做官时,有一次兴致勃勃的写下一个“鹅”字,刚准备写“池”字时,皇帝的圣旨到了,王羲之不得不搁下笔出去接圣旨,而在一旁观看的王献之趁此机会提起笔补写了一个“池”字,于是父子合璧。仔细看还真的不同,“鹅”字显得娟秀挺拔,而“池”字却较为粗旷、豪迈奔放,父子两人的书法风格有所不同。王羲之有7个儿子,王献之最小最有成就,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我们称之为“小书圣”。相传他写“池”字时才只有8岁。一会儿我们在接下去的景点中还会了解到关于他的一些故事介绍。
兰亭碑亭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兰亭第二个景点“兰亭碑亭”,也是标志性的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的“兰亭”两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不过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碑上有所残缺,这是因为在文革时期此碑被红卫兵砸成了多块,到80年修复时中间那块却找不到了,所以是经过修补,“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留下了遗憾。因为是皇帝的字大家不敢随意加补,只能这样隐约勾出,而且许多民众都喜欢用手去摸这块碑,碑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所以我们给这块碑取了一个名字叫“君民碑”。
讲到这,许多人可能会问“兰亭”就是指这个亭子吗?其实兰亭并非特指某个亭子,而是一个地名。据记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曾在兰渚山下种兰花,兰渚山就在兰亭景区后面,春兰的故乡就在兰亭,所以这里有着悠久的种兰历史。到了汉代这里曾设置驿亭,就是传送公文休息的驿站,这驿亭被以兰花命名取名为兰亭,并作为地名流传了下来,至今这里仍有兰亭镇、兰亭村的称呼,当然兰亭还是因王羲之故事而出名的。据统计世界各地建有7个兰亭:北京2个,台湾2个,日本1个,宁波1个,加上绍兴兰亭。但是想必大家都知道,绍兴兰亭才是原汁原味的,其它都是仿造兰亭。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就去看下一个景点。
曲水流觞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非常著名的景点:“曲水流觞”。大家可以看到面前有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这里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四个字。看上去是非常普通的景点,但它却包含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东晋永和九年,就是公元353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共41位名人雅士,如东山再起的谢安,一代文宗孙绰等,大家围坐在曲水两边,“觞”是东晋时的一种酒杯,他们在酒杯里斟上一点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作诗,诗不成则要罚酒三觥(音:公)。“觥”是一种容酒器,一觥相当于现在半斤,当然那时是米酒。在这个曲水流觞活动中共有11个人各作诗两首,15个人各作诗1首,16个人因没有赋诗被罚了酒,而王羲之作了2首诗也喝了不少酒。这次活动共赋了37首诗,汇集成《兰亭集》,大家推荐主人王羲之为这本《兰亭集》写序,王羲之欣然答应下来,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其书既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气,又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之势,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整篇文章气度安详,笔调潇洒,神完气足,也称之为散文史上的千古绝唱。所以兰亭成为了书法圣地。如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中国兰亭书法节”,每年这时中外许多书法家云集兰亭参加书会,大家来此朝拜书圣,也要在这里模仿王羲之当年举行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的活动,那场景可真是热闹!
流觞亭
“流觞亭”是为进行“曲水流觞”活动而修建的,歇山屋顶、青石台基、木雕门窗、四周环廊,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清代建筑。亭上匾额“流觞亭”三个大字为清•光绪年间江夏太守李树堂题。再看旁边的这副对联“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这是绍兴著名书法家、兰亭书法会会长沈定庵先生所写,他的老师徐生翁撰文的。
走进亭,抬头还可以看到一块匾额题有5个字“曲水邀欢处”,其中“欢”字很难认,是欢乐的“欢”,繁体字草书的写法,此匾楷书与草书结合在一起较为特别。中间屏风上是一幅扇面作《流觞图》,是绍兴著名人物画家陈力农所创作,描绘出了当时王羲之他们曲水流觞的盛况,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下面的展柜里,我们可以看到“觞”的样子,它是由青瓷烧制的,旁边有两只小耳朵,所以又称“耳杯”,可以增加一点浮力并保持平衡,当然酒只能盛放少许,不能斟满,否则也是会沉的。我们再来看一下旁边的这几张展柜,里面陈列的是明•永乐年间所刻流觞图的拓片。图片共9张,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作诗的情景:“一十一人诗两篇成,一十五人诗一篇成,一十六人诗不成饮酒三觥”。而王羲之在亭中边看着鹅边写《兰亭序》。再看这一张;把人连同所作的诗一起刻下来,而没有赋诗的当然就是被罚酒的,一一对应。大家看,最左边的这人就是王献之,他怎么罚酒了呢?因为当时他还小,身为晚辈他不敢在长辈面前赋诗,因此只有喝酒的份。最右边的这人就是“东山再起”的谢安,他赋诗两首。中间这人就是孙绰,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他也赋诗两首。
我们再看一看屏风背后的这块木匾,文章内容就是孙绰(也叫孙兴公)的《兰亭后序》全文,但这字是湘潭人杨恩澍所书,他是清•同治年间绍兴府山阴县知事,书法文笔潇洒流畅,评价较高。旁边是中国书协顾问柳倩所书的对联:“曲水绕华筵,兰亭雨露添新色;流觞成雅集,翠竹萧疏忆古人”。
御碑亭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兰亭最重要的一个景点:御碑亭。亭中的碑我们称之为祖孙碑,因为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于1693年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于1751年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祖孙两代皇帝同刻一碑,所以称为祖孙碑。这块碑已有300多年历史了,很多人不禁会问:“还是原碑吗?”回答是肯定的,“是清代原碑”。当然的确经历了很多劫难,如56年一次强台风,将清代木结构的亭子吹倒,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亭子是83年重建的。但碑没倒,完好无损。而文革时也得以幸存,这要归功于医务工作者。当时,兰亭设立血吸虫防治所,驻扎着医疗队,那些医生们得到红卫兵要来砸碑的消息之后,想保护这块碑,于是想了一个好办法,大家连夜在碑上涂上了石灰,再用红漆在正面写上毛主席的《送瘟神》诗词,背面写上毛主席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最高指示在上面,红卫兵们当然不敢砸了,祖孙碑就这样幸存下来。
接下来,就让我们先欣赏正面康熙皇帝临写的《兰亭集序》,这是《兰亭序》临摹本中现存最大的一个刻本。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篇《兰亭集序》,全文共324个字,王羲之写的时候是长的28行,而康熙因为竖碑格式变成了竖的13行,这篇文章想必大家也比较熟悉,高中、大学课本和《古文观止》中都有收录,称为书文并茂,属抒情散文,文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时间:“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岁在癸丑(癸丑年)暮春之初(晚春三月上旬)”。地点:“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聚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事情是“修禊事也”(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祭祀活动,就是曲水流觞的原始意义)。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既邀请了名士,也带来了儿侄,所以年轻年长的都来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描写当时的景色环境很美)。“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列坐曲水旁,虽然没有乐器的伴奏盛况)。“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但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也足以畅叙内心深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也很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抬头看宇宙辽阔,低头看万事万物昌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所以纵览开怀,足以达到了视觉听觉的娱乐)“信可乐也”(实在是高兴啊!)到这里是文章的叙事部分,讲述了曲水流觞的情景。后半部分则为抒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之间相处,俯仰之中很快一世就过去了)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王羲之悲感人生之短,可谓乐极生悲。整篇文章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当然更主要的是书法,王羲之将他创造的妍美流畅的行书这一字体运用到这一文章中,将自己由欢乐到感伤的情感流露到书法中,同时又是在这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创作了《兰亭序》,可谓发挥的淋漓尽致、登峰造极。据说当时他是酒微醉时所写,第二天酒醒之后,多次重写,都达不到初稿的效果了。文章中有20个“之”字,7个“一”字和“以”“不”“为”虽然重复,但写法各不相同。所以兰亭序成为了王羲之的代表作,也奠定了书圣的地位,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让我们再来仔细看康熙的书法,康熙皇帝写得较为严谨,非常工整,显露出一派帝王之风,作为满人能将汉字书法写得如此之好,的确是位不简单的皇帝。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之”字,如第一行、第三行、第四行的“之”及最下面一排的3个“之”写法也是各不相同,可见康熙皇帝临写时是多么认真,当然他也自认为写得不错才敢竖碑在这书法圣地。不过我还是要补充,有些内行人指出他也有败笔之处,有一个字没有写好,什么字呢?就是这个“一”字。全文共7个“一”,大家可以看看哪几个“一”不好,对了,倒数第三行和第六行上面的“一”字写得特别长,还有中间的这个“一”字又写得很粗,显得特别死板,因为书法上讲究“气意流动,脉络相通”也就是说字词之间要有一股气贯通,一会儿我们就可以看到王羲之的“一”字就非常灵活多变,而康熙皇帝的“一”字缺少变化,较为死板,还又长又粗,把字词之间的气也隔断了,文章布局被间断了,所以这个“一”字没写好。不过也有很多人为康熙解释:有些人说“他可能没喝酒”,有些人说:“笔画越少的字就越难写”。还是金庸先生说得好:“康熙是皇帝嘛,他一统天下,天下第一,当然这个‘一’有着帝王的霸气,又长又粗,他也就不会照着王羲之的写法了。”的确很有道理,康熙的《兰亭序》是有着一股帝王的气魄,包含在书法中,当然风格与王羲之不同,不过能写得如此之好也是非常不容易了。
让我们到背面再看一下乾隆皇帝所写的。乾隆是1751年农历三月初八到兰亭的,当时他看见爷爷已刻下正面的碑也是有感而发,于是即兴作下了这首七律诗,但乾隆没有再去竖碑了,而是作为皇帝心甘情愿让工匠把诗刻在了爷爷的背面,屈尊于碑的阴面。我们可以看到乾隆的书法字如其人潇洒飘逸,柔媚有余,而且这首诗内容也写得非常不错,让我们来看一看:“向慕山阴镜里行”(从来都很仰慕山阴,山阴是绍兴旧称,“镜里行”描写了水乡特色。王羲之说过这样一句话:“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清游得胜惬平生”(清游:平平淡淡的游玩,没心事、政事是我平生最惬意的事),“风华自昔称佳地”(兰亭自古称为好地方),“觞咏于今纪盛名”(曲水流觞咏诗的活动至今负有纪念盛名),“竹重春烟偏澹荡”(兰亭景色是茂林修竹,春烟缭绕,澹荡是给人以池水轻漾、恬静舒适的感觉),“花迟禊日尚甫荣”(乾隆是三月初八来兰亭,禊日指三月初三曲水流觞的日子,比王羲之迟来五天,尚甫荣:花木依然茂盛的样子),“临池留得龙跳法”(称赞王羲之的书法是“龙跳法”,引用了梁武帝称赞王羲之书法的一句话:“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聚讼千秋不易评”(是乾隆对王羲之《兰亭序》的称颂,但因为“讼”是诉讼的讼,打官司的意思,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其实是因为历代对王羲之写《兰亭序》的评论、争论都有,甚至有人认为《兰亭序》并不是王羲之写的,当代郭沫若也有这种观点,当然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是王羲之所写,而从宋代到清代也有争论,所以乾隆写道“聚讼千秋”。“不易评”是乾隆的态度,但因“易”字一字多意,就产生了几种解释:有人说是“轻易”,不轻易下评论,是乾隆谦虚;有人说是“容易”,不容易下评论,难以评论;还有人说应该解释为“改变”,乾隆是说不要改变王羲之所写的评论了,不要再改变他的书圣地位了。)
这块碑再简要概括一下,此碑高6.8米,宽2.6米,重18吨,三万六千斤,这么大的碑,祖孙两代皇帝又同刻一碑,这还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堪称国宝,也是兰亭的镇亭之宝了。
临池十八缸
大家接下来看到的是近两年新扩建的一个参与性的景点:临池十八缸,这是纪念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所建的。王献之小时候练字的故事很多。有一次,王献之请教父亲练好书法的秘诀是什么,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十八只水缸说:“你把这十八缸水都练完练干了,就知道练好书法的方法了。”因此这里有十八个小缸,十八块地坪砖,游客到兰亭手痒想挥毫的话,可在这里练习操作。当然王献之练字的水缸可要比这缸要大得多啦。那么这个“太”字碑是什么意思呢?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就没说什么,而是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而王羲之夫人也是精通书法的,看了儿子写的那些字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了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王右军祠
王右军祠像艘画舫座落水中,四面环绕荷花池,夏天荷花盛开,清香宜人。祠门额匾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所题,“王右军”就是王羲之,他曾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世称“王右军”。祠堂是康熙年间所建,环境幽雅,进门见山,祠内有池,即墨池,池中有墨华亭,亭旁连桥,祠左右设环廊,整个建筑“山、水、廊、桥、亭”融为一体,独具匠心。每年书法节开幕式和书艺交流活动都是在祠内举行的。祠内的廊壁上镌刻的是历代书法家临摹的《兰亭集序》,大家可能会问那么《兰亭集序》真迹还能看到吗?请大家看这里的一段文字介绍:《兰亭集序》原来是作为王氏传家之宝,传到第七代孙,出家做了和尚,就是智永,他也是著名书法家,他又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那时已是唐代唐太宗执政时期,唐太宗非常喜欢王羲之书法,想得到《兰亭序》,多次召辨才让他交出来,但辨才始终不肯示众,唐太宗不死心,命臣子萧翼假扮成书生从辨才手中偷走了《兰亭序》真迹,辨才后来惊气而死,唐太宗得到真迹后,命书法家大臣们去临摹,但他很自私,临死前交代太子李治要将《兰亭序》殉葬,所以《兰亭序》是作为唐太宗的陪葬品埋入了昭陵。如今临摹本中以唐摹本为好,如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他们是陪葬之前照着真迹临摹,其中冯承素公认为是最接近真迹的摹本,接下来我们就参观他们所临摹的碑刻和复制本。
首先我们看到这里有“墨池”两字,这是清代同治绍兴的山阴知县杨恩澍所书。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第一本便是公认为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冯承素摹本,为什么说他最接近真迹呢?这是因为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搨书人遵唐太宗旨意按王羲之真迹用双钩填廓的方法摹描下来的,也就是透过光线用很细的笔将字的轮廓钩出,再将墨填进去,完全照着王羲之原样,保持了自然书写的神韵,如修改涂抹也是与王羲之一样,因为这本摹本上有唐中宗盖下的年号“神龙”印,而我们取名为“神龙本”,还有许多印子,这些都是历代收藏、认可或鉴定的人所盖下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临写的《兰亭序》,此临本也称“张金界奴本”。乾隆曾评出八个临本为最好,而虞世南的这本评为第一,是《兰亭八柱帖》的第一柱。但因为虞世南是临,而冯承素是摹,所以我们现在人从接近真迹角度来讲还是以冯承素为最好,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评法。下面我们看到的是隋朝开皇年间的《开皇兰亭》,这是现存最早的一本版本。这本又是唐代著名大书法家褚遂良的摹本,可以看到这写着“兰亭八柱第二”。下面这本是唐临绢本,因为在安徽颖上所发现又称为“颖上兰亭”,明末战乱中被损,残缺27个字了。接下来是宋游相所收藏的“洛阳本”和“家藏石本”,游氏共收藏了一百多本,在当时是收藏版本最多一位。最后的这本是最特别的版本,它是清•乾隆年间的状元石韫玉的一篇状元文,他将《兰亭序》全文打乱,重新编写成新的文章,内容变了,但《兰亭序》中的324个字不变,所以称之为“颠倒兰亭序”。
好,让我们看一下大厅。走进大厅可以看到上方的匾额,这是光绪宣城刘树堂题写的“尽得风流”四个大字。中间的王羲之画像是中国美院的副院长宋忠元老师创作的。图下有王羲之生平简介:王羲之原来是山东临沂人,因避乱而南下定居在绍兴,曾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绍兴人有开玩笑的称之为“最早的南下干部”。王羲之的故居仍保存至今,位于绍兴市区的戒珠寺,死后葬在嵊州金庭,有王右军墓,享年58岁。王羲之以作书养鹅为乐,一生薄功名利禄,好山川形胜。沙孟海曾题了一副对联概括:“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说的是王羲之一生寄迹在山水之中,热爱山水自然,且为人耿直,敢于放言直言,可谓史无前例。)所以王羲之后来辞官隐退,这副对联是对王羲之一生的写照。
在旁边的陈列柜中,我们还可以再次看到冯承素的“神龙本”,为复制本,其真迹收藏在北京故宫。除此之外这边的廊旁我们还可以看到朱熹作跋的《兰亭序》、元代赵孟頫、明代王铎、清代郑板桥等人临写的《兰亭序》等各种版本,风格各不相同。由此可见《兰亭序》已作为书法家的必修课,版本也已不计其数。
兰亭古迹区的介绍就到此结束了,稍作休息后,我将带领大家由新的出口返回。
兰亭碑苑
兰亭古迹区占地50亩,而现在正在进行的兰亭保护整治工程将原有面积扩大到近300亩,大家可以看到在王右军祠右边的这块区域就是兰亭碑苑。苑中有:王羲之、王献之二王馆,兰亭序馆,书法陈列馆以及碑廊等景观。
驿 亭
刚才给大家介绍过:汉代时兰亭此处设过驿亭,因此我们在这里开辟了驿亭这个景点。驿亭也相当于古代的邮局,所以在这里我们设置了老邮筒,游客在这里可以购买兰亭的风景明信片、兰亭特种邮票,盖上兰亭的特色邮戳,寄给亲朋好友以作纪念。
走进驿亭,大家可以看到陈列了一些重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兰亭参观指导时的照片资料,还有老一辈的著名书法家在兰亭书艺交流、泼墨挥毫时的珍贵照片,以及海内外各界书法爱好者来兰亭朝圣活动的情景。
之 镇
走上惠风亭便是景区的出口了,下面展示在大家眼前的便是兰亭的之镇商贸服务区,它以王羲之、王献之的“之”字命名。之镇仿造明清时期江南水乡古镇的建筑风格,分为古砚街、兰坊和水街,商铺中兰亭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种类繁多,大家不妨去逛一逛!走出之镇,便是停车场。
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欢迎下次再来。
谢谢大家!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咏兰亭诗歌
夜临《兰亭序》
一盏清茶漫品时,案头闲诵暮春词。
神游高古共谁快?笔走龙蛇难自持。
俯仰之间曾顿悟,纵横以外正沉思。
更深欲饮杯中影,得意忘形浑不知。
浣溪沙·梦游兰亭
昨夜春风画柳屏,山光竹影载云行。堤边伫立觅鹅声。 一旦文章逢曲水,千秋笔墨仿兰亭。可怜西北望昭陵。
浣溪沙·兰亭纪行
展卷行吟赋小诗,堤边索句柳丝丝。来寻幽境问谁知。 不敢金貂赓狗尾,何堪拙笔染鹅池。一湖晋水碧参差。
鹧鸪天·兰亭序
几许幽情怜暮春,风徐天朗涨精神。流觞载咏清波远,游目骋怀时趣新。 凭雅韵,净红尘。诗成集后序斯文。休言一纸书生语,倾倒芸芸百代人。
兰亭新咏
永和九年三月天,云淡风轻柳如烟。曲项白鹅层波里,层波荡漾碧无边。遥山近水望中收,惠风和畅拭清眸。吴声越调溪无语,雅韵千年款款流。当年此处多王公,气宇轩昂唤书僮。少长咸集风雅事,流觞曲水诗兴浓。虽无丝竹管弦盛,畅叙幽情心淡定。一觞一咏笑春风,倚马才思答与赠。诗集蔚然成大观,何人执笔序一篇。望归东床坦腹者,鸿儒意在妙笔前。洋洋洒洒得心手,心手相应龙蛇走。群贤瞠目啧啧声,文采飞扬将进酒。烟霏露结缠绵后,凤翥龙翔纸背透。使锋使转逸兴飞,笔下卓然云出岫。神韵已然胜秦汉,笔情墨韵何烂漫。二十八行三百言,第一行书天下叹。掷笔狂歌鹅池畔,书僮洗砚游鱼乱。柔枝漫舞效先生,先生与柳互艳羡。心为游目骋怀高,放浪形骸兴难消。桃花时节逢知己,携手谢安唱青郊。仰观宇宙意如何,俯察品类感慨多。当其欣欣于所遇,得乐且乐莫蹉跎。忘形于斯千杯少,茫然不知身将老。俯仰之间揽镜悲,两鬓经霜如秋草。人生如梦几时休,漂泊无处可停留。终期于尽如逝水,逝水一去不回头。兰亭明月任浮沉,春复秋来秋复深。养鹅道士知何处,阵阵鹅声枉自吟。清风入怀酒一杯,婵娟朗朗共清辉。当年赏月君去后,更有何人踏月归。文海浩瀚潮来去,淘沙剩有哲人语。兰亭诗有几人知,世人只知兰亭序。一纸兰亭枕泪眠,昭陵深处梦已残。望眼欲穿长安北,但教何日见真颜。真颜不过一张纸,何必耿耿情于此。真本摹本已无关,看透人生说生死。时过境迁气象新,我辈有幸读斯文。盛世和谐今同古,谁不仰止王右军。运河北傍紫禁城,河水悠悠近绍兴。千秋风雅连南北,兰亭今咏咏兰亭。金水桥下漾金波,纵目燕山势巍峨。天地悠悠空万里,听我一曲兰亭歌。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